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高师声乐教材的发展历程

2022-09-12

我国近代的师范教育始于19世纪末,由于新学制的学校陆续建立,并设“乐歌”课,培养能教乐歌课的师资。1902年设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教育由此开始了。声乐教育是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技能课。高师声乐教学所需要的教材建设起步较晚,如果从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教材算起即1904年曾志忞编写的《教育唱歌集》[1],至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而此期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始终处于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多年来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教材,直到1981年9月教育部颁布《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四年制本科24种教学大纲》后才有了统一声乐教材,发展至今已取得很大进步。20世纪我国高师声乐教材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1 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

1.1 20世纪初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

20世纪初,随着“乐歌”课的开展,于是出现各式各样的、提供新学堂习唱的唱歌本、乐歌教材,音乐教材建设得到发展。在出版的乐歌教材中,大多数是唱歌教材,也有一些音乐理论教材,如:基本乐理、和声法、音乐教育论、声乐及器乐教学法等的教材,应该说,从学堂乐歌开始,我国才有了正式出版的学校音乐教材。

“乐歌”课所唱歌曲为“学堂乐歌”,曲调大多采用日本的歌曲,也有欧美的歌曲;另一些是用中国传统曲调或民歌曲调来填词的。从事学堂乐歌活动较突出的是沈心工(1870~1947)、李叔同(1880~1942)等,他们编写了早期的歌集有《学校唱歌集》(沈心工)[2]、《教育歌唱集》(曾志忞)、《国家唱歌集》(李叔同)[3]、《唱歌教科书》(辛汗)[4]等。

这一时期由于没有音乐教育法规可作为教材编写的依据,许多编写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编写教材。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结构、教材的系统性及科学性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但是作为音乐课教材,学堂乐歌将教材的教育性、思想性摆在了首要的位置。大多数乐歌内容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民主思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注意教材的教育性、思想性,注重音乐教育的“育人”,对现在的学校音乐教育仍有指导意义。

1.2 20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高师声乐教材建设

此期由于音乐教育法规的相对完善,使编写教材有了依据,教材质量也较之前有了提高。当时国内的一些音乐家、音乐教育家为此编写了许多音乐教材。唱歌教材中的歌曲内容主要是表现爱国主义思想、进行道德思想教育、反映校园生活、描绘大自然等等,从中也可以看出五四时期新文化的影响。歌曲曲调大部分由中国人创作,这表明了我国音乐教材建设队伍的成长,同时也说明我国自己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有能力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法规的要求来进行音乐教材建设。

30年代后期,教育部在师范课程中设立“音乐教材及教学法”,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将教材研究列入课程内容,由此使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涌现出一大批赋予艺术性和群众性的革命歌曲和合唱,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黄河大合唱》(冼星海)、《大刀进行曲》(麦新)等等;还有许多运用民间曲调改编的歌曲,如:《东方红》、《解放区的天》、《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等;后来还创作了《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和《白毛女》这样的歌剧。

此时期有关音乐教材建设的文章主要有:刘质平的《关于唱歌教材上的缺点》(1920)、朱稣典的《从小学音乐说到音乐教科书》(1931)、李垂铭的《选择小学唱歌教材的标准》(1934)、陈超琼的《小学音乐教材研究》(1935)、柯政和的《小学模范音乐教科书的编辑过程》(1936)。冬宇写的《我国最早的音乐教材》(1947)等[5]。

2 建国初至改革开放

建国初期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恢复阶段,也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随着共和国的步伐前进,随着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文化艺术采取的积极扶持政策,给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在内的所有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高师音乐教育与教材建设有了一定进步。

2.1 建国初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恢复发展过程中,学校音乐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1952年11月,教育部向全国高师院校颁发了《师范学院教学计划》[6],其中包括《音乐系教学计划(草案)》[7],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颁发的第一个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计划。1950年至1956年期间教育部颁发的这一系列学校规程及教学计划、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大纲等法规文件,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时教育向苏联学习,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机械模仿苏联,学校音乐教育在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均以苏联的音乐教学理论为指导。为配合教学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组织翻译出版了一些苏联学校音乐教学教材,对于提高我国音乐师资水平具有一定的帮助,如《苏联合唱歌曲集》(喻宜萱、汤雪耕合编)等。此外,各省根据苏联师范学校音乐教学大纲及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编写出版了一批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教材,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鲁艺文学院等都编写了歌集,如:《独唱歌曲集》(第一、二集,喻宜萱编选,中央音乐学院教材丛刊)、《声乐教材》(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北京音乐出版社,1958)、声乐教材《中国民歌选》(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等。

2.2“文革”十年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1966~1976)

这一时期可以说波折不断,出现了反右斗争、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的“文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遭受的最为严重的一场民族灾难,所有行业损失惨重,整个文化领域这场灾难的重灾区。极左思潮泛滥,有的学校停止招生,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影响,高师音乐教育没被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受到严重破坏,研究也几乎停顿。在这一过程中,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高师声乐教材建设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出版声乐教材寥寥无几。

3 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20多年间,党和政府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显著的成就。这一时期,国家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良好的势头、人民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都为新时期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高师声乐教材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3.1 改革开放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

1976年9月,持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1978年中国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家的各项事业开始步入正轨,师范院校音乐系科的正常教学也得以恢复。国家教委(教育部)相继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0年3月)和1982年教育部颁发的《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三年制师范专科学校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8],使高师音乐教育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道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80年代,高师声乐教材建设稳步进行。1981年,西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根据教育部声乐教学大纲参考曲联合出版了六册(中、外各三册)高等师范院校声乐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是我国20世纪高等师范声乐专业的第一部规范、系统的教材,打破了高师多年来没有一套正规声乐教材的局面。1983年之后教育部组织全国各高师音乐系科的有关教师编写出版了钢琴、声乐、视唱、合唱、音乐教学法等一系列学科的教材,一些院校还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写了音乐专业各学科的专业教材和补充教材等。

3.2 90年代之后的高师声乐教材建设

进入90年代,声乐教材建设总体上有很大进步。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确立。国家教委实行“一纲多本”的政策,使声乐教材建设呈现繁荣局面。为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声乐教材应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和特色的多种版本。

此期出版声乐类图书的出版社近百家,种类繁多。有综合性声乐教材、中外练声曲、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个人创作的声乐专集、音乐剧作品、成人函授声乐教材等等。其中,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都出版了专为高师声乐所编写的教材。

总之,高师声乐教材建设发展至今已取得很大进步。从20世纪初的乐歌教材至今,我国高师声乐教材建设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编写内容以及教育观也随之发展。当然高师声乐教材建设发展也存在不足,比如教材内容陈旧,教师选用教材随意性较大,教材编写不规范、不配套,有些教材完全照搬专业音乐学院专业水准的精英化培养模式,和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出现断层等等。由此,高等师范声乐教材建设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以期逐步完善。

摘要:本文以20世纪中国高师声乐教材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主要回顾了高等示范声乐教材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轨迹。并通过归纳法,对每一阶段中国高等师范声乐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高师声乐教材建设的历史,综述高师声乐教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文献。

关键词:20世纪,高师,声乐教材,历程

参考文献

[1] 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 刘英杰.中国教育大事典(1949~1990)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 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1949~199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 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2.

[5]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6] 中国音乐书谱志(先秦~1949年音乐书谱全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7] 马达.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6~53.

[8] 康爱琪.对高师声乐教材的范式思考[J].人民音乐,2004,6:52~5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油墨清洗剂配方的研究下一篇:高校学生学习主动性量表的编制及结果分析

热门文章

世纪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