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2022-04-2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管理过程,在项目各个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的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建筑项目投资的“三超”现象突出;“三边”工程较多,设计收费办法不合理等,影响并制约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篇1: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及运用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和造价估价的准确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提高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效率提供了可能。当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在发展中出现了系统功能不全面、信息更新不及时和人员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应厘清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构建系统目标,进行主要模块设计,在扩大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时应关注工作机制、数据库资源、人员素质培养等事项。

关键词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步骤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建筑市场的发展应该与国际接轨,以适应现有的市场竞争机制,这就需要建立符合信息化时代需求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2011年5月18日,我国住建部在已经印发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应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并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

一、建设项目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程造价工程计算的详细规划和工程项目编码,如2010年出版的《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2011年造价员工程量清单项目编码》等规范制度。各省、市、自治区造价管理部门和商业公司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度规范,而且要建立以部门或地方为主体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发布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调整指数以及工程造价各环节的规范管理。

(一)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不全面

目前,我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只停留在网页数据的采集层面,系统资源的开发与使用相对封闭,工程造价的定额和指标体系缺乏统一规则和编码。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所需综合性信息的整理与智能化数据库割裂开来,没有形成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有机结合和接轨,严重影响了工程招、投标的准确性。

(二)信息发布和更新不及时

由于各地区的信息网站与智能化数据库没有有机结合,各部门和地区发布的信息都具有地方性、滞后性,不利于各地区之间综合价格信息的横向、纵向比较,不利于信息量的收集、编排,不能满足工程招、投标对材料价格采购、结算的需要。

(三)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不能适应信息化的要求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工程造价的数据收集、加工、传输、保存、维护等功能的人机对话系统。随着Internet网络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编制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信息系统数据的输入、加工、运行、维护和使用都需要配备更加专业的计算机和工程造价复合型人员。长期以来,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主要是由工程造价人员来充当,重点关注工程造价知识和技能的更新,缺乏信息技术的培训,阻碍了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构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步骤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缩写为CCMIS,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将计算机信息系统运用到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与计算机处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收集、传输、加工、维护等子模块,用积累的工程造价管理数据和资料来预测、分析项目工程未来造价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以达到数据精确、有效控制的目的。

(一)总体设计思路

该系统应采用集中开发与部署模式,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一个集成的、统一的从基础管理到业务服务为一体的业务管理系统平台,同时对各类工程项目造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根本上摆脱繁重与不便利的手工操作现状,实现工程造价数据的及时汇总,并帮助管理层及时掌握当前业务处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造价资质的管理,招投标和施工等环节的管理,各阶段工程造价数额的确定与控制。

(二)系统目标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按照国家《2004-2010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需求,充分考虑工程造价的业务性质以及业务处理流程,应建立集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平台,加强造价数据的查询、预测、控制和评价。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应不可缺少信息采集和交互系统、造价信息筛分及预警系统、工程量计算系统、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模块。

通过该系统的建设使用,对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体制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主要模块设计

一般而言,工程建设过程可以分为投资估算阶段、设计概算阶段、招投标预算阶段、施工图预算阶段、竣工结算阶段以及审计决算阶段。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模块设计如下:

1 信息采集和交互系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一般包含定额信息、价格信息、施工单位资质信息、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指数、建筑市场人力资源和机械台班价格信息、建设单位基本信息、招标工程基本信息、各种国家规定的建筑及结构专业等标准规范、施工企业的诚信纪录、施工企业安全施工纪录、注册建造师在建工程纪录以及各种地方性规范和条例等。如果建成这一系统,就可以服务于建筑行业中的各种企业。例如:通过这个系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通过信息采集平台收集新型材料价格,及时更新建筑材料的市场信息价格;建设单位或招标代理企业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平台发布招标具体要求,并在接受标书后及时查询施工企业的基本情况、施工企业的诚信纪录、施工企业安全施工纪录,根据以上信息方便评标专家进行评标;而施工单位可以及时积累招标工程案例、市场材料价格、市场人力资源价格、已完工或在建工程数据及其标准。法律、法规、报建公告和招投标等描述性信息可以通过文本格式存储,而建筑材料价格、指标指数、数据定额等信息由信息采集员通过数据库端口整理录入,并尽量使用互联网直接上传和提交,从而缩短采集周期。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将建筑行业中的各种企业联系在一个平台,构成一个集招标、造价、企业资质信息、在建工程概况等为一体的,企业内部与外部信息相互共享的,内外一体化的造价信息网络。

2 工程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信息筛分及不良信息预警系统。构建该信息系统,应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构建;第二个步骤是要建立信息筛分系统,以符合招标和建设行业需求。例如,某房地产公司招标项目需要资质为甲级的长江中下游监理公司,那么关键词筛选和分类则为:(1)所有甲级以下的施工企业信息就会自动筛分掉;(2)所有非监理公司的信息也依次筛分掉;(3)长江中下游以外的工程信息也都被筛分掉;(4)最终留下的信息就是房地产招标项目所有的有用信息。

分辨建筑市场的建康与否,需要得到以下预警信号:如建设单位企业的信用程度,施工企业业绩,获得奖惩的记录,有无出现重大伤亡事故的记录等。

3 工程量计算系统。常用两种方法来精确计算工程量,为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数据。第一种方法把图纸中的构件、尺寸输入作图软件,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出工程量;第二种方法基于设计院的施工图CAD文件基础,抽取各种构件的特征参数,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完成工程量的计算。

4 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过程相当复杂,不仅需要分类管理施工方、甲方以及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而且还要监管造价过程,因此要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构建基本功能模块。

(1)造价资质的管理。如施工方的资质登记、变更;甲方的资质登记、变更;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审批、登记、管理;造价从业人员的培训、继续教育、登记、注册、注销等查询子系统,应及时和Internet网络联系。

(2)造价过程的管理。造价过程一般分为投资决策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招投标管理系统、实施控制系统。因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中就应该包括招投标软件、造价指数软件、投资评审软件、项目管理软件等。

(3)造价工程文件的编制和管理系统。项目工程是一项期限长且复杂的工作,有大量的文件和工作需要处理。因此,造价工程文件编制和管理系统应该包括基本数据输入及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定额库及管理子系统、造价计算系统、成果输出系统。这样能处理单一工程和多个工程;而且还能贯穿估算、概算、预算、阶段结算和竣工决算的整个过程,一步步对计算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调整。

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推广时应关注的事项

(一)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机制

为了加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保证信息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首先,要构建能独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部门和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对信息发布、数据更新和资源开发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其次,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一系列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查询、管理制度及办法,为信息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如职业培训请款、工作权限、绩效考核、部门投诉等机制。

(二)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数据库资源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建立不只是模块的简单建立、原始数据的采集和积累,更应该是数据的深度加工和处理,提高信息利用率。因此,在工程造价原始数据采集、存储的基础上,应对动态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不断更新工程造价建设领域中相关的信息资源,丰富和充实数据库的内容和使用层次,合理地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规范和相关政策与数据库联系起来,并不断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需求。

(三)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

培养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不仅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质提高的要求,而且是工程造价信息系统顺利推广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并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培训,如采用继续教育、短期培训、举办各种信息技术培训班、脱产学习、轮岗培训等方式,培养出一支既懂工程造价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以促进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立、应用和推广。

责任编辑:李小玉

作者:王冲

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摘 要: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管理过程,在项目各个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的建筑项目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建筑项目投资的“三超”现象突出;“三边”工程较多,设计收费办法不合理等,影响并制约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该文着重分析了建筑项目不同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并指出各阶段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全工程造价管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造价 控制 建筑项目

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建筑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有很大的改善。如今国家对于城市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壮大,个人住宅消费不断上升,各种类型的居住项目建设纷纷提上日程,各类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1]。保持房价在合理价位波动,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个紧急、迫切的任务。作为建筑工程领域核心环节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重视[2]。

建筑项目具有数额大、周期长、单一性的投资特点,相应的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管理过程,项目不同阶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3],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对建筑项目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预判,能够为全过程造价有效管控提供指导。

1 建筑项目不同阶段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决策阶段

首先是“三超”现象十分普遍。一般认为“三超现象”是指由于造价管理失控,概算超过估算,预算超过概算,阶段超过预算,导致整个工程最终的实际造价远远超过计划投资的现象。“三超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国内建筑项目的造价控制不力,抑制了投资效益,致使经济建设不能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并颁布了相关文件,由此可以判断破解“三超”难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其次是忽视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投资决策这一时期的费用所占总投资额的比重较小,仅为3%,却对项目的投资收益有重要影响。不能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可能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合理、理性投资,对有限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2 设计阶段

首先是“三边”工程层出不穷。“三边”工程是指由于项目急于建成使用而设计时间有限,导致出现的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工程。多种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出现,如设计时间过短,未能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在施工期间根本无法实现继而进行调整等。

其次是设计收费不合理,导致技术与经济不能很好的结合。当前采用的设计收费是通过收取一定比率的总投资额来实现的。当项目出项质量问题时,可能会追究设计人员的责任;另一方面,又没有形成对设计人员超级的限制机制,这样设计人员为了规避潜在风险,人为增大设计预算,提高安全系数,从而不可避免的忽略了工程设计的经济性与合理性[4]。

1.3 招标阶段

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企业管理效力不稳定。建筑行业行政干预较为普遍,招投标实施过程中更是如此,致使造价管理整体效率低下。多种原因造成造价管理体制的混乱。而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分属不同政府部门,由于各个阶段的联系被认为割断,造成管理效力无法形成合力[5]。

此外工程项目进入投标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为了抢占先机,项目过早的进入招投标市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甚至有些项目尚不具备发包条件,施工企业就已准备进入。总的来看,由于条件不成熟,强行发包,从而导致施工方无法准确计算工程量,评标专家也无法评估合理的投标报价。这样的直接后果便是大量的设计表更,造价管理无法实施。此外国内评标过程中方法不够先进,客观性不强,人为因素的权重较高[6]。

1.4 实施阶段

首先是造价管理连续性不强。工程实施过程中常采用监理旁站的施工管理手段,监理成为了施工管理的主体。这样对监理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而担任监理职务的大都是监理工程师。其次是监理工作的侧重点在于质量和安全管理。然而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不亚于施工管理,监理在这方面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建设单位对发包合同重视不够。建设单位对发包合同重要性认识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导致合同内容不完整、缺乏深度,仅仅将注意力聚焦于安全、质量和进度。尽管这一现象产生的后果并不会马上显现,但是在后期施工、结算阶段必将有所反映。总之,考虑不完善的合同给建设方的造价管理埋下了隐患。

侧重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而忽视前期工作的造价管理。对建设工程前期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是个老问题。然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要想合理控制造价,节约工程投资,加大工程前期阶段的监控力度是十分必要的。严格抓住项目计划阶段的造价管理,通常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设计变更的忽视,未能及时办理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未能如实记录工程量与投资额变化情况,致使造价管控失稳。此外个别建设单位有时会提出超设计标准的要求,如:增大办公用房面积、提高装修标准等,导致过多的设计协商,不同程度的造成了结算超标[4]。

1.5 竣工阶段

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计量工程量的严格程度不够。由于计算不够规范,使得工程量偏大,导致最终投入偏高。取费标准的随意性增大了造价管理的不可控。施工企业在竣工结算时,存在随意调整取费,且就高不就低。另外,价差只记正差、多记正差,不计负差、少计负差。除上述情况外,计算误差、虚立项目等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出现偏差,同时迫使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复杂化,影响后期工程移交、使用。

2 结语

建筑项目不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前期阶段造价控制至关重要。周密分析并严格控制项目的前期(决策,设计,招标阶段),大都能达到投资的预期目标,并能使投资的经济收益最优化。反之,忽视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往往导致工程出现“三超”现象。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管控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避免过高的投资额度,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推动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管理工作的开展,从而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最终实现投资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焦彩霞.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8(23):263-264.

[2] 邢志刚.浅谈工程造价管理方式[J].山西建筑,2007(33):34-35.

[3] 朱馥.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2008(19):141-143.

[4] 段学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5] 任国强,尹贻林.基于范式转换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5):44-46.

[6] 董士波.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4(1):42-43.

作者:张金发

项目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篇3:

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

摘 要:结合实际,下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合理预算范围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1 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项目建设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达到70%—90%,因此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决策阶段造价主要取决于项目的建设标准,主要内容有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工艺装备、建筑标准、配套工程等,所以建设方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项目的需要,通过调研,拿出切实合情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杜绝攀比和不必要的浪费。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做好投资估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它是整个建设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如:某医院大楼建筑工程本来按其实际情况建设有500张病床的住院大楼就足够的了,但其领导班子因为过分追求规模效应,而忽视了实际上的使用状况,未能做好可行性研究,想当然地对未来需求过分乐观估计而建设了有800张病床的住院大楼,建成后,实际使用率还不到50%,不但造成了建筑物工程造价的巨大浪费,而且还造成配套工程和设备、人员工作量不饱和的巨大损失。

2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建安成本的1. 5% -2%,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也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而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某高层住宅每层电梯厅走廊仅十多米长,其间又无防火分区,就设了三只消防箱,而按消防规范要求,只要两支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即可。这种设计不合理,造成了一定浪费,显然是对工程的各种经济指标不够重视。

因此,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初步设计阶段对项目经济的影响达70%—95%,实际上,当初步设计批复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初步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2.1 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

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围护、绿化等均放在一起进行招标,采用多家竞投,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设计单位,又可促进设计方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造型使用功能上开拓创新,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2.2 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及概算,再用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因此,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必须制定双赢策略,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融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的全面性、精确性和各级设计审核制,避免形成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和投资限额突破。当前普遍存在着设计不精、深度不够的情况。这是增加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由于设计频繁变更,给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依据项目的建设标准和投资估算的要求,确定各专业设计限额,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哪个专业或哪一段突破了造价指标,必须分析原因,用设计修改的办法加以解决。克服那种只顾画图、不顾算帐的倾向,变“画了算”为“算了画”。并利用同类建筑工程的技术指标进行科学分析、比较,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2.3 采用合同措施,有效控制造价

针对目前设计人员经济观念淡薄,设计变更随心所欲。笔者认为应在设计合同经济条款上,增加设计变更及修改的费用额度限制条款,如设计变更费超出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5% )时,则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费(设计质保金)。采取一定的约束力是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控制的一种举措。

3 招标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3.1 项目招标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工程招标投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和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通过招投标建设方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招标过程中成本控制,建设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招标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避免“特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转包,二级企业进场”等不正常现象,这对项目成本控制非常不利。

(2)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造价管理人员应收集、积累、筛选、分析和总结各类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种因素进行鉴别、预测、分析、评价,然后编制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

(3)做好招投标过程中的保密工作,防止串通投标。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故意抬高投标报价,内定中标人;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泄露标底,抬高报价等,这些都会形成工程造价的虚高,造成工程造价失控。

(4)合理低价者中标。目前推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作为建设方应杜绝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恶意竞争。所谓合理低价,是在保证质量、工期前提下的合理低价。

3.2 做好合同的签定工作

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定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4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该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为:

4.1 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建设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的情况,要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4.2 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

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按照监理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特别是总进度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定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要按照经批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的进度计划严格控制,每月每周都要编制进度计划,月进度服从总进度,周进度服从月进度,严格控制,对于不能完成的,要及时发现及时拿出赶工措施进行修正,避免形成工期积压以致后期赶工造成工程费用的提高。

4.3 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同时,直接费的高低影响到间接费的高低,因此,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的有力保证。

4.4 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现场经费和总部管理费,合理使用广告策划费、销售代理费等,减少销售成本,最大限度降低静态投资。例如:占道费、绿化赔偿费和其他补偿费等,对大宗材料或大型设备按合同要求可直接进行甲供,以达到降低造价之目的。甲供材料须根据工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料计划,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另外,加强甲供材料的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及损耗。

4.5 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要以合同和原中标时的投标报价控制文件(预算书)为依据,对形成工程造价的人、材、机进行有效控制,根据每月完成情况,编制当月完成工程造价,再和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原因,做到成本的有效控制。

5 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该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的最后阶段。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竣工资料、国家或地方的有关法规,认真审核工程款。以政策为依据,对送审的竣工决算进行核实工程量,落实联系单签证费用,使审核后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长期以来习惯于把成本控制放在建设实施阶段,其实,投资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等是互为关联的,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要抓好投资控制,就必须抓好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因此,项目造价、工期、质量等是一个相辅相成的问题,项目成本控制是集经济、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只有做到各方综合平衡,才能做到直接有效。在建设项目中必须对影响成本的各个阶段实施全过程控制,以利于建设项目资金的合理流动,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建设项目投资才能真正可控,管理才会出效益。

作者:梁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数控加工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消防照明电源选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