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2022-11-06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强调的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和练, 学生一直处于消极、被动、受压抑的状态, 不仅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和发展, 而且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都无法争取到。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就显得越来越不适宜了。而新课标则正是根据“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结合体育自身的特点, 转变师生间教与学的传统观念, 充分调动学生个性空间的发展, 构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1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路

体育教学模式, 是根据体育教学的规律, 通过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所组成, 并体现其教学思想的程序。它拥有稳定性、操作性、特殊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特点。

稳定性是指一个体育教学模式的形成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并使其不断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操作性是指体育教学模式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教法体系的操作上。特殊性是指体育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共性, 但是更应该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来区分主次, 从而体现出其特殊性。针对性是指每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特性和功能, 根据不同的对象、教材等要采取一定范围的制约和针对。实效性是指体育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看其应用之后的实效性如何, 追求的是其实用价值。

而在新课标下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 首先要以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作指导, 以科学的教学原则、先进的教学思路和正确的教学方式为前提;其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再次要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 恰当地设置情境, 科学地组织活动, 并有效地反馈效果。同时在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时还应注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身心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原则。总之, 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级不是赶时髦, 也不是图形式, 而是为了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而为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探索一条培养优秀人才的新途径。

2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2.1 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学习兴趣的形成依赖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学生的技能水平越高, 越容易增强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包括录像、多媒体等在内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枯燥、单调的练习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乏味。因此, 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尽可能地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快乐, 而学生有了经受一定辛劳和痛苦后的快乐体验, 更能够乐在其中。

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 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加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而教师也应当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时间和空间, 引导学生在创造性的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体育锻炼的健身价值、社会价值和娱乐价值, 使学生重新地认识自我, 增强自信心, 从而使其改善落后的生活方式, 摒弃落后或者错误的观念, 从而健康地成长。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人也是千差万别的, 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首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提倡个性差异的发展, 既不能太迁就学生, 但也不能千篇一律, 而是要因人施教, 尤其是对个别顽皮捣蛋的学生, 不能简单地进行斥责和惩罚, 而要改变他们的注意力, 让他们都有表现的机会, 并在学生当中表扬他们的优点, 从而激励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自己的表现产生价值感和满足感。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 并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 就能从强迫的教学中解放出来, 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中, 更要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在意识。在体育教学中, 当教师为学生创造出适合他们主动进行教学活动的空间, 使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得以发展, 当学生能够将运动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他们的很多潜能就能够被挖掘出来。因此教师不仅要把学生当成教育对象, 而且要把他们当成教育资源, 要让学生懂得体育是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样, 学生的能量就可以得到激发, 在个人之间、小组之间就会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和相互保护。

2.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在体育教学中, 应加强师生互动、拓展学习空间, 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因此, 教师就要避免采用单调重复的练习方法, 更多地采用竞赛法、游戏法和其它能活跃教学气氛的手段, 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情感交流, 建立互尊、互信、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励、点拨和引导学生, 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真正做到“授人以渔”。通过导趣来引导学生乐于学习;通过导思来引导学生灵活学习;通过导法来引导学生懂得学习;通过导做来引导学生善于学习, 从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享受探求知识和运动的乐趣。

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优势, 有的学生耐力较好, 有的学生速度较快, 有的学生弹跳力好等等。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在竞赛中寻找学生的优势空间, 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来充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并通过竞赛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次的成功体验来逐渐增强自信心。而学生的优势得到发挥, 又能反过来激励其各种能力都得到发展。

在体育教学当中, 教师要面向所有的学生, 而不能只盯着几个尖子生,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满堂灌输, 而要留给学生适当的创造性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样一种两全其美的做法, 既可以使体能较好的学生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增加自己的运动量 (比如分组对抗赛等) , 来弥补在集中活动中没有达到的运动量;也可以使体能较差的学生在自由的活动中作出适当调整。

在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 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性, 这并不矛盾。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增强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集体性项目 (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越野活动等) , 使学生增强团队精神和在集体活动的主人翁感, 认识到自己在集体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而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

2.3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基于教师本身的特点, 身教重于言教, 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信奉的至理名言。而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更要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 切不能不拘小节, 把粗野、懒惰、散漫等不良的作风和习气当作小事情;要在学生中展示出自己的教学本领, 从而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在教学中娴熟的技术和优美的动作最能够吸引学生, 并得到学生的敬佩。同时, 教师要严厉地要求学生, 严师才能出高徒, 但也要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 关爱学生的成长, 且对学生充满关心和期望, 使得学生能够产生知心的感觉, 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师长, 又是最可信赖的朋友。

而且在教学当中, 教师要转变教学的传统观念, 杜绝“教师中心论”, 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注重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教学中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引导着学生朝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同时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和灌输对象转变为加工信息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从而通过自身的活动体验去努力地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摒弃以自己为中心的旧观念, 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自主权, 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体育项目, 并达到发展个性、树立终身教育意识的效果。

教师要重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 在体育教学中, 不失时机地将“健康体育”、“体育消费”、“娱乐体育”等现代的体育理念引入到体育教学中, 尽可能地开发学校能够提供的体育活动场所, 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有关机构针对部分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 据调查结果显示, 有66%的学生认为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 61%的学生认为受到学习任务重的影响, 5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锻炼项目太少且不适合自己, 31%的学生缺乏运动兴趣, 21%的学生认为缺乏教师指导和组织, 而只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体弱多病、不能运动 (注:该调查是多选)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是目前体育教学的一大拦路虎。

而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 还应着重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能健康地成长。体育教学只是一种载体和手段, 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目的。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依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体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方面可以通过技能学习和体育活动来改善学生的身体结构和机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保健知识的教学和保健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把体育和健康紧密地结合, 时时刻刻地为学生的健康服务, 从而把单纯的传授技能变成为学生提供身心健康的载体, 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模式的特色

3.1 享受“快乐教学”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应遵循运动的情感变化规律, 让学生在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 充分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够体验运动乐趣的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的互相连接和层层推进, 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到学习、运动、交流、挑战和创造等多种乐趣。同时, 在具体的操作中贯彻“三合一”的思想, 鼓励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己适应选择”、“自主实施练习”并且“自我评价与调整”, 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则更应重视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切入点的合理性、学生自我评价标准的适当性等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总之, “快乐教学”中的“快乐”并不是指没有任何痛苦, 而是指让快乐蕴含在体育中, 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真正获碍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掌握知识的满足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良好氛围的舒适感和群体学习的社会感等方面的快乐体验, 从而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伴随终身。

3.2 技能的掌握更好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应遵循运动的技能形成规律, 形成以系统地传授运动技能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活动体系。在每次体育教学中以某一项运动技能的教学为主线, 采用中大单元的形式, 单元内容的排列以难易程度为顺序, 并注重对学生掌握技能效果的评价。通过在教学中强调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从而使学生能够更适应体育教学中的学习内容, 形成良性的循环。

3.3 开展小群体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应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在师生之间、同组同学之间和异组同学之间, 通过教学活动相互观摩切磋,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在体育教学每个单元的开始, 教师将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群体;在单元的前半段, 一般以开展教师指导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活动为主;在单元的后半段, 一般以开展学生主体性较强的体育教学活动为主。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小群体的学习方式, 提倡学生在自发组成的小组中合作学习、共同讨论, 从而实现互动, 并通过小组内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竞争, 增强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4 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拓展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并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积极推动学生自己去获取新知识和寻求问题的解决。在体育教学中, 将运动中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进行整理和归纳, 组成一个“问题串”, 并将几个大的问题分别融入每次的体育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提问题出、学习验证、集体讨论、问题归纳、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 通过多提问、多设疑、多讨论的方式, 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3.5 整体的领会更强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 应尝试通过从整体开始学习和领会入手, 改变以往片面追求技能、忽视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特点的把握和对整个运动项目的认知的缺陷, 从而提高包括球类运动在内的一些集体运动项目的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中由过去从局部开始分解教学, 改变为从整体开始教学、再到局部分解教学、再回到整体教学的模式, 让学生从一开始就领会到集体运动项目的基本概况, 从而及早地形成运动中的集体意识和战术概念等。同时, 让学生领会集体运动项目的概况, 还能提高学生对整体的学习兴趣。

4 结语

总而言之, 教无定法, 在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要想得法, 重在创新, 每一名体育教师都要充分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并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引人入胜, 从而使得体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作为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 在给学生传授各种各样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 还要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认知兴趣和对其所学技术、技能的热情, 并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人格和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体育教学中的生动主角。

摘要:在新课标“以人为本, 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中, 应结合体育自身的特点, 构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本文就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路、发展趋势及其特色进行了浅要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温祝英.自主学习, 创新发展——教学新模式在新课标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09 (37) .

[2] 肖飞.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 2010 (23) .

[3] 顾锡冲.自主合作创新——浅谈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J].科教文汇, 2008 (10) .

[4] 陈亚国.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探析[J].体育师友, 2006 (3) .

[5] 熊阿凤.浅析新课标下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J].网络财富, 2010 (17) .

[6] 兰文芝.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体卫艺教育, 2010 (3)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以汽车类专业为例下一篇: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