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教学论文

2022-05-06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教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教学是门艺术,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被彻底破解的难题。处在教学前沿的教师,常深陷在繁重的教学任务、无力调教的学生及社会的质疑等诸多困境中,致使教师不断怀疑个人能力和资格。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当前教师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与时俱进的应对措施。

现代教师教学论文 篇1:

国外现代教师教学督导典型模式评析

摘要:基于现代督导理念的国外督导模式,不仅成为监控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措施,而且对于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文章阐述了四种国外现代教师教学督导典型模式的具体内容及具体做法,最后做了简短的综合评析。

关键词:教师教学督导;督导模式;督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督导作为一种教学质量控制手段,对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现代教师教学督导理念认为,高校内部的教学督导除了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外,更重要的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等具有特别有效地作用。近几十年来,美、英等国诸多学者对教师教学督导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新的教师教学督导的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验证、修改和完善,形成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一、现代教师教学督导的典型模式

本文阐述以下四种现代教师教学督导的模式。

1.临床教师教学督导模式。临床督导技术应用于教师课堂教学督导,它直接以问题为中心,以帮助教师理解教学和提高教学为主要目标,该督导技术的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科根(Morris Cogan)和戈德哈默(Robert Goldhammer)。他们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成为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课堂督导技术。所谓“临床督导”即督导人员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困难、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帮助教师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督导技术最适合于对年轻教师的督导。

临床督导具有多个特点,戈德哈默把临床督导技术的特点概括为九点[1]:①一种改进教学的技术;②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有益干预;③一种有目的能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双重需要教学管理活动;④能促进在教师和督导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⑤要求教师和督导人员双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⑥既有自己固定的程序,又需要灵活运用;⑦提倡双方进行思想交流;⑧要求督导员比教师更了解教和学;⑨要求对督导员进行必须的专业训练。

科根将临床督导整个过程分成八个阶段[2,3]:①在督导员和教师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融洽工作关系,并促使教师进入共同督导的角色;②同被督导者一道商讨教案,共同备课。双方齐心协力,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实现方法、教具以及评估的方法;③设计和策划课堂观摩和听课的策略。双方协商确定收集课堂教学哪些方面的素材,确定收集这些素材的手段和方法;④督导员亲临课堂,观察教师的教学实况;⑤共同分析观察所获课堂教学的素材,总结出施教过程中,教与学两方面规律性的行为和偶发事件,并将二者明显区分开来;⑥为双方讨论会谈确定策略,制订目的,准备相关资料,编排进行程序;⑦召开双方面谈讨论会,共同分析素材,寻求成功与不足之原因,获得形成性评价;⑧重新回到备课环节,开始新的计划。制订改进的方案,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开始准备下一单元的教学。

2.区分性教师教学督导模式。区分性教师督导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并在本世纪初在美国学校推广应用。[4]

所谓区分性督导,乃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运用个别差异方法,借助于不同的活动、程序和时间安排,根据不同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组织督导人员、教师之间等,分门别类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乃至其专业发展进行指导和评价,以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对其专业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高给予全力支持的教学督导活动。[5]该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教师作为一个群体,具有许多共性。区分性教师督导模式正是针对教师个体的特点,先行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而开展满足他们需求的教学督导活动,或是试图通过教师与教学督导人员的协同合作,以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有多种理论模式,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有格莱索恩(Glatthorn)模式、丹尼尔森和麦格里(Danielson和McGreal)模式、格拉夫和威利尼奇(Graf & Werlinich)模式三种。格莱索恩模式从专业教学的重要性、组织机构对督导模式的影响、督学、教师本身等四个不同视角探求区分性督导的建构,为教师之间平等互助与合作提供良好的、饶有意义的机会。成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完善自我指导的教师专业活动。该模式包含五个选项,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丹尼尔森和麦格里模式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从可操作性的角度设计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包含三个层次的督导结构,主要集中于督导的形成性方面,利用教师指导活动来促进专业学习。此外,该模式还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不同活动会;格拉夫和威利尼奇模式与格莱索恩模式非常相似。它认为,影响学生成绩的唯一因素即授课教师。学校如要达到良性发展,就必须培育彼此的信任和道德环境。因此,设计了三种督导和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划分这三种截然不同的教师发展阶段,以求适应每个教师的长处,满足不同教师发展的需要。综合以上三种区分性督导体系可得4点特色:①对不同类型的教师采取区分督导方式,提供基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水平的督导活动来适应不同类型教师的个体间存在的差异,以满足不同教学经历、不同类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②鼓励教师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督导活动,实现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督导的重心放在促进教师积极参与、增强责任心和发挥主体性上;③承认每一个教师的独特性和尊严,使他们更乐于参与督导过程;④为教师之间、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的平等合作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为提升教师专业程度制定出一套自我指导和提高的发展活动。通过有针对性的区别督导,促使每个个体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校办学质量[6]。

3.发展性教师教学督导模式。顾名思义,“发展性督导”活动的首要特征就是其提倡的“发展”。同其他督导模式一样,督导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其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发展性教学督导的首要目标和宗旨也不例外[8]。不过,与区分性督导不同的是,该督导模式强调督导对象是发展的主体,因而是以促进督导对象的发展为目的。发展性教师督导模式最早发端于英国。1984年,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学者莱特勒(Latoner)等人用了两年时间,就“学校或学院教师考评方案的本质、影响及其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得出当时的教师督导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绝大多数教师对督导模式存有恐惧心理;②督导模式重教学效能的核定,轻教师职业的发展;③督导模式具有单向性,督导者与督导对象缺乏双向交流。因此,他们在建议中提出了建立发展性督导制度。随后,英国教育与科学部授权苏福尔克(Suffolk)教授对原有的教师督导模式进行分析和改革,提出了发展性教师督导制度的具体方案,内容包括:督导与奖惩脱钩;注重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提高督导者自身的素质;督导的准则是相互信任与合作;督导必须确定发展目标;督导必须透明和开放;督导面谈是最好的督导方法。可见,新的发展性教师督导制度与传统发的督导制度相比,有四点主要不同。首先,在督导方向上,注重督导对象的现实表现,更重视督导对象的未来发展,重在使督导对象增值。第二,在督导方式上,倡导督导对象的参与,重视发挥督导对象的积极性等。第三,在督导手段上,督导者和督导对象以互相信任为基础,制定双方均认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督导计划和策略,并由双方共同担责,以实现发展目标。第四,在督导的效果上,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督导过程中的作用和主体地位,改变以往学校单一督导主体的状况,强调自评、互评、他评,建立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督导方式,使学校督导成为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行为。

4.对等性教师教学督导模式。对等性督导也称同侪督导或同伴督导,这种督导是在教师的同行或同僚之间,基于彼此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协同督导工作,并以此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可以说,在临床督导体系下共同工作的教师事实上也同时参与了对等性督导的实践。但对等性督导还有多种别的形式。美国学者格莱索恩给对等性督导的定义是,对等性督导“是一种由两个或多个教师为自身职业发展而进行的共同工作所达成的共识的中等正规化过程,通常的做法是互相观察课堂教学,对观察结果提出反馈意见,并就职业方面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1,3]。这种督导模式当然可以超越课堂观察,将其扩展到其他领域。它能提供一种良好的环境,使教师间可用非正式的形式讨论和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交流观点,帮助彼此作好课程准备,交换教学技巧,相互支持等。格莱索恩的研究是深入的。他在其定义之上具体描述了五种不同的对等性督导的形式:①同伴指导。新任教师接受资深教师的教学指导,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探索新方法;②同伴互导。教师之间就各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分析,相互评价与评测;③课程改进。教师之间就与课程相关的主题展开协同工作,诸如如何实施和改进现行课程,以更广泛地适应课堂教学,切中学生特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何开发新的课程单元和材料,以丰富现行课程。④专业对话。同级教师间就某个共同关注的教育问题,以思辨方式,针对教学展开定向讨论,旨在促进教学实践中多思考,多探讨;⑤行为研究。仔细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教学实践的变化,研发新的可行或更优方案[7]。美国学者瑟吉奥万尼(Thomas J. Sergiovanni)则描述了另外三种形式:①顾问指导。顾问即受委托充当督导员的教师,负责对新任教师进行辅导,为其提供训练和加以引导,帮助其了解教师角色,建立良好的教师自我形象,在资浅与资深的迅速转变中获得成功;②课程研究。教师之间互相实施、观摩和评鉴课程,以设计新的课程或改进现有课程;③教师协同考察学生作业。多位教师一起,通过共同检查和评价学生作业,以增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普遍关注,从中分享教与学的实际成果。并作为改进教学的有力措施,促使就教学的核心问题进行议论、反思,使教与学变的更为深刻。[1,3]

二、综合评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为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专业化运动渐入高潮,伴随着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合作主义等学习理论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教学督导职能发生了巨变,其由原来纯粹对教师的行政监控,迅速转变为监督与指导双重职能并重。在这一职能转化过程中,以改善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当然最终目标是以完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现代教师教学督导模式日渐成熟。纵观上述几种模式,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8,9]

1.督导方式从单一的训导转向协作互助。现代教师教学督导模式摈弃了传统的训导般的督导方式,强调督导员同被督导者之间的身份平等,注重在两者之间建立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协作互助的融洽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双方身份的诠释。这种转向极其有利于个体教师的自我设计和自主进步、极其有利于教师群体和教学团队的共同提高。

2.督导内容从单一转向广泛而丰富。四种督导模式中,虽然也包含对被督导者已有水平的评鉴,但更注重其未来的发展提高。不仅关注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同时也关注增进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激励教育教学反思、增强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管理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3.督导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与综合。现代教师督导模式中,作为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督导主体,其构成成分是综合的,多元化的,涵括了院校的领导、行政主管、教师同僚、教师自身,学生家长、社会其他人士等等。一言以蔽之,只要关心教师发展和教育进步、能为教育献计献策的人士,原则上皆可以成为教师教学督导的主体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4.督导信息的反馈从滞后变为及时。以上四种新的教师督导模式都十分注重教学过程动态情况的实时反馈,从督导开始实施直到结束,督导者都会依据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督导对象的教学水平的变化、提高和专业发展动向,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及时与其进行广泛而频繁的会谈、交流与沟通,指出其优缺点,并及时给以鼓励。每一轮督导结束后,督教双方立即召开督导总结会晤,就本轮督导整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收获的经验、取得的成功等进行全面交流,彼此达成共识,并以此作为下一轮督导计划制定的关注点。

除上述几个共同的特点外,每种模式也有其独自特点和不足之处。临床督导并非人人必需,也并非一种长期不变的策略。它主要适用于新任教师。对资深教师而言,临床督导或许意味着监督过度,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模式。区分性督导本意即在于对不同经历的教师采取不同的督导方法。它在尊重教师个人发展阶段性和个性化的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之上,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诸如为实习教师制定转型计划,为新任教师制定达标计划,为有困难教师制定改进计划,为资深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等。但其并非一个具体督导模式,需结合其他模式进行。发展性督导也不是一种具体的督导模式,而是在总结现代教师教学督导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指导教师督导工作总体方向的理念模式。对等性督导适用于各类不同的教师,但因督导者可能因缺乏足够的权威性而使督导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J·瑟吉奥万尼,罗伯特.J.斯特兰特.教育督导:重新界定(第七版)[M].王明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2]陈孝大.“临床”指导技术与教师评价[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8,(1).

[3]王明洲,李稚琳.教师督导的类型及其选择[J].教学研究,2006,29(6).

[4]李霞.构建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7,(3).

[5]李霞.美国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探析及其启示[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傅昌德.美国区分性教师督导及其对我国高校教学督导的启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

[7]徐祖胜.美国教师课堂教学督导的实践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8]金家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督导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9]梁德军.教师督导: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8,(19).

作者:易声耀 徐海军 张竞

现代教师教学论文 篇2:

现代教师教学与时俱进的举措分析

摘要:教学是门艺术,也是一个永远无法被彻底破解的难题。处在教学前沿的教师,常深陷在繁重的教学任务、无力调教的学生及社会的质疑等诸多困境中,致使教师不断怀疑个人能力和资格。本文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当前教师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与时俱进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教学困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G637

一、教学困境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专业适应与过渡时期;专业形成与成长期;专业突破与退守时期;专业补给更新期;专业成熟期。第一、二阶段属于摸索学习阶段,教师工作热情高涨。第三阶段属于教学绩效停滞不前,工作进入应付和维持状态,教师进入迷惘和困惑状态。教师能否从第三阶段成功进入第四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一个关键点。很多教师由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固定教学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教学情境,对教学工作开始懈怠,对工作没有热情,无法采用乃至接受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辅助设备。

除此之外,有些教师坚持认为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他们自由散漫,粗鲁无礼,自私自利,厌学逃学等等。有一个全国教与学研讨会的宣传册上写着:很多学生没有方向、缺乏动机。这些学生对团队合作和协商所必需的社交技巧所知甚微;他们在需要行动的情景下表现沉闷、被动;而在需要反思的情景下,却表现出攻击性和破坏性。不可否认社会弊病,双亲缺失,家庭破碎,公共教育不到位等等都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罪因,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这些无法调教的学生产生深深的无力感,最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慢慢也失去了信心丢了热情。

那么对于每个老师都会面临的这样一个教学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如何解决呢?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优秀教师呢?

二、 应对措施

1.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纵然国家对于教学载体课本一直在改进更新,但更新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时代的发展,以英文为例,几乎每天都会产生新的词汇。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只是照本宣科,更应该与时俱进,紧贴生活实际。教师更应该关注身边每天每时每刻的变化。这样有两方面的益处:

第一,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而言,课本的知识是僵硬的,每个教师所教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丝毫新鲜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的,所以于他们而言一切的学习都是枯燥无味的,堆积如山的作业,从早到晚的学习,源源不断的考试,成了一台台如同流水线上的学习机器。因此为学生收集贴切生活好玩有趣而又有教学意义的知识内容就很有必要。英语教学里,如果教师多花点心思,找一些好玩的实例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不论是从学习兴趣上还是学生的理解消化的效果上都会给你带来很大的惊喜。

比如:在讲解complete 与finish 时,想到2012年的伦敦举行的语言大赛中,有位选手给出了这样的答案----When you marry the right woman, you are COMPLETED.(娶对老婆,你这一生就完整了。)When you marry the wrong woman, you are FINISHED.(娶错老婆,你这一生就完蛋。)And when the right one catches you with the wrong one, you are COMPLETELY FINISHED. (让大老婆逮到你跟小三,你就彻底地完蛋了。)很显然这样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把握这两个词的区别。再比如讲解consequence时,我就想到很火的一句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All things are of no consequence just like floating clouds.

诸如此类的例子其实举不胜举,把它们应用于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的是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率的记住相关知识点。

第二,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除了可以帮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外,对于教师本人也有很大的益处。虽然术业有专攻,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学科性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但教师也是平凡人,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共性,因为工作的特性,教师活动的圈子其实很小,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学校陪着学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会磨灭我们的教学激情,严重的对生活也失去了热情。

2.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随着国家课改的提出,素质教育的推行,传统的教学受到了挑战,“满堂灌模式”受到了抨击,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转变,然而事实上,在高中课堂上教师需要完成庞大的教学任务,尽管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很难真正有机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另外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法已经根深蒂固,面对大班教学许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往往课堂变成了一出戏,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成了观众。

教师该如何在现有的条件里,挖掘出學生学习潜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呢?首先,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模拟更真实生动的语言环境。再者,教学内容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补充更加丰富易懂。比如讲解英语语法内容时,相关语法知识总是琐碎枯燥的,用幻灯片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其次,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举个简单例子,高中的早自习传统上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早读的,我一般会点学生进行代读新单词或者短语。显然一般我们的做法是老师代读,事实上初中开始学生已经学会音标的识别,那么部分学生是能够领读单词的,尽管会有某些语音语调上的错误,但老师可以给予纠正。通过我自己的经验发现让学生代读单词,他们会在课前自我预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那些生词,同时在全班同学面前代读单词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总之,掌握生词的速度效率比我传授的要快得多。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勇于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三、结束语

总之,教学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需要我们以一颗勇于改变勇于尝试的心去应对。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的自省。许多教师最后都在职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放弃了,把问题统统归结给社会,怪责教育体系的缺失,家长的失职。事实上我们需要换个思维,尝试从自身开始改变,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事实告诉我们,A little change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作者:周红

现代教师教学论文 篇3:

现代教师的教学反思探究

众所周知,教师教学行为中反思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这是教师成长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教师自我研修过程中,往往关注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吸取,却忽视了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是教师基于学生、基于自身,挖掘、积累、沉淀、延伸、提升的一个重要过程。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亘古未变的真理,而知识的获得仅仅从一个“人口”来完成显然是不够的。知识从获得到最终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思想内涵其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即是“思考”。而“反思”又是思考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是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在这个往复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才会如打印机一般刻下记忆的烙印,同时将众多刻下的烙印加以整合,最终成为付诸实践的理论依据。经过这个过程的人,将会变得成熟、睿智、理性和品质高尚。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反思是一个颇为麻烦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一位教者叙述他的教学过程,常常可以夸夸其谈、如数家珍,但是细观其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却是漏洞百出、言语失范。这就是因为缺乏对细节的思考和反思,缺少因反思而产生的修正思路,也缺少因反思而应该精致的语言设计。

很多教师将“教学反思”视为一种负担和累赘,消极对待,草草应付,这使教学反思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们应唤醒和激活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行为,在实践中认识到反思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地积累、发现、形成反思的方法。通过成熟的、有一定模式的反思方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术素养。

1.对于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关系的反思。这是一个较大的反思范畴。这三者关系的反思可以有效地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从宏观上形成自己的教育思维。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较大的视野范畴上思考问题,才会更好地形成大教育观,形成自己的教育框架,这是很多教师都缺乏的一种东西,需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加以锤炼。

2.对学生(整体、个体)状况发展的反思。不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各种情况,是教师不掌握学情、从而不能有针对性授课,导致事倍功半的重要原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掌握全体学生的情绪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生活氛围,对于学生的因材施教、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状况掌握清楚,并且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成为一种日常的反思和管理的习惯。对学生每天或者每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反思并形成记录,通过对记录的对比研究和反思,形成下一步的调整意见,在实施的过程中再进行如上的过程。

3.对教材和教学设计的反思。这是知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教材的编排具有普遍意义,但不一定完全适应各种学情,教师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教材的反思和重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学设计的反思更是教师不断调整方法以适应教材和学生的过程,教学设计的反思将直接转化为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的进步,这个调整过程是综合多种因素而采取的,所以对教师课堂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4.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课堂教学的实施是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设计理念得以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成败在于设计的合理、实施的有效。而实施有效又关系到教师当堂课的情绪状态、学生的情绪状态、综合环境特征等诸多因素。所以此环节的反思教师要综合多种因素进行正确的判断,如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原因可能不在于设计,师生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不佳也会导致课堂低效。而课堂效果极佳也不一定完全取决于完美的设计,很有可能是情境状态营造出了一种合适的氛围,从而导致普通的设计衍生出良好的课堂效果。这些因素都在反思之列,每一种成败都值得记录并予以重视,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取舍。

5.对学生个体各种智力因素的反思。学生的智力因素可以显现为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爱好特长,同时也决定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技能缺憾。如有的学生长于朗读,而有的学生则磕磕巴巴;有的学生长于计算,而有的学生则有可能计算紊乱;有的学生长于想象,而有的学生则木讷直白。这些因素有可能是先天形成的,也有可能是后天培养的。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也有针对性地激活一些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要更有针对性地完善一些学生的先天不足。

6.对各种教育教学中“小因素”的反思。“小因素”其实累计起来并不小,这是很多教育者容易忽略的方面,但也是很多成功的教育家极为重视的方面。这些小因素小到学生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课堂上的一点异动、一点生成、学生课外的一点小困惑、生活上的一点小困难……这些小因素累积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其中的某些小因素或许就是激活一个人潜能的钥匙。从量变到质变是很多人都懂的一个道理,但对量的积累又是很多人难以逾越的障碍。

综上,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其实已经上升到教育反思的范畴,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以上不过是抛砖引玉的一点思路。实际的教育反思可以涉及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全体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反应木讷的现象就是一种十分值得反思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反思其实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待反思成熟,学生课堂的表现力、积极性也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诸如此类的东西很多很多,几乎每一个我们认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都是值得反思的,这就要看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不管怎样,教育反思对于教师的有效成长,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所以激活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全体教师的有效反思势在必行。

编辑/于金苗

作者:刘艳芝 王洪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两种储冰研究论文下一篇:会计创新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