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2-09-23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适当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使学生乐学、会学。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作为教师应放下架子, 改变心态, 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通过自身的参与, 独立的思考和实际的做,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交流, 了解学生的想法, 开阔自己的思路, 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 提高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针对性。

1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是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1.1 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通过内外因相互作用促使学生由现这客体、潜在主体向现实主体转变。在数学教学中, 重视数学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整理、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 数学概念的形成, 数学结论的获得, 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形式之一。

1.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 相对于其它一些学科而言, 显得单调、粗糙。然而, 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 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 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 美妙无穷, 必然激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把学生带入现实社会之中, 产生亲切感, 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3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随着我国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 教学中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尤为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就必须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因为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应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 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呈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学生使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教师则仅仅是组织者、指导者。

2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重视的几点

数学活动课既有联系单元的教学内容, 又不拘泥于某个单元所教学的知识与方法, 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机会, 创造激励的思维环境, 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2.1 及时了解活动进程及学生感受

把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放在实践课中, 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促使他们思考某些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实践课既有利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 又通过活动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结合问题的讨论, 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注意的是, 教师要及时了解活动进程以及学生的感受, 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在活动课结束后要及时检查活动结果。学生的能力各有高低, 教师要以很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和发展孩子能力的环境和氛围。

2.2 创设活动氛围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之前, 教师首先要学生明确活动目的。要注意的是, 在这类活动中, 教师要及时设问质疑, 引发学生相应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把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达到认识事物变化规律的目的, 而不是让学生无目的性的随意实验了之后就没兴趣了。要注意的是, 教师要创设一个让学生充分发挥的活动氛围, 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更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堂引入中, 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如讲垂径定理时, 可以要求课前学生用纸片剪一个小圆, 课堂上通过动手画、动手叠、用眼看、动脑想的教学模式教学激发活跃的整课堂气氛,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讲解直角三角形时, 可以采用先让学生讨论解直角三角形的各种类型, 再要求学生用化归思想, 将各种类型归为几大类, 最后, 由学生出题, 学生讨论, 学生制定解决方案, 最终在诸多方案中评选最优方案, 这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所学的知识在讨论中掌握,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3 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分析解决问题

当前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学生学习被动, 方式单一, 缺乏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数学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过程, 再小的活动都不能一下子完成, 要经历确定目标、内容, 拟定活动计划, 组织具体实施、交流、反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了解关注, 并试着去分析解决自己所关注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从中有所体验, 有所感悟, 加深对数学的认识。

2.4 依据有利条件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素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的习惯, 引导学生欣赏生活, 学会从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的本事, 练就敏锐的数学慧眼。当学生学习新知后, 要根据学生生活题材丰富多彩的有利条件, 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答案不唯一的题目。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 有意识地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 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 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 数学实践活动的本质是研究性学习, 随着活动的增多, 学生的兴趣增强, 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在增多。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新数学课程中一个全新的内容, 还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创造性运用教材, 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发展。

摘要:数学活动课旨在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 促进智力开发, 拓宽知识视野, 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求实, 发现创新的科学态度。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讨论, 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其中数学实践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 被更多地编入教材和更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本文就数学实践课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 郦兴江.一堂数学实践课引发的思考[J].教学月刊, 2006 (5) .

[2] 刘春华.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职学校数字校园建设风险分析及规避下一篇: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方案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