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寄语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发刊寄语范文

校刊发刊词

校刊《凉泉清音》发刊词

方纯知

一部《凉泉清音》的样稿摆在我的案头,透过淡淡的墨香,我能够感受得到创办校刊的良好初衷。

凉泉初级中学是我县农村初中校园环境和硬件设施比较优越的学校之一,也是校园文化做得比较扎实的的学校之一。该校正在申报规范化特色学校,无论是富有特色的流程式管理,还是受太阳山地域文化影响的校园文化化创建,都搞得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校内现有校报、“凉中之音”广播站、太阳山文学社和校园小记者站,还有容量较大的凉泉中学校园网,现在又在创办校刊,这些都是很好的文化发展形式,是一笔精神财富,有利于校园朝着非功利化的方向发展。

文学的发展与传承,文化的积淀与创新,关乎人性。精神文化可以赋予人更强大,更丰富、更柔软的内心世界。在当今物质文明相对发达的时代,当应试教育尚未完全远离我们的视听范围,在校园里进行更高格调的带有一定文学色彩的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一些似乎与考试并无多少直接关联的东西,或许其意义远远超出校刊本身。从这个层面上讲,凉泉中学这种尝试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就县域而言,环太阳山地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有志学子,作为受其哺育的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一份教育的责任和力量。教育担负着把人类的文明一代代传播下去的历史使命,而文明火炬坚韧的接力者,正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站在教育一线的教师。清代郑板桥有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仗老干为扶持。来年又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老干新枝,老的苍劲,幼者俊逸,这是一幅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借《凉泉清音》首刊即将付梓之际,衷心祝愿坚持乡村教育的同志们恪守教育的人生梦想,在自己耕耘的一方天地里,不辞辛劳,有所作为,收获职业的幸福感!祝愿母校校刊《凉泉清音》丹山锦绣,桐花万里,雏凤清声,办出影响,办出自己的鲜明特色!

(作者系望江县教育局局长)

第二篇:1999年发刊词

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发刊词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1999年《南方周末》新年发刊词 江艺平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本世纪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南方周末》2000年新年献辞

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江艺平

这是千载一遇的时刻,百年的更迭,千年的交替,都将汇于同一

个瞬间。

为了欢呼新世纪的太阳照临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翘首以待„„

这又是岁末平常的一天。这是我们第829次和你见面。面对着即将远去的一个世纪,面对着就要开启的新千年之门,也许,我们真的该来一次“世纪之旅 ”,就像聪明的同行已经去做的那样——派记者去新西兰,去那个2000年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或者去五大洲,去感受不同肤色的人们异域狂欢的情状?

“世纪之旅”?千年等一回呵,为什么不呢?

15名记者受命出发了。他们脚步匆匆,他们意绪绵绵。他们要去的地方其实都不陌生,每个人却又分明都有一点惴惴然。是呵,“近乡情更怯”,处在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故乡,你别来无恙否?

这就是我们献给读者的一次世纪末特别的旅行——“记者回家乡”。

一群难得在故乡转悠的人,有人甚至对那片土地已睽违多时。他们终年的奔波行走,总是在寻找他乡的故事;他们的爱和恨,也更多地倾注在别的地方。家乡,成了每个人心灵深处秘不示人的珍藏。

现在,就让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珍藏打开吧——

那些版图上无甚出奇的所在;那些所在处平平常常的故人;那些故人里被岁月模糊了的面容;那些面容中被风霜蚀刻下的皱纹„„这一切一切,都因为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踏访和叩问,在我们的记者的笔下,变得异常生动、鲜明、隽永,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为什么我们总是眼里含着泪水?读完了这一组“记者回家乡”,也许,你会找到答案。而我们必须表达的,是我们对那片土地的敬意。

我们要向乡间的母亲致敬。她用一双小脚走过春夏秋冬,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才算丈量完所有的苦难。母亲,我们祝福你,因为你知道怎样把你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我们要向天国的父亲致敬,他的在天之灵,冥冥之中依然向儿子散发出最质朴的光辉。即使刚刚承受了失去父亲的巨大创痛,在接到采访特大海难的任务时,儿子首先记起的,还是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别为了自个的事耽误了公家的活。

我们要向一位新婚的妻子致敬。就在新婚之夜,她的丈夫却匆匆登上颠簸的长途公共汽车,去采访令人撕心裂肺的海难事故现场,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理由: “我是一个记者!”而她的理解和支持,正好成为他义无反顾的另外一个理由。

„„

这是一次特别的旅行,在千年末,在世纪末,在中国,但决不是衣锦还乡。十几个记者,于同一个时刻,奔向天南海北,回到他们曾经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是要用他们的眼睛,去观照故乡的现实和未来;是要用他们的心灵,去丈量故乡和新世纪之间的距离。而他们的记录,是要给这个喧嚣的千年末和世纪末,留下一份真实而冷静的言说。

我们走近千年之交,走过“我们这1000年”。即使在那些最偏僻的山村,我们也能看到,这1000年,是“人怎样变成巨人”的一部煌煌巨著。在人类所获得的越来越大的空间里,容纳了与日俱增的成功和骄傲,也容纳了与日俱增的痛苦和不平。毋庸讳言,当西方在这1000年中一步步走出蒙昧的时候,中国却日益远离汉唐的辉煌,甚至在最近160年里曾坠入屈辱的深渊。20世纪中国人的猛醒与奋争,正是对千年来多舛命途的强烈反弹。

我们走近百年之交,走过“我们这100年”。百年风云激荡,血和泪交织,铁和火迸溅,光荣与梦想在高高地飞翔,造就了人类文明之旅中最多劫难也最多华彩的一程。在百年中国的交响乐中,“科学”、“民主”是叩击命运之门的重重音符,“改革”则是它响遏行云的高潮。《南方周末》有幸,在这样的高潮中降生;《南方周末》记者有幸,亲眼目击和参与这场痛苦而辉煌的涅磐。

今夕何夕?此身何处?时光流逝的无情涛声让人从昏睡中惊醒,脚下土地的真实质感让人摒弃虚妄。我们的记者是有根的一群,正是清醒感知着这样的时空坐标,我们一同走过难忘的1999。

我们走近1999的岁末,走过“我们这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我们呼号不息,是因为没有一天曾熄灭我们的梦境乃至浪漫;我们致力于一毫一厘的进步,是因为我们痛感改革决无近路可寻。我们一次次泪流满面地奔波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首先因为我们爱,因为爱,我们恨;因为爱,我们争;因为爱,我们以职业记者特有的方式,和土地,和父老乡亲血脉相连。

今天,我们回家了。我们回到自然,回到平凡,我们回到常识,回到真实。真实有时也会让人难堪,但是,它显示出来的勇气足以令谎言却步。

在岁末,在世纪末,在千年之末,我们回到家乡,带去绿叶对根的祝福,带走根对绿叶的情意。我们的生命因它而变得充实,我们的胸襟因它而变得宽厚而柔韧。

在岁末,在世纪末,在千年之末,我们像儿时一样站在家门口眺望。当20世纪的太阳收起它最后一束光线,降临的不是黑夜,而是“我们的未来”。

还记得惠特曼的这句诗吗:“不论你望得多远,仍然有无限的空间在外边;无论你能数多久,仍然有无限的时间数不清。”

又一程“世纪之旅”开始了。祝福你,朋友!

2000.11.9 第874期《南方周末》写在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

因为我们是记者

江艺平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向所有的同行问好。

农民为粮食而骄傲,教师为学生而骄傲,商人为财富而骄傲,而我们为自己是记者而骄傲。

我们的骄傲来自同行,我们的骄傲来自读者,我们的骄傲来自曾经追踪的每一件新闻,我们的骄傲来自曾经奔波的每一座城市和村庄,我们的骄傲来自我们所挚爱的人民和祖国。

奔走在祖国大地,我们与时代同行。在我们目力所及的地方,总有一些人们让我们激动,总有一些眼神让我们流泪,总有一些罪恶让我们愤怒,总有一些坎坷让我们辛苦,总有一些希望让我们欢欣,总有一些疑问让我们思索。

我们激动,因为我们是记者。

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成就了今天的改革大业。我们追随改革者的足迹而行,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正是那些为改变贫困命运而奋斗的人们的故事,彰显了这个时代的进步。当这种进步越来越不可逆转时,我们也在履行职责中找到了幸福和满足。

我们流泪,因为我们是记者。

当我们告诉你那些被拐女被剥夺了幸福,当我们陪伴着民工拥挤在长途火车上,当我们拍下吸毒者将针管扎进胳膊的镜头,当我们面对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人们,我们常常饱含着眼泪。一次又一次,我们记录着不幸;一次又一次,不幸警醒着社会。

我们愤怒,因为我们是记者。

也许我们的声音还很脆弱,也许我们的步伐并不稳健,甚至我们只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和弱不禁风的女子,但是我们懂得,面对触目惊心的腐败,杀人越货的暴行,欺世盗名的骗局,破坏规则的钻营,我们不能沉默。当我们把真相告诉公众,我们不仅表达了记者的愤怒,我们更表达了社会的良知。

我们辛苦,因为我们是记者。

我们总是奔走在路上。当火海逼近的时候,需要我们迎面赶去;当洪水肆虐的时候,需要我们趟过波涛;当人们掩面痛哭时,需要我们直视死难者扭曲的面孔......面对无情的水火,面对歹徒的恐吓信甚至黑枪,勇敢的记者选择了前进,而不是退缩。为此,我们向所有殉职的同行祭酒,我们向所有勇敢的同行致敬。

我们欢欣,因为我们是记者。

看见那么多人为希望而奔忙,为正义而主张,为秩序而思考,为爱情而歌唱,我们为看见而欢欣;每天和许许多多的熟悉或者陌生的人们交流,和那些进取的人们、迷茫的人们、苦恼的人们、幸福的人们交流,我们为交流而欢欣;给弱者以关怀,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我们为扶助而欢欣;阳光越来越亮,阴影越来越少,社会越来越透明,制度越来越民主,如果我们也推动了进步,我们为推动而欢欣。

我们思索,因为我们是记者。

我们肩负着使命,那是什么样的使命?我们面临着竞争,那是什么样的竞争?在沟壑纵横的社会中,怎样坚持传媒的操守?怎样固守新闻的真实?在是非曲直的事件中,怎样调查新闻背后的新闻,怎样作出合乎价值的判断?行动吧,因为你是记者;思考吧,因为你要行动。当你作为一名记者在思索,你是在为自己而思索,同时业是为所有同行而思索,为整个社会而思索。

从今天起,有过的骄傲,让我们继续;特有的骄傲,从我们开始。因为我们是记者。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江艺平1999年新年发刊词

迎着新年初升的太阳,让我们轻轻地作个道别,说一声:“再见,一九九八。”

回望逝去的365个日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记者”。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现场目击了朔州假酒荼毒生灵的惨祸;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奋力传递了昆明“铲除恶霸”的呼喊;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仔细观察了中国电信反垄断的艰难进程;

透过记者的眼睛,我们忠实记录了亿万军民战胜世纪洪水的巨大勇气和抗争精神 „„

有人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

也有人说,履行一项职责时总会感到是在还债,因为它决不会令我们自己非常满意。

记者所履行的职责,何尝不是对公众的一种“还债”——

他要告诉人们世界上发生的新闻,

他还要告诉人们新闻背后的真相。

对于这样一项职责,我们当然时时力有不逮,但我们愿意为此而竭尽全力。

植物的生命要靠它的绿叶显示,新闻的生命要用它的真实担保。

面对世俗的力量,

尽管生命有时也会显得脆弱,尽管我们也不都总是那么坚强,

但是,我们决不苟且于虚伪和庸俗,决不。因为我们深深懂得,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踏的东西。

读者也许还记得伐木工人的最后一个劳模吧。为了寻找他,以便寻找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真相,我们的记者排除了“报喜不报忧”的地方干扰,翻山越岭,穿过一个又一个伐木点,终于找到了生病住院的主人公,这位老伐木工发自内心的忏悔,为“寻找长江的伤口”留下了最真实的言说和最切肤的痛。

我们的许多报道,就是不断发现和不断寻找的结果。

记者的眼睛不仅仅为发现事实寻找真相而睁开,记者的眼睛也常常被真情打动,而轻轻闭上。

在东北灾区,滔滔洪水已退,漫漫严冬将临,迎着刺骨的寒风,一位大嫂对我们的记者悠悠地说了一句:“我们需要什么?太多了,国家哪帮得过来,今年灾情这么普遍,自己苦点都没啥„„”言者毫不经意的话语,却令闻者心头一热,久久为之发烫。

面对如此重灾巨创,柔弱之躯内蕴藏的宽厚与善良,谁说不是一种坚强?

也正是人民所固有的善良和坚强,唤起我们一种不可摧毁的希望。也只有那些曾抱住几块脆弱的木板,在狂风暴雨的急流中颠簸过的人,才能体会到一个晴朗的天空是多么的可贵。

告别一九九八,回访我们报道过的新闻,作恶多端的孙小果终于被一审判处死刑,身心俱疲的改革者董阳终于在他乡找到知音,而中国电信也终于开始降低消费者们抱怨已久的不合理收费„„这就是世道人心。

是的,希望从来也不抛弃弱者。希望就是我们自己。

这梦想,不休不止

南方周末2004年新年贺词

谁说这是平常的一天?候鸟掠出线影,年轮添了新纹;我们大声地问候亲友,也默默地思念远人。

365天,两鬓多了白发,或许连心事也疲倦了几分,但你依然,依然轻轻地叹着,却终究微微地笑了———

这是一个收获祝福的日子,要赶紧抹去浮尘,擦亮梦想。

但这其实是很平常的一天:北方的飘雪,南国的暖阳,还有来来往往人海茫茫。历史并不常常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让一切发生改变,只是在我们的心里,习惯找一个开始。

一开始,就有梦想。

那么在这新年的开始,我们祝福你,朋友,愿你的梦想一路远行!

我们乐观地回首,2003是放飞梦想的一年:小康社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神舟五号”,“振兴东北”„„

有了开始,即便梦想千年,也新意盎然。

我们现实地记录,2003也背负恐惧、泪水和愤怒。当SARS疫潮席卷,渭河洪水滔滔,公民惨死收容所„„不,我们不仅仅记录,而且感同身受,所以眼里有泪,心里有痛„„

但在谎言中,有勇士挺身而出;在暴力后,有对恶行汹涌的讨伐„„这无畏的直言与血的印痕,又何尝不是一个开始?

所有这些或悲或喜的开始,在不同的层面指向同一个终点:人之尊严与福祉的增进。2003年的奋力与求索,在这路途中为中国大写了两个关键的名词:“公民”与“权利”———它们,原本就相辅相成。

这,也正是我们不休不止关注与祝福的梦想。

携着梦想与祝福,今天与你见面的这张报纸已走过20个年头。

这20年,中国持续激变;我们为变革而生,但关注持续未变:为我们国家每一个进步喝彩加油,为确立市场经济添注加解,为关注社会积弊呐喊张目„„

今天的中国,“政治文明”与“全球规则”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那我们也毫不讳言对“政治”的兴趣,因为这关乎众人之事的政治,关乎国家之进步,关乎民生之改善,关乎民族之复兴;我们关注政治的方式,一如媒体的天职,忠实地记录,公开地陈述,理性地评说。

对于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对于所处的这个民族在所处这个时代的进步,我们欣然落笔,化为墨痕;虽然前路或许多艰,但对这朝着阳光方向的生长,我们努力地鼓与呼。

但记录不是记录的理由,关注也非关注的终点。我们对于这时代变革的每一次喜和忧,最终都只有沉潜于人的层面才有价值。生活要多样化,经济要市场化,政治要民主化,这是一个古老文明要重焕青春的步伐和必然诉求。

所以20年来,当你在会场陈言,在书斋握笔,在农田挥汗,在工厂劳作,在校园诵念„„我们将你的故事告诉他,将他的故事告诉你,将中国的故事说给中国人,也说给世界听;要让书斋知晓江湖事,也求民间参知庙堂言。

这个国家不正是大家的国家吗?我们用真实架一座桥,让言说者不空谈,让主事者不麻木,让刚烈者不偏激,让脆弱者不沉沦,让大家知道大家的心事,也知道自己的方向。

在这一年的开始,我们也祝福自己的梦想,它萌自20年前的那个早春,从此便如春藤一般爬满了我们的心间眉宇。

然则这梦想其实来得更深远,甚至早在100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面对积弱积贫的中国,他们的梦想就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解放。

所梦所想,何止20年,其实百年一脉。

但对于中国这个老大的后发国家来讲,每向梦想逼近一步,都要有巨大的付出。

但梦想没有流产,因为正如此,历史每数十年给出一个阶段主题的规律似乎清晰可见:开天眼(西风东渐、启蒙运动)、反帝制(推翻清政府)、求统一(北伐、结束军阀混战)、争主权(抗日、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新中国)、平均地权(土地改革)、改善民生(经济改革),而贯穿其中的就是增强国力和复兴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

在中国,这些主题环环相扣,它们赋予今日中国以独特的魅力:每一天都能感知这变革中每一步前进的喜悦。我们愿意相信,这个时代能够成为中国最好的时代,因为它给我们未来以最新的期许。

这个国家对于未来的期许,从理想叙事的乌托邦,到国家叙事的现代化,再到传统叙事的小康社会,共性与个性、出发与归宿间,今日中国也充满着独特的张力与快速节奏。

这种状况将继续于新的时代主题破题启程后。

2003年当被铭记:政府因“乙肝歧视”遭遇行政诉讼、四川自贡3万农民“民告官”,公民依法的意识在这里觉醒;前河北省委书记与卫生部长被处理、收容制度被埋葬,公民对公权的监督在这里呈现;北京、深圳甚至内地小城潜江自荐竞选人活跃涌现、“违宪审查”的话题被广泛讨论,公民的政治权利在这里伸张„„

这不仅表明公民意识的成长,更说明在深化与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党的十六大概括的“以人为本”、“政治文明”的新主题正在破题。

今天,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回看一年,回看20年,回看100年———看到我们的兄弟姐妹与前辈,在不同时间留下的眼泪和微笑。就让时间如光,串起这晶莹剔透的液滴,折射出一如灿烂微笑的七彩虹谱,照亮你的前路和梦想,中国!记者这碗饭

第三篇:发刊词-第一版

发刊词

同志们,在全体员工的期盼下,《第一市政》顺利筹刊并印刷出版,这对公司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银川第一市政人有了任意驰骋文字的舞台,《第一市政》将成为公司员工挥洒豪情、传递心声的港湾,施展才华、熔炼团队的平台。

回望公司五十三年来的艰辛创业之路,银川第一市政人励精图治,继往开来,以“团结奋进,优质高效”为理念,以“建设银川,发展经济”为己任,通过精准理解建筑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历经磨砺和淬炼,确立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经营理念,塑造了银川第一市政的企业实力和企业文化。如今,银川第一市政风华正茂,志在成为银川市乃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知名市政施工企业,《第一市政》将致力于成为最有文化引导力的传媒阵地。我们是幸运的,银川第一市政旗下汇聚了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干劲的才俊,是一个敢于担当和想干事、干成事的优秀组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向前,奋力拼搏,勇于开创新的辉煌。

由是,《第一市政》将坚持企业诚信、人文视野、责任观念和传播意识,无论是宏观的经济环境、文化现象的评论解析,公司的发展战略、最新动态,还是微观的员工思想、情感的波折起伏,我们都会给以同样的关注,上传下达,集众线为一条绳,合众绳为一股力,对外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对内是凝聚团队力量的桥梁。《第一市政》一言一字的力量,通过你我,传递到全公司。眺望未来,我们需要《第一市政》,希望它所刊载的文字不仅是银川第一市政人辛勤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银川第一市政人职业精神的真情流露,还是银川第一市政人与企业一起成长的心路历程的真切记录。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们要把《第一市政》办成一份有思想性、责任感和影响力的刊物,成为一份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内刊,成为一份承载银川第一市政人光荣和梦想的报纸!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源

第四篇:青干班简讯发刊词

中青班简报

【发刊词】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全市上下为实现鄂尔多斯“两大战略”激战正酣之际,来自市直有关部门和各旗区共55名学员相聚市委党校,开始为期三个月的中青班培训。

这是一次短暂的行程,但注定对我们影响深远! 这是一份薄薄的刊物,却记载我们进步的足迹! 这是一段缘分的开始,让我们架起心灵的桥梁! 中青班是中青年干部受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摇篮。我们有幸参加这次中青班培训,正是组织对我们的关心与重视,对我们寄予厚望。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中青班学习实践中。

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一种习惯,是我们参加这次中青班培训的首要任务。我们将严守纪律,潜心学习,既学理论业务,又学做人做事,自觉加强品德修养,强化党性锻炼。

合作致胜的社会呼唤团队精神。我们将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学会谦让,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礼让,用实际行动致力于构建一个团结、勤奋、自信、和谐的团队。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们将以蓬勃的朝气、犀利的锐气和果敢的勇气,携手合作,开拓创新,奋发进取,迎接新的挑战! 魅力十期,精彩无限!

第五篇:《〈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与胡适的国学思想

作者:陈卫星来源:拙风文化网

摘要:胡适是一位在哲学、文学和史学等多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其发表于1923年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阐明了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多个基本问题的思考。这些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有极强针对性的论断,为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奠定了理论根基,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路。在今天重新回顾《〈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仍可以获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许多启示。

关键词:《〈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整理国故;疑古

胡适是颇有建树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哲学史大纲》和《白话文学史》两部重要著作虽并未全部完成,但在哲学和文学研究领域建立了学术范式,奠定了现代学科的根基。同时,胡适还是白话文运动的理论奠基人,“五四”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声名显赫的自由主义斗士和文化名流。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理论倡导的同时,他还创作和出版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在新文化运动全过程中,胡适努力输入新思想,引导舆论,开启民智。其《文学改良刍议》、《易卜生主义》、《贞操问题》,当年都是振聋发聩之作。难能可贵的是,胡适的一生,坚决保持一位知识分子的独立批判精神,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争自由的宣言》,到《人权与约法》,再到主办《独立评论》,都曾在思想界掀起巨大波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其间曾因言论激烈受到国民政府的警告,但他不改本色。

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原载《国学季刊》第一期,该刊1923年1月在北京创刊,主要刊载国内外学者的国学研究成果。这虽为一篇发刊词,但胡适在文中涉及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研究传统文化的目的、传统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多个基本问题。这些观点,与正统思想相左之处甚多,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反应,并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广泛而

热烈的争论,而且,从长远来看,这些富有前瞻性的思考和有极强针对性的论断,为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奠定了理论根基,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路。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批判了“国粹保存主义”,公开表明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现在许多国粹党,有几个不是这样糊涂懵懂的?这种人如何配谈国粹?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所以,他认为,“我们对于旧有的学术思想有三种态度。第一,反对盲从;第二,反对调和;第三,主张整理国故。”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胡适再次强调:“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又包含‘国渣’。我们若不了解‘国渣’,如何懂得‘国粹’?”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胡适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主张。胡适自己身体力行,不遗余力。他投入巨大精力进行国学研究,写下多篇扎实深入的学术文章,创办国学刊物,推动古史讨论,拟出“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向青年学人推荐„„在“整理国故”口号的感召下,从二十年代起,“整理国故”在学术界和思想界颇成风潮。国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竞相设立,青年后学踊跃投考;以国学为主题的刊物大量涌现,一些报刊则开辟国学专栏,大量国学著作出版面世;国学社团大量出现,参与人数也由少到多。自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文科研究所国学门之后,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东南大学等相继组建国学研究所或国学院,还有不少的大学成立了国学系和国学专修科,还有的地方开办了专门的国学专修馆或国学专修学校。从名教授到普通学生,无不以研究、谈论国故为时髦,“整理国故”运动在大江南北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胡适坚持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这种态度是中性的,不带有褒贬意义,但在另一方面,胡适因自己的西方文化教育背景,看到了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不足。他认为:“整理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整理国故”的目的是,“用精密的方法,考出古文化的真象,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报告

出来,叫有眼的都可以看见,有脑筋的都可以明白。这是化黑暗为光明,化神奇为臭腐,化玄妙为平常,化神圣为凡庸,这才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他的功用可以解放人心,可以保护人们不受鬼怪迷惑。”(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胡适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号。这种思想作为“反传统主义”的代表,给了五四学人和激进的青年们打倒旧文化的最好理由,也成了五四文化运动的精神旗帜。这当然可以说明,胡适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影响。但同时还应当注意到的是,胡适的所谓“反传统”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客观观察的基础上,而且,所指也是通过“整理”来“改造”,而非全面打倒。其实,胡适明确意识到,“如果对新文化的接受不是有组织的吸收形式,而是采取突然替换的形式,因而引起旧文化的消亡,这确实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损失。因此,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该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胡适《先秦名学史》)胡适还专门撰文《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来阐述他的这一观点,并重点申述他的本意并非“全盘西化”。从历史事件上来讲,胡适的“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从学理上来说,这并非胡适的初衷。

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胡适还总结了清代三百年学术的成就,认为这三百年的成绩表现在“整理古书”、“发现古书”、“发现古物”等三个方面。事实上,胡适对于清儒的朴学方法是相当推崇的,他说:“浅学的人只觉得汉学家斤斤的争辩一字两字的校勘,以为‘支离破碎’,毫无趣味。其实汉学家的工夫,无论如何琐碎,却有一点不琐碎的元素,就是那点科学的精神。”他将清儒的方法概括为“(1)大胆的假设,(2)小心的求证。”(《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也就是说,胡适对清儒的推崇,是因为其符合“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方法。与其说是推崇清儒,不如说是对“科学方法”的推崇。他还多次表示,自己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种种考证的目的是“要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一点科学态度,一点科学方法”。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方法”来整理国故,虽然胡适认为源自清儒,但也是胡适的发掘和总结。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整理国故”运动在短期内就取得了许多丰硕而重要的成果。胡适本人的古典小说考证、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水经注》的研究,都可看作这种研究方法的注脚。

这一方法,虽然在具体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因先入为主的成见,使“大胆假设”或

许在一开始就将研究者带入歧途,这一点也常为学人所诟病。但是,应该看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将科学精神引入传统学科,为传统的学术研究注入了新鲜空气,使传统学术研究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为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的推进和学术规范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山之功,实不可没。曹聚仁于1925年曾将国学研究分作三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是“赛先生的国学”,无锡国学专修馆为“冬烘先生之国学”,上海国学专修馆为“神怪先生之国学”。在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先生的国学”研究方法仍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此外,胡适也指出清代学术的不足:“研究的范围太狭窄”、“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缺乏参考比较的材料”。基于这种判断,胡适提出了整理国故的具体步骤。一是“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国学研究的范围”,突破传统朴学仅把义理之辨的儒学经典作为研究对像的狭窄范围,拓宽视野,丰富研究对象;二是“用系统的整理来部勒国学研究的资料”,具体提出“索引式整理”、“结账式整理”和“专史式的整理”三种具体操作方法;三是“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即借鉴域外的研究方法和材料。按步骤来说,则整理国故有四个具体步骤:第一步是“条理系统的整理”;第二步是“寻出每种学术思想怎样发生,发生之后有什么影响效果”;第三步是“用科学的方法,作精确的考证,把古人的意义弄得明白清楚”;第四步是“综合前三步的研究,各家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各家都还他一个真价值”(《新思潮的意义》)。

其实,1921年7月胡适在东南大学(南京)及南京高师暑期学校作了题为《研究国故的方法》的演讲,也对其学术方法扼要地进行过概括,概言之,即要有“历史的观念”、“疑古的态度”、“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值得一提的是,胡适“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的“疑古态度”,直接影响和导致了中国近代史学声势浩大的疑古思潮。1917年,胡适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古代哲学史,截断众流,“丢开唐、虞、夏、商,径从周宣王以后讲起”,在北大引起震动。因为从科学的态度来看,这些上古史存在很多问题,许多地方都是不可证实的,因此值得怀疑,不能全信。1923年,胡适在其所编的《读书杂志》上,发表了其学生顾颉刚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提出对中国古史的怀疑,认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黄帝、尧、舜、禹都是后人编造出来的,靠不住。接着便有钱玄同表示赞成的答书,而柳诒徵、张荫麟、胡堇人则提出疑问和反对,彼此驳难答辩,还有王国维、梁启超、傅斯年、钱穆、冯友兰等人参与发表意见,展开关于古史的大讨论,历时九个月。胡适最后发表《古史讨论的读后感》,

支持顾颉刚,提倡怀疑精神。这场学术讨论,引起了对中国上古史持久不衰的争论和研究,使这一领域的研究大大深化。经胡适的总结和提倡,疑古精神在当时中国的史学界和思想界占了主导地位,对古史、古书的怀疑和考辨,竟形成了一种风气。钱玄同甚至从1925年8月起,不再姓钱,而改以“疑古玄同”为名了,可见当时风气之一斑。从1926年第一册《古史辨》出版,到1941年第七册出版之后,古史辨动动才暂告一段落,在“疑古”为主导思想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讨论中,涌现出了大量至今仍大放异彩的成果。更重要的是,这种疑古精神,是五四时代思想解放的一种表现,对于打破人们对古书、古史的迷信与盲从,勇于拨正束缚思想的传统观念与偏见,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当我们回顾疑古思潮的批判精神,惊讶于古史辨运动中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感叹疑古精神对中国学术发展深远的内在影响时,不能不追溯至胡适近乎偏执的“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的“疑古态度”。

以胡适为主要代表的学者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引入科学精神,开创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新天地。正是研究路径和方法上的根本性变化,使中国学术研究走上了新的道路,出现了新的面貌。回顾中国近百年的学术研究史,这样的巨变,影响已经持续近百年,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之深远,可能是前贤们也未曾料到的。

参考文献:

[1]洪治纲编:《胡适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2]耿云志著:《胡适年谱》香港:中华书局,1986年。

[3]耿云志、闻黎明编:《现代学术史上的胡适》,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

[4](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低碳问答范文下一篇:短信诈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