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分析

2022-09-14

前言: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人们对孩子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环节, 关系到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幼儿知识教育是其教育教学重点, 但在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上存在不足, 使得学前教育人才的综合素养不尽人意。高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阵地, 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

(一)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形势下, 我国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环节。近年来, 学前教育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少高校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 或新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度提升。从数量上来说,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 但从质量上来说, 却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大, 让整个教学流程受到干扰,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不尽人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下, 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育能力, 但在其他能力上往往存在不足, 教学经验多以教材为基础, 在对幼儿教育活动进行创新上存在不足。

(二) 学前教育课堂体系有待改进

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 绝大多数高校均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 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 但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不足, 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 灌输式教学模式一致存在。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 不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 必须将教学放在如何提升幼儿成绩上, 丰富幼儿的基础知识积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缺陷, 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造成负面影响。高校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 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 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素质教育的洗礼,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幼儿教育, 并学习和吸收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及思想。然而, 当前部分高校未能关注课程体系变革, 主要着眼于教学模式, 使得所取得效果相对有限。

(三)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不少高校均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 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均在形式上进行改动, 将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 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 使得幼教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 幼教行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幼教素养, 但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上存在不足, 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缺乏感染力。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和完善, 仍采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不少学前教育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在处于幼儿方面的问题时, 常常手忙脚乱, 找出到及时有效的应对方式, 在实践经验及应变能力上存在不足。

二、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对策

(一) 调整学前教育教学形式, 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 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为教育重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 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如小组合作方式、角色扮演等,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并引导学生基于幼儿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及内心需求, 为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奠定基础。幼儿年龄较小, 认知能力相对有限,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故而常常出现提出让大人尴尬或难以解答的问题。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 并进行情境模拟, 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应对, 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幼儿问题, 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 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调整, 构建健全的课堂体系

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 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 改变以往将知识性教学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 吸收和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此, 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 适当调整传统的教育理念, 调整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 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幼儿由于年龄较小, 大多天真烂漫、活泼好动, 对游戏具有浓厚兴趣。为此,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幼儿教学规划, 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主题, 通过开展这种训练, 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让幼儿和学生能够友好的交流沟通, 并能够自主规划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为打造出一堂优质的幼儿课堂奠定基础。

(三) 制定健全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及执行情况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具有极大关联。在之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内, 知识能力教育被作为关键环节。但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 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为此, 评价体系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高校要秉承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习进行创新和调整, 将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 不再单纯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提升, 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及专业知识, 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尊重和爱护学生, 明确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 挖掘各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层次研究, 从而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然而, 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难度, 并不属于单纯的技能学习环节, 而是在理念上的深入。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 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后劲能力。

(五) 适当添加新课程内容, 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 不少幼儿园推进了课程体系创新, 将现代化课程体系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 如多元智能理论。然而, 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 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不佳, 由于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前教育。为此, 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 要对这些新理念及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及研究, 组织教师到其他院校或地方进行参观学习, 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 切实提升高校学前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 及自身在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幼儿园注重教学模式创新, 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开展了别具特色的课程, 诸如幼儿戏剧、幼儿种植园。通过开展种植课程,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通过播种等环节, 深刻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 从而提升学生爱惜粮食的意识。通过开展幼儿戏剧课程, 能够给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锻炼幼儿的表现能力及表达能力。为此, 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 要适当引入这些具有创新性的课程, 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及方式, 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 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总结

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 任何事物均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 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 摒弃之前单一滞后的教育教学理念,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等等, 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 为学生走上学前教育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 高校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摘要: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得以稳步提升,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学前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基础性环节, 在当今时代下要进行改革创新, 不仅要着眼于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 还有关注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为此, 高校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康少华.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赜[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 (06) :97-98.

[2] 杨丽星.幼儿社会教育现状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 2018 (45) :22-23.

[3] 姜明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10) :186-18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下一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