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体育高等教育供求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9-12

高等教育不仅对科技生产力还是人才资源都有着重要影响, 它所担负的崇高历史责任和使命, 可以显现出其明显的效力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决定了教育业的发展水平。伴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高层次的人才也愈来愈被需要, 因而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调整:对各专业领域加强高等教育力度。由此, 我国体育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迅速壮大规模, 促使我国体育学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高效师资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但在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不断完善和充实的局面下, 体育高等教育市场收到了市场供求的影响, 导致体育高等教育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受到限制。

一、高等教育的供与求

教育供求关系是教育劳务和产品之间的供给与需求。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 乃至于国家, 为了满足某种精神和物质需要而接受各类教育的要求便是教育需求;而教育供给则是各式各样的教育机构在一定时期里向广大群体提供的知识供应这一行为。社会供给是指高等教育场所向社会提供人才、科研成果及其他先进文化成果。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学生和社会市场。站在学生视角而言, 高等教育的场所要给学生带来需要的知识、有用的教育资源, 同时还要对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而针对社会的角度来看, 人才和科研成果的优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 在校期间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需求方;离校期间, 学生的素质和知识储备到达一定层次后, 学生便成为高等教育的优秀产品, 这个时候, 社会需要优良人才, 社会便成为人才的需求方。

学生既是高等教育的需求方, 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产品, 由此体现高等教育中的供求关系。在国家政策不断调节、高等教育机构自身软硬件的影响下, 高等教育在提供教育产品服务时都要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 要不断深入了解国家、社会和学校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需求, 以此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对高效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改善。

二、吉林省体育高等教育供求现状与问题

(一) 吉林省体育高等教育供求现状

(1) 高等教育整体出现供给过剩现象。在2017年, 我国吉林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在校生达到14.8万之多, 招生时人数为35379万, 在毕业时人数为33899万, 考虑到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被需求量, 按照各个高校体育老师更替情况来计算, 更换率大约是3% (12000) 我国现有体育教师约41万, 且不谈一些中小学达不到3%, 体育高等教育毕业人数是社会需求的2.8倍还多, 体育高等教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的现象。如此投射在供与求的关系上, 供大于求的结果十分明显, 且随着每年供求失衡的不断累积, 导致很多毕业生出现就业困难。

(2) 现今, 经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了更加严峻的形式。意味着某个专业的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情况是对其专业的社会认可度的反映, 不仅如此, 还会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显现出来。近年, 体育高等教育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式, 不仅就业质量差, 还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严重阻碍了体育高等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教育也不像从前一样火爆, 已经被列为黄牌预警专业, 所以体育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在我国的需求小于供给。“产能过剩”难免会使库存积压, 供过于求的社会劳动力市场导致越来越多的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面临工作难, 找工作更难的情况。

(二) 吉林省体育高等教育供求问题分析

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模糊

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往经济发达区就业, 对于那些偏远或者发展不是那么好的地区只有小部分人会选择, 或者直接被毕业生们放弃。更不要说那些农村的乡镇中小学, 更是没有人问津。在社会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 面临就业困难的体育专业毕业生不得不选择进入中低端非体育教育行业的工作, 这样大量的专业不对口就业, 不仅是“产能过剩”, 也让“产品积压”, 严重扰乱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 给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 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一些学前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没有合适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是供给展现出来十分明显的缺点。2010年, 在特殊教育领域, 全国约有52万名适龄残疾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 其中随班就读的有68.2%, 剩余31.8%分别在特殊学校和特教班学习。我国有大约2万个残疾人服务机构, 但我国对特殊体育教育师资的投入很缺乏, 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高等院校更是罕见, 像天津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高校, 在校学生和毕业生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的。依照以往的数据表明, 在我国, 专门任职特殊体育的教师人数比例很低, 特殊体育人才供给不够, 社会对特殊体育教育的需求是庞大的, 该领域出现体育专业人才供给短板。

3. 教师资质与课程设置不足

伴随教师不断向专业化发展, 以及基础改革的情况下, 对体育教学的专业师资有了更加全面的要求, 现在的体育课, 老师已经不能与以往一样, 只是单单的育体, 现在不仅要育体, 还要育人, 基于此, 现在对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储备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 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随着不断扩招学生而变得越来越差, 逐渐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才能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其的要求, 由此产生明显的反差。如今, 我国诸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的人才质量达不到经济社会所期盼的质量应经是很常见的事情, 因市场对高端人才供给不足, 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符合单位要求的高质量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而那些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人才又不被社会认可, 不能发挥其能力, 最终导致人才和市场供给结构失衡。

三、供求视角中体育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一) 健全毕业生就业体系来促进就业

如何化解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过剩的情况, 避免或减少人力资源过度浪费, 最为关键的策略是建立健全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第一步要分析和结合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就业的实际情况, 第二步要借鉴全国各地或者国外比较先进的思想和经验, 比如利用教育回流来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 回流教育就是针对一些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的毕业生, 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和培训, 促使其快速就业的一种方式。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相关劳动部门取得证明后便可以向学校申请再一次的职业教育。在我国,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能迅速就业的原因是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而被淘汰出局。因此, 毕业回流机制对这部分学生是有帮助的, 学校、劳动保障部门和用人单位一起合作, 为那些没有达到要求或是想要进行回流教育的毕业生提供再次教育, 从而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能力, 将就业风险降到最低是解决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党务之急。

(二) 调整专业结构设置, 破解供需失衡

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是一种十分有利于补充短板的措施和方法。体育学科本身的理论教育和需求是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 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相结合, 不断将体育学科专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使体育教育专业在一个合理的状态中, 既将紧张的供求关系缓解下来,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三) 丰富课程设置提高师资力量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不断提高供给质量。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质量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是如何将课程设置好, 课程的合理性和质量的好坏, 对人才的造就和发展的好坏都有着紧密而直接的关系。体育学类专业教学的国家标准便是对体育教育采用“3+X”的课程模式, 对平衡学科与术科, 理论和技能, 以及学生运动技能强化有着重要作用, 不仅夯实专业基础和强化专业技能, 还体现了注重个性发展, 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精神;同时师资方面需要应定期展开培训, 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奠定良好的条件基础。

四、结语

通过以供给侧改革为方向, 不断提高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力量, 进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以此让社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让高等教育专业打破恶性循环带来的弊端, 使其内涵式的发展。学科建设的内容涉及很广泛, 人才培养的内容也是如此, 每一方面都难以做的比较完美, 所以, 本研究仅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减少库存、补充薄弱的环节、提升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突破, 能够给供给侧改革这一重大理论增添光彩, 保障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摘要:高等教育所属范畴中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和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的侧改革产品供求相似度十分的高。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和逻辑分析等。从经济层面供给侧改革视角重新认识专业发展现状, 由此发现了体育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整体的供给的不足和过剩之间共存的矛盾。基于此, 本队吉林省体育高等教育供求现状和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并提出解决对策, 促使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高等教育,供需

参考文献

[1] 叶欣, 陈绍军.高等体育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理念与策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 51 (7) :85-89.

[2] 耿银贵, 肖坤鹏, 杨勇.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7 (02) :145-149.

[3] 张园.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优化研究[J].体育师友, 2017 (6) :34-36.

[4] 廖志锦, 郭惠杰.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供给优化分析——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7, 15 (2) :185-19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快速拟写议论文分论点思路标志句的方法下一篇:构建音乐教学网络资源库的设想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