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途径分析论文

2022-12-26

为提升电大汉语专业的教学效果, 改善电大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同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提升学生对汉语的兴趣。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我国的教育经济和经济文化发展日益迅速, 逐渐影响着人们对于人才和教育的传统认知, 使人们传统观念发生改变近年来, 我国高中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所接受, 对于毕业生分配方面, 我国人力资源配置政策发生变革, 出台新的政策规定, 尤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不容易成功就业, 发展空间有限, 不利于自由发展。事实上, 汉语言文学是人文的基础, 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 不仅能够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而且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由于传统的高中教育模式范围广泛, 不利于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 因此, 如今的汉语言文学被细分, 越来越详细, 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下文主要介绍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汉语言文学在课程中的教学优势

汉语言文学作为东方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是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精华, 对高中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教学, 对于培养具有综合核心素养的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汉语言文学中内涵的重要哲理和实践意义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是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 加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 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文学素养和价值观。

汉语言文学在目前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重要载体, 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 同时也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体现。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和发展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 从而帮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建立健全道德价值体系, 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创造渊源不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 加强对学生汉语言文学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汉语言文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在国际发展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因此,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

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学科侧重点过于片面

之所以开设汉语言文学这个课程, 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的, 一方面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 能够对汉语文学的知识点和体系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门课程,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片面注重汉语言文学知识点的传授, 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导致学生理论与实际无法结合, 无法达到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所以,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如今社会发展迅速,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学生所学的理论只能作为基础, 市场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刻不容缓。汉语言文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式, 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提高教学灵活性, 增强师生互动性,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 教育观念滞后

一些秉承传统应对考试的教育理念的高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观念落后, 缺乏创新, 一直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和学生观念, 教师们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是否完全掌握知识点, 而不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他们创新和实践能力。此外, 汉语言文学教师自身缺乏创新思维, 教学思想落后, 一直把自己当做课堂的中心, 进行教学, 教学方式主要是“满堂灌”, 即一直传授学生大量理论知识, 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不仅不能深入理解课堂内容, 缺乏与老师及时交流沟通, 而且缺少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 一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不仅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 而且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 单纯的教授课本知识, 导致学生接受程度低, 学习效率低。

(三) 心理惰性影响

由于教师们常常有惰性心理, 习惯性的在教学过程中继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 没有改掉传统教学模式的认知, 也没有进行教学改革的意志, 因此, 尽管越来越多的汉语言文学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积极关注课程改革的动向, 但是教师们依然没有尝试将课改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此外, 要想成功实施教学改革, 汉语言文学教师们应积极主动寻求新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完全熟悉汉语言文学的教材内容以及此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是因为一些汉语言文学教师不支持教学改革, 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改革, 因此教学改革没有得到全面开展。

三、探究分析电大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改革方法

(一) 优化教学内容, 改善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课程包含以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为基础的多门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理论素质和专业基础, 因此, 在教学内容优化过程中, 教师应当针对这些课程, 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研究现状为基本出发点, 从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出发,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的方式不断强化核心内容, 从而通过内容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文学素养能力, 加强自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分析, 在这以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通过精简课程内容, 增加课程的兴趣性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探究力, 从而提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构的改善方面, 教师应当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的出发, 以当前社会发展状态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高度为基本参考点, 不断以学科基础为依托充分设计课堂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 让每一门课程的开展和进行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课程结构的改善和设计中教师更应当依据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掌握情况, 不断整合各门课程之间的交叉内容, 将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进一步紧凑化, 帮助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了解过程中进一步把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例如, 教师在进行汉语言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尤其是一些选修课程中, 应当对讲授的课程进行精心设计, 通过不同地域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突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从而发展不同学生对汉语专业和方向的兴趣和研究,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的熏陶, 增强不同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 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 改革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 教师也应当根据课程的开设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 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高效提升, 在这里, 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步骤, 教学手段则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和学是课堂上两个主题的良性互动来进行体现的, 只有教师和学生在课堂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才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初入大学的学生在接触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时,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 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认识, 让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开始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实践,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主动的探索、发现问题, 并自主去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和形成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积极引导来强化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帮助学生增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整体认知和系统结构认知,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提出自身的观点并且能够自主探究, 因此, 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为核心的专业知识结构,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综合当前教育阶段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 教师应当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 深度挖掘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目标需求,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需要对学生展开专业性和全面性的培养和教育, 通过优化教学结构, 改善教学内容以及改革教学方法等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 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展的发展创造优势条件,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地专业基础。

摘要:电大区别于普通高校, 在教学方式中有着自身的特点, 但是同样作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阵地, 它又与普通高校一样, 承担着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责任。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电大汉语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和汉语教育的发展不太一致, 同时影响了教学效果。为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不断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它, 改善电大汉语专业的不足。

关键词:电大,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周丹.浅谈在电大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多地积累知识[J].现代交际, 2016 (17) :149.

[2] 向梅.基层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 2017 (5) :144-14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蒙古族作家萧乾富有文学性的战地报道下一篇:内蒙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