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统计基础工作论文提纲

2022-09-08

论文题目: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探究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型发展模式已成为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竞争力的源泉。药品制造业是世界公认的高技术行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和长周期的特点。中成药制造业作为药品制造业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依托科技实力发挥出不同于生物药和化学药的医疗优势。然而,中成药长期以来在科技研发上有着王永炎院士指出的“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代中成药多为历史沿袭的产物,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研发投入不足、利润率低、创新药物少等困境,这使得中成药从根本上偏离了以科技创新为重点投入的正确方向。为了扭转中成药科技创新不足的现状,提升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构建一套衡量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有效对比和评价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工具和方法。基于上述背景分析,本文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在分析中成药科技创新现状和模式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科技创新指数和科技创新效率两部分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从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双重视角进行量化分析,为评估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潜力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及问题研究以2009年~201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等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研发平台、研发人员、研发经费、专利成果数、新产品等五个方面共计1 1个统计指标,对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医药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发现:中成药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水平普遍较低,且增速显著低于化学药和生物药制造业,主要总结为以下3点:(1)中成药制造业研发机构和研发项目在医药制造业占比逐年降低,分别下降了 19.11%和15.2%。近十年来,中成药研发人员比例(2.67%)低于生物药(4.60%)、化学药(3.98%)制造业,且反映科技人力水平的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比从2009年到2018年间下降了 5.14%。上述变化反映出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平台优势减弱,研发人员缺口明显。(2)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39%,低于医药制造业的1.69%。计算中成药企业/政府研发经费来源(2009年~2016年),发现中成药企业自主获取研发经费不足,企业/政府的研发经费来源比为12.97,低于医药制造业的16.52,这表明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经费陷入支撑乏力的困境。(3)中成药制造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占比显著下滑,在医药制造业的占比十年间下降了 28.9%。中成药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出现明显下降,在医药制造业的占比下降了 17.76%,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在2018年下降了 6.6%,表明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成果竞争显著不足。2.我国中成药新药研发模式探究以早期药物发现和现代新药研制两个发展阶段为突破口,深入探讨中成药新药和化学药新药的研发模式和特点。利用框图法梳理可得中成药与化学药的新药研发模式已发生分离。通过比较新药研发的经典案例可以发现,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在背景、目标和路径分析等要素上基本保持一致,均为基于偶然发现或传统经验而寻找药物的过程。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成药与化学药在新药研发模式上逐步分离:化学药形成了以分析现象背后产生的原因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开辟了一条全新研发路径。相比较而言,中成药通过归纳现象的方式形成了中医基础理论,并以此作为经验依据进行新药开发,这一模式仍以延续历史经验为主,这可能是导致中成药在科技创新方面逐步落后的原因,也提示中成药制造业需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行动态评估和比较。3.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研究研究选取研发投入经费、研发人员的数量、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数等1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赋予权重,构建出评价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模型。从wind数据库中筛选出主营收入排名较前的21家上市中成药企业作为评价对象,实证其在2015年~2018年间的科技创新水平。结果表明,21家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指数结果平均值总体呈波峰状,其中2016年为峰值0.2829,值得注意的是,从2016年~2018年,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波峰状的趋势与中药行业在相同时间段内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结合中成药企业的经济发展现状,选取每股收益和净利润这两个指标对这一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和比较,显示该方法对每股收益的平均拟合度达56.3%,对净利润的平均拟合度达69.6%,说明这一方法具有可行性,且对净利润指标的拟合度较好。4.基于数据包络模型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选取管理学中的常用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通过前期文献调研,筛选出一套反映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中成药企业的科技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结论如下:(1)从静态结果来看,2015~2018年间的科技创新效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0.705下降至2018年的0.664,降幅达5.8%。其中2017平均综合效率值最低为0.573,这与中成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从2017年开始出现负增长的经济表观相一致。从规模收益情况来看,4年间21家企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次数多达51次,说明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规模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可通过扩大企业科技创新的规模提升效率。(2)从动态评价来看,21家企业的在2015~201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起伏波动较大,如从2015年到2017年,TFP<1,说明这三年间生产效率是下降的。从技术效率变化来看,2015年~2017年均<1,说明2017年21家企业的技术效率低于2015年。2017年到2018年TFP>1,表明生产率是上升的,其主要贡献来源于技术效率的变化。从上述结果可得,中成药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到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分析21家企业生产率变化水平发现有61.9%的企业处于下降或不变状态,这表明总体生产率亟待提高。由此,对中成药企业有如下三点发展建议:第一,提高企业对研发效率的考核标准,将技术发展优势有效地转化为效率的提升;第二,合理配置研发资源,避免出现研发经费无效,研发人员冗余、低质工作等现象,注重研发成果的产出。第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充分发挥由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研发效率的提升。采用DEA法评价中成药企业的研发效率仅从研发活动的投入-产出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考虑到本文的研究时间跨度较短、评价企业数量较少等局限性,针对中药企业研发创新的相关研究仍亟待补充完善。

关键词:中成药企业;评价体系;科技创新指数;科技创新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学科专业:中药学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制药业产业属性决定了科技创新的必然性

1.1.2 中成药制造业面临传统经验与现代研究融合的挑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

1.4.2 国内外对新药R&D评价现状

1.4.3 构建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综述

第二章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

2.1 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统计指标确定

2.1.3 统计工具及方法

2.2 中成药制造业科技创新现状研究

2.2.1 中成药制造业研究平台和研究项目

2.2.2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人员

2.2.3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经费

2.2.4 中成药制造业研发专利

2.2.5 中成药制造业新产品研发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成药新药研发模式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案例筛选

3.1.3 分析思路与方法

3.2 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发模式比较研究

3.2.1 早期中成药产生模式

3.2.2 早期化学药产生模式

3.2.3 早期中成药与化学药比较

3.3 现代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发模式比较研究

3.3.1 现代中成药研发模式

3.3.2 现代化学药研发模式

3.3.3 现代中成药与化学药研制模式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研究

4.1 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构建方法及原则

4.1.1 指数构建方法

4.1.2 指数的评价原则

4.1.3 数据来源

4.2 中成药企业科技创新指数评价指数的构建

4.2.1 无量纲化处理

4.2.2 权重确定

4.2.3 结果及分析

4.3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评价结果验证

4.3.1 经济指标验证

4.3.2 经济发展趋势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DEA模型的中成药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DEA模型原理

5.1.2 指标选取与评价原则

5.2 中成药上市企业科技创新效率静态评价

5.2.1 综合效率分析

5.2.2 纯技术效率分析

5.2.3 规模有效性和规模收益分析

5.2.4 静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5.3 中成药上市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动态评价

5.3.1 时间维度动态分析

5.3.2 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动态分析

5.3.3 动态结果分析与应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据包络模型静态效率相关原始数据

附录2 Malmquist指数相关原始数据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哲学起源研究论文提纲下一篇:自动化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