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2022-04-2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基础下的生命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生命灵性烛照下的语文”这个话题的思考,源于10多年前看到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谁的答案才是标准》。一位作家的文章出现在中考阅读题中,然而,作家在答题后惊呼:“天哪,文章是我写的,题目是根据文章拟的,我自己做这道题竟然也只是勉强及格!”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雪融化了是什么”,这是一个让很多语文老师都心痛的例子。

新基础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篇1:

疫情背景下教育模式的构建与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师生线下的面对面教育活动,师生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在线教育成为教师教育的主要途径,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如何结合?家校如何协同?一系列的问题,突然摆在教师和家长的面前。要构建什么样的区域教育模式?教师要如何转型升级?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研究、创新,朝阳教育人构建了一套区校融合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促进了教师的转型学习和跨越式发展。

建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课程体系

学生处于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面对疫情的焦虑情绪,各种声音错综复杂。教育者要施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面对疫情教会学生何种防护知识,养成什么样的预防习惯,规划什么样的人生成长路径,学习哪些关键知识,研究哪些课题,开展何种实践活动,如何在学习、实践研究等活动中培养审美意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等。

1.“五+六”课程体系框架构建

如果说教育目标体现教育思想和指引教育方向的话,那么课程体系框架就是通往目标的阳光大道。区域架构了“五+六”课程体系框架,落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五”即五类课程,分别是公共专题课程、学科指导课程、阅读鉴赏课程、探究实践课程、体育指导课程;“六”即六个拓展性资源连接网站,分别是北京数字学校、朝阳区名师同步课堂、北京市数字图书馆、初高三市级专项资源、英语口语听力练习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公共专题课程又分为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疫情预防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与社会品质教育、学生家庭生活指导及劳动教育。学科指导课程按照国家规定的年级相关科目分类。阅读鉴赏课程和探究实践课程综合与分科结合。

美国教育学者格鲁梅特(Grumet)说,课程是人们用来建立事物意义的交流活动,它是和塑造、组织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系统的人们一起建构意义的一个过程[1]。区域在线教育云平台的搭建符合这一课程理念,就是按照“五+六”课程体系框架分类布局的,保证了学生检索资源,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促进学生五育并举的知识体系构建,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理清知识间的关系,编织网络结构,建构事物意义。

2.结构性数字课程资源开发

开发结构性数字课程资源,通过对章节课时资源的具体化,填充到课程体系框架中,细化每一条通往教育总目标的路径,形成课时目标和行走路线,进一步建构课程体系。

在区教委的统一协调下,区教研中心、师训中心、保健所、社区教育机构等多家单位,组织近百名教研员,千余名骨干教师,按照课程体系结构化开发数字课程资源,内容包括年级学科课程指南、课时学习指南、教学微视频、作业测评、拓展资源等。视频来源方式包括教师讲课实录、屏幕PPT录制、实验视频、公开视频资料剪辑、区级已有教学资料剪辑等,选择了部分基地学校保证公共课程的录制,大批量视频资源采用PPT录屏编辑方式。

教师在开发资源过程中,经过多道程序严格把关,分为同头备课教师、兼职教研员、教研员、学段大组长组织的专家组,从共同备课,到通过学科特点、教育目标匹配、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等多维度的研究与审查关口,确保了资源的质量。经过审查的资源上传云平台,再从技术的维度做好呈现展示调整,供给全区学生学习和教师下载整合。

区校“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构建

区校“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是由区域在线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服务和学校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有机融合构成。區域在线教育模式强调课程供给,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供给,通过区域在线教育云平台,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校级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强调学校为主体,统筹国家、市、区、校优质资源,多途径为学生推送资源,供给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和教师开展线上指导活动。区校融合,形成混合式教育模式。

1.区域在线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支持

学生(家长)可登录区级平台,利用自己的账号进入个人空间,下载云平台中为学生供给的“五+六”类课程资源,通过课程指南,了解学习路径,按照课时学习资料包,在线观看微视频,线下完成其他资源的学习,完成自我评价测试,自主批阅,自我修正,遇到学习困难时,联系教师给予指导。教师也会按照学生所提问题,组织学习小组开展指导或展开研讨,通过多种渠道,做好答疑解惑和学习督促监督工作。

统计延期开学以来三周的数据,区域在线教育云服务学生20余万人,访客(含教师和家长)40余万人,高峰学习时间为上午8点到11点和下午14点到16点,从早到晚的其余时间均有学生错峰在线学习。在云平台未推送新一轮课程资源的周末,也依旧有部分学生在线学习。

为做好区域在线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服务,区教委在延期开学在线课程资源平台开通前,为学生和教师编制了在线教育云平台操作手册,提前下发,指导师生使用,并开通了服务电话,组织了部分师生操作练习。提前预设了电话咨询的问题和答案,确保接线员快速进入状态,做到为师生温馨、温暖、满意服务。

2.学校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供给

经研究各校的延期开学方案和下校调研了解,一批学校采用线下自主学习与线上答疑辅导结合的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统整国家、市级、区级、校级的教学资源,教师开展二次备课,选择和开发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教育资料包,供给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学习后教师利用学校已建数字校园测评反馈平台模块,发布诊断作业,通过平台的自动批阅和网阅功能,即时反馈自主学习诊断结果。教师按照即时反馈的诊断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在线辅导的备课活动,并选择开放、免费的互动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答疑辅导。师生互动对话,有问有答,PPT或Word分享屏幕,邀请学生分享屏幕,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偶尔视频面对面交流,电脑、手机双工具,手机拍照分享手写学习成果,微信随时讨论问题,答疑辅导呈现出各类形式的积极学习互动状态。多种技术工具支持了师生课程主题论坛、学习成果分享展示、网络面对面等互动交流活动。

在区域在线课程资源供给与自主学习支持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大量的在线会议、在线教研、在线家长会等活动的历练和技术熏陶,在教师纷纷尝试在线辅导的基础上,构建形成了区校融合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在线教育模式。

教师转型式学习,跨越式成长,加速混合式教育模式构建

教师习惯难转变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痛点之一。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文化,主要以黑板、粉笔、PPT为技术载体,转型为新技术支撑教育教学行为文化,不仅要受到教师对新技术能否适应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影响,也会遭遇迫使教师走出舒适区情绪的阻碍。

如何促使教师教育模式转型成功?成人教育家麦基罗(Mezirow)认为,利用原有办法不能建构意义的异常现象与两难困惑是批判性思维和转型式学习突然发生的催化剂和触发事件[2]。疫情(人类灾难性事件)带给教师教育的两难困惑触发教师基于“教学结构”的批判性反思,清晰关于“教学结构中要素物理空间关系”的新旧认知的基本假设,并促其认识结构转型,发生转型式学习。

区教委为了加速教师教育模式快速转型升级,通过下达指导意见、多途径推送课程资源包、开通区域在线教育云平台、编制师生资源及云平台使用指导手册、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编制标准化咨询问答指南、开通学校数字校园平台、分学校建立咨询服务热线等多种措施,展开多维度培训工作。同时缩减优化流程,拉近用户和课程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教师能快速掌握技术和直接学习课程,加速师生教学和学习模式转型。

教师们开展了大量的基于混合式在线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教研、会议等实践活动,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疫情这一触发事件,推动了教师的跨越式学习,转型式成长。梅里亚姆(Merriam)认为,基于经历基础上的批判性反思,是教师转型式学习的关键[3]。教师们真正大面积地经历了教育技术学习的历程,经历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历程。有经历才能有经验、有经历才能有感情。经历是经验和情感的纽带,三维一体,它是教师文化变革的基础,经历后的教研交流和自我反思真正地推动了教师的认知转型。伴随着压力的逐渐消失,好奇心、求知欲、成就感等动力因素的增强,教师信息意识、技术水平、信息素养渐渐提升,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意义得到更深层次的建构。

实践初期的成果与反思

1.创新思路,加快服务速度,规模化转型

大规模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难题很多,数据层面最大的难题是基础数据准确性。由于各级各类组织及人员关系的调整,原有服务模式呈现流程长、人员多、错误高、效率低的特点。本次服务人员调整了服务策略,标准化框架,批量导入师生基本数据,数据不交叉,学生数据带学段、学校、年级、班级、账号、姓名信息,教师数据仅带学校、账号和姓名。师生自行维护,教师在维护学段、学科、年级、班级数据后,便可打通与学生、课程的关系,建立起组织结构,可准确看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方便开展资源、分析报告下载,开展个性化针对性辅导工作。学生可自行维护由于升留级、休学造成的信息错误,维护后便进入个人的学习空间。多项创新措施,提高了服务效率,实现了精准服务,确保了课程教育如期展开,深受师生学校好评。

全区20多万中小学职高学生,全员同步于延期开学首日进入在线教育模式支撑下的自主学习和互动辅导状态,这是一次极大规模的教育方式转型。区域全面供给课程体系与资源,学校统筹各级资源,校本化供给学生,家校协同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如期、全员开展,经过三周的实践,师生顺利转型混合式教育模式。

2.混合式教育模式推动区域教育再上新台阶

(1)新模式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涨。经研究各校微信宣传资料和调研学校,走访学生及家长,学校延期开学工作有序展开,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对区教委推送的课程资源和学校经过整合推送的课程资源评价很高。被调研人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区域供给的课程体系顶层规划站位高,通过“五+六”模式提供的课程,确保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不仅在公共课凸显了生命教育、法制教育、防控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还在选修课提供了阅读、探究、体育课程。整个课程体系和学校管理聚焦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家校协同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与监管到位,为今后学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长和学生喜欢区域每日推送的公共课,从疫情知识的普及到科学防控,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降低了人们的恐惧、烦躁情绪。防控人人有责,唤醒了学生对“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我是中华儿女,我要当医生,我要保护同胞,我要当科学家,我要用技术服务社会,我要当建筑师……整个课程教学,家校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特别多的校长纷纷为学生亲自上开学第一课,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学生和家庭成员从恐惧中走了出来,开始了他们有意义的居家学习、工作和生活。

(2)大数据呈现混合式教育模式成果丰硕。从在线教育云平台和学校数字校园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结果得到,学生能提前顺利完成课程指南的资料下载,能自主完成每日的微课学习,能完成教师提供的自我诊断试题,教师按照数据,能精准备课,辅导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上下午平均上网用时不超过20分钟,在线学习所用时间不到学习总时长的1/6,可以很好地保护视力,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实现了五育并举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学生收获多,教师评价好,管理者能够看到学生学习的在线、资源下载、诊断、监控等行为数据,很赞赏。大数据支撑下,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针对性教学、研究人员实证性研究、管理者精致化管理切实得以实现。

3.混合式教育模式推动区域教育创新发展

(1)新模式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基于家校协同管理背景下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经历自我规划、自主实施、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升了自主管理能力;在实践反思中,建构了自主学习的价值与意义。俗话说,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三个星期的学生居家自主学习,已经养成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能够定期做学习规划、按时起床、按计划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自我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转型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必将影响学生的终生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意义构建,必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新模式加速家校协同教育。新模式下,学生、家长、教师、课程等要素通过在线云平台构建了一个在线教育新生态,并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社会网络环境等构成教育大生态。其中,处于教育核心地位的家长和教师,通过协同工作支撑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无缝衔接,从学习所需课程资源的传送,到学习计划的制订、计划的执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学生自主学习各环节的落地支持,都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家长更需要掌握专业的教育知识,了解教学的细节工作;教师更需要总结指导家长开展有效家庭教育的经验。提升家校协同教育能力,必将推动区域教育的快速发展。

(3)新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区域“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供给是系统的,利用五育并举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云平台供给的学习内容和施教途径对孩子们来说环境是相同的,这种统一体系、统一模式、协同管理的教育模式,确保了孩子们的共同进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4]。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时间和空间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个性化地构建知识体系,与学校群体学习不同的是,减少了共同研讨、互相影响的构建过程,更多地处于独立思考状态,养成了更多的独立思考习惯,提升了思维能力。教师个性化的指导,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新模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力地推动了学生个性成长,会长远影响教育的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延期開学期间,区校构建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教育模式,推动了学生自我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家校更紧密地协同,推动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师生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素养得到了提升,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区域在线教育蓬勃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转型升级,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区域数字化教育的新时代,加快了区域培养创新人才和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作者:于瑞利 李克明 石志芬

新基础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篇2:

生命灵性烛照下的语文

关于“生命灵性烛照下的语文”这个话题的思考,源于10多年前看到的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谁的答案才是标准》。一位作家的文章出现在中考阅读题中,然而,作家在答题后惊呼:“天哪,文章是我写的,题目是根据文章拟的,我自己做这道题竟然也只是勉强及格!”第二个故事是关于“雪融化了是什么”,这是一个让很多语文老师都心痛的例子。一次小学低年级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雪融化了是 。”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水。这个答案与试卷的标准答案相符,于是很多学生都轻而易举地在这道题上拿到了分数。但是小姑娘文文却写上了:春天。“雪融化了是春天”,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充分想象力和文学天赋的孩子呀!可事实却是,文文这道题的得分为“零”。

我不得不扪心自问,语

文究竟是什么?语文究竟要干

什么?

这是一个诸如“我究竟是谁”“我究竟在干什么”一样的直指语文究竟的叩问。问题看似简单,但一直也没有谁能给出答案。我想,我们很有必要经常这样来问一问。

语文究竟是什么?我们或许可以把语文看成是一位“君子”。何谓君子?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就是外在的“形”,质就是内在的“神”,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而语文则是两者兼具,平衡调和,互为表里,呈现出外在的“形美”和内在的“神美”。

一、生命灵性烛照下的语文教育

1.语文的形:语文是“放浪形骸,啸傲山林”的性情中人

这样的语文,断不是“雪化了是水”这样的判断,也不是“作家读自己的文章勉强及格”这样的悲哀。作为君子,语文应该是有生命灵性的。就语文的形象而言,或许用“放浪形骸,啸傲山林”八个字可以概括。这是一个性情中人的形象,他可感,可叹,可歌,可泣,可以兴观群怨。

语文绝不是语言文字这么简单,绝不仅仅是填空、选择、理解分析,更没有标准答案!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灵魂,一种灵性,一种尊重,一种人格,一种精神。这,才是语文。它涵盖着人类社会一切的辉煌,好似一位美人,她的闭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举手投足令人崇敬,她的丰厚底蕴令人叹服。

这样的语文,可以干什么?应该干什么?

我以为,语文可以用来与孩子进行交流,是思想与精神的融合;应该是对生命力量的召唤,是对人格魅力的感化,是洗涤心灵、得到教化的一种方式;语文还应该是一种亲和力,是民族精神的一种现代化回放;语文更是真实自我的一种观照,烛照社会、人生、品性,传扬德行。

可是,在练习册中,在教辅书里,似乎没有这种灵魂;在小学考试中,在中学考试中,在中考试卷中,在高考试卷中,似乎也没有这种精神!语文在某种程度上已沦落成为科学主义的一种“工具性的学科”,沦落成为各种试卷中的“筛选信息”“修改病句”,沦落成为“下列四个选项中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沉思,究竟应还语文一个怎样的面貌?遗憾的是,多少的质询,多少的感叹,只化作“秋风乍起,满目苍凉”。课堂上,常见语文虚无缥缈,丢失了母语的根基;试卷上,又见语文非此即彼,毫无兴味可言。如果语文教学没有诗意,没有母语的根基,只把博大精深的语文教学简化成非此即彼的科学工具论,抑或刻板空洞的朗读思考,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无视生命,对人生的摧残。

2.语文的根:语文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本质属性

认识了语文“放浪形骸,啸傲山林”的性情中人形象,再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关于语文的性质问题已经在语文教育界争论了几十年,有人主张工具性,有人主张人文性,有人主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人主张言语性,有人主张文化性……见仁见智,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看待这个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

人们习惯于通过寻找语文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种差”来揭示语文课程的性质。这样的比较似乎有失偏颇。要通过比较来揭示语文课程的特点,我认为把母语教育课程和外语教育课程相比则较为合适,它们是同一层面上的课程,是同属于语言课程这个“属概念”下的两个“种概念”。

与母语教育相比,外语教育更多带有技能教育的倾向,而母语教育则是兼具技能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科目,如果母语教育也偏向技能教育,那就在本质上和外语教育混同起来。一位日本语文教育家是这样认识母语教育的:我们在思考国语科的使命、意义和目标时,如果不把握住“语言和人”“语言和社会”“语言和文化”“语文和精神”等相互间的深刻关联,视野就是狭窄的。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在谈到俄语和文学课的教育时说,“学校对学生讲授语言时,应当以两个基本任务为目的:教会学生了解一切言辞的丰富表现,并教会他们与人交往时来利用这种言辞。精通语言是顺利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必要条件”,“所以,祖国的语言、祖国的文字是把握人民文化宝藏和培养人民热爱祖国的有利工具”。谈到文学课时,他认为,“文学……具有改造社会的重大意义”,“文艺能给学生以最深刻的、美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的能力”。在以上的引述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如下几个关键词:母语、人、社会、文化、精神、祖国、美。其实这几个词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奥妙无穷的性质。

二是人们对于语文性质的表述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大家一直试图用简洁的表达方法,用一两个词语来揭示语文的性质。这种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上的浅表化,出现

了表述与实际内涵的距离和

错位。

比较常见的是人们通常使用“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性”或“语文课程具有××性”的判断句式来揭示语文课程的性质。这种表述容易产生这样的悖论:比如,人们一说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或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有人就会用这样的逻辑来反驳:“难道汽车不是工具?数学不是工具?哲学不是工具?所以说工具性不能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再比如,人们一说人文性,有人就会反驳:“难道哲学没有人文性?历史没有人文性?民俗、建筑没有人文性?所以说人文性不能作为语文课程的性质。”再比如,人们一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人就会反驳:“工具性太浅薄,人文性太浮泛,所以随便哪一门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文类课程都可这样表述。”这种句式的表达即使核心是正确的,也容易引起误会。而造成这种误会的原因正是因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性”这种句式,它表面上看是直指语文课程的性质,而所指出的却离语文课程的性质相距甚远。如果换一种表述语文根本性质的方式,或许更合适。

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最好办法就是给这个事物的概念下定义。语文课程的性质如何定位呢?我觉得可以尝试把《语文课程标准》中一些语文的表述方式稍加调整。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比实验稿中的表述显然要更加有“定义”的意味:语文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国家课程标准第一次给语文下“定义”,尽管还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表述,但其核心概念却落在了“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上。或许,从这个定义出发,能较准确地把握住语文的根本属性,让语文的路走起来更顺畅。

3.语文的神:语文是“刻骨铭心、烛照心灵”的生命图腾

在人类成长的历程里,语文是和生命一起成长起来的。语文作为一种课程,本身是一种存在,是一种与人类共生存的存在。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人类诞生之初,“语文”这个概念尚未形成、“语文”这个名词还未命名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又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语文”成为语文(课程)之前,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口语交际、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共同存在的内容就已经存在于“无名”之中。而当“语文”成为语文的时候,这一切内容也伴随着语文不断生成、成长,进入“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因此可以说,语文是鲜活的,是具有生命的,且历久弥新,经久益醇。如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尽管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语文却总是默默地,在去来的中间,执着地坚守着高贵的沉默。

这去来的中间,语文坚守的是什么呢?是生命灵性,是刻骨铭心的生命烛照。这是语文的神,精气神的神,神韵的神,神采的神,神妙的神。

二、追本溯源说语文的生命性

生命灵性烛照下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育。作为母语教育,它更是人文教育,是审美教育,是生命教育。

1.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

教育,与其说是驯化,不如说是对生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的关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音、符号系统,在其中也积淀了民族的睿智、文化、精神。教语文,同时也就是在教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思想、中华民族的感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其实就是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好人生的底色。

语文课本的篇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无不富有人文精神。尤其是文学经典,集语言学、审美学和精神哲学为一体,是民族人文精神的神采之所在,是人文素养长效的营养剂。于漪老师说过:“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汉语言文字负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没有生命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我们必须还语文教育人文性,把人文素质的养成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人文之光自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唯有如此,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才会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

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通过学习祖国语言,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

2.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

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曾这样说过:“语文是美的,如果我们教了很多年的语文,却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细细品味这句话,感悟极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努力让学生们走进语文,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语文世界的美。

比如语言。语言是一种艺术,是雕琢美感情绪的信息载体,是文章美的“精髓”。文学语言要力求简洁、准确、生动、形象、新鲜、流畅,要讲究音韵和谐,整齐对称,要讲究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要能够使读者“历其境,见其人,触其物,睹其色,闻其声,染其情”,从而获得亲身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没有这大气澎湃的词句,就不可能描绘出祖国山河的壮丽,衬托出伟大政治家气吞万里、雄视千古的英雄气概。再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对称而和谐的语言,仅14个字就写出了作者的登高心境,用“萧萧”形容落叶的形态,用“滚滚”形容奔流的气势,通过写景又表现出诗人襟怀的广阔,对未来无尽的希冀。文学作品正是用最为精练的语言,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事物的特征。

比如语文教学情境。它重在使课堂形成一种与语文意境相似的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与课文基调接近的情绪。它的创设可繁可阔,可以是一幅图画,一支歌曲,也可以是几句动情的话语。如诵读《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那种面对悲秋却依旧阳光的形象深深地照亮了读者的心。又如诵读《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灰凉的底色里出现了枯树、瘦马、游子,一份抑制不住的悲凉,一种愁苦的述说便将人包围。

什么是语文审美教育?语言文字带来的色彩美、声音美、线条美、形体美,崇高的、悲剧的、优美的、喜剧的……这不都是语文所承载的吗?

3.语文教育是生命教育

强调语文教育要关注生命,是因为学生是一个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也因为语文与生命活动特别是与学生精神生命活动有着特别的亲缘关系。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曾经指出,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因此回归生命的期望,不仅出自生命个体的需要、“教育”的内在规律,也是语文学科所内含的教育价值的体现。可以说:体验他人、表达自己,努力恢复语文学科的生命性,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学的“教育性”的价值追求。回归生命,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宝贵的教育生活中能感受语文的魅力,能在丰富绚丽的语文世界中,获得人与世界的亲近,获得个体精神的丰富,并最终获得一种优化了的高品质的生命形式。这种时候,语文就不再是一门学科那么简单,语文就成了生命的图腾!当语文成为生命的图腾时,我们并不是期待它有一种超自然力,乃是要从语文里继承民族精神和人类遗产,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灵魂;在语文里变得睿智,积淀文化,冶炼精神。

三、语文教育的审美本质

语文教育是基于语言学习进行的人文教育、生命教育、审美教育。而人文、生命、审美三者中,“人文”是语文的精神支柱,是语文的精、气、神;“生命”是语文的终极追求,是语文教育的归宿;“审美”则是语文教育的生动表现。那么语文的人文内涵和生命性具有怎样的审美本质呢?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去体察。

1.语文教育的审美形态

从美的形态来看,美可以分为现实美和艺术美。而语文所承载的生命,同样有来自现实的生命,有来自艺术的生命。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童话,然而正是这个来自艺术的虚构的生命,却以其令人感动的真实性,给人以生命的震撼。当我们在故事的最后看到小女孩“含泪的微笑”时,内心被一种无言的疼痛深深地刺激着。在这种生命的震撼中,我们读这篇文章,就不再是读一个文学作品,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去读另一个真实的生命,这生命也就成为了现实的存在。而《丑小鸭》是安徒生笔下一个令人感慨、唏嘘不已的艺术形象。这完全是一个艺术形象,它的生命来自安徒生的童话。但是,我们看到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因为长得丑,小伙伴们嘲笑它,哥哥姐姐欺侮它,就连妈妈也不喜欢它;看到因为长得丑,小鸟嘲笑它,猎狗追赶它,连野鸭子也瞧不起它;看到饥寒交迫的丑小鸭最后昏倒在冰天雪地里,我们都不禁为它悲伤,为它难过。这只丑小鸭,不仅长得丑,命运也非常可怜,让人为其愤愤不平。可是最后,我们看到它变成小天鹅的时候,看到它从心底发出快乐的呼喊的时候,我们不是也非常幸福吗?这是艺术的生命在唤醒我们真实的情感。

2.语文教育的审美范畴

人有气质上的区别,黏液质的人和胆汁质的人迥然不同。具有鲜活生命意义的语文,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气质。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

浪漫主义的语文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现实主义的语文通常按照实际生活所固有的样式来再现生活,偏重于描绘客观现实生活的精确的图画,描写那些生活中已经存在或按照生活的逻辑可能存在的事物。如《两小儿辩日》,以春秋大义的笔法,记录了孔子与两个小孩儿的对话,是现实主义的,非常写实,非常富有哲理和思辨性。又如《清平乐·村居》,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这是一幅白描的村居图,虽然洗练,却有声有色,虽然朴素,却有情有趣。词人辛弃疾虽没有将内心的这种感受直接诉诸笔端,可从那看似客观的描述中,词人分明感受到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享受。

以上种种意象、意境、情境,其源皆发诸诗词,又不止步于诗词;其径皆借诸吟读感悟,又丰满于说写表露。因其进入课程,进入课堂,这些诗词便不再是原来的一组诗词,它乃是立足文本,兼又生产、拓展更多课程资源,更丰富诗人的情怀、哲人的智慧。

(2)优美的语文与崇高的语文的不同。

优美的语文,给人一种柔媚、和谐、宁静、优雅的感觉,是“真”“善”直接统一而给予人的一种优游、闲适的愉悦。崇高与优美相比,则具有刚劲、动荡、奇诡,缺少表面上的协调,是“真”和“善”的间接统一,给予人们惊心动魄、振奋激扬的精神体验。如叶圣陶的散文《荷花》,在短短300余字里,作者以一颗童心,以丰富的想象把荷花描绘得活泼生动,有声有色,令人陶醉。而高年级有一篇课文《木笛》,吹木笛的朱丹,在乐团考试的最后关头选择了放弃,则是崇高

的美。

(3)悲剧的语文与喜剧的语文的不同。

鲁迅对悲剧有一个简明的定义,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能给人一种强烈的道德震撼,振奋人们的精神,鼓舞人勇往直前,而不是使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如小音乐家扬科,那个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音乐声的蓝眼睛小男孩,到死还能听到大自然的音乐,听见村里姑娘们的歌声。他为音乐而生,为音乐而死,令人唏嘘,令人悲愤,这是无言的呐喊,是悲剧。

鲁迅对喜剧所下的定义是:喜剧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它的含义:一是以具有反面素质的人物或人生无价值的东西为对象;二是矛盾的性质必定是对象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被否定和撕破;三是在审美效应上,它能使审美主体产生内涵智慧与启迪的轻松欢快之笑。如《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荒唐的皇帝,最后被天真的孩子无邪的话语赤裸裸地撕破了虚荣的谎言,让人忍俊不禁,捧腹之余叫人深思,这就是

喜剧。

3.语文教育的审美形式

形式美的基本构成因素是色彩、线条、声音、形体线条等。因为美具有这些形式,所以美是可以触摸、感知的,美是生动的、鲜活的。语文的生命性同样鲜活,同样生动,因为语文同样具有色彩美、声音美、节奏美、情绪美。比如我上《〈天净沙〉二首》,是从一组词语的朗读开始的:

孤村老树 轻烟寒鸦

落日残霞 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红叶黄花

就这样,两首《天净沙》还没呈现出来,语文的生命色彩、语文的声音、语文的节奏、语文的情绪就先出来了。

4.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

在实现语文生命性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语文审美活动。有因语言文字营造的情景感动其中的,这是动之以情;有在语言文字创造的意境氛围里潜移默化的,这是熏陶浸染;有在愉悦的艺术和精神享受中得到启迪的,这是寓教于乐。

比如我执教的《〈天净沙〉二首》,这堂课上没有什么花哨的手段方法,只有五个字:一是“听”,听老师读,听同学读,听老师说,听同学说;二是“说”,说自己读词读曲的感受,说自己听老师、同学读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说自己的理解;三是“读”,读好词,读好曲,读出画面,读出意境,读得入情入境,读得百感交集;四是“写”,写自己看到的,写自己想象的;五是“想”,想象的“想”,形象大于思维。古诗词的意境从哪里来?不是理解,也不是分析,而主要是靠想象,以画解诗。

因为具备了“动之以情,熏陶感染,寓教于乐”这三种基本的语文审美活动,整堂课看起来就特别的简单,特别的干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读得实在,读得生动,读出了曲意;学生畅所欲言,说得舒畅,说得动情,表达得恰当到位,表达出了独特的感受;学生沉得下心,用心听老师、同学的发言和诵读,用心走进画面和小令,感受言外之意、曲外之声;学生提笔书写,言语不多,但是写的都是真心话,写的都是脑子里呈现的画面。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笕桥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作者:徐俊

新基础下的生命教育论文 篇3:

诗教对促进小学生品质成长的意义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的诗教,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有助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使之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文化水平、敢于擔当社会责任的人;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使之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有助于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使之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使之具有积极的幸福的生活状态。当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可从诗教中汲取营养。诗教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开了一条可行的光明的通道。

关键词:诗教;大诗教观;品质成长

本文系江苏省2019年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诗润童心”、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陶行知诗教思想的探索与实践”(编号:TYb/202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是一个诗教的国度,2500年前的孔子时代,诗教就空前盛行,此后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温儒敏教授多次强调:要改变当下中小学教育,“有必要从中国传统的‘诗教’中汲取智慧”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J].课程·教材·教法,2019(6):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2)。儿童和诗有着天然的共性:诗性。诗是贴近儿童心灵、思维的绝佳教育资源。当下小学教育应重视在传统诗教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新的诗教观。这对促进小学生全面且有品质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可行的空间。

我们应当秉持“大诗教观”。之所以称为“大”诗教,一是它的思想大。诗教吸纳孔子、朱熹等大教育家的诗教思想。二是它的载体大。诗教内容不只是《诗经》,也不只是古诗,而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具有较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和诗一样的韵文。三是它的受教育对象范围大。从幼儿、青少年到大学生,再到社会公民,均可成为诗教对象。四是它的覆盖面大。大诗教观,不仅指学校诗教,也包括家庭诗教、社会诗教。新时代背景下的诗教观,既包含时间定性上的概念,又包含内涵变化上的概念。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梁东先生指出:“当代诗教,不是汉儒诗教的翻版,不是复古,而是在生生不息的历史实践中发展而来,它是既承接传统智慧,又焕发当代生机的规模宏大、基础深厚的文化教育事业。”梁东.诗教,建设共有精神家园[N].文艺报,20111104(5)。这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诗教。从个体层面讲,指用诗开展教育,浸润、启迪、培育人的心智,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到达教育者所期望的理想境界;从群体层面讲,指用诗传承传统而先进的文化,使民众形成与时代相匹配的伦理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新时代背景下诗教的主旨是,通过学诗、写诗来聆听生活,观察人生,在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影响中张扬爱国精神和梦想精神,将诗教文化的传播与民族文化建设、国家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反映现代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简单地说,诗教就是用诗来教育和教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 诗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我国自古就强调“文”和“道”的关系。《诗经·阳货》记载:“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⑤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85,178,185。诗教首先注重的是道德教育思想、内容和作用。朱光潜认为:“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朱光潜.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6:74。不少学者认为,中国的诗教可代替宗教的任务。诗教中深含着的我国传统哲学教育和信仰教育,恰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小学生个性发展必备的素养。新时代背景下的诗教摒弃传统诗教中违背人性的糟粕,重塑“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现代伦理规范,教人知德,教人立德,提供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围绕12个词,编成12个主题的童谣,也可以筛选、归类、整理12个主题的古诗词集,让学生诵读。学生常读常诵,会逐渐悟出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将此作为检验自身言行的尺子。

教育的最终价值是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使之协调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用个人价值的实现来推动社会的进步。现代小学生的社会素养主要包括社会认可、国家认同、国际认知等。诗是人类某种优秀的品德和思维在一个特殊时间瞬间的凝结,学生读诗可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促进情感和心灵的净化。“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郑玄,孔颖达,吕友仁.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903。。诗能给人一种向理想社会奋斗的力量。诗教,尤其擅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人具有新时代“温柔敦厚”的品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诗词可聚集具有共同理想、性格、兴趣和气质等倾向的人,凝聚解决社会困难的力量,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团结、和谐。纵观历史,三千年的儒家“诗教”对维护社会的安定统一,促进中华民族文明地向前迈进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无法被代替的作用。大凡国家和民族有重大灾难或重要喜庆的时候,也是诗词教育较为鼎盛的时段。诗教超强的“净化”和“塑造”功能,赋予学生寻找“光明”的眼睛,培育他们在处理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时,应该具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之成为有理想信念、有文化水平、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人。学校可常态化开展诗词读、诵、演、画、唱等活动,将“诗”的研习活动与优秀习惯、品质的培养相结合。如给优秀学生颁发“诗词小达人”“诗词小明星”“诗词小博士”“诗词小院士”等荣誉称号,激励学生拾级而上,主动接受诗词的浸润。

二、 诗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不学诗,何以言”⑤,多接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⑥。这里的“鸟兽草木”是自然界万物的代指,泛指大自然和宇宙空间的一切事物。学诗能识文断字,掌握母语文字的要素,不断丰富交际所需要的词汇语句,提高驾驭祖国语言的能力,积累人文知识。诗词是一段社会时期的缩影,它映射着人们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反映着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多读诗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助他们积累认识自然世界、理解人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诗歌也是人类社会向未来发出的信息,因而,学生多接触诗能习得人类生存方式、方法的优秀经验。

诗教是古代蒙学教育的主要方式。古代天文、地理、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方面的大量知识主要通过“诗教”教材呈现,如《仓颉篇》《增广贤文》《咏史诗》《训蒙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诗词中蕴藏的知识“上到天,下到地”,包罗万象。如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从“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柳宗元)、“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杜甫)、“春深紫兰泽,夏早黄梅雨”(欧阳修)、“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苏轼)等诗句的研究中发现了我国梅雨出现的规律。阅读、欣赏、创作诗词,能强化学生对诗词作品的理解能力,更能让学生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触摸人和社会的美好境界,积淀人文素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需要适合的土壤,这土壤应该是肥沃的、诗意的、学生向往的。诗,是优质土壤的源泉。学校开展的诗教活动,不应只限于语文学科,更应将诗与数学、艺术、科学、运动等结合,培养学生对各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的诗教,铺设了一条人文的、诗意的、综合的、纯美的学习通道,让学生自我地进行文化内修。

三、 诗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学习素养具体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学习行为品质,主要包括学习意识的产生、学习方法的确定、学习进程的管理等能力。教育学规律揭示,学生学业水平成绩好坏与学习素养的高低成正比。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素养更是人人必备的素养。诗教自身承载了诸多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如“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的《杂诗》),告诉我们学习的最佳时机是早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的《劝学》),劝人学习贵在“勤”;“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揭示了学习要亲自实践、身体力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观书有感》),说明学习要不断更新知识,善于思考,融会贯通;“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著,明镜催人白发多”(宋应星的《怜思诗》),揭示学习要专一,切忌忽学这忽学那的道理……衡量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标准是: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愿望、自主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内省等。据史料记载,古代一般秀才以上的人都能背几百万字的古诗文。这个数据是惊人的,是人的内在驱动力在发挥作用,是自主、自觉学习的结果。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校园目之所及、手之所及的地方都可有诗和诗句的存在,促使学生形成勤奋向上的学习样态。校园除了有显性的“诗”文化,还要开发隐形的“诗”文化,如校园诗歌节开展与诗相关的系列活动;可一日“四诵”:晨诵、午诵、课诵、暮诵;用“诗”丰富国家课程,开发编写特色课程,并让课程“三进”(进课表、进活动、进作业),把诗教课程作为学生随时准备跳离的起跳板。诗教引领学生朝着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方向发展,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和生存的需要。

四、 诗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

诗文是有声有情、沁人心脾的文字,能安抚受伤的心灵,释放压抑或激愤的情绪,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振,给学生美的享受,愉悦学生的身心。我国古代就有“诗歌疗法”之说,即以诗歌作为传达感情、治疗疾病的工具,如选择与“患者”心境相同或相似的诗歌,让他们聆听或诵读,或者鼓励他们自己写诗,逐渐释放内心的不解,促进“患者”自我康复。南宋诗人陆游的《山村经行因施药(其一)》写出了“诗歌疗病”的故事:“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2013年东南大学出版社曾翻译出版了《诗歌疗法:理论与实践》,具体介绍了诗歌疗法的渊源、模式、过程、方法和个案等,阐述了诗歌对心理创伤愈合的“灯塔”作用。朱光潜先生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读诗的功用不仅在消愁解闷,不仅是替有闲阶级添一件奢侈;它在使人到处都可以觉得人生世相新鲜有趣,到处可以吸收维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354。诗不是五谷粮食,不能填饱肚皮,但能慰藉心灵,安顿人诗意的栖居。

一切外界的事物,在小学生的世界里都是有生命的“我”。小学生总是按照自我的逻辑来解释世界,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来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春天是小燕子”“夏天是花裙子”“秋天是红叶子”“冬天是厚棉袄”。在他们眼中,石头会像花朵一样开放,花儿会微笑、会流泪,云朵、月亮、星星都会有家、有妈妈……小学生的想象呈现出来的就是一首诗,是诗性的表达。他们用诗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可以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诗,去诊疗他们的忧愁、烦恼,去放大他们的快乐、喜悦,调节他们的情绪,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发展。以苏轼的诗词为例,当他们想念异地打工的父母时,读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他们心烦意乱迷茫时,读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当他们斗志消散时,读读“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新时代诗教观吸纳传统诗教一切优秀的养分,用意蕴丰满的语言陶冶学生性情,注重在诗教过程中融入珍爱生命教育、自我管理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幸福,并拥有创造幸福的钥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出版了三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即《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学习:内在的财富》和《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三本书突出的主题是培养学生“五个学会”: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反思。以“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为核心思想的诗教,着力提升学生新时代所需要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学习素养和心理素养等,促进学生“五个学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為每个学生立德、立志、立学、立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郭剑波,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

作者:郭剑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立法领域中农业经济论文下一篇:生活教育与幼儿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