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2

在临床上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以及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HDC)属于各型糖尿病中,比较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同时也作为是糖尿病主要的死因,其严威胁着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一般死因为溶血、休克、脑水肿、心衰等。 近几年,临床上主要应用胰岛素给药法,来治疗糖尿病,其中包括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2]。 如果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法通常会使病患的血糖产生了一些较大的波动, 这样极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 为探究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中的应用价值。 选择2014 年7 月—2015 年10 月之间,在该院进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治疗的患者60 例, 随机分成I组和II组,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治与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理想血糖的时间、 达标后血糖水平以及患者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进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60 例患者, 随将研究样本分为I组和II组。 I组30 例(其中有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包括DKA 18 例,NHDC 12 例, 年龄40~66 岁, 平均(53.36 ±13.58) 岁, 体重47 ~73 kg, 平均(60.42 ±13.58)kg;II组30 例(其中有男性15 例,女性15 例),DKA 14例,NHDC 16 例,平均(53.17±13.59)岁,平均(60.51±13.66)kg。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3,4]: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制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符合DKA和NHDC诊断指标,详细参考《内科学》;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当面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患者伴有急性、慢性感染性的疾病;排除患者伴有心、肝等脏器功能异常;患者均无长期激素服药史且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患者及家属对纳入此研究不同意。

1.3 方法

该研究应用下肢静脉泵(产品标准:产品注册标准YZB/USA 1186-2009) 给予患者行前臂静脉内置管持续静脉输注中性Ins,调整Ins入量(根据BG监测),直至BG降到14.0 nmlol / L时停止注射。 在生命体征基本保持一段时间平稳并能进半流质饮食后, 将患者分为CSII组及MSII组。 主要应用便携式脉冲胰岛素泵治疗I组患者,泵内含有诺和灵,剂量为R100 U/m L溶液,每次输注0.1 U胰岛素,泵速0.1~35 U/h,基础量:患者停用静脉泵前的每小时用量, 其中第一次调整在4 h之后,每次开餐前开始用3~4 U作为餐前大剂量,随时追加的剂量为2-l G高。 每天一般基础量需调整1~4 次为最佳,餐前量也调整成1~2 次。 在相对常规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餐前、餐后1 h、20 时及凌晨4 时的血糖数。 MsⅡ组三餐前20 min开始用诺和灵R 5~7 U进行皮下注射,1 d后皮下注射诺和灵N 4~6 U,医师需根据BG水平及时的调整Ins用量。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达到理想血糖的时间、达标后血糖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评价标准[5]:治疗后患者的血糖和尿糖水平否恢复正常水平,且症状表现逐渐消失,判定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其血糖水平低于8.0 mmol/L, 同时上下波动幅度不大,并且血糖和尿糖水平得到明显控制,临床症状基本好转,判定为有效; 患者临床症状仍然存在, 且血糖水平在8.0 mmol/L以上或者持续增高,同时尿糖检测结果超过(2+) ,则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患者达到理想血糖的时间、 达标后血糖水平等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的疗效统计采取 χ2检验。

2 结果

I组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远

I组患者治疗后, 共25 例患者判定为显效,5 例患者判定为有效,其有效率为100%;II组患者治疗后,其中共13 例患者判定显效,11 例患者判定为有效,6 例患者判定为无效,其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一般为DKA和NHDC, 相关数据显示[6], 患者发生死亡率高达45% 以上。 因为患者外周的循环不正常,较常人比很差,所以在抢救的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小剂量的胰岛素用来持续进行静脉输注以达到对患者降低血糖的作用[7]。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治疗药物为胰岛素,同时它也是治疗DKA和NHDC的首选方法,其中将直接影响疗效的治疗方法为注射方法。 在临床治疗常规应用的给药方式一直是分次注射,该法虽可有效、快速地控制血糖,且在目前仍占较大多数,虽然如此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若是考虑其中的不稳定因素,则会对一定单时间内的疗效产生较大的影响[8],这是由于胰岛素会出洗脱与吸附现象在传输的过程中, 吸附为主在前期过程中,洗脱占优在后期过程中,这样将会造成胰岛素在液体中由低到高的浓度变化, 并且出现酮体消失时间长、血糖波动大、易反复出现、频发低血糖等症状。

该研究结果表1 中可以看出,I组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远小于II组(t=7.652,P=0.000<0.05),FPG水平显著低于II组(t=3.856,P=0.015<0.05),2 h后的FPG水平显著低于II组(t=4.067,P=0.011<0.05), 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了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较常规的皮下注射相比,具有疗程短、稳定等优点,可以使患者更快的恢复正常,消除其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2 可以看出I组患者治疗后,其有效率为100%;II组患者治疗后,其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酸中毒及高渗疾病,治疗效果差别较大,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有着较高的有效率。

综上所述, 在治疗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过程中, 选择采用静脉泵连续注射入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急救过后, 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较常规的皮下注射相比,可以更迅速、更稳定、更有效果地控制高血糖疾病,在临床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胰岛素注射方法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0月之间,在该院进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Ⅰ组和Ⅱ组,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理想血糖的时间、达标后血糖水平以及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Ⅰ组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远小于Ⅱ组(t=7.652,P=0.000),检测的FPG水平显著低于Ⅱ组(t=3.856,P=0.015),2 h后的FPG水平显著低于Ⅱ组(t=4.067,P=0.011),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治疗后,共25例患者判定为显效,5例患者判定为有效,其有效率为100%;Ⅱ组患者治疗后,其中共13例患者判定显效,11例患者判定为有效,6例患者判定为无效,其有效率为8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过程中,选择采用静脉泵连续注射入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急救过后,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较常规的皮下注射相比,可以更迅速、更稳定、更有效果地控制高血糖疾病,在临床中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胰岛素,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

参考文献

[1] 张允平,沈默宇,杨科春.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11(16):664-665.

[2] Bode BW,Steed RD,Davidson PC,et a1.Reduction in severe hypoglycemia with long-term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in type I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2,19(32):324-327.

[3] 谢丽,塔依尔江,吐尔逊.两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31):6541-6542.

[4] 周学灵.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2015(17):125-126.

[5] 张允平,沈默宇,杨科春,等.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的疗效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15(11):662-663.

[6] Boland EA,Grey M,Oesterle A,et a1.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A new way to lower risk of severe hypoglycemia,improve metabolic control,and enhance coping in adoles-cents with type l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4,22(36):1779-1784.

[7] Herman WH,1lag LL,Johnson SL,et a1.A clinical trial of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 versus multiple daily injee-tions in older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 S[J].Diabetes Care,2015,28(10):1568-1573.

[8] 刘贵阳,辜勇,廖学东,等.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6:5075-507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构:尝试数学阅读的方式论文下一篇:浅论实际出资人在名义股东破产时权利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