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告白皮书范文

2022-06-20

报告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有着明确的格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怎么样正确编写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健康报告白皮书范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健康报告白皮书范文

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发布

2012年《口腔健康蓝皮书》发布会

新闻稿

News Release

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发布 中国首部口腔健康蓝皮书

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于2012年3月28日在京举办。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相建强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群总编辑、登康公司总经理邓嵘先生以及口腔健康蓝皮书主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任胡德渝教授分别出席了发布会并致辞,与全场嘉宾一起,在无比的期待中共同迎来了口腔健康蓝皮书的亮相。

2012年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的主题是“中国人牙本质敏感状况”,内容涵括了中华口腔医学会牙本质敏感专家组的多位专家撰写的专题研究报告,多个地区国人牙本质现状的调查报告,牙本质敏感诊断、预防、治疗的研究报告,有关口腔保健护理用品的状况分析和介绍以及近年来中华口腔医学会为解决大众牙本质敏感问题所做的一系列工作等。口腔健康蓝皮书集专业性、权威性、社会性于一体,是我国首次出版的口腔医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蓝皮书。

蓝皮书的发布对牙本质敏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表示,蓝皮书的出版发行,对口腔医学界在牙敏感方面的治疗提供了指导,也能够让老百姓更加清晰地了解牙本质的危害,合理选择专业的抗敏感类口腔保健用品,对提高口腔疾病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蓝皮书的出版和发布得到了冷酸灵抗牙齿敏感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作为民族口腔产品的龙头企业,登康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人牙本质敏感的研究,并于2009年在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指导下联合成立了冷酸灵抗牙齿敏感研究中心,在抗牙齿敏感的技术领域上努力探索创新,已经成为抗牙齿敏感领域的领导者品牌。蓝皮书的发布,更是体现了国内口腔医学发展和登康公司的理念高度一致,将更大程度地改善国人的牙齿敏感现状,真正实现“冷热酸甜,想吃就吃”。 发布会上,中华口腔医学会还特别向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捐赠蓝皮书共计2000本,用于口腔健康普及工作,北大口腔医院作为代表接受捐赠。

此次蓝皮书的发布同时得到了诸多重量级媒体的大力支持,深刻反映出公众对国人口腔健康的关注,也体现出蓝皮书发布对我国口腔事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国人健康观念的提高,关乎着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相信这部蓝皮书的发布,必将拉开国人口腔健康观念的新篇章!

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发布

中国人口腔健康状况

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于2012年3月28日在京举办。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相建强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杨群总编辑、登康公司总经理邓嵘先生以及口腔健康蓝皮书主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主任胡德渝教授分别出席了发布会并致辞,与全场嘉宾一起,在无比的期待中共同迎来了口腔健康蓝皮书的亮相。

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12岁、35~44岁以及65~74岁恒牙患龋率分别是66%、28.9%、88.1%和98.4%。12岁、35~44岁和65~74岁人群的牙龈出血检出率分别是57.7%、77.3%和68.0%;35~44岁和65~74岁人群的牙周袋检出率分别是40.9%和52.2%。口腔黏膜组织异常在35~44岁和65~74岁人群中的检出率为每10万人中有4949人和7965人。20~69岁成年人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是32.1%,平均每人口腔中有敏感牙15颗。12岁青少年氟牙症患病率为11.7%,社区氟牙症指数为0.25。中国大部分牙颌畸形发生在恒牙列,患病率是72.97%。其次是混合牙列,患病率是71.21%,儿童乳牙列的牙颌畸形患病率是51.84%。有19.5%的12岁学生在过去的一年有牙齿外伤的经历。中国35~44岁年龄组人群口腔恶性肿瘤患病率为17人/10万人;65~74岁年龄组人群为30人/10万人。中国3~5岁儿童酸蚀症的患病率在4.5%~12.4%,12~13岁青少年酸蚀症的患病率在22.1%~61.8%。35~44岁中年人牙列缺失率为0.06%,每人口腔中平均留存29.40颗牙齿,但义齿修复率仅为11.6%;65~74岁老年人牙列缺失率为6.8%,每人口腔中平均留存20.97颗牙齿,义齿修复率仅为42.0%。影响中国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状况、口腔卫生行为、饮食习惯、氟化物使用、吸烟等。

(参见《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指出 在牙膏中添加中药是我国牙膏行业的发展趋势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碳酸饮料、果汁和运动饮料已成为人们的日常消费品,被经常饮用。这导致了牙釉质被酸蚀和患牙本质敏感风险的增加。同时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牙齿硬组织的丧失也将导致牙本质敏感人群逐渐扩大。牙本质敏感是口腔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治疗牙本质敏感的方法,其中,抗敏感牙膏是唯一市售的牙本质敏感治疗药物,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是病人的首选,也是中华口腔医学会牙本质敏感专家组推荐的首选家用抗敏剂。

蓝皮书指出,由于受绿色、健康消费理念的影响,像“冷酸灵”这样,以天然、健康的中草药作为抗过敏和功效成分的抗过敏牙膏,正在成为牙膏市场新主流。民族企业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草药资源及技术支撑,在绿色、天然牙膏的研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正是我们本土牙膏企业的发力点。我国的中药资源丰富,在中药的应用和开发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多方面的原因,“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呼声日渐高涨。中药类牙膏现已成为国内市场的消费热点,国外对中药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也逐渐加深。这些都为中药在口腔卫生用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在牙膏中添加中药是我国牙膏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见《中国口腔健康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第二篇:民营医院蓝皮书: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报告(2017)

在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下,社会资本蜂拥“从医”,新业态不断涌现,民营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一、发展规模逐步增大

(一)民营医院数量增长幅度近年来,我国民营医院数量持续增加,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64万家,相对于2005年的3220家,增加了4倍,并且与公立医院的数量拉开差距。2010~2016年我国民营医院的总体数量增幅达132.48%,平均增长率达到15.10%,2011年的增长率达到19.4%,并且2015年在数量上开始超过公立医院。相比之下,公立医院总体数量基本呈现负增长的势态,从2010年的13850家降到了2016年的12708家,降低幅度为8.25%。2015年民营医院数占比上升至52.63%,首次超过了公立医院数占比;2016年民营医院数占比更是达到56.39%,相对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数量优势愈加显著。

(二)新增民营医院地区分布

进一步分析新增医院的地区分布,在2016年新增加的1914家民营医院中,753家位于东部地区,629家位于中部地区,532家位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民营医院数量仍然最多,西部民营医院数量次之,中部地区民营医院数量最少,但增幅较大。

(三)民营医院规模增长幅度

虽然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超过了公立医院,但是其规模普遍偏小。统计数据显示,超过80%的民营医院为一级或者未定级的医疗机构,开设床位数普遍小于100张。2016年,平均每家民营医院的床位数仅为75张,而同期每家公立医院平均床位数达到351张。

二、医疗服务能力逐年递增

(一)门诊诊疗人次2005~2016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门诊诊疗人次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至2016年,公立医院门诊诊疗人次为28.48亿人次,占比为87.09%;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为4.22亿人次,占比为12.91%。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占比逐年增加,2010~2016年年均增加16.8%,尽管民营医院门诊诊疗人次逐年增加,但是对比同期民营医院数量增幅达132.48%,这就反映出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民营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数量增幅相比,差距非常大,而且同期公立医院门诊诊疗人次的增幅大于民营医院。因此,如何在患者中建立良好口碑、吸引患者就医,是民营医院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住院人次

2005~2016年民营医院的住院人次逐年增加,从2005年的208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2777万人次,占比由4.07%上升到15.84%,略高于2015年的14.70%。尽管2005年以来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占比徐缓降低了约10个百分点,但我们不能不看到,2016年公立医院住院人次占比仍达84.16%,说明民营医院的住院服务总量仍处在较低水平。

三、医务人员增长迅速

卫生技术人才是民营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医务人员流失、人才吸引难等问题制约了民营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2011年和2016年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总数分别为398.09万人和533.95万人,同期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数分别为54.61万人和120.26万人,仅占公立医院的13.72%和22.52%,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总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伴随着民营医院的快速扩展,民营医院吸引到更多人才。从增长速度看,2011~2016年民营医院医务人员数增长率达120.22%,而同期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数增长率仅为34.13%。

四、医疗效率亟待提升

(一)床位使用率民营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虽然从2005年的49.80%提升到2016年的62.80%,但始终维持在62%左右,而同期公立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为91.00%。民营医院的床位数在持续增加,但是病床使用率变化不大,说明大量闲置床位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这说明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没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可。

(二)平均住院日 2016年民营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为8.6天,同期公立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6天,说明民营医院在住院流程的各个管理环节协调上较为完善,同时也与住院患者病情较轻、较少为疑难疾病和危重患者有关。

五、民营医院的发展机遇

新医改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鼓励社会办医,2010年就提出“非禁即入”原则。“十三五”以来,实质性的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破除社会办医隐形壁垒。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放宽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服务领域的要求,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健康服务。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推动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水平提高。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儿科、精神科、老年病、长期护理、口腔健康、康复、安宁疗护等稀缺资源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

近年来,民营医疗在重塑医疗健康生态圈,利用互联网医疗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医疗模式融合的速度将加快。这将使传统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出现较大的分化,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全面转型升级,部分坚守基层、低端服务,部分自生自灭。总体上,在互联网技术运用以及电商业务的发展阶段,医疗产业前期高投入和高风险特性对融入互联网和电商业务的医疗机构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总之,国家卫生政策的利好为社会办医持续注入活力,民营医院必将蓬勃、健康地发展。

我国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资源投入匮乏,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信息化作为考察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民营医院要面临的一大关卡。为了解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便相关部门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对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给予更精准的支持和帮助,指导民营医院管理者科学合理地制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联合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6全国民营医院信息化现状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1.参与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241家民营医院各项指标分布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以中东部地区为主;综合性医院、非综合性医院分布较平均;以营利性医院为主,年医疗收入大多小于5000万元,床位数基本小于500张,平均职工约270人,大多数医院已接入医保。 2.信息化组织管理情况

(1)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医院信息部门主要承担的工作内容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和医院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90%的调查医院有专门的信息化部门,且有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院领导,仅有少数医院信息化工作由行政部门代管;近40%的医院有信息化整体建设发展规划,超过50%的医院制定了部分发展规划;信息部门总人数普遍为1~5人;信息化累计投入和整体预算水平均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医院信息化投入小于300万元。

(2)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民营医院管理层基本重视医院信息化建设,9544%的民营医院管理层普遍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作用巨大,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必要工具;仅5家医院管理层认为信息化建设作用不十分明显,收效不明确;1家医院管理层认为信息化建设基本无用。 (3)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缺人、缺钱、缺理念。93.33%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信息系统最应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临床业务效率,支持医院流程再造;50.0%以上的医院管理者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障碍分别是信息化专业人力资源不足、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资金支持及管理层缺乏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3.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情况

(1)关键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将医院关键信息系统分为HIS、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收费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EMR)、LIS系统、PACS系统和移动护理系统等,对各系统建设的全院覆盖率均不足80%。药品管理全院覆盖率居首位,移动护理系统全院覆盖率最低,为6.64%。 4.信息系统建设相关性分析

医院床位数与2016年总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即医院床位数越多,总收入越高。2016年总收入与信息化建设累计总投入,以及信息化建设累计总投入与2017年信息化建设预算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即收入越高,2016信息化建设投入越多;2016信息化投入越多,2017信息化建设预算越高。 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改进策略: 1.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亟待提高

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公立医院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必像公立医院一样,要充分借鉴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与教训,走出适合民营医院整体发展与未来规划的创新之路。 2.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更多困难

(1)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滞后。民营医院面临生存的压力,医院管理层首先关心的是医疗资源的配置和病源的吸引,因此部分医院管理层人员会认为信息化无用,甚至用处不大,还停留在对公立医院管理层十几年前的认知水平上。

(2)信息化建设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投入超过千万元的民营医院寥寥无几,基本投入都在300万元以下,比照公立医院,其与大多数二级医院还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化人才队伍更加“捉襟见肘”,公立医院面临与供应商争抢人才的激烈竞争,而民营医院要面临来自供应商和公立医院双重的人才竞争压力。

(3)投资回报要求。社会资本大量投入民营医院,投资方对医院管理层有投资回报指标的要求,可以说民营医院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而信息化建设并不是投资即见效、一蹴而就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而其成果与效果往往体现在为医院省钱而非赚钱上。因此,民营医院管理层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不仅需要有远见、有耐心、有信心,还要想办法说服投资方持续投入,难度颇大。 3.民营医院具有赶超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可能 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晚,但是可以说是站在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经验的肩膀上,可取其精华,充分参考、学习和借鉴其经验,配合新兴技术与产品的部署应用,以着重体现民营医院现代化管理或专科特色,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和就医感受。如果能实现这种效果,那么民营医院会比系统老旧、面临更新换代的公立医院更容易部署和实施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民营医院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民营医院的特殊经营需求,需要考量每一分钱的投资效果,因此医院管理者和投资方是否愿意将资源投入信息化建设上是其面临的极大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民营医院带来挑战和机遇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至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蓝皮书指出,中国医疗有若干优势应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需要的,中国民营医院不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具备品牌、技术和服务基础。 1.中国医疗体系全面

中国具有庞大、全面的医疗体系,一线、二线城市的各级综合性和专科性医疗机构几乎涵盖了所有专科:从提供公民基本医疗服务的一级医院到诊治疑难危重疾病的三甲综合性医院,从综合性医院到专科医院,从公立医院到非公立医院。随着医改深入,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联体建设推进使医疗体系更趋完备。 2.在中国就医便捷即时

国外医院除了急诊外,门诊住院均采取严格的预约诊疗模式,许多患者并不是因为医疗水平问题,而是因为等待就医延误病情。而在中国几乎所有医院均可以做到门诊即时挂号就诊,近年网上预约挂号也大大缩短了患者门诊等待时间,各项大型检查的预约时间也远远短于国外医疗机构动辄数月的周期。

3.在中国看病性价比高

中国百姓观念中的“看病贵”主要是由政府对医院投入相对不足、患者支付能力相对低下造成的。其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医疗费用相比较,中国公民的医疗消费水平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4.中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

临床医学技术是一种需要实践积累才能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技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中国医生提供了数量最多、病种最全、病情复杂的临床实践机会,中国医师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操作熟练,在国际医疗行业可谓有口皆碑。“中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亦可作为中国民营医院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亮点。

5.沿线国家并无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认知差距

民营医院在我国被边缘化,尽管民营医院已经占据我国医疗机构的半壁江山,但医疗服务规模、医疗服务总量远远不及公立医院,这与中国民营医院的发展历史有关。由于部分民营医院办院理念的问题,也由于部分投资者用错误的理念绑架了整个行业,迄今为止中国民营医院还在诚信认知度上挣扎。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却不存在这个问题,公众并无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认知差距,可能还认为民营医院是高端、优质医疗服务提供者,因此,中国民营医院有可能以品牌定位为先导,开拓新的市场。

民营医院融资遇到困难

一、民营医院融资面临的困境

医院作为一个典型的高投入、长周期“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持续投入。融资是缓解民营医院资金匮乏和解决医院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但民营医院的自身特点导致其难以获得符合前述中所有条件的理想融资。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规模小且信用低

在我国,民营医院是近5年来逐渐开始活跃起来的医院,虽然发展迅速,规模日益扩大,但与公立医院相比,不论医疗服务体量还是床位数都差距较大。2016年,全国民营医院全年门诊诊疗人次累积4.22亿人次,只有公立医院的14.8%。床位数方面,截至2016年底,民营医院床位总数为123.36万张,而公立医院则有445.52万张,民营医院床位数只占全部医院床位数的21.68%。另外,大部分民营医院成立时间较短,仍处于初建期和扩张期,规模小且信用低。 2.抵押担保责任落实困难

由于我国对于医疗卫生行业有规定,禁止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抵押医疗设施和公共卫生设施,所以民营医院可用于抵押的有效固定资产非常有限,加之医疗器械大多专业性强、变现率低,债权难以保障。 3.投入高但回报慢

民营医院的投资往往投入高但资金回笼慢,回报最快的口腔诊所通常也需要用18个月才可能赢利,而口腔医院最快大概需要两年,骨科医院和妇产科医院大概需要近三年,肿瘤医院通常需要更久的时间,因此,投资者一般对民营医院的投资都比较谨慎,这就进一步限制了民营医院的融资渠道。 4.财务风险较高

财务杠杆虽能有效提升资本效率、但财务风险也相应上升。初建期和扩张期的民营医院在经营上的不确定性较高,利用财务杠杆虽能有效提升资本效率、加快医院建设及扩张速度,但融资风险大大增加,一旦出现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下降、现金流量不足等,民营医院将面临财务危机。所以,有效提升资本效率,控制财务风险也是民营医院融资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总而言之,通过抽样调查蓝皮书发现,虽然融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由于政府扶植力度不够以及融资成本较高等原因,目前中国大部分民营医院在融资能力和融资形式多样化上仍然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因此,蓝皮书认为未来民营医院应根据自身的业务规模及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再根据不同的发展战略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在融资方式上应大胆尝试各种新型融资方式,在获得资金支持的同时引入资本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吸引更多资本的关注,实现良性循环。

第三篇: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

《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精读

2015年10月27日 10:35 来源:中国皮书网 作者:字号

报告精读 |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

2015年10月21日,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

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共体、东盟已在建设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空间

报告指出,全球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更为明显;留学目的国和来源国格局均有所改变,新兴国家成为热门留学目的国,中等收入国家成为留学主要生源国;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共体、东盟积极建设高等教育市场。

1. 全球留学人数持续增加,留学目的地多样化

报告指出,全球学生的跨国流动程度进一步加大,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人数增长较为明显。以全球八大留学目的国为例,2013~2014年,在美国、英国、中国等八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为2921141人,比2012~2013年增长了4.7%。其中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达886052人,同比增长8.1%;在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国际留学生也实现了8.6%的增长,达356499人;德国和加拿大的人数增长也非常明显,分别达6.4%和10.6%;英国和日本则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英国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从488380人减至481050人,降幅为1.5%,日本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也减少了2237人。而据统计,2013~2014财年,新西兰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为至73510人,比上一财年增长了14.4%。其他留学热门国家,如韩国,国际留学生人数也从2013年的81871人增长至84801人,增幅为3.58%。总体而言,全球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跨国流动速度明显加快。

蓝皮书发现,随着国际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和选择的多元化,全球留学目的地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数据来看,2001年与2014年八大留学目的国所接收的国际留学生比例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基本保持在65%左右,但具体的国家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虽然OECD国家仍为主要的留学目的地,但全球前八大留学目的国正从传统的欧美国家逐渐分散至欧美和亚太地区。老牌留学目的国如西班牙、比利时正在被新兴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如中国、加拿大等国所取代。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也逐渐成为国际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这些现象表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新兴留学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正在越来越受国际留学生的欢迎,特别是本区域内其他国家留学生。

2. 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

报告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区域化已成为一个显著特点。世界范围内,两大区域已经在建设区域内的高等教育空间。欧共体的高等教育区的建设—Erasmus Mundus计划,已成为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在欧洲经济情况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实习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更容易引起各类学生群体的关注。

报告显示,随着东盟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国家之间的高等教育一体化也越来越被重视,推出“Common Space of Higher Education”计划。东盟高等教育已有“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东盟大学网络(AUN)”、“东盟教育保障组织(AQAN)”等机构或组织。而根据AQAN的报告,东盟国家目前正在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协调:一是构建统一的教育框架,在东盟区域范围内实现基本一致的课程体系;就区域认证问题,对东盟范围内的大学、学院等教育机构给予评估并授权认证;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东盟范围内正在筹建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对高等教育一体化进行质量保障。

中等收入国家成主要留学生源国

报告指出,中等收入国家逐渐成为主要的留学生源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在2000年至2012年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源国中,增长最快的主要是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等中高收入国家。2012年,中高收入国家的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42万人,与2000年的54万人相比,增长率高达160.9%。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中低收入国家,留学人数从2000年的34万人增长至2012年的75万人,实现了120.6%的增长。相比之下,高收入的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留学人数输出相对稳定,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下。

以中国为代表的中高收入国家和以印度为代表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经济上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教育上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高等教育。这也导致越来越多中等收入国家的学生选择去发达的欧美国家接受高等教育。而高收入国家学生流动率较低,主要因为高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相对发达,但人口基数比中等和低等收入国家要少,因此学生流动规模相对稳定,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较慢。

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1. 中国留学目的国主要以英语国家为主,但“一带一路”沿线等与中国有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

报告指出,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英语国家,但与中国有活跃经济交往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未来将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根据报告对2012-2014年主要留学接收国中国留学生人数的统计,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北美和英联邦等英语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公布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日本、韩国、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平缓增加,而法国和新西兰留学人数略有减少。从近五年对本科毕业生留学的调研来看,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留学的学生占比在2014届有较大的减幅,从前四届的55%左右降到40.7%,赴英国留学的学生占比从前四届的24%以上下降至17.3%;赴美国、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占比从2013届的31.4%降到23.4%。而赴日本、韩国、德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留学的比例均有较大提升。

报告指出,随着“中国-拉共体论坛”、“一带一路”的提出、APEC举行及中澳自贸协定签订等经贸大事的发生,与中国有较为活跃的经济交往的国家将成为留学生关注的目的地。根据CCG的观察,“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后,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上升。全球共有4亿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而在美国有600万人、法国有200万人、德国有50万人学西班牙语。中国学习西班牙语者不足2.5万人,远不能满足经贸交往对西班牙语言人才的需求,由此相关国家留学生也将成为重要人才。

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也将会成为核心稀缺人才,也将刺激中国留学生向相关国家分散。重点国家如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对留学生所采取的优惠措施对中国留学生有着明显的吸引力。此外,部分非英文国家出台各种措施,吸引留学生,也将促进中国留学生进一步从英语国家分流。如从2014年冬季学期开始,德国16个联邦州将全面取消收取学费,仅萨克森州还在收取每学期不超过500欧元的学费。日本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等30多所名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全英文授课(G30)课程。

2. 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CCG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随着“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推进,中国社会面临着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国际化的人才无疑成了转型能否成功地关键要素之一。而“一带一路”、亚投行所涉及的区域对中国诸多企业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地区,没有大量的专业性人才的储备,很难推动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从全球跨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落地国企业用人还是以当地人才为主,因此,培养熟悉、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而人才培养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好分布在134个国家的495所孔子学院,依托他们培养起来的数百万亲近中国文化的学员和已经打造好的文化交流基础,加强来华留学,并且从孔子学院学员、来华留学人才中,培养和挑选“一带一路”所需国际化和本土化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相应国家中国海外留学生和孔子学院培养起来的数万名中方院长及外方院长,为我国未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解决国际人才缺口问题。

蓝皮书认为,加强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培养和交流的重要载体,而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加大留学教育的投入,将成为培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需国际人才的重要抓手。

中国留学生专业选择:商科降温,国际关系等有所上升

1.FAME专业和STEM专业最受青睐

报告指出,FAME专业(金融、会计、管理、经济)和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最受国际留学生的欢迎。主要因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薪资丰厚。尤其是商科专业,近十年来一直是大部分国际留学生的首选。但根据QS在2013年的调查报告表明,相比于2009年,国际留学生对商科专业的偏好有多下降,减少了近9%,而其他如STEM专业,国际关系等却都有所上升。究其原因,主要受就业情况的影响。

在英美两国的毕业生十大高薪专业排行榜中,前十名几乎都是STEM专业。尤其是工程学,包括化学工程、能源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航天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在入行时拿到的年薪远远超过其他专业。

研究发现,就读STEM专业的国际留学生有85%来自亚洲。其中从印度赴美的留学生中,有80%的学生选择STEM专业,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商科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比例;伊朗的国际留学生也主要就读STEM专业,比例高达77%;尼泊尔的国际留学生对STEM专业也非常热衷,约61%的留学生选择STEM专业。相比之下,中国、沙特、韩国等地的留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相对更多样化。

2.中国留学生专业以商科、理工科为主,商科有所降温

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专业分布统计结果来看,中国留学生的专业分布以商科、STEM领域(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主。人数较多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22.19%)、工程技术(15.66%)、数学与计算机科学(8.57%)、社会科学(8.04%)、医学(7.62%)、生命科学(6.66%)、艺术与应用艺术(5.66%)。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学习工商管理的留学生不断下降,占全体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的学生比例从2010届的45.1%下降到25.5%,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选择工程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数学与科学技术的学生比例在增加。2014届本科毕业出国留学的学生中,有近半数(48.6%)的学生选择就读STEM类专业。

工商管理、工程科学仍是最主要的热门专业。近些年,选择工商管理的学生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而STEM领域专业的热潮持续高涨,这与主要留学国家针对STEM类专业学生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是分不开的,如移民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吸引STEM类专业学生有较大影响力。

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持续增加,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1. 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双向增加

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同比增长了11.09%;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次。从2000年到2014年,15年间中国留学人员人数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接近22%。其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年的增长率也经历了微妙的变化。比如,2003~2005年期间,受到主要留学国家如美国的移民政策等影响,中国出国留学生增长率曾一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从2008年起一直到2012年,持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虽在2013年出国留学人员增速相对放缓,不到4%,但2014年的增长率再次加快,达11.09%。

研究显示,留学回国人数持续增加,但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总人数增速有所回落。2014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36.48万人次,比2013年增加了1.13万人次,增长了3.20%。截止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人次,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

蓝皮书认为,留学生归国的趋势反映了全球经济发展形势高度吻合。2008-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国家就业难度加大,大批留学生归国就业,这两年回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均超过55%,2008年达到最高值57.50%。同理,由于受到欧元危机和欧盟经济衰退的影响,以及部分欧美国家因为本土就业问题而限制留学生就业的政策影响,2012年在欧洲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也出现大规模的归国潮,当年归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再次达到峰值。

2. 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报告指出,留学人员回国现象逐年明显,约六成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国,回国后近五成居住于直辖市。回国的就业毕业生三年后的主要去向是工作、读研以及自主创业,其中自主创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内读研毕业生。就业的毕业生多就职于具有国际化特点及规模较大的企业。与国内读研毕业生相比,国外读研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高。 报告分析了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现状及就业的特点。

一是我国留学人员回流率在过去十年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约六成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已回到中国,实际回国的比例比该届毕业生在出国半年后的回国意愿比例高。该届国外读研毕业生回国后多居住于直辖市。

二是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78%集中于工作,15.7%读研,工作的比例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比例低,读研的比例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比例略高;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约是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的3.3倍;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有约四成就职于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等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企业,五成以上就职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

三是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就业质量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的月平均收入比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高1854元;2011届国外读研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综合看来,国外读研毕业生三年后在职场中的综合竞争力要高于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

中美留学单向流动趋势明显, 建议加大力度发展来华留学,突破政策挖掘国际“人才红利”

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在美留学人员数目仍远超美国在中留学人数,同时中美留学单向流动趋势明显。而2015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出席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指出“未来三年,中美两国将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去学习”。建议我国要加大力度发展来华留学。

1. 留学“赤字”持续增加,来华留学亟待增长

报告特别关注了留学“赤字”这一近十多年来中国留学发展的突出现象。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在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108.89万人,比2013年增长了1.38万人。然而同期来华留学的数据却相差甚远。2014年共有37.71万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相比前几年,处于比较平缓发展的态势,但增速从2012年12.21%的增速下降到2014年的5.77%。

蓝皮书指出,近些年我国对来华留学愈加重视。2014年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了重要指示,强调留学工作“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努力开创留学工作新局面”,首次提出“来华留学工作和出国留学工作并重”的工作理念。但是与出国留学人员相比,来华留学生的增幅和数量上都存在着明显差距。这也造成了中国的留学“赤字”依然高位运行。2014年,我国的留学“赤字”略有收窄,为71.78万人,尽管与高峰时期的2011相比,留学“赤字”已经收窄了超过10万人,但是中国留学“出超”的状况仍没有根本缓解。不仅数量上有明显的差距,质量上差距更为明显。2014年,我国在外深造的108.9万留学生,全部为攻读专科以上学历的学历生,博士后及访问学者。而同年,约37.7万来华国际留学生中,只有16.4万即43.6%的学生来华是为了攻读相应学历和学位,与在外留学的学历生相比差距近6倍;其中读取硕士和博士的人数相对更少,仅分别为3.5万人和1.2万人,约占总人数的9.4%和3.2%。而且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以学习商科、理工科为主,来华留学生大多以学习语言、文化等社会学科为主。 2. 中美留学生单向流动趋势明显

报告特别指出,中美之间留学生单向流动的趋势愈发明显。2013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为23.56万人,同期美国来华留学人数仅为1.44万人,二者差值达到了22.12万人,与五年前(2009年)的8.45万相比,差值扩大了161.78%。2014年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数为27.44万人,尽管美国尚未公布2014年来华留学人数,但从二者增长的趋势来看,中美之间留学的单向流动趋势仍然十分明显。

留学“赤字”现象的持续发展,一方面表明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国际化水平较低,对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吸引来华留学生的政策力度尚待加大。

就进一步为来华留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蓝皮书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合作热潮,将吸引沿线国家人才来华留学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大力推动海外“一带一路”来华奖学金项目,开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人才资源双向流通渠道,培养生源国的未来精英。

二是树立“教育消费”理念,增强来华留学教育的市场意识和“留学经济红利”意识。一方面要注重教育质量,提升吸引来华留学生能力;同时,要提高来华教育的市场属性,实现学校和来华留学生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的动态平衡,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教育模式。

三是注重与孔子学院等现有载体结合,拓展来华留学生源渠道。

四是重视来华留学生的“人才红利”,给予优秀在华留学生“实习签证”和“工作签证”。

五是加深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学分转换和学位互认。

六是放开高校来华留学生的学费定价权,提高高校招生来华留学生的自主

七是提高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加大外籍专家学者的引进。

八是开展多样性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领域的融合工作,调整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宿舍分离政策。

九是加大对技能型、专业化的中高等学校以及武术、太极、语言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专业的开放。

蓝皮书认为,面对汹涌奔腾的人才流动浪潮,来华留学将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新亮点。积极应对人才流动潮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人才友好型社会环境,是吸引国际人才“为我所用”、充分挖掘国际“人才红利”的关键所在。

中国低龄留学现象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建议推进高校国际化的战略,鼓励高校面向全世界招生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合作研究机构麦可思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高中生出国留学的热度持续。高中生选择出国留学就读高中或者本科的比例明显增加。与2012年相比,2015年的调查显示,在国内读完高中课程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了27%。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计划出国读高中或者是预科以及语言学校,这意味着其中大部分学生不会参加高考,也不会选择读完国内高中的课程。可见,虽然大学阶段留学仍是中国学生选择的主流,低龄留学升温趋势十分明显。关于低龄留学扩大的原因,蓝皮书认为,主要是留学生为了能够进入教育质量更好的国际知名大学。

低龄留学加剧导致国内高校优秀生源流失。相比2004-2014年出国留学人员13.62%的增长速度,我国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增长速度不容乐观。

蓝皮书同时指出,部分国家和地区肯定中国高考成绩,也将进一步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截至2015年5月,我国高考成绩已获得澳大利亚、美国、韩国、香港、新西兰、德国、意大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认可。对高考成绩的肯定,反映了国外大学对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方式的肯定。但是另一方面,对高考程序的信任,也可能会激发各国对我国高中毕业生生源的争夺。

另外,全国每年近百万弃考大军中,因选择出国留学而放弃高考者达两成。这些都加剧中国高校的生源危机,同时也将会倒逼中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

高校国际化的两条建议:

一是放宽限制,加强合作办学。应鼓励高校建立更多国际化交流交换项目,并应适时放开国外大学在华设立分校的有关限制,留住部分优秀生源。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高校与我国顶尖中学合作的经验,加大知名高校与国外优秀高中的合作,提前培育优秀本科来华留学生生源。

二是鼓励高校积极探索“走出去”,到世界各地招收优秀生源。国内高校“走出去”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如北京语言大学在东京设立北语东京学院,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清华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联合创建全球创新学院,成为中国高校在美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校区和综合性教育科研机构。清华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在高校“走出去”方面,为国内高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留学生面临诚信危机,亟待加强对留学生法律意识和知识的培养

报告指出,中国留学生的诚信问题已引起美国高校关注。随着中国留学生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国留学生作弊和造假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具体作弊行为体现在SAT、托福等各大类型的留学考试中,也体现在入学材料中的申请短文代写以及成绩单造假等方面。

蓝皮书指出作弊事件的盛行,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留学市场中存在相应的作弊需求。中国家长和中国学生盲目追求高分和名校,往往不会意识到制造假申请资料或作弊的严重性。不少学校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考上好学校和有利于提升母校的形象以及教师的荣誉感,也加入其造假行为,帮助学生修改最终的成绩单;代考和代写之风盛行之下,很多考生甚至“被代写”文章,因为担心自己准备材料不比相关机构专业而被迫找相关代写机构,从而导致恶性循环。二是中国有大量的留学服务中介为了市场竞争和公司利润,公然违背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作弊风气推波助澜。由于在中国,进入大学的方式单一,主要以高考为主,因此中国学生并不熟悉国外学校复杂的招生程序,没有准备整套申请材料的文化和习惯,从而加大了对留学中介机构的依赖,也滋养了作弊造假的风气。虽然目前在国内有330多家留学中介机构取得相关教育部门的认证,但仍有大量中介机构没有取得相关认证,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监管和监督。部分留学中介机构针对中国学生和家长追求高分和名校的心理,推出了相应的代考和作弊等服务,为急功近利的学生提供了非法的捷径。

很多通过作弊或作假踏上留学旅程的留学生,在完成学校相关学术要求方面受阻,因而也产生了论文代写等灰色产业链。澳大利亚媒体曾多次报道过华人论文代写机构My master 为华人留学生提供论文代写的丑闻。经调查,有16所大学近1000名学生曾使用过My master 论文代写公司代写学术论文或代考在线测试。目前调查不仅涉及在校生,也涉及已毕业的学生,确认交钱雇用代写服务的70多名学生面临不同程度处罚,部分已毕业的学生如确认雇佣代写,将面临被取消毕业证的风险。

蓝皮书认为,留学生入学考试的作弊,不仅仅会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业问题,还关系到中国学生的整体入学率的问题。目前,海外主要高校学校也开始更加严谨查看中国留学生的申请资料,防止作弊造假等行为的发生。不少学校在收到高成绩的申请人选时,都必须仔细检查申请人的学术背景,有时学生甚至还要通过面试或发表个人声明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在中国,抄袭现象严重,知识产权保护严重不足。很多学生考SAT考了2300多分,口语却无法正常交流;正因为抄袭严重,导致哈佛大学对中国学生无从评价,也导致了配额的大量减少。因此,作弊造假不但对作弊者不利,也对整体申请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蓝皮书建议加强留学生法律意识、基本法律法规知识的培养。

对于准备出国的留学生及学生家长,首先要做好自身功课,如主动学习留学国家的法律规则,提升自身的法律法规意识,减少触犯法律的概率,同时保证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能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二,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增强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的能力。其三,建议我国在驻外使馆设立留学生法务参赞,为我国海外留学生、华侨华人提供所在国的基本法律法规咨询和法律援助。同时驻外使馆也可以通过编印发放所在国《基本法律规定问答小册子》等方式,为留学生、在当地工作或旅游的华侨华人、国内相关企业开拓业务等提供便利。其四,对于年龄偏小、自控力较低、心智尚未成熟的留学生而言,积极倡导海外留学生监护人制度,为留学生指定当地监护人,加强风险防范。

海外留学创业教育需求明显,建议发展中外合作创业教育,大力培育创业型国际化人才

报告指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从根本上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创新创业势头。中关村2014年新增创业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达到9000家,并且出现了高校大三学生休学创业的“21岁现象”。在大学生创业需求增加和政策鼓励下,创业教育的需求将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开始重视来华留学和吸引国际外来人才。如果能够构建国际化的创业教育环境,则可以对外国优秀学生产生更大吸引力。建议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创办国际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蓝皮书针对发展中外合作创业教育、培育创业型国际人才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鼓励高校与国际名校合办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首先可在重点省份酌情创立创业教育二级学院,在全国开设推广创业课程,将创业内容融入现有的教学体系之中,鼓励并打造创业创新的学习体验,在学校里传播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创新创业精神,而不局限于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教育。其次借鉴美国在大学科技园设立创业扶持项目的模式,总结清华大学在设立创业基金等方面的探索,鼓励相关大学或国家级科技园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扶持项目。通过这样的阶梯级体系,倒逼传统大学真正进入创业教育改革中,有参照物的实施创业教育以达到最好的结果。再次允许试点颁发创业文凭,吸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方力量加入。

二是创办中外合资创业大学。结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外资创办企业的相关经验,引进国际上优秀的创业教育机构,实行以点带面的试点模式,在有历史积淀、办学条件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办设立领军创业大学;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为各领域培育创业型人才;再以这些领军的创业大学作为试点,向全国推广好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三是中外联合培养更多创业教育教师人才。以商学院师资力量为基础,从商学院选拔若干批教师人员,赴海外进修、培训,或直接与外国创业大学、创业学院、培训项目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创业教育高级教育人才。

全国合法留学机构数量有所下降,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

报告从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及地域分布、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外部监管环境、机构竞争力等方面阐明中国合法留学中介机构的现状、发展环境和竞争力水平,并形成了中介机构的竞争力排名。

报告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我国留学市场的发展,留学中介机构的数量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我国的留学中介机构已能充分满足留学发展需要。随着监管的加强和机构自律意识的提高,我国的留学中介行业逐步走向完善,但其在地区分布、服务收费以及满足日益个性化的留学需求等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留学中介机构地区分布不均,东、中、西部差异显著;二是全国合法留学机构数量有所下降;三是留学中介市场分散,缺乏引领型企业。

第四篇: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2新书发布会

声明:新闻稿所述观点仅代表本书课题组意见

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

新闻稿(总稿) News Release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本期《非洲黄皮书》的部分作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在京非洲学界代表及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共计50多人与会。

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非洲黄皮书》主编张宏明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党委书记王正、外交部非洲司领导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出席发布会并致辞。西亚非洲研究所编辑室主任、本期《非洲黄皮书》的副主编安春英编审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外交部非洲司综合处刘涛处长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所长徐伟忠研究员先后就《非洲黄皮书》发表评论。

本期《非洲黄皮书》由主报告、专题报告、地区形势、热点问题、市场走势和文献资料六大部分内容构成,作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四局(非洲局)、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非发展基金、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等。

本期《非洲黄皮书》系统介绍、分析了2013年非洲政治形势和热点问题,探讨了非洲经济形势和市场走势,剖析了大国对非洲关系的新动向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研判了2014年的发展前景。此外,还介绍了国内非洲研究的学科动向;编制了非洲地区大事记和非洲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上述内容为读者多方位、多视角了解非洲形势发展和学科研究前沿提供了大量资讯。

鉴于近年来中非关系在国际体系层次呈现出的一系列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或新趋向,本期《非洲黄皮书》特别设置了“世界主要国家对非政策新动向”和“中非关系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两个相互关联的专题。第一个专题从国别视角剖析了美国、英国、法国、葡萄牙、德国、日本及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土耳其等中国在非洲的主要利益攸关方对非洲关系的新动向,包括工作重点、政策目标、实施效应及其可能对中国在非洲的利益与存在构成的影响。第二个专题侧重于从宏观视角探讨国际政治生态变化和世界经济形势走势对今后一个时期中非关系发展的影响及我应采取的对策。

本期《非洲黄皮书》的主报告“中国在非洲的国际处境及其演化趋势”,则将研究对象置于全球化和多极化这一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以中非关系中“国际因素”及大国在非洲关系中的“中国因素”为切入点,从大国与非洲关系、大国在非洲关系、大国间战略关系以及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变迁等多重“关系”互动的视角,解析了21世纪以来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的变化及

1 其原因,并对21世纪第二个10年余下的年份大国在非洲关系的演化特别是中非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进行了研判或预测。

《非洲黄皮书》指出,从根本上说,过去10年大国在非洲关系和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的变化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所引发的大国与非洲关系及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未来6年,中国在非洲活动或中国“走进非洲”的国际阻力仍然主要来自西方大国。西方大国与中国在非洲的矛盾、冲突因国别的不同,在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会有所差异;但其焦点仍将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其一是经济利益层面的博弈,其二是价值观念层面的冲突,其三是地缘政治层面的竞争,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这三者是相互重叠的,有时甚至互为因果关系。不过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全球化和多极化并行发展与交互作用的大背景下,大国在非洲的竞争并非一定是零和游戏。在常态情况下,中国与西方大国在非洲关系的走势将呈现出竞争与合作、防范与协调等多种“样态”动态交替、起伏共存的演化态势。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1.《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大国在非洲关系及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的演化趋势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21世纪第二个10年余下的年份大国在非洲关系的演化以及中非关系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呈现书如下特征或趋势:

其一,就单一国家比较而言,中国在大国在非洲的利益存在和力量结构中的排位已获得大幅提升,从而使得中国在大国在非洲的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但是如果将西方国家视为一个“集合体”,就整体力量对比而言,仍将维系“西强我弱”的格局。

其二,西方大国与中国在非洲的关系在经历了一个从各自互不适应到彼此逐步相互适应的过程之后,将在新的利益关系和力量结构的“平衡点”上展开新一轮的较量,这意味着大国在非洲的新一轮博弈尚方兴未艾。

其三,在常态情况下,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与西方大国在非洲的关系将趋于理性:虽然双方的矛盾、分歧难以化解,利益竞争、冲突依然尖锐,但随着适应力和承受力的提高,彼此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或将趋于理性。

其四,非洲在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分量将有所提升,各大国对非洲投入力度不仅决于各自对非洲资源、市场的依存度,还要看其在多边外交领域对非洲的倚重程度;但是商业利益竞争仍将是大国在非洲利益博弈的焦点。

其五,民主、人权、良政等政治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业仍将继续成为西方与中国在非洲“博弈”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在中非关系中拨弄是非,以到达牵制中国“走进非洲”战略,遏制中国在非洲“软实力”之目的。

其六,为抢占全球工业化进程最后的“盛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紧在非洲的布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大国以反恐维安为名旨在强化其在非洲军事存在的安全布局,在凸显中非关系的结构性缺陷的同时,或将使中国在非洲的战略空间受到挤压。

2 其七,西方对中国在非洲活动适应力或承受度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着中国在非洲国际处境将得到改善;伴随国际性竞争因素的不断介入,中国在非洲活动的国际阻力存在着不降反升的风险。另则,“国际合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国际合作”从事务性磋商上升到政策协调或制度规范层面,很可能提高中国“走进非洲”的门槛。

其八,世界主要国家在非洲的竞争将步入多方博弈的复杂进程,其对中国的影响可谓利弊相交:一方面,中国开展对非合作将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但“多方博弈”或许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西方大国对中国在非洲活动的注意力。

其九,地缘政治因素仍将是影响大国在非洲关系演化的潜在因素。诚然,截至目前尚无明确的实例显示或证实西方大国与中国在非洲的竞争已经实质性地上升到了战略层面;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事实是,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大国业已开始从地缘政治的视角来审视、解读中国在非洲的活动。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2.《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国际社会对非投资:回稳趋升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近年,非洲FDI流入增长态势强于全球FDI流动,这是《非洲发展报告》(2012~2013)的最新研究成果。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数据,2008~2013年国际社会对非洲的FDI总额呈现“V”字型态势,其中最低于发生在2010年。自2010年起,由于非洲经济增势在全球整体经济中“亮点”持续,加之受到非洲大陆本身的油气矿产和固体矿产勘探、开发、冶炼等投资效应吸引,国际跨国公司流向非洲的FDI总额逐年增加,2013年非洲吸引FDI总额现为“V”字形增长线中的顶端,达到560亿美元,较2012年500.4亿FDI流入额有较大提升。

从投资方式占比上看,2012年,国际社会对非洲的绿地、并购投资总额分别为470.12亿美元,绿地投资仍占绝对主体。从产业领域占比上看,按UNCTAD的产业分类,2012年,在全部流入非洲总计469.85亿美元绿地投资中,初级产品、制造业、服务业分别占15.9%、44.4%、39.7%。值得注意的是,流入非洲制造业的投资绝大部分也是和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相关联,其中食品和烟草,可可、炼油品和核燃料,金属和金属制品三者分别占制造业流入FDI的10.7%,27.1%、21.4%,三者分别占非洲全部FDI流入额的4.7%、12%、9.5%。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在非洲日益活跃。2011年,马来西亚在非洲拥有190亿美元的FDI存量,在所有发展中经济体中位居第一,其投资最集中的产业领域首推农业,马农业投资在东部和西部非洲都有分布;其次是金融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毛里求斯。对非FDI存量排在马来西亚之后的发展中经济体分别是南非、中国、印度,2011年上述三国在非投资存量分别为180亿美元、160亿美元、140亿美元。

鉴于相当多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势头较好,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

3 非洲市场环境日益改善,以及非洲消费市场的潜力和前景巨大,域外跨国公司会愈加关注非洲大陆的投资潜力,但对非投资占全球投资总额的比例未来几年仍会保持3%~4%的数值,这是因为这种潜力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仍将处于潜伏状态。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3.《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2013年中非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增速放缓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2013年,中非贸易承继过去数年活跃态势,延续增长惯性,双边贸易额再破历史纪录,但却出现发展后劲可能不足的迹象。

《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从中非贸易规模看,2013年,中非贸易再创历史新高,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102.39亿美元,同比增长5.9%。其中,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为928.09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中国从非洲的进口额为1174.29亿美元,同比增长3.7%。虽然中非贸易总额再创新高,但中非贸易进出口的同比增速却持续走低,2013年中非贸易总额增速为5.9%,既远远低于2012年19.3%的增速,也不及中国对外贸易7.6%的平均增速。中国与非洲对外贸易的同比增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之势,预示着中非贸易的后劲可能不足。

从中非贸易方向看,仍然凸显集中度较高的特征。2013年,中国对非洲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国依次是南非、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加纳、摩洛哥、肯尼亚、坦桑尼亚和贝宁十国,占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的69.92%,均是非洲GDP排在前列的国家。同期,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十大来源国依次为南非、安哥拉、刚果(布)、赞比亚、刚果(金)、赤道几内亚南苏丹、苏丹、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上述国家大多为原油和矿产的富集国。

从中非贸易商品结构看,中国向非洲出口制成品、从非洲进口资源性产品的商品结构的变化式微。2013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机械设备、车辆、钢铁产品和针织品等商品上,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出口额比2012年同比增长率分别是15.9%和12.53%。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矿物燃料、矿砂、矿渣和矿灰、铜及其制品、贵金属以及木及木制品上。2013年中国从非洲的原油进口额为510.19亿美元,占中国从世界原油进口额的23.24%,仍为中国第一大原油进口地区。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4.《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四大动力推动非洲经济重返加速增长之路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

4 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和本土局部动荡日益增多的形势下,2013年非洲经济实现4%的增长率,约为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2.1%)的2倍,略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水平(4.6%),显示非洲经济正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和阿拉伯之春的负面影响,重返加速增长之路。中小规模的低收入国家是非洲经济增长最强劲的群体,如南苏丹、塞拉利昂、冈比亚、赞比亚、利比里亚、刚果(金)、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等国的增长率均超过7%。但非洲传统经济大国增速普遍较低,如南非、埃及和阿尔及利亚的增长率均低于3%。非洲原油生产和出口国也因原油产量下降而出现增速普遍下滑的局面,平均增速为3.9%,低于非洲平均水平。

推动2013年非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有四个:一是强劲的投资需求。2013年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掀起一股基建热,上马了一大批公路、铁路、港口、电力和科技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少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二是旺盛的消费需求。2013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私人消费增长5.6%,政府消费增长6.2%;当年流入埃及的侨汇资金高达200亿美元,流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侨汇资金为320亿美元,侨汇资金成为非洲家庭消费的重要资金来源。三是基本稳定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2013年非洲最大宗出口商品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近年来的高价位窄幅波动,铜、铝、黄金、咖啡、花生等农矿出口产品价格虽有下跌,但跌幅不是很大,有些出口产品如铁矿石、可可豆和棉花还出现微涨。这种形势非常有利于资源出口型国家。四是中非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及其示范效应。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非期间,宣布了一系列援非新举措,其中包括200亿美元贷款额度。6月,第五次“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在日本横滨召开,日本政府宣布未来5年将向非洲提供3.2万亿日元发展援助。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非,宣布了总额70亿美元的“电力非洲”计划。12月,法非首脑会议在巴黎召开,法国总统奥朗德宣布将设立总规模200亿欧元的援助基金以帮助非洲发展。西方大国的援助承诺虽各有图谋,但对于发展资金极度短缺的非洲国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上述增长动力有望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因此非洲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在今明两年提高至5%左右。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5.《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大国对非关系形势透析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2013年域外大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非外交的战略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加大,美国、法国和日本以“首脑互访”和“峰会外交”为代表的高层外交达到了多年来的一个顶峰,奥巴马2013年7月访问非洲3国,日本安倍晋三2013年8月和2014年1月两度访非,并在2013年6月日本举办了第五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非洲50多国领导人和代表团与会,规模空前。2013年欧

5 美及发达国家把经贸合作视为对非外交的重头戏,挽回和避免对非战略竞争上颓势。最后,主打“安全牌”成为欧美日对非外交新特点,2013年非洲恐怖主义形势严峻,马里、中非、南苏丹等国安全局势不稳,西方的军事介入和干预显著增加,法国作为“非洲宪兵”带头武力马里和中非共和国事务,奥巴马上台后虽然改变了小布什时期“反恐为纲”的对非战略,但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种“静悄悄介入”的方式,以加强情报网络建设为重点,在非洲设立一批无人机基地、特种兵哨所和军备物资补给站,美国“非洲司令部”的军力以化整为零的方式进入到非洲。最后,西方依靠制度、规则以及话语权优势对非施加持续影响,欧美大国对非关系中,除了军事外,西方在普世价值理念、国际制度以及国际规则上的“制定权”和“解释权”是其对非洲另一核心战略优势,通过国际刑事法庭司法干预肯尼亚内政,在“2015后国际发展议程”问题上不断引导话题和议程设置,逐渐偏离“发展”的主题,通过隐性手段将政治和社会条件植入2015后的国际发展议程。

2013年,在欧美、日对非洲经贸合作后劲乏力的情形下,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合作依然保持发展活力,对非贸易和投资额增长迅速。新兴国家对非合作是“南南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未来有三个领域的合作值得关注和深入进行。第一,创新和发展现有国际金融机制,改革当前发展援助理念。在2013年3月南非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上,组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成为热议的话题,虽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未来发展还是个未知数,其金融规则与发展援助理念将不同于现有西方主导、“政治和价值观挂帅”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二,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寻求共同立场。当前南南合作如想取得实质性的影响力亟待“万隆精神”的回归,而在2013年的对非“南南合作”合作中,各方寻求共同国际立场的意识正在上升。如在第三届“南美洲—非洲合作论坛峰会”上,会议声明支持阿根廷收复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支持古巴反对美国封锁、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观察员国,谴责在叙利亚的暴力等。第三,气候变化问题。新兴国家与非洲的合作是改革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一环,但双方合作如要保持可持续发展或更上一个台阶,有以下三个层面的现实困境亟需应对:第一,新兴国家与非洲因发展差距拉大所导致的利益诉求分化。第二,新兴国家之间在非洲的竞争。第三则是来自西方的压力,避免非洲成为新兴国家和西方之间零和博弈的“试验场”仍十分重要,从历史上看,类似于冷战期间美苏在非洲的恶性竞争只会严重削弱并挤压非洲自主发展的能力与空间。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6.《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对中非关系的影响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及南南合作的不断深化,是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GDP占全球GDP份额为40%;2011年,这一比例升至49%;2030年,这一比例有可能将达到57%。伴随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复兴,

6 南南合作得到显著发展,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加大了对非洲发展的关注。在南非于2010年12月成为金砖国家之后,金砖国家组织成为推动非洲发展的重要平台。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发展中世界的复兴浪潮及南南合作的新发展直接导致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多元化,原先“一超多强群弱”的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超走弱”、“多强并起”、“群弱渐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生动写照。特别是新兴国家对非洲发展的深度参与,改变了原先西方传统大国垄断非洲的旧有局面,从而深刻改变着非洲的地缘政治格局。非洲国家可以借助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力量来制衡西方传统大国对非洲实施的外交压力,从而在政治自主性、独立性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获得更大发展。

同时,黄皮书也指出,西方大国加大对非介入使中非关系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 “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名,在非洲实施了两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一是小布什政府于2007年正式组建非洲司令部,二是当前奥巴马政府加大了在非洲的军事部署,美国已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塞舌尔、吉布提和尼日尔等非洲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并部署无人机。从根本上讲,美国在非洲的战略目的是要维护美国治下的霸权体系,而非洲是其全球霸权的重要一环。

素有“非洲宪兵”之称的法国,近年来显著加大了对非洲的军事介入,对非政策的“再军事化”色彩明显加强。2011年法国出兵干涉利比亚内战,2013年以来又相继出兵马里和中非。2013年法国《国防与国家安全白皮书》再次确认了非洲对于法国的重要地缘战略地位,并将东起几内亚湾、经西非海岸、中经马格里布地区、红海,到东非之角和索马里的广阔地区视为法国的重要关注区域,形成了一条“几内亚—索马里”战略地带。面对大国竞逐非洲的现实及非洲地缘政治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法国重新拾起了军事干预这道最后的武器,以便挤压其他大国在非洲的存在和发展空间,维护法国在非洲既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利益。法国的作为,势必影响到中国在非洲特别是在北非、西非和中非部分国家的利益的拓展和影响力的提升。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7.《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指出—— 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中非经贸关系的影响

2014年7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发布会暨“大国对非政策的新动向与中非关系发展的国际环境”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召开。

黄皮书指出,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七年中非经贸关系将更多体现一种互为动力与机遇的发展结构。

黄皮书指出,伴随世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均已发生改变且仍在持续演变,中非经贸关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双方合作将更多体现出对称依赖的关系,更强调合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当前中非经贸关系面临着新的世界经济环境。第一,全球需求乏力成为常态,各国经济表现分化加剧。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势头趋稳,但公债、财政和就业问题仍存困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金融风险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第二,

7 新兴经济体经济减速,但仍保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上升势头。国际分工格局持续演变,南南合作不断加强,新兴经济体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加速向低收入国家转移的趋势,2007-2012年新兴经济体对非投资年均增长20.7%,远超发达经济体8.4%的增幅。第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未变,但全球竞争的区域格局特征日益凸显。第四,全球资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消费已趋平稳或呈下降态势,而中国、印度、巴西等国资源消费日益增加。

新形势下中非双方将基于各自转型与发展目标来构建利益契合点与增长点,中非经贸关系呈现“发展导向、投资引领、多元互动、推动转型”的发展趋向。

首先,中非之间正在形成一种互为动力和机遇的发展结构,双方通过经贸合作加快推动各自结构转型。全球需求不足促使中非经济增长更加互相借重,惟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才能为各自调整与变革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

其次,投资成为中非多元化合作中的利益契合点。当前多数大国长线项目投融资能力下降,而非洲面对基建、制造业和民生领域的巨大需求心有余而力不足,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主要诉求之一。中国推动新一轮扩大开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拓展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值空间,中非经贸合作正从贸易先行向投资引领方向转型。

再次,非洲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以改变单个国家市场过小且相互隔裂的问题,跨国跨地区基础设施成为中非经贸合作重要内容。通过参与电力、路港、航空、电信等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运营,帮助非洲改善基础设施匮乏和电力供应不足,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跟进投资,构建区域性产业链。

第四,各大国加大对非投入的态势已非常清晰,中非经贸合作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外部挑战,中非经贸合作中出现的摩擦和利益分歧有可能被放大或“国际化”。

黄皮书建议,应从机制建设、管理体制、系统规划和软性保障等方面完善政策。首先,进一步完善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提高部际协调效率,重点支持非洲工业化和一体化进程,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集群式”对非投资。第二,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简化审批程序,完善对外投融资平台,以政策性资金带动社会资本扩大海外投资,增强政策合力和效能。第三,统筹协调政府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合作,系统规划对非合作方案,引导不同行业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实现对非资源、基础设施、加工业和金融投资的协同发展和配套对接。第四,加大软性领域的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在保持高层良好互动的同时,加强与民间交流,扩大互信互利的民意基础。

(参见《非洲发展报告(2013-2014)》摘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7月)

第五篇: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实录

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上午9:3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层学术报告厅举行“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会议对2009年的社会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2010年的形势进行展望与预测。 谢寿光:

各位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现在开始。出席今天报告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著名社会学家,蓝皮书主编陆学艺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蓝皮书主编李培林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研究员;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统计监测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教授。这个月7号我们发布了《经济蓝皮书》,经过社科院课题组的预测,在2010年中国经济是温和的趋势,在社会方面,2009年我们应对着金融危机,社会形势的发展也出现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

记得一年前,也是在这里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的时候,根据课题组研究的成果,当时提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将会是2009年的一个社会热点也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这应该是在所有研究中最先系统的预警2009年社会发展状况的问题。发布之后,当天就引起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直接影响党和国家采取的一些应对决策措施。这也充分显示出《社会蓝皮书》对于社会形势的分析、预测,为现实服务的功能。

过去的一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已经进入了一个回升的阶段,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将会有什么新的变化,2009年本身在社会实践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入分析、追踪社会形势的发展,今天大家所见到的《社会蓝皮书》将告诉我们专家研究的是什么样的成果。今天我们有请这几位专家从不同的层面给大家分享这次的研究成果。

首先,我们有请《社会蓝皮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李培林所长做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李培林:

2009—2010年的社会形势,我们采取了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就是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成长阶段。第一部分,我先介绍一下关于这个提法的含义,以及我们判断的理由。所谓进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意味着整个经济社会形势从2010年开始会出现经济增长率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国发展的动力将发生一个较大的变化,更多的依赖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国内消费的增长。

从整个判断的理由来看,一个是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将进入中期加速的成长阶段。因为根据国际经验,国内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下降到5%之下,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到30%以下,城市化水平超过50%,将意味着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经济的产值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城乡发展的城市化水平,这三大支柱结构都要发生重大的变化。

从产值结构来看,在GDP当中,2010年农业产值占GDP比重要下降到10%以下。我们在这30年来,农业产值的下降差不多每三年下降两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整个的农业产值的GDP比重要下降到6%以下。在就业结构当中,劳动力的比例,2010年将下降38%以下,2015年将下降到33%左右。城乡结构当中,2010年以城镇常住人口代表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8%左右,也就是说,到20

12、2013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首次突破50%,2015年,会达到53%左右。三大结构的发展变化表明,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入了中期的加速,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转换。这是我们说的进一步发展的新成长阶段的一个重要含义。

第二方面,社会结构变迁要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成长阶段。城乡结构的巨大差异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现在来看,中国正在加速地进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新阶段。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仅是破除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之间的壁垒,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城乡之间在社会体制方面的障碍,包括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户籍等方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将在我国发展史上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

第三方面,人民生活进入大众消费的新成长阶段。大众消费特别是指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后的消费阶段。我们会看到,这两年来中国人均GDP的增长,特别是以美元为计价的人均GDP的增长出现了快速的发展态势。从1978年到2000年,我们的GDP从不到400美元增加到800多美元,用了将近20多年的时间。到2000年的时候,在制定2020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时候,当时的预测是用20年的时间实现人均GDP翻两番,也就是说从800多美元达到3000多美元。但是这两年,这个速度在不断的加快,一个原因是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二个原因是每年新增人口在不断减少。因为人口基数越大,分母越大,人均GDP水平就会偏低。第三个重要原因,人民币的升值。在2003年我们的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2006年就超过了2000美元,到了2008年,我们超过了3000美元,到明年年底,我们将会接近人均GDP4000美元。这比我们原来说的到2020年才达到人均GDP3000多美元,时间大大的提前了。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整个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恩格尔系数在不断降低,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在整个消费支出当中的比重,到2009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低到37%和43%左右。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可以说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小康的居民消费阶段。这个阶段,大额的消费产品,像汽车、住房开始进入千家万户这样的一个普及阶段。整个消费当中教育、医疗、旅游、文化等新型的消费支出在快速增长,这些都是进入大众消费新成长阶段的特征。

第四方面,国民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我们现在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发达省份开始普及12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都在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24%左右。虽然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这还是比较低的水平,但是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且按照国际标准,进入15%以后,就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正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大众教育的新成长阶段已经到来。

第五方面,社会保障进入了构建覆盖全民体系的新成长阶段。我们国家在过去社会保障一直局限在部分城镇居民,特别是城镇职工的范围之内,整个农村几乎没有覆盖社会保障的网络。但是这些年来,在这个领域当中,特别是根据中央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要求,这方面在迅速的扩展。

首先,最低生活保障现在已经覆盖整个城市和农村,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2000多万人,农村有4000多万人,全国将近有7000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城镇职工的医疗、城镇居民的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个体系已经覆盖了全国11亿多人,所以几乎是覆盖了全国居民的范围。

基本养老现在正在迅速扩展。特别是今年,我们已经扩展到全国10%的县。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大概在五年之内,农村基本养老会得到迅速发展。现在按照我们的目标,就是在2020年之前,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这三项基本制度为支柱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基本上搭建起来。

最后,整个新成长阶段还意味着,我们的改革从主要的经济改革过渡到全面改革的新成长阶段。这30年的改革总的来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他领域也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主要的改革途径还是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建立,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要求我们的体制继续进行适应这种巨大变迁的改革,所以要求改革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全面改革。

现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以及要急需进行的改革就是社会体制的改革,这涉及到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城乡社会管理、事业单位运行、社区社会组织等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当然,这个判断总的来说是比较乐观的判断,因为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冲击,但是也为我们提供了结构转变和进入新成长时期的一个良好的机遇。

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重要的方面一个就是就业。就业方面,尽管从失业率来看,近三年以来处在最严重的时期,但是相比较去年年底我们在这里开2008年形势发布会的时候,实际发展的结果比我们当初的预想要好很多。一个是我们当时担心的三个情况现在看来都没有发生。第一个就是当时担心大量回乡的农民工在农村聚集,在农村产生大量的无业农民,对稳定农村形势产生影响。现在来看,春节过后的两三个月以后,我们调查组在下面的调查中反映,大概85%以上的农民工当时就已经返回到城市。也就是说,由于城乡收入之间较大的差距,即便是城镇农民工工资的下降,也不足以阻挡农民工返乡的就业冲动。另外,现在农民工正在进行转换,第二代农民工在整个农民工的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第二代农民工一般都没有农耕的经验,而且他们更多的接受了城市的文化。年轻人在农村生活一辈子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绝大多数农民工都返城。

第二个没有预想到的是,农民工返城以后,在城市里形成无业农民工的聚集,对城市生活产生影响。现在来看,这个情况也没有发生。总的来说,尽管在年中的时候尚有一千多万农民工没有找到工作,但是随着下半年整个经济的转换,以及工作岗位的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情况越来越好。特别是在东部,东莞、深圳这些地方,甚至重新出现了农民工招工难的现象。尽管农民工的就业工资水平比起金融危机前有所下降,但是整个就业情况比我们当时预想的要好得多。

另外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大学生就业今年达到600多万,在整个金融危机之下,国有部门,特别是涉及到服务业部门招工骤然减少,所以当时担心大学生就业会成为严重的问题。根据国家教委公布的数字,在

7、8月份大学生毕业时的整个就业签约率是74%。现在有民间专门调查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公司,根据他们调查的数据,就业率比这个要低的多,只有50%多。但是你要到各个大学问,几乎大学自己公布的签约率比国家教委公布的都要高。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心态还是比较积极、健康的,他们基本上没有依赖的心态,在积极的寻找工作。当然,就业市场在发生很大变化,一个是大学生初职就业工资在下降,另外,过去一些热门的专业,比如工商管理、外语、国际贸易,大概排在前10位失业率比较高的,相当一部分都是过去的热门专业,现在就业率比较低,特别是法律下降的比较快。这和前两年这些行业大规模的扩招、招生有关系。

总的来说,在学界对就业问题的严重性给予高度关注,政府这次提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国务院今年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大学生就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所以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方面,关于收入分配的问题。总的来看,尽管这些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大规模的财政上的转移支付,试图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总的来看,现在的差距还是朝着扩大的方向在发展。在整个的收入差距当中,应当说城乡差距是最大的一个变量,城乡差距的变化情况是影响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到去年,出现了可喜的局面,2008年是近十几年来我们首次出现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几乎相等的局面,而且城乡收入水平的绝对比第一次出现了略微缩小的状况。

但是在2009年,情况又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因为农民工的收入情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下降,而在农民的收入当中,增长最快的是县级收入,而在县级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收入。农民工外出打工收入下降,对农民工的收入增长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估计今年全年城市居民收入可以增长到10%左右,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大概增长只有6%—7%之间,所以城乡之间收入的增长率又拉开了

3、4个百分点。这个情况是我们克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的新的难点。 第三方面,社会保障方面。今年最大的一个突破就是国家规定,把农村的养老保障,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没有规定路线图的保障制度,因为我们在文件当中一直在说,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的进行养老保障试点,因为养老保障是需要花大量的钱的领域,在这方面要谨慎推进。但是今年明显加速,要求在今年年底覆盖到10%以上的县。而且从全国来看,各地采取积极态度,很多地方超额完成了中央布置的任务。所以预计今明两年,增长速度会超出我们的预想。

至于医疗方面,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以及新兴农村合作医疗这三项制度全部覆盖了全国11.6亿人,基本上能够全部覆盖,而且今年医疗报销比例平均上升了5个百分点,所以这还是非常大的进步。今后三年,各级政府将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的就有3000多亿元。所以社会保障现在也在快速的推进。特别提到的是,现在我们说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障,这个养老保障和过去农民的医疗保险在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过去十几年来,农村养老保险探索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形成储蓄的模式。现在我们实行的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特别是政府补贴相结合,所以政府现在开始向农村养老进行较大的投入。这将结束我们千百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

最后,我想谈一下关于社会稳定的情况。大家知道,由于2009年是我国60周年大庆,所以各地都对社会稳定和维持社会秩序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打击黑恶势力,特别是清理社会犯罪团伙的行动,所以整个社会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的状态。但是现在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今年群体性事件发生仍然保持着多发的态势。

特别是引人注目的态势在重演过去的群体性事件,比如湖北石首事件,几乎重演了2008年瓮安事件的发展。也就是说,瓮安事件是一个中学女学生溺水死亡,湖北是青年厨师跳楼死亡。和瓮安事件同样的是,大家在议论死亡的时候,政府宣布的是一种非正常死亡,但是群众通过网络等各方面开始传播,说他们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后来政府通过验尸认为是自杀,家属就不相信,然后就开始护尸行动,长达30个小时。开始时地区检验不行,然后到省里进行检验,最后也是酿成了上万人的群体性事件,发生了烧毁楼房、汽车事件,发生了严重的警民冲突。当然,这次时间的暴烈程度不像瓮安事件那么强烈,但是它发生的过程、逻辑几乎和瓮安事件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类事件叫做“非阶层性的、无直接利益的群体性冲突”。非阶级性的是说参加的人群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无直接利益的是参加群体性事件的人和事件本身没有关系。这就说明在我们的一些地方,由于基层财政的薄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当中,在加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历史上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企业改制、房屋拆迁、土地征用、集资等等,这些事情当中都向群众欠了很多债,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的民怨太深。所以一旦突发事件产生以后,就造成了所谓的非阶层性的、无直接利益性的群体冲突。 当然也有我们熟悉的有阶层性的、有直接利益的群体性事件,就是吉林通钢事件,通钢事件的陈国君之死反映了改革开放进行了30年,仍然发生这种损害职工利益,在兼并一个国有企业的过程当中,不向职工大会打招呼,不向原有的企业领导班子通报情况,所以造成了几万钢铁工人制造群体性事件。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造成民营企业的总经理之死,这个事情现在还没有最后处理。

这个事件反映了在改革过程中这种熟悉的事件依然可能继续发生。特别是2009年,各种群体性事件多发当中,我们特别关注和环保原因相关联的群体性事件在快速发生。所以在2009年因为环保原因造成的群体性事件,近十几年来,全国十大环保群体性事件中,发生在2009年的就有6起。这些情况都值得我们关注。

总之,在我们今后的发展当中,一方面保持比较乐观的估计,因为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成长阶段,这个阶段无论是增长方式,还是发展方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政策层面,我们强调过去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当中,投资、出口和消费当中,出口现在已经结束了十几个月的下降,刚刚开始回升,但是在短时期内,我们也不能指望再恢复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外贸进出口占GDP比重60%左右的水平。所以大量的投资仍然要改善投资结构,我们还遇到关于产能过剩、重复生产、投资效益下降,以及通货膨胀的可能性等相应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发展方式就要更多的依赖于消费,消费就意味着我们如何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我们的投资结构,发展涉及人民群众和影响消费预期的消费、医疗、住房等方面。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在结构转换点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集聚、爆发。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

谢寿光:

感谢李培林教授为我们对这本蓝皮书的研究成果做了非常简明、扼要的解读。课题组研究提出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从7个方面做了阐述,我想每个方面都可以让媒体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对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稳定方面,提出了警示性的问题,他做了很好的探讨。他也梳理了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们进入专家解读阶段。有请陆学艺教授做报告,大家欢迎!

陆学艺:

刚才李培林教授做了这本蓝皮书的主报告,提出了我们进入了新的成长阶段,从各个方面做了阐述,我觉得很重要,对大家怎么样认识社会形势发展,他提出了很重要的概念。这本书的191页我写了《新阶段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我来做一点这方面的讲述。 新成长阶段,近几年的一个特殊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建设的成就非常好,快速的发展,非常突出,即使遇到世界金融危机这样的冲击,我们加以调整以后,超过了我们所预想的。当然,另一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也是比我们预想的要严重。如何来认识这两个社会矛盾现象,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是好几年了。所以我们课题组在这些年想运用社会学的结构理论,利用这个理论进行分析、观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 近几年,课题组进行了长期研究,写了一本书《当代社会结构研究》,现在已经交到社科文献出版社,现在他们正在组织出版,大概下个月能在这里召开发布会。我想这和我们的主题也有关,就是怎么来认识现在的这种一方面经济形势大好,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突出,我想从社会结构方面来关注。

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结构。经济结构大家耳熟能详,都知道我们的GDP是多少,

一、

二、三产业怎么样,就业怎么样,财政收入怎么样,但是社会结构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新词。比如你到一个地区去,就知道这个地方的经济结构,知道它的

一、

二、三产业,但是看这个地方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特别是通过调查研究知道它的社会阶层结构,你马上就能判断它是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但是我们现在到一个地方去,一开口就是经济结构,你问人口多少,城乡比例是多少,都没有一个准数。他对有多少人说不清楚,问他到底有多少农民工给你干活,他也不清楚。所以说,我们对社会结构的研究是缺乏的。 现在总的基本框架不变,我们国家的专家和政府官员都认为,我们的经济结构达到了社会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经过我们的研究,我们的社会结构这几年也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是现在的社会结构只处于社会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这两个基本结构,就是经济和社会要协调,但是现在这两个不是一个阶段。变化很大,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矛盾还是很大。从理论上分析,来研究这个矛盾,现在这么多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它的根源就是这两个结构差引起的。

比如说现在我们的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到2008年的45.7%。我们算了一下,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原来1978年,我们是1亿7千多万的城镇常住人口,现在已经接近6亿,平均每年,比如说把农民工算在内,每年进入1400多万。但是我们现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我们是工业化中期阶段,那么农业就业人口应该低于30%。我们在1978年的时候是72%,到了2008年,已经发展到每年进入二三产业当中,到2008年农业劳动力是40.8%,但是还差10个百分点。所以应该讲这些差距大致是这样,现在的城乡差距,根据我们的测算,社会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是和经济结构的变动相比,社会结构应该滞后小五年左右。 举个例子,我们的农业就业人口还有40.8%。发达国家都在10%之内,要讲工业化中期水平,我们15%还不够。城市化率我们原来是45.7%,经过研究,我们的工业水平应该占到城市化率的60%。而我们现在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就是45.7%里面是有水分的,和2000年以前的城市化是不一样的,现在把大概接近2亿的农民户口的人算在城市常住人口的45.7%。就像汽车的零件一样,你换了零件,但是总的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协调是导致当前社会矛盾的根源。

第三个问题,社会结构现在滞后的原因,为什么会这样。总体来说,各个国家一般是经济发展肯定在前面。经济结构变了以后,这个社会格局就会变,但是它总有一个滞后的阶段。但是这个滞后不能太长。我们在经济结构改革的同时,没有经验,所以社会体制的改革滞后了。比如说城市化体制、户口体制、人事体制这些体制没有变,所以使得我们的城市化就业结构不合理,包括社会事业体制等等。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我们长期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到一定阶段,把它与GDP挂帅了,这里面牺牲了农村,牺牲了社会建设,牺牲了环境。这里面是造成了这些原因。所以说造成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协调是多方面原因的。

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在2003年明确提出要协调这个矛盾,把经济不协调、社会不协调、地区不协调的问题要解决,而且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开了会,提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把社会主义和谐建设放在特殊的位置。可以说这几年城市化、户口制度的改革方面还不能慢,因为能够转到这上面来是很难的。我们的六中全会说要把社会结构放在特殊位置,但是金融危机来了以后,我们的GDP还是增长的。我们要解决这个矛盾,使各个方面都正常了,应该把经济建设、调整社会结构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和谐社会和社会体制的改革、城市化发展最重要的,这样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全面进步能够达到这么一个阶段,现在是关键阶段。

借这个机会,我向大家讲一讲当前的形势。谢社长给我提出来能不能讲两个数据,我补充一个内容,和这个有关。现在从总体的经济社会形势看来,关于经济形势的报告我们有了,但是我看了一些材料以后发现有很大的问题。就是说美国的次贷危机经历了一年多政府协调,现在把次贷危机的有毒资产进行了处理。现在从各个材料上判断,实际上,美国从三季度开始回暖,我们比它早一个季度。但是,实际上它的有毒资产并没有解决,而是把它冷冻起来,这些政府和银行分析,他们把这个坏事情往后推,所以经济回暖比原来预期快一点。但是有毒资产并没有处理好,所以经济学家估计,大概在2011年,在那个时候这次危机还会回来,因为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估计在2011—2012年这个危机还会出现,这是我们国内的经济学家做这样的估计。

现在有一个极大的问题,我们讲2008年的这场经济危机,让我看,我们的性质和美国不一样。他们是后工业社会的金融危机,我们实际是产能过剩、产品过剩的传统的经济危机。外贸遇到问题了,主要是广东、温州、福建等地方,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但我们也是马上投资4万亿,同时2009年信贷大大的扩张,现在已经把10万亿投进去了。据我知道,当时产能过剩的项目,现在都投了。不光是我的看法,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个产能恰恰在2011年—2012年会投产,如果那个时候和美国又遇上了,他们的金融危机再一次爆发,这个问题就大了。现在美国人不光靠信用卡了,中国将来面临的问题在2011年、2012年才会出现。我们喊了十几年的转变,原来是转变增长方式,现在是转变发展方式。从1996年提出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结构要我看现在消费年年在降,2008年缩小了一点,今年还会是0.33%。

我们要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年说扩大内需,就是扩大不下去,解决城乡差别就是在扩大,在不同社会体制上,一些大的问题上来解决是不好解决的。好在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好,讲了多少年以来的问题,明明白白的讲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前从不这样讲,这次就讲了。以前我们喊了多少年的改革,多少年的户口改革,现在把中小城市开放了。这两个是真正扩大内需的做法。但是我的看法是,若干年来,中央一个大的政策,没有若干年的总结要贯彻到下面是不容易的。但是改革户口制度、农村的社会保障、医疗改革,这几个提得非常好,现在已经覆盖到全国。 谢寿光:

陆学艺教授长期研究社会建设,他为社会建设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意见,他的成果我们正在编辑过程当中,下个月可以有一个小型的座谈会,到时也可以同媒体共同分享。下面有请蓝皮书副主编,社会学所的陈光金副所长进行发言。 陈光金: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媒体朋友见面。2010年的蓝皮书在各位同仁,以及出版社的编辑下如期出版。前面的两位教授都做了总的发布,陆老师从社会结构角度展开了蓝皮书报告的基本内容。我的发言没有什么主题,主要是围绕今年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前面两位教授的发言做补充。

首先,我想概括地总结一下,一方面是这本书里涉及到的,有的是在我们写完这本书之后社会出现的事情,来看一下2009年究竟有什么样的重大事件和现象。我个人看,有四个方面可以看作是中国在2009最为引人注目,影响深远,触及到中国经济社会深层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

第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是保增长、保就业的问题。这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到现在,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直强调的问题。在保增长、保就业的方面,引发社会议论、探讨,甚至质疑的也有很多方面,比如4万亿投资问题,4万亿投资的方向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起到一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这是今年舆论、学者研究的非常多的问题。 还有在保增长、保就业的4万亿投资当中出现的所谓国进民退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下一步究竟怎么走,能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当然,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认为,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因为从五年期的长时段来看,总的来讲是国退民进。尽管今年有些特殊,比如4万亿投资中相当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是国有企业或者国有单位议论的比较多。还有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也引起了很大的议论和讨论。

相应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为了保增长、保就业,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多的考虑了用人单位的处境。相应的,包括减税、免税等等,也包括劳动者保障可以缓交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是不是对劳动者的利益造成某种损害,这些问题都是保增长、保就业这样一个大的发展目标之下,今年讨论的比较多的热点问题。其实背后也有很深的制度性的层面。

第二个是关于初次收入分配方式的调整问题。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方面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初次收入的初次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也可以看到,地方GDP收入法构成中,劳动者报酬所得比重已经从21世纪初期的50%多下降到不到40%。而与此同时,资本报酬所占比重从最低的18%多比例上升到30%以上,这在国际上都是很少见的。发达国家这两个比例是56%、15%左右。

第二方面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的外需受到很大影响。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外贸的这匹马相当于瘸了。但是在调整初次收入和拉动内需方面也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实际要保增长、保就业,就可能难以实现调节初次收入分配。前面李教授已经提到农民工收入在下降,尽管官方统计说农民收入增加,中西部前三季度增加4.3%,东部增加3.1%,但是实际上,很多调查和观察表明,农民工的收入是下降的。一方面是工资率下降,还有工作时间,尤其是加班时间减少了,因为订货减少了。所以今年城乡差距会继续拉大。

第三个大的热点问题,社会保障改革,包括低保制度的建设。这个改革的方向,或者说大家的预期是要朝着现有的保障制度进一步实现整合的问题,所以也涉及到农民工能不能参加养老保险,能不能接续、转移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农民的问题。

第四个大的热点问题,目前中国继续处于矛盾多发期。社会矛盾冲突比去年有一个回升的趋势,前两年经过国家各方面的努力,实际上群体性事件是有所减少的,冲突是有所减少的,但是今年以来增长幅度又是相当可观的。在这种群体性事件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趋势。首先,无直接利益相关的冲突和有直接利益相关的冲突都在发展。第二,暴力型的,蕴含着阶级意识的冲突,以及非阶级性的、非暴力的冲突在双向发展。还有各种喝茶事件、聊天事件等等都表明中国现在的群体性事件,当然里面包含着冲突,显示出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是暴力性的冲突在增加,另一方面也是非典型的、非阶级的、非暴力的冲突也在增加。第三,环保冲突正在成为引发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刚才李教授已经提到,2001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十大环保事件当中,有6大事件发生在2009年,这实际是这30年来不环保的经济发展造成的有害影响的积累,最终在社会层面爆发。 第五个大的热点问题,一些地方的公共权利在行使的过程中实际约束引发许多重要相关法律和法规变革,或者这种变革的预期。比如成都被拆迁房屋业主自焚事件等可能推动政府拆迁条例的修改,最近有报道表明,中央政府正在考虑修改拆迁条例。但是我期望,《土地征地条例》也能够得到相应修改。还有上海的钓鱼式执法,南京公民最近醉酒致死案的离奇判决,再次引爆社会对执法司法的公正性的质疑。南京这个事件也是挺有意思的,南京再一次续写了前两年的扶人被诉判决的形式,所以网上的质疑非常多。有的网民甚至用了四个字,加了两个感叹号“南京!南京!”我想这些事情实际都将推动着如何进一步约束公共权利的制度改革。

第六个的大的热点,网上舆论广泛参与公共事件,继续影响公共事件的发展方向,深化网民的社会参与,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民主的进程。在这方面,各位都是媒体人,我想感受更深刻。

第七个大的热点问题,反腐败、打黑、打击传销和人口买卖问题。这方面来讲,整个一直都是热点,整个社会在这一年里都是热血澎湃。在反腐败、打黑等方面,重庆打黑事件应该说一方面是比较振奋人心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前天见过一个地市级的公安局的政委,他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他说“打黑还要继续做。”第二句话“重庆这样的问题在全国不是那么普遍的问题,但同时,重庆的问题在全国也不是最严重的问题。”他从公安的角度来这么说,我想是可以理解的。应该说反腐败今年有若干的官员落马,从老百姓来讲,我们看到还是比较振奋的,大家对反腐败还是有了很大的信心。

第八个大的热点问题,国庆60周年庆典,它展示了国力,提升了信心。当然,这个事情本身有没有其他的影响,也有待观察。但是总的来讲,60周年大庆对于中国人来讲,包括海内外的华人华侨还是感到非常振奋的。

第九个大事,大家普遍关心的,就是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它已经闭幕了,它不仅仅是一次一百多个国家政府首脑的峰会,它更深入到我们这个家园,这个地球未来的利益。我从各种媒体和网络上来看,有两个大的热点,一个是大家关注点主要在将来的环境问题上、气候问题上的国际关系,中国在这种国际关系当中应该如何处理相关的问题;第二个大家关心的是温家宝同志在峰会上所作出的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承诺能否兑现。我看很多人认为压力还是很大的。

第十个大的热点问题,是教育改革问题。这里面有钱学森临终遗言,有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尝试,以及其他各种教育不公平方面的探讨。在这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关注还是比较集中的,还是比较多的。从我个人的角度,一方面是从书里进行总结,一方面是书出版以后新发生的事件,我觉得2009年对于中国也是不平常的一年,前面的十大热点对于中国,不仅仅会影响2009年的社会,它将进一步深远的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这是关于几个热点问题的,我本来还想补充几个问题,比如就业问题、群体性事件和矛盾关系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互联网问题,但是时间不够了。总之两句话,第一,书里的内容都有了。第二,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仅是金融危机。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谢寿光:

陈光金博士做了很充分的准备,现在正好到年末,中国十大热点社会问题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新闻题目,会后你们可以深入的进行交谈。下面我们有请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统计监测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演讲,大家欢迎! 吕庆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下面我就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状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方面,从大的方面是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当前居民收入和消费现状,第二是生活消费存在哪些问题,第三是生活消费的建议。下面从第一个方面,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

通过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780.8元,是2000年的2.5倍,如果扣除价格原因,年均递增9.9%。从2009年1—9月,前三季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比上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0元左右,是2000年的2.1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是6.4%。从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县级收入来看,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年肯定比去年有所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要比去年增幅有所下降。总的来说,仍然是增长的态势。

第二个方面,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城镇居民以前主要是工资收入,但是工资收入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是逐年下降的。2008年工资性收入占整个收入比例的66.2%,比2000年降低5个百分点,经营、财产性收入比例上升,成为居民收入增长的亮点。对农村来说,主要是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这个收入也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8年占比是51.2%,比2000年降低了12.1个百分点。从最近几年来看,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比较快,2008年比2000年增长了1.6倍,比重在2008年大概是38.9%,比2000年上升了7.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明显优化。先看消费水平,200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8183元,比2000年的3662元增长了1.25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为7.8%。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都是一样的,数据在蓝皮书中都有。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国内市场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1—9月来看,增速有所放缓。2009年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22.02%下降了6.9个百分点,这个是有所放慢的。

城乡居民生活结构明显优化。刚才李培林所长讲到恩格尔系数,它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最近几年来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39.4%下降到2008年的37.9%,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49.1%下降到2008年的43.7%,下降了5.4个百分点。由于物价上涨,200

7、200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有所上升,但是在2009年,这这两个指标继续下降。

发展型和销售型支出提高,主要从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能够看出来。还有服务型支出比重有所提高,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例持续提高。由于农村居民货币收入提高,货币消费也相对提高。现金等各方面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方面,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到,第一,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营养结构不断改善。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1599元,比2000年增长了94.8%,年均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260元,比2000年增长1.16倍,年均增长10.11%。从食品消费结构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000年的250千克,降到2008年的199千克。粮食消费减少了,城镇居民也是这样的,城镇居民由2000年的82.3千克降到2007年的77.6千克。从食用的营养性角度来看,农村居民人均肉禽以及制品消费逐年上升,城镇也是这样,肉食、奶制品都是多年上升的趋势。

从衣着消费来看生活质量提高,从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衣着消费实现了成衣化和时尚化,服装变化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如果没有经济发展肯定提不到衣着消费上。同时,这也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服饰的变化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居民生活质量是否提高。从一些统计数据上看,农村居民在2002年时人均购买成品衣服从1.4件到2008年的2.7件,城镇居民到2008年已经达到了7.7件。这是从衣着消费来看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方面,生活质量提高从家用耐用消费品来看。家庭耐用品消费呈现越来越现代化、高档化。耐用消费品消费不断升级换代,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以及最近若干年我们可以看到变化趋势。改革开放前,那时追求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以及收音机。改革初期,主要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以及录音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2000年以来,居民的耐用消费品转向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移动电话等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居民的生活质量是逐渐提高的。

第四方面,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极大改善。2000年以来,居民的居住条件以及居住环境改善非常大。从统计数据中也可以看出,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是32.4平米,比2000年增加了7.6平米。从居住条件来看,2008年农村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是17.5%,比2000年提高了10.5百分点。使用清洁燃油、燃气等农户占28.6%,比2000年提高21.2个百分点。引用自来水的农户占43.2%,比2000年提高15.5个百分点。这些都是居住环境得到巨大改善。

从城镇居民也可以看到,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是23平米,比2000年增加5.4平米,其中有4.5%个城镇居民家庭主上了单栋宿舍,83%的居民住上单元住房里,现在只有12.5%的家庭住在筒子楼以及平房中。改革开放以前大部分居民都是处在筒子楼和平房里面,现在只有12.5%,所以这个变化非常大。从住房的设施来看也比较明显,2008年住房内有自来水的家庭有98.4%,有厕所、浴室的家庭有79.1%,有空调、暖气等家庭有62.9%。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非常明显。

第五方面,交通工具快速更新、出行更加快捷。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出行主要是公交车、铁路和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有了家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等。农村居民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农村居民在改革开放前的出行主要是步行、人力板车以及自行车,道路基本是土路。改革开放之后,明显得到改善,2008年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12.5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4倍,农村公路路网已经延伸到高原、山区等。全国乡镇通沥青路、水泥路达到88.7%,将近90%,基本达到了村村通水泥路、沥青路。从交通工具上也可以看到,现在农村居民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自家车,充分说明农村居民的交通工具更新比较快。

第六方面,文化精神生活日益充实。旅游成为城镇居民休闲、渡假的新方式。从1998年以后,我国实行五

一、十一长假,所以有很多居民外出旅游,成为度假的休闲方式。从短途旅游到长途旅游,再到国际旅游等等。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在支出结构比重中也逐年上升。还有文化设施等等。

刚才介绍的主要是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许多方面,但是居民生活消费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罗列了一些主要问题,第一是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快于居民消费增长。由于这样,就使得居民消费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1978年居民消费率是48.8%,到2008年达到35.3%,比1978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

第二,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在居民消费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不论是城乡还是地区,消费差距都在扩大。首先,从城乡差距来看,不论是消费总额差距,还是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这两个指标都在扩大。200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总额之比达到了3,也就是说城镇居民消费总额是农民的3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之比达到了3.6,这个差距更大。从地区差距来看,人均消费水平地区差距也比较大,而且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1993年人均消费水平最高与消费水平最低的地区比例是5.3,到2008年已经扩充大7.8,提高了2.5,这个差距是逐渐扩大的。

第三,居民平均消费趋向逐步下降。90年代以来,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除了少数年份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1990年消费倾向是0.85%,2008年是0.727%,下降了0.123%。居民经济消费倾向指标分子是消费,分母是收入,如果这个下降,说明收入增长,但是消费下降,也就是老百姓或者居民不敢大量消费,反而减少。城镇和农村基本上是这样,但是农村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1990年到1999年是逐年下降的,但是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8年,消费倾向有所上升。

第四,消费增速相对较低,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失调。我们国家投资增速高于消费增速,这是一个图,可以看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从2000年以来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消费与投资之间的比例失调。

第五,消费与储蓄比例不断下降,存在过度积累的现象。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199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除以居民储蓄存款是1.02,也就是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于居民储蓄存款。从这以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这个比值降到0.5,这说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大量的居民把收入存在银行,所以这时候就存在过度积累的现象。老百姓收入的钱不敢大量拿出消费,而是用来储蓄。 提高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建议。第一,调整分配关系,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因为研究表明,我国有三个收入分配关系,居民、企业和国家,从这三个比例关系来看,劳动者报酬比重一直下降,所以分配关系要调整,要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

第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我们通过与国际进行比较,我国的消费结构还可以继续升级。

第四,调整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刚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居民消费倾向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城镇居民有了收入以后不敢用来消费,逐渐的减少了消费。它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是收入的关系,但是收入是一个方面,所以我们要调节居民的收入差距,提高他们的消费倾向。

第五,增加公共教育经费和公共医疗卫生经费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用于发展性和保障性消费的支出负担。 谢谢大家! 谢寿光:

感谢吕庆喆主任,他对消费问题做了解读,消费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今天《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的议程全部结束。

更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资料下载:秋水营销管理http://hi.baidu.com/marketings/ 友情支持:中国时尚论坛http:// 商务领航:泉州第一商务网http://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纪检监察信息化范文下一篇:九九重阳节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