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022-10-25

第一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党课讲稿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党建促脱贫各项工作,今天我就以“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上一堂党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3月7日,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所以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的作用,发挥村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

一、要坚定信心不动摇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甘肃省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总书记了解甘肃扶贫攻坚的薄弱点和问题的所在点,更是对即将吹响最后的冲锋号的出发点再次鼓舞士气,鼓足干劲。所以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坚决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二、要咬定目标不放松

总书记在谈到我省的脱贫攻坚时声音刚正,提出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甘肃的脱贫攻坚任务重,困难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执着的理念,坚定的信心,要始终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咬定目标不放松的要求,做好工作,这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其他各项工作的总要求。

三、要落实责任不松劲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我们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特别是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四、要整改问题不手软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

五、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党员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制度机制,加强我们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关爱和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抓好党建促扶贫,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党支部,使其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践行听党的话,听总书记的话,做一名真正的合格共产党人。

第二篇:2020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作文

脱贫不但要看数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小偏整理了2020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作文大全,欢迎参考借鉴。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一

我国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是人类历的一次伟大任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以来,93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然而,也要看到,目前剩下的全部都是难中之难的贫困地区。因此,要啃好这批“硬骨头”,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就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实现对点对人的扶贫脱贫。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现在是最关键的一年,凡重要的会议、时间节点,总书记都不忘对脱贫攻坚作出布局、指导,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们坚定信心,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不但要看数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走出持续多彩为民路,创办农家乐,鼓励农村人进行农业种植、育苗圃,大力发展农村旅游文化体系,让农村成为亮点,把农业和旅游两手抓,实现两者融会贯通的优势,实现农民收入资金持续增长。

拒绝扶贫虚假信息,落实脱贫成果。扶贫干部们要脚踏实地,拒绝形式主义和官场腐败之风,让脱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同时扶贫干部也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放松,怎么样把产业做好做实,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实现脱贫摘帽不松劲的作风。

加大扶贫人才培养,让教育深入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心里挂念的事,要坚决加大农村支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出台支教政策对相关人才进行支持,让支教人才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培养,要把扶贫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稳固脱贫成果,健全脱贫体系。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花大力气培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带动贫困户致富,落实后续,一定要做到脱贫后“四不摘”,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有效机制防止返贫。

让我们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选取确定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目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支持地方建设的此类工坊已超过2000所,带动非遗项目2200多个,培训近18万人,带动50万人就业,其中有2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实践证明,“非遗+扶贫”已成为一条很好的脱贫路径,正在有效促进非遗资源丰厚的贫困地区人口增产增收。特别是以传统工艺类非遗为主的产品,植根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带动就业与脱贫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比如贵州省雷山县麻料村,曾是当地闻名的“银匠村”,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村民们大都外出务工,“银匠村”成了“空心村”。近两年,通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村里以“合作社+工坊+贫困户”模式,运营银饰锻制和非遗旅游。现在,很多村民又拾起了祖传手艺,“空心村”重新变回了“银匠村”,并成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非遗+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要变成稳定持久的生产力,仍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也受到巨大冲击,不仅游客数量锐减,产品销售也出现困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计划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联合举办首届“非遗购物节”,通过引入各大电商平台,解决非遗产品销售难题,打通文化扶贫的“最后一米”。

为了办好“非遗购物节”,很多地方正在加强对传承人的电商知识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同时,在“非遗购物节”统一标识下,各大电商平台也迅速行动,包括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在内的多家网络平台,已分别从时间段、定位、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助力。满族剪纸、苗族银饰、彝族刺绣、壮族织锦、临夏砖雕……不少贫困地区的非遗产品,正在借助电商平台,进入现代消费的“主战场”,打开就业致富的“新天地”。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场难得的“非遗盛宴”。大家可以在非遗购物体验中,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并以实际行动支持“非遗+扶贫”,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三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更为艰巨,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松劲懈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深刻阐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备的有利条件,明确提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还要走最后一段最艰难的路,还要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特别是疫情造成一些地方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一些疫情严重地区帮扶工作受到影响等。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必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以责任担当之勇、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要坚定信心,绷紧弦、加把劲。从实践看,疫情或灾害对减贫进程会产生影响,但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当前,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只要我们完善相关举措,巩固和拓展这一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就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创造条件。更要看到,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我们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为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脱贫攻坚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是充足的,各级干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关键是要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加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弦都不能松。要深刻认识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就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强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做到两手抓、两不误。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四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七个行动计划之一,是重庆市提出八个行动计划之一。坚决打嬴脱贫攻坚战,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筑牢根基,“不让一个人掉队”,不仅是贫攻坚战的“精准”,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以人为本”。脱贫攻坚工作经过三年的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从脱贫攻坚工作启动时,贫困发生率大大下降。但存在“插号户”贫困户,现有未脱贫的建卡贫困户和已脱贫仍享受政策户。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拔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建议以打嬴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对基层的调研,面临以下六点主要问题:

一是未脱贫户硬骨头待啃。

这部份未脱贫户因病致贫占比较大,除继续加大精准医疗扶贫力度外,更需要在对他们在扶志和扶智上给予心理关怀输导,对家庭其他成员在就业和产业上因人施策,给予“一对一”的帮扶。

二是特殊困难群体难度大。

建卡贫困户中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重病患者、老年人、失能人员较多,帮扶难度较大,脱贫路径狭小。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缺乏,自信心不足,内生动力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

三是已脱贫户需继续跟踪。

这部份已脱贫户依然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刚刚达到年收入的脱贫标准, 没有经济基础, 根基不牢, 一遇风吹草动,经不起波浪和折腾,返贫致贫风险比较高,仍然需要得到高度关注。

四是危房和交通设施欠账。

农村危旧房存量较大,尚有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无保障。交通基础设施欠账多,部分偏远村社未通公路及未硬化,通达道路自然村公路通达率不畅,村民出行不便。有的山区还存在饮水困难,靠天吃水。农村环境整治任重而道远。

五是农业产业带动性不够。

贫困户位处高山地区,人居过度分散。时下农村“空心村”较为状况突出,土地撂荒较为严重。扶贫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支柱产业的示范带动效应没有完全显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不够强。

六是监督检查需加大力度。

农民产业收入、劳务收入、财产收入等经济状况的隐蔽性较强,对贫困与否和脱贫带来评定标准上的一定难度。甚待加强监督检查,动态性建立切实有效的建档贫困户进入和贫困户退出机制。

为打嬴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兹建议:

1.提升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再认识。根据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刻,在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全面小康先行区的关键时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升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再认识,全面树立“所有的困难群众都是我们扶贫的对象,都是我们所关爱的人”的意识,从思想上把脱贫攻坚工作向更宽更深的领域延伸,把脱贫攻坚与全面奔小康结合起来,确保“不让一个人掉队”, 共同致富奔小康。

2.树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持久战思想。目前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决定性成果,但要力戒自满情绪,克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时刻绷紧脱贫弦,咬紧脱贫不放松。对成绩不骄傲不自满,对问题不懈怠不回避;对工作抓创新抓深度,对成果抓持续抓巩固。科学应对,动态管理,辨证思维,客观求实,善于跟进,筑牢根基。对存在问题的分析,透过现象厘清本质,力克表面的脱贫遮盖着事实上的未脱贫,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起最后总攻。

3.坚持对未脱贫户与已脱贫户两手抓。继续建立倒逼机制,深化帮扶目标,对未脱贫户争取在2019年内全部摆脱贫困,确保2000年打扫战场。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同会战的作用,对未脱贫户在心理干预、种养殖辅导、职业中介等方面加大精准力度。发挥群体力量和“一对一”的作用,扶志扶智,授人以渔,增强内生动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勤恳劳动,摆脱贫困。对已脱贫仍享受政策户“扶上马,送一程”,加强跟踪,密切关注,帮助其筑牢根基,切实防止返贫。

4.着力加大对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扶贫力度,精准识别改造危旧房农户对象,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争取和加大资金投入,完成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推进C级危房改造,实现农村基本住房安全全覆盖。加大对乡村旅游、农业生产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在开通行政村乡村公路的同时,着力加强自然村乡村公路建设。加强行政村乡村公路的硬化和“白改黑”,加强自然村“便改路”。进一步优化乡村客运公共交通服务功能,着力解决边远山区农民“出行难”。

5.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可支配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党政主导、市场能动、社会参与”模式,着力在产业振兴上下功夫。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力所能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激励种养殖大户、农村带头人、涉农公司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置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引导城市资本下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帮助贫困户就业。探索“产业+”新模式,深入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激发民营企业“光彩事业”, 实施产业、商贸等帮扶路径。

6.科学建立进入与退出长效后扶机制。针对农民隐蔽性收入的实际情况,对未脱贫户、享受政策的已脱贫户、不享受政策的稳定脱贫户进行随时跟踪,按照适时政策、贫困标准、评价体系和程序步骤,科学评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人民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管理、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的作用,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形之有效的监督检查。采用动态管理的模式,为贫困户建档,让脱困户消号。建立长效跟踪机制、长效后续机制,真正扶贫济困、脱贫致富,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2020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体会和感受作文大全

第三篇: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保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党建促脱贫各项工作,今天我就以“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上一堂党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3月7日,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所以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的作用,发挥村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

一、要坚定信心不动摇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甘肃省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总书记了解甘肃扶贫攻坚的薄弱点和问题的所在点,更是对即将吹响最后的冲锋号的出发点再次鼓舞士气,鼓足干劲。所以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坚决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标准。二、要咬定目标不放松

总书记在谈到我省的脱贫攻坚时声音刚正,提出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甘肃的脱贫攻坚任务重,困难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这就更需要我们有执着的理念,坚定的信心,要始终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咬定目标不放松的要求,做好工作,这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更是对我们其他各项工作的总要求。

三、要落实责任不松劲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我们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特别是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四、要整改问题不手软

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

五、要转变作风不懈怠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党员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制度机制,加强我们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关爱和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抓好党建促扶贫,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党支部,使其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通过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践行听党的话,听总书记的话,做一名真正的合格共产党人。

第四篇:**镇**村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

**镇**村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和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

**镇**村驻村工作队

(2019年6月)

为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村工作指示精神,抓好当前**村工作,不忘驻村初心,履行使命任务。为进一步助推**村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乡村振兴工作,**镇**村驻村工作队,着眼当前工作实际,结合半年来驻村见闻,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镇**村概况

**村为省定贫困村,距**城区17公里,距成都市主城区60余公里,村域面积2.3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共350户1031人。

**村当前已脱贫贫困户共计94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9人,其中低保户14户24人,特困供养户29户29人,残疾人口41人。因残因病因老致贫人口比例大,靠脱贫政策脱贫比例大。

2017年底全村实现“村摘帽、户脱贫”。2018年6月以来,在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围绕“**新农村新样板、城乡融合新试点、乡村旅游新典范”的的“三新**”建设目标,提出**村乡村振兴“一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两年乡村振兴初见成效、三年乡村振兴形成样板,并最终实现乡村持续振兴”的“三步走”发展策略。目前全村正迈向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实现乡村振兴。

二、主要措施与取得成效

(一)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沉下来,抓班子、带队伍,促进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利用蓉城先锋等线上线下平台,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彭清华书记、成都市委范锐平书记、**市委赵春凎书记重要指示。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明显、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出,被中共四川省委评为2018年先进党支部。二是走出去,学先进、长见识,引导党员干部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到战旗村、宝山村、两河村党支部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全村党员干部创新意识得到全面增强,全体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空前提高。三是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带动作用,通过发展养殖业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二)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成都市委办公厅、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在张佳副局长、乡村处、**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市乡村规划师团队全面参与。一是由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村乡村振兴规划。二是完成**村三个景观节点设计方案和小龙溪治理提升景观设计方案。三是打造**村精品林盘,编制了**市**片区精品林盘建设实施规划。

(三)引进一批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一批农业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实施。一是引进蓝剑集团,对**村土地进行全域流转,共计约2800亩,打造了蓝剑亚美天府现代农业示范园;二是通过**汇众农投公司引进同方股份、松下电器、有机农夫、知音元、一祠八堂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了一、三产业。

三、**村乡村振兴规划

(一)提升“五大价值”探索公园城市“**表达”

一是提升生态价值。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充分依托丘区山形地势,注重保护林盘聚落、火连桥水库等资源,发挥2024亩耕地、312亩林地、480亩水域湖泊的生态资源优势,做好空间规划编制,筑牢生态发展本底。

二是提升美学价值。聘请知名规划、文创设计单位,参与**村总体规划、景观设计、家风文化挖掘等,打造“莲香水岸·梦栖**”主题景区,整合整田、理水、秀山、护林、植业、绿道等项目,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新农村丘区样板。目前,3公里绿道、1.5公里小龙溪河景观打造提升和村口节点、**、荷花广场等景观节点已完工,家风**概念策划已基本成形,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提升经济价值。蓝剑亚美天府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成“一亩田”核心区、蜜桃庄园、玫瑰庄园等430亩,“大田”景观建设基本成型;**汇众农投公司引进同方股份、松下农业、有机农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智慧农业,种植黄金柚、血橙、美国甜橙等1400余亩,试种巨型水稻20余亩。2018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79元,增长17.54%,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8460元,增长13.87%,村民增收明显。另外,在成都市委办公厅的帮扶带动下,贫困户段刚发展养鸡产业,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四是提升人文价值。深入挖掘**村文化,邀请百余名全国知名作家到**村采风,重点挖掘优良家风、祠堂文化,提炼总结**家风文化、君子文化。实施樊氏祠堂修复,聘请专业团队修缮传承悠久的族谱,引导群众懂感恩、知奋进。

五是提升社会价值。着力从住房、交通、水利、活动阵地等公共配套设施入手,补齐**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短板。一是改善群众住房条件,2017年新建贫困户安居工程集中聚居点、安置贫困户20户(57人);正加快推进**村全域双挂钩项目建新点建设,安置107户(305人)。二是建成**村产业旅游环线道路19.9公里,高效节水灌溉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三是全面更新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扶老、托幼、助残、志愿服务、爱心厨房、430课堂等活动,成立成都市首支非公企业注资的贫困村社区微基金。

(二)创新“四合一”集体经济模式助力群众持续增收

一是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份量化,清查旧办公楼、旧学校、幼儿园和其他公益性资产,核实村集体资产79万余元;清查办公场所2处、村小学校1所、林场用房200平米、林场32亩、鱼塘4亩;确定**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数1021人,界定成果报市农村经营管理局备案。成立**镇军翔股份经济合作社,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大会,严格程序流程,将集体资产以股份的形式量化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户为单位出具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证书。

二是成立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成立**荷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军翔股份经济合作社注资20万元组建集体经营开发公司,目前已承接劳务、村组工程等项目,开展农作物、花卉种植。今年以来,公司已实现收入7.2万元,年底集体经济预计可实现收入50万元。

三是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全体村民集体入股的梦栖土地股份合作社,同蓝剑亚美天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土地和林地流转协议,流转土地1874亩、林地1021亩,每年租金收入155万元。

四是成立专业合作社。组建**村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大棚花卉约8亩,可年产草花约130万盆,预计实现毛利润20万元。

(三)健全“五位一体”基层治理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一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坚持强村带弱村,实施连片示范发展,组建**、龙溪、黄岭三村联合党委。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强化班子配备、党员队伍建设,让村党支部真正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二是强化自治组织基础作用。针对政府性投资项目,以民主决策和村民自治方式,通过村民议事会委托汇众公司实施建设,提高决策民主性和项目建设高效性;在全域双挂钩群众自建项目实施中,由村民议事会通过确定与**汇众农投公司进行合作,由村建房委员会比选确定施工单位,确保项目公开透明。通过村民议事会民主自治方式,实现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

三是发挥监督组织监管职能。组建由3名成员组成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民主议事、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过程,确保各项目建设程序规范、质量可控、进展有序、运转高效、群众满意。

四是完善经济组织架构体系。充分利用产权制度改革、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成果和脱贫攻坚扶持,搭建“四合一”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建立集体资产运营、利益联结机制,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农村资产资源经营管理体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五是用活社会组织资源力量。通过成都市城乡互助同盟会平台,引进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立方”社工联盟等6家社工组织入驻**,开展走访慰问、关爱帮扶、结对联谊等活动50余次,为实现乡村振兴汇聚了强大合力。

四、存在问题

一是特色产业发展不够突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心,**村将于年底争创3A景区,明年力争创4A景区,结合当前**村开展建设情况分析,特色产业缺口较大,难以支撑景区创建。

二是巩固脱贫成果缺乏源动力。部分贫困户年纪大、体弱残疾、身患多病或重病、无劳动能力,客观上脱贫能力有限,只能通过政策扶持巩固脱贫成果,此部分贫困户持续脱贫比较被动。另外个别贫困户主动脱贫意愿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导致脱贫难、不稳定,思想脱贫意愿不够,待脱贫政策解除后,存在返贫风险。

三是项目建设进度时快时慢。**村项目特点具有数量多、时限急、要求严、标准高等特点,我们在突出重点抓项目上开展得多,对小项目抓得少,导致小龙溪拦河坝、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等小项目进展时快时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推进。

四是社区发展治理能力偏弱。在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前,村里的社区服务不够完善,卫生所长时间处于半运行状态,图书室功能发挥不明显,社区发展治理文化活动开展不经常等问题客观存在。

五、几点建议

下一步,**村工作要结合中央、省委、成都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统筹抓好“一空间二产业三基础四民居五公服六文商七林盘”七大重点,加快推动**等7个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莲香水岸·梦栖**”主题景区建设,推进蓝剑公司、汇众农投产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做好民宿聚落、山地体旅、康养中心、农事体验、创客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培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休闲体验旅游等项目。

二是系统谋划扶贫工作。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形成全力以及各方力量各司其职、各展其长的体制机制,要做好一个地区的全局性谋划工作。一要将扶贫工作放到大发展格局中去谋划,有针对性地实施,不能就扶贫抓扶贫。二是抓扶贫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要培养社会恒心,贫困户与帮扶人都要持之以恒。三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及延展性,巩固脱贫成果,稳定脱贫成效。

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突出全程监管、倒排工期进度,加快推进全域“双挂钩”、天府农业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精品林盘、大地景观再造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全面提升**村景观风貌品质和舒适宜居程度。

四是巩固扩大“四合一”改革工作成果。整合全村土地、人力等资源,深入推进“互联网+”,鼓励、支持示范区范围内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土地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参与连片示范区建设,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助农增收。

五是坚持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推广社区党建“五线工作法”、居民小区“五步工作法”,加大培育社区自组织力度,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加快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强化优秀农民工定向回引培养和青年骨干农民“三向递进培养”,丰富完善农民工党建工作体系,健全完善政策措施。

第五篇:推动脱贫攻坚 转向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平稳转型的过渡时期。过渡期内,我国农村发展将面临两大核心任务。一方面,在2020 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仍需要设置一定的过渡期,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内生发展能力,防止返贫致贫。这一过渡期既不能太长,也不宜过短,以 3 至 5 年为宜。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发展观念转变、减贫战略转型、工作体系转型、发展动力转换以及政府政策转向,尽快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大转变。要通过这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切实把全国“三农”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为 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 2050 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动发展观念转变。从贫困县到贫困村再到贫困家庭,中国的扶贫开发强调对贫困对象的全方位帮扶,在组织领导、资金、人才和政策投入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帮扶体系。正是由于这一帮扶体系,中国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才取得了卓越成就。然而,这种针对扶贫开发形成的帮扶理念并不适合乡村振兴。因为扶贫开发只是针对少数贫困对象,聚焦贫困户脱贫增收,而乡村振兴则是面向全部农村和农民家庭,要实现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等的全面振兴。更重要的是,这种帮扶因扶贫对象处于被动的地位,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造成贫困农户主动脱贫的意识不强。因此,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首先必须改变观念,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下,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实现由“被动扶”到“主动兴”的转变。

推动减贫战略转型。我国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是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 2300元,同时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这是一条能够满足“不愁吃、不愁穿”的稳定温饱标准。同时,为了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国家采取了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的超常规脱贫攻坚办法。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我国的减贫战略将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由收入贫困治理向多维贫困治理、由超常规扶贫攻坚向常规性贫困治理转变。在“十四五”时期,要根据发展阶段和情况变化做好规划衔接,推动国家减贫战略的转型。一方面,要编制好“十四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另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制定新的国家贫困标准,明确未来减少相对贫困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并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建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减贫的长效机制。

推动工作体系转型。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最为关键的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减贫工作体系,包括组织领导、驻村帮扶、资金投入、金融服务、社会参与、责任监督、考核评估等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接续战略,是对全面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提升。推动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需要认真总结并借鉴脱贫攻坚中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逐步建立一个符合乡村振兴要求的新的工作体系。这一工作体系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目前,我国脱贫攻坚中的一些有效做法,如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求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等,已经被吸纳到乡村振兴战略中。

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政府主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大包大揽”,而应在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推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需要实现从政府主导到农民主体的转变。除了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确保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引领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弊端,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可以说,全面激发内生活力是实现这种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

推动政府政策转向。我国的扶贫政策大多带有帮扶性质,属于典型的帮扶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尽管这种帮扶政策依然会存在,但需要纳入到统一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农村支持政策和社会保护政策体系之中。推动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政府政策也需要从帮扶政策转向支持保护政策。当前,亟须对现行的脱贫攻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适应性进行科学评估,按照保留一批、延期一批、整合一批、取消一批的“四个一批”原则实行分类处置。同时,应进一步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乡村振兴财政资金投入有大幅增长,其增速明显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速度。在 2020 年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国家减贫资金投入在保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要转移到支持包括减少相对贫困在内的乡村振兴上来,并全面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实现由扶贫资金管理到扶贫资产管理的转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谈谈你对师德的认识下一篇:脱贫后扶贫攻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