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关系数据分析论文

2022-04-27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血缘关系数据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为研究文山州甘薯种质资源现状,试验通过对从文山各地收集整理的32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分析。将32份甘薯种资源整理归并为7个品种,即胜南、滇红5号、华北553、洋白、徐薯18、遗67-8和桂薯131等。结果表明,文山州甘薯种质资源匮乏,血缘关系单调,严重制约文山甘薯产业的发展。

血缘关系数据分析论文 篇1:

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的不断饱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想要在飞速发展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就要不斷对企业进行改革。本文就企业中常见的血缘化、关系化、温情化三种模式进行分析,从中探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如何让企业管理买入现代化等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发展趋势;制度化管理

一、引言

在当下,创新企业管理方式,使企业管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采用管理思想、管理控制、管理手段等多种管理方式,将现代化的理念渗透到企业管理当中,并且将知识经济作为主体思想,对企业各部门实行民主化、人性化、个性化管理。总结以往管理经验,以科学有效创新的思维转变管理方式,对企业自身进行补充完善和优化,将现代化管理技术贯彻落实到企业运行当中。

二、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概述

1.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运转和经营目标组织资源、经营日常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企业的管理模式易于总结,常见的企业管理和方法基本大致包含:企业资源计划、资源制造计划、准时生产、精益生产、按类个别生产、优化生产技术、供应链管理、企业过程重组、敏捷虚拟企业(EPR、MRPII、JIT、LeanProduction、OKP、OPT、SCM、BPR、AVE)等等。从大方面来讲,企业的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较为集体主义的强调法制管理和个人能力的模式;另一种是较为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制度规范和管理企业的模式。

2.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技术性的手段对企业进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维系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更利于企业在社会中立足,并且也遵循着社会发展的规律,反应着企业的进步与否。

三、我国管理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1.亲情化管理模式

亲情化管理模式简单的来说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对集团内部进行管控。在企业发展初期往往会使用血缘关系的内聚功能达到管理的效果。从历史考究,分封制便是血缘关系为纽带治理的典型体现,和分封制一样,亲情化管理也一样在后期会产生问题。由于内聚性过高,在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内耗,这些内耗相当程度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在大部分企业的创始初期,都会选择这样的管理模式,这是由于我国的法律体制对合作性企业的保护性较低,人们相对会选择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有信任感的人在一起合作。随着企业的发展,非亲缘关系的发展成员逐渐增长,血缘关系成员往往回造成“专政”现象,因为发展后期,99%的企业选择摒弃这种模式。

2.制度化管理模式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拥有良好的规章管理制度和系统的管理体系是大多数企业纷纷认同的观念。采用制度化管理模式的企业偏向于对员工进行行为、思想甚至言语上的约束,达到加快工作效率,促进生产的效果。在以车间流水生产为主的企业,由于员工众多,直接管理不到位,则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代替高层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企业运作一般按部就班,但是由于管理方式僵化,不近人情,容易导致企业高层与员工之间的矛盾。

3.人性化管理模式

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士企业管理中最为松弛的一种管理模式。它以信任和情感为前题,要求管理者与员工有信任纽带,这种管理方式能够给员工造成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便于激励员工的进取心,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这样的管理模式适用于企业发展初期,对员工进行激励能够帮助企业发展或走出困境,也易于招到员工,满足企业扩招需要。但由于这种管理过于情感化,在产生利益纠隔时就显得非常脆弱难以维系,阻碍企业的发展。

四、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1.企业管理过于传统化

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但是还有很多在建国时期发展起来的企业,由于发展时间长、跨度广,在企业改革中主盘被削减,管理者思想不够长远,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时期沿用下来的管理模式尽管已经对企业产生的较大的影响,但由于企业员工已经产生适应性和依赖性,在推行上无法顺利进行,改革推行不配合,改革难度较大,因此老企业的改革仍然举步维艰。

2.企业管理改革发展不平衡

在推行制度是,为了让员工尽快适应,许多企业选择先进展一部分,根据效果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推行新的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造成了发展失衡的现象。一旦推行进度不平衡,新的制度就会被半路封杀不了了之。从国内角度看,我过大部分企业聚集在沿海地区,这些企业由于吸收着新鲜的血液,在发展改革中已经朝着国际化方向看齐。而在发展较为缓慢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仍然占据着主要位置,这样的企业以破坏为代价谋求发展,现代化水平仍然很低。这是由于我国的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富带动后富仍然是当下我们要完成的目标,因此国内经济的发展也处于不平衡阶段,但我国已经下发西部的大开发,中部崛起计划等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相信在企业和国家的不断努力下,现代化发展不平衡现象能够有效减少。

3.管理创新思维受限

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为看重效率和利益,无法充分认识到创新管理制度的深刻内涵,管理的中心集中在设备的引入和技术的支持,没有做到行业背景与企业的创新相结合。由于思维固态化,管理的方案仍然是以借鉴为主,没有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量身制作的管理方案。由于企业过去商业化,其管理风格没有特色,创新能力也十分有限。

五、企业管理制度现代化的未来探索

1.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近年来,我国在可持续性发展上大展拳脚,可见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全行业乃至全中国对于未来行进过程中最合适的策略。对于管理仍然偏传统的企业来说,尽早适应改革潮流,放长眼光,适当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推行有很大的帮助。想要在经济利益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懂得把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制度改革中去。不仅如此,还要做到对企业的管理组织、经营生产、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求得更为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过去的发展中,企业常常忽略甚至损害员工的需要和利益需求,这种畸形的发展观我们可以称之为“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但今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要义也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生动地体现着企业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也是现代化管理最为完善的企业。一方面,企业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才考核评价系统,促进企业内员工的“新陈代谢”,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企业要定时开展活动,为员工创造展现自己的平台,促进员工之间的竞争,也同时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做到员工实力和企业实力的同步攀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也要更佳注重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具体体现在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能够让员工充分的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去,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深刻且长远的影响。

3.企业发展的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许多企业都引入了信息技术建设,企业的管理更加的灵活和智能。借助这些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大大便捷企业的管理,充分挖掘企业内的资源,节省部分人力资源,注入到企业更需要的地方。互联网时代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经被提出,智能工作环境也在逐步渗入到企业当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对企业的效率和改革进程都有很大的帮助。

六、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对管理模式的选择

1.社会责任化的管理模式

这样的社会模式适合于大型企业已经国有企业,这些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庞大经济体应该产生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的发展为重。由于已经发展饱和,并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占据了较好的资源,则更应该将视野转入社会系统,以其创造的社会价值来衡量企业自身。在运营过程中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为中小型企业带头,营造更好的發展氛围,挖掘更好的资源。社会责任化的管理模式优在立于全局俯瞰发展,从更高的角度出发寻求更好的资源配置,并且实现企业平稳可持续的发展。

2.企业文化式的管理模式

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更适合于企业文化式的管理,让员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做到对企业心中有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有文化内涵的企业,必定是非常“人”化的企业,这种“人”包含着健康的发展、心里的诉求、物质与精神层次的满足等方面。通过在岗前培训中开展企业文化认识、组织和开展文体活动,营造具有文化气息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在疲劳工作中的员工精神上的需求。

3.智慧型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员工的文化水平和素质水平高于普通员工,这种管理手段通常是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这些引进的技术和知识需要员工在短时间内能够适应,接受和操控。因此需要企业做好知识培训和员工培训,要求员工知识与国际衔接,员工思维发散,思想性专业性达到一定水平。这样的管理模式适合于目前国内新兴的技术型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各方面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完善人才结构,注重人才培养,防止人才流失。由于这样的模式非常灵活,因在推行过程中要做好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

七、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企业要做到与时俱进,与经济体制的发展并驾齐驱。不仅要推动管理的现代化,还要做好创新发展,将新的理念应用和实践道企业管理中。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切忌照抄照搬,拿来主义,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做到灵活运用和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才能才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推动企业改革进度,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下求得生存。

参考文献:

[1]黄津孚,王建军.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六大趋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2]李伟阳,肖红军.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13(01).

[3]王建宇. 构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0(9).

[4]黄志健.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4,(2):12-5.

[5] 卢启程.企业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发展研究[J].时代经贸(学术版),2012, 4(10):124-147.

[6]黄津孚,温晋.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9(5):136-129.

作者简介:

邱少平(1967—),男,籍贯:广东化州市,民族:汉,职称:经济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单位:大家传承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作者:邱少平

血缘关系数据分析论文 篇2:

文山州甘薯种质资源收集和研究

摘 要:为研究文山州甘薯种质资源现状,试验通过对从文山各地收集整理的32份甘薯种质资源,进行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分析。将32份甘薯种资源整理归并为7个品种,即胜南、滇红5号、华北553、洋白、徐薯18、遗67-8和桂薯131等。结果表明,文山州甘薯种质资源匮乏,血缘关系单调,严重制约文山甘薯产业的发展。试验结果为当地甘薯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利依据,也为进一步选育适宜文山种植的优质甘薯新品种提供有利材料。

关鍵词:甘薯 品种 植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抗逆性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属旋花科甘薯属,起源于美州的秘鲁、厄瓜多尔和墨西哥一带,因其产量高、抗性强、耐贫瘠、适应性广及营养丰富,是世界种植的主要块根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1-2]。甘薯是21世纪解决粮食和能源问题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我国甘薯年种植面积约600万hm2,约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66 %,年产量约1.002亿t,占世界甘薯总产的85 %,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之一[3]。云南省甘薯种植面积83592 hm2,平均單产11564 kg/hm2,鲜薯总产量96755 t,仅次于马铃薯,是云南省第二大薯类农作物。

云南文山州甘薯种植历史悠久,在全州8个县的每个村寨均有种植,全州甘薯的种植面积19023 hm2,占全省种植面积的21.05 %。目前,还没有对其甘薯种质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与鉴定,研究旨在通过对全州各地收集来的32份甘薯材料进行鉴定和评价,通过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分析,对文山州地方甘薯品种资源进行整理归纳,进一步了解当地甘薯种质资源现状,为文山甘薯新品种选育及甘薯产业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试验地点

供试品种为文山州各地收集来的32份甘薯材料,其中白肉甘薯9份,黄肉甘薯17份,紫红肉甘薯6份。

在2016年种植于文山州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海拔1260 m。试验地为粘质壤土,0-20 cm土层的主要养分特征:PH值6.12,速效氮74.07 mg/kg,速效磷7.37 mg/kg,速效钾131.67 mg/kg,有机质24.76 g/kg,全氮1.34 g/kg。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净作,4行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20 m2,栽插密度45000~55000株/hm2,5月中旬栽插,11月下旬收获。根据高产管理措施[4]进行除草、治虫、灌溉和排水等田间管理措施。

1.2.2 性状测定和数据分析

收获前10 d在第Ⅱ重复小区第2垄连续取样5株,根据《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分别对每个供试材料地上部植株性状和地下部性状进行鉴定比较,以及抗逆性分析,其中抗逆性包括耐贫瘠性、耐旱性、耐湿性、耐寒性和耐肥性。

收获后,进行熟食味评价,其中熟食味评价分为好、中和差。采用常规烘干法,根据吕长文[6]等的方法计算每个品种的烘干率(%),测定薯干重量,即薯干重量=鲜薯产量×烘干率,根据王文质[7]等的干率计数法计算淀粉含量(%),即淀粉含量=烘干率×0.86945 -6.34587。

2 结果与分析

2.1 甘薯地方品种地上部植株性状比较

甘薯地方品种地上部植株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不同品种的上部植株性状差异较大,供试材料中,从株型看,匍匐较多,半直立和直立较少;从顶叶色和叶色看,绿色居多,红色和紫色较少;叶形差异很大,其中以尖心形、心形、浅裂单缺刻、深裂复缺刻和浅裂复缺刻的为多;叶脉色、脉基色和柄基色主要有紫色、淡紫色、淡绿色和绿色;从茎色和茎粗看,绿色较多,褐色和紫色次之,主要集中在0.5~0.7 cm;从蔓长看,最长的品种是天蓬白薯,达203.4 cm,最短的是德厚黄心,达93.6 cm;基部分枝数最多的是马尾白心,达13.5个,最少的是天保红心有5.2个。

2.2 甘薯地方品种地下部性状比较

甘薯地方品种地下部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供试材料中,不同品种的耐贮性、结薯情况、薯块整齐度和美观度差异较小,而其他地下部性状差异较大,其中结薯习性早晚差异也很大;从薯皮和薯肉看,薯皮以红、白、紫红、淡红和黄色为主,薯肉以黄、白、黄带红、杏黄较多,紫和红较少;从薯形看,纺锤形多于圆筒形,其中纺锤形包括下纺锤形、短纺锤形、长纺锤形; 单株结薯数最多的是天保紫薯,达6.3个,最少的3.0个平坝红心;大中薯率最高的是马塘黄心,达89.5 %。

2.3 甘薯地方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和抗逆性比较

对甘薯地方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和抗逆性分析结果表明见表3、表4,供试材料中,全生育期主要集中在160~180 d之间,薯块萌芽性和苗质都很优良,而发根还苗习性差异较大;从鲜薯产量看,最高的是古木黄心,达2082.9 kg/667m2,其次是秉烈黄心和德厚黄心,最低的是南捞白皮,也是唯一产量低于1000 kg/667m2的品种;淀粉含量和烘干率最高的是仁和白心,达21.9 %和32.5 %,最低的是马塘黄心,分别是15.5 %和25.1 %;从抗逆性分析和抗病虫害看,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抗虫性、熟食味及耐湿性差异较小,其他方面差异较大。

2.4 综合比较分析

根据供试材料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结合抗逆性分析对比得出:古木黄心、德厚黄心、秉烈黄心、南捞红皮、天宝黄心、江那红皮和兴街红皮等7个材料地上部性状和地下部性状相近,抗逆性相似,主体血缘关系为胜南;木厂红皮、马尾红皮、漫铳红皮、八布黄心薯和天蓬红皮等5个材料地上部性状和地下部性状相近,抗逆性相似,主体血缘关系为滇红5号;马塘黄心、回龙黄心、仁和黄心、江那黄心薯和铳卡黄心等5个材料地上部性状和地下部性状相近,抗逆性相似,主体血缘关系为华北553;平坝白心、白沙心、南捞白皮、仁和白心、六河白薯、兴街白心和天蓬白薯等7个材料地上部性状和地下部性状相近,抗逆性相似,主体血缘关系为洋白;马尾白心和铳卡白心的地上部性状和地下部性状相近,抗逆性相似,主体血缘关系为徐薯18;平坝红心、天保红心和江那红心的地上部性状和地下部性狀相近,抗逆性相似,主体血缘关系为遗67-8;回龙紫薯、天保紫薯和天蓬紫心的地上部性状和地下部性状相近,抗逆性相似,主体血缘关系为桂薯131。

3 结论与讨论

对文山州甘薯种植资源的研究能进一步认识当地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为提升甘薯产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利依据。本实验表明,文山州农业科学院从文山各地收集到的32份甘薯材料,通过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结合抗逆性分析,将32份甘薯种资源整理归并为7个品种,即胜南、滇红5号、华北553、洋白、徐薯18、遗67-8和桂薯131等。

胜南、华北553和滇红5号属于黄肉甘薯。胜南是四川省农科院从南瑞苕×胜利百号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叶片中等,生长旺盛,结薯集中,大薯块多,产量稳定,是一个具有生产潜力的食用加工兼用型高产品种。滇红5号是云南省农科院从越南引进的脱毒试管苗,经过单株选育而成,植株生长旺盛,产量稳定,耐旱性和耐瘠薄能力强,在文山州种植广泛的食用型优质品种。华北553是原华北农科所从胜利百号放任授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短蔓,生长旺盛,结薯早,膨大快,生产潜力大,是一个营养丰富,生食脆甜而多汁的食用型高产品种。

洋白和徐薯18属于白肉甘薯。洋白是从越南引进的白心甘薯,食用口感好,耐贫瘠,在文山州种植广泛,但产量偏低,种质退化严重。徐薯18是徐州农科院从新大紫×华北52-45的回交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叶片中等,生长旺盛,大薯率高,产量稳定,是一个具有生产潜力的加工型高产品种。

遗67-8属于红肉甘薯,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从蓬尾×早熟红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疏散,叶片中等,薯块萌芽性好,抗逆性强的食用型优质品种。桂薯131属于紫肉甘薯,是广西农科院选育的品种,薯形非常美观,商品率高达95%以上,适宜作优质食用型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温度、光照、降水量和土质等环境因素对甘薯生长具有重要影响[8]。文山州横卧云南省东南角,地势多样,即有海拔2991.2 m的薄竹山峰,也有海拔107 m的边境口岸天保镇,州内大多地区为海拔1000-1800 m山地,年平均降雨量800-1900 mm,平均气温15.9-19.3 ℃,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甘薯地方品种资源,为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本实验表明,文山州甘薯种质资源匮乏,血缘关系单调,缺少最基本的自然诱变性,同时文山州甘薯产业存在品种(系)单一、平均单产低和种质退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甘薯经济发展,严重打击薯农的种薯的积极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甘薯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和加工增效优势的认识提高,全州广大农村已将甘薯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富民工程,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加强优质新品种推广力度,把更多更好的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引入文山州,包括加工型甘薯、食用型甘薯、营养型甘薯等等,同时加强自主选育甘薯新品种力度,选育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高抗的各類专用型甘薯新品种,从而为甘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海梅荣,郭华春,周华芬,等.叶片老化对甘薯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3(4):447-451.

[2] 时晓东,刘良勇,李云萍,等.紫色甘薯色素分别的多样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3):166-171.

[3] 王菲,陈怡,冉烈,等.肥料组合对甘薯和品质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2012,34(10):25-29.

[4] 唐忠厚,李强,李洪民,等.紫甘薯主要品质性状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0,25(9):32-35.

[5] 张允刚,房伯平.主要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5-79.

[6] 吕长文,王季春,唐道彬,等.甘薯块根碳水化合物合成与积累动态特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1,26(2):23-27.

[7] 王文质,以凡,杜述荣,等.甘薯淀粉含量换算公式及换算表[J]. 作物学报, 1989,15(1):94-96.

[8] 易九红,张超凡,刘爱玉,等.甘薯生长与环境、栽培因素及内源激素的关系[J]. 作物研究,2012,26(6):719-724.

作者:赵大伟 杨华才 邓国军 孟凡来 黄兴粉 王序英

血缘关系数据分析论文 篇3:

聚焦学科大概念,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前言”中明确指出,各学科课程标准都“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有限的课时,纷繁的知识,这一矛盾在高三階段的学科复习中表现得更加突出。本文尝试以2020年广州市一测文综历史24题的试题讲评为例,运用大概念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试题:(2020年广州市一测文综历史·24题)战国后期的《魏户律》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维护宗法制度       B.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       D.树立法家思想权威

一、样本分析与归因(以花都文科历史为数据样本)

1.数据分析

(1)平均分、难度分析

本题的平均分、得分率较高,难度系数不大;但仍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答错。

(2)干扰项分析

从学生误选的情况来看,主要干扰项为B、D项。

2.错误归因

经过对学生答题情况的调查,特别是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看到“战国后期”,进行时空定位,联系到教材的基本史实,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就直接排除了A。另外,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并发展,就认为这一法律规定是从促进小农经济发展这一目的出发的。一些学生不敢突破教材的束缚,对根据材料得出维护宗法制度非常犹豫,由此造成了失分,也反映出学生在运用材料进行历史解释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以大概念统领试题分析

1.立足材料,把握大概念的内涵

本题以《魏户律》中关于战国时期民间社会生活中“收养、入赘”现象的法律规定为切入点,考查历史学科的大概念:宗法制度。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亲疏关系作为分配家族权利与承担责任的依据。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分封制、宗法制日益崩溃。《魏户律》的规定“禁止无子嗣之家收养其他家的孩子,禁止无力娶妻者入赘女家”,也从侧面反映了战国后期宗法制度遭到破坏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作为统治者,仍然通过立法途径来维护宗法制度,以法护礼,体现出一定的矛盾性,但其本质是从维护统治出发。

梳理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相关史料如下: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

《汉书·贾谊传》:“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鉏耰,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其乱至矣。”

从上面的史料中,一方面可以看出,秦国商鞅变法的强令分异令,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收养、出赘之俗的发展。秦国法律不禁出赘,实际上是破坏了传统的宗法制对家庭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出赘现象对宗法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战国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一书,推算战国后期的各国人口总和有2000万人。伴随人口增长,收养、出赘的现象可能在各国都较为普遍,对原有的宗法社会秩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据《魏户律》:“告相邦:自今以来,叚门逆吕,赘壻后父,勿令为户,勿予田宇。”《魏奔命律》:“告将军:叚门逆旅,赘壻后父……且杀之,不忍其宗族昆弟。今遣从军,将军勿恤视。”魏国颁布《魏户律》和《魏奔命律》对“叚门逆旅、赘婿后父”的惩罚性规定,是从国家和法律层面对这一现象的进行打击和约束,是维护当时行将崩溃的宗法制度,维护宗法社会秩序,进而巩固统治。然而,新兴地主阶级的日益壮大,宗法制的崩溃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汉虽然法律上许可“入赘”,但“赘婿”的社会地位低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汉书·文帝纪》记载“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在当时社会,士农工商的四民制度下,商人地位最低。将赘婿与商人同等对待,二者的社会地位都非常低下。

2.史论结合,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在古代,子嗣是指男性继承人。“在以男性血缘为依据的宗法伦理观念下,入赘男子本非女氏之家男性血脉,其子孙虽然从女氏之族姓,但本质上并非女氏之族……在事实上造成了异姓相养的事实。异姓相养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以父系血缘为依据的宗法制度的基础。”“禁令”不允许异姓男子以收养或入赘方式进入其他家族,是为了保护宗法血缘关系,进而维护宗法社会秩序。

按照推理逻辑,“禁令”执行的结果是无子嗣家庭、无力娶妻者后继无人,不利于家庭的延续和扩大,不利于人口的增长。而小农经济是一种需要劳动力的密集投入的经济形态,进而推理出“禁令”是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材料是对社会生活的现象进行立法约束,没有涉及加强中央集权,且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没有提到法家与其他学派的冲突,需要通过立法来树立法家思想权威;排除C 、D项。

因此,需要学生依据材料,运用逻辑推理的基本规律,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做到史论结合,敢于得出结论,甚至是与原有的知识存在一定的矛盾。

三、注重大概念的纵向拓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政策等也都在不断进行变化,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宗法制度的演变也是如此。如2014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25题: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从秦朝法律“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可见秦朝在法律上将亲子与养子分别看待,依然重视亲子与养子在血缘上的差异,并在法律上加以区分。而西晋时法律规定私拿养子、亲子财物同样无罪来看,是更加注重养子与养父的伦理关系,淡化宗法血缘关系,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后,以“孝”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

从秦、西晋法律规定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体现了政府顺应儒家思想的发展的趋势,将儒家伦理融入法律,淡化血缘关系,进行法律关系的调整,进而维护统治。“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是伴随着法律与道德的融合与分化进行的,其主体脉络就是‘以礼入法’的有选择地互融而形成的礼法文化。”

由此可见,除了掌握宗法制度的基本知识,还需要从纵向时空方面,梳理其变化与传承的关系,进而深入理解宗法制度的内涵与外延:本质、核心、目的、表现、变化等等。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抓住核心概念,进行知识内涵的深入拓展。培养学生面对新情境、新材料的历史试题,能够依据材料,运用逻辑推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史论结合,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本文为广州市花都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高中历史史料解读能力培养研究——以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学为例”(课题立项编号:2016*45)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邹远志.从睡虎地秦简所附<魏户律>看战国后期宗法关系[J].古代文明,2019(01).

[2]李琳琳.从中国古代法律发展谈礼法文化再塑造[J].兰台世界,2014(06).

作者:赵星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下一篇:山区农村中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