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探究主旨教案

2022-08-06

教案是教育者的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准备中要把教材中严肃的政治话语书写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话语,把教材用语转化为教学用语,通过简单的修辞、轻松的语境唤起教育对象对教学内容的内心认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说探究主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小说探究主旨教案

高考太极:小说阅读----概括小说主旨,体味作者情感

小说阅读----概括小说主旨,体味作者情感

【考纲解读】

《考纲》明确要求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能够“理解作品反应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概括作品主题”、“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在小说阅读中,往往要求我们能够通过小说的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情节分析来概括小说主旨,体味作者情感。 “概括小说主旨”包括四个要点:

1、小说叙述了什么样的事件?

2、小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3、小说反映了什么样的现象?(重点)

4、小说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态度? 【小说通过叙述了„„的事件,[塑造了一个„„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一种„„的社会现象,弘扬赞颂或揭露抨击了一种„„的风气,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体味作者情感”的四个角度:

1、从小说人物形象的具体言行中体味;

2、从小说议论性抒情性的语句来体味;

3、从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来体味;

4、从小说时代特色和审美习惯来体味。 【典型例题1】

《乌米》第3-①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乌米歌声的感情内涵。(不超过10个字)

【解析】要用精炼的句子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首先要仔细阅读所有乌米歌声的内容,然后体味和分析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小说中第

2、

7、11自然段都有对乌米歌声的描述和评述,把这几处的内容加以概括,我们可以体味出乌米歌声的悲伤忧怨,也感觉出它的希望、期待和喜悦,因此概括地说,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式:忧怨中充满希望。 【典型例题2】

《梦非梦》第2题:小说的主旨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解析】概括小说的主题,需要考虑四个方面:事件、形象、现象、观点态度。这篇小说写的事件是领导关主任做了个梦,可现实中领导关主任、部属小李小金都没有把它只是当做一个梦,而是纷纷对号入座;小说塑造的形象并不鲜明,作者目的也不是刻画人物,而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其真正目的是讽刺批评官场的一种畸形的不良现象,即官本位和要想得到提拔就要溜须拍马的丑陋官场,这也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 【典型例题3】 《看房》第3题:小说的主题是什么?针对文中所反映的现象,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你的看法。 【解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概括小说主题”,第二问涉及的是“个性化解读文本”。概括小说的主题,要从事件、形象、现象、观点态度四个方面入手。这篇小说与上一篇小说《梦非梦》一样,其重点是写事件而不是写人。通过夸张性地叙写一个看房者在看房过程中对一个楼盘种种安全设置的了解,反映了现实社会治安问题比较严重、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的一种社会现实;同时作者在小说中表露的观点态度也很明显,这种层层机关、重重设防的安全保护,固然可以使我们的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障,但也会使我们的生活失去应有的快乐。第二问结合实际生活,着重谈自己对加强安全保障与保持生活快乐的两全方法。 【典型例题4】

《海龟》第2题:小说以形象地手法反映出什么主题?D为什么不把海龟真实的结果告诉女儿?

1 【解析】也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概括小说主题”,第二问涉及的是“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同样,我们还是从事件、形象、现象、观点态度四个方面入手概括小说的主题。这篇小说是一个双线结构,一个故事是海龟为吃到香蕉而不停向前爬行,一个是D为能评到职称而拼命工作;塑造的形象是一些像海龟一样为得到应有回报而苦干实干、任劳任怨的D们;反映得是当代社会激烈竞争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表达的是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批评。D最后没有把海龟的真实结果告诉女儿,有两个原因,一是D不想让这种不公平的现实来上海孩子充满童真的心,同时也暗示作者对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充满期待和希望。

【答题提示】

概括小说主题,牢记四个方面:

1、归纳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反映社会现象,表达观点态度;

3、记住答题模式,逐一层层陈述。 体味作品情感,注意四个角度:

1、人物的言行心理,作者的议论抒情;

2、小说的环境描写,时代的审美要求;

3、作品的喜怒哀乐,取决作者的倾向。

2

小说标题的作用

文学类作品阅读要求能“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落实到小说阅读中的“重要词语”是指对营造典型环境、展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中心思想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而对小说标题内涵与作用的解读就是其中之一,如鲁迅的《药》;同时也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命题点之一,如《名师大讲堂》P192《天职》:“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要恰当地理解小说标题的含意,首先要了解一下小说创作者拟题的思路和技巧。 【小说拟题技巧】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 【小说题目的考点】

在练习题或考题中,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

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

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

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

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

二、小说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

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标题含意答题思路指津】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如《名师大讲堂》P206《梦非梦》:“如何理解小说标题„梦非梦‟的含义。” 题目的本意是“梦不是梦”,小说内容叙述的是关主任做了个梦,可现实中小李、小金并没有把它当做梦来看待(“梦非梦”的第一层含义);而后关主任竟然也把梦中的事情作为衡量、提拔下级的依据,也就是说关主任也没有把梦仅仅当做梦而已( “梦非梦”的第二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实际上都是“梦非梦”在文中的指代意义。 2009年揭阳二模《黑色旅游》:“„黑色旅游‟在文中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这个“黑色旅游”实际上比喻一些单位或部门组织的以监狱为“警示教育基地”,让干部们在“听犯人作报告”中得到“警示”,从而达到教育干部们廉洁奉公、抵制腐败的反腐倡廉教育效果的参观活动。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 如2009年深圳二模《锁》:“小说题目„锁‟有什么含义?”这里的“锁”表面意思是小说中写的“门锁、双保险锁” ,实际上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人与人之间的心锁”;一实一虚,一表一里。

3 2009年梅州一模《暗记》:“试分析题目„暗记‟的含义。” “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指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而产生误会,由此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也是一实一虚,一表一里。 如《《名师大讲堂》P192《天职》:“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加以阐释。”这里也是虚与实、表与里得关系,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表现的是主人公的高尚医德;而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天职,这才是小说要表现的主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标题用意答题思路指津】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如2009年汕头一模《黄昏渡》:“作者以„黄昏渡‟为题目有何用意?”

(1)标题“黄昏渡”至少包括时间“黄昏”和地点“渡口”,这就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创设特定的活动背景。

(2)“黄昏”作为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夕阳西下的景象,加上地点在人迹罕至的荒郊野渡,无形中形成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渲染了萧索的氛围。

(3)对于小说主人公老何而言,隐喻他的人生已是“黄昏”,在人生的黄昏幡然醒悟,配合警方抓捕逃犯,守候黄昏迎接美好的明天;同时也隐喻年轻盗贼的命运已到“黄昏”——穷途末路,不可能逃脱法网,给人以警醒作用。

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如2009年珠海二模《半张纸》:“小说标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说主题。 如2009年佛山二模《炊烟》:“你认为小说为什么要以《炊烟》为标题?”

(1)有概括情节的作用,小说中写到饥荒年代吃人时升起的炊烟,让人印象深刻; (2)有隐喻象征的作用,炊烟代表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温暖宁静生活的向往; (3)有揭示主题的作用,小说中今昔不同生活的对比,能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3、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

如2009年惠州二模《白痴》:“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为什么以“白痴”作为小说的标题。”

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白痴,故事就是围绕发生在白痴身上的事来铺开故事情节的。(1分)并且以“白痴”为题与文中他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白痴”相呼应,(1分)展现了少年的心路变化历程,突出了作者对不文明行为的无比愤怒。(1分)同时小说中白痴的热心奉献、行为文明、情感丰富,(1分)跟正常人的情感冷漠、爱心丧失、无视文明的现象构成了鲜明的对(1分),以“白痴”为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能够引起读者深思,深化了主题。(1分)

【关于小说标题含意与用意答题注意事项】

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

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

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

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

第二篇:如何概括文章主旨教案

[解题总述]

在具体解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总体把握,观其大略,明白文章的主旨(主题或中心思想);然后,再以主旨映照全文,看一看为表现主旨都使用了哪些材料(选材),又是怎样组织这些材料的(结构),为表现文章主旨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方法(表达技巧),这些艺术方法又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服务于主旨的,对揭示文章主旨又有什么好处,等等。本篇着重从如何概括主旨的角度来介绍一些解题方法。

练前指导:

主旨是指文章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 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文章主旨的表现形态是有差异。议论文的主旨即是文章中心论点,在科技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特征或所说明的事理就是文章主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即为文章主旨。

归纳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近年来,考查分析归纳文主旨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七种:

l.从文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启迪)?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文章抒发了作者怎祥的思想感情?4.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5.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旨。7.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文中之物的象征意义。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归纳文章的主旨呢? 一般有四种方法:

1.中心句提炼法

中心句是指一段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练而又能体现中心的一两处语句。抓住中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筋。中心句一般在文章开头,有的甚至就在第一自然段;当然也有在文章尾段,卒章显志的。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抓住那些表明作者立场、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如果它能统领全文内容,毫无疑问,那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2.归纳综合法

大多数文章,并不一定有明显的中心句。这就需要归纳综合了。一篇文章,我们把各段落的段意综合起来,然后理清其关系:详与略、铺垫与关键、正与反、映衬与主体等。不论哪种关系,它们都只有一个与写作意图密切相关的中心意思,那就是文章的主旨。

3.背景分析法

文章一般都有明显的时代性,它反映着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同时还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作者的个性特征。因此,分析组织文章主旨,还要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甚至作者的思想背景。

4.事件、形象分析法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这类文章的主旨,就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我们在阅读小说时运用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如《孔乙己》,从环境、相关人物、情节及细节等方面综合起来看,可知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教育、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抱残守缺、不知变通、迂腐、麻本、受尽人间凉薄、嘲笑,甚至遭迫害的旧读书人的形象。从他的经历与遭遇中不难领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在于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在于讽刺孔乙己这类人的迂腐麻木,在于批判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批判那些冷漠、无聊、麻木的看客。 5标题入手法。 6段首段尾概括法。 7利用抒情议论句法。

当然,以上几种分析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并不是单独运用的。我们具体操作时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考虑,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另外,在具体的操作中,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作为补充:(l)紧扣文题。有许多文章,文题就是文章的主旨。(2)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文中的议论有的是揭示人物品质,有的揭示事件意义,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旨。文中抒情句其实已包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显示了作者的倾向性,这些都有助于对主旨的理解。(3)注意文中一些特殊句子。如矛盾句、反问句、警句等,往往与主旨密切相关。

归纳文章的主旨(中心),在语言表述上一般来说有一些格式,不同的文体归纳中心的格式不同。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对归纳中心有帮助,但不应拘泥于此格式。文学作品文本主旨归纳格式如下: 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歌颂)了……表现了…… 写景状物: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 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第三篇:2010-2011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情感主旨教案

2010-2011高三复习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通过近几年高考卷中诗歌鉴赏题中的情与景的题型,导入新课。

二、自学互帮:

(一)自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 象内涵;掌握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

(2)在老师帮助下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

(二)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材料、认真做好笔记、小组认真讨论;

三、讲解释疑:

1、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

一般认为诗歌“情与景”分为三个层次:物象、意象、意境。在诗歌鉴赏情与景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象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或事物、人物)】;意象即诗歌中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就是诗歌中涉及的景(或物、人)的情感倾向】 ;意境则是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景象(或社会景象)和谐统一而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诗歌的“情与景”的统一)。

——明确:“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意境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

换句简单的说,就是这首诗歌什么人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能弄懂这些,就能领悟诗歌的“意境”,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情与景”。

2、诗歌鉴赏“情与景”关系中情的把握。

——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 把握:或是从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来把握;或是从诗歌的主题思想(题材)来把握。

3、分析分析诗歌中写景的一般方法。

(1)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 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的变化;绘形、绘声、绘色。

(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

(3)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 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蒹葭》)。

4、理解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大致结合方式。

(1)情中见景;

(2)景中含情;

(3)情景并茂;

情景并茂又可分:(A)渲染烘托(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B)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的手法,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四、课后作业:

背诵理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背诵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

1

高三复习•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情与景,提高审美情趣。 掌握诗歌鉴赏中“情与景”题型的一般答题方法。

过程方法和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诗歌鉴赏中“情与景”的答题技巧,做到既能“意会”也能有效“言传”。

教学重点:

引导学 生掌握较为有效的的“情与景”题型的一般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

将学到的知识、技巧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考试中。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 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感情调节:

比比看,看看那组能写出最多的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

二、自学互帮:

(一)自学目标

(1)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 (2 )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诗歌鉴赏中“情与景”的答题技巧。

(二)自学要求:

认真阅读材料、认真做好笔记、小组认真讨论;

三、讲解释疑:

1、鉴赏诗歌之“情与景”题型的一般答题方法。

(1)读懂原诗(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 “情与景”的关系(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表现手法)。【步骤一】

——明确: “情与景”常用术语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寓情于景)、虚实相生、渲染烘托(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当场练:

春 行 即 兴(注)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请你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解答: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或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步骤一】

2 (2)读懂原诗(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找出诗歌中写到的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步骤二】 当场练: ——解答:诗人站立城头远眺宜阳外,只见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潺潺溪水东流又折向西,烂漫的山花,无人观赏任其自开自落,鸟语婉转,自鸣自听自乐(绿草、芳树、山泉、鸟语,这些些宜人之景,构成了一幅明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3)体味诗歌中的意境,领会诗 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步骤三】

当场练:

但美景竟然 “无人”观赏,春花“自落”、百鸟“空啼”,我们可以感受到安史之乱后民生凋敝带给诗人的寂寞、伤感之情(或反衬出诗人凄凉的心境,在花落鸟啼之中寄寓历史的兴亡之感,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步骤三】

2、巩固练习: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指导:这首词情景交 融,【步骤一】通过对 碧天、黄叶(菊花)寒烟、斜阳、芳草、明月等极富秋天特色的景物描写,形成了一幅阔远绮丽秋天图,呈现出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 【步骤二】 ,抒发了羁旅天涯的词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反思:高中语文大纲中鉴赏的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正因如此,诗词鉴赏,多年来一直是高考必考题;而诗歌也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结合自己的教学,我认为有几个需要反思的问题:一是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与高考试题脱节,也就是教学容易考试难;二是是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重表象轻感悟,重解释轻鉴赏。

于是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近李清照,体会她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作品的风格。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知道了:李清照由于早年生活优越,家庭幸福,所以前期作品大多都写一些闺中情思,少女情怀,山水美景及思念丈夫的离情别绪。她的晚年经历了丧国失家夫亡金石丧失之痛作品一反前期的清新明快,呈现出另一种风格。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所以当我再次展示出诗人的《如梦令》和《声声慢》,并问道:“大家根据我们现有的认识,判断一下这两首词属于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 试图引导学生思考,激活思维,引起一场热烈辩论,掀起该课的第一个高潮。通过讨论大家统一了认识:李清照的前期词作风格可以概括为格调清新、妩媚秀丽、细腻婉转,后期词作的风格可以用凄清哀婉、忧愤深沉、苍凉悲楚来形容,体现了浓郁的婉约风格。

经过反思,我认识到:学生在解读、鉴赏诗歌时,常常会忽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者的情感取向,不能客观地鉴赏与评析。要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形成一个浓厚的创造性思维氛围,引导学生对诗歌进分析、思考、探索、综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把语文教学的个性表现出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进行教学,不能照本宣科、墨守成规,要深化、拓宽教学内容,让语文教育才能成为一门艺术。

3 鉴赏一首古诗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联系作者的思想,生活经历来理解诗歌的主旨。这要求我们掌握作家的生平经历,政治主张,人生理想以及个人际遇等。要进行诗歌鉴赏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诸如身世、经历等,就能设身处地去领会诗人彼时彼地的思想及心情,并与诗人产生共鸣。

第二.联系特定的社会风貌以及时代背景来理解诗歌的意境。不同时代、社会及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学生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诗人生活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不同时代、社会及不同的人事关系构成诗歌不同的背景,而这些背景又直接影响诗中内容的基本情调。学生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诗人生活的广阔的时代背景上考查,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考查,才有可能领略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 第三.联系作者的写作风格来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任何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这是作家艺术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

第四.联系诗歌本身的特点来分析领悟诗歌的内蕴。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全诗的主旨,还要分析诗句本身的特点,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1.把握意象。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 2。弄清用典。从用典处设置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3.注意炼字。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我们应当在课外多读些诗词诗话,多多品味古人炼字的妙处,以提高我们的语文学养。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案《小说家谈小说》教案初中三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二、教学课时: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如何阅读小说:

小说阅读法特指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二、学习《百合花》:

(一)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1、简单的故事情节:

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2、 本文的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小说表现出的主题,有它独特的风格。通讯员和新媳妇之所以成为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不一定“高、大、全”但却使我们倍感亲切动人,具有艺术的感染力 。正如茹志娟同志所说:“我也相信自己作品里这些人物„„他们虽然不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也不是高大完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们都是实在的,从各自的起点迈步向前„„,他们一不娇柔造作,二不自命不凡,是一些一步一步走在革命队伍行列中的人”。 第二课时

(二)细读课文,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1、小通讯员的形象:

首先,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的展示,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谈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2、新媳妇的形象:

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三)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通讯员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仿佛历历在目,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独特的人物性格,还得益于许多典型细节描写,尤其是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特别是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再如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另外,百合花被子,新媳妇的五次笑,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等也是本文典型的细节。 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又如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第三课时

一、继续探讨小说《百合花》:

(四)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五)本文的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文章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第五篇:小说虚构教案

“《外国小说欣赏》第八单元:虚构”教学设计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外国小说欣赏》的最后一个单元,话题是(板书): 虚 构 通常我们说什么是虚构的时候,大家可能脑子里都有一个结论:虚构就是编瞎话。在现实生活里面没有的东西,我们把它造出来,就叫虚构。但是,在文艺创作中,虚构却是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虚构不是单纯的编造和想象,虚构要符合生活逻辑,给人真实的感觉,正如劳伦斯所说的那样:“艺术家是个说谎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相告诉你……”

提问1: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艺术作品,图片中的人物是谁? 展示PPT图片成龙

1、成龙2,能否找到作品中暗藏着生活中的某种真实的特征。

明确:成龙;发型、夸张的大鼻子,神似。虽然五官略作夸张变形,但是同学们仍然能够辨认出来,因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能够给我们艺术真实感。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中的事实。

如果说这幅作品抓住了人物特征,那么这两幅作品呢?展示PPT,请同学们欣赏《时局图》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在虚构的文艺作品中能否感受到生活中的某种真实?

明确《时局图》:《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图中一个是熊,占东三省地方,象征沙皇俄国;一个是虎,占长江一带地方,象征英国;一个是蛤蟆,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象征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象征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象征美国。《时局图》,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这种真实让我们觉得艺术家并没有“说谎”。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代表作中最突出的壁画。这幅画是他为抗议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怀着无比激愤的心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废寝忘食地完成的艺术作品。

1 明确《格尔尼卡》:通过遭受野蛮轰炸后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惨状,表现德国法西斯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博尔赫斯一样,卡夫卡并不认为原原本本地摹拟、再现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的作品就一定是真实的,他不要这种“表面的真实”,而要揭示“内在的真实”(以绘画为例,在卡夫卡看来,照片是表面的真实,而毕加索则是内在的真实)。同样在创作上,卡夫卡和博尔赫斯是相似的,他们的文艺作品从总体上说是夸张变形的,是神秘的,甚至是荒诞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作品的艺术真实感,我们总是能够从他们的作品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某种真实。

二、进入教学,知识点:虚构——生活真实——艺术真实。

艺术真实不是对生活真实的自然描摹,而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悟,对生活真实的超越;艺术真实要求发掘社会生活的本质。这一点在以象征、隐喻、暗示、反讽、夸张、变形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流派里,表现的更为突出。

“虚构的东西必须给人真实的感觉,必须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小说中的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中的事实;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像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这就是艺术真实。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虚构和艺术概括。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两篇外国小说的学习鉴赏,来感知和了解小说虚构的特点。

三、进入教学:课前我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同学们把第八单元的两篇小说《沙之书》和《骑桶者》认真地阅读阅读,并分别概述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下面请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这两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1、请同学们复述《沙之书》的情节。A、推销“沙之书”

B、得到“沙之书”

C、烦恼“沙之书”

D 、隐藏“沙之书”

小说围绕“沙之书”展开,以“沙之书”为线索贯穿全文。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搁架上。

2、请同学们复述《骑桶者》的情节。A、“我”缺煤取暖B、骑桶赊煤C、没有赊到煤D、被扇到冰山区域。

小说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最艰苦的一个冬天的真实情况:缺煤。一个穷得买不起煤的人想去向煤店老板赊煤,他不是像惯常的现实主义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提着煤桶走着去的,而是骑着煤桶飞着去的。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赊到煤,反而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 2 山区域。

提问:现实生活中真的有“沙之书”“骑桶者”存在吗? 明确:没有,这些都是作者虚构的。

四、讨论探究:我们对两篇小说《沙之书》和《骑桶者》的故事情节都了解清楚了,下面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来深入探究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探究一: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离不开想象,读了博尔赫斯的《沙之书》和卡夫卡的《骑桶者》之后,哪些虚构的情节让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有关“沙之书”的虚构:

1、异乎寻常的重量2.页码的排列引起了我注意3.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4.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5.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7.插图很多,没有一张重复。

有关“骑桶者”的虚构:

1、骑桶者骑桶飞翔

2、赊煤,老板娘没有听见,老板却听见我的呼喊。

3、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到了冰山区域。

这两篇小说都是在“虚构”方面很有特色的经典作品,下面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再深入鉴赏一下,这两篇“虚构”小说的艺术真实性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四)讨论探究:

小说的作者为我们虚构了一个已有的世界,还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世界,为了让增强小说的艺术真实感,作者在小说中抓住社会生活的特征,能够让我们的心灵感受到一种更为深刻的真实。

问题探究二:既然我们凭理智知道作者所说的“沙之书”“骑桶者”是虚构的,是想象的真实;作者为了强调虚构的“沙之书”“骑桶者”的真实性在文中特意交代了那些内容? A,小说中虚构很多细节。沙之书中加入了许多细节描写让读者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l、直接说明真实性: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也不假;

2、书贩长相:身材很高;外表整洁;灰色衣服;灰色箱子;头发

3、书的样式:八开大小;布面精装;书页磨损;印刷粗糙;页码;插画;

4、书的来历:平原的村子;用几个卢布和一部《圣经》换来;主人不识字;

5、交易过程: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交换;

6、看书藏书: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偷偷放在阴暗的搁架上。

B、从小说的人物心理来赏析。为了增强虚构的真实感,小说中加入了许多心理活动。我们看看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1.吃惊;惶恐;口瞪目呆;

3 2.占有它的幸福感;怕它被偷掉; 3.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

4.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在上街; 5.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

6.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破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7.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8.把那本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

以及我买书藏书的原因和书贩卖书的原因。

总结这种变化:好奇——专研——敬畏——恐惧——逃避

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符合人物性格的特点和生活发展的逻辑。 C、骑桶者的细节描写以及心理描写:

1、骑桶飞翔的描摹;

2、缺煤时的寒冷对煤的渴望;

3、赊煤时我的呼喊老板及老板娘的反应。

问题探究

三、在这节课开始时,我们介绍到:和博尔赫斯一样,卡夫卡并不认为原原本本地摹拟、再现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的作品就一定是真实的,他不要这种“表面的真实”,而要揭示“内在的真实”。他们常常使用象征、隐喻、暗示、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的,表现生活中的某种“内在真实”。小说《沙之书》和《骑桶者》虚构的情节揭示了生活中的哪些“内在的真实”?“沙之书”和“骑桶者”有哪些象征意义?你觉得《沙之书》《骑桶者》要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A、沙之书的特点:无限之物,神秘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

尽管那本“沙之书”不存在,但是读者对那本书的感受却是真实的,即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所共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灵感受。作者借荒诞的故事想告诉读者:人类面对无限时,就进入了无所适从、难以摆脱的真实困境。

B、骑桶者赊煤有哪些“内在真实”?生活中有人买不起煤想去赊煤,也有人买不起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人买不起房子无法结婚,赊一套房子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留给大家思考。喜爱创作的同学可以尝试着以以上的内容为题材,创作一篇同名小说《骑桶者》。

《骑桶者》写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骑着煤桶向煤店赊购一铲煤而遭到驱赶的故事。故事情节是荒诞的,但读者能从这些荒诞情节中领会出小说的意旨:作者用一次赊煤失败的故事,展示了现实社会的冷酷,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当读完这两篇小说后,读者并不去关心那

4 本圣书到底存在不存在,也不在意煤桶怎么会飞起来,它们只不过是为主题提供了合理存在的依据。读者更多的是在乎小说带给了人们哪些启示,引发了人们哪些思考。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沙之书》和《骑桶者》两篇外国小说的鉴赏与探究,不仅了解了“虚构”是小说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还知道了“虚构”与“胡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艺术“虚构”要求细节描写具体、场景描写真实、人物刻画与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的发展要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艺术的真实。

归根结底,小说是一种想像的艺术,它能够呈现出一个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小说,就在于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正是通过虚构来完成的。当然,“虚构”的创作技巧不只是体现在外国小说中,其实在中国小说创作中也是普遍运用的。因为艺术创作的规律是中外相通的。

今后,我们同学如有兴趣和志向从事小说创作的话,对于如何掌握运用“虚构”的技巧,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课后,请同学们再把《外国小说欣赏》这本选修教材的第96页到98页的有关内容阅读一下。

下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术讲座心得体会下一篇:学生社团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