企业领导研究论文

2022-05-06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企业领导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企业成长过程中,社会公众会对企业慈善责任的履行倍加关注,企业慈善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双赢选择。

企业领导研究论文 篇1:

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研究分析

[摘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随着现代化管理的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成为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模式,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的类型、发展规模、发展战略等有着一定的联系,而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阐述了领导价值观和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分析了影响绿色财务管理行为的因素,提出了加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措施,并用研究调查的形式论证了领导者价值观和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关系。

[关键词]领导价值观;绿色财务管理;经济责任导向;个人主义导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32

1领导价值观和绿色财务管理含义

绿色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的管理理念,其将企业有限的发展资源、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等因素综合起来,并与企业经营相联系的财务管理,其能够保证企业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

2影响绿色财务管理的因素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绿色财务管理首先是缺少实践经验,关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研究往往浮于表面,缺少具体的操作经验借鉴。其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管理缺少指导和束缚,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领导者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另外,企业管理目标存在着偏差,企业在管理中仍然按照传统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将经济效益作为首要发展目标,使得领导过于重视经济责任价值导向,在制定决策时不考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素,这样的发展目标不利于企业绿色财务的实施。

从人为管理方面看,领导者的价值观与企业本身的价值观相一致,领导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因此领导的价值观是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实施的重要前提。从当前情况看,多数企业领导者发展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但是偏向于个人主义,尤其缺少开拓发展的精神,同时领导者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进行。财务管理活动需要由财务人员来执行,但是从管理效果上看,很多财务人员缺少专业的管理素养,对于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有效整合资源等方面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企业会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成功推进。

影响绿色财务管理的因素还有企业类型、政府因素、行业发展约束等,但是这些因素企业无法改变,因此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首先要控制好内在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领导者的价值观。领导者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基本制度和方向,其参与人才引入的标准和技术运用选择,以及重大资产投资等企业的重要决策,因此只有领导者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使企业的发展从大局出发,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才有良好的实施基础。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旦确立,就能够确定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财务目标与国家政策、企业资源、管理制度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确定绿色财务的管理目标,才能够制定出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领导者在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也要适时纠正自己的价值观。领导者要有良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经济责任观,才能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打下观念上的基础。

3加强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措施

31积极关注领导者的价值导向

从本文的分析上看,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管理结果,因此实施绿色财务的前提,就是要评价领导者的价值导向。良好的领导者需要有以下五种核心价值导向:以集体主义为主的价值导向;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观念导向;公共服务为主的制度规范导向;以解决诉求为主的态度导向;以工作能力为基础的发展价值导向。领导者要加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在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需要快速反应并适当的转变领导者的价值导向,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在对领导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需要将领导者的价值观纳入到考核的重要指标中,并且定期的公示考评结果,从而激励领导者树立更加全面的价值观。

32树立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

绿色发展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国家政府对于生态发展问题的重视,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对国家政策和市场动态进行合理的把握,按照发展的规律制定绿色财务发展目标,并且明确目标的有效执行。领导者不仅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考虑,还要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绿色财务管理。

4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研究分析

41样本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选择的企业均为化工企业,属于高耗能行业,并且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研究代表性,本文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均得到各个企业领导者同意并由领导者亲自填写,研究涉及的领导均为绿色财务管理的直接领导者。所有问卷现场填写后回收,问卷全部有效,对于存在变量不可控的环节是由不同的人员完成,使得同种数据源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我们对中石化与中石油两家公司展开调查,两公司旗下共84家企业,近600名员工,上至企业管理层,对于绿色管理均没有具体的概念理解。在84家企业中,炼油厂为59家,钢铁厂为35家。其中54家炼油厂的年产量均在100万吨以上,所有钢铁厂年产量均在500万吨以上,有14家钢铁厂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该企业的年产量较大,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也较大,环境资源等情况影响企业资金的投放量,因此,必须对企业进行绿色财务管理。

42研究结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对调查问卷整理分析后发现,领导者影响绿色财务管理行为的主要价值导向有经济责任导向和个人主义导向,因此企业在进行领导者价值观的导向纠正时首先要从这两个价值导向的方面进行决策。

从本次研究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上看,决定领导者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驱动导向为经济责任导向和个人主义导向。领导者在实施绿色管理行为时,其首要的考虑因素是企业的发展,也就是经济责任,这也是企业在发展中最为主要的责任,相对于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等级更高。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领导者在执行企业发展决策的初期要首先考虑经济责任。由于绿色财务管理的特点,其管理行为与政府政策、会计人员行为等有着一定的联系,使得绿色财务管理具有管理风险高、管理见效慢等特点,这与领导者想要的管理结果存在的矛盾,领导者更希望看到财务绩效的提升和个人名誉的树立,因此需要加强领导者的集体主义导向,从而让领导者从企业长远的角度考虑,让绿色财务管理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

43研究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选择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家公司均属于高耗能的化工类企业,并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选择其他类型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研究还需要增加对于纵向数据(例如时间)的分析。

5结论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绿色财务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模式,领导者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从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上看,领导者主观导向的价值观为经济责任,但是从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需要对领导者进行社会责任价值导向,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绿色财务管理,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高岩,宋一丹企业领导者价值观与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5)

[2]程月明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3]李冰企业绿色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作者:叶雨欣

企业领导研究论文 篇2:

民营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对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企业成长过程中,社会公众会对企业慈善责任的履行倍加关注,企业慈善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双赢选择。民营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慈善,主要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财富观和价值观,对2007—2009年“中国慈善排行榜”中上榜民营企业领导者及所在企业慈善捐赠数据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对企业慈善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其影响民营企业的慈善行为意向、慈善行为形式和慈善行为领域。

关键词:民营企业;领导者;企业慈善

引言

1979年,美国管理者卡罗尔提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金字塔模型自下而上共分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四个层次。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作为金字塔的最高层,社会公众会对企业慈善责任的履行倍加关注,企业慈善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双赢选择。

《麦肯锡季刊》2007年1月进行的全球企业慈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慈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领导人价值观的影响:公司在决定企业慈善计划的重点时,首席执行官/董事会成员的个人兴趣、员工利益、当地社会的需求三个因素具有最大权重,分别达到0.45、0.37、0.37;而在“首席执行官参与企业慈善哪些方面的工作”的调查中,结果表明,首席执行官在“确定总的方向”、“对特定的捐款做出决策”、“担任公众形象人物参与外部沟通”三项工作中的参与权重位列前三位,达0.58、0.49、0.47。

然而,企业慈善责任可由企业自行裁量,民营企业在承担慈善责任方面,较之国有企业,自行裁量的余地更大,对民营企业来说,做慈善主要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财富观和价值观,直接关系到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一、文献综述

1.企业领导价值观与企业发展。1996年,张金祥最早提出,一个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支配自己的经营行为,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受企业领导价值观影响;王维拉认为,企业家在企业经营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其选择是否合乎道德水准,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和道德水平[1];张冬梅认为,企业家必须清晰认识自己的价值观,并有意识进行价值观的领导,企业发展前景才会更深远[2];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则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企业家的价值观,企业家的心理素质、毅力和价值观如何,决定了这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以上观点表明,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影响企业经营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绩效与企业发展,诚然,慈善行为作为企业经营行为中的一种,必然也受企业领导者价值观的影响。

2.民营企业领导价值观与企业慈善行为。多伦多大学教授罗格·马丁认为,企业慈善行为源于管理者的内在要求,企业慈善活动的主要决策者和实际执行者是管理者。中小民营企业家以现代经济发展而塑造出来的经营哲学、价值取向和新企业精神,可以看成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灵魂[3]。面对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的日趋现代化、规范化,中国民营企业家需要树立更高的道德规范和财富观、竞争、公平观、敬畏观,理應成为具有慈善文化价值观的先行者[4]。经济学家张维迎则尖锐指出,由于得不到有效法律保护,个人财产随意受侵犯现象普遍,致使不少农民企业家有钱不敢投资,追求消费和举办慈善事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研究理论与假设

(一)研究理论

1.民营企业领导者。民营企业领导者指民营企业高层领导者,即主要决策者,如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领导者有其特殊性,一是民营企业领导者多是企业的创始人,无任何行政职务,而国有企业领导者管理上按国家干部身份进行管理,这就决定了民营企业领导者价值观能更大程度按个人价值观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二是民营领导者个人收益与企业效益直接相关,对企业的影响程度比国有企业更密切、更直接,而国有企业领导者行为更受制于上级行政部门的管理;民营企业领导者较少流动,国有企业领导者往往都是上级任免制,流动性较大,容易出现在职时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而缺乏对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

2.民营企业领导者价值观。领导者价值观主要是指领导人的价值观,行政决策过程、日常管理的行为和人际互动中的基本信念、倾向、思想和态度,包括生活的意义、工作目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个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等等。根据Schwartz开发的价值观量表(Schwartz Values Survey,SVS),民营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包含四个维度:自我超越、自我提高、保守、对变化的开放性态度;这四个维度又形成了十个价值观动机类型:普通性、慈善、权力、成就、传统、遵从、安全、自我定向、刺激、享乐主义。

3.民营企业慈善行为。有时,企业捐赠常以其倡导者——管理人员的名义,而非以企业名义提供,企业“行善”因此常为决策者个人带来诱人的私人收益[5],需要区别的是,企业慈善行为不同于企业家慈善行为,它仅限于在从事慈善行为时,以企业这一整体名义来进行。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认为,相比较而言,在面对突发性灾难性事件,大型国有企业更注重政治觉悟,捐赠行动是它们的不二法则;而在捐款中活跃的民营企业属于形象敏感型企业,他们一贯高调;做慈善是外资企业的常规功能,它们对外捐赠通常更加谨慎,更注重成立慈善项目,而不是为突发事件作出贡献。相对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在慈善活动中参与度也较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清晰,在慈善事业中,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有更大的短视和营销倾向,他们过多关注捐赠的短期营销价值,导致公众产生较多的负面评价。

(二)研究假设

众多研究表明,领导者价值观对企业慈善行为有着直接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领导者持有自我超越维度的价值观有力于企业慈善行为频率和幅度的提高。

H2:领导者持有不同维度的价值观决定企业慈善行为的形式。

H3:领导者持有不同动机类型的价值观影响企业慈善行为的领域。

三、研究分析

以2007年、2008年、2009年“中国慈善排行榜”中“企业捐赠”排行榜前50名民营企业领导者及所在企业慈善捐赠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是信效度分析,使用SPSS17.0的信度分析对量表项目之间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验证了问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是均值比较,从均值比较可以看出,自我超越维度价值观的民营企业领导者所在企业的慈善捐款数目均值大于其他维度领导者价值观的企业,支持假设H1。最后是方差分析,对民营企业领导者动机类型与企业慈善行为的形式、领域进行方差分析,支持假设H2、H3。

四、讨论与展望

1.寻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慈善的有效途径,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企业慈善可以为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并促进社区发展,在更广阔的社会系统中表达“爱与和谐”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企业慈善对企业的竞争环境能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形象,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增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慈善资金的主要来源有政府拨款,企业捐赠和个人捐款,一方面,企业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营企业作为以追求经济利益,确保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的主体,应正确认识慈善责任,树立社会慈善意识,将慈善责任由一种外在约束内化为企业内在需要,主动承担慈善责任,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以获得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参与极大地推动了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财力、人力资本投入、物力、智力支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慈善事业提供了多层面的资源。

民营企业由于在体制上天生“政企分开”,企业慈善自行裁量的余地更大,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研究民营企业领导者价值观对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寻求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慈善的有效途径,促进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2.民营企业领导者修正自身价值观,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作为社会的组成成员,随着其规模扩大和社会影响力提升,公众对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有一个默认的期望值,一旦该企业没有达到公众期望值,将导致公众的质疑和不满,从而给民营企业形象、品牌、社会影响力造成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更为致命。

慈善理念的贯彻,是一个从领导层到管理层,再到员工层的自上而下的全企业的动员,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文化有很大影响,作为企业最高层,企业领袖、决策者要先行树立慈善理念,并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将其纳入企业文化范畴,将企业慈善理念内化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发展。

领导者价值观直接影响企业领导行为和管理决策,民营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是在特定的成长背景下形成的,具有长期稳定性,但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也是可以改变的,如非典、地震、核泄露等,使很多人对生命的脆弱感到震撼,从而对生活目的有新的认识,也促发了其内心慈善和博爱精神提高。对此,研究民营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慈善行为的影响,修正企业领导者价值观,有助于民营企业更好地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维拉.谈企业家价值观对企业经营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5,(8):72.

[2] 张冬梅.企业家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的关联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5,(2):31.

[3] 王來斌.论中小民营企业家的文化创新[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5):15-18.

[4] 李耀.民营企业家的文化价值现[J].中国供销商情,2004,(1):30.

[5] 唐更华,吴剑辉,赵书虹.基于简单博弈模型的策略性企业慈善行为对策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19.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兰文巧

企业领导研究论文 篇3:

企业领导力开发的有效性研究

摘 要: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企业领导力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对企业领导力的开发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领导力;开发

企业领导力在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其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然而什么样的领导力才是企业领导力,领导与领导力之间的关系如何,领导力与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等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1]。

(一)领导力的认知。领导与管理随着企业发展不断得到离析,这是因为企业与各类组织的变革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领导与管理两种体系存在相同之处,例如,企业要做什么、建立工作人员关系网、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如何完成企业发展计划、明确工作人员工作内容等,领导与管理两种体系同样存在不同之处,如,企业管理是形成连续性的秩序,规范发展环节,让企业有能力应对复杂的发展条件,达到正常运行的目的,企业领导则是引导企业变革以及面对企业变革。这一项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被探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企业变革越来越频繁,对于企业领导力的探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对领导力的认知越来越清晰[2]。

(二)个体领导力理论。就目前学术界对于领导力的探究侧重点来看,大都聚焦于企业领导者本身,是从个体角度出发而进行的探究,一些学者将企业领导力解释为企业领导者个人的能力与特性,致力于归纳出获得成功领导者共有的特性,以及成功领导者所具备的影响力。另一些观点认为企业领导力是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具有指明方向、鼓舞人心、落实发展目标等作用。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个体领导力分化为三个方面,分别为:领导者本身、领导者的追随者、领导环境,形成了四个主体,分别为:企业领导者的特性、领导风格、领导者的追随者认知、领导者所创造的领导环境。个体领导力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形成了基本理论框架,并在这个大方向下逐渐深入,得到拓展。

(三)组织领导力理论。第一,人们对领导力理解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变化,逐渐转变为网络型组织,科技的应用使得企业降低了获取信息的难度及成本,而企业中的监管部门作用降低,跨边界管理、协调管理大量出现,并且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权发生分化,形成组织角色与责任的交叉,组织领导力变得模糊。第二,组织领导力的内容发生变化。组织领导力具有多个概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为企业团体的领导力,一方面为企业具有的共享领导力,另一方面为企业组织的领导力。简单来说,企业共享领导力指的是企业中多个领导层成员分摊领导任务,体现了组织趋向领导力。企业团体领导力与共享领导力处于不同层次,分别体现了企业组织取向与领导力,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同效果。

一、领导力的开发理论

(一)含义。领导力的开发理论与传统领导力理论相比实现了巨大转变,由过去认为领导力属于企业领导者转化为领导力的所有者不仅局限于一类人,领导力具有可培养性[5]。这样的转变始于20世纪初,由伟人理论发展而来,逐渐由领导力特质学派移向行为学派。领导力行为学派的研究观点为:人们可以设计某些领导力培养项目,再将这些模式应用于具体个人身上,由此可见,领导力具有可培养性。领导力的开发理论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领导力开发与管理分别实行,这类观点认为,企业领导力与管理具有不同的发展内容,其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企业领导力主要体现的是领导者预见能力的培养,以及应对未知困难能力的培养,企业管理注重于企业领导者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第二,将领导力开发归纳为企业领导者能力、素质的提升。通过提高企业领导者的能力达到担负责任、组织企业、管理团队等目标,而管理能力体现于其中。

(二)个体领导力开发。领导力开发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体现在个体领导力开发上,大多数学者认为在一定的组织模式下才能体现个体领导力开发,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构建的学习者在不同学习模式下才会得到训练,不断得到发展。个体学习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包含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的个体特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等,表现了学习者从已有知识、经验中挖掘潜能,通过观察、不断尝试进而改变主体行动,或者思维上的完善,获得持久变通的能力。具有多样性的个体发展经历表现为个体逐渐获得评价、应对困难、持续发展中某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发展能力。个体领导力开发实质上是个体领导力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不断发展中总结经验,形成清晰、明确的指南。

(三)组织领导力开发。领导力开发理论的探究与相关实践自20世纪初以来得到不断强化,更加注重于领导力面向整体,从而提高整体组织应对危机、转化危机、提升集体胜任力等能力,并不是仅局限于领导者个人领导能力的提高。企业领导力开发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大致可以归类为三种。第一,关于领导者的个体能力发展,也就是单个领导者领导力开发,通过领导力开发使领导者了解领导力的基本概念,应用技能、相关知识等;第二,关于企业理念的融合,也就是促使企业中各个管理部门、各个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趋向一致,融合企业理念,同化企业理念、全体人员的基本价值观以及明确企业的发展任务;第三,促进具有重要变革战略的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就目前企业组织领导力开发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企业正在向着后两个类型发展,其发展态势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企业理念融合加快,企業的变革步伐加快。另外,领导力开发的相关项目逐渐向对话、相同理念、相同承诺发展,保证了企业进行变革,而且还向着共同的财务目标发展,为企业自身发展创造了机会。

二、绩效理论

(一)绩效含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绩效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理论研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内容。企业绩效作为判断企业发展好坏的重要准绳,同时也是判断企业内部各项活动、各项管理活动、各项措施实施绩效的标准,企业绩效成为建立在组织绩效以及绩效测量基础之上的管理理念。有关于组织理念的各种研究成果中,可以分为三种测量思路,分析了组织绩效的含义。第一,目标思路,也就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制定相应的任务目标,以此来判断组织绩效的效果,并完成目标。这一理论所传达的理念为:企业是一个实体,具有理性并且会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完成既定目标,企业进行绩效评价,首先要明确企业发展的目标集,其次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企业绩效评价,提高目标的完成效率与质量;第二,企业利益相关者所进行的评价观念。企业四周存在着众多与其利益相关的群体,例如,企业的股东、董事会、产品供应商、产品销售群体、顾客、企业工作人员等。这些人聚集在企业是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具有不同的诉求,建立在企业之上的需要、期盼各有差异,因此,这些人会用不同的标准去判断、评价企业的发展绩效。与企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以及企业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程度成为反映企业绩效的一面镜子,并且成为开展企业其他绩效评价的基础。第三,统筹思路。这种企业绩效思路将企业组织绩效解释为多维思路,将其视为具有多个对应面而且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系统思路的统筹。企业组织绩效好坏的判定标准首先是企业组织对内部处于运行状态下各子系统所有问题处理的好坏程度,其次是企业组织对外部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适应程度,最后为企业组织对外部发展问题的处理程度。换句话说,企业衡量组织绩效的标准在一般情况下为企业的业务指标以及经济效益指标。

(二)绩效的影响内容。企业领导力会影响绩效内容,反过来,企业组织绩效会影响企业领导力,这成为企业领导力有效性的重点考察内容。考察企业的绩效方式有很多,但应该从综合层面、系统的视角实施考察,一方面注重当期考察,一方面注重长期考察,另外注重财务指标考察以及与财务无关的指标考察。企业绩效影响的范围很广,其形成因素有很多,最为关键的是人力资本,人才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工作行为,而人才行为是企业绩效高低的直接影响内容。另外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还可以包括:企业运行流程、实行的制度、形成的企业文化等。由此可见企业绩效不仅影响着企业发展效率,还影响着企业文化、企业建制等。

三、组织学习理论

组织领导理论与组织变革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市场中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虽然企业拥有丰富的知识,但这已经不再是企业占据发展优势的关键所在,而实现快速学习,快速应用,结合实际发展要求,适应环境变化而提出的企业更新要求成为企业获得持久发展、健康发展的关键。企业是否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学习上占领领导地位成为企业是否能够在发展中获得先机、赢得挑战的重要内容。例如,有学者认为具有学习能力便成为企业面对外部挑戰,应对企业变革以及维护企业发展优势的要素,企业应该围绕组织学习能力建立相关的业务活动,进而补充、完善企业的组织知识,优化企业发展流程,健全体系制度。

四、领导力开发和绩效的关系

目前学术界所拥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领导力开发与绩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并且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绩效之间的联系同样非常密切,在这两种关系群中,我们可以发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绩效之间的联系,而在这其中就包含着领导力开发。从另一方面我们同样可以看出领导力开发和绩效的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的众多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正式领导职位的领导者担负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领导者所表现出来的领导力以及应用的领导技能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质量。基于此,我们可以发展领导力开发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纵观学术界中关于企业领导力开发和绩效关系的研究,其研究相对来说较少,但是从与之相关的研究中可以挖掘出大量支持这一观点的内容,证明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另外,还有少量学术研究分别探究了企业领导力、领导者的行为、绩效等内容,涉及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同样证明了企业领导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例如,有学者指出,企业领导力开发与绩效的关系属于实证分析,以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企业发展的不足。

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领导力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且艰巨的任务,属于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国内各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领导力开发,将其视为自身重要的使命,引领企业变革,应对风险,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机会,占据先机。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获得突破性发展,必须转化危机,引领变革,形成一支工作能力强的队伍,以超凡的领导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松,费舒霞. 以行动学习整合企业领导力开发[J]. 企业管理,2015,06:70-72.

[2] 余稳策. 中小企业领导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5,22:186-187.

作者:张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干部审计工作论文下一篇:幼儿游戏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