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

2022-09-21

第一篇:精品作文五步教学法

五步作文教学法

灵石二小 王淑萍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辣手的。几十年的教学让我感悟到优作环境,优化写作内容,根据学生气质,性格不同组织写作。加强诱导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做人,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

第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课外活动,让他们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充实学生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讲作家的写作经验,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征文赛,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勤思勤写。中低段作文教学需要适当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作水平, 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相联系,提倡自作、张扬个性。实在无法下笔的学生可以模仿,但坚决不能抄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因此,在写作之初我总是鼓励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身边事,要求学生亲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把做的经过写下来。学生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确实有很大进步。

第二步,利用教材学写法。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巧„„”掌握写作方法,先让学生凭借教材,掌握教材中这个例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对应训练。有时随着课文续写,有时随着课文缩写,有时扩写古诗。这样随堂练笔多了,学生的作文慢慢在提高。

第三步,培养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架和班内图书角,统一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互相传阅自己手中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并每周整理,分类存放。把这些积累存放的材料要经常翻阅,优美的词汇、语句最好背会。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第四步,学会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纠正了作文就是编故事的错误认识。在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并有选择地取舍,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日记,还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教育学生,观察时可以观察景物,也可观察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好的,花鸟鱼虫,山水日月,只要你对它们充满感情,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之所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我认为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写出来,而且别人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来,极快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第五步,学会评改作文。 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由评改、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根据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从其文章实际出发,肯定长处,解决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慎重地提出批评,每次评改都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按照评语要求写下一篇文章。讲评时要注意与学生交流,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失误。

在评改过程中还注意强化了“改”的组织管理,组织评改,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内部互评互改,建立各组的作文档案,及时总结提高,实施后感觉效果良好。

总之,写作源于生活,只要老师能得法指导,学生就能写出丰富而优美的文章。

第二篇:中学作文五步教学法

235000

孟令权

为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少、慢、费、差”现状,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笔者从写作指导,课堂写作、作文批改、习作点评等方面进行尝试,总结出中学作文五步教学法,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以飨同仁。

作文五步教学法即精心命题 、理论指导、快速写作、分组批改、修改重写五步。现分别说明。

一、精心命题

我把命题这一环节看成是写作课成败关键。因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命题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灵感;可以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感要发,有情要抒,有一种要说要写的冲动。反之,提不起学生兴趣的命题,即使教师满腔热忱、苦口婆心,甚至以高考相劝诫,学生也仍然是莫不关心的样子。因此教师命题时,一定要结合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规律、生活特征精心设计,做到贴近生活,新颖别致,有较强的时效性与现实针对性。可以是以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如“我看网络游戏”、“说说早恋”;可以介绍或说明某一社会现象来谈个人的认识看法,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如:“今年过节不收礼”“飙车现象”;可以锻炼观察力的,如:“某某老师上讲台”“校园新时尚”;可以是调动和开发智力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如:“我在2012”等等.。千万不要老是千年不变的话题“我的同桌,美丽的校园,记一次旅游”等等,老掉牙了,你说学生烦不烦。一般情况下,我是根据训练目的,每次作文课设计3~5个命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其一,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快乐写作。相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心理、生活、努力让自己走进学生,变得时尚,就一定会设计出让学喜欢,激动的题目。这是我们上好作文课的关键所在。

二、理论指导

很多教师认为写作理论指导华而不实、劳而无功,所以在作文教改中往往忽视写作的理论指导,片面的强调快速,要在两节作文课上解决所有问题,事实证明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写作指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写作的“指明灯”。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不同的指导课型,目的是让学生少走弯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例举隅。课前有针对性地从作文杂志、优秀作文选或本班学生作文中精选范文2-5篇印发给学生,每篇文章在构思、立意上各有其特色,让学生深入体味和领悟范文写作的奥秘。

2、归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构思或立意上去归纳总结,掌握范文的写法。具体的作文辅导,最忌面面俱到。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面面俱到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示。

3、课堂讨论。教师出示一组命题,让学生或从构思或从审题立意的角度进行操作,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的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不仅给予认可,而且要给予鼓励、表扬,充分尊重学生思考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行文思路、材料运用、详略安排等,甚至罗列出写作提纲,并且对学生作灵性的启发、感情的升华、理念上的深化。

三、快速写作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组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训练,语文教师必须特别重视课堂写作,努力使学生成为积极的训练者,多方面地给学生以“动力刺激”, 如对按时完成的文章予以加分奖励、口头表扬;质量较好的作文,予以发表。总之要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满足自身的内在需要的主动探索过程,使学生的能力由潜在状态走向现实的开发过程。写作训练的方式很多,例如: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情境作文、自主作文,找寻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接下来进行写作,时间为45分钟,达到700字左右的要求。开始训练时,可酌情放低要求,时间一到,坚决交卷。另外,写作训练时,要做到学生的“练”与老师的“训”、“导”相结合,学生在“练”时,教师一般不打断学生的“文思”,要经常巡视指导,如发现个别学生有问题就随即个别指导,如确实发现普遍性的问题,再寻求适当的时机,简短地进行全班指导。而“适当的时机”一般选在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一个写作段落之时或普遍性的问题大都暴露之时。

四、分组批改

写后批改是验收、提高学生写作成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批改是学生完成作文后由老师精批细改,时间太长,标准单一极大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多数老师在教改时采取了学生互批的方法,而且为了体现高效,总是把互换批改的环节紧接在写作完成之后,认为这样更直接更有针对性。其实不然,因为这时写作刚刚完成,学生还没来得及对写作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反刍,还没有进行讨论,没有形成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学生对文体、主旨、写法的认识理解仍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很难对其他同学的文章做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因此互换批改的环节我总是放在几天后甚至是一周之后进行。我一般采取“师生互动──分组批改──讨论争鸣”的批改模式。这种批改模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地位和作用,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师生互动。教师浏览全班作文后,首先对全班学生作文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反映普遍问题的作文准备讲评。讲评时针对思想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问题进师生共同讨论优点和不足。

小组评改。教师首先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诸如字体工整、语言规范、评语之中严禁出现错别字、评语下面要写清楚批改人姓名等,要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老师以一个组员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批改活动之中,在组长的安排之下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而不能凌驾在组长之上,这样更有利于把握全局,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不使分组批改流于形式。改评结束之后,组长集中组内成员意见结合自己的理解推选出优秀文章,并给出综合性评价。

讨论争鸣。即批改结束后作者与批改人交换意见,与批改小组讨论争鸣。作者把自己创作的动机,构思选材,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等信息向批改小组加以说明,并进一步明确批改小组评价的依据,如感觉评价不够准确可与评改人争论。此环节绝不可忽视,它能让学生真正互动起来,在互动中相互研讨借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是各种作文能力,为下一步的修改重写奠定基础。

五、修改重写

作文教学的一般情况是,学生交上作文就完事大吉,以后的事似乎与自己关系不大,最多在下次作文时看看分数评语,几乎没人对照老师的点评去修改。其实修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无不经过千锤百炼,反复修改而成。因此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文章修改意识,养成修改的习惯。教师要对学生修改作文进行指导,修改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集体修改:教师选出例文,影印分发给每个学生,规定时间进行快速浏览后,引导全班学生发现重点问题,诸如观点、选材、题目、详略、结构、语言、衔接、标点、书写等,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体讨论如何修改,最后求同存异地给予总评。(2)、学生自行修改。在学生快速浏览自己的作文后,教师念范文或学生的优秀习作,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老师再针对本次作文情况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

重写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落实阶段,在重写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

1、更正错别字、修改病句;

2、重写是重新构思、重新作文,而不是把原来的作文抄写一遍。根据同学的批语,结合讨论的内容,重新组织作文,让自己的作文在原来的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提高。

有了上次作文的基础,又有了同学精彩的批语和富有启发作用的说评,还有教师的经典回顾,学生身上隐伏的创造性的思维便如岩浆一样喷发出来,这时重新拿起笔来,一定会写出比原来水平更高的作文。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实践证明“作文五步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使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发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笔者认为“作文五步教学法”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与专家同仁商榷。

通联: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 孟令权 邮编:235000 电话:13965897653 邮箱:mengling_100@sina.com

第三篇:五步教学法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流程、学习方法、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即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对文本内容或工具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对子互学,并在小组长、学科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提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之间纠正错误、补充完善、解答评价,再由学科长对本组学习收获或观点进行整合,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自主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展示汇报的前奏,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拓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关注,让学生在小组内有序发言,轻声交流;二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3.展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都可以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得到培养和锻炼。这一环节在教师或学术助理的组织下,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各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大胆质疑、积极补充、及时纠错。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操作、演示等形式,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发言,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二要及时切入,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进行点拨、精讲、强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三要“煽风点火”,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或是直接发问,将课堂教学不断引向深入;四要对学生和小组的表现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4.当堂检测、训练拓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相互传递、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工具单或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习题要切合本课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设计,难易程度适中,有一定地应用价值,切忌脱离教材,漫无边际地拓展延伸。

5.总结反思、多元评价。这一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用简短精炼的语言从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收获,反思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第四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达标”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讨论稿)

一、 学前指导 【操作】

(1) 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学科特点,出示学习目标。 (3) 进行自学指导,布置自学任务(问题)。 【目的意义】

(1) 设情激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主动性。 (3)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运用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自学更扎实有效。 【注意点】

(1) 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的状态,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温故知新等途径,迅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教学目标要科学、具体、明确,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 (3)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学什么)。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怎么学)。三是明确自学的时间(学多长)。四是明确自学要求和检测方法(怎么检测)。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设置问题梯度,降低问题难度,减缓问题坡度。

二、 自主学习 【操作】

(1)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完成自学任务(问题),记录自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2) 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差生端正学习态度,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 运用提问、演板等展示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目的意义】

(1)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理清本课知识脉络,初步构建本课知识体系,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进度、自学效果。 (3) 检查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发现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发现的新问题。 【注意点】

(1) 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边看书、边标注、边学习、边记录等。

(2) 教师巡视时应特别关注中差生学习情况,指导中差生完成自学任务。 (3) 自学检测要特别注意让差生发表意见,针对自学中学生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对于学生发现的新问题,教师要适时收集、梳理,并及时表扬、鼓励表现较好的学生。

三、 合作探究 【操作】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在自学过程中归纳出的新问题,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重点问题,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合作探究一般应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的顺序进行。 【目的意义】

“合作探究”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难点、易混点,深化拓展教材内容,完整架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

(1) 加强小组组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意见,虚心倾听他人意见,提高鉴别、归纳、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 小组合作探究应建立在充分自探和同桌合探的基础上。没有自探就不要同桌合探,没有同桌合探就不要小组合探。 (3) 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应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应是学生通过其它学习方式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教材知识范围的个性问题,教师应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加以解决。

(4) 加强合作探究的反馈与展示,让所有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差生主动参与反馈与展示活动,提醒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评判、纠错、补充。教师要适时做好激励、评价、引导、小结等工作。

四、 精讲释疑 【目的意义】

讲授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问题,强化重点、难点,拓展教材内容,构建本节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意点】

(1) 教师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紧扣目标,讲学生合作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讲合作探究中遗漏和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 (2) 教师不讲学生会的问题,不讲学生没有探究的问题。

五、 巩固达标 【操作】

(1) 通过背诵、对话、复述、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运用、迁移、拓展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 及时检查反馈学生达标情况。 (3) 教师或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4) 教师布置课下作业。 【目的意义】

(1) 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化目标意识,梳理本节内容,评判本节学习效果,检测每位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情况。 【注意点】

(1) 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应紧扣教材,有的放矢,难易适度。 (2)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训练情况,加强对差生的指导。 (3) 训练情况的反馈和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予以评点。 (4) 课堂小结要提纲挈领、语言简练、评判科学准确。 (5) 精选课后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篇:五步教学法

“引、研、理、测、评”五字教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可循,为此,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小学数学学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趣味性原则,有效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确立了“引、研、理、测、评”五字教学法,并进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比赛中,均取得突出成绩。

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我区数学教师连续四届代表郑州市参加河南省优质课大赛,在课堂中突出体现“引、研、理、测、评”的五字教学法,赢得评委、专家们的认可,均取得一等奖突出成绩。2007年11月,我区郝峰老师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参赛选手,在重庆参加了第八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并以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计算课轰动了山城,获得了一等奖的最好成绩,这是18年来郑州市首获此项殊荣,为此,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专门发来贺信,代表市政府表示祝贺。我区祁媛老师将于今年的9月18日在河北承德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南、西南、华北”优质课大赛,这也是郑州市教师首次代表河南省参加这样的赛事活动。

“引、研、理、测、评”五字教学法操作基本流程

1.引——激趣引入

作为教学的开始环节,我们要求教师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应用好一切教学手段,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景,如:讲故事、猜谜语、游戏等活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研——研究新知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完认知上的需要,获取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因此,要求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一种“对话、研究、合作”的文化,努力做到: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自己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做的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应当注意是:合作学习应当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合作与交流。

3.理——归纳整理

这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理清思路,理顺知识的脉络,归纳知识要点,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表达、归纳等学习的能力。

4.测——目标检测

学习的最终效果需要通过评价来检测,我们的要求是根据学习目标,巧妙设计检测题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可以是单项与综合、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做到“点”上突破,“质”上过关,“量”上控制,“面”上沟通,在设计中求趣,在“探索”中求法,在“变通”中求新,把检测达标落到实处。

5.评——评价反思

这应是接近尾声的闪光之处,要求把一节课中所感、所悟、所思与所得充分表达出来。这里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建构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是学习方法、策略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是学习文化的评价与反思,例如:在合作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是否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方式可以自评、互评、教师评、小组之间评。

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精品团日活动主持稿下一篇:教你如何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