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2022-05-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度者,正之至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篇1: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法度者,正之至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法治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法律规范体系不够完备,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存在薄弱点和空白区;法治实施体系不够高效,执法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不够科学;法治监督体系不够严密,各方面监督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法治保障体系不够有力,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涉外法治短板比较明显,等等。这些问题,必须抓紧研究解决。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我多次強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从国内看,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我们必须加强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我讲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坚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

第二,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古人讲:“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发挥依规治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饭圈”乱象、“阴阳合同”等娱乐圈突出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这些年来,资本无序扩张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野蛮生长、缺乏监管,带来了很多问题。要加快推进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修订工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毛泽东同志说过:“搞宪法是搞科学。”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立法机构和工作部门要遵循立法程序、严守立法权限,切实避免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盲目立法,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治体系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要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绝不容许利用职权干预司法、插手案件。

第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健全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运行机制,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强对立法权、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的监督,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要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要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依法打击执法司法领域腐败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西考察。这是25日下午,习近平在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需要强调的是,法治领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把握原则、坚守底线,决不能把改革变成“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

第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力明显提升。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要把拓展执法司法合作纳入双边多边关系建设的重要议题,延伸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链。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

第五,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我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举措。我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概括为“十一个坚持”。要加强对我国法治的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要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2019年2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这是1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市公安局,同公安英模和干警代表一一握手,向全国广大公安干警致以新春祝福。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好主体责任,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依法治国办要发挥好职能作用,推动党中央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齐抓共管、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转自《求是》2022年第4期)

作者: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篇2: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法度者,正之至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法治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法律规范体系不够完备,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存在薄弱点和空白区;法治实施体系不够高效,执法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不够科学;法治监督体系不够严密,各方面监督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法治保障体系不够有力,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涉外法治短板比较明显,等等。这些问题,必须抓紧研究解决。

我多次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从国内看,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我们必须加强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我讲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堅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

第二,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古人讲:“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发挥依规治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饭圈”乱象、“阴阳合同”等娱乐圈突出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这些年来,资本无序扩张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野蛮生长、缺乏监管,带来了很多问题。要加快推进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修订工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毛泽东同志说过:“搞宪法是搞科学。”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立法机构和工作部门要遵循立法程序、严守立法权限,切实避免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盲目立法,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治体系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要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绝不容许利用职权干预司法、插手案件。

第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健全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运行机制,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强对立法权、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的监督,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要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要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依法打击执法司法领域腐败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需要强调的是,法治领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把握原则、坚守底线,决不能把改革变成“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

第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力明显提升。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設。要把拓展执法司法合作纳入双边多边关系建设的重要议题,延伸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链。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

第五,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我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举措。我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概括为“十一个坚持”。要加强对我国法治的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要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好主体责任,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依法治国办要发挥好职能作用,推动党中央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齐抓共管、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原载于《求是》杂志2022年04期)

作者: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篇3:

基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丰富内涵

随着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三农重大战略部署工作的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已经对农业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科学化的新思想,从深层次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近些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缩短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但是由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如何系统地走上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是当代学者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思考的一个大问题。由陈锡文所编撰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书,作为振兴我国乡村道路的专业读物之一,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深刻阐述农业农村改革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书中不仅详细论述了三农工作的核心观点,还重点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所建立的三农理论体系,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乡村振兴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另辟蹊径,以全新的视角向读者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书的作者是陈锡文,全书由十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了三农的重要性、重要问题、重要价值以及指导意义,并提出总书记在三农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第二章: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主要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入手,分析了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以及完善统一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第三章:深化农村改革。主要探究了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第四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分析了粮食安全的背景和意义,战略内容以及有效途径。第五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主要介绍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目标、定位、途径、任务等,着重分析了科技对于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第六章:城乡融合发展。主要研究了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战略路径,阐述了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七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从符合农村的实际路子入手,介绍了要建设因地制宜的美丽乡村,并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第八章:精准扶贫开发方略。主要介绍了精准扶贫的意义、方略和创新体制。第九章: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加强对农业、林业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第十章:加强党的领导和农村治理。主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农村社会治理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深入貫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的过程中,我国近些年对农村乡村治理有了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农业、农村和农村问题上,更是两手抓,做两手准备,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总方针,顺利完成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纵观该书,不仅内容丰富、语言通俗、简明扼要,而且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给予读者丰富的案例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近年来,国家为了改善贫富差距,缩短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提出了振兴乡村道路的重大决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但是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治理乡村问题上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第一,部分乡村振兴策略千篇一律,未能结合本地特色进行独一无二的发展。对于建设者来说,一方面要准确把握乡村的闪光点,对其价值功能进行深入挖掘;另一方面在具有历史特色的乡村发展建设上,根据具体情况将文化与建设高度融合起来,保护并修缮传统村落的古文化遗产,打造文化旅游胜地。第二,乡村振兴的生产力不足。据调查显示,乡村老龄化比较严重,因交通闭塞、生产方式落后等原因,高素质人才渐渐向外转移,逐渐遗留了大量老龄化村民,如何吸引更多的当地人才投身家乡的事业建设之中成为乡村振兴计划面临的首要难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大力开发乡村的潜在产业,留住人才,为当地发展做贡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五类人才”向乡村的流动和集聚,强调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孵化中的积极作用,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及保障措施,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的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实施。第三,村民的建设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村民始终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但是在一些古文化比较浓厚的乡村,村民的意识还存在略微低下的现象,像一些古戏台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直接遭受风吹雨打,甚至“到此一游”的字样随处可见。面临种种困境,我国应大力向村民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为振兴乡村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对于村民来说应摆正自身在乡村建设中的位置,正确认识到自身不仅是建设的主体,还是建设的最终受益者。第四,乡村振兴建设中缺乏新思想,未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乡村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略差,大部分村民的文化程度较低,优秀的建设人员较少,这使得大部分村民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缺乏创新意识,未能结合最新的时代发展创造自己的旅游文化事业,乡村的产业发展与专业人才不协调、不匹配,导致其行业发展中缺乏生机和活力,走上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建设之路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创新思维、紧跟时代潮流也是当今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之一。第五,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略差。由于村民并未感受到乡村振兴带给他们的福利,因此他们在乡村振兴建设中难免产生一些消极怠慢的思想,再加上乡村振兴的气氛不够热烈,那些村民的参与感普遍较低。对于国家、社会而言,应该鼓励他们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认同感。第六,乡村振兴建设缺少专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目前纵观大部分乡村振兴建设,村民的教育水平普遍呈现较低的状态,他们对于乡村振兴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想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却不懂得如何策划以及统筹大局,在生态、经济、文化方面还缺少大量的专业知识,因此渐渐呈现出知识匮乏,能力有限的种种劣势。

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缩短城乡差距来说至关重要。对此,根据乡村振兴发展的现状,该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对策:第一,政府应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建设的认识,明确自己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占位,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乡村振兴事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城市通往乡村的道路或者桥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间、停车场、住宿等公共服务设施,减少垃圾随处倾倒、生活污水处理不当等问题,注重乡村生态环境卫生,加大乡村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另外,建立健全党组织机构,调节一些不可避免的乡村矛盾,真正实现和平乡村、平安乡村,提高村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第二,乡村振兴建设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乡村如果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应该关注最新发展动态,与时代同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时,充分利用微信、淘宝、支付宝、抖音等互联网平台传播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利用当下火热的短视频平台为乡村振兴做宣传工作,努力发挥网络的优势,为自己所用,进而促进乡村的各项产业更快发展,早日实现农业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第三,国家应努力为振兴乡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政府要培养一些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振兴乡村建设所服务,真正与文化、生态融为一体。据调查显示,大量的农村交通闭塞、教育水平低下,政府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大量人才就需要进行统一管理和培训,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其服务能力,在工作之时给予他们成就感,大力认可他们在工作中所创造的价值,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奖赏和恰当的奖励,在物质鼓励的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精神奖赏,转变他们对工作的消极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第四,乡村振兴应建立相应的附加产业,推动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其经济效益。大力开发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通过本土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当然,各产业之间应相互配合,形成多元、互帮互助的高效率产业链条,以最高的产业效益来回馈村民,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产业加工业到旅游业、服务业最终到创新创业发展,真正实现产业经济一体化,以兴旺的产业发展缩短城乡收入差距,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第五,乡村振兴建设应认清自身在建设中的闪光点,合理开发自身优势,实现经济的最大化。乡村振兴计划首先应估计自身在建设发展中的价值,对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实时分析,合理展现其独特魅力,开阔眼界,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自然资源,合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精准定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总体而言,政府应不断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环境治理,紧跟时代潮流,建设具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在必要条件下,加大对人才的培养以及物质奖励支持,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定位,实现产业经济一体化服务,不断向乡村现代化迈进,逐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建设,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建设道路。

现今,我国乡村振兴事业不断进步,实际上,这与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密不可分,乡村振兴计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一方面不仅开拓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打造了丰富多样的乡村生态旅游结构,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作为现今国家的头等大事,其中涉及众多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优质资源进行扩展,不断提高乡村建设的水平,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创新理念。陈锡文所编撰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书作为一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著作,梳理了农村在经济、农业、生态治理上的问题和对策,以专业的视角引领读者走进农村振兴的具体过程,结合大量优秀成功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给予观众更多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全书无不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思想,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创新发展,让乡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体现我国治理农村道路上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邱晶晶,女,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书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作者: 陈锡文,魏后凯,宋亚平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0340335

出版时间: 2019年3月

定价: 43.00元

作者:邱晶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下一篇:社会主义因素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