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社会教育论文提纲

2022-08-22

论文题目:延安时期绥德分区文教工作研究(1940-1945)

摘要: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绥德分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虽然相较其他分区而言绥德分区成立时间是最晚的,但却是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范围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分区。故在设立之初便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文教工作方面给予了较多特殊政策的支持。绥德地区虽然相比较其他地方而言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体系相对完整,但由于在未成立分区前该地区政权曾几经跌宕,甚至一度时期出现国共两党双重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致使民众思想混乱,对共产党的认识较为模糊。同时,其文化教育发展程度分布很不均衡,民众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极其不平等。能够接受教育的多数来自城镇富裕家庭,而贫困家庭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基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使得该地区整体文化水平落后,文盲率高达90%以上。文化教育的落后直接阻碍着绥德分区抗日力量的发展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进而严重影响到陕甘宁边区乃至中共中央为推进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所进行的努力。因而加强和推进该地区的文教工作发展,必然成为绥德分区一项重要而突出的工作,自然而然也成为陕甘宁边区和中共中央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学校教育作为文教工作的主体和基础,对文教工作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学校教育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文教工作的大发展。在绥德分区成立前,国民党在这一地区推行国民教育已有二十多年,在各县都开办了多所初等、高等国民小学,还办有三所中等教育学校,并且推行了职业教育、民众教育及特种教育。但从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并不明显突出。开办的小学在后期出现了譬如罢教罢课等诸多严重的问题,但国民党教育厅并未实施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在国共双重政权并存期间,虽然国民党方面不断挑衅破坏两党合作,但共产党一面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另一面进行反摩擦斗争,使得该地区的政权得到了最终的统一,给文教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绥德分区成立后,共产党高度重视对该地的文教工作建设,不但全部接办了国民党所办的学校,而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深刻彻底的改造与发展。同时,在综合了布局与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之后又增办了一些新式的学校。这就为绥德分区文教工作的快速发展坚定了较为坚实的主体和基础。绥德分区的文教工作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结合分区的实际情况而开展的。绥德分区由于受当时发展情况所限制,其文教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国民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活动和医药卫生四个方面。其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教育受到了共产党的格外重视,在“民办公助”的方针指导下,共产党倡导多种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而且与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进而使得全民办学、全民识字很快成为分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1944年绥德分区文教大会的召开,更是将该地区文教工作推向了一个高潮,文教运动达到空前繁荣。绥德分区这一时期的领导人张秀山、习仲勋等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有着明确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结合”的重要文教工作方法,领导分区人民进行了全面普及的文化教育运动,成立了绥德分区文工团,对分区文教工作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绥德分区的环境才能够日渐繁荣稳定,文教工作的面貌才能够焕然一新,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模范分区。

关键词:延安时期;绥德分区;文教工作

学科专业:中共党史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方法研究

(四)创新之处

一、绥德分区成立之前的文教工作概况

(一)国共合作前的文教工作

1.教育方面

2.文化艺术方面

3.报刊方面

4.卫生方面

(二)国共合作后的文教工作

二、绥德分区成立后开展的文教工作

(一)文教工作与统一战线工作相辅相成

(二)文教工作方针的变化

(三)文教工作内容

1.学校教育

2.社会教育

3.干部教育

4.艺术活动

5.医药卫生

三、绥德分区文教工作与三大教育运动密切结合

(一)文教工作与大生产运动相结合

(二)文教工作与整风运动相结合

(三)文教工作与文艺座谈会相结合

四、绥德分区文教工作的突出成就

(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教工作模式

(二)成立绥德分区文工团,为边区文艺工作增添助力

(三)创造性地提出“四个结合”的文教方法

(四)召开绥德分区文教大会,分区文教运动达到空前繁荣

(五)进一步夯实了绥德文教大县的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技术综合评价论文提纲下一篇:保护环境有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