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优化教学设计

2022-07-21

第一篇:科学优化教学设计

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教学

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教学

所谓电教媒体,是指电化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硬件和软件。硬件一般指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录象机、计算机等设备,软件是指配合相应硬件的教学资料,如投影片、幻灯片、教学录象带、电脑程序软盘等。

在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能够把复杂的事物或情景,用直观形象的方法移到屏幕上,给人以感受上的新体验。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弥补其直接经验的不足。

一 、投影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 替代法。在板书量较大或图象较复杂,课上及时绘写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用此法,即用投影取代黑板。在授课过程中一边讲解,一边在投影仪上的透明胶片上书写,也可以在课前预先绘写好投影片,课上配合讲解依次投影。采用后一种方法,可以大量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采用替代法要注意两点:一是投影片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尽量使用简练词句,标题突出,字体工整、清晰。二是注意控制节奏,可用纸板对投影片做部分掩盖,然后根据教学需要拉动纸板,逐步呈现投影片的内容。避免超前显示讲到的内容而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二)实物、实验演示法。在投影仪的工作面上放置小件实物直接投影,以反映其形状构造,或利用实物反射投影仪不透明的书页、图片等都属于实物演示法。

二、 幻灯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般采用“边讲边映”的教学方式,即在放映幻灯的同时,教师根据画面进行讲授。这种方式既保持了传统教学师生面对面的长处,又能向学生提供形象的视觉材料。应用此法时应注意讲授与画面要有机结合,不能分离;指导学生观察时,教师可用教鞭指在画面上,对重点观察部分进行指示。

三、 录象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录象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采用的方式主要是辅助教学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某些教学内容选用录象资料提供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具体应用时主要有三种情况:(1)将录象教材安排在讲授新课前播放,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向学生播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物体的沉浮条件”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潜水艇的录象资料片。又如,在实验课前,展示实验规范操作和仪器设备正确使用的录象资料。(2)在授课过程中适时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应的 片段性的录象资料。例如,在讲授“反冲”时,播放一段事先剪辑好的表现“反冲”运动的录象带,学生就会对这种抽象难懂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学生理解授课内容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3)当教学内容讲授完成后,播放相关的录象教材,可以巩固、补充及拓宽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

四、计算机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用计算机插入演示的方法来辅助教学。例如,在讲“水的三态变化”时,为使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可以设计一个“水的三态变化”的课程软件。教师在教

2 学过程中根据需要操作计算机逐步显示,由于是教师控制下的模拟动态画面,因而更易与教师授课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理解。应用这种教法时,教师要事先预习并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软件内容。在软件的选用上,应注重解决教学上的重点,教师使用计算机演示时,应及时注意学生信息的反馈,控制好演示速度和时机。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内容摘要:本文以电教多媒体成为科学教学中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从其能“帮助学生创设探究情境;突破重难点;形象实验教学;化难为易;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提高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效率。”这几个方面阐述了电教多媒体在当今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教媒体

创设情境

突破难点

形象教学

化难为易

寓教于乐

在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信息化,数字化产业层出不穷,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多媒体数字信息时代。在教育行业中,多媒体电脑教学也将逐步取代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用的电网教媒体非常重要。必须力求将要表现的事物在动与静、虚与实、远与近、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转化,取长补短,选择运用,便可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人物、事物、步骤、现象、情境;从古到今,从浩瀚的大海到广阔的宇宙;从简单的事物到复杂的问题;从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到实实在在的物体展示得清清楚楚。电教媒体实际上已成为科学教学中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书本上的知识。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能将我们带离以往的那个

光局限在黑板、书本的教育方式,迎接我们的呢,将是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探究情境。

兴趣是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入门的先导。要教给学生知识,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为使学生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必须在课前认真准备,设计制作一些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有吸引力的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集中到探求知识的境界中去。比如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两个小朋友在玩乒乓球,不慎将乒乓球掉入了一个很深的洞中,接着出示一个问题,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乒乓球取出来。在学生经过讨论后,多媒体演示了这两个小朋友往洞中灌水,乒乓球浮上来这一取球办法,教师借此导入新课《水的浮力》。这种手段的使用,在内容上画龙点睛,在效果上也事半功倍,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更有创意。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科学第十二册教材中,有部分关于宇宙的知识,内容抽象,难以理解。以过去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地靠老师口头讲解,让学生凭空想象,使学生难以完全理解其知识内容。例如教学《日食和月食》一课,学生有的根本就没有见过这两种自然现象,很难去想象是怎么一回事。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录像、剪辑、课件制作等手段,把整个日食、月食的过程,制成一个完整的动画,让学生亲眼目睹一次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这时候再来对学生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概念,

学生就好理解多了。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上的感受,真正去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三、运用多媒体,形象实验教学。

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也可适当穿插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课件可以将实验不能完全表现或无法表现的知识点让学生容易理解。例如,我在教学《杠杆》一课时,导入上运用了课件。第一个课件,屏幕上一个人搬大石头,累得满头大汗却搬不动。在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帮他后,出示了下一个课件,这个人用一根长棍子在下面垫了一块小石头,很轻松的就把大石头撬了起来。两组动画,很自然的就将课文导入,而且学生也兴趣大增。在课文结束进行巩固时,拿实物让学生看,突出不了其知识要点,效果不好。这时,我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几件杠杆工具分别制成一个个卡通人物,并出示它们正在工作的动画。让学生在杠杆工具工作的过程中,找出它们的支点、力点、重点及回答相关问题。学生们的情绪呢,又一次被调动起来了。

四.运用多媒体,化难为易

《科学》教材中,不少教学内容较抽象,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成为教师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难点。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可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对难点的化解有积极作用,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一些,使学生愿意去学,有兴趣去学。例如在教学三下年级《动物的生命周期》时,学生虽然已经有了养蚕的实践,但在课堂要把长达数月的蚕的饲养过程及蚕生长的进程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轻松地把这个过程,连续、动态

地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向学生展示了蚕生活的环境和生理结构、习性等知识,还了解到蚕的繁殖、发育过程,遵循了从“实践──理论”这一认知规律。通过这一动态课件,学生不仅对自己饲养过程中的观察结果是否正确得到验证,还准确地了解到卵──蚕──蛹这一演变过程,从而使蚕的一生要经过哪些阶段这一重点得以突破。

五、运用多媒体,变学为乐学

在教学《声学》单元时,引导学生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和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实验活动之前,需要引导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在第一次教学时本课时,我只是让学生倾听教室周围的声音,当时安静的教室几乎没有什么声音,于是,我又让学生回忆记忆中的声音,学生的发言多,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如汽车叫、鸟叫、说话声等。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发现虽然学生的热情也有,因为毕竟实验还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但学生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或是单单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设计实验,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中,学生仅仅从教师提供的实验材料鼓、橡皮筋等出发探究,而对“声音”几乎没什么概念,而且主动探究的意识也不怎么强。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我想首先要让学生对本单元研究的对象——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要在课堂上同时准备多种真实的声音素材是比较困难的,于是我想到运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导入直观的图片,还可以导入丰富的声音素材,效果应该不错。在第二次上课时,我就运用多媒体课件了。在课件中,我

导入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素材,如自然的风吹树动、鸟鸣蛙叫声,闹市中车啸人潮、买卖碰撞声,校园里读书唱歌、追跑打闹声……有学生熟悉的,也有学生不熟悉的。在教学时,我故意隐藏了图片,只让学生认真倾听每个声音,让他们感受声音的奇妙。这些声音激发了学生对它们进行探究的极大兴趣,在接下去的实验活动中,学生对声音提出了许多的研究方案,他们不再是跟着我走,而是走在了我的前面,主动地去探究了。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灵活多变、效果逼真等特点,有助于教师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等。

第三篇: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关键词:电教 兴趣 效率 智能 主动 素质摘要: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能把时空浓缩和搬迁,世界在荧屏里展现,还能化大为小,化小为大;化长为短,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快为慢,化慢为快等特点,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是一种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有效教育形式。

电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以来,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课堂上,我将电教手段应用于科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应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分散。因此,在课堂上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实践告诉我们: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最容易引起小学生的高度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冬季星空》一课时,开始我们对冬季的星空进行了口头描绘:浩瀚的夜空,闪烁的星河,各种神话传说我发现学生表情呆板,索然无味。当我打出冬季的星空投影时,屏幕上蓝色的天空群星闪烁。这时,画面上的星星像变魔术似的出现了四边形、三角形、勺子形、人形及各种各样的动物形。对着一个星座,我讲着美丽的神话传说。这时,我发现学生全被我的讲课吸引住了,他们听了上句又急于听下句,似乎一停顿就会打破他们美好的想象,课讲完了,我发现他们被通常所见的星空迷住了,他们比比划划,议论纷纷,盼望着夜晚的来临,好亲眼看看所不知道的星空奥秘。

二、利用电化教学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能否解决好教材的难点,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难点的顺利突破,就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一般说来,难点问题比较抽象,难于理解,而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必须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容易理解,直观的东西。在这方面,电教手段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独特的优越性。如我在讲授《呼吸》一课时,人是怎样呼吸的是教学重点,而人的呼吸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这又形成教学中的难点。为解决这一难点。使学生直观地看到人的呼吸过程,我利用了大屏幕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空气由鼻进入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扩张送到全身,全身的废气进入肺、肺收缩经过支气管、气管、喉、由鼻呼出体外的呼吸过程,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并记住呼吸的全过程,顺利地解决了教学难点。可见,电教对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电教手段,开发学生智能

利用电教,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等,为此,在教学中要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和实践的能力。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颜色、形象思维的,因此,借助直观性,会更容易可更巩固地学习一切。”电化教育,能使客观事物的形、声、色多种刺激同时直接地作用儿童视觉、听觉器官,从而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奋,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更重要的是,电化教育可以将原来彼此孤立的事物,通过组合和拼接,使他们之间产生一定的顺序和联系。如《春天》一文,提供了八幅彩图,图中所画的都是春天常见并能代表春天特征的事物。教学时,我采用大屏幕,让学生观察每一幅图的景色,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即春天到了,天气转暖,江湖解冻,野草发青,柳树发芽,桃树开花,燕子从南方飞来,蚂蚁也出洞了,农民在田里春耕,小孩子在野外放风筝,学生不仅认识了春天的特征,还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接着,启发学生补充,想象当地春天还有哪些特征,孩子们展开了活跃的发散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展开。

四、运用电教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教育应当引导他们积极运用感官,主动地感知和认识客观事物。电教手段具有其它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某一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外界条件,若只是抽象地讲解过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法获得对这些过程的深入的认识。而电教手段可以将其集中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如:小蝌蚪怎样变化小青蛙的?关于它们生长过程的知识,靠静止的图片是观察不出来的。我选辑了《小蝌蚪找妈妈》录相片。这些生物变化的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首先就能吸引孩子的注意,使他们无须意志的努力,就感知和认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又如《船》一课,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船的发展史,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插图,编成故事,边讲边出示独木舟、竹筏、皮筏、单帆船,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明轮船、涡轮船这七个投影片。通过生动的语言,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认识到:从古到今,船越来越大,越来越好,而且从刚开始的人力划船,逐步发展到风力,用其它多种动力来推进,从而使学生了解船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通过电教手段集中一个短暂的时间和窄小的空间之内,就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五、利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小学生的观察情绪性很明显,往往不能区别主次,忽而看看这里,忽而看看那里,有时抓住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主要的东西,这是小学生在观察方面的一个缺点,而小学生在观察对象中色彩鲜明、刺激较强的部分比较注意,这是他们的优点。利用电教,能很好解决这一矛盾,如《蝉》一课时,需要观察蝉的发声器,但蝉的发声器较小,活动不明显,在让学生观察时,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干脆不观察发声器,而观察起蝉怎样爬行。鉴于此,这打出了蝉的发声器活动投影片,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我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了发声器的每一部分,并演示了发声原理,再让学生观察实物时,他们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

总之电化教学手段将一些呆板的抽象问题变成了行动活泼的直观现象,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用语言讲清的问题,变得易讲易懂,为科学教学优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第四篇:科学发展,优化党建

——社诸镇宋村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胜利完成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关键是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市委组织部、镇党委的安排部署下,宋村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逐步走上科学发展,优化党建的道路。

一、基层组织现状

目前,我村村级配置组织基本齐全。村支部班子平均年龄44岁。班子成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3%。全村农村党员共有158名,平均年龄36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9%,初中文化的占74%左右。总体来说,我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

一是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优化。2007年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村级班子的优化,把一批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干部选拔进了村级班子,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比上次换届时下降了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提高了13个百分点,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

二是村级管理日趋规范。建立健全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坚持大事和群众商量,村务向群众公开。村党组织按照争创“争先创优”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促进了全镇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农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明显增强,民主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村两委创新思路送温暖,增强党的凝聚力。增强党员的凝聚力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能力,激励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关键。与许多地方的农村相似,宋村有许多地方是比较贫困的,有部分党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物质上的贫困不仅给党员个人带来极大的生活压力,同时也不利于开展党建工作。在常州市委办公室的帮助下,通过积极动员,以各级党委为主,釆取党员联动的形式,建立了党组织之间以及党员之间扶贫挂钩机制,从物质上、精神上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送温暖、送爱心、出谋献策等,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农村基层组织正常开展工作。让曾经为农村建设与发展出过力、作出过贡献的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此举不仅让老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而且从精神上激励年轻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为党奉献、为人民付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宋村詹家组贫困党员尚福喜曾动情地说:“没有共产党,我们就吃不饱饭,有村委这套好干部,我们虽然条件艰苦但觉得有盼头了。”农村党员的话朴实真情地流露出农村党员和党组织的凝聚力。

二、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近年来我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层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较弱,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村干部面对新形势,一时拿不出发展农村经济、壮大集体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和好措施,致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失去了长期依靠的主要载体,也失去了联系群众的主要物质纽带。同时,由于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又影响了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特别是随着农民生产经营的相对独立,经营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分散,从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民对党组织的依赖。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还比较偏低,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几年来,我村虽然采取措施加大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发展党员时向年轻化、知识化青年农民倾斜,但这些工作还远不能带动整个党员队伍面上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差,观念更新慢,能力弱化等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缺乏吸引力和创造力,创新的手段和方法不多。二是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外出流动党员,因流动性大,长期游离于党组织教育管理之外,农村党组织想管却一时又管不了。三是农村党员后备力量不足,培养发展党员存在“矮子里面拔高个”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价值观念的变化,农村大部分有一定文化,脑子比较灵活的青年都外出务工或经商办企业,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实型、老年型、老化型的人,培养发展党员缺乏应有的后备人选。

三、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以提高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重点,切实夯实新农村建设这个堡垒。“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和改善村级党组织是关键。

首先,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只有拥有一套好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动农村和村民共同发展。为此,应该由一些文化水平高、办事公道正派、能为群众办事、有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党员,通过选拔进入村级领导班子,使他们成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切实优化班子结构,提高工作质量。

其次,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规范村“两委”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发展。要抓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等有效措施的落实,切实保障村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激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次“走村入户进万家”实践活动中受益更大的是我们这些目睹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受到了深刻地教育。一是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使我感受到,“走村入户进万家”实践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造福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是非常必要、非常及时的。二是与群众的感情更近了。到村两个月了,与村民没有太多的直接接触,不能了解百姓的疾苦。这次下去之后,能与村民零距离接触。感触到村干部到困难群众家中走访使得村民那么感激,有的还流眼泪,这让我们心里有愧,认识到应该经常走访了解并力所能及地帮助困难群众。三是工作责任心更强了。平时,工作固然很努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在群众生活保障方面的一些政策,在一些方面落实得还不够及时,不够到位。是不是还能为群众做一些实质的事。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内心深刻认识到农村干部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就是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想群众的困难做解决群众困难的事。村干部们是我的榜样,他们把群众的困难记在心上,为困难群众做实事。在以后的农村工作中,我要以村干部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农村工作的经验,从思想上行动上坚定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决心,为80后证明我们是不辜负希望的时代大学生村官。

第五篇:优化学习环境,科学规范学习

宋家庄小学首先结合规范管理月活动继续规范学生的读写姿势,要求学生上课安足端坐,背直肩平,挺胸微俯,头端书正。学校在加大上课检查力度不断强化学生规范读写行为的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因学生居住偏远,信息闭塞,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规范的学习行为习惯,为让学生耳闻目染,学校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优势,组织学生每周观看一次精品课堂实录,通过观摩外地学生上课参与课题学习的视频,让学生观后,通过写体会,召开主题讨论会,学长处,找差距,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校借势开展“读写规范同学”评选活动,使不规范的读写方式逐步有了改观。

其次,教师们充分利用写字书法课,尝试从书写规范、字迹大小,整体效果三个方面对学生写字进行全面的指导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反馈。为此,学校倡导在班内开展“每周晒晒我的字”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明晰地知道自己在书写各个方面的的长处与不足,不断改善自己的书写技能。通过展示,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有力的提高了学生写规范字的积极性。

宋家庄小学王民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凯旋用英语怎么说下一篇:开展三创三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