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浅析

2022-10-25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 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渠道, 活跃和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手段。

1 校园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校容校貌、教学与管理、全体成员的共同心态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从狭义上讲, 校园文化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以第二课堂和业余生活形式所表现出来并以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要内容, 并由学生直接参加或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从结构上来看, 校园文化是由处于表层的物质文化和居于深层的精神文化构成的。所谓物质文化, 主要是指在学校中已固定和物化了的学校建筑、教学管理制度、宣传栏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观念;所谓精神文化则是指一种观念形态, 主要包括师生员工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集体观、荣誉观等精神信念。这种精神信念是整个校园文化的精华所在。

从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共青团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来看, 它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园文化不仅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活跃了校园气氛, 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才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2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把握导向

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反对和抵制一切消极落后和腐朽反动思想的侵袭和影响。要加强管理, 建立正确的导向机制, 对进入校园的社会文化进行必要的过滤、筛选, 对校园内的各种文化现象加以认真的剖析和客观的评价, 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择其善者而用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建设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校园文化。

2.2 丰富内容

团组织要针对青年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兴趣广泛的特点, 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要建立以课外活动为载体,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校园气息的学生群体文化, 使学生在严肃紧张与生动活泼相统一的文化氛围中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增强体质, 锻炼能力, 丰富生活。

2.3 寓教于乐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还要从青年学生内在要求出发, 多开展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乐意接受的活动, 同时要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校园文化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如在重大的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大型文艺活动时, 要以歌颂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题, 通过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时, 要注意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动手能力, 促使他们更加刻苦地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能, 全面提高素质。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3.1 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 因而具有重要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主要目标,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冲击波, 使健康向上、生机勃勃的文化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 保证校园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 使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3.2 寓思想性、教育性于娱乐性、服务性之中

实践证明校园文化的自我封闭只能走向停滞和僵化, 只有在开放中才能求得发展, 才能不断增强辐射功能并保持旺盛的活力。所以坚持开放性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存选择, 也是人的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 更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文化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在坚持开放性的过程中, 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的思想性、针对性, 以顺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同时, 思想性、针对性也应依赖于娱乐性和服务性的教育形式, 以符合文化主体的心理特征。

3.3 增强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

首先, 应该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连贯, 做到课堂文化和课余文化一体化。其次, 要积极组织各种专业的学术交流, 使校内学术研究保持在一种良性的运行状态, 形成强大的学术氛围。再次,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协助作用。学生社团不仅是校园文化的良好载体, 而且是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有力助手。积极扶持学生社团开展以科技为先导的校园文化活动, 不仅会使教学、实训有了新的依托, 而且还会使校园文化因融入了学术特色而保持永久的新鲜生命力。

3.4 引导与管理相结合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极强的自发性, 但自发的事物往往会因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成长的动力而停滞不前, 况且自发的事物也有优劣之分。所以学校共青团组织应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组织和引导, 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 努力为校园文化的自发性提供良好的基础。对于自发的现象, 要及时分析, 扶持其积极面, 抵消其消极面。

3.5 发挥群众性, 克服盲目性, 加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是群众性极强, 学生只有对它认同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才会与之相适应。而市场经济下, 学生的自我价值观迅速增强, 强调自我独立性、主动性, 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 对校园文化的从众性的正确运用和发挥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 建设校园文化要有意识地利用从众现象的积极方面, 克服盲目性。要充分发挥课堂文化的导向作用, 制度文化的规范作用, 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教育作用, 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持久力。

总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充实和巩固!

摘要:目前, 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针对这一特点, 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的内涵出发, 着重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其建设途径, 以此,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纵深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途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铣床(X6132)的维修下一篇:浅析华美有限公司的财务状况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