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论文范文

2022-05-13

小编精心整理了《复合材料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近年来,因复合材料强度较高、重量较轻、加工成型较方便,且具有优良的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候性等特点,已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逐步取代木材及金属合金。本文分析了各种复合材料在我国各行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并总结了复合材料在我国的发展瓶颈。关键词:复合材料性能发展应用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

第一篇:复合材料论文范文

浅析复合材料专业复合材料产品设计能力提升方法研究

摘 要:南京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致力于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工程师的培养,提出了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打通了各个教学环节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进行结合形成整体的复合材料产品设计,采用双师制进行教学,并注重加强复合材料产品设计过程的管理,显著提高了本专业毕业生复合材料产品设计能力。

关键词:复合材料 产品设计 提升方法

当今时代是知识和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现在的本科教学最重要的核心任务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文献调研了解学科领域研究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推进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行业实际需求,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理论解决方案。对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在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有所创新,结合复合材料行业需求,边实践边学习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

目前复合材料需求日益增长,亚洲尤其中国需求极为旺盛,中国的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15%。目前复合材料全球总产量约为820万t,中国占16%。2007年中国的玻璃纤维总产量为160万t,但用于玻璃钢(FRP)工业就已达到115.5万t;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产量为135万t,而用于玻璃钢领域达68.8万t;胶衣树脂产量为15.87kt;乙烯基树脂产量为12.64kt。建筑、汽车、风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复合材料产业飞速发展,包括水槽、冷却塔和雷达罩等采用手糊工艺制造,其中冷却塔的年增长率为15%~20%。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年增长也超过30%,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同时汽车制造中复合材料使用增长迅速,因此许多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大力开展汽车用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技术研究。风力发电相对其它能源来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预期今后10年内的年增率为20%以上,现风力发电机用转子叶片、机舱罩和整流罩绝大部分采用复合材料制造,每台有3个转子叶片,同时叶片尺寸也越来越大,如海上风力发电机叶片长度最长达60m,重量达到20t。

综上可以看出复合材料产品用量日益加大,而其性能也千差万别,所以必须根据其使用要求对其进行产品设计,主要包括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三个方面。目前高校培养的复合材料方向的毕业生主要包括材料和结构设计两类,而企业对能够从事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相结合的人才需求很大,两者存在着矛盾。如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共有工程技术人员420人,其中材料类专业约280人,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和金属材料,主要分布于纤维及制品、基体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中只有15人从事复合材料工艺,10人从事复合材料设计,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对复合材料综合设计的人才需求。目前企业一般采取对新进毕业生进行多轮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来提高其综合设计能力。企业更希望高校向他们输送能直接从事复合材料设计的人才。

目前国内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主要有中南地区的武汉理工大学,华北地区的中北大学,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地区的西北工业大学,华东地区的华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这七所高校。近年来,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北大学积极根据复合材料行业需求——复合材料设计人员极度缺乏的现状,把培养“掌握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设备进行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设计、复合材料开发的初步能力”的人才列入培养目标;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等相关课程。我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则对学生教学实践环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者相结合,将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知识穿插在实践过程中传授,初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得益彰的目的。

1 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选题相结合

课程设计是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能力的实践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分析、设计与计算、制图、运用标准与规范、查阅设计手册与资料、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方面获得初步训练。

毕业实习是通过实习,了解相关工厂的生产过程及设备、企业管理、生产组织、技术改造和科研工作的情况;达到联系生产实际、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为毕业设计搜集所需的资料。

毕业设计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做好毕业设计工作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个环节进行结合,统一选题。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对复合材料产品设计有初步感性认识,达到找出问题的目的;毕业实习环节深入了解复合材料产品制备过程,为系统进行复合材料产品的设计奠定基础;毕业设计环节综合提高产品的设计能力,最终完成产品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设计结果制备出真实的复合材料产品。

将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切实加强校企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弥补学校教学基础设施的不足,拓宽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的课题选择范围,尽量使学生达到真题真做,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母的。学生通过带着问题参加毕业实习,参观生产现场,有针对性的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毕业实习过程实现复合材料产品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研目的,使他们养成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和难点、获得研究方向、找寻设计资料的习惯,通过生产实践过程及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等多种途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2 采用双师制进行教学

采用双师制即学校教师和企业或研究院所工程师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对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产品设计指导。在复合材料产品设计课题的选择与完成的过程中,两位设计指导教师都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加强指导。企业或研究院所的指导教师根据实际研发或生产要求提出设计任务书,并对学生设计产品的生产可操作性等方面侧重指导;学校教师要积极从产品设计方法、流程和软件应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对于有研究价值较高的课题则应由多位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学生一起组建课题组,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研究,这样既能很好的保证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的质量,同时又能为企业或研究院所解决一些研发或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 加强复合材料产品设计过程的管理

复合材料产品设计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所有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学校、学院规章制度和文件要求进行实施。指导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和耐心,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有参与设计的学生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研究工作中,同时要密切配合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检查工作,实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从而确保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复合材料产品设计指导教师必须根据研发或生产实际拟定设计题目及设计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设计指导书、实习指导书、设计任务书和实习任务书,学生获得复合材料产品设计任务后,必须制定出拟定详细的开题报告,使用ppt等方式汇报课题所属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的重点和难点、产品设计方法和流程、产品设计软件学习情况、毕业实习企业同类产品设计及生产现状等;在完成设计任务后,学生应汇报产品具体设计过程及设计要点、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情况、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结果以及在此设计结果基础上制备出的复合材料产品情况等。

4 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的提出,有助于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而教学理念的形成则是本科教育长期发展的基石。对于工科院校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一旦复合材料产品设计能力培养方案得到实施,从学生角度来看将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一定程度上能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并培养他们融汇贯通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对专业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本方法实践性强,能够与复合材料行业需求背景紧密结合,如果学生能学好,将显著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从教师角度来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方法的建立显然也扩充了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企业和研究院所角度来看,将可以大大缩短他们对新进人才的培养时间并降低培养成本。

参考文献

[1] 复合材料行业呈现三大热点.http://www.100ye.com/news/493066-734235.html.

[2] Catia V5复合材料设计模块.http://designnews.com.cn/0705-614.aspx.

[3] 焦立新.复合材料设计及工艺仿真解决方案.航空制造技术,2006,12:58-60.

[4] 张双寅.复合材料设计的原理与实践.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8,3:278-285.

[5] 宋桂明,周玉,雷廷权.复合材料设计的回顾与展望.固体火箭技术,1997,4:53-60.

[6] 罗必斯.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化工文摘,2009,1:38-39.

[7] 潘秋红,黄瑶,王雪刚.材料学科毕业设计要实现产学研结合.中国冶金教育,2008,6:38-39.

[8] 沈坤元,王强华.现实世界中的复合材料设计.玻璃钢,2004,2:25-29.

[9] 徐立波.谈高职《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成才之路,2008,34:12.

[10] 张绍和,方小红,杨凯华.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专业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超硬材料工程,2007,1:42-44.

作者:崔升 汤涛 朱海奎 宋剑斌 孙全收

第二篇:复合材料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

摘 要:近年来,因复合材料强度较高、重量较轻、加工成型较方便,且具有优良的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候性等特点,已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逐步取代木材及金属合金。本文分析了各种复合材料在我国各行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并总结了复合材料在我国的发展瓶颈。

关键词:复合材料 性能 发展 应用

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两种材料在性能上各发挥其优点,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单一材料,从而扩大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复合材料通常有纤维复合材料、夹层复合材料、细粒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以及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研制的先进复合材料。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祖先就以麻、稻草及木料等材料制做兵器,这些早期兵器的制作材料即为我国早期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致力以国防军工;之后,我国生产社会化。因复合材料比重小、比强度大、加工成型较方便,比模量较大,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气、建筑等领域,在近几年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复合材料相关技术不断进步,各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也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复合材料的价格大大降低,但其强度仍无法和金属的强度相比。因此,在此基础上又研发出碳纤维、硼纤维等增强复合材料,使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家族更加齐备,已作为众多产业的必备材料。

1 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

1.1 航空航天领域

因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好,比强度与比刚度较高等特点,可用其制造飞机的机翼和前机身的卫星天线以及这些部件的支撑结构;另外,很多其他的航空用零部件结构都用复合材料制造。

1.2 汽车工业

复合材料特殊的振动阻尼特性,可以减振和降低噪音,另外,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抗疲劳特性,且损伤后极易修复修理,生产时便于整体成形,因此常用其制造汽车车身及其受力构件与传动轴、汽车发动机架及其内部结构件。由于汽车制造满足力学要求的前提下越轻越好,使得新型复合材料将被广泛应用到汽车制造业中。

1.3 医学领域

复合材料家族中的碳纤维,具有不吸收X射线的特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通常用碳纤维制造医用X光机及矫形支架等。同时,碳纤维还具有血液与生物组织相容性,因此,碳纤维在生物环境下稳定性较好,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及制造体育运动器件等。

1.4 化工、纺织和机械制造领域

因碳纤维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由碳纤维与树脂基体复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纺织机、复印机、造纸机、精密仪器及各类化工设备等。

2 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2.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树脂基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2.1.1 玻璃纤维

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玻璃纤维目前主要有高强度、高硅氧及石英玻璃纤维等。高强度玻璃纤维因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近几年得到较快的增长速度。其不仅在军用方面得到较好的应用,而且在民用产品如防弹服与头盔、高压压力容器及各类耐高温制品与体育用品等也有较广泛的应用。高硅氧和石英玻璃纤维具有耐高温特性,是较理想的耐火材料,主要应用为火箭与导弹的防热材料。

2.1.2 碳纤维

碳纤维具有上述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及运动器具和体育用品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生产的碳纤维因其性能不太稳定,性价比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

2.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抗蚀性与抗老化性较高,并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和高频声纳透过性。在军事领域及汽车、医疗器械、船舶、体育器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1.4 芳纶纤维

芳纶纤维发热比强度及比模量都很高,已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的复合材料零部件、耐热运输带及体育器材等领域。

2.1.5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是指以热固性树脂与增强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乙烯基酯树脂为一种新型热固性树脂,其具有耐腐蚀与耐溶剂性的特点,机械强度高且延伸率较大,乙烯基酯树脂与塑料、金属及混凝土等材料的粘结性很好,且耐老化,耐疲劳,且固化收缩率低。广泛应用于容器、贮罐及管道等制作中。

2.2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常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玻璃纤维毡增强型热塑性复合材料、长纤维增强粒料与连续纤维增强预浸带。该类复合材料因可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生产的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主要采用PP、PA,而增强材料则以玻璃纤维为主,也有少量采用碳纤维做增强材料。

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基体以PP、PA为主。以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有管件、阀门、电器、轴承与汽车零件、模压制品、座椅及汽车踏板等。

云母复合材料因具有高刚性,低收缩率、低密度、低挠曲性及较低的价格。广泛应用于制作各类仪表盘,护栏护罩等零部件,同时,云母复合材料具备阻尼性与屏蔽性,用其可制作音响零件与蓄电池箱等。

3 复合材料在我国发展的特点

复合材料在我国发展潜力很大,有以下特点。

3.1 复合材料有待创新

随着我国对复合材料的重视,近几年复合材料在我国各行业的应用有较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在技术、工艺及产品发展与应用方面仍需大力创新,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如树脂基体、增强材料、生产工艺与产品应用方面。

3.2 玻璃纤维的结构需调整

玻璃纤维在我国主要是用做增强基材,成本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优势,但品种规格和质量方面却与先进国家差距较大,须不断改进与发展。

3.3 聚丙烯腈基纤维的发展

虽然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缓慢,但聚丙烯腈基纤维仍有发展的必要和空间。

3.4 需要进一步开发能源与交通用复合材料市场

能源相关方面,要大力开发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用复合材料;同时要着眼开发应用于汽车、城市轨道交通、民航客机及船艇等行业的复合材料。

3.5 加大纤维复合材料基础设施应用

复合材料因具有其它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年来其在房屋、道路与桥梁的基础应用发展迅速,尤其在隧道工程、桥梁、房屋等基础设施的修补与加固中应用前景良好。

3.6 复合材料综合处理与再生技术需大力发展

我国应着重发展物理回收、化学回收和能量回收技术。在大飞机开发领域,扩大飞机用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加大复合材料在民用方面的应用;大力发展特殊环境用复合材料,如需经受温度变化、海水腐蚀、压力和冲击的材料;同时要引入纳米材料与多功能材料及结构。

4 复合材料在我国的发展瓶颈

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及聚合物材料并称四大材料体系,目前中国复合新材料发展主要有以下三大瓶颈。

(1)因我国复合材料复合化成本太高,使得复合材料的扩大应用受到严重的制约。

(2)我国复合材料用原材料基础较差。

(3)我国复合材料的设计理论落后。复合材料的基础原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所用的碳纤维工业化进展都很慢。这大大制约了复合材料的发展。复合材料的工艺比较复杂,发展高效的设计理论是提高复合材料应用前景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成功.新材料研究发展与产业化趋势[M].机械工艺师,2001.

[2]谭毅,李敬峰.新材料概论[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4.

[3]吴大洁.复合材料[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陈振兴

第三篇:碳纤维复合材料井盖研究综述

摘 要:本文针对国内井盖研究发展情况和市政道路中常出现的城市“黑洞”问题,阐述了井盖的发展现状,结合碳纤维混凝土加固的国内外发展和使用情况,提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新型井盖研发思路,具有一定研发推广价值,此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井盖被盗的问题。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井盖

1 引言

一般按照材料特性将井盖分为铸铁(包括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复合材料、水泥及菱镁等几种井盖。传统的水泥混凝土井盖具有造价低、制造方便、取材方便等优势,但其脆性大、易老化、易断裂;目前国内常用的井盖还是以铸铁的(含球墨铸铁)[1]为主。铸铁井盖最突出的优点是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工艺成熟。但其造价高,防盗性差。主要是因其材料可以回收利用,因而容易被盗,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通过安装防盗装置会进一步增加井盖的成本,因而,为解决此问题,采用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复合材料井盖就是最佳的选择。目前市政工程中的复合材料井盖存在承压能力低、易老化变形等问题,因此在传统的井盖基础上引进高强度新材料开发能够保证承载力、耐久性好且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复合材料井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2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2.1国外研究现状

碳纤维加固技术最初起源于德国和瑞士,接着日本也进入了碳纤维加固行业,并且迅速的推广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加固范围和加固领域也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而运用碳纤维材料加固的最主要对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欧美及日本的大量研究机构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就通过科研实践,对碳纤维加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在在全世界都在广泛的使用这项加固技术,此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2]。

2.1国外研究现状

碳纤维加固技术最初起源于德国和瑞士,接着日本也进入了碳纤维加固行业,并且迅速的推广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加固范围和加固领域也一直在不断扩大和延伸,而运用碳纤维材料加固的最主要对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欧美及日本的大量研究机构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就通过科研实践,对碳纤维加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在在全世界都在广泛的使用这项加固技术,此方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2]。

Shahawy[3]在对CFRP 加固梁的疲劳性能和静力性能研究方面,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得出了混凝土强度等级、碳纤维布加固层数和碳纤维的不通加固方式对梁的静力性能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梁的极限承载力以及混凝土的延性性能方面影响较大。同时此文还研究了加固梁的疲劳性能,通过研究结果得出利用碳纤维加固对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也有显著影响,利用碳纤维加固能使梁具有很好的疲劳性能。得出结论如下:CFRP 加固在很大作用上能够增强梁的疲劳性能和静力性能。他还对整个试验的过程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拟,并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构性能具有合理性。

2.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则从1997年才开始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进行研究。近几年来对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材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受力性能研究方面较为普遍,相应的研究成果较多。

冯鹏、陆新征等通过实验研究四根不同加固形式的构件,对试验构件的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記录,并对构件纯弯段裂缝状况、荷载挠度曲线、跨中混凝土截面应变分布、弯矩-碳纤维应变关系和同样挠度时的极限弯矩值进行了详细记录研究,并利用试验结果进行了汇总出了开裂弯矩、屈服弯矩、极限弯矩和混凝土、钢筋和碳纤维应变等具体数据,运用公式所得的结果与试验值基本符合。

赵志平等通过试验得出了不同形式加固梁的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再利用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中的梁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的模拟,得出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能够与试验所得的值较好的符合,利用ANSYS 建模分析时,只要合理选用模型单元和合理设置计算参数,模型还是较高的实用性和可靠性的。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碳纤维材料能够有效的加固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力。

3 复合材料井盖的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常用的复合材料井盖有以下,这些复合材料井盖各有特点,共同的优势是金属材料含量极小或没有,没有值得回收利用的价值,可以起到适当的防盗作用,能够弥补铸铁井盖最大的缺憾。

(1)钢纤维混凝土井盖

钢纤维混凝土井盖是早期的复合材料井盖,相对混凝土井盖而言,较强的抗裂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是此类井盖的最大特点。可以承受荷载的反复碾压,表现出较好的耐久性能,且加工成本便宜,回收价值不大。但是,该类混凝井盖重量较大,施工检修较费力,井盖边缘容易破损,一般需要通过外加金属边框来改善这种崩边现象。在城市道路、居民小区和工厂的雨水口等处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铸铁井盖。

3.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设计井盖一般会根据井盖不同部位采用增强材料各异。为保证其承载能力,通常在井盖下部受力较大处使用连续纤维增强。为提高井盖抗变形性能,在井盖中部会大量使用填料;而为保证井盖较好的耐磨性能,硬度较高、耐磨耐候性好的材料会用于井盖上部,同时设计出相应的图案、数字、文字和颜色。通过这一套工艺程序就能够满足耐磨耐候性和外观要求。玻璃钢井盖优势较明显,既能保证井盖的轻质高强和抗疲劳性能好等要求,同时还具有耐腐蚀和外表美观等优点,也可以解决铸铁井盖被盗的缺点,成为其替代产品。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和业内相关人士对于井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模型仿真、加工工艺等多种途径,表明井盖技术在城市道路建设和规划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新型材料井盖研究技术也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领域。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可以通过不同的复合材料井盖来代替传统的和常用的铸铁井盖。碳纤维在混凝土领域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是,关于新型碳纤维在井盖中的研究非常鲜见,在井盖领域中碳纤维的应用还是空白,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发展空间,未来将成为传统铸铁井盖和水泥混凝土井盖的理想换代产品。

参考文献

[1]邓宗才、吴寅.玻璃钢井盖的研制[J]. 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123(23):12-13.

[2]S.Wen, D.D.L.Chung. Seebeck effect in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em.Coner.Res, 1999, 26(7):15-18.

[3]文斌等.基于界面效应的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压敏性实验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1(6):65-68.

作者简介:

仲玉侠(1978-),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型建筑材料研究。

王显利(1972-),男,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功能型建材研究。

作者:仲玉侠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通信原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播音主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