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文章记者走基层

2022-10-29

第一篇:网评文章记者走基层

电视台记者走基层策划

甘泉县广播电视台“记者走基层”活动策划方案

为响应宣传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号召,2011年12月,我台将组织记者下基层开展采访活动,并于甘泉新闻内开设栏目《记者在基层》。具体要求如下:

一、主要内容:

1、要求每位记者要深农户,走进群众,多听群众声音,以纪实的手法,选取感情真挚,生动的个人和事迹进行报道。要结合基层群众生活实际和切身感受,客观实反映出基层群众的真实生活,准确传达群众意愿。

2采访要坚持“五不行”的要求:选题不典型,不行;稿件不生动,不行;现场感不强,不行;采写没有细节,不行;稿件没有感情,不行。

二、采访活动:

1、从12月8日开始,抽调本台记者,每两人一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社区、农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挖掘真实生动的人物和事迹。

2、记者要出镜,以体验式采访为主,捕捉群生活中的具体时间和细节,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面貌。

3、客观公正,如实报道。从记者以及群众的角度报道观察社会现象,引起大家的共鸣。要加强人文关怀,凸现地域特色。密切关注发生在老百姓身边、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及事件当事人的前途命运,并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增强节目的互动性,为我县群众提供一个抒发心声的渠道和平台。

4、采访活动中要求严格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收礼、不谋私,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三、节目安排

《甘泉新闻》于12月13日开设“记者在基层”专栏,以赴各地采访的记者联动报道为主要形式,连续突出记者来自基层的报道。活动结束后做采访综述、评论,刊发记者感言。

节目要求:改进文风,鲜活生动,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注重抓细节,找故事,用群众看得见的事实和真实的感受,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

甘泉县广播电视台

12月6日

第二篇:“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评论文章

“走转改”的启示(人民论坛)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启,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让人有如沐清风之感。

到基层去,是转变作风、改进文风的一把钥匙。不仅是新闻单位,其他机关单位、党员干部都应该这样,防止和纠正作风飘浮、脱离群众,真正把身子沉下去,大力整治文风会风,提倡开短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更有效地促进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扎扎实实践行执政为民理念。

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领导干部讲话和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一是长,二是空,三是假。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不仅损害讲话者、为文者自身形象,也损及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执政主张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走进基层,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群众关切的文风。坐在机关大楼里感受不到群众安危冷暖,也培养不出与群众的深厚感情。“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和就业、就医、就学、养老还有多少困难,社会上还有多少“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才能知道老百姓当前对改善民生是多么的期待,也才能找到我们工作的着力点。现在一些文件、讲话、文章被群众戏称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没味、没用,听不明、看不懂,最大的要害就是没有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

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走进基层,才能掌握和运用群众的丰富语言,养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苦思冥想,语言就会干瘪枯燥,文章就会索然无味。不能和群众谈心,你说的话群众听不懂,怎么会有感召力?怎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百姓“唠嗑”,才能说出“家常话”、抒发百姓情。深入了群众,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

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办法从哪里来?一不能只靠坐在机关大楼里拍脑袋作设计,二不能只靠“笔杆子”查资料编材料,只能从调查研究中来,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来。人民群众生活在基层,对体制弊端了解最多,对民生疾苦感受最深,对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有切肤之痛,什么事应当办,什么不能办,什么是当务之急,什么事应当暂缓,他们最有发言权。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通讯手段多么先进便利,都代替不了亲身感知和直接体验。

如果我们的各级机关干部都以基层为念,都能眼睛向下、扑下身子,作风与文风必有切实的变化,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必定更加亲密。

着眼民生“小处” 莫开权力“小灶”(七日谈·一周热点 聚

焦一谈)

【提要】

群众利益无小事,社会管理必须从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着手。群众对“小处”的切身感受,往往是评价政策效果最准确的标尺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9月16日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比如,如何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如何夯实基层基础,使绝大多数的矛盾和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如何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等等。

这则事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新闻,成为当日热点,新的决策部署体现出的新思路,引起热烈反响。上周,与社会管理相关的其他新闻也受到关注。

广东中山邀请社会各界特别是外来人口代表列席市委全会,以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如何弥合本地人与外来人口的心理差异,提供均等公共服务,依然任务艰巨,是和谐共建的当务之急。中山市寻找“最大公约数”的做法,可供借鉴。

群众利益无小事,社会管理必须从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着手。比如食品安全,就是一个需要着眼民生、常抓不懈解决的问题。

公安机关近期破获的特大“地沟油”案件,揭开了这条黑色产业链,性质之恶劣令人惊心,暴露出来的食用油监管机制漏洞更令人揪心。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在全国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得到社会支持。

令人遗憾的是,据媒体报道,在公众为食品安全问题“纠结”的当下,浙江一些部门和单位却借助权力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县经营起“自给自足”的“开心农场”。

饱食“特供产品”,何来切肤之痛?这种被打上了“特供”标签的瓜果蔬菜、土猪、鸡鸭,暴露出一些政府官员对食品安全整治的敷衍与漠视,更加剧了群众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焦虑。

食品安全本不应有贫富之差,官民之别。公务人员依仗权力“开小灶”,怎会不严重影响党委政府的公信力?18日晚间,遂昌县农业局作出否认“特供”的回应,但愿这则简短的声明是属实的。可即便如此,媒体调查提供的事实、反映的现象仍值得有关部门深思。

焦虑之余,也不乏让人为之一振的消息。铁路部门上周推出下调退票费、实行动车网络售票、统一铁路客服电话等三项便民利民新举措。新的退票费规定:开车前,退票费由原来按每张车票面额的20%计收下调为按5%计收。

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群众对“小处”的切身感受,往往是评价政策效果最准确的标尺。

年轻干部必须把握国情(声音)

“百村调研”,让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感受国情,体会与普通群众的感情,对自己的人生作一些思考,很有意义。

全面地把握国情,对在地方工作的同志也是重要的,但不像我们在中央国家机关这么具有战略重要性。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了国情,才能够在参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过程当中,在关系到国计民生一系列重要问题的顶层设计过程当中,做到客观准确,既有理想主义,又不完全理想化,让我们制定的方针和政策更加客观。

把握国情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干部来说,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我们既要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这么一种国情,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国情,到处是高楼大厦的国情,还要很清醒地看到仍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存在贫困落后地区,还有很多困难群众需要帮助的国情。也许不一定非常普遍,但的确是一种国情。把握国情,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年轻干部既要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合理预期,并且保持必须的奋斗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

再比如说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这非常重要,对于真正理解我们这么一种政体,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逻辑,理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是非常重要的。年轻干部应该想明白,在一个高速变革的社会当中,在多元社会职业生涯的选择路径当中,为什么要当干部?这个问题不想清楚就很难有一种思想来自觉要求自己,如何对待我们可能遇到的利益诱惑,如何对待我们需要公正行使的权力。当干部应该有一种公共的理想,一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的理想。

人归根结底要活在真诚的而不是虚假的情感关系当中,人归根结底要活在自己喜欢的那份事业追求当中,人归根结底要活在别人对你内心而不是表面的尊重和认同中。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社会,只靠权力,不会带来别人对我们持久的、内心里的那份尊重,而恰恰是你的精神品格、工作水准和真实感情会受到别人内心的尊重和认同。

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变革社会当中,不能回避眼前看到的这么多问题和矛盾,那不是唯物主义者。真正能改变人的行动就三条逻辑:一是信仰,二是利益,三是感情。我们这个社会还是要实现信仰、利益和感情的一种合理的平衡,我们尊重合理的利益,但不能没有信仰和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最基本的感情。所以,希望中央国家机关的年轻干部能够成为有精神追求和信仰的表率,能够成为践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广大人民群众有朴素感情的表率,能够成为把时代性和历史感结合起来的表率。

党员论坛 服务不能打“折扣”

:“90%×90%×90%×90%×90% =?”,其答案是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在环环相扣的服务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

创先争优活动中,很多党员干部都能处处“顾大局,识大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在规范服务上严要求,在改进服务上争优秀,殚精竭虑为民服务,从而较好地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但需要防止的倾向是,如果党员干部在服务中“抓大忘小”不注重细节,或者服务承诺落实不到位,对服务中存在的“小问题”、“小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现打“折扣”现象,积少成多,就会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无数事实证明,党员干部一旦脱离群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在脑后,遇到问题当“甩手掌柜”,就一定会消极堕落,最终一事无成。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员干部一定要树牢“公仆情”,牢记宗旨信念,时刻保持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做到“注重每一个细节,紧扣每一个环节,把握每一个关节”。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最大限度把满意送到群众心坎上。

从“解决不满意”到“追求更满意”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某地开展“群众最不满意的事”征集活动,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通过解决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追求群众更满意的效果。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党员的基本职责。让人民群众满意,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让人民群众满意是标杆,是方向,体现了创先争优的价值追求。

让人民群众满意,既离不开“量”上的积累,也离不开“质”上的提升,这就要求创先争优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从广度上讲,就是各个层面的党组织以及各行各业的党员、各个领域的党员,都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行动起来,让党员先进性处处看得见、时时摸得着。从深度上讲,就是要跳出活动搞活动,敞开大门搞活动,让人民群众不仅感受得到活动的浓厚氛围,而且对活动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不拘泥于办几件具体事情,还要主动深入群众做好服务;不仅要有活动的工作品牌和亮点特色,还要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解决不满意,是基本要求;追求更满意,是不懈追求。满意从来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刻在群众心上的;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体现在行动上的;从来不是一时瞬间的,而是动态持续的。当前,要认真落实中央最近部署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争创活动,牢固树立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导向,把群众放在心坎上,把群众当亲人,以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下来的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办好每一件事关民生的小事实事,切实“让群众知情,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由群众检验”,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狭隘式”学习不可取

时下,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或多或少地和或重或轻地滋生了一种“狭隘的学习观”,表现在:有的学习的目的仅仅定在拿文凭、获证书、评职称、谋职位、求提升上;有的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轻视政治理论的学习,有的干脆将理论知识放在一边;还有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想学什么就学什么,看见别人学得不错,就跟着学一阵子,或捣鼓两下子,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这种“狭隘式”学习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折射出一些党员干部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暴露出一些党员干部一种比较肤浅的、短视的、功利的学习思想和动机。

防止和克服“狭隘式”学习的现象,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广大党员对建设学习型政党战略意义的认识,把学习的目的统一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的层面上来,提升广大党员学习的思想品位,提高学习的起点,匡正学习的大方向。要大力推动广大党员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不断转化学习成果,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为;才能使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得以实现。

领导干部要“始终装着问题”(人民论坛) 有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您脑子里都装着什么?”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脑子里始终都装着问题。”矛盾无处不有,问题无处不在,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始终装着问题,折射出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

始终装着问题,首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是每事问。问题,是推进建设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矛盾和疑难之事。是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衡量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标准、领导方法的重要标志。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的显而易见,有的深藏于复杂的表象之中,有的则通过别的形式反映出来,只有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增强洞察问题的敏感性。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经历一个时间过程,越早发现则问题越小,越晚发现则问题越大,解决的难度就越大,甚至会吃大苦头。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判定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看他能不能主动正视问题,积极揭露问题,老实对待问题。

始终装着问题,关键是要思考问题。人因思想而站立,思想因问题而升华。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思考越经常,思想越丰富;思考越具体,思路越清晰;思考越深入,决策就越科学正确。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思考问题,不善于思考问题。究其原因,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不了思想,拿不出思路;有的精神状态不够振奋,心浮气躁,斗志消沉,热衷于迎来送往,精力不集中,没有心思思考问题;有的思想作风不够端正,要么嘴上喊着问题,本上写着问题,就是不用心思考问题,要么只盯着细枝末节、鸡毛蒜皮的问题,不愿触及深层次的问题。不思考问题,就装不下问题;不深入思考问题,就把握不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如此,工作要开展得深入也难,决策要做得对路也难。

始终装着问题,核心是要解决问题。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领导干部居其位,就要谋其政、尽其责。首先就要牢固确立发现问题是水平、汇报问题是党性、指出问题是责任、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其次则要敢于亮剑,亮剑一靠能力素质,要拿得出解决问题的招数,二靠党性原则,要有敢于出招的勇气。时下一些单位的难点敏感问题长期解决不了,更多的不是拿不出招数,而是不愿、不敢出招,怕负责任,怕担风险,怕一旦决策之后问题解决得不好,会给自己的形象和前途带来不利影响。只有抛开私利、直面挑战,才能把重大问题研究好、敏感问题处理好、棘手问题破解好。

树立问题意识是思考问题的前提,善于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是根本目的。领导干部只有脑子里始终装着问题,才能保持清醒头脑,把握事物特点规律,善于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以制度渠道海纳“参与百川”(人民观点·特别策划·省市

领导纵论政务公开)

□ 政府网站建设是广东的一大法宝。不仅成为互联网时代对接政务公开的重要技 术平台,也是便民利民的有效

办法

□ 人民群众参与政务公开的热情与力量、关注与监督,本身就是推动政务公开、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资源

□ 公开有压力,不敢、不愿公开则是“无力”。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就会有危险

□ 政务公开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凭“三分钟热度”,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编者按:在当前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如何利用互联网推进政务公开?面对人民群众日趋强烈的参与热情,政府部门应当如何回应关切?在制度保障方面,政府做了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完善?本期,我们邀请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一起探讨广东省在这些方面的尝试和思考。

本报评论部:从2005年出台并实施《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迄今已6年。在很多人眼中,广东省主要领导一直比较注重“政民互动”,这也构成广东政务公开的一大特色。最新一例是,广州在新出台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试行办法”中,对听证代表的身份及数量有了明确规定,包括公务员不得当选等。我们在“本报评论部”文章中,对这种“制度供给”也给予了正面评价和呼吁。请问省长,政务公开与广东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之间是什么关系?

黄华华:近年来,广东始终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完善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行政决策机制日益健全。像预公开制度,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公示、听证等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重大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社会能见度。

二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1500余项,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

三是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全省19个地级以上市、27个省直单位和80余个县(市、区)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或办事大厅。

四是载体建设取得新突破。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站点,推动省政府公报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院校。开通运行广东省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网上管理系统,去年全省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就达86万余宗。

实践证明,政务公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政体制改革,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

本报评论部:当前,我们进入到了一个价值多元、利益多样的时代,面对人人手持“麦克风”,政务公开面临一个如何更好满足不同诉求的挑战。一些地方在推行政务公开时,常苦于找不到突破口。如果请您推荐一个广东的好做法,您首选什么?

黄华华:我首选省政府网站建设。网站建设不仅是互联网时代对接政务公开的重要技术平台,也是便民利民的有效办法,为各级党委、政府联系广大群众、听取社情民意提供了重要渠道。

为适应政务公开的需要,我省于2006年对省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版,拓展了服务的途径、范围和手段,使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办事服务更加便利。特别是开通了“网上办事大厅”,使群众可以在网上便捷地咨询、申报办理事项,并及时跟进办理进展情况。与此同时,网站还专门设置了“民声热线”、“直播访谈”、“政务论坛”、“民意征集”及“投诉举报”等公众栏目,大幅提升了网站的政民互动功能。

此外,省有关部门负责人还定期到网站接受在线访谈,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网民互动交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交办会”等形式落实到具体部门。

本报评论部:这些做法在全国都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尤其获得网民朋友的称赞支持。

黄华华:是的。像今年3月,我们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举行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情况网络调查,吸引了近6万人实名参与。我们从中邀请了提出优秀建议的10名网友,参与省政府召开的座谈会。去年,在第九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综合绩效排名居全国省级政府网站第二位,已成为全省人民了解政务信息、建言谋策的重要平台。

本报评论部:从“举牌哥”到“拇指妹”,一批90后年轻人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既让人们感受到广东群众参与政务公开的热情与力量,也让人看到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表达、参与、监督的新型方式。这对政务公开的压力是否更大?

黄华华: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人民群众参与政务公开的热情与力量、关注与监督,本身就是推动政务公开、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资源。人民群众不仅是政务公开的服务对象,更是评价政务公开效果的重要“裁判”。

我很认同你们“评论部文章”里的那句话:公民参与的力量,善用则为推动力,误用可为破坏力。我们就是应该以制度化渠道海纳公民参与的“百川”。

本报评论部:据我们了解,广东已经把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而且强调“注重整体性和发展性”。这种整体性与发展性究竟如何体现?

黄华华:我们正在朝着体现整体性与发展性的方向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比如,将尽快出台《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办法》,从制度上保证和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水平。又比如,正在积极推动县、镇级政府行政事权改革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把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效能监察为一体的政务服务综合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政府自身建设、优化市场经济环境、提供高效便民服务。

本报评论部:我们注意到一种现象,政务公开特别是今年以来的“三公”经费公开,经常受到“围观”甚至挑剔。一些地方或部门因此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公开有压力,公开后压力更大”。广东好像也有类似现象发生。一些地市前两年曾以破冰之勇气在全国摊晒部门预算,受到赞赏时也招来争议。您怎么看这种现象?如何让政务公开有持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不断推进完善?

黄华华:我想把那句话改成:公开有压力,不敢、不愿公开则是“无力”。或者借用另一句话: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就会有危险。

政务公开要求高、牵涉面广,涉及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凭“三分钟热度”,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当前,广东全省上下已经形成共识:广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切实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就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勇气和持续不懈的努力推进政务公开。

观点背景

广东政务公开大事记

2001年5月、2002年4月先后出台《关于在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意见》、《关于在县级以上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2004年12月,出台《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

2005年7月,制定并通过《广东省政务公开条例》。

2006年,相继出台《政务公开内容目录》、《违反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条例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政务公开考核办法》。

2006年7月起,对省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并不断完善,努力打造政府信息公开平台。

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意见》,推动办事公开成为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一项基本制度。

2010年,开通运行广东省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网上管理系统;主动公开经省人大审议通过的我省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草案报告及预算表。

2011年,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对进一步公开预算信息、增强预算透明度提出具体要求。

如何看待干部年轻化(议言广场) 制度选干部才能心服口服

嘉 会

近日,网上不断爆出最年轻市长、县长、镇长等年轻干部,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其实,只要程序公开、透明、民主,干部年轻化亦无不可。

选拔干部关键看思想作风、业务素质等是否符合工作要求,苟得其人,虽年轻必举;苟非其人,虽年尊不授。这有助于打破论资排辈的痼疾,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有利于人才的良性流动和健康成长。

然而,如果缺少严格的选拔程序和考核制度,干部年轻化就可能成为某些地方和部门任人唯亲、谋一己之私的工具,因此,不拘一格降人才需要程序正义保驾护航。“制度选人”才能让人心服口服,平息争议;“人选人”就不免引发公众的猜测和质疑。干部年轻化既有打破论资排辈、促进人才成长的优势,又有拔苗助长甚至“以人选人”的危险,要扬长避短,关键在于坚持程序正义,着力提高年轻干部选拔的程序化、制度化、公开化水平。

同时也应看到,公众的理性参与和建设性监督,是促进年轻干部选拔程序化、制度化、公开化的重要助推力。或许,公众应以更具理性、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干部年轻化,质疑之声不应停留于对“潜规则”的捕风捉影,更应追问工作实绩是否严格考核、选拔程序是否严格执行、用人标准是否严格遵循。倘能如此,公众的质疑就能够转化为推动程序正义的良性动力。

年龄一刀切不利唯才是举

木 弓

干部年轻化作为中央用人的一项重要原则,近年来在各地得到大力推行,应当说,这对于培育后备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都有积极作用。但时常出现的“最年轻市长”、“最年轻镇长”,也让社会各界对干部年轻化产生了质疑。

对于年轻人到乡镇这样的基层地方工作,我们无疑要给予坚定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能请来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不算容易,在制度允许的空间内,给予人才一定的优惠措施,应在情理之中。

但这类事件频频引发争议,还是揭示了一些组织部门的认识误区:即干部年轻化=干部低龄化。近日湖北宜都的25岁镇长引发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要求破格提拔正科级职位人选,年龄须在30岁以下,如此准绳之下,这个25岁的女干部成了唯一符合条件的人,连她自己都说感到意外。

这固然是对年轻人到基层工作的鼓励,但既然成了唯一候选人,那么也便不存在什么比较选拔的可能性。我们且不论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什么人情关系的因素,单就通过年龄一刀切来看,这个办法虽然直观简单,但未见得就是有效选拔干部的方式。因为按照中央对于选拔年轻人才的精神来看,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才是首要标准,然而在年龄关卡前,似乎德行和才干都比不上户口本上的生辰八字。

这样的事实,会让一些雄心壮志、年富力强的干部灰心丧气,不利于干部队伍团结。而且对缺乏历练的年轻干部来说,如此“拔苗助长”,也未见得就一定是好事。

【微博之论】

@真多雨:不反对干部的年轻化,但反对年轻干部选拔的不公开透明,反对让没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位居要职,反对领导干部选拔的不公平公正。

@国储138处苑治国:组织部门既然能“破格”提拔年龄较低的干部,就也应拿出与“破格”相符的有说服力的理由回应公众关切。如果仅拿符合用人程序这样的话来应对公众质疑,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必然不高。

@闪闪红星星: 年龄大小不重要,在乎程序公开、透明、民主。

@语惊奇: 只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那些实绩突出、社会认可、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就不怕争议。群众争议的是有没有后台、背景并且暗箱操作的选拔方法。

@栗子土:一直讲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人才就大胆试、大胆用,身正不怕影斜,时间能证明一切!

@我爱大海:古有甘罗十二拜相、周瑜十四拜将,革命战争年代二十几岁三十左右的高级将领,屡见不鲜,国外更是有三四十岁的总统总理。网络时代的今天,出现一批二三十岁的年轻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无可厚非。由于选任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一些并不突出的干部成了提拔重用对象,才是引起社会广泛争议的核心所在。

@文国云:眼下不少地方都有一种偏浅认识、片面理解,误把“年轻化”等同于“低龄化”,很显然,20来岁的低龄干部没有经历、缺乏阅历难有说服力、公信力。

@居安思为:干部年轻化要看实绩。实绩好,群众拥护,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要谨防干部年轻化被异化,年轻干部毕竟工作经验、人生阅历较少,20多岁刚出校门不久就把几万人的担子给他(她)挑,有揠苗助长、捧杀人才的危险。

@新安博客:有志不在年高,关键能否担当重任,能否为百姓办实事,能否不负人民重托。

第三篇:网评原创网评文章(8篇)

1.不能拿“种种原因”当借口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某些部门的工作进度有些慢”、“由于种种原因,某项措施的落实力度不太够”、“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干部的工作劲头不太足”……“种种原因”几乎成了少数干部的口头禅,却倒不出个所以然,在会议讲话中、每一次工作检查中并不鲜见。同时,这似又不似推卸责任的“推脱词”,听起来让人费解也懵懂,有时候碍于某些原因就草草了结,这是何的大会与检查啊?如此,“种种原因”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万磨油”帮他们磨掉缺点、磨掉不足,最后自成方圆。

拿“种种原因”当万磨油的现象,虽为数不多,却影响不小,伤害颇深。一伤工作原则,出了问题都拿“种种原因”当托辞而不点名、不批评、不问责,原则便成了圆滑,揭短便成了护短。二伤群众利益,“种种原因”实质是对认识问题的不深刻、不重视、“冷”处理,如此一来,解决难点问题、保障群众利益的“维权会”便成了走形式、做样子的“过家家”。三伤工作作风,拿“种种原因”当万磨油,对问题原因不细查、不深究、不思考,共产党人“讲认真、务实效”的工作作风便成了一纸空谈。那那些《落实党风廉政目标责任制》、《问责办法》、党旗下的承诺与宣言都在何处落脚啊?人民的利益又都被你们这些“种种原因”归宿到哪去了啊?

由此可见,如果不重视“种种原因”,紧随其后的将是种种问题、种种矛盾、种种落后的积压。“种种原因”流行,正是领导干部缺乏责任心、怕得罪人的体现,才会有不断的”雅贿”、“内部交易”等损害人民利益与不公现象的出现,才会有不经检查与总结的“工作美丽大糖包”出现,才会有接二连三的贪官不断下马。要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能敢于拿掉万磨油,敢于将“种种原因”对号到具体环节、具体责任人;那么隐藏于“种种原因”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将挖掘出来、公布出来,果断地一件件解决,就杜绝因“种种原因”而出问题的发生。 2.加快完善公务员行政问责制度

去年9月,因强拆自焚而引起广泛关注的江西“宜黄事件”震撼人心。时隔一年,现在有消息称因“宜黄事件”被免职的宜黄前县委书记、前县长均已复出。此消息最近被江西抚州市委组织部证实。这一新闻引发了公众对公务员行政问责制度的广泛讨论和深入思考。据了解,现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官员复出的条件和程序,在某些地方往往出现官员被高调问责,随后又被不经意地发现低调复出,问责制度出现信用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善公务员的行政问责体系与广大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首先,要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的规范化、法律化。问责制度必须与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有机地衔接,完善制度规范,完善立法,让失职官员在行政问责的同时受到法律监管,受到法律制裁,做到每一个官员的都责任明确,行政处理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只有法律和制度相结合,才能充分保障责任落实和归属,杜绝“治标不治本”、“替罪羊”现象的出现。其次,行政问责要公开、透明、制度化。当前我国的问责制度尚不严谨,很多情况下只有事故和事件引起了党中央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后,才对失职官员采取行政问责、追究责任。而对于问责对象,责任如何划分,也具有不确定性。行政问责制度化,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要紧密联系政务公开、绩效考核等制度,加强官员的监督管理,不仅可以对失职造成重大事故、损失的官员进行行政问责,也可以对老百姓不满意、政绩平庸的官员作出一定的监管。党员干部是老百姓的父母官,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政绩的有效衡量工具,问责制度要同人民意见挂钩,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后,要妥善处理被问责后的官员。有的官员虽然“引咎辞职”,但很快又通过不明程序甚至借助不正之风复出,在其他岗位担任要职,这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担忧和议论纷纷。对于一时失职的官员,既不能片面而盲目的决定不再录用,也不能随便复出。对于那些确有所长,或者在实践中重新赢得社会尊敬和群众信任的,应当通过公开的方式,例如可以借助群众选举的方式,允许其重新参政,发挥特长。 3.正确认识权力

上报单位:中共东山镇委员会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和运用权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有一些领导干部在上任之初,尚能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警惕性就不那么高了,就会在各种腐蚀面前败下阵来。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事。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重,越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切不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

领导干部必须认识权力是人民给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掌握领导权,每一位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党和人民是血肉相连的关系,任何一名干部的成长都是离不开党的培养和人民的信任,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人民群众信任的干部。孔繁森同志有一句铭言:“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领导干部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感情和世界观,就会能自觉地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基层公务员要有感恩的心

基层干部要有感恩心态。正如仲祖文《提拔了,该感谢谁?》文章中提到的:“这是组织决定和群众认可,要谢你就感谢党,感谢群众”。懂得了这些,才会真正理解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会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要有正确的感恩心态,才会以知足的心态去体察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从而使自己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创造一种友善氛围。 5.时刻与人民在一起

看了人民网的时政新闻:2011年九大常委与人民在一起的温暖时刻,感触颇深。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

曾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才是历史车轮前行的推动者。 6.作风建设是干成事的重要保障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作风建设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

如果是干部作风是积极的、认真的、公而忘私的,就会把工作做好,把事业干成;如果干部作风是消极的、敷衍的、自私自利的反之,工作必然是一塌糊涂、一事无成。如何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呢?

一是以教育为先导,坚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正面教育培养干部队伍的执政为民意识、公仆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摆正权利观,结合实际例子学习先进党员干部孔繁森、焦裕禄、李林森、韦寿增等人先进事迹增强党员干部的感恩之心和报效国家、干好工作的热情。通过剖析违法犯罪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勤政意识,通过强化教育促使干部队伍思想意识的真正提高。

二是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坚持制度的完善性。完善党员干部的日常规章制度及保密制度等,促使党员干部懂制度、守规矩,在规矩内办事、在制度中运作,不逾越黄线,使制度发挥应有的规范作用。

三是以落实制度为抓手,坚持制度的权威性。制度是刚性的,更富权威性,以落实制度为抓手,敢抓不落实的事,敢处理不落实的人,使歪风得以遏制,使正气得以提升,促使队伍整体面貌得以改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 7.切实发挥好公众监督作用

公众监督是发挥社会民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约束政府行为的有效方式。社会公众的监督无论是对发现和纠正违法违纪行为,还是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整改,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我看来,公众监督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是否生效,关键是要用好“三镜”:

公众监督要用“放大镜”。随着社会日趋民主,公众的力量日益凸显,“某网民”、“某位群众”这些字眼在各大媒体上也是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公众监督的意识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然而有了监督意识,是不是就一定能真正履行好监督职责呢?答案不是肯定的。在我看来,公众百姓还需要一面“放大镜”,看问题必须全面,不能只看局部,不能只报忧不报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看清实情,摸准实况,对百姓负责,同样要对政府负责,对于真正存在的问题,一定抓住不放,严查其责;对于客观上不存在的问题,也要正确看待,不能故意抹黑政府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监督的意义。

公众监督要用“显微镜”。找出事物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基本前提。公众监督必须善用“显微镜”,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要深入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将苗头遏制在摇篮里。公众百姓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善于、勇于发展问题,同一切有阻社会发展、危害群众利益的势力作斗争,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护好航。

公众监督要用“望远镜”。监督工作是为全局工作服务的,要学会用“望远镜”,眼界更宽些、看得更远些。不能被眼前利益所蒙蔽,要务求实效,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准确反映问题,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监督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监督的热情和斗志,建立和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机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政府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扎实、做透明、做阳光了,就不怕任何监督。“身子正不怕影子歪”,接受公众监督就更有胆量、更有魄力、更有能体现公信力。 8.年终考核莫动“礼”念

又到年终岁尾时,各项工作都已进入“收官”阶段,年终考核工作也接踵而至,有些单位领导干部为“考”出好成绩,不去积极准备材料,完善工作,反而“独辟蹊径”,打起“礼”字的念头,想通过送礼宴请来让考

核单位高抬贵手,“考”个高分。这种做法不仅掩盖了单位存在的问题,而且让考核“变了味”,害莫大焉。

要想年终检查取得个好的结果和排名,单纯通过送礼“拉关系”、“套近乎”,就算能够挣到“面子分”,但影响考核的公正性,极易让干部产生惰性和依赖性,致使整体工作滑坡、队伍懒散。领导干部领着大包小包频繁出入,难免引起群众非议和疑惑,容易被群众扣上腐败的“帽子”,不仅使考核干部队伍公道形象受损,而且会败坏干部和政府的整体形象。

诚然,在考核之际,少数干部的的焦急心理可以理解,但领导干部更应该清醒认识到,年终考核是对单位一年来工作绩效和服务水平的真实反映,不应怀着“怕”的心理,一味地通过送礼来“捂”、“盖”问题,这样不仅服务没有提高,反而在自己小圈子里,只看到单位的“门面”,看不到“后院”和“角落”,让群众的公信度和满意度大打折扣。

领导干部要打消“礼尚往来”的念头,戒除“礼”送“宴”收之风,就要真正在狠抓作风、提高效率上下功夫,对于存在的问题,绝不迁就,不袒护,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整治干部的“慵懒散”问题,消除干部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促使干部作风整体转变,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网评文章

十师第六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11月19日,师组织学习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研讨斑。在学习过程中谷副政委报告的全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师第六次党代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五年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科学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及主要举措,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召开的重要会议。

报告回顾了师第五次党代会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这五年是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五年;是培育现代产业的五年;是创造了城建史上的奇迹的五年;是重视“三农”的五年;是开放创新作跨越赶超的五年;是统揽民生、安定和谐的五年;是加强党建、推进创新的五年;是维护团结、风清气正的五年。五年的发展是取得了重大发展的年,是奠定发展基础的五年,是积聚力量的五年,更是总结经验站在新的起点的高地。

报告以六个“必须”切中了我市五年来所取得成就的成功经验,这六个方面来自于对科学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来自于应对复杂形势的生动实践,来自于破解十师特殊矛盾的探索追寻,弥足珍贵,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创新发展。

总结经验是为了更好的前行,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报告总结了“三大机遇”“三大优势”“三在制约”把握大势、分析形势,立足十师的实际,顺势而为。承前启后的提出了“抢抓机遇、变化变革、开放创新、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发展主题。(杨继虎)

第五篇:网评文章如何写

高精 尖 短 平 快

——网评文章写作的“六字原则”

常有同事问我网评文章如何写,这让我感觉很难回答,因为文无定法,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将道理弄清楚就是一篇网评文章。网评,事实上就是放到网上这个平台的评论,议事论理而已。在写法上有的人喜欢洋洋洒洒,行云万里;有的人喜欢简简单单,就事论事;有的人喜欢曲径通幽,有的人喜欢直截了当。每有自己风格特点的论者,一般都会有不错的结果,也会各自拥有一批粉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就我自己而言,什么都喜欢去尝试一下,于是文章风格也好,路数也罢,随心所欲,又于是,没有风格。但我想,写网评文章,最重要的是表达观点,形式风格可以不拘一格——写网评文章是思想交流,思想本应没有束缚,如何写评论的人还用一些框框把自己框起来,如何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呢?

不过,网评文章写作还是有一些基本要求的,我用前些年各地叫得比较响亮的招商口号结合起来,总结为六个字:高、精、尖、短、平、快。希望这“六字诀”既不束缚大家的思想,又能给大家一点启发。高:即高度。论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思考问题,所谓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观点才能不偏,文章才有厚度。高度在哪里?高度就是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形势、国情,就是以执政党执政兴国的视角,从整体上来思量具体事件的得失,而不执著于个体特例。

精:即精确性。文章无论写作形式如何,都必须要准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不能让人误解文章观点。这属于文字表达能力,是“纸上口才”。我有的文章,上网后网友跟贴,从跟贴内容上看已经完全误解了我的观点。这让我脸红,首先得检讨是否表达观点不够准确而让人误解,而不能先质疑对方的理解能力。

尖:一是写文章要如一把刀,能够深入进去;二是观点要明确,不

要含糊其辞,一针见血,直截了当。观点不明,则受众不知所云;没有深度,则观点单薄,缺乏支撑。

短:即文章篇幅不能太长。目前的网络文化总体而言是快餐文化,是目前这个快餐时代的典型代表,上网者大多没有耐心看完长篇大论,必须在短小的篇幅内抓住读者,把观点表达给读者。“仲祖文”的文风现在也有明显的“网络化”倾向,甚至有五百字左右的文章出来,这是根据时代特点而进行的转变,非常有益。

平:即语言要平实、平和、平易近人。在网络上,不再是我说你听,而是大家都在说。如果文风居高临下,则不能取得网民信任,甚至会被大量恶语相向。文风居高临下者,会成为网上的“弱势群体”,而且是不被人同情的“弱势”,因为这种文风会被网友视为“弱智”。

快:即写网评要有时效性。网评即时事评论,必须随时而说,因事而论。网民视线转移非常快,如果时过境迁,所写文章也就没有了太大价值。失去了第一时间,应当是写网评文章的第一大忌。

当然,这“六字原则”是一个总体要求,也是一个目标要求,它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何为高?何为精?何为尖?何为短?何为平?何为快?而且这些要求,也是随着写作的深入而越来越高。但是,如果我们在写网评的过程中,一直追求这些基本的原则,那么,文章水平的提高,网上影响力的提升就是必然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万圣节的大南瓜故事下一篇:卫生计生工作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