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2022-11-14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乡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乡政府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xxx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乡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乡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环州实际,迎难而上,奋力前行,克服了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了第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加强

2011年,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全乡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5万元,比上年增长34%。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485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农业收入2879万元,比上一年增长762万元;林业收入88.54万元,比上一年增长21万元;牧业收入1165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3万元;农村消费品总额2619万元,比上年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2元,比上年增长19.1%;农民人均纯收入1996元,增长18.2%。粮食总产量33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2%;肉类总产量达2167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

(二)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乡上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狠抓农业农村工作,在面临严重干旱的严峻考验下,围绕产业市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绿色产业,积极培育烤烟为重点的经济支柱产业,确保了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是烤烟生产取得巨大进展。

(三)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

(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投资11万元完成11户异地搬迁工程;投资50万元实施50户农村危房改造,投资20万元,实施了100户安居工程修复加固;全年发放扶贫贷款120万元。 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付农资综合补贴资金69.1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1400元,粮食直补13.9万元,良种补贴15万元,兑付退耕还林资金50.9万元,生态效益补贴资金7.7万元,兑付能繁母猪补助39800元,发放草原生态补贴21万元。

(五)社会形势和谐稳定

一是认真落实维稳第一责任。以构建“平安环州”为载体,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以创建先进平安乡为目标,切实履行“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全面提高综治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强化信访工作力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乡领导干部轮班接访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

(六)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认真执行乡人大主席团的各项决议,主动接受乡人大主席团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26件。努力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了应急管理和督查工作,电子政务建设有序推进。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四五”依法治理工作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全面规范完善各村民委员会村民自治制度,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

(七)政府职能进一步加强

一年来,以“解放思想谋思路、真抓实干解难题、科学发展惠民生”为出发点,认真执行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四项制度和行政机关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四项制度,强化了行政责任,实现了阳光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型政府。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乡党委正确决策的结果,是乡人大主席团依法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的干部职工及全乡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列席人员及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环州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xxx乡仍然是一个集“边远、山区、贫困、民族、宗教”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最主要的是:发展方式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培育滞后,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群众收入普遍较低,贫困人口较多,推动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艰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任务繁重;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加强和改善民生任务任重道远;乡人民政府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也还需进一步提升,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不断化解困难和矛盾,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再创“十二五”规划新篇章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乡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州的关键时期。做好2012年的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顺利实现“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地区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努力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2年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乡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18%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粮食总产量与往年基本持平;肉类总产量增长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把环州建设成为武定烤烟产业强乡、绿色产业强乡、畜牧产业强乡,通过努力,使全乡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顽强的干劲、更加奋力的拼搏,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强力推进,实现突破。

(一)更加重视“三农”工作,全力以赴促农增收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稳乡”战略,突出抓好粮食、烟草、林业、畜牧业及其它特色农业,强化科技推广运用,增加农民收入。一是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种植粮食7590亩。二是进一步巩固提升现代烟草产业,围绕完成 154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上等烟叶的比例达 68%,力争实现烟叶产值2772万元的目标,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切实转变烟叶生产方式,提高优质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和提高农民增收的基础。

(二)更加重视项目建设,突出经济发展转型,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

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立项和实施,继续抓好项目储备。继续实施好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等建设,逐步解决全乡群众的饮水问题。不断深化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工作。争取并实施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和易地搬迁、安居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试点工程。认真实施好木立古、他贞、拉务等村的整村推进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继续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大力推进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进一步完善通讯、电信设施建设,加快环州集镇的开发力度,实施好加油站、客运站的扫尾工作。

(三)高度关注民生,全面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巩固“两基”成果,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毛入学率分别在99.5%,92%以上,小学、中学巩固率分别在99%、92%以上;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力度,重视和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和师德建设,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和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按照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相关工作。统筹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户籍、集体林权、水务管理、草原改革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地方金融和财税系统改革,继续抓好社会事业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社会发展环境。

(五)全力抓好综治维稳,积极开创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全面抓好社会稳定。健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渠道,依法、依规、依理、依情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和改进政府职能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一是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切实加强班子建设,不断用新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能力、推进工作。各位代表,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时代赋予重托,奋斗铸就辉煌。站在新起点,面对新目标,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毅力、坚韧的步伐、高昂的斗志,克难奋进,扎实工作,为实现新一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政府工作报告(县级政府)

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关于2003年政府工作的回顾

2003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积极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躬身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力实施县十一次党代会和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强农稳县、产业富县、项目立县、兴工强县、开放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在思路上求创新,在工作上求发展,在作风上求实干,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经过一年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真抓实干和艰苦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4亿元,增长9.46%。农业增加值达到2.68亿元,增长7.11%;工业增加值达到0.28亿元,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5亿元,增长28.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29亿元,增长11.2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495万元,增长 13.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1元,比上年增加69元。

一、

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14:37。

2003年,全县突出抓的重点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有以下八个方面:

1、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了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抢险救灾等重点工作,保持了全县农村稳定,农民生活安定的局面

2003年,相对往年来说是各种自然灾害比较多的一年,遭遇了干旱、非典疫情和多年不遇的暴洪灾害,对全县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都带来了新的困难。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取得了预防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取得了抗旱保粮、抢险救灾的胜利。

一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紧盯市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县上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原则,紧密结合县情,大力调整种植结构。全县洋芋种植面积达到35.04万亩,人均1亩。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1.05万亩,户均3亩。全县粮经比为 70:30,夏秋比为32:68。由于秋后雨水较多,全县南部北部洋芋产量没有大的差别,平均亩产1500-2500公斤之间,而且洋芋价格一直上涨,农民从洋芋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比较好,生活安定,情绪比较稳定。

二是以维护广大农民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突出了抗旱保粮和抢险救灾两项重点工作。针对春季比较干旱的实际,县上进一步加大了抗旱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力度。拔付抗旱经费10万元,完成衬砌、清淤渠道20条45.36公里,投入蓄水灌溉设施43处,累计完成灌溉面积8.7万亩,占可灌溉面积的100%。调运各类化肥1.99万标吨,农膜55吨,农药37吨,投入各类农机具1776台,发放各类种子6983万公斤,协调县农行、县信用联社发放支农贷款3982万元。全县农作物基本做到了适时播种。

后半年发生特大暴洪灾害之后,县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重点抓了灾区群众的安置工作。拨付救灾款96.75万元,发放面粉2.05万袋5125万公斤,解决了9600户3.84万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安排危房改建资金90万元,改建了300户困难群众的危房。对于受灾后无法居住的65户重灾户,安排资金30万元对住房进行了重建,2003年11月底全部竣工,保证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三是狠抓扶贫开发工作,认真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世行贷款项目。五竹镇黑鹰沟村、北寨镇郑家川村、七圣乡七圣村作为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整修了道路,建设维修了学校和村级文化阵地,改造圈舍发展养殖业。同时,2002年确定的莲峰镇张家滩村和祁家庙乡乔家沟村,经过两年的实施,已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并通过地区的考核验收。全县实施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村已达到7个。

世行贷款项目2002年7月份在我县正式启动实施,县上确定七圣、大安、北寨、黎家湾4个乡镇22个行政村实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69.78万元,其中2003年完成投资1367.01万元,完成3次提款报帐,金额755.49万元。世行贷款项目投入资金大,涉及农户多,已成为县上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

社会帮扶工作成效显著。中央、省、地有关单位和友好合作城市天津市河西区派到我县开展帮扶工作的队员316名,帮扶队员深入我县各个乡镇了解县情民情,指导扶贫开发,并积极协调帮扶物资和资金,全年各类帮扶物资、资金累计金额达到379.24万元。

四是认真开展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县上将劳务输出作为组织群众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抗旱救灾、增加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输出劳务6万多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多万元。2003年8月份,县上组织劳务人员5144人,群众自发组织2100人赴疆摘棉,实现劳务收入530多万元,人均738元。由于这是县上第一次大规模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在人员的选择、组织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到新疆以后,由于摘棉季节推迟、棉花减产、庞大的队伍管理不善等原因,群众收入也不均衡,最高的实现收入1600元,最低的只有600元。但从总体来看,凡是出外开展劳务输出的群众,都有一定的收入。

2、大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全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一是认真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按照整村整社推进的原则,县上将退耕还林任务重点安排在自然条件较差、陡坡地多、荒山面积大的秦祁、北寨、大安、新寨等乡镇,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片、乡村干部抓点责任制,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通过落实先整地、后栽植和苗木调运“五不准”的管理制度,坚持“一提二踏三埋土”的造林技术规则,确保了栽植成活率。全面完成了退耕还林4.5万亩和荒山造林5万亩的建设任务。抓住秋季雨水充沛的有利时机,对历年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和清查清理工作,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地块全部进行了补植补造,全县累计调运各类苗木3616.6万株,完成补植补造面积17.75万亩。同时,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从县城老君山到五竹镇年家寨南部15公里宜林区植树造林3112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管护面积39.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新增造林0.5万亩。组织人力开展了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天然草场恢复与建设工程,完成投资95万元,补种多年生牧草1000亩,并对1万亩围栏草场进行了牧草改良,全面完成了投资900万元、建设期3年的工程建设任务,顺利通过了地区验收。

二是狠抓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和人饮解困工程建设,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采取人机结合、常年兴修和贷款机修的办法,重点突出春季梯田建设,春季兴修梯田达到了 7010.23亩。全年累计兴修梯田1.08万亩,超额完成了任务。北寨镇的张家堡、马莲、祁坪、盐滩、郑家川5个村实现了整村梯田化的目标。

进一步加大小流域治理。积极实施投资114万元的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4平方公里。认真实施总投资1552.6万元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骨干坝建设项目,2003年完成投资414.7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9.5万元,建设了邱家川1号、大坪、柳林1号、姚集2号、坪塬、寺儿湾等6座骨干坝。其中邱家川1号和大坪两座骨干坝已建成,其余4座骨干坝混凝土工程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5月份可全部竣工。

全力建好小水工程。完成了投资1012万元的人饮解困工程24处,解决了12个乡镇32个村103个社6212户3万人和4026头大家畜的饮水问题,工程已顺利通过省、地验收;完成了投资175万元的抗旱应急工程,新建水窖670眼;在会川东关村修建集中供水工程1处。完成集雨节灌水窖1000眼,发展补灌面积2000亩,农村非管网供水水窖1175眼,解决了4535人的饮水困难。完成了投资96万元的会川镇上水工程,埋设管道3.8公里。

三是狠抓了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交通道路、城区供暖、邮政、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努力改善县城基础设施。县城建设上,重点抓了城区供暖体制的改革,对原集中供热服务中心的资产债务进行认真清理审计,成立了渭源蓝天供热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对供热设备进行严格检测、维修和更新工作,于2003年10月23日正式运行,确保了城区居民的正常供热。对新西一路、北环路西段进行了拓宽改造。完成了灞陵桥-老君山公园、滨河北路、上集三角饮食市场的修建详细规划、《清源路街景详细规划》、县政府东侧住宅小区修建规划、县城道路网控制测量和道路竖向规划。年初确定的清源路拆迁改造工作,对60户拆迁户的房屋进行了勘丈登记、测绘和评估。完成了县政府东侧公房的拆迁。建成了垃圾填埋场。

总投资1506万元的县城供水扩建工程在县上的积极争取下,已争取到位国债资金600万元,省上配套资金100万元,进行了土建和管网工程的公开招标,签订了建设合同,于2003年12月9日正式动工建设。县城污水处理工程编制完成了可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上组织城建、国土资源等部门和有关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到定西、通渭、陇西等地考察学习,并结合各自实际进行讨论,制定了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具体办法。完成了会川、莲峰、上湾地形图测量和总体规划编制,会川、莲峰、路园、五竹、北寨、麻家集、新寨、庆坪8个乡镇小城镇建设项目规划已上报市建设委员会。会川、五竹、路园、莲峰等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北寨镇对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

交通道路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临渭路遗留工程建成了庆坪上街口至韩家湾段4.5公里路基工程,完成了15公里道路占地的征地和拆迁工作。西五公路莲峰河桥梁主体工程已完工。对沈峡公路水毁路面及沿线设施进行了补建。修建了西五公路防护、边沟衬砌等构造物工程。改建清源、锹峪、莲峰、祁家庙4个乡镇4条农路38.5公里,建成梁蛟公路4道涵洞及路基工程。定渭公路扩建及铺油罩面工程,省计委已下达投资计划,总投资4200万元。

邮政、电信、电力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建成了投资300万元的邮政大楼。完成了投资300多万元的莲峰、路园、五竹、会川等乡镇固定电话交换、传输扩容工程。移动、联通公司加强了基站建设工作,全县除锹峪、秦祁两个乡镇外,全部开通了移动通讯信号。全面完成了投资2541万元的第二期农网改造项目,新建10千伏线路104公里,改造101公里,新建低压线路300公里,改造268公里,新建变压器92台,改造98台。

3、建基地、创品牌,不断加快产业化进程,支柱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有了新的突破

全县继续立足资源优势,建基地、创品牌,不断发展和壮大支柱产业,始终将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从注册商标、原产地认证保护、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在保护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源优势。

洋芋产业继续得到加强。全县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广种植良种洋芋,在20个乡镇建立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万亩,在五竹、杨庄、会川等9个乡镇建立专用薯基地1.6万亩。五竹洋芋协会注册并取得“五竹牌”良种洋芋商标,良种洋芋的品牌效益已初步显现。为了保护我县“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的品牌,县上进行了“渭源优质种薯”原产地标记认证申请工作,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认证。取得原产地保护权之后,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洋芋良种的推广和扩繁,有利于今后提高全县良种洋芋的知名度和销售价格。

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得到提升。全县按照无公害生产的标准和要求,进一步规范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建立无公害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4万亩, 在新寨、北寨等6个乡镇建立党参GAp示范基地1万亩。注册并取得了“条宝”牌渭源白条党参商标,申请了白条党参原产地标记保护,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认证。通过发布信息、网上宣传,已有制药企业和我县联系协商,建立药源基地。以县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18户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办厂等途径,不断改建厂房,扩大规模,更新加工设备,加工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县中药材贩运户达到2600户,从业人员6000多人,围绕中药材的加工和运销,商贸流通更加繁荣。

以南山放养虫草鸡为主,发展壮大畜牧产业。县上将南山放养虫草鸡作为一个大产业、大项目,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由畜牧部门统一筹措资金孵化雏鸡,安排到各乡镇和放养户。全县放养点达到485个,放养鸡达到103.44万只,收入2000多万元,纯收入400多万元。积极争取注册了“南山”牌商标。同时,重点建设了路园上坪、会川南沟、田家河汤尕沟、新寨东坡、北寨盐滩等5个草畜示范点。认真开展了动物防疫工作,平均免疫密度达到97%以上,耳标佩带率达到了95%以上。止2003年底,全县各类大家畜饲养量为5.99万头,存栏5.38万头;羊饲养量为8.8万只,存栏7.41万只;猪饲养量为18.09万头,存栏10.36万头。畜牧业实现产值9450万元,比2002年增长了13.9%,畜牧业人均纯收入378元。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发动广大干部捐资和开展义务劳动,进一步开发建设了灞陵桥-老君山公园,并积极申报争取国家AA级旅游景点,已顺利通过省、地验收和国家质量等级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邀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专家到我县实地考查,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初稿。

4、认真实施“项目立县”战略,抢抓项目,建好项目,全县项目建设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对项目工作统筹规划,建立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管理。为了实施更多的项目,争取更多的国家投资,进一步改善全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面貌,县上切实加强对全县项目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成立了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每一个项目都有联系的县级领导,有做前期规划的部门,有积极衔接的项目责任人,做到项目有专人管理,专人衔接。同时,县项目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研究项目衔接情况,使全县项目工作有序发展。全县筛选储备项目71个,列入规划、并已争取到的项目共23个,其中国家投资4747.1万元。

二是靠实责任,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工作,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对全县确定的68个重点项目,建立了项目责任制,全部靠实到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实施人头上,形成了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在建的34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341.2万元。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退耕还林、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人饮解困工程、天然林保护等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上;集中在城区供水、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在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上。通过实施项目,国家投资进一步加大,基础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我们自身的造血功能明显增强。

三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不仅要通过项目争取国家投资,而且要通过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2003年全县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签约资金6130万元,已到位资金2940万元。吸引、启动民间资本近5000万元,投入到餐饮、服务等各个行业,投入到种植、加工运销等各个领域。

5、狠抓企业技术改造,完善企业改制,全县城市经济工作有了较大进展

一是重点对淀粉加工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加工能力明显提高。晶浪、致远、鑫达3户淀粉有限责任公司投入技改资金1200万元,更新设备,使年加工生产淀粉的能力提升到1.5万吨。2003年,加工淀粉2200吨,比上年增长1倍,实现增加值285万元,已上缴税金22.02万元。

二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县上对以往改制企业认真进行检查,妥善解决了企业改制后拖欠“两金”、不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安置费等问题。对供销、商业系统拖欠银行划转资产公司的呆滞贷款1271万元,申请进行了核销,为企业减轻了债务负担。同时,对《渭源县企业改制操作规程》进行了完善,提出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大了企业改制的公开和透明程度。县上审批了五竹、北寨、峡城、新寨4户基层供销社的改制方案。止2003年底,全县累计21户企业的改制方案通过审批,有14户企业已改制到位。

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洋芋、中药材、南山放养虫草鸡等资源优势,县上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兴办加工企业和销售网点。止年底,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337户,累计达到1967户。新发展私营企业5户,累计达到25户。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金448万元。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710万元。

四是进一步优化环境,狠抓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紧紧围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应强烈、社会危害较大的问题,县上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整顿和规范工作,捣毁制假窝点4处,查办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508件,案件总标值52.8万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11大类132个品种。认真开展鼠药专项治理,全县检查各类门店、摊点822家,查获剧毒鼠药13种1.54万袋,剧毒农药458瓶。取缔无证经营门店38家,限期整改62家。

五是狠抓就业和再就业,认真搞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大力开发支柱产业、盘活现有企业和繁荣商贸流通等办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2003年,全县各类企业的415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认真开展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全县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单位79个,参保职工195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单位288个,参保职工5583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47个,参保职工1126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单位96个,参保职工3044人。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97名下岗职工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费27.43万元,为348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22.3万元。为1766户3302人城市困难居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6万元。努力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和小额贷款工作,共核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70个,为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56万元。

6、进一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金融运行平稳,保障了全县经济的稳健运行

一是依法加强征管,狠抓组织收入。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49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7%。在抓组织收入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格按照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办事,按照“三定”方案组织征收,在组织收入过程中没有发生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

二是厉行节约,保证重点支出。针对全县财政困难、资金调拨难度大的实际,重点保证了全县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和重点项目经费的支出。

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制定下发了《渭源县乡镇财政体制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县乡分配关系。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对县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进行统一发放,实行专项资金集中核算。

四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国土资源有偿使用,不断增加土地收益。全县进一步加大清理整顿国土资源的力度,共排摸国有存量土地199宗,面积844.89亩。对其中38宗、187.22亩进行收购储备。同时,公开出让土地9宗,其中拍卖3宗,挂牌出让6宗,实现土地收益409.77万元。

五是全县金融运行态势良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2003年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37亿元,比年初增加5727万元。发放贷款余额2.918亿元,主要用于扶持洋芋、中药材、畜牧等支柱产业的发展。

7、维护稳定,协调发展,继续保持了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势头

坚持求真务实,全面排查清理,夯实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按照打假求真、苦干实干、夯实基础的工作方针,认真排查清理,夯实人口底子。全县清理漏报人口7324人,清理假二女户736户,清理已婚育龄妇女漏统895人,清理假放环178例,假结扎255例,清理超生违育的干部职工402名。全年落实各项节育措施4943例,征收社会抚养费327.53万元。安排资金48.79万元为749户二女结扎户办理了养老保险。年底,全县总人口为350059人,计划生育率为75.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76‰。

教育基础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继续巩固提高“两基”工作的基础上,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建成了投资136万元的中小学危房改建项目上湾中学、锹峪二小教学楼,正在建设投资281万元的清源一小综合教学楼和投资152万元的文化馆综合大楼。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狠抓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99.38%,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89%。全县乡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4万人次。全县高考上线考生1159人,上线率为 72.57%。

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适用科技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围绕洋芋、中药材、畜牧等产业,建成了11个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制定《渭源县2003年科技项目计划》,编制了24个科技项目。开通了“渭源县科技信息网站”,广泛传播科技信息,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暖棚养畜等各类适用技术。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全年培训1020人。

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全县上下认真开展非典疫情的预防工作,拨付资金32万元,专门用于非典疫情防治,各医疗单位开设了发热门诊,重点医疗单位全力以赴开展检查、隔离和防治工作,经过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防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开工建设投资200万元的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和投资120万元的县中医院门诊楼。完成乡镇卫生院由乡镇管理向县级管理转变的体制改革。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构筑“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管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全年共立各类刑事案件210起,破获154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7名。受理各类治安案件1105起,查处1102起,查处违法人员1230人。特别是针对莲峰、蒲川耕牛盗窃案件频发的严峻形势,集中警力,采取调查摸底、蹲点监控等侦查措施,一举摧毁了2个盗窃团伙,破获盗窃案件48起,捣毁屠宰销赃窝点一处。进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以禁种铲毒为重点,深入开展禁毒专项斗争。2003年,抽调工作人员组成林区禁种铲毒工作队,从4月份开始,冒着酷暑,吃住在山区,连续奋战4个多月,对峡城杨庄林区、南屏山等涉毒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的清查铲毒活动,年内禁绝了毒品原植物种植。

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了防震减灾工作。投入专项经费建立震情测报网络,制定了应急预案。在10个乡镇设立水井和动植物监测点,使全县宏观监测点达到12个,切实加强了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8、实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2003年,县上认真开展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确定工商、税务等16个职能单位和莲峰、会川、北寨3个乡镇为试点,审定公开事项内容,并予以公布。

切实加强依法行政和廉政建设。对行政处罚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等8个方面20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反腐倡廉,切实加大反腐力度,止年底,监察机关立案查处4件,结案4件。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县政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建设开拓创新的政府;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府;联系群众,改进作风,建设勤政为民的政府;严格自律,依法行政,建设勤政廉洁的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和提案。使全县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审计、统计、人事、司法、安全生产、残疾人事业、民兵预备役、广播电视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这是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积极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民代表和全县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所有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在总结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发展中还面临许多困难,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广大干部的思想仍然不够解放,观念仍然滞后于广大人民迫切致富的愿望,滞后于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缺乏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和创新精神。二是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道路、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供水排水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干旱、暴洪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三是工业基础薄弱,总量太少,缺乏农产品加工、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就业岗位少,农民增收困难。四是财政增收困难,主要依靠国家的转移支付,资金缺口较大,收支矛盾突出。五是争取到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少,缺乏支撑发展的后劲。六是由于受资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像清源路改造等一些在去年人代会上承诺的具体事情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在生态环境的管护、交通道路的维修等方面,都存在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县人民政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4年政府的主要工作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西陇海兰新线甘肃段经济带建设、定西撤地设市三大机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项目建设统揽全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三个环境”,全面实施“强农稳县、产业富县、项目立县、兴工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依法治县”七大战略,做大做强做精四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以把渭源建设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西北绿色中药材基地、南山放养虫草鸡基地、甘肃生态旅游大县为目标,努力推进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现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88亿元,增长8.1%。农业增加值达到2.83亿元,增长5.6%;工业增加值达到0.32亿元,增长14.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亿元,增长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4元,增加93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3636万元,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3亿元,增长11%。年末总人口控制在35.29万人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38‰之内。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2004年,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以优势产业开发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化进程

发挥品牌优势,做大做强洋芋产业。继续按照把我县建成全国最大的洋芋种薯基地的目标,重点在基地、市场、加工三个方面下功夫。基地建设上,充分发挥“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和“五竹”牌良种洋芋的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洋芋种植面积,力争达到45万亩,其中种薯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制定出台《渭源县洋芋良种等级标准》,进一步提高渭源良种洋芋的标准和知名度。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努力抓好会川洋芋示范区建设,力争建成年产瓶苗500万株的组培室,年产原原种400万粒的高效日光温室,年产原种1000吨以上的生产网室。建成一级良种繁育田1000亩,生产一级良种2000吨;建成二级良种繁育田6万亩,生产二级良种12万吨;建成大田种薯繁育田14万亩,生产种薯25万吨,并建成加工贮藏等设施,使示范区真正成为促进洋芋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加工增值基地、贮藏运销基地。加大对五竹良种洋芋协会的扶持引导,帮助协会加强管理,扩充会员,扩大基地,壮大实力,充分发挥协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市场建设上,积极争取会川和五竹优质种薯专业批发市场项目的立项和实施,从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对专业批发市场高起点、高标准、多功能的要求,将会川和五竹优质种薯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成集仓储、批发、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做到建一个市场,带一个产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加工上,继续大力扶持壮大晶浪、鑫达、致远、源顺等淀粉加工企业,不断提高现有淀粉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加工产量,促进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迈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兴办一些上档次、上规模的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提高洋芋产品的附加值。

以建设国家级党参药源基地为目标,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充分发挥“中国党参之乡”的品牌优势,制定出台渭源白条党参规范化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监测标准,加快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进程。按照“南归、北参、川芪”的布局,大力建设南部高寒阴湿区当归、川沿河谷区红黄芪和北部干旱山区优质白条党参三个生产基地,不断加大外地名贵中药材和野生中药材的推广、驯化力度,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抓好会川、清源、莲峰、新寨等药材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场环境,提高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兴华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县上已扶持的中药材加工、运销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中药材饮片加工业和运销业。同时,广泛宣传,大力招商,吸引全国医药加工企业来我县建立药源基地、投资办厂,带动中药材产业向纵深发展。

因地制宜,科学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按照不同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布局,突出特色,提高养殖效益。以黄香沟牧场为中心,按照草场的载畜能力,向南部草场资源比较丰富的五竹、田家河、峡城延伸,大力发展耗牛和山羊养殖,打造绿色食品品牌。以三河口肉牛育肥协会为龙头,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舍饲养牛,力争达到3万头以上,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建好路园镇上坪种羊繁殖基地。北部地区结合退耕还林,重点发展以舍饲小尾寒羊为主的养羊业,力争达到10万只以上。全县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草场资源,合理规划放养点,动员千家万户大力发展南山放养虫草鸡,力争饲养量达到500万只,户均达到50只,切实把南山放养虫草鸡的品牌做响,规模做大,产业做强。在川沿乡镇和城郊积极建设以仔猪繁育、奶牛养殖、暖棚养殖等为主的高效养殖示范区,以点带面,促进全县畜牧业快速发展。同时,重点抓好甘肃微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绿色肉食品开发项目和三河口肉牛屠宰加工项目,建立“农户+协会+公司”的产业开发模式,整合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切实加强管理,依靠科学,依靠法制,依靠群众,切实做好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以创建旅游大县和兰州避暑圣地为目标,紧紧抓住兰临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引洮工程开工建设、212国道改建等大型项目实施的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道路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从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农业观光等方面,精心打造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紧盯市场,紧盯消费者,大力发展青豆产业,扶持五竹青豆协会建设办公大楼、加工车间,建立稳定的种植基地,进一步提升青豆加工的水平。

要大力宣传马铃薯良种、白条党参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的优势,利用颁证的机会,广泛宣传我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推介渭源的资源优势。通过优势产业的开发,进一步壮大基地,做强品牌,扩大销售,增加产值,提高产业效益,真正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2、以项目为载体,抓项目,促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认真实施“项目立县”战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在全县努力营造议项目、跑项目、上项目的氛围,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争取项目和建设项目上,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创造发展条件,塑造良好形象,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努力改善交通状况。重点抓好投资17.5亿元的212国道高速公路渭源段建设改造项目的立项。全力配合搞好投资4200万元的定渭公路铺油建设工程,同时,结合定渭路的改造,完成渭源一中门口到淤河湾的拆迁改造,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建设好投资168万元的罗莲公路桥梁工程,投资106万元的北寨桥子沟大桥,投资179万元的会川东关至罗家磨乡村公路,投资33万元的峡城至秋池湾乡村公路,投资35万元的麻家集至梁家河乡村公路。

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项目。认真做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投资5015.5万元的农村综合发展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全球环境基金会对这个项目的匹配资金予以立项。继续大力实施LpAC、CES项目,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积极组织开发水资源。全力配合搞好引洮工程建设,抓好投资 4.3亿元的峡城梯级电站立项建设工作,积极争取投资2987万元的峡口水库南丰灌区工程在年内开工建设,建设好投资626.6万元的上湾灌区配套工程,积极争取在县内沿河流域建设小水电项目。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在清源路改造建设上,要力争有大的突破。认真实施好投资1506万元的城区供水工程,力争年内建成。积极争取城区污水处理项目。积极争取建设投资680万元的城区电网改造项目。

这些项目都是关系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项目,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基础设施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项目省计委已批复立项,并已下达投资计划,需要全县上下认真抓好建设。有的还需要我们在今后努力争取。总之,县上将抓住事关全县发展的关键项目,动员和带领全县人民真抓实干,建设好项目,争取好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3、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努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基础条件脆弱,是长期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科学规划,分步骤实施,使全县农业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好基础。

一是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领导包片、包点工作责任制和苗木调运制,严格按技术规则栽植,完成全年任务。做好林权证的发放工作,严格管理,切实巩固历年退耕还林工作成果。

二是进一步加大梯田建设力度。梯田建设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重要手段,因此,县上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完成1.25万亩的梯田建设任务。同时,北寨镇年内实现梯田化目标。

三是认真实施人饮解困、集雨节灌、小流域治理工程。积极实施人饮解困工程,解决1.5万人的饮水困难,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有条件的乡镇全部实现自来水化,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建设集雨节灌水窖5000眼,发展节灌面积1.5万亩。认真实施投资100万元的2003-2004年度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继续加快建设柳林1号、姚集2号、坪塬、寺儿湾4座骨干坝。积极争取投资913万元的7座骨干坝和16座淤地坝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切实搞好参与式整村推进、世行贷款和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在全面完成2003年确定的黑鹰沟、郑家川、七圣3个村的基础上,认真搞好新确定4个村的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建设,按照世行贷款项目的规划要求,重点放在扶持种植和养殖业上,完成报帐余额资金600万元,年内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继续加大社会帮扶工作力度,争取在我县建成一个天津对口帮扶示范村。在巩固提高以往小康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认真抓好新确定5个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县上将不断选择和扩大劳务基地,认真总结和吸取以往经验教训,积极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力争劳务输出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00万元。

4、开放搞活,兴工强县,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兴办龙头企业

没有工业的带动,没有龙头企业的拉动,县域经济就很难有大的发展,产业开发难以实现大的突破。因此,县上将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进一步开放搞活,走“立足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盘活存量促增量”的路子,以产业化推动工业化,增加工业经济总量,以工业带动农业,促进全县工农业全面发展。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手发展乡镇企业。

一是深化改革,挖潜改造,努力提高现有企业的生产效益。继续深化企业改革 ,妥善解决改制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切实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强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创造当家品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市场占有量。对商业、粮食、供销等流通企业,结合企业的不同特点,一企一策,努力研究和探索不同的改制方式,加快企业改革。总的要求是以民营推国有,以市场配资源。

二是建好工业发展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会川镇工业发展区,年内力争完成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制定发展区管理办法,引导投资者入住发展区兴办工业。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动鼓励社会各界围绕产业开发,兴办加工业和运销业,兴办餐饮服务业,年内力争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0户,私营企业5户,个体私营企业上缴税金达到500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4260万元。

三是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营造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干事创业环境,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塑造渭源发展的良好形象,扩大招商引资。各有关部门要协作配合,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创造便利条件,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搞好项目的筛选和宣传工作,对投资者热情接待,实行全过程领办服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办厂、投资开发。总的要求是以开放促发展。要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各个领域的开发和建设,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壮大全县经济实力。

四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认真检查和清理各种不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窝点,认真清查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围绕产业开发、土地开发,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培植财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围绕产业开发、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争取和建设项目,提高效益,增加收入。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厉行节约,保证职工工资、重点项目、社会保障、科技教育等重点支出。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按照“以地生财,以地聚财”的思路,加强土地储备、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工作,筹集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资金,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增加城镇人口,繁荣商贸流通,努力增加税收。年内新增储备土地150亩,实现收益300万元。以县城为中心,向东重点突出路园镇、向南突出莲峰镇、向西突出五竹镇、会川镇、向北突出北寨镇,全面抓好小城镇建设,构筑全县城镇发展网络。

讲求诚信,全力打造“信用渭源”,保障金融平稳运行。加大支农信贷力度,加快经济发展。

6、高度重视群众生活,认真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城市居民保障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密切关注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多渠道努力筹措物资和资金,加大抗旱力度,顺利开展春耕生产。通过产业开发、工业建设、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岗位。为下岗失业人员认真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加强联系,落实好税费减免、培训补贴、小额贷款、免费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配套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居民低保”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7、加大投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计生节育措施,加大清查摸底工作,夯实计生基础,力争实现计生优质服务县目标。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积极争取中小学危改项目,新建一批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争取建设投资550万元的一中高中扩招项目,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教学实验设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和建设人才。

切实加大科技培训和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科技信息网站的信息传播作用,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利用农广校等教育阵地,加强“绿色证书”培训和颁发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开展病虫害防治。因地制宜,加强指导,建好农业科技综合示范点。

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全面完成文化馆综合楼建设,积极落实图书馆大楼建设资金。加大文化市场稽查力度,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灞陵桥-老君山公园建设,为县城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大力改善卫生条件,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全面完成县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县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县中医院门诊楼建设任务,争取建设麻家集镇和会川镇卫生院改建工程。严密监控,继续做好非典疫情等疫病的防治工作。

切实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抓好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军民共建活动。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提高破案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

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广播电视、防震减灾、邮政电信、质量技术监督和人事、审计、统计、物价等各方面的工作,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8、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

在2003年推行政务公开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和范围,全面公开办事程序和服务事项,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服务厅的作用,强化服务,增大透明度,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加强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强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逐步建立高效、规范、透明的行政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创新思路,加快发展步伐。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和提案。全面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任务更加艰巨,对政府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新时代赋予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一致,坚定信心,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进步而努力奋斗!文章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第三篇:“乡政府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乡政府2009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新开放为动力,以富民强乡为目标,牢牢抓住近海经济区建设的黄金机遇期,充分发挥县城近郊的区位优势和出海大道的交通优势,树立项目为纲、环境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实施工业立乡、生态观光农业富乡、三产业活乡、科教兴乡、法治安乡的战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农民增收、村实力增强、乡财力增长、全乡和谐进步,加快向沈阳市20强乡镇冲刺。

二、经济指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立足农业富民,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上,我们采取3个主要手段:一要解放思想,高起点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定新的参照系,教育鼓励乡村两级干部想事、干事、干成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观光农业富民的发展规划,年年迈出新步伐,2009年见到比较显著的成效,5年内冲击沈阳市20强乡镇。二要科学规划,大手笔运作。我们已经制定了《**生态观光农业博物园开发建设规划》(草案),开发“二馆”、“二园”、“四区”、“四团”,大体上是以现在成果为起点,2009年经过艰苦努力,开始建设从县城南郊的马三家村开始,经沈盘路、马长线、老久线到梁家村共达25公里北斗星状的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带,力争3-5年建成。这一观光带中,鲜花、钙果、寒富苹果和棚桃、棚杏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交相辉映,赏心悦目;蒲河森林公园集观光、游览、休闲、娱乐于一体,风景别致,功能齐全,成为全县著名的风景区。三要因村制宜,多角度扶植。发挥各村优势,量体裁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千方百计,竭尽全力,拓展生态观光农业的产业规模。在支持、扶植性措施上,除上级已有政策外,要从土地调整、苗木采购、资金筹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以及典型培养、责任激励等方面,通盘安排,明确规定。

(二)、实施工业立乡,全力打造县南工业走廊实现上述任务,我们有3个保证性措施:一是强化领导从党政负责干部做起,树立机遇、使命和竞争意识,认准目标,全力以赴,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运作,链条式发展(如:养殖业积累的粪便用来培育苹果园)。工作上,让村干部看乡干部,乡干部看乡党政班子,党政班子看主要领导!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亲历亲为;我们把山东人说的几句话作为座右铭,那就是:不干,就是犯罪;不主动干,就是平庸;干不好,就是无能!二是严格责任实行具体严格的责任制,建立、完善乡村干部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村干部的政绩与工资、奖金紧密挂钩,乡干部的政绩与奖惩、任用密切联系;尤其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招商引资和“一村一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重奖严惩;待遇上拉开档次,干好的,让他名利双收;干得不好的,不调整思路就调整干部。年初,认认真真的规定,年末,实实在在的检查兑现。三是发展协会进一步发展协会,壮大经纪人队伍。把我乡目前的100左右个经纪人扩充到150个;在发展目前的棚花协会的同时,拟组织成立寒富苹果协会和苹果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和经纪人,形成信息、技术、经验和市场、订单的产、供、销产业链,尽快做大做强生态观光农业和

二、三产业。四是分类扶植坚持“双管齐下、外引内育”,积极引进埠外项目和资金,精心培育已有企业的经济增长点,对入乡的企业项目做到“五到位”(乡里负责社会治安、道路修建、排水沟道形成、电力设施配套和各种手续办理的全程服务),确保项目如期建设,按计划投产。对已经成型企业,要从软、硬环境建设上用心呵护,大力扶植,为其分忧解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对在建和准备建设的新项目,纳入重点工作,分别对待,全力帮助,使之在较短时间里建成和达到预期目标;对正在洽谈和可能达成意向的项目,要加大工作力度,促进达成协议。

(三)、坚持依法治乡,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把我乡构建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之乡。针对我乡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复杂而又紧邻县城的特点,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基础是依法治乡,建立长期的健全的维稳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化解一切不利于大发展的不安定因素,为加快全乡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未来5年中,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要关注民生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困难。要始终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全乡人民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为乡本,本固乡宁,要从政府领导做起,乡村干部要包村包组,深入农户,扎扎实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在认真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核准低保对象,在全乡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扶助资金如数按期到位,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开展全社会的扶贫帮困活动,重点解决好严残困户、危房户的困难;要关注“三老”的生活问题,加强敬老院的科学管理,及时掌握弱势群体的情况,展开临时救助活动;组织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慈善活动,为社会送上爱心。二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持全乡安宁稳定。全乡上下、各村、各部门都要把稳定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尤其要集中力量处理好各类涉地问题,防止群众越级上访案件发生。司法部门要持续强化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以公安派出所为核心,建立起覆盖全乡的社会治安防范体系,坚决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打击“六合彩”赌博犯罪等专项斗争。村屯、企业、学校要搞好群体性联防,防止火灾和盗案发生。企业要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三要进一步实行村务、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坚决禁止执政中的不正之风,杜绝任何形式的暗箱操作,不允许违背民意、损害民利的不良行为发生。做好乡财县管工作,保证乡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务管理的制约制度,以保障农民群众获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对粮食直补、转移支付、扶贫救灾资金、征占地补偿要严格按政策办事,依法兑现;加大审计力度,对违法违规、违反民意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四要加强清、化、控债工作,巩固税费改革成果。要以坚定态度,积极稳妥地清收集体债权,化解集体债务,这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重要措施。具体工作方式要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和办法。对拖欠村集体的款项,根据不同对象和性质,分别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清收。要采取盘活资产还债、调整帐目冲债、停息减债、核减不良债务去债、核准违纪款还债、机动地和专业发包收入还债等有效途径,实现5年里化解全部债务的目标。要从完善制度入手,锁定村级债务,制止新的不良债务发生。

(四)、办好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执政能力在党委领导下,全面加强乡政府机关建设,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全面完成上述任务,振兴**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保证。我们要常怀感激之情,常葆进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树立起高效、规范、廉洁、实干、快捷、便民的良好形象。要刻苦学习,不断武装自己,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科技和业务,增长才干,积累智慧,增强执政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府;要摒弃旧观念,打破旧框框,运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方式,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不断深化对乡情的认识,走出一条振兴**乡的新路子,建设创新型政府;要以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冲劲,一抓到底、百折不回的韧劲和抢住机遇、不畏艰难的干劲去从事各项政府工作,建设开拓型政府;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办民之所盼,建设服务型政府;要贯彻《公务员法》,提高行政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成功率,建立高效型政府;要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从小事抓起,从有影响的事抓起,切实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务实型政府;要合心、合手,合力,减少内耗,发扬民主,和谐共事,建设团结型政府;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巩固反腐倡廉成果,纠正不正之风,建设廉洁型政府;要坚持勤俭办事业,力戒讲排场、摆阔气,尽可能地降低办公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我们要坚定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提出的近海经济区建设的工作要求,肩负起历史使命和人民重托,把握机遇,科学发展,实现和谐,创造辉煌。本次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不仅要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而且要体现到政府全体成员的一切行动中。乡政府一定坚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不动摇,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严格履行决策程序,把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贯穿到政府的每一项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动摇,时刻关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化解民怨,切实把全乡人民群众的利益落实到发展的各个方面。要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存与“政绩”的关系。

加快振兴是全乡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又是千载难逢,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与各位代表的支持下,携手并肩,团结奋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乡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省政府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 2010-01-26 来源:中国黑龙江

在省长栗战书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我省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把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把中央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把调整结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我省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

201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4.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1%,二氧化硫排放量略有削减。

关键词

三年跨越式发展

到2012年县域经济总量达到5500亿元。

百镇建设工程

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提高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

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梯次扶持微型和小型企业发展壮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0户,扶持2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迅速做大,新增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50户。

对俄园区建设

推进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建设,推动黑河、绥芬河、东宁三个互市贸易区向跨境经济合作区转变,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推进乌苏里斯克、华宇等经贸合作区建设。

对俄物流通道建设

推进纳霍德卡国际物流集散港建设,推动同江铁路大桥、洛古河界江大桥尽早开工,加快抚远等深水码头改造,积极发展江海联运,加快绥芬河至东宁口岸连接线公路建设。

“省外即外”的开放战略

加强与外省、区、市合作,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低碳、绿色经济

突出抓好钢铁、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装备,建设节能建筑,努力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深入开展公共机构节能活动,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省节能减排中的表率作用。

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搞好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河一策

逐步消除劣五类水体,促进支流水体改善。

大项目 今年我省投资6790亿元

今年我省以300个省重点大项目为带动,抓好大项目的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实现6790亿元。

交通:建设重点公路工程35项

建设重点公路工程35项、4659公里,确保讷河至嫩江等3项高速公路、加格达奇至白桦等7项

一、二级公路交工和主体交工745公里,续建和新开工23项、3735公里,争取开工2项、179公里。完成农村公路1.1万公里,乡镇通畅达到96%,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6.7%。加快哈大和哈齐客运专线、牡丹江至绥芬河铁路扩能改造等大中型在建铁路项目建设,力争开工哈牡、哈佳客运南线等项目。推进抚远、五大连池、加格达奇三个机场和哈尔滨机场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黑河港、抚远港扩建工程等重点航运项目和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

水利:加快建设民生水利工程

加快建设千亿斤粮食产能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重点建设三江平原等灌区工程,加快推进西部旱区节水灌溉工程,完成列入国家专项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开工建设抚远三角洲国土防护工程。

能源:推进111个电网项目

推进华电牡丹江第二发电厂扩建、大唐鸡西第二发电厂煤矸石热电联产新建等11个电源项目;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建设111个电网项目。

重点产业项目:新开工建设20个项目

继续实施工业“双百工程”,重点加强100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中蓝哈石化年产10万吨粗苯加氢、西钢工艺优化升级改造工程等20个项目,复工续建哈尔滨玉米深加工一期工程、东安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华鹤煤化工30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等46个项目,竣工投产哈动股份核电主泵电机制造基地/电站阀门技改二期、大庆石化12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等34个项目。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能源

大力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电项目,积极开展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尽快提升新能源开发、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材料、新能源衍生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新材料

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强化新材料研发、新材料制造和产业化、新材料应用,集中打造镁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新型合金钢、新型高强高效焊接材料、人工晶体、聚烯烃及改性材料等“六个优势特色基地”,建设高档石墨制品、大直径单晶及新型半导体材料、新型陶瓷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特种铜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七个优势特色产业群”。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产业要积极推动重大节能、节水、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和节能产业化项目,发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生物

生物产业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尤其要重点推进基因工程药、现代中药、抗生素、动物疫苗、新药开发以及生物育种等领域,努力实现率先突破。通过大力发展生物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使我省成为生物产业先进省份,今年生物产业产值要超过800亿元。

▲信息

信息产业要积极推进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推进数字集群通信产学研基地、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园建设。

▲现代装备制造

现代装备制造产业要加快电站装备、石油石化装备、大型铸件生产、民用航空、重型机床的信息化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规模水平。同时,要大力开发食品装备、农机装备等产业,大力推进支线飞机、直升机、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动力装备的生产制造,搞好大飞机配套的项目建设。

八大技术创新行动

★产业技术创新行动

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顶层设计30项重大科技项目。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

构建15个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优选出50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和产业化,组织实施10项重点科技新产品项目。

★科技园区提档升级行动

开展省市科技共商共建,加快“一带两区四基地”建设,支持哈尔滨市打造科技创新城,大庆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园区、齐齐哈尔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动

构建农机、先进复合材料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创新型企业建设行动

培育和认定创新型企业300家,引导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逐步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民生科技工程行动

围绕安全、健康、环保和富民等四个民生领域,每年组织20项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集成示范和培训推广等项目,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科技扶贫等工作,每年组织实施10个科技富民强县、科技扶贫示范和新农村试点建设项目。

★对外科技合作行动

围绕能源装备、新材料、现代农业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每年引进20项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加快消化吸收再创新。每年引进20名出国留学和海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

第五篇:2012政府工作报告(柳州市政府)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文件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2月1日在柳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 长 郑俊康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提出的“二十八字方针”,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在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错综复杂、用电及资金异常紧缺、原燃料价格不断上涨等极其不利的情况下, 克难攻坚、砥砺奋进、铿锵前行,有效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九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3亿元,增长11.0%;工业总产值3150亿元,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5.55亿元,增长31.5%;财政收入229.6亿元,增长14.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5元,增长10.41%;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增长15.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

1 长率为5.16‰。为民办20件实事基本完成。

一、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工业经济实现五大新跨越。一是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仅用两年就实现了从2000亿到3000亿的历史性跨越。二是更新改造投资突破500亿元,达546.47亿元,增长34.7%;工业投资完成446.47亿元,增长39.7%;两年内均翻了一番。三是规模以上三大支柱行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达2165.88亿元,增长17.51%。四是全市汽车销量突破150万辆,达151.9万辆,增长6.6%;上汽通用五菱微型车、东风柳汽多功能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5.6%和19%,高居全国榜首。五是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柳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50亿元;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收入突破450亿元,柳工突破200亿元。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由260家增至325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9家,总数达743家。

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我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和首批国家级创新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试点,并荣膺2011最具成长力自主创新型城市。工程机械、预应力机具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柳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由94家增至101家,成为全区首个突破100家的城市。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8个。上汽通用五菱造型中心落成启用,标志着具备了整车完全自主研发能力;企业首个自主开发轿车品牌“宝骏630”上市仅5个月销量

2 即突破2万辆大关。启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国家级(茧丝绸)、自治区级(汽车零部件、铟、预应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相继挂牌,并率先在全区设立“市长质量奖”。技术标准战略扎实开展,企业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3项。

园区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达1175亿元,增长42%。阳和新区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增长40%;河西、柳北工业区突破200亿元,分别增长44.3%和29%。电子信息产业园开工建设。洛维工业集中区、融水工业区成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全市A类以上产业园区增至10个。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全面铺开,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基地及40万台轿车发动机、东风柳汽新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节能降耗成绩显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8.6%,38家重点能耗企业节能141.6万吨标准煤,分别完成目标的125%和535.7%。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万吨,圆满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生态型企业工作有效开展,柳钢、烟厂荣获自治区级“清洁生产企业”称号。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三农”状况进一步改善 农村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农村公路完成投资2.71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11公里,其中通行政村水泥路193公里,通屯道路204条518公里,新增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28个。水利完成投资11.2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1座,新增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1万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

3 工程422处,解决了15万人口饮水问题。县城规划、重点乡镇产业规划有序开展,六县村庄规划覆盖率达60%。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特色名镇名村建设、城乡风貌改造扎实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完成投资8.62亿元。改造1.27万户农村危房任务全面完成。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现脱贫2.5万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深入开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同比持平。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7.09亿元,增长6.1%。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糖蔗、桑蚕、蔬菜、水果、茶叶、禽畜、特色水产、经济林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十大农业工程”年内投资8.06亿元,5个项目提前完成三年目标任务。“菜篮子”工程稳步推进,共完善蔬菜保障基地1.07万亩,完善标准化蔬菜基地3945亩,畜禽规模养殖场已达3875个,增长27%。农产品品牌培育取得新成效,“柳韵春晓”茶叶入选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接待用茶,融安金桔、柳城蜜桔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甘蔗新品种“柳城03/1137”获命名为“桂柳2号”。鲁比村和百朋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重点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62家市级以上重点企业销售收入68.1亿元,增长14.05%。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总数由627家增至726家,入社农户达1.4万户。

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六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80亿元,增长8.9%;其中融安突破40亿元。六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8.25

4 亿元,增长35%;柳江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六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6.25亿元,增长0.13%;其中鹿寨突破100亿元,柳城、融安、融水均突破50亿元。六县财政收入32.56亿元,增长23.8%;其中柳江突破10亿元,柳城、三江分别突破5亿元和2亿元。

三、服务业稳步发展,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步伐加快 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十大商贸工程”扎实推进,千亩钢铁物流园一期基本完工,千亩农贸物流园、千亩化工物流园加快建设,桂中海迅柳北物流基地、广西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汽车南站——金鹅市场综合改造、南方花鸟市场、柳州家具建材市场顺利启动。大型商业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金盛广场购物中心建成开业,风情港、地王财富购物中心开始内部装修,阳光100城市广场摩尔城封顶,秀品天地开工建设。引进“华强电子数码城”、“优越百货”、人人乐连锁超市等商业名店,提升了商业档次。专业化物流加快发展,柳州五菱物流、柳州外运公司成为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示范企业。

城乡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家电下乡及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全面落实,组织“510”促销活动,举办柳州消费购物节、国际狂欢节美食节,开展“柳州人评柳州菜”活动,有力刺激和扩大了城乡消费。城乡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改造升级城乡农贸市场52个;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放心农家店40家,商品配送中心3个,社区微型超市50个;建成国家级社区商业示

5 范社区2个、市级社区商业示范社区3个。针对物价过快上涨态势,及时启动临时价格干预,出台保供稳价措施,实施定点定量定时销售平价猪肉、大米和食用油,并依法果断查处餐具消毒企业串通涨价及部分商贩哄抬食盐价格等违法行为,确保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物价涨幅全区最低。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8亿元,增长18.5%。

“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十大旅游工程”进展顺利,东堤春晓项目完工,旅游码头、柳州奇石馆竣工使用,水上娱乐运动世界、龙潭景区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凤凰河生态旅游区、三江民族风情园等项目稳步推进。旅游集散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旅游标识系统进一步完善。新增四星、三星级饭店各2家。文庙、城市规划展览馆成为国家4A级景区,融水田头苗寨、龙女沟、柳城知青城成为国家3A级景区。成功开通南宁至北京“风情柳州”旅游品牌专列;成功举办“风情柳州”(香港)主题宣传周活动及民俗旅游摄影展;成功举办国际旅游小姐大赛、第八届中国侗族多耶节等大型节庆活动,进一步集聚了人气,提升了柳州的知名度。2011年,全市共接待过夜入境旅游者11万人次,增长35%。

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199.17亿元,增长20.4%。新建住房价格涨幅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四、城市建设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6 城市东扩步伐加快。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62.24平方公里,比上年净增27.18平方公里。柳东新区(含阳和,下同)完成征地725公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增长66.7%。柳东新区十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不断完善。柳州园博园、柳州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建成并成功举办首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首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创造了新的“柳州速度”;柳东新区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雒容经柳东至火车站快速公交(BRT)线路试点开始启动。

拓展对外交通取得新突破。柳南城际、湘桂扩能、贵广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柳肇铁路已申报立项;柳州火车站扩建进展顺利。三江至柳州、阳朔至鹿寨、柳州至武宣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柳州至南宁高速改扩建沥青路面加铺完工,柳州至梧州、桂林至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南站综合客运枢纽正式启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柳江四级航道整治完工,柳州港鹧鸪江、阳和作业区开工建设,大藤峡水利枢纽前期工程正式启动。白莲机场改扩建进程加快,机场开通航线由上年的11条增至19条,年旅客吞吐量大幅飚升并突破60万人次,增长87%。

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市政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58.22亿元,增长14.9%,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十大建设工程”完成投资83.34亿元,占52.67%。鹧鸪江大桥、白露大桥建成使用,城市快速环道实现北外环通车及西外环部分路段通车,进一步畅通了河北、河西片区的物流。潭中西路西环路口改造、潭中高架桥

7 与白沙路匝道、西堤路、荣军路改造等一批路网项目投入使用,39条小街小巷改造顺利完成,重点路段交通压力明显缓解,部分支路“毛细血管”得到有效疏通。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绩。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绿满龙城”、“家园绿美工程”深入开展,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37%,绿地率35.08%,人均公共绿地10.13平方米,我市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美丽城市”。柳江饮用水保护河段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Ⅱ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在全区率先开展公交车尾气排放专项治理,提前报废更新338辆公交车。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得到加强,市区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2%和100%,六县县城达68.9%和60%以上。在2011年全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我市以93.8分的成绩高居全区第二,仅次于桂林。

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专项规划、重点地区规划等工作扎实开展,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汽车城总体规划已上报自治区终审。全市86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得批准。第二次土地调查及11个重点乡镇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全面完成,六县及市辖乡镇“征转分离”工作开始启动。建设用地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市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035公顷,增长30.1%;集约节约用地取得新突破,盘活新增建设用地937.4公顷。“两违”治理

8 力度加大,共拆除违法建设62.63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广告整治、柳江河道综合整治、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扎实有效开展。“数字城管”基层网络不断完善,各城区二级平台全面建成使用。数字柳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

五、民生工作得到有效加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就业创业政策、服务、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安排355万元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新创办微型企业1137家。统筹城乡就业取得新进展,覆盖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服务力度持续加大。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6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2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规模持续扩大,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六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启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未参保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扩大到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人均待遇水平增幅达10%以上;职工医疗保险人均统筹支出增长8.6%,个人负担比例降至18.82%,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市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300元。针对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给予市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临时猪肉价格补贴,并建立了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社会救助救灾工作有效开展。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关爱残疾人“阳光计划”深入实施。

9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3.72万套,超额完成3.35万套的计划任务;建成廉租房2580套12.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710套39万平方米,筹集、开工建设公共租赁房1.01万套。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覆盖面扩大到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企业。改制企业生活区水电“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全面启动。融水县30-50户村屯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试点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1.2亿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小学生、初中生就餐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餐2.5元和3元,“免费午餐”柳州模式获《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全面报道并向全国推荐。老有所养工程进展顺利,10个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全部对社区老年人免费开放。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三大纠纷”调处和信访工作得到加强,领导干部公开大接访活动有效开展。“平安柳州”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幼儿园治安环境集中专项整治全面开展,社区治安联防新机制推进实施,打防管控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应急处置机制日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得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六、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战略性重组加快推进,柳化、柳州银行增资扩股全面完成,百货、工贸重组引资取得积极进展。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突破1500亿大关,达1650

10 亿元,增长37%。在全区率先完成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转为一般公司类贷款。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林改勘界1616.8万亩、林改发证1547.9万亩,分别占全市集体林地面积的97.7%和93.5%。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先后成立文化产业公司和“八桂大歌”演艺公司,艺术剧院改革进程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全覆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开展。

金融业发展不断加快。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99.41亿元、贷款余额1235.3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65%和16.58%,贷款余额和新增量均居全区第二位。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新增各类金融机构5家,达56家,柳州荣膺第九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柳州银行“跨区域”战略迅速推进。柳钢、柳工、柳化等完成再融资。小额贷款公司强势发展,总数由上年7家增至17家,注册资本及当年累计发放贷款分别达7.43亿元和15.87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由8家增至23家,担保责任余额81.98亿元,有力支持了非公经济和中小、微型企业发展。

对外开放与合作不断扩大。全市进出口总额27.8亿美元,下降1.4%;其中出口9.2亿美元,增长46.03%,基本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市历史最好水平。企业“走出去”力度持续加大,柳工成功收购上海金泰和首钢重汽,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不断扩大,我市分别与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

11 团、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首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共吸引了来自3个国家及国内24个省(区)的263家客商参展,并组团赴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境外地区开展商贸洽谈和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柳州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全年签约内资项目466个,合作金额500.29亿元;市外境内到位资金509.94亿元,增长10.19%。实际利用外资(全口径)3.51亿美元,增长46.4%,创历史新高。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9个,合作金额385.5亿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绩斐然,共承接转移项目184个,合作金额309.57亿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民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实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果显著,申请专利1280件,增长45.12%;获专利授权864件,增长13.24%。两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五项科技项目获国家863和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立项支持。六县四区全部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我市第六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科普活动蓬勃开展。“双百人才工程”、“优秀人才接触柳州”计划深入实施。对高层次人才的选拔、推荐和奖励力度加大,为25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引进的5名紧缺专业人才发放津贴、奖励200万元。

12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启动实施,批复立项新建市区4所中小学。市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共接收7.1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市区8所幼儿园完成立项,6县12所幼儿园开工建设。普通高中实现多样化发展,全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增至11所,高考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区前列。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柳州模式获得教育部高度肯定,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特殊教育稳步发展,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园和各县特殊教育学校启动建设。市区24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及校舍标准化开工建设。教育教学装备投入加大,全市中小学“班班通”多媒体电子白板建设覆盖率全区第一。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广西工学院与柳州医专合并正式启动。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十大文化建设工程”成果丰硕。军事博物园建成开放,工业博物馆、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顺利推进,已建成行业、企业和民间博物馆40个。成功举办国际水上狂欢节,共有100多万人次参与或观看狂欢活动。文艺精品再放光芒。《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并深受各方赞誉。“美丽柳州”书画作品展分别在国家画院美术馆和台湾花莲等地举办。“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活动共引进国内外优秀剧目20台、演出31场,观众近4.65万人次,柳州成为广西引进剧目最多、演出市场最活跃、观众票价最实惠的城市。文化惠民开辟新天地。

13 成功在文庙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参与游客近10万人次,成为柳州文化新符号。水上大舞台、刘三姐大舞台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市图书馆、公办博物馆和陈列馆全部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53个、农家书屋80个、社区书屋37个。为农村群众放映公益电影1.18万场次,观众达148.8万人次。“十一五”20户以上村村通工程通过自治区验收。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柳州台开播,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开通网络电视台的城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圆满完成。侗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民健身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我市在全区第十二届运动会上金牌和团体总分均位居第二。柳州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成功举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2011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等国际重大赛事,柳州国际知名度和媒体关注度大幅提升。

卫生、人口与计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开展。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8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全市新农合平均参合率达96.83%,并率先在全区开展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即时结报工作。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市人民医院、工人医院、柳铁中心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第四人民医院、儿童医院、柳东新区三甲医院项目完成前期工作,6个县级综合医院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进展顺利,508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部完工。防治艾滋病和农村儿

14 童急性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工作得到加强。柳州医专与市卫校整建制合并,实现了资源优化。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推进。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在全区率先全面实施出生实名登记制度,开展全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继续加强。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歌季比赛。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我市成为首批、广西唯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袁茵和覃俊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市掀起向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学习的热潮。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继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我市连续第七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八、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加强,行政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实施“阳光政务”工程,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积极开展并联审批、网上审批和政务上门服务。政务服务基层网点进一步完善,全市超过60%的乡镇、市区所有的街道(乡镇)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扩权强县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工作扎实开展,市、县二级政府的权责关系进一步理顺。绩效考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绩效考评结果荣获全区三连

15 冠。坚持每月市长“企业接待日”制度,推出每月市长“市民接待日”制度,实实在在帮助企业、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困难。

民主法治建设扎实开展。市政府自觉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答复率达100%。“六五”普法全面启动,法治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我市被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市、县、乡、村四级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健全。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工作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推进,提高了社区居委会成员工资待遇,稳定了社区工作者队伍。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各级各部门严守换届纪律,确保了政府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实施。作风和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评议效果明显,“政风行风热线”、“12345”政府热线形成常态化机制。工程建设等重点专项治理工作有效开展,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

过去一年,我市人事、编制、外事侨务、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统计、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档案、人防、气象、粮食、农机、宗教、老龄、修志、防汛抗旱、防震减灾、哲学社会科学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201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种种困难及挑战,我们经受住了考验,稳住了局势,迎来了“十二五”的

16 良好开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及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精诚团结、艰苦奋斗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积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柳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海内外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状况亟待改善等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又面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用地、用电和资金紧缺,原燃料价格上涨、物价持续走高,严重影响企业生产、项目建设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新的压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前进的路上需要直面和解决好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全力突破困局。

2012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战略收官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必须按照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全面发展、富民强柳”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三个同步”的发展理念,坚持“二次创业、升级转型,聚集人气、做大城市,建设更加美好柳州”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实施“传承创

17 新,稳中求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五美五好’柳州”的“二十六字方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建设“五美五好”柳州的新局面,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3%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自治区政府下达指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自治区政府下达指标以内。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着重抓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加快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努力实现“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

打好经济质量升级战役,进一步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着力引导各类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合理调度生产生活用电,坚决与企业一起,共克时艰,同谋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汽车城建设全面提速。坚持把汽车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全面加快上汽通用五菱40万辆乘用车基地、东风柳汽10万辆商用车和20万辆乘用车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启动五菱有限公司20万辆新能源汽车基地、汽车零部件园、玲珑轮胎、玉柴工业园、重庆工业园和金融中心等重大项目。同

18 步推进汽车城综合配套和服务功能建设,积极引进汽车商务贸易、汽车电子、汽车金融、汽车研发、汽车检测、汽车运动和汽车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继续保持工业的高强度投入,深入实施“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巩固提升三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柳州五菱微型汽车零部件基地搬迁、柳工大型装载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柳钢冷轧生产线二期等重点项目,加快康明斯发动机、福耀玻璃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产品升级。实施化工产业延伸工程、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壮大工程,大力推进柳化氯碱二期及配套工程、银海铝业年产35万吨铝合金板材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新的支柱产业。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着力抓好方元电力热电联产、安琪酵母等一批项目建设,通过做大做强单体项目,引领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今年,力争全市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更新改造投资突破600亿元;柳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上汽通用五菱突破500亿元,柳工、柳化分别突破300亿元和100亿元。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着力抓好中小企业上规模上台阶工作,力争产值超亿元企业达350家以上。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协作,形成产业链接,密切支柱产业的关联度。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深入推进“十大科技提升工程”,确保200项“三年四千亿”产业提升科技支撑扶持计划全面完成,推

19 进优势产业提升重大科技支撑计划60项,实施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科技扶持计划140项。扎实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力争年内新增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创新型企业及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不断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安全及监控体系建设,新增国家级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家,努力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重推进30个示范项目、10个示范企业及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两化融合。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圆满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加快高新区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步伐。制定实施我市“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着力解决项目用地和资金问题,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入园进区工作力度,全面加快五菱柳机搬迁、电子信息产业园、柳工机械装备工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园区步入高速发展良性轨道。今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要增长20%以上,达到1500亿元。

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打好城乡统筹升级战役,坚持“三化同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战略。深入实施村镇规划大会

20 战,全面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继续实施城乡互动大通道工程,加快三江至柳州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启动沙塘至沙埔道路改造,推进雒容至东泉段道路建设,竣工柳东大道延长线,提升中心城区与周边县、乡(镇)路网,推动柳江、鹿寨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城镇入户条件,推动农村人口自愿有偿、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十大水利工程”,全面推进防洪工程、供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与市区内河整治工程四大体系建设。开工建设落久水利枢纽,加快洋溪水利枢纽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市区及柳城、鹿寨、融安、三江防洪工程。积极开展中小河流治理。推进水库除险加固43座。建设农田渠道650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力度。实施耕地质量恢复工程,完善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设施,建设蔬菜、水果、桑蚕、茶叶等主要产业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示范区。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交通路网改造,实施一批县乡道联网沥青(水泥)路改造、行政村道路硬化项目。加快构建农村客运系统,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实施“十大农业工程”,在稳定粮

21 食生产、推进甘蔗良种更新的同时,重点打造一批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技术集成,促进农业功能向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拓展,大力发展“3422”产业集群。大力实施融水竹木深加工等一批扶持项目,增强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和带动能力。推广柳北区凉亭屯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经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完善蔬菜保障基地1万亩,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100个,强化市场调控,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均衡。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试点。坚持产品品牌与区域品牌建设并举,做强“柳韵春晓”茶叶公共品牌,培育壮大柳州冬葡萄、双季莲藕及融安金桔、柳城蜜桔、鹿寨蜜橙等产品品牌。继续提升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程度,力争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达40%,在全区率先进入农机化中级发展水平城市行列。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及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农户增收“十大行动计划”,结合新农村试点建设“三项会战”,深入推进“万元增收示范村”建设,年内创建高效特色种植业基地10万亩、“万元养殖小区(村、场)”65个,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村(屯)6个、农家乐旅游点10个,打造“万元村屯”20个,十万元“示范农户”200户,以生产发展带动生活水平、村容村貌和民主管理的提升。继续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城乡电网改造。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启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努力推动贫困

22 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今年着重抓好92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围绕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合理布局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鼓励和引导优势企业到县域发展配套经济,推进汽配、机械、化工、造纸、制药等产业向县域延伸,培育发展产业链和配套产业。依托各县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制糖、丝绸、竹木、茶叶、油茶加工等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民族民俗风情旅游业,加快构建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聚集人气,汇聚商气

完善服务业发展的系列政策,进一步扩大城乡消费,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促进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继续落实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开展节日、汽车、餐饮、农村等重点领域的促销活动,组织消费购物节、汽车展销会、美食节,不断激发消费热情,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升级改造26家城乡农贸市场。培育特色商业街2条。新建和改造社区微型超市50家,培育市级商业示范社区2个,改造和新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40家,组织“农超对接”,促进便利消费。整合大型商场资源,继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商业知名品牌,提升购物和消费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促进房

23 价合理回归。

深入实施“十大商贸工程”。重点抓好四大千亩物流园建设,完成农贸物流园一期主体结构,启动钢铁物流园二期和粮食物流园一期,加快化工物流园建设。完成桂中海迅柳北基地、新风时代广场、广西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一期主体建筑建设。加快广西汽贸园二期、东盟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尽快完善片区商业布局,加大精品百货商场建设力度,推进阳光100城市广场摩尔城、地王财富广场MALL购物中心、风情港商业中心建成开业,完成乐和广场购物中心建设,启动保利大江郡商业项目,加快推进金绿洲城市购物广场建设。大力培育打造大型现代商贸企业,鼓励联华超市、尚龙电器等连锁企业拓展连锁门店,积极引进万达、华润等大型现代商贸企业。

大力推进旅游名城建设。深入推进“十大旅游工程”。加快窑埠古镇、凤凰河生态旅游区等项目建设,抓好雀儿山、都乐等公园升级改造。扩大旅游区域合作和市场宣传,加大引客入柳力度,培育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商品,不断完善和提升“百里柳江”都市休闲旅游、“百里风情”民俗风情旅游和环都市乡村旅游三大旅游集群。抓好百里柳江申报4A级景区、龙潭景区升5A级景区工作,着力打造百里柳江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完善旅游信息化和公共服务体系,新增两家以上高星级酒店,策划开展“新柳州·天天游”、“风情柳州”旅游大篷车主题宣传活动。精心办好国际水上狂欢节、第七届柳州国际奇

24 石节、中国侗族多耶节等大型特色节庆旅游活动。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服务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和统计分析制度。重点发展服务和配套工业主导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制定物流、金融、信息、中介等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启动工业物流剥离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医疗卫生、物业服务、家政服务、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科技等新型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速。

四、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夯实宜居城市基础,进一步拉开超大城市框架

打好城市质量升级战役,坚持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持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加快城市升级转型。

着力打造柳东活力新城区。以柳东新区十大项目为抓手,全面加快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供水供热、生态水系、污水处理、企业总部、新型居住社区、柳东公租房一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新区市政配套、供电基础和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柳东新区文化广场、医院、柳东至洛埠镇道路、二中新校园、柳东实验中学、小学等项目,竣工鹿山学院二期、柳州国际会展中心配套等项目,不断完善新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向新区聚集。年内柳东新区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静兰片区改造,加快打造城市片区及城市门户典范。

25 着力构建对外交通新优势。探索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柳南城际等三条在建铁路建设,推进柳州站扩建和新建西鹅铁路货运中心站,力争柳肇铁路早日开工。加快柳州至武宣、柳州至梧州等四条在建高速公路建设,实施桂林至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开工建设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加快南站、河东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建设。推进柳江二级航道整治和红花二线船闸改造,加快建设柳州港鹧鸪江、阳和作业区,尽快启动官塘、江口、导江等作业区建设。加快白莲机场扩建,进一步加大航线开发力度。

再掀城市建设新高潮。大规模推进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和标志性建筑,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品质形象。全力加快“十大建设工程”进度,着力抓好城市路网体系建设,新开工五岔路口改造、环江滨水大道等一批项目,竣工广雅路八一路口改造、北外环路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完善原柳铁区域路网工程,确保市政重点工程投资170亿元以上。全面启动新一轮的城市片区旧城改造,每个城区选择1-2个“城中村”作为改造试点,采取“政府主导、村民参与、市场运作、片区平衡”的运作模式,鼓励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力争做到城市赢得环境,百姓赢得财富,政府赢得民心,社会赢得和谐,发展赢得速度。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争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抓好柳江流域环境综合

26 治理,加快完善水质监测网络体系,确保上半年露塘、雒维及龙江河北浩等水质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古偿河供水工程建设,对市区企业地下水井进行统一管理,把地下水源纳入城市供水应急体系。加快柳东官塘、沙塘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配套建设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现有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县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等多污染物综合控制,实施柳电烟气脱硫设施升级改造和烟气脱硝工程,年内柳钢烧结机烟气实现全面脱硫。着手开展PM2.5监测和治理相关工作,探索建立重度灰霾天气的公开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力争成为我国首批监测PM2.5的城市之一。推进机动车环保检测线建设,逐步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制度。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推进电镀工业园区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汽车城电镀工业园。继续加强噪声治理和辐射污染治理。加快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推进“绿满龙城”和“家园绿美工程”,以新加坡为样本绿化美化彩化城市,让龙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努力建设“生态花园、五彩画廊”的花园城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不断完善新区规划编制体系,争取柳东新区近期建设区域控规覆盖率达100%。严格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等制度,坚决打击“两违”现象。深入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深入实施

27 城乡清洁工程,加强重点区域和地段的管理,强化街面市容秩序监管,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户外广告和柳江河道综合整治,继续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实施停车泊位建设工程,努力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力争成为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推进“数字城管”二期建设,建成柳东新区二级平台,加快数字城管网络向街道社区延伸,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出台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健全各部门和公众参与管理制度,积极鼓励全民参与城市管理。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建设更加美好柳州提供坚实的社会保障

打好生活质量升级战役,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十大民生改善工程”,扎扎实实为民办10件实事,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鼓励创业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强化六县四城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力争新增微型企业2400家,确保我市通过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验收。加大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落户农村居民、农村退伍军人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切实帮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积极统筹城乡就业,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万人,实现转移就业5万人。

28 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参保率达70%以上;加强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筹集和监管,确保各项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实行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制度,启动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完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备灾救灾及困难救济工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公共事业聘用人员工资待遇,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建立“一户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促进低收入农户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增收。继续推进关爱残疾人“阳光计划”,大力发展慈善和社会福利事业。

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78万套(户)。深入实施“十大民生改善工程”。免费午餐工程覆盖面扩大至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继续推进改制企业生活区水电“一户一表”改造。深入实施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工程,力争年内新开工改造建设住房3000套。扎实推进融水县30-50户村屯少数民族村寨防火改造试点,并适时扩大试点区域范围。继续抓好农村住房统一保险工作,减少因灾返贫和加重贫困现象发生。推进老有所养工程,加快建设市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和26个县、中心乡镇敬老院。

29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社区治理模式,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增强社区自治服务功能。实施新一轮“平安柳州”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完善“天网工程”建设,推动基层平安创建全覆盖,让城市更安全、市民更安心。切实做好农村“三大纠纷”调处,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妥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打好改革开放升级战役,更加注重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加强区域经济协作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壮大国有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展、创新投融资渠道和方式,不断提升投融资能力。加快企业改革、重组和规模扩张,推进农工商改制以及百货、工贸合并重组引资工作,支持柳州银行跨区域经营和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发行债券,加快建设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推动柳州医药成功上市,积极开展高新区争创“新三板”试点前期工作。深入推进“引金入柳”,不断改善金融环境,继

30 续推进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投资领域,抓好区域集优债、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农村三产用地上市交易,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农场改革。继续深化文艺院团、事业单位以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并把范围扩大到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抓好鹿寨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外经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主体和产品结构,加大对南亚、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规模。全方位开展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精心办好第二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东盟女企业家创业论坛。进一步密切同泛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的联系,增进与广西“两区一带”城市之间的战略协作,积极推进柳州来宾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柳州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扎实做好申报出口加工区的各项前期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全方位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对外投资,不断提高对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的规模和水平。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更加注重招商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1 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举,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升“引进来”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依托“中央企业投资柳州”、“首届广西异地商会大会”等会议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做好项目跟踪对接及后续服务,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2012年,确保引进市外境内资金5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以上。

七、大力推进文化发展升级,打造广西文化强市

打好文化发展升级战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柳州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柳州由广西文化大市向广西文化强市转型。

实施“文化事业繁荣系列工程”,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全民共建共享。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启动市群众艺术馆、青少年宫、科技馆建设,加快文化产业大厦、报业大厦建设,竣工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确保工业博物馆建成开放。进一步健全市、县(区)、乡、村四级文化设施网络,重点推进国家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新建7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80个社区书屋。实施文化成果共享工程。深入开展“柳江之夏”、“龙城金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精品剧目公益展演”、“中外优秀剧目月月演”,争取举办中国·柳州国际水上音乐节,并把柳州办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分会场,积极培育“看大剧,到柳州”的市场氛围。实施城乡

32 文化均衡发展工程。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立完善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实施文艺精品打造工程。开展多元化题材剧目创作,努力创排新的大剧,精心提升《八桂大歌》。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程。扎实做好民族民间文化挖掘、保护和开发,做好柳州摩崖石刻、东门城楼等5个单位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争取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三江)、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融水)等列入自治区级保护项目。

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系列工程”,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实施文化支柱产业培育工程。着力发展文化体育休闲旅游、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主导产业和数字出版、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逐步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柳州新的支柱性产业。实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程。重点推进精柔印刷工业园、动漫产业基地、汽车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广西文化产业标志性工程和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实施文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和打造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发展一批具有专、精、特、新等优势的中小文化企业和民营企业,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资本实力和国际贸易能力的外向型企业。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提升工程。重点打造柳宗元文化、国际水上狂欢节、三江侗族多耶节等知名品牌,带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实施文化市场兴旺工程。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

33 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积极举办各种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力争把柳州打造成为面向中国—东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广西文化会展、交易中心。

八、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打好社会服务升级战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启动广西第五轮创新计划。强化科学技术普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培育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深化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多层次合作,形成高校政产学研合作战略伙伴2-3家,培育产值超亿元以上的政产学研合作重点企业5家。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政策,重点推进六支人才队伍建设、八类人才资源开发。启动实施“十大人才开发”工程,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人才环境,形成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尽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十大教育工程”,打造柳州幸福教育,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年”活动,新建和改扩建乡镇中心园46所,力争全市学前三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分

34 别达到63%和83%以上。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维护教育公平。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继续推进普通高中办学多样化发展,优化发展高中教育。加快发展特殊教育,积极推进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建设和创建全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加强校内外安全管理和校车安全管理。完善各项学生资助工作机制,切实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扎实开展国家级与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全面启动职教园区二期建设,争取启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职教园区建设项目。全面加快组建综合性大学步伐。

加快医疗卫生、人口与计生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市人民医院、工人医院、中医院、柳铁中心医院等医院品牌,启动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等医院建设,全面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着力解决边远农村群众看病难问题。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全力推进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深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力度,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改善出生人口素质。

蓬勃发展体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承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

35 等水上赛事,继续申办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等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认真办好广西第七届农民运动会、广西体育节和全区万村农民篮球大赛等活动。完善城乡体育基础设施,抓好静兰水上运动基地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推进体育中心景观和场地设施改造,努力创造更好的健身运动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文明素质提升计划,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实施理论政策宣传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持续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施城市精神塑造提升工程,弘扬柳州“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制定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不断提升双拥共建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召开全市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支持融水、三江两个自治县办好成立60周年大庆。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实施党的建设升级战役,更加注重加强法治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持续提升政务服务

36 质量。坚持每月市长“企业接待日”、“市民接待日”制度,搭建和完善网上互动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努力为民排忧解难。继续清理压缩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市、县、乡镇政务服务平台和基层网点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强化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绩效考评,确保政令畅通和工作有效落实。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推进依法行政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加强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与问责,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做好“六五”普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法治柳州建设。

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日常监督。实行阳光政务,确保行政权力依法、公开、透明运行。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治理,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当前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任务相当繁重。但形势越困难,任务越艰巨,越能激发全市人民的斗志,越能激励

37 我们突破困境、再创佳绩。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努力开创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附 注:

1.“510”促销活动:按照自治区商务厅的部署,在餐饮、食品、服装、家装、家电、汽车、健身、房地产、文化娱乐、旅游等10个领域,通过多种形式,组织5次集中宣传促销活动,以活跃城乡市场,引导居民科学、合理、安全消费。

2.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汽车整车升级工程、汽车零部件提升工程、装备制造业基础元器件优化工程、钢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工程、化工产业延伸工程、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壮大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三个千亿”打造工程、中小企业“千百十”发展工程、工业“智造”工程。

3.十大科技提升工程:汽车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优势产业重大科技提升工程、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科技扶持工程、特色园区科技创新工程、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科技支撑工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能力提升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宜居柳州科技惠民工程。

4.十大水利工程:柳江防洪控制性工程、市区防洪工程、县城防洪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农村饮

38 水安全工程、城市饮水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市区内河整治工程。

5.“3422”产业集群:把蔗糖、畜禽、速丰林打造成年产值达100亿元产业,粮食、蔬菜、水果、桑蚕打造成50亿元产业,草食动物、油茶打造成20亿元产业,茶叶、休闲农业打造成10亿元产业。

6.农户增收“十大行动计划”:高效特色种植业增收行动计划、畜牧水产养殖业增收行动计划、林地经济产业增收行动计划、“一村一品”增收行动计划、农村个体私营工商增收行动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增收行动计划、农业龙头企业增收行动计划、培育和扶持100家“助农增收龙头合作社”计划、农业观光休闲业旅游业增收行动计划、扶贫增收行动计划。

7.PM2.5: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旦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8.文化事业繁荣系列工程:城市精神塑造提升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工程、文化成果共享工程、城乡文化均衡发展工程、文艺精品打造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程、现代传播能力提升工程、城乡艺术教育工程、文化发展党

39 建引领工程。

9.文化产业发展系列工程:文化支柱产业培育工程、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文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文化产业品牌提升工程、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提升工程、文化科技创新提升工程、文化市场兴旺工程、特色文化名县名镇名村提升工程、文化开放交流工程、文化产业人才壮大工程。

10.六支人才队伍建设:指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建设。

11.八类人才资源开发:指“双创”型人才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发和创业型人才开发)、多区域合作人才开发、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开发、贫困县人才开发、高校毕业生人才开发、经济园区人才开发、城镇化人才开发、现代服务业人才开发。

12.十大人才开发工程:指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524优秀企业家”成长促进工程、“132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外向型人才开发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程、宣传文化教育人才开发工程、人才载体建设提升工程、优秀人才接触柳州计划和优秀人才激励工程。

13.十大教育工程:学前教育推进工程、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程、普通高中加快发展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强化工程、德育创新工程、民族教育特色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40 41

42 43 201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标 题&实事内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一、实施安居惠民工程&

1、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78万套(户)。其中,廉租住房4000套,公共租赁房6000套,经济适用房(含集资房)4600套,限价商品住房21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6000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520户,新增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580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2、实施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集中区改造3000套(新建)。&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改制企业职工危旧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3、彻底消除农村茅草树皮房。&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融水县、融安县、三江县、鹿寨县政府,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1、建设7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市文化局&各县政府&

2、“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天天演(文艺演出100场、电影放映265场)。&市文化局&市艺术剧院&

3、村村月月公益放映电影(全年放映11220场次)。&市广电局&各县(区)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4、在市中心新建成2家电影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44 市广电局 && 附件一:

标 题&实事内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三、实施创业惠民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新办微型企业2400户创业,实现新增创业人数3000人,带动就业人数10000人以上。&市工商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就业工作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

四、实施扶贫助残惠民工程&

1、为市区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对象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标准为每人每年15元)。&市民政局&各城区政府、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市财政局&

2、在市区建立10个爱心慈善超市。&市民政局&各城区政府,市财政局、慈善会&

3、在六县建立30个残疾人社区康复室。&市残联&各县政府,市财政局、卫生局&

4、为5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市残联&各城区政府,市财政局&

5、扶持10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创业就业。&市残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工商局&

45

五、实施就医惠民工程&在4家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信息一体化建设,实行“医卡通”。 在全市2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规范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有效控制看病就医费用。&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六、实施菜篮子惠民工程&

1、建设完善1万亩蔬菜保障基地、50个季节性集约化育苗大棚(每个400平方米)和200万平方米食用菌基地。完善基地道路建设,建设蔬菜冷链系统。&市农业局&各县(区)政府,市财政局&

2、扶持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100个。&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各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标 题&实事内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

七、实施免费午餐扩面工程&免费午餐工程覆盖面扩大至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市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审计局、扶贫办、疾控中心&

八、实施环保惠民工程&增加6套自动监测PM2.5设备,年内建成PM2.5监测系统。&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

九、实施养老惠民工程&

1、启动建设10万平方米养老中心。&市发展改革委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局、残联&

46

2、在市区建设和完善11个老年活动场所(柳南区4个、鱼峰区4个、柳北区3个)。&市民政局&各城区政府,市财政局、老龄委&

十、实施旅游休闲惠民工程&

1、建设滨江河堤休闲(文化、体育)配套设施,方便市民休闲健身。&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文化局、旅游局、规划局、城管执法局,市城投公司&

2、开通柳州市居民“港澳地区自由行”。&市外侨办 市公安局

&市财政局、市旅游局& 47 附件二:

2011年我市获得的主要荣誉

1.2011年1月,在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和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我市被评为“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和“2010中国经济转型示范城市”。

2.2011年1月,在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主办,中国城市发展促进会、中国品牌建设与管理协会协办的“辉煌‘十一五’中国品牌(特色)市/县/镇/开发区”评选活动中,我市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特色经济市”。

3.2011年1月,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举办的CCTV中国体育营销论坛暨第六届十大体育营销经典案例评选活动中,我市荣获“2010十大体育营销城市经典案例”大奖。

4.2011年4月,我市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5.2011年4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城市”,这是广西唯一在全国率先开展监测的地级市。11月,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改革试点城市”。

6.2011年5月,在第七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我市荣膺第九批“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名列全国获此殊荣的5个城市之首。

48 7.2011年5月,我市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县、柳城县被中国科协命名为“2011-2015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是广西获命名县区最多的城市。

8.2011年6月,在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市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这是我市自1985年开展普法工作以来获得的最高荣誉。

9.2011年7月,在第二届中国城市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暨2011中国(深圳)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投融资城市论坛上,我市获“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殊荣。

10.2011年9月,我市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和世界城市合作组织评为“2011中国十大美丽城市”。

11.2011年11月,我市被民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

12.2011年11月,我市六县四城区通过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考核,其中柳北区、柳南区、鱼峰区和融安县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

13.2011年12月,我市第六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14.2012年1月,在《经济日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发布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报告》中,我市被评为“2011最具成长力自主创新型城市”。

15.2012年1月,我市连续第七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

49 称号。

2011年我市各县区、开发区获得的主要荣誉 柳江县:

1.2011年1月,柳江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先进单位”称号。

2.2011年10月,柳江县文化局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荣获花炮比赛第二名。

3.2011年11月,柳江县被国土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

柳城县:

1.2011年1月,柳城县冲脉镇冲脉村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协会村级先进单位”称号。

2. 2011年2月,柳城县被国家宗教局授予“2010年全国宗教工作系统‘五·五’普法先进集体”称号。

3.2011年3月,柳城县科协被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组委会授予“2011RoboCup 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最佳创新实践奖”。

4.2011年8月,在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柳城县参评的“伏虎龙芽”和“伏虎龙韵”两个茶品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

5.2011年9月,柳城县被中组部和人社部联合授予“2011

5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镇党建工作责任制下一篇:行政部后勤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