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与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3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学堂乐歌与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内部逐渐分化,以洋务派为首的提出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主张,他们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以求富求强。在洋务派的影响下,清政府在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西艺”的新学校。

学堂乐歌与音乐教育论文 篇1:

学堂乐歌

摘要:学堂乐歌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的标志,西洋音乐的传入是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学堂乐歌产生于中国近代新制学校,具有中国近代音乐的总体特征,连接中国古典与近代音乐之美。

关键词:学堂乐歌;学校;音乐

二十世纪学堂乐歌的兴起是中国近代新音乐产生和发展的标志,学堂乐歌作为当时文化新风尚,是西学东渐新文化的重要部分。学堂乐歌一方面表现为旧曲填词博采众家,通过对中国古曲与外国民歌等优美曲调进行改编,产生大量不同于旧式歌曲的“新歌”;另一方面,学堂乐歌创作紧扣时代主题,有些优秀歌曲至今仍广泛流传。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对近现代中小学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一、西洋音乐的传入是学堂乐歌产生的背景

西洋音乐传入中国最早可推至唐代“景教”圣咏颂唱。元明时代,来中国传教人士日渐加多,将西洋大键琴等乐器传入中国。明末清初的传教士汤若望进一步介绍有关西方古钢琴构造原理及演奏方法,西洋音乐传播逐渐展开。鸦片战争后,广大知识阶层对参照欧系体制实现改革求新要求日益增长,为西方音乐文化加速传入提供新条件;一般而言,这时期西方音乐主要通过基督教会宗教歌咏与新式军乐队建立及新式军歌发展,以及新制学堂乐歌课开设,逐渐深入各阶层人民音乐生活,形成对中国音乐文化显著影响。基督教宗教音乐传入,使中国信徒对西方集体歌咏演唱方式与西方乐谱乐器产生非常大的兴趣。基督教传教离不开宗教歌咏,编译印制赞美诗成为中国现实需求。最早在中国编译圣诗是1807年来华的马礼逊传教博士,于1818年完成了圣诗集出版为《养心神诗》。

清末一些教会学校还开设以学习钢琴的“琴科”,培养不少喜爱西方音乐的青年,其中有人在音乐方面还可进一步出国深造,为学堂乐歌创作奠定基础。十九世纪中叶后,中外交流不断加强,源自两种根本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的音乐审美情趣,逐渐引起国人的注意和兴趣,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用西洋乐器组成的礼仪管乐队。随着军乐队逐步发展相应产生不少提供军人所唱歌曲,这些军歌在与学堂乐歌相似,有些直接用于学堂成为学堂乐歌。如冯玉祥部队军歌采取“选曲填词”方式写出,有采用日本军歌如《日本海军》《凯旋》曲调,有采用我国民间曲调填词如《行军歌》《耐久歌》《从军歌》等采用了晋冀民歌《珍珠倒窗帘》的曲调等。

二、学堂乐歌产生于中国近代新制学校

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并逐步产生全国性影响,是以建立新制学堂为标志的,学堂乐歌的真正意义上的产生与遍布全国的新制学校快速普及几乎同时。我国最早开设音乐课是传教士所办的教会学校,其中典型的有1842年香港马里逊学堂和1850年上海徐汇公学以及1861年的上海清新女塾等。这些学校开设琴科以学习钢琴弹奏为主,还扩及声乐与弦乐,音乐史与作曲理论等课程。

国内要求改良的洋务派官僚,具有维新倾向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与康有为和王国维等,逐步对音乐教育重要意义有了新认识,逐步将音乐列入西学课程范围,开设琴科与唱歌课等。1891年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开设音乐课,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办爱国女学也设置唱歌课。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自发随着新型学堂发展逐步开始普及。1902年清政府迫于形势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新兴学堂应开设“乐歌”。启蒙音乐教育家如李叔同与沈心工和胡君复等纷纷创作新歌和编印歌集来教唱乐歌。当时,洋务派和维新派的人士都认为建立新式学堂和开设音乐课能够唤起民众(如青少年学生和新军士兵)的爱国热情,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维新派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学堂乐歌传播,达变法维新政治要求,这使学堂乐歌担负起了民族振兴的使命,国人对推行学堂音乐教育和创作传播学堂乐歌,给予高度热忱和关注。这一时期产生的学堂乐歌,从内容来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宣扬“富国强兵”和抵御外强欺凌爱国精神;歌颂推翻帝制与建立共和新政;配合中小学生唱军歌;呼吁妇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学习新文化并倡导除旧俗;对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自然的教育;宣扬忠君与尊孔等伦理道德。这些学校里的学堂乐歌大多采用简谱或线谱,学生集体咏唱或齐唱和合唱,它们大多根据现成歌调填新词编成,由编写者自作曲调。

三、学堂乐歌具有中国近代音乐的总体特征

学堂乐歌是词曲交辉的音乐体裁形式,最初通过借用各国经典歌曲与儿歌,打破中国式纯音乐形象的模糊性与多义性,而中国化歌词补充了单纯音乐语言缺憾,用明晰和精准的谐俗性语言将音乐意义传递给大众。借曲填词,或依古曲填词和作曲填词,学堂乐歌开启新的听觉经验,中国化西洋优美旋律或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外来经典民歌,简洁节奏与琅琅上口歌词。在传统音调透出新气息,在异域音调透出中国韵味,显示了学堂乐歌特殊艺术魅力。学堂乐歌代表了中国当时新音乐创作中最高水平,其在词曲创作和审美特征上都具有典型“中西合璧”风格,部分歌曲多声部人声交响特点,既具有西方音乐立体感和块面性特征,又具有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含蓄和隽永的内涵,音乐风格突出体现处于文化转型期国人新的审美需求和新旧融合的艺术品格,已经表现出近代音乐的总体秉性。

学堂乐歌的音乐创作与艺术表演和审美等方面,不能用明确概念界定,更不能用“雅”“俗”语言来定位,包含传统与现代和普及与高雅,艺术与文化等复杂内涵,具有近代音乐的诸多表现特征。学堂乐歌创作旋律和古典戏曲相比,更加简单,强调叙事性表现力和明确的节奏,唱腔不像中国古典戏曲歌唱注重发声技巧,尽量让歌曲能琅琅上口。学堂乐歌曲式结构简单,音乐语言流畅,旋律相对平稳和自然,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流传。如李叔同的《送别》和沈心工的《春游》等,造就典雅与朴素的艺术效果,成为流行至今吟唱百年的经典。学堂乐歌短小精炼且音域不宽,内容和形式具有广泛性和平民化,富于即兴性,易记易唱普及程度高,传播在大众间,能满足传统美学倡导的审美标准,也能丰富和翻新传统美学审美观念。学堂乐歌歌词创作乃中国新诗题材的萌芽,古典诗歌烂熟意象技巧世代相袭近陈腐,意象至上美学趣味在使诗歌文学性得到充分发展,但挤压诗歌在音乐美感方面创造空间。学堂乐歌全新填词风格,是对古典诗歌美学传统革命性反拨,并获得具有浓郁诗味和隽永韵味创作源泉,延续传统诗歌音韵传统,影响着之后歌词创作。西方学校歌曲对中国学堂乐歌内容和创作手法等有深刻影响,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发展和普及产生重大作用,促成“五四”后中国新音乐词体改造和新型单旋律歌曲创作,导致中国早期艺术歌曲产生。学堂乐歌为大众(包括学生与儿童)参与性很强的歌唱艺术,演唱语音化和通俗化是区别于其它歌唱艺术重要特征。歌词通俗性与表现手法朴实性决定必然采用语音化歌唱方法,这种唱风与技巧,随白话出现而兴起;强调歌词意义而不显示嗓音,追求歌唱亲切感而不是噪音穿透力,语言不过分渲染但贴近生活中讲话音调和语气,力求自然传情与真切地感人。学堂乐歌既与古典沟通,又联系着现代;它有继承也有突破,有革新也有创新;在题材范围扩大与写景技巧成熟,声律完美和风骨形成等方面,为近现代音乐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学堂乐歌连接中国古典与近代音乐之美

首先,旧曲翻新呈现古典音乐美。学堂乐歌最初借用外国民歌和儿歌等曲调,填以中文歌词而赋予特定音乐内容。旋律具有通俗美,相对中国传统歌唱艺术而言,学堂乐歌有鲜明通俗性;曲调强调叙事性表现力和明确节奏,旋律进行较平稳,不炫耀和不夸张,朴实自然,音域较窄适合未经专门声乐训练普通群众演唱。音乐节奏明快与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并容易记住。学堂乐歌的主要功能“发起精神与激扬思想”“陶融学生性情”等,乐歌所用调式几乎都是西方音乐大调式,节奏简洁明快;学堂乐歌也表现日常生活情趣,具有活泼生动音乐风格。在学堂乐歌发展中,歌曲不太使用艺术歌曲或民歌常用的衬腔与甩腔。叙述性旋律及歌词就像是歌剧宣叙调,没有太多展示声音设计。节奏规整和音域较窄及音区较低,学堂乐歌真正走进人们内心,是因为更加大众化,具备人文主义色彩,表达人们种种真实感受,抒发内心情绪,学堂乐歌多在中低音区排徊,节奏通常较规整。

其次,曲式结构体现出古典简朴美。学堂乐歌曲式结构大多采用一段体(歌词为多段)和单二部曲式以及单三部曲式。学堂乐歌曲调既具西方音乐和声思维痕迹,又有较典型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五声性特点。学堂乐歌原创曲目创作,首先面临曲体结构问题。学堂乐歌作品曲体结构具有明显古典简朴美,西方古典音乐的严谨和再现二段体曲式,具有中国传统起承转合为特点的七言律诗歌词,整齐句逗律动与方整句型,完全功能进行终止式与对比多于发展的音乐材料,表明曲式具有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构特点。

第三,借曲填词生出的近代神韵美。学堂乐歌词曲交辉,绝大多数曲调来自异域,有的来自欧美民歌或学校歌曲,有的来自日本。聆听学堂乐歌,感受到真真切切的中国歌曲,表达中国的思想与中国的味道和中国风格及中国魅力。乐歌作者填词改编作了中国化工作,或填上传统韵味歌词,或对西洋曲调作中国式传统音乐变化。学堂乐歌倡导者从一开始就把乐歌看作“改造国民之品质”重要手段,通过歌曲对民众尤其是中小学生进行思想启蒙教育和情操培养,歌词题材偏重灌输先进思想与培养美的情感上,振奋民族精神。学堂乐歌以最真诚和最朴素的方式将爱国与民族精神表达出来,从而获得永恒价值。当时中国正进行深刻变革,最迫切需要表现时代变革声音,需要刚强有力的中正之音。乐歌作品大多以富国强兵和振兴中华为题材内容,反映中国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号召国人抵御外国侵略和奋发图强就成为乐歌最突出内容。学堂乐歌以沉静和审美与劝勉的方式开启年轻一代心灵。

第四,新式唱法透出近代中西合璧音乐的自然美。歌曲创作所蕴涵的巨大文化信息量往往耐得住长久咀嚼,学堂乐歌作为西学东渐时流行的社会歌曲,是社会与审美意识的发展变化产生的与古典戏曲和传统民族歌曲有较大区别的声乐形式。历史条件限制创作者还不是专门的作曲家,“原样性选曲填词”与“自创性选曲填词”创作模式是当时最主要模式,大多数作品都具有突出的“中西合璧”风格。多声部交响化使它具有西方音乐立体感和块面性特征,汉字咬字润腔又呈现出传统音乐含蓄和隽永的神韵。学堂乐歌作为大众参与性很强歌唱艺术,流行于大众通俗化的唱风与技巧,强调歌词而不显示嗓音,追求歌唱亲切感而非噪音穿透力。其通俗歌唱方法的特点是追求真情实意与亲切朴实。歌唱者多为学校儿童而未受过专业训练,在拓展音域和获取较大音量方面有局限,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所产生的学堂乐歌会随历史推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进一步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之,二十世纪中国新音乐产生是以学堂乐歌的兴起为标志,学堂乐歌在中国民众缺少美育呼唤美育饥渴中诞生,使音乐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成为重要一环。学堂乐歌启迪民智与引进新知,并感发民众,扩大新文化运动影响力。学堂乐歌必将继续对音乐创作以永恒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李叔同编.音乐小杂志[M].1906(1).

[3]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张静蔚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5]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

作者:李蓉

学堂乐歌与音乐教育论文 篇2:

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起源与学堂乐歌的浅识

一、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内部逐渐分化,以洋务派为首的提出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主张,他们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以求富求强。在洋务派的影响下,清政府在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开办了一些学习“西文、西艺”的新学校。如:京师同文堂、上海广文言管、福建船政学堂等,这是我国兴办近代学校的开端。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封建传统教育事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我国学校教育却是近代新兴起来的,距今约有一百多年。而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则更短,也正是由于其起步较晚,才使得我国的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弊端重重。

(一)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音乐课在全国中小学正式设立是1909年。1902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由张百熙奏呈的《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其内容 几乎全盘模仿日本,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入学条件等作了规定,但并未将音乐课列入课程设置之中且并未实施。1904年1月,清政府又颁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等联名奏呈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葵卯学制”,虽提及音乐教育的有关问题,却因种种原由仍没有将音乐课列入正式的课程设置之中。此学制是经中国政府法令公布,正式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几千前的封建传统教育的瓦解,以及新的由西方移植的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也正是这突如其来的西方教育制度,才使得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在几千年传统教育思想支配下消化新事物时显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而又不得不摸索前行的被动局面。

(二)民国初年的学校音乐教育。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9日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同年7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央临时教育会议,并通过了新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将美感教育列入学校教育宗旨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创举,它对后来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12年9月教育宗旨颁布后,教育部根据这个法令,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校教育的章程,其中对音乐教育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此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得以确立。

此时期的音乐课称之为“乐歌”课,其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设施、资料、师资力量等都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中小学音乐教育多以单声歌曲为主,“遇不得已时,手工、唱歌亦可暂缺”;师范院校教授声乐练习和音乐理论且课时少,多则每周2课时。单以这种课业内容和课时量来培养未来的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其后果可想而知,这也正是我国到了五六十年代开办短期培训班来培养师资的原因之一。

二、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

(一)学堂乐歌起源简况。

随着新式学校的兴办音乐教育自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时,主张“远法德国,近采日本”兴办学校,在建议开设的数门课程中,就有“歌乐”一科。梁启超在逃亡日本时创办刊物积极倡导改革,在音乐教育方面,对学校唱歌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并发表了不少有关音乐教育的评论,这些无疑都为当时学堂乐歌活动具有重大影响。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先河,它主要是由中国留日学生发起和推广的。20世纪初,中国一大批知识分子东渡到日本学习新知识。他们看到日本学校唱歌教育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增强民族凝聚力、改良社会风气所起的作用,他们中的一些立志从事音乐教育的人便开始学习、考察日本的学校唱歌教育,学习写作新乐,这些人回国后对学堂乐歌的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我国新式学校教育的先驱,主要代表人物有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萧友梅、刘质平、辛汉等。

(二)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学堂乐歌是直接效仿日本学校歌曲而发展起来的,由于日本受美国和西方其他国家影响,且在发展过程中又与我国语言文化、社会进步要求、人们审美趣味相结合,形成了有别于传统音乐的一种新音乐体裁。

1.关于歌词。

由于学堂乐歌产生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样一种资产阶级思潮和救亡爱国运动并存时期。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它的作品必然反映时代要求,人民的需要,反映爱国精神、民主精神及反帝反封的革命精神,且主要体现在歌词之中。如:《中国男儿》《何日醒》《出军歌》《缠足哭》等。这些作品歌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揭露封建王朝腐朽,宣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思想。另有少数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培养其审美情绪的优秀作品,如:《勉学》《送别》《运动会》等。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是培养人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艺术。由于学堂乐歌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一部分有志之士为了达到振奋人心和救国图强的政治目的,使学堂乐歌成为了一种附庸于歌词的教化工具。可以想象,那种口号式语言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音乐美的本质。此外,学堂乐歌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滥觞,就像一个幼儿时期的孩子一样,此时期音乐教育实施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成长。而恰是这么一个关键时期,教化性歌词为主的单声歌曲占据了整个音乐教育的课堂,造成今天大部分人们喜欢听单声歌曲,且依赖于歌词的含义,不注重其旋律线条,和声配置等。这也正是当今学生审美趣味低下,喜欢流行乐而遗落民族音乐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关于曲调。

(1)选曲填词。

选曲填词是学堂乐歌最主要的创作方式,由于学堂乐歌主要由留日学生发起,因此其大多曲调采用日本学校唱歌集的旋律,其中有日本的歌曲也有欧美的歌曲。这些歌曲中既有刚健有力、充满朝气、振奋民心适应时代要求的进行曲风格的军歌,又有旋律婉转、优美、浪漫清新的抒情歌曲,很受当时青年学生的喜爱,一时间改编歌曲活动大肆兴起。就在学堂乐歌活动发展过程中问题接踵而来,由于当时我国仅有曾志忞、沈心工、李叔同等少数人能够较好地运用创作技法进行选曲填词外,大多数乐歌编写者不熟悉西方歌曲的创作方法,因此存在着填词不当、词曲不配的弊病。这种现象在当时就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如李荣寿指出:“……乐歌书籍多是剪头去尾,非驴非马的四不像子。西洋名家乐曲填以不通乐理之文字,东洋鄙劣的乐曲,填以我国名家诗句……”其实,当时的乐歌活动者已经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很好的改良建议,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乐歌创作中的这些弊端在当时来说是难以避免的。

(2)传统音乐改编。

另有少数学堂乐歌是采用中国传统曲调或民歌曲调来填词的,如李叔同的《祖国歌》曲调来自民间乐曲《老六板》;沈心工的《缠足苦》、《采茶歌》其旋律分别来自小调《孟姜女》和民歌《凤阳调》等。这类歌曲对我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曲调不适合表现昂扬亢奋的情绪,因此改编的甚少。从此人们开始遗忘我国的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这也正是当下人们对民族音乐认识不足和偏差的根源。

(3)创作曲调。

国人自己创作的乐歌数量很少,主要有杨度作词、沈心工作曲的《黄河》;沈心工作词、朱云生作曲的《美哉中华》;沈心工词曲的《革命心先革人心》《采莲曲》;李叔同词曲的《春游》《早秋》《留别》等。暂不谈这些作品其他方面,单就创作歌曲本身来说,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但这深远意义的背后,又要承担多少负面影响?“西方音乐一元论”从此深入人心;西方的记谱法、乐理、和声、曲式分析、配器法、音乐史传入无所厚非,关键是它的传入不是为我们所吸收、所融合、所本土化,而是同化了我们民族的音乐,把“西方音乐一元论”植入人心,忽略了我们的民族音乐,淹没了多元文化视角。时隔百年,我们认识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想尽一切办法来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民族音乐,但收效却甚微。

(4)学堂乐歌的评价。

历史给了学堂乐歌以高度的评价,但如今看来,学堂乐歌并没有那么完美,因此有些人试图翻案,把音乐教育的不足归结于学堂乐歌,这样也未免有些过于苛刻。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一个矛盾体,“学堂乐歌”也不例外,它也像一面双刃剑,在顺应历史的潮流之际它充当着一个英雄的角色,先他人一步拯救了当时的音乐教育,但同时它也对后来的学校音乐教育埋下弊端。但不论怎样,我们评价任何事物都要以一个客观的眼光去对待,尽管它有许多不到之处,但它对当时起到的作用是具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编辑王影)

作者:张富玉

学堂乐歌与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及相关的美育思考

[摘 要\]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救国意识的觉醒的开始。本文从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出发,阐述学堂乐歌的内容及形式、代表人物,分析了学堂乐歌的历史意義并提出关于学堂乐歌的美育价值思考。

[关键词] 学堂乐歌;选曲填词;美育

[作者简介\]王承凤(1995— ),女,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州 221116)

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受到西方音乐文化影响所产生的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对于中国近现代的音乐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学堂乐歌既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又是维新变法运动在艺术方面的体现,对后来的新音乐发展还有对近代音乐创作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学堂乐歌产生与发展

(一)学堂乐歌产生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得当时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侵略的方式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强占领中国的港口、租界,与此同时,西方的政治、文化思想也传入中国,并开始深入到中国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中。外国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他们在各处设立教堂创办教会。这些传教士把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外国文化通过创办教会学校教授给学生,西洋音乐的传入才使得中国人民接受西方艺术的熏陶,开始学习西方的乐器、音乐理论知识,而这些学习也为学堂乐歌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工作。

(二)学堂乐歌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

1萌芽阶段

1840年左右大量西方传教士涌入,他们除了宣传教义之外还在中国开设了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私塾,而音乐课也同其他课程一样作为普通课程来教授学生。早期开设音乐课的教会学校有:崇信私塾、上海清心书院、上海圣约翰书院、中西女塾、登州文汇馆等。其中登州文汇馆出版的《登州文汇馆志》里面记录的“唱歌选抄十篇”是目前可考察到的最早关于学堂乐歌的记载,这里面记载的歌曲多为二部合唱或者四部合唱,歌曲的体裁大多是宗教颂歌、圣咏歌曲、爱国歌曲、赞美自然的歌曲等。\[1\]《登州文汇馆》中的歌曲记载标志着“学堂乐歌”的出现,而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学校也是“学堂乐歌”最早的发源地。

2发展阶段

1989年康有为上奏光绪帝《请学校折》在全国范围内的学堂内开设“乐歌”课后,清政府颁发了一系列的规章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制度,比如将唱歌课设为学生必学科目、在初等学堂以及高等学堂中必须开设“乐歌”课等。同时,中国的先进分子受日本“明治维新”运动思潮的影响,去效仿日本的经验,企图通过“变法”的方法救国,中国的学生纷纷出国留学。在1902年中国学生赴日留学的有400名,到了1903年有1000名,人数逐年增加,到了1906年有近8000名学生赴日留学。这些留学生在日本学习音乐知识以及作曲技法。

这一时期的学堂乐歌多为留学生根据日本歌曲填词所作,代表作品有沈心工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夏颂莱的《何日醒》、王引才的《扬子江》等歌曲,这些都是中国社会上最早流行的一批根据日本的曲调填词的“乐歌”。这一时期的代表音乐家如沈心工、曾志忞等,他们创作的学堂乐歌广泛传唱并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这时期的学堂乐歌内容最为丰富,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并且推动了学堂乐歌成熟阶段的到来。

3成熟阶段

学堂乐歌的发展随着辛亥革命的到来进入成熟时期。沈心工在《重编学校歌唱集》(1912年于上海书局出版)中写道:“余初学作歌曲时多选日本曲,今年则厌之而选西洋曲。”\[2\]这时期的学堂乐歌曲调风格由日本歌曲转向欧美歌曲。学堂乐歌开始广泛运用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的流行曲调。比如沈心工根据德国歌曲《离别爱人》创作的《体操》、李叔同根据德国歌曲《木马》创作的《春郊赛跑》等,这时期的歌曲形式多样,曲调丰富。

在这些歌曲中,李叔同的《送别》最具代表性,一直流传至今,这首歌曲的原文只有简单的几句,其中包含的景物意境和情感十分丰富,此曲风格抒情优美、哀而不伤,充满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韵味。在这首歌中可以看到李叔同对中国传统文学的运用,体现了浓厚的中国文化风格的韵味,是结合西洋曲调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作品。

这一时期的学堂乐歌除了根据欧美曲调填词之外,还有根据中国曲调填词的作品,主要是人们熟悉的民间小调如《老六板》《茉莉花》《凤阳花鼓》等,中国曲调在学堂乐歌的创作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体现这时期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取向,也体现的中国音乐发展走向成熟。

二、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在当时,洋务派代表人物和维新派人士都十分提倡创办新式学堂、开设音乐课,先进的知识份子想通过学堂乐歌来进行爱国救国教育,以期达到“富国强兵”,这就使得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也推动了学堂乐歌的发展和进步。

(一)学堂乐歌的主要内容

当时学堂乐歌的内容主要与那时期的政治、社会生活有关。通过学堂乐歌的习唱,对青年学生灌输新民主主义启蒙思想,歌曲内容多为抵御外来侵略、宣传富国强兵的爱国思想;对青年学生进行“军国民”教育、对封建帝制的推翻以及共和制的建立的宣扬;鼓吹新思想,解放妇女、提倡男女之间平等;学习新文化、提倡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面向青少年教育,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勤奋刻苦学习、审美等。不同主题内容的学堂乐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心声,为社会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

当然,还有一些作品继续鼓吹旧思想、尊孔等封建伦理道德,这些都是出自洋务派或者维新派文人之手,说明了当时封建思想、传统观念依然存在。

(二)学堂乐歌创作的形式

当时学堂乐歌的形式,大都是以五线谱和简谱来记谱的合唱曲(大多为学生集体咏唱)。1905年前后,出现少量的合唱歌曲,少部分的作品还配有简单的钢琴伴奏,这些学堂乐歌都是根据现成的曲调填词所做的,而自己编曲填词的作品比较少,这是因为当时懂得作曲法的人不多。

最早的学堂乐歌是根据日本的歌曲曲调进行填词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留日学生较多,很多人回国后开始创作学堂乐歌。比如辛汉作词的《中国男儿》,是根据日本学校的歌曲《宿舍里的旧吊瓶》创作的、叶中冷的《十八省地理》是根据日本军歌填词的、沈心工的《革命军》是根据日本军歌《勇敢的水兵》填词,等等。

后来,学堂乐歌的曲调选择有了变化,开始运用欧美曲调进行填词,有直接引用欧美歌曲曲调的,比如沈心工根据英国舞曲《村舞》所创作的《铁匠》、最早的《英文字母歌》是根据法国歌曲《妈妈请你听我说》所创作的;还有一些是编写者间接使用了那些以欧美歌曲填过词的其他曲调,比如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是直接引用日本填过词的歌曲《旅愁》填写的、沈心工的《勉学》是取于根据欧美歌曲《罗撒李》所填词的《织锦》作词的,等等。

除了根据国外歌曲填词还有一小部分根据我国的民间曲调或者是民歌进行重新填词的,比如华航琛根据《茉莉花》填词创作的《上课》、沈心工的《缠足苦》和梁启超的《从军乐》都是根据民间小调《梳妆台》改编的。这些歌曲都是根据中国歌曲填词创作的代表作。

学堂乐歌基本都是按曲填词的,一般填词时不会改动原曲调。但是也有为了达到词曲新的结合而改动原曲调的,比如沈心工的《竹马》就对原曲《结婚进行曲》作了大量的删减,还有他的《革命军》对原曲《勇敢的水兵》的歌曲结构做了调整。

还有一种多见的情况就是:同一个曲调会被填上不同歌词的或者同一个歌词被填上不同的曲调。比如曾志忞的《黄河》、沈心工的《黄河》、冯梁编的《黄河》都是采用了杨度所写的词,但是曲调都是不同的。

当时的学堂乐歌除了少部分刊登在国内的刊物上,绝大多数都收集在各种歌曲集中,如沈心工的《学校歌唱集》三集、《重编学校歌唱集》六集、曾志忞的《教育歌唱集》、辛汉的《唱歌教科书》、叶中冷的《小学歌唱》三集等。这些记录的歌曲有的使用五线谱的记谱方式;有的则使用简谱的记谱方式;有的用五线谱记录还在下面标注简谱;有的记录的小调只有歌词没有曲谱;还有的歌集里面标注一些乐理、识谱知识以及钢琴弹奏的基本指法等。这些歌曲大都用于课堂教习时使用。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三、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与美育体现

(一)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带来的影响不只是一门音乐课的开展,还带来了一系列的反应:西洋音乐体制的传入、音乐的内容贴近当时的社会生活、音乐审美观念的变化、各人主观感情在音乐上的体现,等等。随着学堂乐歌的出现和发展,我国近代的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中国的政治、文化、艺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1近代音乐发展的源头

在学堂乐歌出现之前,中国的音乐还是以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为主,传授方式也以口传身授为主,记谱方式也是公尺谱等传统记谱方式,这样的记谱方式比较复杂不便学习,所以没能广泛传播开来。而学堂乐歌出现的同时,西洋的器乐、声乐以及乐理理论在中国广泛流传起来,人们开始接触到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各种歌唱形式得到了初步的普及和发展,五线谱、简谱代替了传统的记谱方式,这些为中国新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以新思想启蒙新一代中国人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务派以及维新派人士想要向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学习,想通过解放思想来达到救国的目的。那时期的学堂乐歌是启蒙思想运动的一部分,用其特有的“群众歌唱”形式在社会上广泛传唱一些以推翻封建专制、解放新思想、提倡男女平等为内容的歌曲。这样的形式很好的鼓舞了国民的士气,勉励青年发奋图强、自强不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音乐领域的体现,冲击了封建统治下的旧思想,唤起了中国民众的觉醒。

3推动近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

在这一时期,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海外留学,归国后投入近代音乐教育的建设中。他们创办音乐社团、开设音乐课,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师资的培養做出贡献。同时我国最早的音乐专业院校、音乐专科以及高校音乐系、科也得以建立。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音乐课程的设立、音乐教育学校的建立、师资力量逐渐强大,改变了中国旧私塾无乐无歌的教学状况,为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建立了最初的教学模式。

同时,许多音乐教育家也开始教材的编写。比如沈心工所编写的《学校歌唱集》《心工歌唱集》等,这些书的选曲都简单易唱,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而选择不同的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李叔同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还把中国的诗词也编进去。曾志忞所编的《乐典教科书》则全面地介绍了西洋音乐知识体系,是当时内容比较完善的乐理教科书,他还编写了教授唱歌方法的《音乐全书》,让学生在学习唱歌的同时了解西方的音乐知识,这些对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自周代起“礼乐”制度统治着人的思想,音乐为政治服务,音乐教育被统治阶级垄断。学堂乐歌的出现使得新进的知识份子看到音乐教育可以唤醒国民的爱国热情以达到“富国强兵”的作用。打破音乐教育只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局面,开始成为人人都能接受的大众教育,学堂乐歌开创国民音乐教育的先河。

(二)学堂乐歌的美育思考

就现代的标准来看,学堂乐歌的美育发展还不成熟,但是本世纪初中国的民众还不了解什么是美育,缺少美育教育。学堂乐歌正是在人们对于美育教育的渴望中产生,所以其蕴含的美育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

1学堂乐歌中渗透的社会功能分析

面对当时的社会动荡,先进的知识分子们纷纷探索救国图存的办法,在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思潮中,学堂乐歌成为国人在文化上选择的重要对象。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力鼓吹音乐在精神教育、塑造新思想中有着重要作用,提倡通过群众歌唱来传播新文化思想,在学堂乐歌的编创中有意识地强化可能实现的社会功能属性。基于救国的目的,李叔同、沈心工等人同样也认为美育能够改造社会,所以不管是歌曲的编写还是在进行音乐教育时都强调品德修养,传授科学、自由、民主、平等、爱国等方面的思想。

2认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堂乐歌的出现也让当时的音乐教育家们意识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将美育教育付诸实践。在这一时期,提出关于美育思考的代表人物的有蔡元培、李叔同、曾志忞等。

最早的美育观念是由王国维提出来的,他把德智体美都称之为“心育”;沈心工是最早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写教材的音乐家,他的儿童歌曲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很有教育意义,能够提升学生的修养;而李叔同认为音乐教育思想应该“以学生为本”,即先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然后才是艺术上的学习,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曾志忞认为学堂乐歌的集体合唱形式有助于学生团结向上,他提出美育教育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的人生观,他还特别强调社会音乐教育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区别,在他出版的《教育唱歌集》中,他提出“专以感发美情、涵养德行”,这阐明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对人的言行修养有一定的影响。他们都重视“品德”与“修养”,认为品格的发展才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3\]。

蔡元培所提出的美育思想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他提出“美育代宗教”的口号,认为音乐教育是美育实施重要途径,音乐教育能促进人生理心理健康发展;提出音乐教育中要运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蔡元培提出要把美育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把美育设定为教育宗旨,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时候,开始慢慢地重视美育的作用。可以说,美育教育的提出是近现代新式学堂教育的显著特征,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音乐教育家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那么现在的美育教育也就失去了理论的基础和目标。

结 语

学堂乐歌既不是传统的中国音乐,也不是完全照搬西洋的音乐,是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结合的产物,是维新运动音乐文化上的具体体现,它对促进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学堂乐歌不仅介绍西方音乐体制、普及乐理知识,而且還为中国新音乐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培养了人才,为新音乐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历史的实践证明了学堂乐歌的产生与发展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以及美育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现在的音乐教育被广泛重视,当我们开始重新思考音乐该如何发展以及音乐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问题时,或许我们该回过头看看近代音乐的起源——学堂乐歌,探究它产生的缘由,思考其对音乐发展、对于教育的作用,重新思考它的价值,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注释:

[1\] 孙继南我国近代早期乐歌的重要发现——山东登州《文会馆志》“文会馆歌唱选抄”的发现经过\[J\]音乐研究,2006(02):75

[2\]房秀卿关于学堂乐歌的历史分期研究\[J\]艺海,2016(12):41

[3\]周 莹学堂乐歌的审美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

(责任编辑:庄 唯)

作者:王承凤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教学实践改革论文下一篇:煤矿安全与安全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