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创新图书管理论文

2022-04-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信息化建设创新图书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图书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历史条件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管理创新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引起了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不利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信息化建设创新图书管理论文 篇1:

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很多产业发展和国家建设步伐,都在不断地加快,而且整体上能够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在持续性的巩固。相对而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借助互联网的各项优势,坚持在自身的建设措施、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变革,对于各类特殊情况的解决,不能表现出任何的放松,要减少潜在性的疏漏和隐患。与此同时,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同样要大幅度的提升,减少中断现象。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  管理  信息化  建设

我國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既往的一些成果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的措施和方法,并不能按部就班地落实,而且造成的一些阻碍是非常多的,针对该方面的问题,必须站在科学的路线上来调整,坚持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上,进行更好的丰富,对相关工作的实施,进行不断的转变,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巩固,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

1.1 整体规划不足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整体规划不足,因此引起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对于该方面的问题,必须在具体的处理层面上,做出更好的调整。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整体规划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期阶段,针对规划方案,未能够站在自身的需求角度出发,更多的是按照传统的思路、方法来完成,表面上能够持续性的推进,可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而且规划的漏洞较多。例如,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设备、技术引进,并没有按照功能性、性价比的模式来完成对比,完全按照低成本的方法来筛选,以至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根本不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在相关工作的安排、实施过程中,反而由此造成了非常多的隐患和疏漏。第二,在整体规划不足的情况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不断放缓,而且在建设的质量上,得不到较高的支持与肯定。一般而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敏感性较高,受到的关注度也比较高,如果在效率上、质量上,未能够保持在兼得的状态,则后期工作必定受到很大的影响力。

1.2 保障机制不健全

就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本身而言,保障机制的工作,在既往表现出高度的忽视现象,如果没有对该方面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则未来的发展和创新,必定会由此陷入到较大的困境当中。分析认为,保障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未能够考虑到互联网因素的特殊情况。例如,互联网虽然能够带来较多的便利条件,同时给予的功能参考较多。但是,互联网本身所产生的开放性较高,相关的技术措施或者设备,能够对不同的壁垒有效的打破。在这样的情况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对外部侵袭手段,开展有效的保障和防御,造成自身的破坏和被攻击现象十分严重。第二,保障机制方面的设定过程中,缺少对现实情况的科学预估,很多工作都是按照理论模式来完成的,没有加强调研和模拟分析,而且在自身的局限性方面,表现的非常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难以取得卓越的成果。

2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整体规划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表现出刻不容缓的特点,互联网时代所能够产生的影响力,正在大幅度的提升,应坚持在规划的可靠性、可行性方面,做出更好的转变,对于各类特殊问题的影响,以及自身建设的功能,包括未来的维护和完善,都要深入的考虑。第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期阶段,对设备、技术、系统,不宜一次性投入太多,应按照阶段性的划分标准,观察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理念融入后,是否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根据用户的反馈和自身工作的运转模式,进行阶段性的投入增加,从而实现规划的循序渐进效果,针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稳定因素,做出更好的应对,确保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发展上,能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果。第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工作,必须加强自身薄弱环节的调整。例如,信息化的设备防护力度以及相关的技术普及力度,包括系统的阶段性维护和功能调整,都需要不断地去转变。

2.2 建立聯合保障机制

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时代的作用,正在进一步的提升,联合保障机制的建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在该机制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完善,确保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能够做出更好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机制的运转过程中,同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更好的调整、优化,避免造成恶劣的影响。图书馆当前发展的原则主要是合作、共享和发展,将图书馆进行联合是现代信息化图书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型图书馆的信息要全面、资源要丰富、管理模式要先进、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要强、图书共享资源要能跨平台,开创全新图书资源阅读模式。在信息化建设的现代化图书管理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各地的图书馆之间应联合起来共同建设信息资源管理平台,联合编目、共同分享资源,加强网络数据库的管理和咨询服务。此外,还可以分地域建立数字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局域图书资源共享。

2.3 加强现代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主观上的人才培养,成为了比较容易忽视的对象。互联网的融合以及各类先进科技的应用,都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脱离人工操作。相对应的,现代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能够促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和谐程度上更好的提升,在不同工作的具体安排与转变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力。首先,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各类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责任教育、工作能力考核等,都要按照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来完成,督促大家配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坚持在自身的贡献度方面更好的提升。其次,针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素人员质改善,必须观察工作人员的态度,对阶段性的工作成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减少内部漏洞的发生。

3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目前,我国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用上,能够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巩固方面,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日后,应继续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保持积极的遵守。第一,所有的建设项目和方法,均要留下足够的备份信息,确保在发生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做出正确的评价和对比,针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殊问题,进行更好地应对、解决,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发生,从而在将来的发展上,更好地巩固成就。第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理念,一定要反复的评估和判断,尤其是在相关风险的预防力度上,应进一步的巩固,减少触发条件的影响。

4  结语

现如今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前进,很多隐患的持续性解决,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成绩。未来,应继续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力度上,做出更好的提升,坚持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性、可行性,做出更好的巩固,为国家发展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静.基于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策略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0(3):59,61.

[2] 滕书娟.试析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J].现代交际,2019(20):137-138.

[3] 赵蕊荣.试论基于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策略[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33-134.

[4] 李晓博.对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探讨[J].智库时代,2019(39):126,129.

[5] 李晓博.基于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策略[J].现代营销,2019(9):74-75.

[6] 徐凌哲.互联网时代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9):64-65.

[7] 宋晓光.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9(16):84.

作者:刘芳

信息化建设创新图书管理论文 篇2:

关于信息化建设视角下图书管理的探讨

摘 要:图书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历史条件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管理创新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引起了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不利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该文基于信息化建设视角探讨了图书管理问题,首先对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内涵、特征以及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其次分析了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从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创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明确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原则、改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等诸多方面提出解决对策,旨在为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管理 信息化建设 制约因素 模式创新

在全球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甚至智能化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以来,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作为文化建设重要阵地的图书馆,应当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信息化作为图书管理的重要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积极推动图书管理改革、创新与发展。尽管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已经将信息化作为图书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按照“互联网+”的要求相比,我国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仍然缺乏创新,需要引起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着眼于破解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各方面制约因素,积极推动图书管理步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轨道,确保为读者提供更加优势、便捷的服务。

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特征和价值

1.1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图书进行管理,积极推动管理人员信息化、图书管理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管理智能化、图书存储数字化、管理服务网络化。通俗的讲,就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体系当中,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管理的自动化和便捷化,使图书管理更加适应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要想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必须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特别是在图书开发、利用、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来看,特别是从当前国内外图书管理信息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一是图书借阅服务具有“快速性”的特点,由于信息技术引入到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纸制图书以及电子图书的借阅能够实现网络化,读者只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就保以快速浏览以及搜索图书网页,进而能够更快捷的借阅和下载图书,这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为突出的特征。二是图书资源容量具有“无限性”的特点,由于信息化广泛应用于图书管理当中,这就使得图书资源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处理,使图书不仅可以纸制化保存,而且也可以数字化保存,而数字化保存则以存储大量的文字、音频以及视频信息,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人类知识与文化的“宝库”。三是读者服务模式具有“便利性”的特点,图书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为读者提供服务,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使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阅读图书,特别是通过区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图书资源共享,能够大大提高诸服务的拓展性,进而为诸提供更加优势的服务。

1.3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在“互联网+”日益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优化图书资源服务,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将信息化融入到管理体系当中,特别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夠使图书管理信息资源服务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能够使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导航等服务功能更加完善,进而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资源服务。二是有利于促进图书资源整合,将信息化作为图书管理的重要战略性举措,能够使图书资源进行有效的共享,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能够构建起区域性、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共享平台,将整个区域、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存储在云端,通过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率,这将是未来我国图书管理的重要方向。三是有利于降低图书管理成本,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先期投入较高,但一旦建成信息化管理模式,图书管理的成本将极大缩小,这不仅体现在图书管理人员的减少方面,而且也通过图书的数字化处理以及服务的智能化模式,使各方面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能够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2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而且也在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创新,但按照“互联网+”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必须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化建设理念比较落后。从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来看,尽管已经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图书信息化建设理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比如目前很多图书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尽管已经初步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数字化,但在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阻碍,90%的数字图书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更多的是查找目录,而无法实现数字化阅读。再比如一些图书馆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还没有将资源共享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因而信息化建设只限于图书本身的数字化,缺乏开放思维。

二是信息化建设方法缺乏创新。要想更好的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积极推动方法创新。从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来看,还没有建立自上而上、相对独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图书信息化管理数据库不够系统,也不够规范,而且在标准方面也缺乏统一性。比如目前很多图书馆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但各个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缺乏统一性,因而导致无法实现共享,造成了图书资源的浪费,这一点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最为重要的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信息化建设安全具有挑战。信息化具有开放性的重要特点,因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必然会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尽管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信息安全防范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信息资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因而图书管理信息化必然会受到各方面的安全威胁。比如,所美国一份《云计算安全风险评估》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在云计算服务领域至少存在着七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包括长期生存性、调查支持、数据恢复、数据隔离、数据位置、可审查性、特权用户的接入等等,比如微软的云计算平台就由于故障停止服务长达22小时,而我国目前在云计算领域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安全体系。

四是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不足。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打造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否则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就会成为空谈。从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来看,图书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信息化管理知识,图书馆也缺乏对管理人员信息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直接导致很多管理人员无法适应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尽管很多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方面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在管理过程中仍然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 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是创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理念具有重要的先导性作用,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在管理理念创新上狠下功夫。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开展图书管理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适应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将大资源、大信息、大发展、大服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除了要实现图书资源的数字化之外,要积极探索服务模式的智能化,加大对大数据、云存储、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图书管理“全程”信息化。图书馆要加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这方面可以加强与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的合作力度,这样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比如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搜索引擎的技术优势,共同开发图书馆的搜索引擎。

二是改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图书管理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而更为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开放思维”,提升图书管理的开发性。比如在管理体制方面,要依据广大用户的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和利用,采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优化馆内的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控制,在操作方面要形成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再比如要把“市场化”和“集团化”引入到图书管理当中,建立自上面下的图书管理系统,形成全国性的图书管理信息管理模式,特别是要在资源共享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数字图书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共赢,而“云服务”则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各级各类图书應当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图书云”。

三是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信息安全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大挑战,这一点业界都有广泛的认识,而且也是制约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瓶颈,因而必须积极探索确保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的有效措施。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管理,既要加大信息安全方面的硬件、软件投入力度,又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狠下功夫,使图书收藏、借阅、流程、共享、上传、下载等都有健全和完善的安全制度做保障,切实将图书管理信息安全关进制度的“笼子”。还要制定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标准,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数据变化、用户动态、运行情况等实际情况出发,都制定出一套具有较高技术的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这些标准,这将更有利于保证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

四是打造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才。各级各类图书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自身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战略,将人才战略纳入到图书馆整体发展战略当中,着力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以及创新精神。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强图”和“人才兴图”的理念,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一批具有信息化以及图书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图书管理人才队伍,使引进的人才能够成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要加大对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知识,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外,图书还应当建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有效的奖惩来调动管理人员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各行各类关注的焦点,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行业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在积极研究“互联网+”,而且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念、方法、安全、人才等方面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这就需要各级各类图书馆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要在创新管理、改进方法、确保安全、打造人才等方面狠下功夫,使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以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1] 孙辉英.关于强化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上旬,2015(7):226.

[2] 黄茜.论信息化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5(3):90-92.

[3] 霍哓勇.关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15):163-164.

[4] 王斯达.信息化背景下图书机构服务模式的提升[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213-214.

[5] 郭素林.关于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8):75.

作者:龚旭曦

信息化建设创新图书管理论文 篇3:

刍议互联网时代下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摘    要]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各行业的发展更趋向于智能化、信息化,信息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图书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推进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图书管理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文章研究了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图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现阶段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重点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优势和图书管理的相关经验,探索图书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图书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3. 077

0      引    言

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些促进互联网发展的方针政策,促使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知识、文化的传播,包括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实现图书资源共享、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的方式。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这里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的培养、职场技能的充电,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安静学习、陶冶情操的知识氛围。但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人们对知识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图书,而对互联网媒体下的各种阅读软件也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应用,多渠道的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图书信息推送质量、拓宽图书阅读途径、提高图书管理水平,实现图书资源共享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另外,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加强管理人员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升图书与文献的使用价值。

2      互联网时代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

2.1   图书资源信息丰富化

在过去,人们去图书馆借阅纸质图书、报刊等,图书资源相对比较单一。现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媒体下多种阅读软件应运而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且互联网技术使图书资源包含的信息量日趋丰富,满足了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另外,图书管理人员也可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在互联网时代,图书资源信息趋于丰富,有力地推动了全面阅读时代的进步。

2.2   图书管理实现信息化数据管理

以前,图书信息管理主要靠人工完成图书借阅情况的统计,建立图书档案,图书分类归档等管理工作,数据信息处理量大而且过程烦琐,导致工作效率极低。现阶段,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数据管理,把工作人员从烦琐的数据核实统计工作中解救出来,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很大程度上也优化了图书资源的管理精准性,使图书借阅者感受到更舒适、快捷的借阅体验。

2.3   图书管理实现信息化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简单来说,就是指图书管理工作中面对大量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这些数据中隐含的知识和规律,并加以利用,这样就可以很快速、直观地完成图书管理工作。如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图书的借阅情况以及读者的个人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找出之间的规律,这样就方便今后为读者推荐符合其读书偏好的图书资源,提高了图书管理效率,也让读者获得了更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3      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研究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我国大部分图书馆也认识到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探索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以此提高图书管理水平。互联网时代下图书管理面临着重大机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资源信息更加丰富化,图书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但是在实际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人为或者技术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信息化建设,并导致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

3.1   信息化建設理念滞后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还要转变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一切。同样,我们也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理念推进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当前阶段,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图书馆和部分图书管理者固步自封,对互联网技术抱有怀疑态度,甚至排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很难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想,甚至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导致我国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图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并不十分顺利。

3.2   资源共享程度低

我国传统的图书借阅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进行图书的借阅登记,没有获取到更多的读者的信息,对图书资源进行分别登记时忽略了读者个人因素,导致读者在进行图书资源检索时难度比较大。另外,同一城市不同图书馆之间,或者不同城市不同图书馆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图书资源共享程度很低,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

3.3   图书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信息化建设对于工作人员来讲,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能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组建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的管理团队至关重要。目前,图书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知识,理念陈旧,对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对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使之流于形式,再加上缺乏资金、技术的相关支持,导致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4   信息化建设安全无法保障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弊端,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现阶段,互联网网络上存在许多杂乱的信息资源影响图书资源的真实性,对读者的选择造成干扰。另外,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也意味着图书资源是对外开放的,网络安全也影响着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比如图书资源的盗用、读者信息的泄露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引起重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对于信息安全问题缺乏足够重视,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使得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缓慢。

4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4.1   创新理念,综合统筹,立足长远,协同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大势所趋。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也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认真对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对此,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图书馆必须要创新理念、综合统筹、立足长远、协同发展。

首先,图书馆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正确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科学系统的图书目录登记系统,实现图书资源检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系统基础。

其次,图书馆要综合统筹,针对信息化建设过程统筹安排,依据国家对于信息化建设制定的方针政策,结合图书馆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成立信息化建设管理小组,对信息化建设的每个环节加强管理,保证建设稳步进行,完成图书馆图书信息资源向数字化共享资源转变。

最后,图书馆要立足长远,协同发展,优化图书信息资源的检索程序,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对图书资源进行统一编号分档,建立图书资源数据库。另外,加强和图书馆之间的图书资源信息共享,建设统一的信息化共享平台,使我国图书管理趋向于智能化、信息化建设。

4.2   资源整合,方式创新,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共建共享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图书馆更多的支持和配合,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而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依靠资源的优化配置。图书馆要对现有图书资源进行归档登记,建立读者信息获取平台,对图书资源和读者信息进行优化,方便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阅读体验。图书馆也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统一组织与规划,实现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优化整合,构建信息化资源的保障体系。另外,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实现读者跨馆借阅的可能,进而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共建共享。

4.3   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实现优质队伍的塑造

作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图书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影响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之转变理念,掌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知识,提高其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水平。另外,也要注重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德育教育。只有图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4.4   规范制度,关注安全,建立有效的安全屏障

安全问题是制约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因此,图书馆必须关注信息安全。首先,图书馆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图书资源信息的安全,重视网络上图书资源数据恢复、数据隔离、数据位置等安全问题,也要保证读者信息不外泄,保护读者隐私。其次,对于管理人员也要遵守图书馆安全制度规定,自觉约束个人行为,按照规定开展工作,确保图书的安全,建立图书管理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屏障。

5      结    语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正视现阶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措施,最终推进图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孙毅.图书管理员自身素质对图书管理的作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 2019(33):297.

[2]李玉琰.浅谈图书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J].成功:教育,2013(20):269.

[3]张玉琴.浅谈现代图书馆对图书管理员素质的要求[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6):312.

[4]廖声柳.奉新县举办全县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培训班[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48.

[5]徐春杰.初中图书管理员的作用及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3(8):223.

[6]赵福绵.谈由图书管理员向信息服务员的转变[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z1):339-341.

[7]张晓红.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管理创新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23):74-75.

作者:朱玉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物流运输信息化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组织文化与现代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