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

2022-04-17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及外部环境局限性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阻碍其继续深入发展。虽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这些措施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事实上,由于企业自身问题和缺陷,面临的竞争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单一,渠道收紧,融资难度逐渐加大。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 篇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平台征信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类贷款机构发现了学生信用消费领域的商机,校园贷应运而生。在不良事件频发后又遭遇强监管,校园贷平台前途未卜。认为学生信息消费领域供需不平衡是引发不良校园贷的主要原因,指出构建校园贷征信系统是解决不良校园贷的可行措施。主要貢献有: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学生信用消费供需的一手数据,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系统梳理国内校园贷平台模式,指明做好征信、加强风控是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构建了校园贷征信概念模型,为后续研究抛砖引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校园贷平台;征信模式

1引言

随着校园贷市场的扩大,各类贷款平台相继出现,但由于监管缺乏,校园贷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而大学生本身由于金融知识、社会阅历、还款能力不足,加上不良网贷平台借机虚假宣传,校园贷不良率不断上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银监会等多部委对校园不良网贷平台加强了监管力度。然而,堵不如疏,这种打压政策并非治本之策。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校园网贷平台经历了从萌芽、繁荣到没落。可见,在关注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的同时,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我们去研究:不良校园贷问题频出的根本原因何在?如何促进校园贷平台的健康发展?基于该研究目的,引发了笔者对我国校园贷平台征信模式进行专门研究与分析。

2互联网金融在校园领域的供需现状

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网贷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万亿级市场(网贷之家研究院,2017)。校园贷的繁荣是互联网金融在校园领域开辟的新天地。

课题组于2018年8月-9月期间对杭州市拱墅区浙江树人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高校学生进行了关于校园贷供需现状的问卷调查。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网络问卷140份,纸质问卷60份),回收200份,剔除无效问卷5份,问卷有效率为97.5%。在发放问卷的同时,课题组对大学生信用消费观及贷款意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

由表1可见,近年来,大学生月均收入均值为1492元,占比最大的是1000-1500元的区间,占比6359%。 结合我们的访谈情况,样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源于浙江省内,95.18%的学生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根据浙江省新闻网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省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20元。大学生月均收入占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四成,可见在校大学生消费能力极强,但仅靠来源于父母的收入尚不能支撑潜在的消费欲望。

由表2可见,大学生月消费超支比例已经占近八成,51.79%的受调查学生月均收支缺口在0到500之间,20.51%的受调查学生月均收支缺口在500到1000元之间,6.67%的受调查学生月均收支缺口在1000元以上。该现象充分说明了信用消费在校园领域的市场前景广阔。

由表3可见,大学生使用过的电商分期平台(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类校园贷的人数达到163人,占比83.59%;使用过其他校园贷平台的有77人,占比3949%;使用过分期购物平台的人数最少,仅占462%;使用过危险性较大的民间P2P现金贷和非法校园贷的人占到15.34%。而访谈结果表明,三成学生不具有安全意识,不会提前了解超前消费或者贷款所存在的风险。

综上所述,大学生信用消费需求旺盛,但遭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排斥,为不良校园贷滋生提供了机会。

3校园贷主流模式分析

由表4可见,校园贷目前分为主要有四类模式:一是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推出的“校园贷”服务,如建行的“龙卡大学生”信用卡、工行的“大学生融e借”等。二是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苏宁消费金融的任性付、马上消费金融的马上贷、安逸花等。三是电商分期消费平台,如京东(京东白条)、淘宝(蚂蚁花呗)、分期乐等。四是民间P2P贷款平台。贷款平台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平台,如玖富万卡、赛客学生借贷行等,这类平台随着国家的调控,数量上已经大幅缩减,并逐渐转向白领人群,如任我花。另一部分则是民间或非法的个人借贷、“裸条”等,属于非法“校园贷”范畴。

由表5可见,2016年苏宁消费金融的不良率为10.37%,P2P平台的平均不良率约为7.18%,国家助学贷款的不良率曾在2013年达到11.47%,远高于10年前被叫停的大学生信用卡的不良率4%。同时,我们也发现近几年来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花呗凭借完整的风险控制模型及征信系统将不良率降到了较低的数值;而分期乐则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庞大的专业风控人员,通过自主研发的模型对用户进行授信,之后对用户的消费行为进行跟踪记录,这样的流程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拥有风控能力的金融公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大数据风控能力的竞争(刘华年,2016)。而完善的征信系统是成熟的风控能力的标志。可见,完善征信系统,做好风险控制是中国校园贷健康发展的基石。

4构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征信模式

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对降低坏账率、不良率和提高平台成交量有显著的影响(王书斌2018)。建立校园领域学生信用征信系统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征信系统的模式。

借鉴国际经验,个人征信系统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会员制等三种模式。市场主导型征信模式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运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要求有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良好的信用文化;政府主导型征信模式由央行的一个部门负责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提供,是政府行为,有强制性;会员制征信模式的个人信用信息由会员单位出资建设,只有会员才能享有信息。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听由市场主导已经被证明将滋生各种乱象;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信用文化,政府强制性的服务可能存在服务质量差、效率低等问题;行业会员制的建立需要长期的时间和资信的积累,目前直接照搬这三种模式都不可行。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国校园领域的学生信用征信模式可以采用“协会引导+平台主导+高校参与”的形式,即由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引导,统一网络借贷征信评价标准,各平台(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P2P平台等)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高校参与提供征信数据的模式,具体征信模式概念见图1。

4.1协会引导

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除了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负责制定平台监管制度外,还需要统一信用评价标准。统一征信数据的评价标准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但是,目前网贷平台的征信手段、采集标准和格式不同,这使得各信用信息数据库之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互认、对接状况不容乐观,以至于征信效果大打折扣。想要建立共享信息交换平台,首先需要统一网贷平台征信数据的评价标准。

4.2平台主导

4.2.1积极搜集校园信用数据

各网贷平台要加强对信用信息数据的搜集。网络借贷活动离不开征信的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数据,将会大大提高交易成本。因此,各家网络借贷机构都应积极采集尽可能多的信用信息数据。

4.2.2尝试接入第三方数据

金融行业出于商业利益考虑,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独自为政,为信用不良人员多平台借贷提供了机会。此时,第三方机构起到了很好的信息互补服务。我们可以获取目标客户通话详单、通讯录解析、第三方逾期披露、过度负债客户等信息来判断目标客户的基本信用信息。

4.2.3结构化分析海量数据

大数据征信模式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优势,借助各种搜索引擎和应用软件网罗各种遗留交易信息和多元生活交易信息,如网上购物数据(购物习惯、收货地址、品牌、消费金额等)、社交行为数据(朋友圈、通讯录、微博、社区帖子等)等等,并将这些数据与个人信用建立逻辑判断,以提高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维度。

4.2.4建立信用风险模型

各网贷平台将上述信息集成、保存、加工,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缺乏信用记录的大学生客户进行有效甄别。通过分析模型的数据变量,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信贷数据,而是来源于用户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机器计算出违约率和还款能力,从而更加全面精准地反映用户的个人信用状况。4.2.5信用信息共享

各平台打破目前缺乏信息交流的现状,降低信用信息壁垒,贡献一定的人力和技术来促成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建立,实现信息信用系统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

4.3高校参与

对于高校,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大学生金融信用安全教育。建议各大高校可以邀请有实力的金融、监管机构专业人员,在校内开展金融征信体系和个人征信报告的讲座,告知学生违约后的严重后果,阐述利弊。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考虑把相关信用安全教育列入选修课程之中。此外,高校也有责任和义务提供校园信用数据,如借款学生的家庭背景、逃课记录、水电煤缴费欠费记录、图书馆的逾期记录、网络浏览习惯等。

5結语

当前,由于国家对于“校园贷”市场的严格监管及国有银行“校园贷”的再次进入,使这一市场已经逐渐趋于规范。然而,学生个人征信之路还需要行业协会、网贷平台、高校,乃至社会多方的协同合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能立竿见影的措施是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精神,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教育学生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深入落实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才能标本兼治地使学生了解、把控、远离不良“校园贷”。

参考文献

[1]李彤.部分校园出现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乱象[N].人民日报,2018-09-04.

[2]刘鹏霖,李世鹏.新时期“校园贷”的种类特点分析及风险防范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2(34).

[3]杨晨.精准资助视角下高校“校园贷”风险防控工作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17,5(39).

[4]韩璐,杨青青.银行重返“校园贷”市场的风险探究——基于 SWOT 模型分析[J].时代金融,2018,(05下).

作者:郑大恩 陈君芳 尉玉芬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 篇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发挥着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及外部环境局限性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问题,阻碍其继续深入发展。虽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这些措施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事实上,由于企业自身问题和缺陷,面临的竞争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单一,渠道收紧,融资难度逐渐加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得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将从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剖析其融资难的原因并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佳创新方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对策

文献标识码:A

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

据《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14)》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数量超过我国企业总数的99%,对我国GDP贡献超过了60%,并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在我国现阶段,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善等多种原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就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较难的课题。

2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2.1金融机构视角

2.1.1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成本较高

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在办理贷款授信、贷款发放的过程和关节基本相似,所需成本差别不大。但是中小企业能够获得大款规模远远低于大企业,故成本相同情况下收益相差甚大。按照机会成本来计算,根据中金网调查,规模较大的企业贷款最终费用为贷款总额的0.3%—0.5%,而中小企业最终费用却高达贷款总额的2.6%—2.7%,由于管理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原因,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积极性极低。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贷款需要相对较高的放贷成本,导致其更加倾向于与大企业合作,加大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2.1.2金融机构“亲大远小”倾向突出

为获取规模效益的同时规避经营风险,商业银行设立了“规模导向、成分导向”的运营模式,加大对具备规模优势的大企业信贷力度,实际上缩减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造成了信贷歧视,这种本身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就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亲大远小的格局如何改变取决于银行管理制度的改变,甚至金融政策的倾斜。

2.1.3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存在缺陷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爆炸式发展,“互联网+”概念风靡,虽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方式,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我国针对中小企业而发展起来的担保机构缺乏完善的制度,在运作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缺陷,目前还没有形成具备制约和激励机制的市场形态,实际上,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难以满足需求。

2.2政府视角

相比于中小企业,国家政策更倾向于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这是由国家经济形势以及企业规模所决定的。当前的法律体系中有关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缺陷。

截至目前,我国除了在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之外,并没有颁布其他关于中小企业的具体法律法规。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更是空白,中小企业发展和融资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民间信贷等融资手段的法律制度都不够完善。首先,直接融资法律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例如股票上市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私募基金概念难以界定、实际操作也存在法律制度问题。在传统本身定义中,我国对民间借贷就没有明确界定,民间借贷在金融体系中处于相对尴尬地位。对于民间资本借贷的内容和过程以及监管解释的缺乏,使得除合法和非法外,民间借贷存在较大的争议,与之规模匹配的中小企业融资就显得尤为困难。

2.3企业自身视角

2.3.1企业信用文化的缺失

信用文化是融资的关键,我国市场经济中信用体系不健全和信用文化缺失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由于中小企业设立准入条件低,我国中小企业参差不齐,部分中小企业履约能力与履约意识较差。

2.3.2中小企业抵押式担保能力不足

由于信用不足,中小企业也应当寻求担保贷款。然而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投资少,因此作为抵押担保物的固定资产也非常少,这使得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的难度远高于大企业。此外担保体系不完善,由于在银行贷款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不同形式的抵押担保是必备条件,由于中小企业本身抵押物不足,加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管理运作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中小企业贷款被拒绝的概率是很高的。

2.3.3中小企业盈利能力

中小企业受资产和经营规模的限制,存在较高的经营风险。根据相关机构调查统计,约百分之30的中小企业一两年就会退市,约百分之60的中小企业通常在四五年注销,可见中小企业破产风险的严峻性。这也成为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融资的主要原因。

2.3.4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

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缺乏财务知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处于真空状态,管理者凭主观认识随手拍板的现象大有存在,缺乏科学规范程序。对重大的财务决策,没有形成科学的决策依据。个别企业使用虚假的财务报表来满足不同的需要。由于对中小企业外部审计没有强制要求,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公开不够透明。进而到融资层面,企业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征信水平,所以银行贷款融资就极其困难。

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相关对策

3.1完善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融资体系,开辟多层次融资渠道

3.1.1开辟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渠道

(1)中小企业板上市融资。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处于发展初期,所以在我国目前中小企业板和主板上市条件没有差别,这就对中小企業上市设立了较高门槛。随着我国管理层面意识不断前进,深交所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板定位和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将对中小企业倾斜,将会给中小企业带来上市的便利条件和融资渠道。因此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水平深入,国家应当适当放宽中小板上市条件。

(2)積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极其弱小,企业债券通过标准规范和约筹融资,具备规范性,同时企业债券的申请发行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同时也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因此,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若能合理规范发展起来,提出具体的监督方式并加以宣传,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条件,将对社会融资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1.2发展民间融资和中小金融互助,充实间接融资体系

(1)积极发展互助银行与民营银行。

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将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提升。由于民营金融机构经营自主,发展相对自由,与中小企业合作将更加密切,有利于资本充分发挥自由价值。当然,政府也要对民营银行和互助银行设定严格的审查和准入条件。

(2)拓宽融资渠道。

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保全仓库业务、应收账款质押或收购、兼并专项贷款、以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等转变,取得一定的成效。通过这样的措施,减少了限制条款,提高筹资速度,从而加速资金周转,确保了企业资金流动性。企业循环续贷,到期还本还息负担减轻,使得企业继续拥有借款能力,又获得了先进的发展工具设备。同时,以上措施还有减税的作用,避免了企业大额支付造成的资金冲击,以少投入换更多地效益回报。

(3)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

互联网金融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思维已经是当下中国金融界与企业界积极试水的领域,P2P、众筹融资以及电商模式等应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平台。

3.1.3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基金通过专业金融人士和机构投入资本,在获得一定股权后,以近似主人翁姿态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他们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科学的战略,高新的技术,拓宽企业发展前景,促进资本运营走上更高层次。风险投资基金的参与不仅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金融领域也有利于帮助企业降低风险,让中小企业具备更加健康稳定的生存环境,助力中小企业社会主体地位的提升。

3.2加强政府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只是概括性的提出了20条规定,并没有对融资问题出台具体的办法和措施。我国需要制定诸如《中小企业融资条例》、《中小企业金融管理条例》、《中小企业基金发展条例》等规范性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规范各类主体的责任范围、权利义务、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3.3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

现代企业的稳健发展,需要建立健康稳定的财务制度。只有企业注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依法合规纳税,遵守合同约定,才能让财务报表称为经营状况的理性参考,督促各项债务的偿还,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在完善财务制度时,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问题,确立一个合理的资金占有比例,制定适宜的管理规范,相应的增强企业内部融资的能力。同时,财务人员的培训也是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将人员水平科学化和管理制度规范化相结合,才能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3.4加速完善社会中介机构服务

随着市场的规范化,中介机构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角色,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但是中介机构存在着协助作假,追求利益最大化等状况。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介机构能够良性发展,能否成为被社会信任的评判者。因此必须通过系列措施,自律和他律同时督促中介机构诚信经营,诚实服务。这样,才能既合理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又能监督评价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

参考文献

[1]陈跃平.互联网金融助力传统融资模式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金融经济,2014,(12).

[2]王东霞.关于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的探讨[J].市场研究,2012,(6).

[3]丘鑫.我国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6).

[4]姚长存.银行信贷视角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2,(4).

[5]王淼.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究[J].当代经济,2012,(4).

[6]姬会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特区经济,2011,(2).

[7]Ethan R.Mollick..The Dynamics of Crowdfunding:Determinants of S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4.

[8]Fisman R.Trade Credit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Development,2001.

作者:李虹佳

商业银行信用文化探究论文 篇3:

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金融科技迅速发展,从互联网金融时代过渡到今天的金融3.0时代,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用风险研究对于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就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一、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脱媒加剧

1.信息脱媒。金融科技的逐步应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商业银行在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中,向合作公司提供了客户的相关信息,共享了客户资源。这都加剧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地位,无疑给商业银行客户信息处理能力带来了严峻挑战。

2.渠道脱媒。渠道脱媒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支付渠道脱媒。目前,传统商业银行和银联的服务模式逐渐被支付宝、微信和其他三方支付所替代,第三方金融机构快速处理资金的能力和高效的信息分析能力对其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3.客户脱媒。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是在现实中接触客户、了解客户,针对客户需求进而满足客户。相比于传统手段了解客户而言,科技的途径为银行了解客户带来了方便,但是只能通过大数据来分析客户的部分需要,因此不能较好地满足客户的全面需求,导致客户的金融产品使用体验感下降,这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较大挑战。

4.资金脱媒。商业银行加入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浪潮后,必将逐渐加强与第三方支付结算机构的合作。但是,无论合作程度如何,银行客户的资金流通很少使用现金,不少城市基本实现了无现金流通,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便利性对于资金的流动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行业竞争加剧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商业银行在角色定位和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将深刻改变银行业的经营方式甚至是行业结构,金融科技与金融业务的融合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金融科技能够极大地提高用户的支付体验,因此,这会成为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重点发展阶段。未来金融业的竞争焦点将从高净值客户的营销与维护、物理网点渠道的扩展营销变为互联网平台入口、优异的客户体验、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因此,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业的地位受到挑战,行业竞争方式发生改变且竞争加剧。首先是来自跨行业的竞争:金融科技公司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都产生巨大影响,威胁到了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业务,间接加剧了行业竞争,这使得商业银行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其次是来自行业间的竞争:例如同业竞争对手可以通过先一步布局金融科技或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来获得先发优势提高竞争力,这无疑会迫使商业银行转型,加剧了行业竞争。因此,金融科技通过加剧行业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挑战。

(三)经营管理受到挑战

在商业银行过去的经营管理中,客户体验始终得不到重视,商业银行更加重视风险和收益。在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的焦点已经从“以产品驱动”转变为“以客户驱动”,一切以客户为中心。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中,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客户的体验与收益为重点,尽可能地提高客户的金融体验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虽然,商业银行早已提出要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但是在金融科技时代下,这种经营理念的转变就显得更急迫。其次,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式在金融科技时代下受到了较大影响。目前,金融科技公司通过金融科技服务创新提升了客户体验,改变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快速触达”客户和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等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具有巨大优势。例如多场景化的获客,在服务中对客户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分析,在短时间内发现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综上所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受到了严峻挑战。

二、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

(一)完善自身数据分析处理体系的机遇

金融科技公司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互联网收集客户数据信息,然后对客户的行为特征进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分析,从而获得了客户的特征和偏好,再根据这些特征和偏好进行精准营销。事实上,商业银行本身在经营活动中拥有的客户数据信息比金融科技公司要更多更全,但商业银行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也就不能获得针对客户专属的、有用的数据信息,故不能很好地感应客户的需求从而提供“实时”的金融服务。因此,在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应利用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完善自身的数据分析处理体系,加强数据的挖掘、获取、处理和分析,并主动创造客户需求,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营销,变过去的“被动式”营销为“主动式”营销,这样会使得营销效果大大提高,从而提升商业银行利润水平。

(二)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机遇

在金融科技时代,良好的客户体验尤为重要。而能提供良好客户体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需要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能够敏锐洞察客户需求,并迅速响应客户,这无疑要求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具有强大的业务处理能力和扁平的组织结构。而商业银行复杂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以致于商业银行较低的业务处理效率降低了客户体验。因此,商业银行应利用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来优化自身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例如,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可以改变银行业的人员结构。商业银行原有的大量人工操作性岗位会逐渐被智能机器取代,而商业银行中的科技类人员比例会大幅提高。这一变化能够促使商业银行改变自身的人员结构,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进而变革自身组织结构。因此,在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应把握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从根本上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办理业务的效率,并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

(三)加快自身业务和产品创新的机遇

新技术的使用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金融科技服务公司的金融创新对于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地使用金融科技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通过良好的服务体验和服务渠道以及服务方式,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抵御更大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借助金融科技浪潮的推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运用金融科技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和產品创新,使得自身服务能够更快、更好地应对多样性的客户需求,这不仅能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而且还能提升盈利水平。

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快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的建设。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无论是管理经验还是管理人才的培养都相对匮乏,严重制约国际先进信用风险营理模型和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所以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和急迫的,可以采取内部培养和外来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信用风险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三、结语

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会信用文化的建设。只要建立社会统一规范的诚信系统,银行就能通过这个系统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并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等级,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希,段光君.金融科技视角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信用风险防控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3):19-21.

[2]黄胜泉.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防范风险的路径探究[J].金融纵横,2018(09):38-44.

[3]方源.应用金融科技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作者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作者:刘晓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础护理学实验课教学论文下一篇:凸显公共精神法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