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视域下的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创新教育视域下的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专业素养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探索一条全新的体育教学路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运动观、职业观。该文基于专业素养发展视域下,首先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原则,接着从教学内容、环境、理念和方法这4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创新策略,以期为高职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创新教育视域下的舞蹈教学论文 篇1:

重建理解:基于诗教的源流与内涵

摘要:关于诗教,当下存在系统性的重大误解、结构性的视域缺失和普遍性的路径焦虑,需要我们面对时代挑战、课改重任,基于诗教的源流与内涵去重建理解。就本体而言,诗教经历了从“《诗》教”到“诗教”的时代转化;就价值而言,诗教发生了从“教化”到“教学”再到“育人”的意义转向。诗之教,在于教化、教诲、教导,更在于教习,教诗育人,学而时习,从诗歌的迁移、再生产与综合实践中,新建一种和谐、向好的关系。

关键词:诗教孔子诗教儒家诗教当代诗教人的存在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跨界融合的诗教活动课程实践与理论研究”(编号:B-b/2018/0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写在前面】春秋以降,诗教流传,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概念,经由儒家的公共阐释,延展为正朔的诗学传统、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但是,近代以来西方坚船利炮和经典著作的强烈冲击,“五四”前后国人激进的批判否定,19世纪30年代后举国鼎沸的救亡图存、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使得诗教逐渐退出了中国文化教育的主要流向,远离了许多中国人的显在意识,甚至从“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9(6):171。变成了相当程度的“无”“意识”。

时至今日,科技迭代,思潮纷繁,世界一日万里,人间地覆天翻,诗歌更加慨而难慷。幸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求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和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直被教育界尤其是语文教学界呼唤的“‘诗教’回归”钱梦龙,陈钟梁,钱涛,等.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诗歌与诗歌教学”网谈录[J].语文学习,2002(3):4。,终于正式系统地体现为国家意志、社会风向和教育行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开始统一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古诗文篇目,小学增至129篇,约占课文总数的30%,比原来的人教版教材增加80%左右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2):7。,其中古诗词为112首;初中选用古诗文87篇,再加上课外古诗词诵读48篇,古诗文占比达49.1%王本华.统编语文教材建设与立德树人教育——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20(10):7。。2019年9月,全国六省市开始试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共选古代诗文67篇(首),占比达49.3%,其中古诗词33首曹颖,杜嘉禧.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争议与回应[N].南方周末,20191031(5)。。

但是,这些令人欣喜的演进,并不代表“詩教”的真正回归。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以教材、教辅、试卷为拐杖、疆界和桎梏,学生以教材、师授、试题为定义、命令和法条,机械而被动的翻译、背诵、默写,取代了个性而多向的想象、体验、颖悟,诗教就此成为不知其来、不知所谓的语文解剖,甚至常见师不解其意,一本正经地南辕北辙;生不得其味,专心致志地邯郸学步。诗教为何,诗教何为?无数事实表明,这些根本性的问题,至今仍期待广大教育人乃至全体中国人的深入探究和适切应答。

关于诗教,当下仍然存在系统性的重大误解,结构性的视域缺失和普遍性的路径焦虑,需要我们面对时代挑战、课改重任,基于诗教的源流与内涵去重建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着眼教的关系与可能去重构视域,为了人的课程与活动去重择路径,让诗歌与人心相通、与时代相连、与教育相融,让诗教走出迷途,走入情境,走进人心,走向社会。

诗教,由“诗”“教”组成。但何为“诗”,何为“教”,何谓“诗教”,自古至今流变不已,众声纷杂。当前,在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之中,古诗篇数剧增,但为何要学诗?如何来学诗?诗之教到底是教学还是教育?中小学还需要传统的诗教吗?这些问题,关乎诗歌教育教学的落实、深入与优化,关乎广大少年儿童的认知、颖悟与成长。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诗”出发,追溯诗教的源流,澄明其内涵。

一、 诗教的源流

诗先?教先?诗教何来?探究朦胧、幽深的诗教渊源,我们可以发现,从游戏到歌诗,从诗到《诗经》,从《诗经》到诗教,中国诗教的源头与流向,布满了教化的标志,充斥着德行的味道。

(一) 从歌舞到歌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一说法的底本就是《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篇,先秦称之为《诗》或《诗三百》向熹译注.诗经[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前言。。

不过,《诗》并非中国最早的诗歌。有文字记载,比《诗》更早的诗是《击壤歌》。王充在《论衡》中多次称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评述:“昔在陶唐,德盛化钧,野老吐何力之谈,郊童含不识之歌。”人们普遍将《击壤歌》当成尧时代的作品⑥⑦⑧饶龙隼.击壤歌小考[J].古典文学知识,2001(2):64,65,66,67。。位居《击壤歌》之前的,还有公认的“太古之作”《弹歌》吕洪年.史前《弹歌》之我见[J].浙江社会科学,1990(2):50。,仅八字:“断竹,续竹。飞土,逐矢。”(在不同的版本中,“矢”或为古“肉”字。)

击壤而歌是先民(原始人)的一种投掷游戏,歌、乐、舞三位一体,有着简单的呼号与笨拙的舞蹈,充分表现了“先民蒙昧无知、体道逍遥的生存状态”⑥。但《击壤歌》作为诗歌,并非先民著述,而是后人“汇通增益”的改造之作。“击壤不再是童蒙无知状态下的文娱活动,而是增加了技艺的成分,使之成为一种适宜操持表演的文娱形制”⑦,“既有乐舞体制又有文辞形式”,从而成为“歌诗”⑧。

弹歌则有“最古的谜语”“古孝子之歌”“仪式歌”“猎歌”“军葬战歌”等多种不同的解释②吕洪年.史前《弹歌》之我见[J].浙江社会科学,1990(2):50,51。。有学者查访我国各地的葬仪,发现守尸、护尸的习俗和歌舞尚有遗存,而《弹歌》所写,确有可能是远古的人们佩带弓箭守护死者,演出死者生前陷阵冲杀,打猎赶肉的动人场面②。与《击壤歌》一样,《弹歌》呈现出后人对先民生活的向往、想象与致敬。

(二) 从诗到《诗经》

在文辞的古朴明快、形式的简单拙直上,《诗三百》与《击壤歌》有着同样的追求。《诗三百》的《风》160篇“采自民间”。周代帝王为了考察风俗的好坏、政治的得失,设立采诗官;采诗官定期到各地采集诗歌,献给太师(乐官),配上乐曲,再献给天子④⑥⑦⑩向熹译注.诗经[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前言。。《风》“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抒写人间百态,是《诗三百》最精彩的华章。

《诗三百》的《雅》105篇是朝廷乐歌,虽有“小大”之别,却都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诗三百》的《颂》40篇是庙堂祭祀乐歌④,也是高层政治的“陈志”“礼义”之作。

由此,“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1。。

公元前6世纪,305篇诗开始由乐官编辑、改写成书⑥,这也是为什么《诗三百》很多篇章具有同义叠咏、重章叠句的特质。显然,为了适合音乐演奏的需要,乐官进行了二度创作;而且,基本可以确定,每一篇诗都是“政治正确”的,即使某些诗具有声讨和控诉统治者的语句与寓意,也大抵契合帝王的自我期许与心理暗示,以及国家管理层的道德标榜与政治诉求。

春秋时期,《诗三百》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生活和各地风土人情的教科书、礼规则。

《诗三百》成型时,生于公元前551年的孔子才是一个不满八岁的稚童,不可能是“初版”《诗三百》的删削者和编撰者,到晚年(或许更早)却“完全可能”是现行《诗三百》的整理者、订正者⑦和作为教材的《诗》的选编者。

尤其重要的是,孔子是《诗》热烈至极的评论者和推广者。他甚至认为:“不学诗,无以言。”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8。

庄子也很欣赏《诗》,儒家“六经”就始于其说。其《天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531。不过,庄子飘逸不群,崇尚无为而治,其说虽合儒家愿,却仅作一家言。

作为儒家的鼻祖,孔子推崇的《诗》被其后世传人尊为重要典籍。汉朝建立后,武帝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传授儒家经学,“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董仲舒罢黜百家,称、引、释《诗》。至此,《诗》在官方、行政的层面上升到“经”的地位。⑩“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诗》正式封神,名为《诗经》。

南宋朱熹建立了理学化的《诗》学体系,但其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成“四书”,以为“《六经》之阶梯”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629。,实际上降低了《诗经》的儒家思想传承价值。这并非朱熹对《诗》的废黜,而是他对诗作为艺术的贬抑,对《诗》作为儒家典籍的重新定位。

(三) 从《诗经》到诗教

由诗成经,有赖于孔子以诗为教。“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郑玄,孔颖达,吕友仁.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903。

孔子认为,《诗》“思无邪”②③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30,33,6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②,“尽美矣,又尽善也”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④。因此,“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启发联想;观,考见得失;群,和而不同;怨,怨而不怒。具备这样的品质,诗自然拥有了“事父”“事君”的教化功能,“通过阐释而传播,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人们的广泛参与,实现对社会政治、伦理的建构。”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9(6):168。

孔子以诗为教,其余的诸子百家也以引《诗经》为时尚,《墨子》《庄子》《晏子春秋》等非儒家著作多次引用《诗经》向熹译注.诗经[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前言。,为后世全覆盖、普适性的诗教提供了深远的文传影响和经典意味。孔子之后,孟子、荀子、朱熹等名师大儒辈出,不断引述、注疏、诠释和力行孔子的《诗经》观、诗教观,渐渐形成了跨越教育、文化、政治等领域,进而影响全社会的诗教传统,居庙堂之高,传江湖之远,为万世仁心,源远而流长。

以孔子为首领,以《诗经》为基本,以孔子“温柔敦厚”诗教观为核心,以孔门弟子、历代儒者为主体,中国拉开了教诗以言志、传诗以明德的化育大幕,并不断深化、美化、结构化,形成了诗、教同构,文、道合一的传统。

二、 诗教的内涵

所谓诗教,诗为何,教何在?诗歌是人对自然与社会存在的反映和表达,教育是人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和干预。诗、教相融,就是以诗为内容、以人为对象,指向教诗育人的知识迁移、再生产与综合实践。

(一) 何谓诗教

诗是“人类的母传语言”克罗齐.美学原理[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30。,是生命的言说、呐喊与歌唱,也是个体、私人和心理的意义所在。而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中,“教”包含算筹、孩子、鞭子、棍棒,有“教授、教诲、教化、告诫、令使”等义项,进而延伸、发展为“专门组织的”“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种制度化的社会文化建构”邢晔.与儿童一起创生——儿童意义与儿童立场的厘清[J].教育视界,2019(1):67。。

一旦与教相连,诗的意义就产生了重大的歧变:私人言说或公共阐释。在相当层面和程度上,诗的意义不再由诗本身生发,而是由教来确定。汉代大儒董仲舒的“诗无达诂”说,恰恰是“为达而诂”的社会文化表达,表现出充满目的性的哲学、政治与思想建构,申明了理性化、工具化张敏杰.《春秋繁露》“诗无达诂”的历史语境及其理论内涵[J].文艺理论研究,2004(2):17。、功利化的价值取向。

在上古时期,诗一开始是游戏的形式,从属和融合于文娱活动,表现人的存在状态,进而从个人体验扩展到社会表达和仪式体现,如荷兰文化学家胡青伊加所言,“同时是仪式、娱乐、技艺、制谜、信条、说服、巫术、抚慰、寓言与竞争”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16。。

诗教,就是对上述一切的选择性的教化、教导、教习、教学和教育。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诗教概念的使用,呈现出四个不同而又相关联的层次,即:孔子诗教、儒家诗教、大文化背景下的诗教以及实用的、教育的诗教王民.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4。。

作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诗教”风气之先,首在选编教材。《史记 ·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诗教指向他一生崇尚的周礼。事实上,在他之前,“诗教”已经是西周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制度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当时国家意识形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蔡世华.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7。。后世之所以将孔子作为诗教的首创者,一是孔子高度重视“由口头文学向书写文化转化”黄霞.孔子的“诗教”理论及其启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1):44。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二是孔子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对《诗》進行利于教育、传播的系统选编与艺术处理,三是孔子“通过《诗经》进行教化, 使儒教的义理深入人心,开创了以诗文形式传播、弘扬儒教教义的先河”李仲先.从《诗经》看诗教[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4):37。。诗“这种文学形式在上古时期并不具有独立性”,至西周仍然依附或“借助”乐舞才得以“传达”⑤⑦刘成纪.中国传统诗教如何达至公共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19(2):125,125,125。,是孔子第一次将其作为独立的形式正式运用于“教”的领域。

孔子之后的儒家,基本承继了孔子的诗教思想。在儒家传统经学体系中,《诗经》由于“兼具普遍人性和普遍自然性”,被视为最易获得教育公共性的文本⑤。

孔子诗教和儒家诗教,均“以《诗》为教(教化)”。

大文化背景下的诗教包括基于儒、释、道、墨、法、农、兵、医等的中华传统诗教;还包括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文化交汇出的现代诗教和当代诗教,其意涵包括了教化、教导、教习和(现代)教育教学。

实用的、教育的诗教包括传统诗教、现代诗教和当代诗教,其意涵既包括“取可施于礼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科学教育,“兴观群怨”的人文教育,还包括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未来教育,是有效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共生互动,整体优化人的未来社会历史实践。

在我看来,所谓诗教,即以诗为教,因诗而教,用诗施教,在诗成教,教以成诗。与诗有关,即成诗教。

从诗的角度,就是为诗(的意义和指向)而教,用诗(的意旨和方法)来教,在诗(的意境和趣味)中教;从人的角度,就是为人(的实际和需求)而教,用人(的理解和行动)来教,在人(的境遇和可能)中教。

(二) 诗的变迁

“诗教”之“诗”,本指孔子推崇之诗,即《诗经》以及孔子对《诗经》的诠释与阐发。

在孔子之后的儒家诗教建构中,“诗”是《诗经》以及孔子对《诗经》的阐释,及其教化过程中由孔门弟子、历代儒者主导与生产的传、记、注、笺、疏等文本,是孔子引领历代儒者作为接受者、阐释者、传播者的人生和思想构成⑧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9(6):168,170。。他们吟诗、解诗、教诗、引诗、赋诗,抒情、言志、察世、论政,其所本、所指与所为,均为《诗经》及其教化。《诗》为“六经”之首,“诗教在‘六经之教’中具有先发性和奠基性”⑦ ,引领、护佑和装饰着他们理想的自在世界和现实的伦理秩序。

到宋代之后、“五四”之前,“诗教”之“诗”不再仅仅指 《诗经》,而是包括 《诗经》在内的所有诗歌作品⑧,以及孔子和受他影响的历代儒者在诗教过程中的传承、阐释、创生与身心的经历。“诗”的内容进一步泛化,尤其是理学家过于强调“温柔敦厚”“思无邪”,却认为《诗经》“思有邪”,多“淫诗”,基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在诗学、诗作与现实社会生活中,对人性、情感的存在与表现,进行了“阉割”式的改造和理学化的重构。相关的诗学、诗作,包括大量自相矛盾、表里不一的诗人及其篇什,都被认为是“诗”。

“五四”之前,中国传统诗教的浩荡河流,业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衰弱中日益枯竭。由于晚清以来西方的炮舰轰击和思想震荡,积贫积弱的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沉郁反思和沉潜蓄力,终于迎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反传统的激进狂潮迅速席卷全国。传统诗教的固有疆域一触即溃,支离破碎,包括“中国书”在内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正统文化,被当作“僵尸的乐观”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受到了触及灵魂的批判与否定。此前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让西学东渐的速度遽然加速,“西风”日益压倒“东风”,人们对诗教化育君子人格丧失了信仰,对诗书养心救国救民破灭了期待,对孔孟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充满了刻骨的愤恨,于是,新学堂、新教材、新传媒、新生活破旧立新,白话文风行全国,现代诗(白话新诗)应运而生。传统诗教日益被现代诗教驱逐、取缔和替换。从“五四”到1949年,现代诗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五四”至“抗战”爆发前,现代诗人全力反传统、全面向西转,对西方文艺复兴后不同流派的诗歌全情接受、全盘仿写,一方面实现了自我解放与启蒙,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化、小众化、陌生化与矛盾化,如郭沫若《凤凰涅槃》、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汪静之《蕙的风》、李金发《微雨》等;二是“抗战”前后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现代诗人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一心救亡,一体图存,从月下、花间、酒前转向街头、田间、前线,表现出澎湃的政治化、民族化、现实化与大众化和鲜明的“广场化、声音化”方长安.中国诗教传统的现代转化及其当代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2019(6):177。、具身化与表演化,如艾青《向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臧克家《罪恶的黑手》、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诗歌进入当代阶段,但当代诗歌仅有极少部分进入当代诗教的结构。当代诗教的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作品,不再局限于中国诗歌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教内容仍以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为主,辅以适量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作品和少量的外国诗歌作品,前者有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徐志摩《花牛歌》、金波《林中小景》、鲁藜《云之歌(节选)》等,后者有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叶赛宁《白桦》等。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入选教材的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现代革命诗人的古体诗词佳作,艺文不输唐宋,格局气概胜之。作为反例,一些现当代诗人才华过人、诗意盎然却思想偏激、三观偏狭,存在较大争议和负面评价,其作不足为“诗教”之“诗”。

(三) 教的取向

“诗教”之“教”,有教化、教诲、教授、教习、教导、教育、教学等义。

狭义的诗教,是常规的诗歌教学,“扩大一点,则是文学教育”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J].课程·教材·教法,2019(6):4。。它是語文教育(语言、文学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诗歌文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学和文化阅读熏陶,是一种强调核心素养、实质用于应试的知识教学。

广义的诗教,是普适的诗歌教育。诗教涉及人在文学、艺术、美学、思想、道德、科学等全方位、全时空、全领域的存在,应该具备不可或缺的社会教化功能,立德树人,明理践行,培育人的个体人格与家国情怀,推进国家、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发展;必须具备难以替代的知识教育功能,提高人的认知水平、综合素质,让人(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我认为,诗教还应该是属己的诗歌教育。一切理解都是个人理解,一切阐释都将体现为个人阐释。诗教除了传达公共阐释,还将促成个人理解。学校教育中的读诗是常规化、集体化、组织化的教学行为,对不只具有学习者身份的阅读者而言,却还应该是一种常态化、个性化、自主化的生命存在。当代诗教大家叶嘉莹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叶嘉莹.古诗词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序言第4页。解诗、用诗、写诗,更是心灵的生发、表达与创造。

当代诗教弘扬传统,建设当下,也关注未来。弘扬传统,就是阐释、发扬既有的古今中外优秀诗作,挖掘、传播诗作的精神、气质与风格,用以培育人的语言文化和综合素养。建设当下,就是利用、发挥诗教的立德树人与审美启智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理解诗歌内涵,将优秀的诗歌文本及其精神特质引入自身、家庭与社会生活,提升学习和生活的品质;同时,积极创作诗歌、诗论,表现个人感受、精神世界与理想愿望,在文本抒写中固化、优化生命意识和诗意情怀,往大处讲是“站在国家文化战略高度,以当代文化照亮历史,激发家国情怀,向世界自信地讲述中国历史故事, 塑造中国文明形象”,往小处讲是立足个人实际与需求,以当下感受映照生活、对话世界,进行自我建构,走向一个新的诗意的自我身份。

就本体而言,诗教经历了从“《诗》教”到“诗教”的时代转化;就价值而言,诗教发生了从“教化”到“教学”再到“育人”的意义转向。历史地看,诗教是中国的文化传统,有着发展的脉络和理解的境域。现实地看,诗教是中国的教育机遇,有着创新的条件和丰富的样态。发展地看,诗教是中国的教育路向,有着生长的空间和超越的可能。

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时期,以教育的任务与效率计,学校诗教依然需要戴着镣铐跳舞、挥舞着鞭子行军,但同时,也应该仰望星空,放飞心灵。“教育的本质就是交往,人与人通过课程、教学与实践进行交往与生产,创造自己的历史,建立和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迎来自我的开放、构建与提升。”邢晔. 人作为一种课程——课程境域的“存在”“亲在”与“共在”[J].教育视界,2019(9):55。诗教正是这种开放型的交往,人们用诗来教育,在诗中教育,通过诗的方式来教育;以诗为教,教以成诗,让诗成为诗,让人的学习与生活成为诗,人在诗性的认知与实践中成为人、成就人,走向完满、充盈、活泼的存在。

因此,“诗教”之“教”,在作为基础的公共教育、作为手段的他者教育之上,更是人作为自由主体的自我教育、作为社会个体的相互教育和作为历史实践的创新教育。

由此,“诗教”之“教”,在于教化、教诲、教导,更在于教习,教诗育人,学而时习,从诗歌的迁移、再生产与综合实践中,新建一种和谐、向好的关系邢晔. 深度学习:让人成为更好的人——兼论教师发展何以可能[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2):39。。

(邢晔,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员。南通大学情境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江苏省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吉林情境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作者:邢晔

创新教育视域下的舞蹈教学论文 篇2:

专业素养发展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分析

摘  要:专业素养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探索一条全新的体育教学路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运动观、职业观。该文基于专业素养发展视域下,首先介绍了高职体育教学原则,接着从教学内容、环境、理念和方法这4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创新策略,以期为高职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素养  高职体育  体育环境  终身体育  体育游戏

Innovation Analysis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Development

REN Peng  ZHANG Shihao

(Xuchang Electric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Henan Province, 461000  China)

針对高职体育课程的本质来说,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国家实行全民健身的当下,将终身体育渗透到教育领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必要优化,借助一些创新策略,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1  专业素养发展下高职体育教学原则

1.1 强化专业素养,鼓励学生参与

高职体育教学工作应该坚持学生参与的原则,及时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心理状态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1]。例如:在室外体育活动中,教师在讲授相关技能的时候,采用名人激励、游戏体验等形式,让学生从多个层面认识到体育学习和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能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又能增强师生感情。因此,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围绕着学生身体健康为重点,关注学生的专业发展情况,注重“人”的体验感[2]。

1.2 深化专业素养,端正体育态度

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也是传承体育精神的一种象征。体育教学工作的实行,不只是技能方面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当下体育运动存在的现实意义,主动领悟其中的拼搏、意志力和团结等精神,进而端正学习的态度[3]。只有将专业素养发展考虑在内,体育锻炼才是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尤其是当下部分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弱,专业素养不高,教师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专业素养,引入中国女排、刘翔夺冠等拼搏故事,感受运动员的拼搏不息,为日后就业、创业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

1.3 践行专业素养,创设良好的氛围

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还应该体现体育文化氛围的创建中,良好的体育氛围,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背后的社会责任感。氛围影响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尝试多种形式,优化“教”“学”流程。对此,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体育竞赛,让高职学生认识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义,强化彼此的交流和沟通,多向发展,实现专业素养的有效渗透[4]。

2  专业素养发展下高职体育教学创新策略

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高职体育教学,就需要对教学活动展开优化构建,将学生专业素养发展融入进来,推动学生进步。

2.1 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创新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和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有效整合,考虑到当下学生的身体状态、喜好等,确定相关的项目,保证学生在日后就业的时候,身体素质符合岗位需求[5]。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高职学生在毕业后一般是在一线从事技术性工作,养成自主运动的良好习惯,也可以在激励人才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

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具体的身体活动部分是重复的,而且不同的岗位也需要不同体能的人员,而合理的体育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体育教师为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将课堂教学和体育活动进行有效整合,满足学生在日后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身体素质,促进高职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将教学的差异性考虑在内,男生主要是耐力和下肢的训练,选择仰卧起坐、跳楼梯、模仿脚踏车等运动,自主训练的时候要轻快且灵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带领学生到野外开始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平衡感。女生的体育项目主要是平衡球、双臂屈伸,以锻炼肩部和颈部肌肉为重点,选择健美操、太极拳和乒乓球等运动。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设置相吻合,保证教学形式的趣味性,这样才能达到强生健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2.2 加强体育环境建设工作

基于专业素养发展视域下,加强高职院校人文体育的建设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关注高职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符合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而机制建设工作,则是带领学校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保证体育活动开展的频率和质量,强化学生的体验能力,并养成每天一小时的运动观念,以此来促进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环境都是隐性存在的条件,教师要结合专业特色,从多个角度出发,开展多元化的体育项目,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以此来带动专业素养下体育氛围的营造,也能强化高职生的思想认知[6]。

专业素养中包含了职业意识,简言之也是职业道德,着重体现在创新、协作等方面的发展,高职体育文化环境的创设应该体现在公平发展,顽强拼搏等方面,促进学生协作意识的发展。而且严谨的规章意识,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学生的协作意识,如健美操、艺术操等运动项目的编排以及队形变化,应当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发展,并利用严谨的竞赛规则促进高职学生合作意识的发展。此外,高职学生日后就业的时候,还需要拥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利用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遇到决策的时候切忌优柔寡断。体育教学中的足球、乒乓球等项目的速度变化极快,要求学生在短期内有极强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灵敏度。而且在体育运动的时候,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在努力克服和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强化他们专业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2.3 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高职生应该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而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真正在实践体验中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体育知识,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选择一项或者是多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长期锻炼和坚持。同时,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项目,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向学生阐述运动的发展、来源和演变过程,真正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课程和专业素养发展的潜在关系[7]。

在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下,体育教学要以素质发展为核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虽然,职业所需要的体能需要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但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职业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素质和体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如反应力、意志力和协调力等。表1是专业素养发展和体育运动对照分析表,引導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以此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考虑到专业特点和身体素质的需求,教学时应选择一些和专业相符合的项目,开展针对性训练。

2.4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教师要秉承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组织丰富的体育活动,如舞蹈、艺术操、武术活动等,既符合学生专业素养发展需求,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选择合适且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如情景法、游戏法和竞赛法等,对职业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8]。

(1)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教师增加一些团体游戏、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应该如何判断自己的位置。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如足球、篮球等项目的进行,要根据学生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2)体育课程一般是课外训练,需要获得一定的耐力,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当增加或者是降低训练难度。例如:田径训练是一项培养意志力的运动项目,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其分为A、B、C这3个小组,A组学生的栏间距比较低,练习中试着过3~5个栏,摸索跨栏的方式;B组学生训练技术动作的时候适当增加栏的数量和高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技能;C组学生需要教师“少讲多练”,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在运动中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3)高职学生应该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长远立柱。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竞赛、团体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  结语

体育教学是高职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效手段,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当下,教师应该及时更新体育教学理念,从多个角度进行必要的创新,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改革的重点。此外,教师还要基于当下学生的认知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现实意义,并将这种思想潜移默化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保证学生在社会工作中可以更快适应新的岗位。

参考文献

[1] 段开周.创新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及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

[2] 吉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0.

[3] 芦晓静,肖欢欢.人文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理念的创新转变与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9(14):198-199.

[4] 李晓妹.创新教学理念,尊重个体差异——人本视域下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9):21.

[5] 赵志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5):114.

[6] 苗兰弟,刘喆,滕春江,等.创新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育方法探索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4):545,549.

[7] 汪瀚.合作学习理论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8] 叶玲,靳强,于丽.职业体能发展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体系的构建[J].青少年体育,2020(3):108-109,20.

作者:任鹏 张世浩

创新教育视域下的舞蹈教学论文 篇3: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与景观文化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文化需要尝试推进产业化建设,将动态的民俗节日活动项目与静态的景观文化彼此融合,打造优秀的旅游文化项目,推进产业化不断创新。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民俗节日;景观文化

随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再利用,现代商业化与传统民俗之间的结合更为紧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寻到合适的路径,其中乡村环境中的乡土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人文性和历史性,在文化诉求层面呈现出差异化特征。美丽乡村建设除了要对原生态文化进行保护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经济开发,打造宜居、生态、产业相结合乡村环境。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重点地区。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数量众多,形成了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中,要注重民俗文化的优势,从民俗文化与艺术表达、市场影响力相互结合层面出发,讨论创新路径。

一、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生态

(一)呈现典型森林渔猎文化特色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自然空间派生文化,所处自然地理条件最终决定了文化形态。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主要依靠绿水青山延续,大小兴安岭森林提供了必要的生活资料,当地少数民族形成了十分典型的森林文化特征。而在东部地区,黑龙江、嫩江等河流成为生命来源,形成了与森林文化相对应的渔猎文化。就目前传承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中森林文化和渔猎文化是最为典型的文化类型。

(二)封闭与交流相结合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大山大江的阻隔,长期都处于封闭状态。虽然在历史发展进程当中出现过人口迁徙,但是整体迁徙规模不大,主要以黑龙江上游、松花江中上游和嫩江地区为主。在迁徙中,逐渐开始了文化交流,部族之间交互频繁,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融,形成了文化多元样貌。

二、文化背景下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

民俗节日是最能反映出民俗文化的文化元素,在没有文化交争所带来的战乱时期,民俗节日成为了少数民族人民美好精神愿景的寄托。由于在历史上黑龙江流域出现一定程度的小规模迁徙,同时在清代以后,与汉族之间有了广泛交流,一些少数民族民俗节日与汉族之间大同小异,典型的民俗节日有以下几种。

(一)冬至节

冬至节是民俗节气的节日,主要是指每年12月22-23日左右的冬至日。在黑龙江少数民族的民俗生活中,冬至节较为普遍,也被称为格桑布尔节,用来纪念一位名叫格桑布尔的英雄。在每年冬至到来之日,人们会在家中庆祝节日,是当地较为盛大的节日。

(二)乌日贡节

乌日贡节是黑龙江流域赫哲族人的民间节日。这一节日并非传统节日,根据相关考证,乌日贡节成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是渔猎文化的纪念节日。在节日当中,赫哲族人中的青年们会聚集起来,通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来庆贺渔猎丰收。随着文化习俗的演变,乌日贡节也成为当地较为知名的民俗活动节日。

(三)上元节

上元节即是人们熟知的元宵节,为典型的汉族节日。在黑龙江流域,一些少数民族也将正月十四到十六日作为节庆日进行庆祝。少数民族所开展的民俗活动相比汉族增加了布阵容、闹秧歌等。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上元节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影响力逐渐衰退。

(四)河灯节

河灯节也是赫哲族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中元节为同一天,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节日主题也与汉族中元节详尽,主要是为溺水丧生的魂灵进行祈福慰藉,希望江河神能够为赫哲族人在捕鱼中提供保佑,保佑他们能够平安归来。每年的河灯节,赫哲族人都会通过点染河灯蜡烛,将河灯放入江河之中顺溜而下。

(五)极光节

极光节是北极村的特色节日,节日的产生来源于北极村能够在夏至日看到极光的独特景观。每年夏至日,北极村的村民您会汇集到江边,载歌载舞,等待极光的出现,十分热闹,具有节日的气氛。

(六)药香节

药香节是满族端午节的另一个称呼,在满语体系当中,药香节被称为“孙章啊”。与汉族一样,为每年五月初五的节日。满族药香节主要活动为祭拜龙神和祈福,与汉族节日习俗十分相近。

(七)东正教圣诞节

东正教圣誕节为俄罗斯族的宗教节日,为每年公历的一月七日。在节日当天,人们会准备圣诞树,在树下交换礼物。有人会扮演圣诞老人分发礼物。男女老少出门相互祝贺。

三、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典型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使近年来基于文化发展和景观特色所提出的理念。主要表现为具有功能性和文化属性的景观对象。景观本身拥有设计、建造、规范和意识,最终呈现出文化精神。景观文化使以人的文化作为主体,景观作为客体,既应用于自然生成的景物,也涉及人类思想和人类情感,两者交融产生了风景美学下的文化审美,最终呈现出一种差异化的文化风貌。在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中,景观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聚落环境景观

聚落环境主要是指少数民族居民聚落中所处环境所形成的各类型文化景观,这些景观象征着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信仰息息相关。少数民族居住生活的住宅、街巷、山水格局等所形成的景观,都可以视作是具有文化属性的景观。例如在北极村现存较多的木刻楞,就是以前的俄罗斯民宅。这种住宅是纯木制结构,与汉族住宅之间有着较大的区别,外观和形制民族特色明显,体现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居住风格。此外,蒙古包、水泥楼房、板条房等,都是较为独特的住房景观文化。

(二)生产景观

生产景观是指少数民族在从事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景观。例如农耕景观、渔猎景观等。在早期的社会生产中,社会生产力较为低下、生产方式相对单一,所带动的生产模式更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虽然是典型的森林和渔猎文化,但是随着时间退役,逐渐形成了小规模的中之土地,形成了村落畜牧的农业生产环境,造就了农耕景观。渔猎文化是黑龙江地区历史较为悠久的生产文化,黑龙江流域水文条件优秀,拥有的鱼的种类也较多,在当地素来有“三花五罗十八子”的美誉。文化思想中,鱼本身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以鱼为关键信息的生产景观同时标志了当地的渔猎文化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着极深的文化内涵。

(三)生活景观

生活景观主要是指生活文化当中所逐渐形成的景观文化,这些景观与日常生活和民俗习惯息息相关,有着深厚浓郁的文化魅力。典型的生活景观如服饰文化,此外,黑龙江流域出现的冰雪景观也是当地知名的景观文化之一。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相应的也有不同的民族服饰。例如赫哲族就穿着鱼皮、兽皮等衣装,满族则为旗装、鄂伦春组主要为防寒的兽皮衣。通过着装能够较为准确地辨别对方的民族,同时感受民族生活的環境和诉求,体会民族文化的深远情趣。冰雪景观是目前黑龙江最为知名的景观,已经衍生成为黑龙江文化旅游的名片。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也有冰雕等兼顾性质美和文化美的创造景观,冰雕早期为冰灯,为农民和渔民在冬季进行生产时的照明工具。随着发展,冰雕逐渐褪去了实用功能,保留了其形制特色,同时蕴含了生活文化场景要素。

四、少数民族景观文化的特征

纵观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景观文化可以看到,景观文化作为一种表象性文化,主要具有几个方面 特征。

首先是地域性特征。景观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域差异最终会表现出景观格局的差异;其次是民族性特征,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方面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风貌,并在景观建造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思想。通常情况下,民族性往往比地域性特征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表达,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之间紧密关联;第三是具有功能性特征,少数民族的各种景观本身就是具有功能性的工具,只是在时间的发展和演化当中拥有了文化和艺术属性,景观塑造是一种自发性的功能实现行为;其四是具有时代性,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能够将民族群体积累和所形成的文化串联起来,展现出景观文化所处历史时间和独特的历史表达;其五是具有传承性,民族景观在时代特征中不断坚持着发展和传承,使得其文化内涵有了纵向的时间传承的同时,也有了横向的民族融合传承,今日所见到的诸多景观,都是不断打磨、不断岁月沉淀攒成至今的文化形态;最后是活态性,少数民族景观本身就是在不断传承中的不断创新,是文化变化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在景观文化的认知中需要注重景观文化本身的活态价值。

五、动静结合:基于少数民族节日的景观文化开发策略

现代化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传承需要与产业经济发展彼此结合,重塑其生命力。在众多民族文化中,民俗节日可以说是表现最为鲜明,文化形象最为透彻同时也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民族旅游产品开发中也更多将民俗节日以及其中的节庆活动作为关键性资源。民俗节日的民族文化特性和景观文化中的文化特性,二者之间紧密关联,互相影响,一静一动,构成了民族文化生活的基本形态。因此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应当采用动静结合的基本机制,尝试将民俗节日与少数民族的景观文化进行相互融合,促进共同发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民俗旅游项目的开发中,要持续推进面向景观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美丽乡村的战略需要,以主题开发和特色融入为基础,尝试将民俗节日活动与景观文化场景之间进行相互结合,融合历史文化相关元素,结合新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景观文化意涵,将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保证完备性的基础上,能够从外观角度提升文化属性。

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村落景观需要对原有的道路进行相应的修缮,在修缮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增设相关的经典配套设置,搭建晚辈的游览线路,用以展现乡村节日民俗活动和景观文化风光。对路线当中存在的不和谐的景观需要第一时间移除,保证文化景观本身的形式统一,避免产生新的村落中心。

其次,在植物的配置上,也需要充分体现民族文化,展现乡土生活的文化风貌,不能够千篇一律。其中常绿落叶植物要能够有相应的色彩搭配,呈现出层次感。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景观村落,可以多利用乡土树种进行植物种植,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也能够为参与民俗节庆活动的游客提供美好的场景。

(二)利用新媒体渠道加强文化宣传

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感受,不断地感知当中,最终形成文化体验。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具有特异性,与社会大众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想要让社会大众理解少数民族文化、产生参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冲动,就必须借助文化影响来塑造文化认知,带领社会公众形成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好奇心。在动静结合的旅游经济开发中,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可以尝试巧妙的结合。利用新媒体传播语境特征,将动态的节日活动与静态的景观文化之间,组合成为文化旅游宣传影像,塑造起一个立体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形象。例如,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拍摄纪录片的方式,记录民俗节日生活,通过生活场景的镜头语言,将景观文化中的独特景观拍摄进去,同时与人们节日中的喜庆祥和、积极参与的节日活动等进行结合,呈现出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强化社会公众对于文化艺术场景的感知力,提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

(三)民政结合加强文化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于文化脆弱性的传承和保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民俗文化施以保护的援手,如果说产业开发是民俗文化创新形式,那么文化保护便是文化生态的底色。

针对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文化环境,应当持续推进村落居民整合机制。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项目的投入,对当前存在的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居民建筑、成为危房的居民建筑要予以拆除。同时在针对景观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特色景观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会被旅游经济破坏。同时针对经济困难的老弱村民,政府部门可以与地方企业共同创设文化扶持基金,为其提供经济层面的保障,提高他们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中的动力,使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彼此同步。

参考文献

[1] 侯兆铭, 姜乃煊. 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对策研究——基于中国东北与西南地区三个典型村寨的比较[J].  2021(2018-6):490-494.

[2] 程桥昱, 彭雪依, 包蓉. 创新教育语境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云南景观设计的路径[J]. 学园, 2020(1):3.

[3] 刘波. 黑龙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视域[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9(6):5.

[4] 于帅, 周晓杰.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研究[J]. 包装世界, 2019(1):1.

[5] 郭英之, 董坤.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挑战和对策[J]. 旅游学刊, 2019, 34(001):10-11.

[6] 韩士媛.黑龙江流域鄂伦春族文化及其风景美学内涵[J].今古文创,2021(22):116-11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风景美学研究(2019D06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郭丽莉(1981-),女,黑龙江省巴彦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美国文学研究。

作者:郭丽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现代自主学习理论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基于实践能力的研究生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