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发展工作思路

2022-07-16

第一篇:会展发展工作思路

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的困境与发展思路

浅析珠江三角洲城市会展品牌的

困境与发展思路

摘 要:随着现代会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会展品牌对于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突显,许多会展品牌甚至已经逐渐成为一座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会展品牌的创建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珠江三角洲作为全国最活跃经济圈之一,当地的会展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城市的会展品牌变得越来越重要。把城市会展品牌壮大起来已箭在弦上。本文章是针对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现状进行分析,在探讨了城市会展品牌面临困境的原因之后,提出了对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培育的解决途径,并就城市会展品牌这一主题阐述了自己对会展品牌培育策略、创新思路的观点。

关键词:城市会展品牌;珠三角;培育;发展;创新

摘 要 ............................................................ 目 录 .......................................................................

1 前言 ..................................................................... 2 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发展现状 ........................................... 2.1 各地会展展馆建设名声鹊起,展馆成为城市新地标,但也出现会展建设无度和会展设施欠缺。 ...............................................................

2.2 珠三角展览带形成规模,城市核心会展品牌走向成熟。 ......................

2.2.1 广州会展品牌 ....................................................... 2.2.2 深圳会展品牌 ....................................................... 2.2.3 珠海会展品牌 .......................................................

2.3 城市会展业办展无序,低水平重复,会展管理混乱,品牌意识不强。 .......... 2.4 城市会展品牌混杂,欠缺专业,品牌宣传不足。 ............................ 3 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面临的五大困境 .................................... 3.1 政府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思路不清晰 ...................................... 3.2 城市会展品牌整合的手段欠缺和方法欠佳 .................................. 3.3 政府对城市会展品牌引导的措施不力 ...................................... 3.4 城市会展品牌扩张的基础环境缺乏 ........................................ 3.5 会展品牌培养的动力不足 ................................................ 3.5.1 政府相关部门及利益团体普遍关注短期利益而缺少对长期品牌价值提升的考虑。 ..................................................................... 3.5.2 从政府到企业借会展之名,行“搞房地产开发”之实。 .................. 4 城市会展品牌的创新思路 .............................................. 4.1 以特色的项目确定品牌定位 .............................................. 4.2 以卓越的品质奠定品牌价值 .............................................. 4.3 以良好的关系树立品牌形象 .............................................. 4.4 以有效的营销扩大品牌影响 .............................................. 4.5 以先进的技术支持品牌创建 .............................................. 5 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整合和提升的四大策略 ............................. 5.1 有必要将会展业的品牌价值提升上升到城市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 5.2 提升会展业品牌经营的水平 .............................................. 5.3 不断改善会展业的交通物流环境 .......................................... 5.4 坚决打击会展期间的投机风潮,降低会展经营及参展商成本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2 1 前言

对于现代会展业而言,我们认为“会展业随着城市的出现而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长”。由此可知,城市的发展对于会展业的发展是起着难以衡量的重要影响的。与此同时,随着会展行业链的不断壮大延长,特别是会展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与会展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密切越复杂。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知名的会展品牌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城市的象征和代表。举些例子,人们一提到广交会就联想到广州,一提到冰雪节就联想到哈尔滨,一提到高交会就会想到深圳等等,显然这些城市的会展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换句话说,这些城市都已经具有了自己的会展王牌。

广东的会展业在全国其他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会展经济的活跃让人们看到了巨大的商机。特别是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带,各种专业化产业的集聚对会展业的发展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珠三角工业重镇屡屡办展,当中出现过许多成功的典范,获得巨大的收益,也促进当地产业发展,行成了自己的品牌和影响力。但也不乏收益惨淡的例子出现,只灰溜溜办了几届,就偃旗息鼓没有了后续,更别提能够办出自家的品牌。只有城市找准了会展定位,确定自己的思路,才能达到让城市高效带动会展经济,会展促进城市建设的双赢局面。本文章对广东珠三角地区城市会展品牌进行深入研究调查,对目前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目前走出品牌困境的解决方法以及发展思路。并就城市会展品牌创建与创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与会展人一同探讨。

3 2 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发展现状

2.1 各地会展展馆建设名声鹊起,展馆成为城市新地标,但也出现会展建设无度和会展设施欠缺

近年来,在发展城市会展经济热潮的带动下,珠三角城市展览场馆建设上步伐加快。从数量和面积上看来目前,广东省城市会展硬件资源占据优势,许多大型场馆的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区域内比较正规和具备一定规模(展览面积在5 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中心有19家,展馆面积接近120万平方米。在城市规划建设,场馆设备设施方面下足功夫。许多场馆建筑宏伟,设计新颖,成为吸引市民和旅游者休闲参观的新去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良好的会展硬件设施促进会展行业的新发展,为城市会展品牌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然而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广东省的会展场馆,而东莞就占到五分之一,多达21.7万平方米,总量居广东之首,即使在平均每六天就有一场会展的情况下,场馆也未见紧张。但由于东莞展馆建设没有纳入全市统一规划,致使会展业出现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仅一年的计划中,就有3个以上镇区争相启动大型展馆建设项目。据称,还有一批镇区也在跃跃欲试。

与此同时,珠海的城市会展发展中,却面临着完全不一样的窘境。珠海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正式的,面向社会大众功能的会议会展中心。珠海在会展设施方面跟不上需求,许多投资者也只能无奈于这种低劣的会展条件,最终选择广州、深圳、甚至外省大城市来替代珠海,更无法提及本地会展品牌的培养与发展。

2.2 珠三角展览带形成规模,城市核心会展品牌走向成熟

珠三角各城市政府对于会展业的发展都极为重视,这些城市都根据自身经济结构特点和地理位置确定了本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方向。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珠三角城市会展发展水平已呈现“均衡”态势,并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轴包括东莞、佛山、中山以及江门、惠州等在内的珠三角展览带。

在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下,东莞、佛山、顺德等一些中等城市城区在会展经济的角逐中也崭露头角——东莞电博会、厚街名家具展、虎门服交会等相继成为名牌会展。

4 2.2.1 广州会展品牌

广广州会展品牌——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等。

州有发展会展经济的许多有利条件,正致力于建设成为立足大珠三角、面向国内外、服务华南、辐射东南亚的会展之都和区域会展龙头城市。广州作为珠三角最核心的城市,其拥有的会展品牌在珠三角乃至全国颇负盛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迄今已有五十余年历史,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除“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之外,还有雄踞亚洲的广州国际照明展,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广州美容美发博览会等会展品牌。这些展会无需多作介绍,读者也心知肚明其展览会的召唤力和聚焦度。 2.2.2 深圳会展品牌

深圳会展品牌——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

另一个会展品牌核心城市,便是深圳。深圳这座年轻活力的城市有许多看家本领。一个展会品牌的崛起,往往是其对一个产业的引领并整合。号称“巨无霸平台”的高交会,承载着深圳乃至中国的科技产业梦,搭建起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高端平台,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规模最大、最富实效、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打造了深圳最亮丽的会展城市品牌。

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及家庭用品展览会已成功举办将近二十载的礼品展被誉为“中国礼品第一展”。从十余年前7千平方米到现在的9万平方米,礼品展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业界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和最具影响力的专业盛会。展览会通过聚焦服务和增值启动展会品牌升级工程,不懈地为礼品及其产业配套企业提供开发国内市场的平台和渠道,通过严格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原创,帮助中国礼品业应对国际挑战,从而树立了行业风向标的地位。

5 2.2.3 珠海会展品牌

珠海会展品牌——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珠海国际打印耗材展等。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简称中国航展)是中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览。1996年成功举办首届航展,现已发展成为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业先进科技主流,展示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跻身于世界五大航展之列。

珠海航展更是珠海人民引以为豪的会展盛事。以航展为自己的品牌,航展带给珠海的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展会,它更是珠海的一份荣誉,一份作品,一份执着。由于珠海航展获得中央批准的权威性,各地也只能艳羡航展落地珠海这个大蛋糕了。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也成为珠海会展最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珠海历来有“世界打印耗材之都”的美称。珠海打印耗材展(RemaxAsia Expo)是全球最大的打印耗材行业展览会。尽管举办历史还不长,但是其影响力已经超乎预想,取得了业内业外的一致认同,同时参展企业越来越多,其展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打印耗材展已经成为珠海会展耀眼的新品牌。

2.3 城市会展业办展无序,低水平重复,会展管理混乱,品牌意识不强

珠三角的城市中,办过展,开过会,设过节等这些与会展业相关的活动的城市不在少数,也举办过一些特色展览,但更多的是些重复、相类似的展览和综合性的展览在鱼目混珠。重复办展屡见不鲜,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行业管理机构来进行协调。这些大量低水平的展览重复举办,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举办的同时,许多展览被其他城市竞相模仿和赶超。原本属于自己的特色,由于缺乏品牌经营以及政府的支持与带动,自己的品牌也沦落到别的城市手里了。珠海昙花一现的电影节和最终花落上海的F1赛车盛事,就值得相关部门人士的深刻思考。特别是东莞在去年底取消会展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之后,由于相应的监管措施滞后,会展业大有一哄而上的势头。一种现象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这里的工业展刚刚闭幕,那厢的博览会又在剪彩;另一种现象是“你未唱罢我登台”,这边的汽车展尚未鸣金收兵,隔壁镇区的另一场车展已经击鼓开场;还有一种现象是“我方唱罢我登台”,同一个镇区,同一类会展,每年举办两次,同一个主角忙了这场忙那场。

6 2.4 城市会展品牌混杂,欠缺专业,品牌宣传不足。

不可否认,多年来珠三角的会展业确实培育出不少会展精品,如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被媒体誉为“世界IT名展”,还有一直挺立的“广交会”、“高交会”、还有顺德名家具展、中山灯饰展、虎门服装展等,定位明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效益可观,影响广泛,是一批具有强大产业支撑和坚实市场依托的经典会展品牌。但由于珠三角城市办展秩序混乱,引导和管理不力,有时同一类型的展览,竟然在广州、东莞、中山同时段举行。重复展览的出现导致有限区域、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内的高密度会展,主办方为掩饰捉襟见肘的窘迫,不得不采取“收到篮里就是菜”的策略,不是我想展什么就展什么,而是你来什么我展什么,“主题”、“特色”会展变成了无所不包的“超市”,大量的“国际”会展却沦落为“集贸市场”。如此一来,专业展览还是打回原形,变成综合性展览,主题没有了,特色也没有了,品牌自然也建立不起来了。

众所周知,做品牌是少不了推广的。从央视监测的广告来看,会展品牌除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能坚持投放广告之外,全国的会展城市中包括珠三角城市在内大多数的会展品牌没有强烈的推广意识,一个大众并不知晓,仅凭官方通过内部渠道传播的会展是难以做到享誉世界的。

3 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面临的五大困境

就全国而言,随着全国各主要城市纷纷把会展业作为重要产业进行发展以来,一批新的会展品牌迅速崛起,例如厦门、南宁、长沙等中东部地区都有一批大展、名展,而北京、上海更不断向世界知名的会展城市逐进。然而,作为华南中心的珠三角地带尽管这些年来不断地产生各种新的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高峰论坛等,但除了“美博会”,“中山灯饰展”等展会快速成长起来外,其它大多只是“星星闪闪”而已。有着如此雄厚会展基础的珠江三角洲,会展品牌及影响力却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新品牌成“名牌”的少,老品牌影响力扩张不力。会展品牌的市场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更因战略定位和操作策略问题而出现“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出现品牌的正面影响力难抵负面影响力的被动局面。

珠江三角洲城市会展品牌如今面临的困境,综合有如下几个方面:

7 3.1 政府对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思路不清晰

会展业本质上是促进商贸流通业繁荣的一种商业服务业。政府在对会展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理念不清,导致城市没有明确的会展业发展战略和操作思路,进而也没有对城市商业经济与自身工业特色的联动效应的真实状态缺少系统描述和深入分析。同时,对自身如何建立会展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弱势和建立会展新品牌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也缺少科学有效的研究。正因为如此,各类不同的会展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它们如何整合以及互动,始终缺少明确稳定的政府导向和企业行动。

以广州为例,作为广州会展业龙头的“广交会”,政府对其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对广州会展业的影响极其深远。然而,广交会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当时,会展既不可能成为一个市场导向下的产业,而且具有无可置疑的垄断性,在这种背景和基础上,很难孕育出现代品牌的理论和思维。整体而言,目前广州绝大多数会展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行政推广力量远大于营销推广力量,各大会展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过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和品牌策划。

理论上,既然“广交会”是广州的一张“名片”,广州就有理由对这一知名“品牌”进行更好的保护、包装并围绕这一“金字招牌”作更系统的品牌、提升等市场运作策划。但实际上,广州在这一名牌影响力日显“疲态”的情况下,却提出当务之急是打造一批广州本地的会展品牌,即培育和扩大广州博览会、国际美食节、国际服装节、留学生科技交流会、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的影响,提高珠宝首饰、皮具、建材、花卉等专业会展的规模和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批广州本地的具有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显然,广州走了一条偏离“品牌整合”而另创多品牌的道路,在现有的会展品牌还没有做精做好的情况下却非要再造“一批”新品牌,对自身塑造会展品牌的能力估计过高。例如,广州虽有很好的办国际美食节的条件,但“食在广州”美食节的品牌影响深度和广度却相当有限,来吃的人不多,知道的人也不多。而且,这么一个大有潜力的会展项目,却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和营销策略,每届都是在天河体育中心搭建临时场馆。这种局面大多就是政府部门缺少品牌塑造意识而导致的。 3.2 城市会展品牌整合的手段欠缺和方法欠佳

会展业的品牌整合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向进行,然后,珠三角大部分城市会展业目前基本上无论是纵向的品牌延伸,还是横向的品牌扩张,以“珠海航展”为代表的会展品

8 牌都无大手笔可言。品牌被严重透支,缺少建设和提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整合所常用的一些手段,如资本上市、品牌延伸、并购、股份制改造、形象包装与品牌推广、电子商务等,几乎都很少用及。如此,导致“珠海航展”的品牌建设和扩张缺少资本、市场和产业支撑,却又被酒店、旅游等会展服务业“坐吃山空”,因此“珠海航展”的“剩余价值”亦越来越稀薄了。

珠三角会展业的发育与扩张缺少的不是会展资源和硬件条件,而是缺少一种现代市场条件下的资本理念和品牌思维,缺少的是政府部门对它的战略影响力和地位的全方位关注。

3.3 政府对城市会展品牌引导的措施不力

品牌扩张和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融合新的要素、资源和力量。然后,珠三角的会展业基本上还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各区域、个城市、各协会以及有条件办会展的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甚至抱着“捞一把就走”或“搭便车”的心态将会展策划成一个个“短期投机”项目,一二届就销声匿迹。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一个权威的部门或机构协调会展业的设置与运作,对损害会展业的行为或现象缺少必要的关注和惩罚。政府部门也没有把会展业放在一座城市形象等多重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因此,浪费了大量的会展资源,到处办展、时时办展,都难以看到政府的导向作用,有些政府部门甚至打着“市场导向”的借口,回避政府应有的策略导向责任。典型的事实,就是前面提到的以“食在广州”为题材的众多会展业,至今没有形成区域影响力,更别说全国影响力。而在广州举办的大量“高峰论坛”却没有与“广交会”等名展形成互动效应。 3.4 城市会展品牌扩张的基础环境缺乏

城市自身的会展品牌扩张发展必须让投资者和企业觉得有很大的必要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这种必要性的产生依赖政府部门对会展业相关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规划。然而,从现有珠三角城市规划来看,政府规划缺少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以及物流走向的深入思考,对会展业所依托的“商贸流通空间”缺少有效的布局和必要的考虑。此话一语击中广州、深圳在内的诸多城市。许多城市的会展场馆缺乏中长期规划,展馆设计满足不了未来发展的需求,及时展馆本身规模够大,但在通道、设施、物流以及

9 展馆周围的城市功能供应与集聚上落后一步,从而使这些大型的会展中心孤立于城市之中,除了展会期间的人声鼎沸,更多的时候也只是人影潇潇或者远远没有体现出展馆本身的价值。

正是这种规划上对会展业的“冷漠”,导致会展业相关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性联系,从而使城市在对会展品牌扩大发展时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3.5 会展品牌培养的动力不足

随着会展业不断发展,区域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在上海、苏杭会展业不断趋于联合的反衬下,却有两个原因导致珠三角会展业品牌发展遇到阻碍。

3.5.1 政府相关部门及利益团体普遍关注短期利益而缺少对长期品牌价值提升的考虑

目前的“广交会”,政府“关切”的主要是参展商的数量、成交额等一些所谓“硬指标”,而很少将它真正作为一个品牌进行深挖掘,进行包装、策划、推广、营销。可以说,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如果这一产权问题不能得到及早解决,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葬送这一中国会展业的标志性品牌。

对于其他珠三角城市而言更是如此,特别对于南番顺等众多闻名全国的工业重镇而言,由于自身产业的高度集聚,发展自己主题的会展品牌按理说来是有优势,有条件,有热情的。但是政府作为引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更应该好好抓住这些优势,深化自己城市的会展品牌,挖掘其价值之处,获得经济的双重丰收。而事实上,政府没有对会展统筹和驾驭,缺乏动力去进一步挖掘,任由好不容易培育出来的品牌自生自灭,放任发展。 3.5.2 从政府到企业借会展之名,行“搞房地产开发”之实

严格地说,现在的许多会展中心,都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例如广州美食城、新的琵州会展中心。政府在无形中将它变成了一个提升地产价值和开发新城区的工具,而不是基于真正的繁荣商贸流通业及发展商业服务业的战略考虑,即出现“错位”。正因为如此,品牌理念的引入以及对品牌整合的重视,往往未纳入政府部门或企业的视野,他们对此“不感兴趣”。政府和地产商关注的是它带来的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值的提升,而酒店等服务业关注的是如何涨价,大家都把它当成了“唐僧肉”,或许根本没有考虑品牌之类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新的琵州会展中心融入现代品牌建设,即如何从一个大的城市房地产项目变

10 成一个真正的现代会展中心,并形成适应于会展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空间布局,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4 城市会展品牌的创新思路

城市会展品牌的形成与持续发展还需要探索出符合城市某一会展品牌的发展策略。通过对一些城市会展品牌的发展过程和成功经验的分析,本文认为城市会展品牌的培育可以采用以下创新策略: 4.1 以特色的项目确定品牌定位

城市会展品牌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特色的会展项目,一方面会展市场的需求指引着会展项目的策划与品牌定位,但另一方面特色的会展项目也引导着市场消费和管理决策。所以,城市在打造会展品牌的这一过程当中要对整个会展市场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针对目标市场设计出富有特色的会展项目,最终形成城市会展品牌独特的定位。

4.2 以卓越的品质奠定品牌价值

产品和服务是品牌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品质是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现。由此可见,城市会展品牌必定拥有卓越的品质,这样才能形成品牌,甚至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会展品牌卓越的品质必定能为顾客带来丰厚的品牌价值,同时也为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和带动效应。 4.3 以良好的关系树立品牌形象

城市会展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正是因为会展业的带动作用,使得它涉及到很多相关的利益群体,包括政府机关、参展商、观众、会展企业、媒体、社区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因此,城市会展品牌的创建还需要处理好与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良好的关系来树立城市会展的品牌形象。

11 4.4 以有效的营销扩大品牌影响

通过前面这些策略,城市会展品牌形象已经基本确立起来了,然而城市会展品牌的持续发展,还需要对已经成功创建的城市会展品牌采取有效的营销方式,来推广会展品牌并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可以采用三维营销方式来宣传会展品牌,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会展营销策略,在不同的地域采用不同的会展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会展营销策略。

4.5 以先进的技术支持品牌创建

会展的发展要通过一些有形的现代科学技术,为无形的会展品牌形象塑造和价值的形成奠定基础。例如,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来宣传会展品牌的相关信息,吸引参观商和观众前来,通过一流的物流技术来为参展商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展技术来为参展商提供相应的布展服务,将先进的技术与优质的服务贯穿到会展品牌创建的全过程中去。

5 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整合和提升的四大策略

面对珠三角地区会展业品牌现存的各种困境和问题,本文由此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会展品牌经营的措施策略,以促进珠三角城市会展品牌的整合和提升,实现会展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1 有必要将会展业的品牌价值提升上升到城市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会展业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影响和改变着一个城市的运行和生活,与城市的物流业、酒店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餐饮业、娱乐业等数十个行业形成高强度的互动效应,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只有从战略上重视会展业的地位和作用,把会展业看作珠三角城市扩张与建设的一根纤绳,会展业品牌的整合才会得到重视。

12 5.2 提升会展业品牌经营的水平

营销与品牌不可分,营销推广的努力一定会影响到品牌价值的大小。因此,为了使会展品牌真正走向市场并获得长期的发展与增值,就应进行品牌经营,包括商标的注册、公司化管理和市场形象设计等工作。并从场馆的设计、主题的选择、展会的规划、展会的组织与管理等具体方面来实施会展业的品牌化发展。

为了提升会展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有必要对会展品牌进行系统化的会展营销。一是在对会展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对客户进行详细的分类管理,建立系统的营销业务流程;二是建立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在国内外各主要城市建立会展推广机构和代理机构。营销系统化要求制订有效的营销战略定位和策划。 5.3 不断改善会展业的交通物流环境

目前珠三角大多数城市会展业的整体生存环境并不理想,由于起建时缺乏长远考虑,一些博览中心、展览中心等场地都是淹没在交通拥挤不堪、道路不通畅的“繁华地段”,其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为了未来会展业的健康发展,完全有必要进行合理、科学地迁移和再造。

5.4 坚决打击会展期间的投机风潮,降低会展经营及参展商成本

由于缺少保护和有力的经营,一些展览的举行也成为某些行业、企业和部门借机谋利的“唐僧肉”,进而形成了庞大的 “吃短租房”、“吃酒店涨价”的投机阶层,普遍存在的“涨价”、“提租”而大宰参展商的现象,它们不仅形成了一种靠一些著名展览这些城市品牌谋取私人或部门利益的投机风气,而且无形加大了会展经营和参展商的成本,损害了展会的品牌价值,加剧了城市会展经营环境的恶化。

正是这种牺牲品牌建设,不顾长远利益的行为,损害了当地城市会展业的形象,并加剧了会展业发展环境的恶化。因此,有关政府部门不能再借“市场导向”之名而行“不作为”之实,必须以法规法制的形式打击各类有损会展业发展的行为,严厉禁止借会展之名周期性提价的各类投机现象。

13 6 结论

会展经济越演越烈,持续走强。作为城市无烟产业,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都竞相培育自己的会展品牌。珠三角城市乃至全国各大城市要把握良机,因地制宜为城市量身打造一个适宜自己城市的会展品牌并把该品牌传扬壮大,最后使之成为该城市的代表和象征。是我们会展人需要热衷实践的一个主题。

希望以上的文字对于广大的会展人士在发展自己城市会展业的过程中起到借鉴作用。会展品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加以实践,归纳并总结。这样我们才能在以往的借鉴中培育出有价值的会展品牌。

中国的会展业新生力量巨大,只有把握好上述关键,注重品牌培养,会展产业将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持续壮大。同时利用会展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城市的品牌形象、社会效益、城市建设、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都将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倩倩.打造个性化会展品牌[N].中国贸易报,2005-01-25. [2] 皮平凡.构建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J].经济论坛,2005(6). [3] 张红卫,朱玲,张娓.长沙城市会展品牌定位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5(12). [4] 马勇,梁圣蓉.会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 马勇.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趋势与创新对策[J].中国展会,2002(3). [6] 李晓莉.广州会展业发展的优势与目标定位[J].商业经济,2005(1). [7] 蔡荣军.珠三角会展业的优劣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特区经济,2006(2). [8] http:// 人民网-华南新闻《东莞会展业面面观(记者观察)》 [9] http://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

致 谢

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经管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母校教育予我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对于我来说同样如此,仅仅靠我自己的力量是不能很好地完成这样一篇论文的。

在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卢致伟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论文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都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在此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专业教师及系领导在毕业论文期间给予的帮助,同时也感谢你们在过去大学生涯的谆谆教导,授予我知识与技能。

感谢刘体波,罗坤维等诸位同学在论文写作期间给予我的交流与帮助。 感谢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第二篇:会展发展

分析广州会展业的发展

会展业在国际上被视为继旅游、房地产之后崛起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会展能给参展商和参观者提供一个互动的交流平台,这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提供的。据英联邦展览会联合会调查,会展是优于专业杂志、直接邮递、推销员推销、公关、报纸、电视、会议等手段的、最有效的营销中介体。通过一般渠道找到一个客户,大约需要成本219英镑,而通过会展,成本仅为35英镑。而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就可以创造几百个就业机会。

此外,会展业也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除了组织者和参展商外,当地的餐饮、宾馆和旅游都可以得到带动,而举办城市的知名度也会得到提升。国际上有1:9的说法,即办会展的场馆收入如果是1的话,那么相关的社会收入就是它的9倍。美国《贸易展览》周刊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一年举办的200多个商业会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8亿美元。法国展览会和专业展览会每年的营业额可达85亿法郎,展商的交易额高达1500亿法郎,展商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也在250亿法郎左右。而且,类似巴黎和香港这样的城市,由于会展带动相关产业而带来的税收均占到城市总税收的60%至70%的水平。

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会展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每年会展业直接收入约13亿元。广州市属企业中具有展览经营范围的主业有2384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510家。目前广州市以主承办单位和场馆单位为主,以展位设计搭建公司、运输公司等为辅的会展业经营主体已初具规模。

一、广州会展业发展概况

会展业是聚集了信息流、物流、人流、资金流等方面的综合性产业,同时能够使旅游、商业、餐饮、交通等多方受益。作为都市的朝阳产业的会展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拉动和催化作用。广州是国内会展业发展较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目前,广州的展览业已走过了起步、发展的初始阶段,必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走上繁荣期。我们可以从会展概况、会展类型和会展场馆三个方面来分析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会展概况: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区每年举办大型展览会350多个,各种展示、展销会1100多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1957年至今已举办了95届,客商已超过15万人,成交额突破200多亿美元;广州市政府主办的广州博览会从1993年至今已举办11届,成交额已突破150亿元。广州国际汽车展、美容美发化妆品展在国内外都享有名气。广州会展业开放程度高,基础好,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一是广州位于最具活力的泛珠三角的腹地,是中国南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最大集散地;二是广州经济发展快,GDP总量突破3600亿元;广州展馆条件好,总面积29.4万平方米,如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面积达16万平方米,标准展位10200个。三是广州城市服务功能较完善,新国际机场的正式启用,每年旅客流量达2500万人次,涉外宾馆、酒店近200家;广州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为广州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所以广州的会展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会展类型:据统计,截至2004年,在广州举办的各种展览、展销会616个,其中国际性大型展览会50个,国内展566个。广州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12届,2004年广州博览会发展成为规模超过8万平方米、展位突破4000个的区域性大展,达成的贸易及合作项目投资总额1537.9亿元;“广交会”已成功举办了101届,规模达到5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国第一展”,是世界三大展览之一。

3、会展场馆:近三年来,广州新增展场面积27万平方米,现有专业展览馆11个,共计展览面积49万平方米。广州的会展场馆已形成了以流花地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展览中心和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两大会展群体的会展格局。还有可以办展会的主要体育场及各大酒店、宾馆的会议中心等场地约65万平方米,其中

四、五星级宾馆可提供展览面积约1.3万平方米;大中型体育馆210个,可提供展览面积63.7万平方米,其硬件设施已经领先国内。展馆规模,可谓亚洲第一。目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该中心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首期占地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已建好16个展厅。

二、着重分析广州会展业发展的优势

① 政策优势

广州市政府致力于通过各种政策推动和法规保障,力求为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一方面积极引进一些国外知名会展企业进驻广州,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及相关旅游组织和会展企业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协会。此外,广州市成立了广州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及市协作办、市工商局、市贸促会、市经贸委等单位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财政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卫生局、统计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文化局、科技局、经贸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协作办公室、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国税局、地税局、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贸促会等单位的领导组成,全面负责广州会展业发展的组织、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另外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广州市会展业管理的意见》,将从建立健全会展业管理体系、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建立会展业申报审核制度和建立听证制度等方面规范广州市会展业发展。

② 经济优势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曾发表报告认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水准以上、服务业在GDP的比重超过制造业且过半、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100%、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该区域得以强势增长,并发挥积极作用。

据统计,2002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1%,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6%,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2%。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大,既是国内甚至是国际的轻加工业制造基地,又是国内对外贸易的视窗,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市场巨大。而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是广东的经济中心,也是珠三角地区的枢纽,其经济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广州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

③ 区位优势

广州位于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腹地,是中国南方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大集散地,又毗邻港澳,连接东南亚,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华侨众多,对外联系密切。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国际机场和良好的地面交通条件,广州的辐射力远至广东省、华南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④ 会展自身优势

⑴品牌优势——拥有“中国第一展”。中国会展业的历史是从1956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的。经过48年的精心打造,广交会成功举办了96届。

(2)硬件优势---拥有亚洲第一的展馆。广州现有专业场馆是一个,展览面积49万平方米,可利用来办展会的体育馆及各大酒店面积65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该中心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

(3)展会优势---展会数量和展览公司具有较大发展潜力。2004年举办的各种展览、展销会616个,其中国际性大型展览50个,另市属企业中具有展览经营范围的企业有2348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510家。

第三篇:会展发展政府行为

内蒙古会展业发展报告 王

倩 [内容提要]

文化节庆和展会活动是世界范围内占有相当比重的新兴产业,是一个地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是不断增强地区辐射功能的战略选择。会展以其创造的高利润及对社会综合经济指数增长的强劲拉动力,被公认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内蒙古政府高度重视会展的发展,优越的环境、相关产业基础和相关配套设施为内蒙古会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每年的会展举办数量都以近30%的速度递增。内蒙古会展的举办能力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内蒙古的会展存在还很大的差距。要尽快确定发展目标,明确重点及布局。健全协调体系,健全会展法规体系,实行备案和准入,建立会展统计和资质评估,完善规划布局,加大对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加大会展业对外宣传力度,鼓励各方引承联办会展活动,引导会展业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 [关键词]

内蒙古 会展业 发展报告

正文

近年来,由文化节庆和展会活动构成的会展经济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占有相当比重的新兴产业,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业态也在顺势蓬勃发展,成为参与广泛、影响巨大,超越单纯经济行为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和不折不扣的“第三产业的消费链”,会展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地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是不断增强地区辐射功能的战略选择。会展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将经济链条拉长,给城市的综合影响力、整体功能和城市营销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催生和提供了一大批就业机会,以其创造的高利润及对社会综合经济指数增长的强劲拉动力,被公认为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一、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环境

(一) 政府高度重视,宏观强调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2003年11月2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中强调:“构建以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体系”,在《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中指出:“大力拓展会展业。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会展产业化。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承办具有国内外影响的重大展览及文化活动”。在杨晶主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文博会展等服务业。”2010年巴特尔主席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打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业。”

(二) 优越的环境和相关产业基础

内蒙古是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陆路交通的枢纽,绵延的边境线上有18个口岸,同时紧邻中国四大会展经济带中的两大会展经济带,即以北京为中心、天津为边翼的京津会展经济带和以沈阳、大连为龙头的东北会展经济带。凸显连接东北和华北、融入东北亚经济圈的地缘优势。随着内蒙古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等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内蒙古特色优势产业凸显、优势的产业集群、丰富的草原文化和旅游资源都为内蒙古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相关配套设施齐全

内蒙古现在有很多会展场馆,内蒙古展览馆、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商品交易中心、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包头国际贸易中心、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赤峰国际会展中心、满洲里国际会展中心、通辽市国际会展中心、内蒙古博物院、乌兰恰特大剧院、呼和浩特体育场、人民会堂、美术馆、内蒙古赛马场、内蒙古体育馆等场地,基本上可满足会展活动的需要。会议酒店饭店餐饮接待能力特别是高档次会议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200多个酒店会议设施完备。内蒙古现有会议展览节庆公司481家,与之相关的旅游演出、广告策划、装饰设计、运输物流公司有几千家。

二、内蒙古会展业成绩

内蒙古每年的会展举办数量都以近30%的速度递增。参加的客户和观众达200多万人,成交额达3亿多元,带动其它相关产业收入8亿多元,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越办越好,昭君文化节又被评为中国十大节庆活动之一。每年两次的呼和浩特药品交易会,吸引近千家企业,近20万医药保健品从业人员参会。2007年,全区举办具备一定规模的各类会展活动达40多项,产生了数亿元的直接收入。组织举办了“2007年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2007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和“2007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全国性大型会展,来自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国内161个城市、区内外500多家企业参会,签约金额总计达630多亿元。吸引了全国乃至俄罗斯、日本、蒙古国、韩国、美国等国家地区的数千家企业前来参会,参观总人数突破了60多万人次。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满洲里的会展业发展迅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等地的草原那达慕节、阿尔山的冰雪节、阿盟的金秋胡杨节、乌兰牧骑艺术节、通辽万人赛马会等活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宾客前去游览。内蒙古打造了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红山文化节等一系列知名会展品牌、又承办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和亚洲艺术节,这些会展节庆文博活动的成功举行,充分证明内蒙古会展的举办能力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一)会议召开情况

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草原文化研讨会、蒙医药博览会及学术研讨会、中国“俄罗斯年”满洲里投资洽谈会、中国东盟青年领袖会议、中国制造业论坛、2009(呼和浩特)中日经济合作会议、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亚洲文化部长圆桌会议、全国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研讨会、2007国际生态卫生大会、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工作会议、呼和浩特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各种会议近千种。

(二) 展览的举办情况

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第三届中国西部(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博览会、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览、内蒙古国际低碳产业及节能减排科技博览会、中俄经贸展、中俄蒙科技展和中俄绿色食品展、呼和浩特医药保健品交易会、全国医疗器械西部博览会、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国际风能及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呼和浩特房地产展览会、呼和浩特国际汽车展、包头稀土高新博览会、鄂尔多斯国际羊绒商品交易会、赤峰农博会等近百个展览。

(三) 节庆活动的开展情况

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国际民间艺术节、昭君文化节、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包头稀土节、中俄蒙三国国际旅游节、黄河明珠乌海文化节、呼和浩特国际冰雪旅游节、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及第四届鄂尔多斯国际文化节、成吉思汗文化节、呼伦贝尔市的草原旅游节、阿尔山的冰雪节、阿拉善盟的金秋胡杨节、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节、巴盟的蜜瓜节和乌盟的马铃薯节等六十多个内蒙古大型节庆活动。

(四) 赛事演出活动开展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

一、十二届运动会、第二届中蒙俄国际青少年运动会、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体育竞赛、通辽市的万人赛马会、内蒙古国际服装模特大赛、呼和浩特旅游形象大赛、中国第三届开雪节暨中俄蒙三国滑雪邀请赛、中俄蒙国际选美大赛暨第八届国际冰雪节、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等各种大型演出等几百种活动。

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管理和行业管理滞后、主管行政机构不到位

目前我区会展业发展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在整体规划、发展政策、组织管理、国际合作以及会展规模和品牌会展数量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致使会展行业发展规划无从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市场环境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会展品牌推广及会展城市推介等方面也存在政府缺位问题。扎堆办节是常见的现象,效益不高,不少领导人对会展业的巨大带动作用认识不足,政策上也缺乏明确具体的鼓励措施,缺乏良好的激励环境,缺乏协作和整体性的发展规划及每年的计划和统计安排。

(二) 体制不顺,缺乏制度规范和政策

内蒙古会展的主体呈多元化态势,既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又有各种社会组织及展览公司等各类企业。诸多主体在办展过程中各自为政,无明确的行业管理部门,也无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缺乏行业约束机制,缺乏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我区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我区会展业向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开放不够充分,围绕会展行业的投融资机制暂时难以形成,会展领域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 (三) 机遇不够重视、号召力不强

内蒙处于中国正北方,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一些在华北、东北、西北的会展和会议完全可以来内蒙举行。内蒙边邻蒙古和俄罗斯,与欧洲也有便捷通道,再加上蒙古民族的国际性,因此,一些国际性(尤其是欧俄和蒙古的)会展和会议完全可以到内蒙来举行。这需要内蒙有关方面积极主动出击和联系,内蒙古会展业社会动员力度不够,发展会展业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大企业对会展这一新兴产业意识不强。造成了目前内蒙古会展业主体弱的局面,周边区域产业基础利用不够。内蒙古很多的优势产业集群,没有成为发展会展的产业基础。高校、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的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举办国际性会议的氛围没有形成。

(四) 展馆利用不足、服务意识差,缺乏高质量的专业会展人才

我区的展馆建设对于本区的硬件上说,是超前的,但同全国发达地区比,仍是滞后的。而软件配合上,会展的服务和管理跟不上形势需要造成会展设施闲置。使内蒙会展业滞后于本区经济发展速度。内蒙古缺乏资金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会展服务公司,缺乏具有良好的服务理念、擅长会展组织、了解国际惯例、超前预见性及熟练外语水平、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会展人才。缺乏必要的主体资质标准和展会评估机制,对于承办主体的准入尚缺乏严格的资质审查、评判。

(五) 整体特色不鲜明,文化、品牌、科技含量不高

缺乏定位准、管理强、效益好、档次高、规模大、影响广、品牌亮的会展;整体特色不鲜明,会展旅游亟待发展。会展业是个综合性产业,也是体现该地区文化、科技的最明显的平台。我区的展会从选题上看,多是传统产业的展会,创新型、时尚型、高科技型的展会举办的并不多。我区搞了不少文化节的展会活动,文化和经济的双赢效益不明显。而科普型、公益型、高科技型展会更是举办很少。

四、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和发展方向。以会展业的法制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为目标,以强化政府对会展业的规划、引导、服务、协调和扶持为核心,在巩固中小型会展的基础上重点培育特色化、规模化、效益型、品牌型会展。全面统筹、高点定位、科学谋划、精心运作,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多种形式的会议、展览及大型赛事、演出活动为载体,延长会展产业链,逐步将我区打造成为既有自身特色优势又与国际会展业融合接轨的知名会展地区,新产品、新技术及时尚、潮流的发布中心,各种前沿理论和学术的交流中心,把会展业作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予以大力扶持,以旅游促会展,以会展兴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争取把内蒙古建成全国会展业服务体系相对健全、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相对较高、会展经济效益明显的地区之一,完善全区会展业发展服务体系和会展产业集聚区建设。

(二)发展原则

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原则,逐步实现从依靠政府办展向依靠行业协会和企业办展转变;从综合性展会为主向专业性展会为主转变;从国内会展为主逐步向国际、国内会展并重转变;从多头办展向联合办展转变;从注重展会数量向注重展会质量转变;从注重商业利益向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并重转变。在空间布局上,通过区域定位、功能定位、资源整合、市场开拓和重点建设,规划形成规模效益明显、分布相对集中、特色优势突出的三大会展区域:呼-包-鄂区域、满洲里-呼伦贝尔区域、赤峰-通辽区域,并构筑、延伸会展产业链,推动会展业的地域集群化发展。

(三)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定位

经过3年的努力,把会展业培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使内蒙古成为中国西部的工业、文化、医药、科技会展中心,会展的数量、质量均居于中国西部前列。

2、预期经济目标

展馆面积:2015年超过30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达3万人左右;会展数量:2015年达到200个,比“十五”期末增长61%。年递增幅达15%以上;会展经济交易额:2015年达到3000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05%,年递增幅达15%以上;会展业直接收入:2015年实现5.5亿元,年递增幅在20%以上;拉动相关产业增加收益:2015年实现100亿元,年递增幅在20%以上。

3、阶段发展目标

2011年,初步形成有利于会展业较快发展的良好环境;会展数量、规模、水平和综合效益稳步增长;初步建成一支适应内蒙古会展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队伍;2013年,遵循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原则,以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改造现有基础设施,并建立起会展信息管理网络体系;2015年,内蒙古拥有30个国家级会展品牌;拥有5个国家级先进会展城市;在宏观管理、微观运作、机制构建、资源配置、配套服务、市场竞争方面整体进入全国中等行列。

(四)发展重点及布局

结合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建设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赤峰、通辽、满洲里、呼伦贝尔7个会展城市为重点,以品牌会展为主打,以各盟市及边贸口岸为支撑的区域性会展布局,着力构建由“会展城市、品牌展会、专业展会”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的会展体系。内蒙古会展业定位必须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走差异性竞争路线,以特色赢市场创品牌,利用“羊煤土气”、草原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以及乳业、电力、煤炭、冶金、化工、制药等特色产业优势,打造专业会展品牌。提高内蒙古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呼和浩特市应发挥首府优势,重点发展医药、民族文化、民族商品、旅游、乳业、绿色产品、国际经贸和节庆赛事类的特色高端会展;包头市应是“面向全国,辐射蒙、俄、东欧的区域性工业会展中心”,利用资源优势和物流优势,培育以冶金、稀土、电力、新材料、重型机械、重型汽车、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特色会展业;鄂尔多斯市应是“能源、资源和文化开发会展城市”,依托国家特定能源资源基地和民族文化,重点发展循环经济、环保节能、物流、文化、毛绒、矿产等会展。赤峰应重点发展历史文化、农业产品、绿色食品等会展,通辽应重点发展农业粮食和煤炭资源等会展、满洲里应重点发展边贸口岸、商贸交易等会展,呼伦贝尔应重点发展旅游文化资源方面的会展和节庆活动。

五、思路对策建议

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审视自己,科学定位、结合资源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进行分类排队,围绕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法制化、专业化的方向,择优发展地制定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统筹规划,明确整体定位和会展发展战略定位及会展区域定位。面向全国与国际,以政府的规划、引导、规范、服务和扶持为推动,以培育市场主体和品牌为核心,把会展业发展成为内蒙古经济的有力拉动点。

(一)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健全协调体系,形成推动发展合力

作为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国家从发展国际贸易、提升城市知名度等宏观角度制订一整套扶持、服务、规范、协调和发展计划,建议内蒙古建立会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全市会展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统筹解决有关会展业重大问题,合力营造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的最佳环境。成立内蒙古会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抓好全面落实,召开全区会展工作会议,提高认识、形成共识、明确职责、部署工作。

(二) 健全会展法规体系,实行备案和准入,建立会展统计和资质评估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加强对会展活动的市场监管、完善办展活动中的有关治理机制、建立项目审查的协调机制。建立统一协调的会展市场监管体系。实行对各类会展举办核准、备案的“一站式”办理。制订《内蒙古会展业管理办法》、《内蒙古会展业发展指导目录》,制定内蒙古地区会展业规范及会展业办展资质分级标准,明确主承办方的准入条件,建立“盟市审批,自治区备案”的办会机制。建立内蒙古会展数据库,对展会活动和展会效益及时作出评价,对拟举办的重点展会实行事前和事后评估。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实行信用级别分级管理。对品牌展会进行评选和认定,逐步形成政府宏调调控、企业依法承办、市场规范运作的现代化会展运营体制。

(三)加强会展业发展规划,完善规划布局

按照内蒙古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及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内蒙古会展节庆产业发展规划。要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抢抓内蒙古进入快速发展和国际国内产业大转移和大调整的历史性机遇,坚持跨越式发展和彰显区域特色的理念,合理布局,发挥独特的资源和环境优势,把会展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完善功能和提升形象的重要方面列入发展总体规划,使会展业真正成为全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要素。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会展经济,支持本地自办会展与国际博览会嫁接合作。经过努力,形成各类设施功能完善、“会议、展览、节庆、演出、赛事、活动”多元、大中小会展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四) 加大对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扶持,鼓励举办会展节庆活动

研究出台我区鼓励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和会展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专项用于培育和引进大型品牌展会、推介会展活动、扶持会展企业、培养会展人才、奖励会展先进等。把会展业纳入西部大开发政策享受范围,认真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会展企业纳入商贸流通百强评选。减免会展业税费,税务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企业营业税采取先征后返方式减半征收,执行3%的税率。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来内蒙古创办会展企业,凡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新办会展企业,自开办之日起,按自治区有关政策,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五)造就高素质会展队伍,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

加强会展理论研究,探索会展业的运行规律和监管模式,大力扶持学科、师资、教材和实习基地建设,鼓励产学研合作,开展会展人才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设立相应的职称考评系列以及考试培训办法,逐步形成学历教育、在职培训、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在内的多层次会展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国内外会展业人才,建立会展业人才库。落实引进会展业高级人才适用我区紧缺人才引进相关优惠政策。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的资金保障。

(六)统筹使用宣传力量,加大会展业对外宣传力度 对城市形象、会展环境、展会活动、政策措施等各项会展信息进行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会展宣传要与旅游部门的旅游宣传,外宣、外事、经贸、文化等部门的对外宣传有机结合,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在对外宣传资料、对外经济合作和对外接待中积极宣传推介我区的重要会展。鼓励我区有关媒体开设“内蒙古会展”专版或者专栏,积极宣传报道我区的会展信息和会展活动,扩大信息交流渠道。强化宣传保障,扩大会展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支持办好《内蒙古会展节庆》杂志等会展宣传平台,扩大全区会展宣传推介范围,提升内蒙古会展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七) 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会展,鼓励各方引承联办会展活动

加强联系与协调,争取更多的全国性会展活动在我区举办,各职能部门、各行业协会加强与上级部门、兄弟省市区、行业协会和相关国际组织的联系,创办和引进高端专业展会;自治区各驻外机构主动联络沟通,收集和提供国家及有关部委和各地的会展信息,为内蒙古各单位争取相关展会举办权提供支持帮助;盟市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文化资源,引会创节办展,形成具有本地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品牌展会。争取和引进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性、全国性的会展到内蒙古举办,推动我区专业会展与俄罗斯和蒙古重大国际会展相衔接,打造具有我区产业和文化特色的品牌展会。

(八)大力培育会展业主体,引导会展业走向市场化和专业化

引导鼓励有志于会展业发展的各类经济组织成立会展企业,加大培育扶持力度,走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核心,以交通运输、通讯、旅游、餐饮、住宿业为支撑,以广告、印刷、装修、布展、翻译企业为配套的会展产业集群和会展服务产业链。争取国内特别是国外知名展览公司,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代理机构和合作机构,加强合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加强对现有办展资源的整合,特别是通过联合参股等形式,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诚信度高、竞争力强的本土会展企业,鼓励民营、股份、外资等各类资本进入会展业市场,树立会展经济城市营销理念,逐步形成一套具有内蒙古自身特色的、符合自治区城市经济发展规律和国际惯例的服务运作体系。

第四篇:宁波会展业发展分析

09旅本酒店会展094150321沈亚芬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会展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我市会展业起步迟,发展快,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为了促进我市会展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根据《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2006~2010年,重要目标展望到2020年。本规划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市会展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关键词: 会展现状发展优势薄弱环节

一、宁波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宁波会展业发展历程

1997年以来,我市会展业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工作起步阶段(1997年10月~2002年10月)。1997年10月,我市举办了首届宁波国际服装节,迈出了宁波会展业发展的序幕。1999年,我市又举办了首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为我市会展业规模和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推进作用。1999年10月,市政府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宁波国际会展中心,表明我市已重视会展硬件建设;2002年10月,我市新上海物业公司与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管理公司,标志着我市会展业区域合作开始起步。

2、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11月~2004年)。2002年11月,我市成立了市会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了对全市会展工作的领导和行政服务。之后,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了全市会展工作的组织体系。2003年1月8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宁波市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会展业列为全市支柱产业之一,并提出将宁波建成长江三角洲南翼会展之都的奋斗目标,基本理清了会展业发展思路。2003年2月28日,宁波市会展行业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市会展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同年,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启用,我市会展设施条件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这一时期,我市会展活动不断增加。相继引进或举办了中国机械工业展览会、中国国际日用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家居博览会、中国制药机械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举办了中国开渔节、宁波徐

霞客开游节和中国梁祝婚俗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承办了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会议、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等重要会议(论坛)。这些重要会展活动的举办,使我市进入了全国新兴会展名城行列。

3、发展与提高并重阶段(2005年~ )。2005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了会展管理工作。市政府制订了《宁波市展览业管理暂行办法》,以规范全市展览工作;市会展行业协会出台了《宁波市会展评估细则》,明确了会展活动评估的基本标准;市有关部门拟订了《宁波市大型会展活动城区公益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并已着手研究会展业其他管理办法。与此同时,我市引进或创办了中国(宁波)文具和礼品国际博览会、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国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国际博览会、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等大中型展会,并对部分主题相近的展会进行了整合,促使现有展会向规模型、实效性方向发展。2005年,我市被评为全国优秀会展城市。

(二)宁波会展业发展现实基础

近10年来,我市会展业按照“政府强力推动、市场灵活运作”的发展思路,从无到有、从慢到快、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从不规范到相对规范,不断演进,已形成发展快、辐射广、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会展活动不断增加,会展名城地位基本确立。10年来,我市会展业快速发展。国家级、国际性大型会展活动纷纷登场。2005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会展活动80个。其中,冠名“国际”的展会10个,冠名“中国”的展会活动7个。国际标准摊位1000个以上的展会9个,2000个以上的展会6个。展出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展会12个,其中,2万平方米以上7个,4万平方米以上6个。全市展览面积达453650平方米。目前,宁波已成为国内同类城市中大中型会展活动较多的城市,会展业发展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基本确立了会展名城地位。

2、展馆建设步伐加快,会展条件不断改善。目前,我市已拥有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亚细亚展览馆、宁波新闻文化展览中心、余姚会展中心等大中型展馆,展览总面积已超过6万平方米。其中,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占地1460亩,一期工程投资7亿元,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准。在建的展馆还有宁波国际会展中心扩建工程和慈溪会展中心等,待建

的有宁海模具馆等。另外,全市已有星级宾馆和酒店130家,客房12700间(套),床位23000余张。其中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30家,

一、二星级89家,基本满足了会展活动的需要。

3、管理机制比较健全,会展增促工作不断加强。我市已初步完成会展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纵横配套的会展管理机制,较好地发挥了政府、行会和企业的管理职能,成为国内最早构建会展管理体系的城市之一。为加快会展业发展,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会展增促措施。如把会展业列为全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对重大会展活动给予财政补贴、开展会展业目标考核工作、开设会展服务网站、加大重点会展活动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十佳”展会和“十佳”最受会展客商欢迎酒店评选活动等。这些举措都对我市会展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市加强了会展业管理工作,出台了《宁波市展览业管理暂行办法》,制订了《宁波市会展行业协会公约》等。

4、会展队伍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逐步成长。目前,我市在册展览公司33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经过10年的发展,我市基本形成了一支专业会展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与我市会展企业配套的广告、礼仪、策划、布展、演出等企业也不断增加,基本形成了全市会展业配套服务体系。

二、宁波发展会展经济优势凸现

随着宁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宁波的会展经济也以产业支撑、贸易推进、城市扶持为依托而得以崛起。总体来说,宁波的会展经济发展有着自身独具的五大优势:

港口优势。宁波的港口资源非常丰富,去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1亿吨,居世界第

4、大陆第2位;集装箱吞吐量706万标箱,居世界第

13、大陆第4位。在现代会展经济发展中,港口的优势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宁波会以港口建设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以港口为平台、进出口贸易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为会展产业的发展助力。

产业优势。宁波有着厚实的产业基础,它拥有五大临港工业:化工、钢铁、能源、造纸以及修造船工业;此外,宁波还拥有自己的传统优势产业,如纺织服装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业、文具业等等。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宁波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颇具优势的撑高平台。宁波是品牌之

都、文具之都、服装名城,结合本地特色经济打造一批具有相当品位和质量的品牌展览会,实现宁波会展业的新跨越。

开放优势。宁波会展经济的发展又受益于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如果开放是船,那么会展业搭乘着这艘快船可以乘风破浪,反过来说会展又是桨,它推动着宁波朝着更加开放繁荣的埠口前行。宁波会展业的未来,必须走国际化之路,融入浩浩荡荡的国际开放潮流。

市场优势。宁波作为典型的外向型港口城市,民营经济的发展蔚为壮观,是其经济的一大特点。长三角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身居其中的宁波首当其冲,这就能促使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形成强有力的买方市场。买方卖方市场的形成,是构建会展市场的最佳途径。

服务优势。会展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举各方之力而为之,需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需要与服务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联动,需要城市加强会展公共服务工作,包括健全公共政策、加强会展联动、开展评优奖励、完善协调机制、扩大公共宣传、提供保障服务、为会展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等,用优质服务来培育品牌展会,来吸引大型展会落户,来吸引更多的客商纷至沓来。五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了,宁波的会展业必将会前景灿烂,前程似锦。

三、我市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我市在发展会展产业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办展企业数量较少,实力较弱。目前,我市多数大型会展活动由政府举办,办展企业数量和实力明显不如同类副省级城市。现有办展企业多为中小企业,难以独立承办大型会展活动。据初步统计,全市30余家展览公司,平均注册资本不足20万元。

公共扶持政策尚未建立。目前,市财政对会展业的扶持资金,仅局限在由政府牵头举办的大型会展活动,大多数由市场运作的会展活动没有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从而影响了会展业竞争的公平性,不利于全市会展市场的培育。

会展业管理比较薄弱。与国内许多城市相比,我市会展业管理力量明显不足。我市会展办与市大型活动办合署办公,没有内设机构,正式编制只有5人,且承担了繁重的展会、节庆承办任务,难以把较多的精力用于会展公共服务的基

础性工作。行业协会尚没有确立行业权威,难以充分行使行业管理职能。多头办展、重复办展现象仍较突出,不审批、不备案时有发生。

会议产业发展不快。除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论坛、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等少数几个国际性会议(论坛)以外,其它活动规模较小,数量不多,影响有限,难以对我市会展业发展起有力推动作用。

部分会展活动实效不够明显。部分会展活动举办单位把大量精力花在领导邀请、开幕式组织、宾客迎送等方面,没有花大力气推动招展、招商等工作,影响了会展活动的实效。

硬件设施不配套。展馆配套设施严重滞后,附近20~30分钟步行圈内,相应的辅助设施没有到位,以致办展期间出现交通难、吃饭难、住宿难、汇兑难等问题。

会展人才短缺。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宁波会展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我市现有展览公司中,能独立办展的不到5家,多数企业管理水平低。办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真正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熟悉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

参考文献:

[1] 毛光烈,充分发挥会展业对扩需求、调结构、保增长的作用——在全市会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4月27日;

[2] 宁波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宁波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甬政发

[2007]41号),2007年6月1日;

[3] 张松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走宁波会展业的创新之路,宁波通讯,2009年8期

[4] 丁萍萍,浙江发展会展业的比较优势与对策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9期

[5] 余晨杰,发展特色产业是解决我国会展弊端的新思路——以浙江制造业为例,特区经济,2008年6期。

第五篇: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

王保伦

会展旅游的出现及发展是在良好的经济背景下,随着会议展览的增多及旅游业的渐趋成熟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别。从产品的角度讲,会展旅游属于旅游产品中的公务旅游;从其特征来看,会展旅游兼具旅游业和会议展览业之共性,具有引发性、边缘性、综合性、依赖性等特点;从经营现状来看,会展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尚不具有行业规模和产业特征,只是介于旅游业和会议展览业之间的衍生产品。因此,研究会展旅游的发展趋势和运作模式,必须将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本文也将围绕界定范围之内的内容展开论述。

1.会展旅游的界定

我们所提倡的会展旅游不是让旅游企业去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而是让旅游企业发挥行业功能优势,为会展的举行提供相应的外围服务。无论从会议展览的历史沿革,还是从会议展览的具体活动来看,旅游业所涉及的六大要素都与会展的举办形影相随。而且,会展的成功举办除了参会者的规模或专业性等因素之外,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旅游业的参与程度。因此,为保证会展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加强对会展旅游这一尚未深入开发的新兴产品的认识,有必要参照国际通行提法和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实际,对会展旅游的概念重做定义。

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定义为:以消遣、公务、朝觐等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12个月内的游客的活动①。依照定义中所提及的旅行动机,我们在旅游的层面下,将公务旅游归为不同于休闲度假旅游、探亲访友旅游、保健旅游、宗教旅游等另一独立的旅游类型。由于公务旅游者出行目的不同,我们可将公务旅游定义为:包括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奖励旅游等各种出于工作需要的旅游②。但在本文中,着重就公务旅游中的展览旅游与会议旅游进行研究。在国际上,这两者分属于国际展览联盟(UFI)与国际大会和会议协会(ICCA)两个不同的组织。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形式相互融合的趋势,“展中有会,会中有展”。在我国会展经济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对会议和展览的发展笼统称之为会展经济,与旅游相关的则称之为会展旅游的现象。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会展经济和会展旅游来说,展览旅游与会议旅游合而为一的情况,不利于我们对两者运作规律的认识和进行深入研究与总结,也不利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两者的协调。

因此,我们从狭义的角度,将会展旅游界定为:为会议和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展会场之外的、且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并从中获取一定收益的经济活动。从此定义可以得出,旅游业参与会展活动的目的是开拓旅游市场空间并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而达到此目的手段是根据参会者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旅游企业所擅长的服务。由此,会展旅游的服务对象应该落实到具体参加会议和展览的人,并根据参加者参加活动类型的不同,将其细化为会议旅游和展览旅游。此种划分有利于旅游企业依据不同的活动类型提供不同的服务。

1.1 会议旅游会议旅游就是政府、公司、科研机构和民间团体等组织的人员因参加不同类型的会议而派生出来的一项特殊旅游活动。召开会议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交流信息或达成共识,那么,作为举办者和举办地为促进与会目的的实现,就要提供完备的会议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并凭借其所在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让参会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开展会议活动,并辅助进行旅游景点的游览。因此,不管会议的规模大小和重要程度如何,组织者都将选址放在了首要位置,尤其是国际性会议,在地点选择方面更倾向于环境幽雅、景色优美、空气清新的旅游景区或尚未开发的自然景区,而并非都在人气旺盛的大都市。优秀旅游城市中的一部分因具有会议的先天地理优势和基础条件而成为首选。无论是协会会议、公司会议、政府会议及其他内容的会议,还是大小有别、内外不同的会议,对多功能的会议中心,便捷的通讯、交通服务,配套设施完好的视听设备,文书、同声传译等设备,以及干净、卫生和舒适的住宿、饮食

和娱乐条件及比较专业化的服务均有较高要求。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必须依据会议旅游所表现出的特征提供专业化和细致化的优质服务。

1.2 展览旅游

展览旅游是指为参与产品展示、信息交流和经贸洽谈等商务活动的专业人和参观者而进行的一项专门的旅行和游览活动。相对于会议来说,展览要求的是聚人气、讲规模、重品牌,举办地需经济实力强大、基础设施良好、商业环境优越、文化氛围浓郁、信息辐射迅速、进出交通便利。但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展览的展馆规模、配套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强人意的地方,加之展览行业的相对封闭性所导致的服务水准在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并缺少行业服务意识,已经掣肘了会展经济的发展。而旅游企业在人员接待、事务协调、活动安排、票务预订等方面均比专业展览公司具有独到优势,因市场需求和展览活动的激发,展览旅游便应运而生。

所以,旅游企业在开发这一旅游产品的同时,还必须按照展览的分类(综合性展览和专业性展览)和发展变化而调整其服务内容。对专业性展览,旅游企业应该熟悉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参展者展览之外的需求,能安排与本地同行业的交流与参观访问活动,应该由专业化的旅游企业来承担。对综合性展览而言,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持续时间长,使单一的旅游企业无力提供所有服务,因此,需要建立战略伙伴或由大型旅游集团来承揽。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市场细分,依据企业的优势而有所选择地决定进退市场和开发产品。

2.旅游企业的作为

会展和旅游可以作为独立的产业来发展,但会展的构成要素及圆满完成所需的服务正是旅游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势。旅游业可以弥补会展业近年来粗放式扩张所隐藏的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而在会展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将处于从属地位,为会展的举办提供相应服务,协助会展的举办者和举办地树立品牌,这是会展旅游长远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这也是会展旅游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所在。会展往往是围绕一定主题而由主办者发起的,其核心是产品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但一次成功的会展举办需要许多相关的配套设施和众多环节的紧密衔接和配合。如果参加人员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事宜也完全需要由会展的主办单位来提供与安排,那么,会展的举办单位在这方面要么力不从心,要么无能为力,听凭参会人员徘徊于异地而不知所措,极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和对会展活动的负面评价。

一个大型或知名展会的举行,对旅游业中的酒店、旅行社、景区、旅游交通、购物均会产生很大的促进带动作用。而现有的会展机构是为某一具体的展会活动服务的,缺少对参会者提供相应服务,因此,旅游企业可以针对会展的主题、营销计划、服务接待计划进行可行性分析,选择企业所能参与的部分。如果旅游企业与会展公司进行专业化分工,会展公司负责展会的招募、宣传、布展和会场内的组织管理工作,旅游企业则向参加商或参观者提供场外的“六要素”服务,各司其职,各取所长,通过专业化的服务令参加商、参观者和当地居民均感便利而满意,从而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获得更多的、持久的支持,从而树立展会的品牌,使会展的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最终形成以会展带旅游、以旅游促会展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新形式。

2.1 旅游饭店

经济的全球化和跨国商务活动的增多,将使会议市场的潜在客源急剧增加。三星级以上的饭店由于自身的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准决定了其接待对象以会议为主和为各类展览会提供住宿服务,这为星级饭店和度假区在客源开发方面提供了极大的潜在市场。由于会议的计划性比较强,并有具体的要求说明,签有书面性的协议,使饭店可以提前进行准备和调整,而与散客相比,违约的几率小,承担的风险低。会议的举办者在压低成本的驱动下,要求在既定的会务预算下,饭店的会议设施、客房条件、配套服务等方面达到最好。因此,面对会议市场,饭店需要重新定位,依据目标市场而对饭店的设施设备进行重新改造和更新,因为酒店的星级、规模和配套设施将决定举办会议的层次、规格和大小,以及从中可获取利润的大小。在保有较高

的会议设施、通信网络、商务中心和辅助性服务等项目的同时,饭店还要重视客史记录的保留和存档,并定期与各会议举办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市场的新动向和新需求,以及时抓住时机为其提供服务。

2.2 旅行社

旅行社业由于其招徕、接待的行业特点,很多比较大型的旅行社在长期的市场运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很强的接待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旅行社的介入,不仅可以为展会人员安排接送,代订客房、餐饮、票务,组织参观游览、娱乐消遣活动,提供导游讲解服务,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时提供—些建议以供选择。这样,不仅为参加者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琐事和麻烦,还可以使其享受到最优惠的价格和满意的服务。

因此,旅行社既可以根据会展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提供相应服务,也可以针对某一知名的展会品牌而组织参会人员的来往,或将展会活动纳入到一个旅游线路中,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或为参展商在展览之余提供旅游和购物咨询,介绍当地的风景名胜和民情风俗,并按参展商的要求设计合理的短线旅游路线或争取成为会展活动指定的接待方,具体负责整个活动外围事项。小旅行社可以对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分,集中自己的优势力量来满足这一具有潜力的会展市场;大旅行社可以凭借其分布广泛的营销网络和接待体系为参加会议和展览者提供全程服务;商务旅行社由于其与企业的紧密关系,在这方面更能依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度身定做,提供相应服务。而对会展市场的挖掘与开拓,旅行社不仅可以获利丰厚,而且还可避开恶性的价格竞争。

2.3 旅游景区

会议的召开和展览的举办,选择的地点要么是风景优美的旅游区,要么是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一般会议在日程安排上都考虑到了与会人员的旅游要求,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游览线路。景区在市场促销方面,应该使自己的名字列入会展活动的安排计划表中,或是指派专人到展览场地进行现场咨询和宣传。一地成为会展的举办地,除了与会展活动紧密联系的硬件设施以外,其整体形象和旅游资源,也是会展的举办者和参与者着重考虑的内容之一。会展为引人入胜的旅游资源、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和别具一格的参与性旅游休闲活动提供了一次展示的机会,也将为忙碌的参加者带来片刻的休息和放松。

3.运作模式

3.1 政府———协会

会展,尤其是国际性的展览和会议,在计划经济和转轨时期,往往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和形象色彩,其组织和运作是在一些政府部门直接参与下进行的,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会展业,并且不同的部门具有相同的审批权,造成了目前展会政出多门、资源分散、主题雷同、规模小、质量差的市场现象。因此,要进一步促进我国会展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使政府由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具体办展转向总体导向、市场监督为主,各级政府部门不再办展,不再干预和具体参与展会的经营业务,而是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为会展发展提供政策、服务和信息支持,并监督市场主体的运作和游戏规则的执行的角色。

政府从会展业中退出来以后,将管理会展业的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政府授权的方式向社会中介机构,如贸促会或旅游协会等中介机构转移,以减少政府的管理色彩,由会展行业协会、贸易促进发展机构或旅游协会以行业自律的方式负责协调和规范会展市场,或是在条件成熟时,成立在国家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中国旅游协会下面设立有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参加的中国会展业协会,由协会来制定行业规范、会展计划和服务标准,建立行业协调和自我约束机制。这样,可以有效遏制因缺乏权威、统

一、有效的会展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而出现各自为政、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的局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行政机关主要通过法制监督来调控市场,而市场的自律和规则的制定则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

3.2 协会———企业

协会应把政府转移的权力视为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进行协调的一种工具与手段。行业协会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决定了协会将是市场中会展主要活动的组织者。行业协会不仅熟悉国内外的行业情况,并与国际相应的协会有多方联系与合作,而且与国内企业联系更为紧密,内引外联,具有很好的组织会展的有利条件。但在目前行业分割的现实条件下,为能更好促进会展业的发展,贸促会、会展协会和旅游协会应摒弃行业偏见和行业利益,共同参与会展市场的游戏规则的制定,各方在考虑到行业本身的需求和特点外,应顾全整体利益,共同参与,优势互补,使制定的规则能真正地起到规范会展市场发展的作用,使其符合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依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的规则和做法,使之利于会展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脱离不开会展市场的开拓,会展业的发展摆脱不了旅游业所提供的服务,双方相得益彰,互利互惠。因此,要逐渐打破行业垄断,放宽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进入会展业的限制,并发挥协会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建立起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

具体到协会的工作方面,其主要是对会展公司进行会议展览的行业服务标准体系的制定,同时对企业进行资质认证、年度审核、信用评级,为他们提供国内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并通过招标的形式将一些会展的主办权转移给会展公司,防止同类会展在一地同一时期同时出现,通过竞争可以淘汰一些影响弱、服务差、规模小的展会和公司,有重点地培育一批有条件的中外合资、民营或外国独资会展公司,赋予其一定的经营权,加速会展业的发展,体现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会展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

3.3 会展公司———旅游企业

会展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系统工程,从招募到布置到进行,涉及许多部门,牵扯到许多环节,会展商不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场外服务。一次会展的举办除了目的的达到程度、问题的解决情况、参加企业的知名度、信息的扩散程度和交流程度、新产品的推出情况作为衡量会展成功的标准外,是否有高质量的观众和完善的会展服务及媒体宣传对其成功与否也起关键作用。因此,与旅游企业合作,对举办者来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对参加者来说是一个满意的结果。

在会展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会展业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这制约了会展规模经济的发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纷乱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但通过开放的市场竞争,将会逐步解决此类问题,并使办得好的展会在竞争中走向集中,新的名牌展会在这场竞争中将脱颖而出,也使在各地举办的展会将逐步形成合理的布局。竞争必须依靠经济规模所形成的经济实力,在国内有意识地组建会展集团是增强竞争实力的良好途径。会展公司之间的兼并、收购或联合是组建会展集团的主要途径,以目前实力强大的会展公司或旅游公司为核心组建会展集团或旅游集团,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摒弃地方(或部门)利益保护,鼓励公司之间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组建专业性的会展集团,或在旅游集团下设会展公司,强化企业的协同作用,扩大经营服务范围,提高企业组织规模,增强竞争实力。只有公司的实力增强了,才能推动会展业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国外大型、有丰富经验的会展公司,才能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

此模式的中心是围绕着游戏规则安排的。政府和市场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优势,共同评价现已形成并指导企业运行的游戏规则,但政府赋有监督经济正常运行的经济职能,对会展市场也不例外。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协会和规则的接受者———企业,他们所围绕的中心也是均已认可并执行的游戏规则,双方根据规则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这种围绕游戏规则所建立的模型,将会减少很多的人为因素和官僚行为,使会展市场在刚开始发展中就按照市场规律行事,有利于会展业的成熟,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在会展旅游市场中,会展公司与旅游企业在游戏规则的指导下,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会展旅游市场正常运作。会展公司招募、组织和安排参加者,并接待参加者和展览的参观者,同时寻求旅游企业的支持;旅游企业配合会展公司,为参加者和参观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满足会

展公司提出的不同要求;参加者与参观者的交流主要体现在会展旅游方面,双方通过面对面的沟通,达到了信息传递与接受的目的。展览公司、旅游企业、参加者与参观者双方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游戏规则的指导下,形成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秩序。

4.应注意的问题

4.1 会展行业的经济效益显著,连带效应大,但会展经济现在是否能成为一支经济力量和新兴产业,在某几个城市可以,如果范围扩大,则有点言过其实。会展经济在中国目前的状况是点状的,仅局限在少数大城市或旅游名城,影响力还有限,辐射作用还不明显,且会展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能否成为当地经济的推动力和可倾力发展的一个产业,还有待大的经济环境和其本身实际情况的改善。因此,将会展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经济助推器时,应量力而行,视具体情况而定,忌盲目跟进。会展旅游是否能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和旅游发展的标志予以推广,应三思而后行。

4.2 作为服务业的展览业,优质的服务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旅游业以其专业优势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但作为会展服务的提供者本身也要树立真心真意为参展商和观众服务的思想,满足他们对会展活动的合理要求。从会展场地的工作人员、会展的主办承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到相关行业的服务人员,必须明确为参与者服务是会展活动的宗旨。会展活动不应仅体现在当时的轰动效应,更应考虑到长远效应,考虑到参加者对会展活动的追想,对各种服务的回味和展会品牌的树立。

4.3 科技的发展,使会展活动的举行有了多种方式可供选择。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对现实的会展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冲击,一些原先需要进行实际活动的会展转向了网络,分割了一部分传统会展的市场和利润,压缩了一部分会展旅游的市场空间。但网络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和虚拟性,使它不可能替代传统的会展业,也不可能省略掉交往之间的服务,而只是为传统的会展业和新兴的会展旅游业提供了一个可资利用的技术工具。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科技动态及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寻找网络技术与传统会展业和现代会展旅游业的结合点,更加突出服务的必要性与快捷性,变网络技术的挑战为我们市场开拓的机遇,使双方相互补充,共同推进会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4.4 参与会展行业的旅游企业,不要仅停留在争机票、订房的差价上,而是应使自己的服务融入到整个会展活动中去,甚至细微到参展商的临时需求,这样旅游企业才能真正地参与到会展活动中去,也才能在具有巨大潜力的会展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和谐校园快乐成长下一篇:海洋底栖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