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创新论文

2022-04-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活动方法体系在主观性方面存在较多争议,改善技术预见方法成为各国技术预见活动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已开展的技术预见主要方法和问题、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方法在技术预见中的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规划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预见模型建议。

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1:

两型社会建设与企业知识创新的耦合机理研究

摘 要:两型社会是基于低碳经济的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两型社会离不开知识创新,并且两者具有很好的耦合效应,环境压力和动力系统迫使企业改变经济发展范式,而两型社会的发展模式正好适应了企业和环境的需求,企业以知识创新为根本,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的压力。

关键词:两型社会;知识创新;耦合;低碳经济

西方国家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中国近年集中出现,并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随着中国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特别是高能耗、高物耗产业的集中发展,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中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不转变粗放发展方式,不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工业发展道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将难以为继[1]。因此,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研究企业知识创新,提高企业动态能力,改变企业的盈利模式,通过实施全面的知识创新管理,获取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值得关注。

一、两型社会的内涵

“两型”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其中,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态、流通、消费等领域,依靠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侧重于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率。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尊重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规律,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侧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效率。两型的要求和低碳的思路有很大的相同之处,其核心都要节约资源,通过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达到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低碳”和“两型”具有相同的内在要求。建设“两型”社会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实施手段也是基本一致的,都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2]。为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竭力推进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全面并轨,协同发展。

二、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知识创新的必要性

1.两型社会建设应在发展范式上创新。两型社会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建设好两型社会,成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内生式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必须改变经营范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知识这一核心生产要素的作用,加强知识技术的创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适应市场变化,及时吸收创新知识,提高生产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告诉我们,环境污染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型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通过对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阐述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关系: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水平有着很强的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只有人均 GDP 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 GDP 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改变经济发展范式,用“知识驱动”取代“资源驱动”成为必然。它使得知识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拓展相关多元化知识领域,尤其在于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纷繁芜杂竞争环境下的适应成本与转换成本。

2.知识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加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竞争环境呈现非连续性、难以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另外,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加剧,经济和市场的自由化、新的经济联盟与规则的变更,国家经济相互依存性不断提高,产生了多个“超竞争”的市场状态,因而也对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学习赋予了深远的意义。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管理范畴,以往的静态研究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模仿性、有价值型、独特性等特性,但是,企业面临的环境不断变化,静态的核心竞争力不会持久。必须保持企业的动态能力,建立企业动态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设计动态的组织结构,建立JIT、敏捷制造等动态响应机制,培养动态的企业文化,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行为。中国传统企业对资源的依存度较大,生产效率较低,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必须走高效节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改进传统的发展方式,发挥知识资本的作用,走技术强企、知识兴企的新路,实现产业升级。

三、两型社会与知识创新的耦合机理

两型社会建设与知识创新的耦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给企业施加了压力和动力,迫使企业改变发展范式,两型社会的发展路径正好契合了外界环境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发展两型社会必须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减轻了外界环境对企业的压力,实现了企业发展与自然和谐共生。具体机理(如图1所示)。

1.改变经济发展范式的压力系统。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发展离不开生存的外部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所以,企业有义务遵循自然规律,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但是,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对自然的破坏,水源枯竭,森林遭到大肆砍伐,水土流失,全球变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在不断地给我们敲警钟,这给企业的发展施加了一定的压力。政府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要求保护自然,节约资源,许多非政府机构也给企业生产提出了新要求。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低碳策略迅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在竞争中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在国际贸易中,高能耗的产品受到进口国的贸易壁垒限制,最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改变,绿色消费、低碳消费观已经形成。原有生产范式下企业的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给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迫使企业改变以往的生产范式。

2.改变经济发展范式的动力系统。面对环境的恶化,政府的压力,一些企业家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使命及社会责任等伦理问题。企业家作为领头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渴望成功,希望企业基业常青,这种由渴望新事物、渴求变革和追求成就感的内在心理动因激起和驱动企业经营者的开拓进取精神,改变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企业把社会发展、企业经济增长和人类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改变单纯追求企业产量的目标,把环境污染、单位产品能耗量、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另外,国家出台了一些低碳税收、财政补贴、出口补贴等政策,企业意识到走低碳发展之路效益更好,企业走资源节约的路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两型经济与知识创新的协同发展。面对众多压力,企业家开始改变思路,寻求一种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资源循环反复的新兴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范式的根本转变。这种发展模式正好与两型社会的思路基本吻合,也就是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发展两型经济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搞好科学技术的创新。国外几百年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知识创新是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有效途径。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减少单位产品的废料排放量,科技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力量[2]。产业结构的升级要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和动因,当知识创新出现和创新不断扩散到生产领域的各个方面,劳动对象、生产手段、生产结果都会发生质的变化,生产要素、生产条件、生产组织都要重新组合,其结果会进一步形成累积效应,必然造就、培育出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取代某些传统产业,从而促使产业结构结构升级。另外,科技创新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改良的最有效手段。社会要发展,企业也要生产,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的使用中最有弹性的就是技术,技术是企业改变新的发展范式的基础和保障,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环境污染难题,改善了生态环境。技术发展与良性社会的协同性,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持续的良性发展,减轻了环境对企业的压力,实现了企业发展与人与自然持续共生的目标。

四、两型社会建设的知识策略

1.建立科学的“两型知识”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是两型社会的特殊要求需要企业正确评价技术知识,形成一套科学的评价系统,根据以往的文献研究,两型经济的知识评价有其特殊性,必须从消费者、技术、市场、社会反响和社会效应几个方面全面考虑[3],具体(如表1所示)。第一,应该从社会公众的视角去评价知识技术的科学性,这种评价实际上反映了企业的形象指数,包括用户对产品的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等。第二,技术绩效方面的考虑,这是评价知识的基础。第三,知识的市场效果,通常用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等指标来衡量。第四,知识的财务绩效,它反映了知识对企业的财务绩效的影响。第五,该知识的社会价值,这是两型知识考核的重点。

2.引入两型技术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两型社会建设需要有两型技术作支撑,发展两型产业,必须把好两型技术关,在企业引进技术,发展技术和上马新的技术项目之前,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建立技术准入制度,仔细考核技术的环保指标,科学评估该技术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大小,建立科学的准入标准。对现有的技术应鼓励创新,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计划,定期检查,实时监控,对不达标的技术项目要及时清理,淘汰出局。淘汰技术落后且产能严重过剩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迫切需要,也是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在必然要求[4]。因此,建立良好的两型技术发展环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利用技术创新来实现企业低碳式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敖琢.“两型社会”背景下的产业创新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3):103-104.

[2] 钟荣丙.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1,(6):126-128.

[3] 李新平.两型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综合评价研究[J].求索,2011,(6):91-92.

[4] 刘茂松.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J].湖南社会科学,2011,(3):110-118.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wo-Type Society Coupled with the Enterprise Knowledge Innovation

ZHU Si-wen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hangsha 410205,China)

Key words:two-type society;knowledge innovation;coupling;low-carbon economy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朱思文

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2:

融合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方法的技术预见模型研究

〔摘要〕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活动方法体系在主观性方面存在较多争议,改善技术预见方法成为各国技术预见活动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已开展的技术预见主要方法和问题、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方法在技术预见中的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规划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预见模型建议。

〔关键词〕科学计量;文献计量;知识可视化;技术预见;产业规划;企业技术创新

1技术预见及方法

1.1技术预见的作用

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为目标,选定能够对经济和社会利益作出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1]。技术预见对于一个国家的政府,抑或是企业都具有重要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2]:

通过技术预见可以更好地选择科技发展的战略性研究领域;

通过技术预见可以提高国家或地区创新体系的效率;

技术预见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一套方法,涉及科学团体、研究成果使用者、政策制定者的咨询和互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优势;

开展技术预见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与全面进步;

通过技术预见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通用新技术,实施相应的支持政策,使选定的技术按照人们期望的轨迹发展,这对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具有特殊重要性。

1.2技术预见主要实践活动及方法

技术预见由技术预测发展而来。早在20世纪30年代,技术预测就出现在美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了广泛应用,利用技术预测制定科技计划。美国通过对技术发展的过去推演判断未来,为制定科技政策服务[3]。日本、荷兰、德国、英国、西班牙、法国、瑞典、新加坡等国也开展了一些技术预见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三大组织开展跨国性技术预见,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实施了“技术与学习文化”、“APEC大城市可持续性运输研究”及“关于APEC大城市人口未来健康状况的研究”;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实施了“面向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的技术预见项目”;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实施的“国际未来研究项目”。技术预见从单一国家的活动逐步向地区合作发展,各国、各地区都试图通过各种方法的技术预见活动的开展,以把握具有前瞻性的新兴技术研究方向,从而指导科技规划、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进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11]。

1.3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的局限性

在研究多个技术预见实例过程中发现,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活动方法体系还存在很大局限性,主观性、有效性也存在较多争议,表2整理了预见活动过程中采用德尔菲法产生的局限及原因[12-16]。改善技术预见方法成为各国技术预见活动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日本从第8次技术预见活动开始增加了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领域发展调查、并结合德尔菲法从客观层面、主观层面分别对科学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

2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

2.1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方法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科学计量法是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一定时期内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特点和趋势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引文分析法、共引分析法、词频分析法、专利引文分析法等,各种方法各具优势,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

2.1.1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用与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达到预测、评价科学发展趋势目的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17]。通过引文聚类分析,特别是从引文间的网状关系进行研究,能使两篇或多篇没有外部联系的论文客观地被联系起来,揭示科技文献之间错综复杂的结构关系,探明有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结构,析出某研究领域的核心热点论文、研究机构、研究者、核心知识产权等;分析推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衍生趋势;还能对某一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突破性成就、相互渗透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为制定学科、技术领域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1.2词频分析法

词频分析法是通过统计关键词、主题词、篇名词等核心词汇在某一类学术文献中所出现的频次高低来判别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计量方法[18]。通过分析关键词或主题词出现的频率,可以找到某一领域或学科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发现新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的转移趋势,为技术的发展和优先目标的实现提高洞察力。国内外借助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寻找学科前沿的研究很多,应用较为成熟。如Wordsmith Tools、Word-Stat、ROST、Thomson Data Analysis(TDA)、Derwent Analyties、CiteSpace、Winisis等,也有采用SQL Server、VBA、Access、Excel等程序和数据库进行词频处理分析。

2.1.3专利分析法

专利分析通过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并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相关领域专利及其引用文献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评价、预测科学和技术发展趋势,为科学研究、基础创新、产品开发决策提供参考。通过有关指标如专利数量、同族专利数量、专利引文数量等的统计分析,对统计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释义,确定技术领域的核心专利、关键专利权人或发明人;分析技术创新活动的重点用于遴选关键技术;获得技术动态发展趋势信息。尤其在新技术开发阶段,运用专利分析法可以确定快速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达到技术预见的目的。日本、韩国、美国、台湾等都曾开展过大规模产业技术专利分析,为制定技术预见、技术发展战略和产业升级规划提供重要决策支持。

2.1.4科学知识图谱法

应用自组织地图及信息可视化技术,通过把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科学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结合,对文献和网络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制作具有知识导向的自组织知识图谱,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的进化规律[19]。由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Drexel大学博士陈超美及其研究团队开发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CiteSpace,将知识的宏观计量与微观计量相结合,利用可视化技术预测知识域中的突发趋势和技术,在科学文献中识别与可视化呈现科学研究新趋势与新动态,使我国的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2.2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在技术预见中的作用

2.2.1客观反映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产出情况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降低了技术预见过程中德尔菲调查的主观性,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研究成果的产出。利用文献计量分析开展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领域分析可以获得:①哪些研究领域是快速发展的领域;②这些研究领域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③在这些领域中,本区域的发展水平如何(全世界范围内或横向区域比较)等等。

2.2.2为遴选德尔菲调研专家提供依据

基于德尔菲法的技术预见活动中,首先选定一批权威专家,然后由权威专家推荐其他参与专家名单,这种“同行评议”虽然简便易行,操作性强,但极易产生主观选择带来的偏差,且青年专家很难脱颖而出。利用引文分析、专利分析、聚类分析及知识可视化等科学计量方法,可避免上述偏差的产生,利于组建高质、全面的专家队伍。

2.3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在技术预见分析中的应用实践为提高技术预见质量,改善技术预见方法体系,克服专家预见的主观性,国外的一些专家和机构提出了将专利分析作为技术预见的重要工具,探讨科学计量分析在技术预见中的重要性。从论文、专利说明书、网页等文本中抽取相关词语生成结构化数据,进而通过分类、聚类、共现矩阵、聚类图等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挖掘文本间的隐含关系并发现新研究趋势、辨认技术热点,为技术研发与自主创新、专利评价与评估、专利权保护、技术合作等的创新、管理决策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日本第8、9次技术预见活动过程中,在前7次预见分析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将利用文献计量法提取研究领域作为开展技术预见分析的一个基础内容,并对这些研究领域进行内容分析,从而了解研究领域[14]。调查以ESI等文献数据库为论文样本库,从数据库中按照科学门类和研究前沿抽取每个年度一定比例的高引用论文,根据共引关系为高引用论文确定聚群关系。将一定量(大于2万篇)的高引用论文按照一定时间内引文变化情况确定热点前沿,包含有2个(含)以上热点前沿的研究领域定义为快速发展研究领域,同时包括的热点前沿越多,该领域快速发展的属性越高,并是核心的快速发展研究领域。最终确定快速发展研究领域和核心快速发展领域。这一科学计量学成果在技术预见活动中的应用实践,为优化技术预见模式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参考。

3融合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方法的技术预见模型构建不少发达国家在制定科技规划、确定创新领域过程中,已逐步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定性组合分析,从单纯依靠专家智慧向“专家智慧+定量数据+科学工具”的组合研究模式转变,其中对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成果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逐步增加,提高了技术预见活动的客观性、方法的科学性。本文结合在技术预见过程中的目标要求和过程需要,将主、客观两类方法集成应用,尝试构建基于科学计量和知识可视化的技术预见分析方法模型,以期达到提高技术预见分析的质量,进而提高其对科技规划、技术创新活动的辅助作用。

3.1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规划中的模型构建

图1提出了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规划中的技术预见分析方法模型。首先以区域产业创新发展规划中的重大决策过程为起点,选择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前沿,运用词频分析、引文分析等科学计量和可视化方法,得到每个快速发展领域的研究内容、相关关系与进展图谱,并通过对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发展水平、优劣势和态势变化的比较分析,结合专家咨询、市民愿景调查,确定优先发展领域、选择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提供区域产业规划及政策选择,政府将预见结果向产业界积极公布和推广,促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化发展。所示模型将专利分析、引文分析等科学计量和可视化方法与德尔菲法充分结合,强化工具对分析、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识别新技术的客观描述,弥补完全德尔菲法技术预见的主观缺陷,更科学、高效地确定关键技术清单、调查专家人选,而德尔菲法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在科学计量分析阶段、区域产业发展现状研究、产业技术需求研究、产业发展SWOT分析过程中均包含着德尔菲法的应用。

3.2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模型构建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吸收、掌握、应用、创造新的技术成果的过程。技术预见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是一次性的活动,也可以是持续的过程,它是对基于技术预见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图2以高新技术领域为对象提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预见分析方法模型。企业首先大量收集政府区域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市场报告、商业评论、专家学者以了解产业、市场发展趋势,确定若干有利于加强企业技术核心圈的技术,通过科学论文、专利文献等的科学计量和可视化图谱展示,获得这些技术的研发态势、核心竞争对手和可合作者等信息。组织由外部专家和内部技术人员、市场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专题讨论会,对企业当前技术力量、产业发展趋势、上下游产业状况、市场愿景、品牌及销售等情况进行充分讨论,根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制定有实现可能的优先和核心R&D项目选择方案,提供合适的合作伙伴。 企业的技术预见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同时也是对近期、中期、长期商业策略实现的重要辅助。在技术预见活动中引入文献分析利于企业跟踪本企业核心技术圈的相关基础性科学研究进展和相关关键技术的研发态势,利于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统一认识和技术、管理行为协调。

4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规划、关键技术选择、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未来新技术开发的成败。融合科技计量和可视化研究成果的技术预见模型,可为区域产业规划、企业科技投入和创新改革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Ben RMartin.Foresigh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nt,1995,7(2).

[2]蔡顺民.吉林省医药行业关键技术选择的技术预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3]秦艳艳.技术预见何以可能——基于技术发展模型的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2011.

[4]孙中峰,崔志明,浦根祥,等.美国关键技术选择的兴起与走向[J].科学,2005,57(4):28-30.

[5]王国进.技术预见在韩国[J].世界科学,2002,(11):39-40.

[6]《技术预见报告》编委会.技术预见报告2005[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通过验收[Z].URL:http:∥www.cas.cn/ky/kyjz/200701/t200701161032591.shtml,2013-08-02.

[8]李健民.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的实践与思考[J].世界科学,2003,(4):44-48.

[9]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北京启动“技术预见行动计划”[J].科技潮,2004,(9):4-6.

[10]姚之坦.广州公布首份技术预见报告[Z].URL: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3-03/31/content510230.htm,2013-08-05.

[11]闫玖石.英国技术预见计划的背景及过程[J].天津科技,2004,(3):51-52.

[12]唐家龙.技术预见的实践局限性及其方法论根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5):71-74.

[13]杨耀武.技术预见学概要[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78-80.

[14]陈峰.日本第八次科学技术预见项目的竞争情报学解析[J].竞争情报,2007,春季刊:2-5.

[15]崔志明,等.技术预见“市场德尔菲法”的特点及实施程序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2):13-17.

[16]张冬梅,曾忠禄.德尔菲法技术预见的缺陷及导因分析:行为经济学分析视角[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8):24-27.

[17]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8]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5(2):163-171.

[19]秦长江,侯汉清.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新领域[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30-37.

(本文责任编辑:马卓)

作者:葛慧丽 潘杏梅 吕琼芳

基于知识管理的科技创新论文 篇3:

“工业4.0”视野下“职业教育4.0”的形态分析

摘 要 “工业4.0”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发展而引发的新的社会时代形态,不仅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带来影响,也驱使了职业教育朝向4.0的形态发展。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4.0”形态表现为:服务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个性化生涯发展的服务;关注复合素质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即职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复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走向跨界协同的职业教育内容构成,即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的壁垒形成整合化的内容;促进自主学习的职业教育方式优化,即以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关键词 工业4.0;职业教育4.0;价值取向;数字化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革命——“工业4.0”或第四次工业革命,被公认为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当前,“工业4.0”正急剧地变革着生产格局和生活方式。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4.0”正在悄然形成,其表现形态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工业4.0”时代为基础,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职业教育内容构成和职业教育方式优化四个方面分析“职业教育4.0”的形态,希冀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服务于学习者的生涯发展

同前几次工业革命相比,“工业4.0”的最大特征是:“不再以制造端的生产力需求为出发点,而是将用户端的价值需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出发点,改变以往工业价值链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从上游向下游推动的模式,从用户端的价值需求出发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作为整个产业链的共同目标,使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协同化,这一切的本质是实现工业视角的转变。”[1]这意味着模式化、批量性的生产将会在“工业4.0”时代转向个性化、多样性的生产。企业生产活动不再以供应方为出发点盲目生产,而是以需求方为出发点根据需要进行弹性化生产;工业界提供给顾客的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而是与产品融为一体的价值能力,如产品所附着的时尚感、愉悦感、舒适感、安全感、心理感等。

当前,人们对“工业4.0”时代充满着无限的遐想:消费者可以在自己的手机或掌上电脑上打开智能工厂的平台,根据自己的生理健康需要、居室的格局等个性化要求定制一台冰箱。1个月后,或在更短的时间里,独家定制的冰箱就开始为消费者提供承载一系列价值能力的服务;消费者在下班前将自己的晚餐信息传递给冰箱的指令中心,冰箱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自动解冻晚餐的食材……。对消费者来说,产品呈现的是智能化的服务,包括了从消费者提出需求到产品设计再到消费者接受承载着价值能力的服务等一系列环节。由此不难看出,在“工业4.0”时代,传统的模式化、批量性生产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式的生产转型,生产过程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产品将会同时具备高精度、高品质、多品种、个性化、小批量的品质,从只顾及生产开始逐渐转向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价值。

这一系列的变革凸显了“工业4.0”的核心价值——“服务”。这一核心价值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职业教育本身要作为一项服务性活动,服务于学习者的生涯发展,持续提升学习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因此,在“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必然会呈现出与其相适应的4.0新形态,在价值取向上将走出标准化、终结性的格局,致力于学习者的个性生涯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价值建立在两个或几个事物之间关系基础之上,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在相互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中所形成和衍生出来的一种旨趣、导向和指引。在“工业4.0”时代,职业教育与社会、个体之间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价值是“职业教育4.0”形态的一种集中体现。具体来看,“职业教育4.0”形态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的创客精神价值

在“工业4.0”时代,从业者首先需要考虑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如何實现产品的个性化,如何探寻最广阔的市场,如何使产品或服务拥有最大范畴的客户。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确立起一种服务的意识,培养学习者创新服务的意识和创造服务的能力。其次,应考虑职业教育的求变意识价值。在“工业4.0”时代,整齐划一的格局将被打破,标准化意识将会转向个性化的求变意识。“工业4.0”将促使新的业态不断生成,多样化的职业需求不断出现,长期稳定不变的职业格局将不复存在。为此,职业教育要确立求变的意识,以确保学习者能够应对变化万千的工作世界。这就需要职业教育确立起一种服务的意识,培养学习者求变意识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二)职业教育的生涯发展价值

职业教育要解决学习者的生涯发展问题,不断关注学习者即时即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如学习者在职业教育中学习的是关于燃油汽车的维修,但在其毕业后也需要能胜任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亦言之,职业教育能够为学习者未来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服务。职业教育不再是一步到位的、既成不变的终结性教育,而是面向个体不同发展阶段或应对社会发展新需求的生成性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是一种生涯发展教育,是一种针对个体成长的指导和服务;职业教育将会颠覆终结性的、一次性的教育取向,将会为学习者的生涯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确保其职业生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关注学习者的复合素质

在“工业4.0”时代,机器并不能完全取代人,而是期待更加优秀的人才,需要工作者具备进取意识、创新意识、适应能力、跨界思维、协同能力、可持续发展等素质。“当前的汽车或许不再是一个‘机械’,而是一个由传感器、天线、接收器、显示仪等众多电子零部件组成的‘电子产品’;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汽车已经从一个‘电子产品’进一步变身为一个‘网络产品’。”[2]此时,汽车行业的人才不再是简单地局限于汽车的生产制造这一专业技术领域,而是同时要具备电子、信息化、管理、商贸等方面的专业素质。其他制造业领域亦是如此。这些现象意味着,“职业教育4.0”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将会体现出自己的新形态,打破传统的、单一技能的人才培养定位,把复合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一)生产方式的变化要求多重技术的跨界整合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日内瓦大学教授施瓦布(Klaus Schwab)在《第四次工业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中指出,工业生产中的数字技术、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将会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美国的TechCrunch是报道创业公司、评论互联网新产品、发布重大突发新闻的科技媒体,在业界颇负盛名。在该媒体2010年评出的十大重要技术中,“有超过一半的技术涉及移动领域,最主要的技术来自于移动互联网领域。这些即将或者已经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新技术几乎都是涉及多学科的跨界协同创新项目。”[3]如:“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与空间定位技术的跨界创新平板电脑是智能手机与膝上电脑的跨界创新;实时搜索是将实时搜索与实时信息过滤相结合并于搜索引擎的跨界创新;手机视频是通讯与在线视频的跨界创新;手机交易是电子商务与移动信息技术的跨界创新;地理定位是地理信息系统、基于位置的服务、第三方应用程序之间的跨界创新。”

这意味着以网络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将会成为“工业4.0”时代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将实体装置与网络系統联结起来,其本质是人、机、物的有机融合。面对以网络物理系统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企业生产需要工作者具备多重技术的协同。对一线工作者来说,不仅能够熟悉机器和生产线,了解机器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还要懂得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知识技术,更要具备将人、机、物融合为一体的能力。

(二)工作任务的变化呼唤复合的职业资格

在“工业4.0”时代,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是一个由智能网络构成的有机体,研发者、设计者、生产者和维护服务者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的变化,特别需要从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和技术转变为发展学习者的心智能力(即心理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能切实增强学习者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学习者应对技术更新、组织变革的综合能力。此外,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还要提升工作者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别要注重工作者自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使他们从接受、顺从走向质疑、批判,从单一的文字素养走向数字素养、信息素养、设计能力的整合。对此,德国工商业公会(Deutscher Industrie- and Handelskammertag, DIHK)指出,“未来德国职业教育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需求的‘弹性化’。德国的职业教育必须从过去培训‘单一技术(mono-skill )’走向‘多元技术(multi-skill)’的目标,未来需要的不再是专精于单一技术的人力,而是具备可以灵活运用的多元技术人力”[4]。

(三)数字化发展特征要求从业者具备IT能力

所谓IT能力,主要是指“高度抽象来说就是企业使用数据的能力,包括了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能力,其核心指标是通过数据‘发现’知识的能力,即为企业智慧的一种本质表现形式”[5]。其对企业的竞争具有决定性影响。对此,张鹤达等运用样本配对比较的方法发现,拥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其短期和长期的运营绩效均优于未具有较高IT能力的企业[6]。这意味着,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需要首先提高企业的IT能力。在“工业4.0”时代,IT能力不仅仅限于实现企业生产后台流程的自动化,也不限于开拓电商和新市场渠道,IT能力将被融入到产品中去,成为产品本身的一部分。IT能力之于“工业4.0”时代的企业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这要求从业者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IT能力,以建立一套面向产品数字化的IT技术体系。“职业教育4.0”理应满足“工业4.0”时代对从业者IT能力的需要,将IT能力列入其人才培养目标之中。

三、职业教育内容构成:走向跨界协同

有研究者曾对工业4.0时代企业员工职业能力体系框架做了归纳和描述,认为工业4.0时代特别强调企业员工的“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跨领域复杂环境下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7]。这意味着工业4.0时代的企业员工需要具备复合素质。面对复合素质人才培养定位的需求,职业教育4.0在人才培养内容方面也必然走向跨界协同,打破学科专业界限,提供整合性的教育内容。

(一)打破专门化知识的格局,建立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形成对接产业的、跨界协同的专业群

实现三项集成是“工业4.0”的核心目标之一。所谓三项集成,主要包括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其中,纵向集成的目的是追求企业内部所有环节之间信息无缝链接,克服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的问题;横向集成主要是通过价值链和信息网络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端到端集成主要围绕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从产品的需求、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制造再到产品的物流、产品的使用与维护等各环节之间的链接。从本质上看,“工业4.0”中的三项集成最终将会达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服务与服务之间互联。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业者具备跨界的复合素质。鉴于此,职业教育需要打破专门化知识的格局,建立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通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业技术的融合。

另外,在“工业4.0”时代,过去那些集中的、单一的、标准化生产将向网络化协同生产转变,传统彼此独立的企业将向跨界融合型企业转变。这对企业及其从业者的协同分享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以数字化为媒介的面向高度灵活的个性化产品生产模式与协同服务模式将会形成,传统的行业界限逐渐模糊甚至会消失,并会生成新的活动领域。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界限将会打破,越来越鼓励跨界协同,形成对应新的活动领域的教育内容体系。当前,许多院校都开设了机器人专业。对企业来说,仅仅会设计、制造机器人远远不够,企业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系统维护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等人才。如制造类专业,不仅仅要涉及传统的制造类课程,同时引入信息类、管理类、商业类的课程,诸如智能控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设计、工业软件应用、管理与沟通、市场开发等课程将也成为专业课程。再如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将进一步在物联网的推动下拓展领域,形成网络旅游这一新的发展空间,集合电子商务、物理网络系统技术、商务管理、旅游等多个领域。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育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工业4.0”时代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专业逐渐在融合中获得发展,如制造类与信息类、制造类与服务类、管理类与信息类、制造类与管理类等专业之间走向交叉融合。

(二)数字化内容将会渗透、融入到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中

2016年3月1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一场主题为“职业教育4.0:不断发展的数字化职业教育”的学术研讨会,将数字化确定为“职业教育4.0”發展的方向和灵魂。从本质上看,“职业教育4.0”与职业教育1.0、职业教育2.0和职业教育3.0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数字化水平。其中,“职业教育1.0”被理解为是一种与生活融为一体、面向生活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2.0”则是一种基于职业分化或专门工作领域的专门化教育,“职业教育3.0”本质上是一种面向独立职业行动的教育过程,“‘职业教育4.0’强调在数字化工作世界的经验导向和科学导向的拓展职业品质”[8]。在“工业4.0”时代,信息通信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会贯穿的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和售后服务等企业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有观点指出,“制造业也将成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9]。德国教授Karl Wilbers在其所发表的《职业教育4.0:大数字化时代下的职业教育》一文中将“职业教育4.0”作为大数字化时代下职业教育形态的代名词[10]。“职业教育4.0”的核心内容是数字化内容,数字化内容将会渗透到职业教育内容之中。

(三)职业教育课程走向整合化

在“工业4.0”时代,“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制造业企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11],其他产业之间的边界也逐渐模糊,产业之间的融合趋势逐步加快。与此同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将会越来越深,制造业逐步走向服务化,服务业则逐步走向产品化。这将使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出整合的理念,逐步形成无边界的专业和无边际的知识领域。在“工业4.0”时代,世界各国的人因工程学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因工程学是专门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科学融合,以便使所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能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达到工作与生活健康、舒适、安全的一门学问。从这个界定来看,人因工程学是一种面向智能系统的复合跨界领域。在“工业4.0”时代,如同人因工程学一样的复合跨界领域将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职业教育4.0”的课程形态做出改革,将过去那些专门化知识领域的课程组织形态转变为需求引领、问题导向的项目化、整合型课程组织形态,将能够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相关知识领域整合起来,形成跨界协同的整合性课程。

四、职业教育方式优化:促进自主学习

数字化作为“工业4.0”的核心特征之一,引发了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学校将不再是唯一提供职业教育的场所,职业教育将从学校围墙中的封闭学习扩展到校外开放的自主学习。“工业4.0”加快了生产技术手段变化、更替的速度,职业教育不再是完成性的教育形态,会逐渐升级为学习者提供持续学习的平台,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塑造其可持续性的学习力。由此看来,社会学家伊凡·伊里奇(Ivan·Illich)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非学校化”预言可能真的会成为现实。职业教育将走向促进自主学习的形态,以开放、分散、碎片、虚拟的方式围绕学习者的学习来提供服务。

(一)职业教育是一个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过程

在“工业4.0”时代,知识更新和裂变的速度都在加快。这就意味着知识的半衰期将会大大缩短。有研究者指出知识的半衰期已经“由最早的100年逐步缩短至3年”[12]。这也就意味着,大学四年里所学到的知识,还尚未毕业就已经有一半过时了,即基础知识仍然可用,其他知识已经过时,被新的知识所取代。这就需要“工业4.0”时代的从业者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以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同时,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致,职业岗位变动越来越频繁,职前教育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学生在毕业后重新学习各种生产生活知识,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毋庸置疑,“工业4.0”时代的到来,对从业者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4.0”应该对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从侧重知识的传授、岗位技能的掌握,转变到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们会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规律,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做出计划和安排,并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案来生成课堂教学,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为应对“工业4.0”时代的挑战,“职业教育4.0”的课堂教学需要突破常规,不能再按照一本给定的教材、依据一个标准的大纲、遵照一致的步调来进行,而要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其提供最有效的、私人化的定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式,将复杂的学习任务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师生一道构建开放的问题解决方案,共同参与、设计、制造学习产品,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适应岗位需求、提高岗位能力做好铺垫。

(二)分散式学习、工作中学习、非正式学习、虚拟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将成为职业教育常态化的方式

在“工业4.0”时代,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知识共享平台与知识创新平台。世界各国的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空中教室”里听名师讲课,还能在线完成作业,与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同学、教师进行课堂交流,甚至能够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除此之外,世界各行各业的精英也可以通过智能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与同行们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继续推进科技创新。诸如此类的现象将会成为“工业4.0”时代的常态。这就需要从业者通过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实现分散式学习、工作中学习、非正式学习、虚拟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对此,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已经展开尝试。他们在推进“工业4.0”的过程中实施了“培养能力提升式学习文化”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除传统的、正式的教育机构外的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教育机构的革新,实现学习方式的创变。由此看来,工作中学习、互联网媒体中的虚拟学习及非正式学习等形式将受到高度关注。其中,非正式学习的价值在于使“能力或技能易于在非正式学习环境中获得,减少知识传授过程中的问题和麻烦,可提供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效率高,不仅限于工作外的学习”[13]。此时,职业教育将会为学习者提供恰当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场地向校外和真实生产空间延伸,创设虚拟化、真实化、工作化、生活化等特性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也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在满足‘工业4.0’对职业培训质量需求的过程中,‘培训4.0’的概念被提出,主要是指职业培训的数字化和虚拟化发展,包括基于需求的学习、云学习、游戏化学习和混合现实系统学习”[14]。

(三)开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成长的职业教育评价

“工业4.0”是一场思维革命,工业生产中更加需要员工的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工业4.0”社会需要的能力素质不仅包括认知能力和动作技能,还包括好奇心、耐久力、创客精神、伦理观、领导力等非认知能力和非动作技能。如何培养学习者的思维力、创造力,如何对非认知能力和非动作技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如何考察学习者在学习中的自我意识、自我解释、自我诊断、自我调整等能力的发展。这些都应该是“职业教育4.0”所关注的评价问题。具体来说,“职业教育4.0”的评价应该以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成长为宗旨,主要观测职业教育能否释放学习者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否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力。具体来说,这种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成长的职业教育评价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个性化原则,即充分考虑学习者在认知特征、学习特点、工作经验和职业兴趣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评价方案,以确保每一位学习者都能够得到自主学习和自主成长。二是真实性原则,即贴近实际工作情境和过程,放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全面真实地考察学习者的表现,如评价学生对发动机各个零部件的认识,“可能需要把一台发动机进行一次重新组装;为了解释药物对疟疾的作用,可能需要对一个真实的病例进行分析。”[15]。三是过程性原则,即体现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成长过程,关注其能否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能否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参 考 文 献

[1]李杰.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與价值创造[M].邱伯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9][11]王喜文.工业4.0:最后一次工业革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43.146.142.

[3]吴小华,范凯熹.科艺融合[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273.

[4]谈毅.工业4.0对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冲击及其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0-74.

[5]王保江.创新创业导航[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232.

[6]张鹤达,毕新华.中国制造业企业IT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1):135-138.

[7]李一.德国面向工业4.0需求的职业能力体系构建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7(34):69-73.

[8]赵文平.德国“职业教育4.0”的数字化发展形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6):61-65.

[10]Karl Wilbers. Berufsbildung 4.0: Berufsbildung im Zeitalter der groβen Digitalisierung[J].Berufsbildung: Zeitschrift für Praxis und Theorie in Betrieb und Schule. - 70 (2016), H. 159, S. 7-10 .

[12]杨剑飞.“互联网+教育”:新学习革命[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82-83.

[13]阿尔冯斯·波特霍夫, 恩斯特·安德雷亚斯·哈特曼.工业4.0:开启未来工业的新模式、新策略和新思维[M].刘欣,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8-19.

[14]Q. Guo. Learning in a Mixed Realty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4.0”[J]. Journal of Technical Education,2015(3):91-115.

[15]艾伦·韦伯.怎样评价学生才有效:促进学习的多元化评价策略[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11.

作者:韩雪军 赵文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求证券公司信息化创新论文下一篇:煤矿防治水技术煤矿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