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生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2022-09-21

农田生态系统参考文献

[1]胡晓燕,于法稳,徐湘博,牛坤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生态经济:1-20.

[2]吴江梅,田泽众,张海洋,刘凯迪,李民赞,张瑶.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11.

[3]吴江梅,田泽众,张海洋,刘凯迪,李民赞,张瑶.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22,(S1):224-231.

[4]潘开文,何燕,唐亚伟,沈裕虎,张林,潘志芬.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研究专题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04):813-821.

[5]卢闯,胡海棠,淮贺举,田宇杰,石建安,李存军.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效应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2,(21):44-50.

[6]翁翎燕,李伟霄,张梅,谈俊忠.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时空演变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07):1584-1594.

[7]王莉,刘莹莹,张亚慧,董素涵.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解[J].环境科学学报:1-13.

[8]孟娟.温室气体排放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05):185-187.

[9]雷琬莹,李娜,滕培基,郁瑾超,龙静泓.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物料腐解过程及土壤培肥机制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09):1393-1408.

[10]田强龙.半干旱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D].导师:王厚成;魏国孝.兰州大学,2022.

[11]任雪塬,张强,岳平,杨金虎,王胜.环境及生态因子对黄土高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鲍恩比的影响研究[J].气象学报,2022,(02):304-321.

[12]熊文,幸悦,孙晓玉,肖骢,李红涛.长江经济带重点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人民长江:1-14.

[13]谭美秋,崔耀平,马晓哲,刘朋,樊雷,芦艳艳,文雯,陈准.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核算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09):1129-1137.

[14]叶昊天,姜海梅,李荣平.中国东北地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生长季碳交换研究[J].玉米科学,2022,(01):77-85+92.

[15]陈自宏,陈凯,徐玲,柳青,张云娇,石龙敏,彭兴艳,陈家富.滇西保山地区4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J].西南农业学报,2022,(01):209-216.

[16]文双雅,高倩文,高志强,卢俊玮.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01):162-171.

[17]任静,李福夺,尹昌斌,张久东,包兴国,车宗贤.西北河西灌溉区春玉米-绿肥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2022,(01):59-66.

[18]李倩,高阳,王洪博,王兴鹏,杨莹攀.温度升高和干旱对农田生态系统水碳交换动态影响的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21,(12):110-118.

[19]吕一涵,周杰,杨亚东,臧华栋,胡跃高,曾昭海.微塑料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01):1-14.

[20]叶文伟,王城城,赵从举,郑熊.近20年海南岛热带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格局演变[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10):114-126.

农田生态系统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肖盛杨,禹龙,许小铃.基于土地整治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7):1-2.

[22]吴晓华,贺萍.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减排增汇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21,(04):106-112.

[23]郝小雨.黑龙江省30年来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及碳足迹变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1,(08):97-104.

[24]欧阳竹,乔云峰,占车生,孙志刚,于延春,蔡晓光,李发东.地下水-农田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综合试验模拟装置(禹城地下水农田模拟装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07):852-861+750.

[25]杨颖.基于多功能性的耕地土壤健康评价[D].导师:潘贤章;罗庆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

[26]孙小祥,张华兵,于英鹏.江苏沿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公平性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10):56-64.

[27]刘曼,李国栋,任晓娟.农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研究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3):253-267.

[28]郭永奇.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及其碳足迹动态变化[J].东北农业科学,2021,(06):87-92.

[29]叶文伟.海南蕉园与县域尺度农田碳足迹研究[D].导师:赵从举.海南师范大学,2021.

[30]张馨元.锡林浩特市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GPP模拟[D].导师:申维;李愈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1.

[31]裴益乐,李太兴,王克勤,宋娅丽,代立,温昌焘,杨锦泽.不同堆沤方式下秸秆还田对滇中烤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1,(03):65-73.

[32]郭朝琼.太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模拟与优化研究[D].导师:舒强;徐昔保.南京师范大学,2021.

[33]孙大川.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1,(03):100.

[34]陈绍民,杨硕欢,张保成,王丽,胡田田.不同水肥条件下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21,(05):229-238.

[35]陈露,章熙锋,王艳强,高美荣,唐家良.紫色土坡耕地农田生态系统蒸散发与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06):991-1007.

[36]张精,方堉,魏锦达,林佳壕,陈培彬,朱朝枝.基于碳足迹的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J].福建农业学报,2021,(01):78-90.

[37]杨颖,郭志英,潘恺,王昌昆,潘贤章.基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农田土壤健康评价[J].土壤学报,2022,(02):461-475.

[38]谢婷,张慧,苗洁,宋明伟,曾艳琴.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源/汇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05):839-848.

[39]王景发,何海潮.吉林省农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23):101-103.

[40]陈亦晨.基于高分遥感的农田生态系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导师:王万雄.甘肃农业大学,2020.

农田生态系统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李建宇,史梦竹,郭燕青,郑丽祯,吴梅香,傅建炜.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其分布[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0,(06):547-556.

[42]谢五三,段春锋,田红.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变化特征及闭合率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20,(05):130-137+145.

[43]段春锋,田红,黄勇,曹雯,凌新锋.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进展,2020,(05):138-145.

[44]李玉波,刘国辉,许清涛,刘诚敏,王硕,崔祥龙.吉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及碳足迹分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05):37-44.

[45]马笑丹,刘加珍,张彩云.聊城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20,(09):109-113.

[46]李林蔚,王龙昌,吴伊雪,朱茵.重庆市北碚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21,(02):8-16.

[47]段春锋,陈铁喜,田红,徐敏,黄勇,童应祥,何彬方,戴娟,凌新锋,宋阿伟.安徽省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寿县气象局.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Z].项目立项编号:CCSF201928.鉴定单位:上海气象局.鉴定日期:2020-07-16

[48]张玉翠,姜寒冰,张传伟,沈彦俊.2007-2013年华北平原典型灌溉农田生态系统日通量数据集——以栾城站为例[J].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0,(02):40-50.

[49]谢婷.湖北省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源/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导师:宋明伟.华中农业大学,2020.

[50]胡延斌.固原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迁移规律与固碳潜力研究[D].导师:肖国举.宁夏大学,2020.

[51]宋翰雄.基于TRIPLEX-GHG模型的全球农田生态系统氧化亚氮排放模型的构建与模拟[D].导师:彭长辉;朱求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52]陈麟.基于耕地质量评价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研究[D].导师:吴克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0.

[53]徐新良,李嘉豪,申志成,王世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04):877-886.

[54]罗海平,朱勤勤,潘柳欣,宋焱.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演化与空间分异[J].统计与决策,2020,(04):49-52.

[55]祝宏辉,张颖.新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03):340-346.

[56]左昕弘.渝西丘陵区基本农田建设景观融合及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效应研究[D].导师:刘峰.西南大学,2020.

[57]苏文,陈春兰,党廷辉,樊月玲,郝翔翔,何永涛,况福虹,兰中东,李国振,李小军,李小丽,李玉强,热甫开提,苏永中,田振荣,王书伟,吴瑞俊,杨风亭,张玉铭,宗海宏.2005–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站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集[J].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0,(01):56-68.

[58]田容才,文双雅,阳会兵.基于涡度相关法的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J].激光生物学报,2019,(05):415-420.

[59]白义鑫,盛茂银,胡琪娟,高梦迪.贵州喀斯特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差异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9,(05):685-694.

[60]刘静萍,徐昔保.不同管理模式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模拟研究——以太湖流域为例[J].生态学报,2019,(24):9314-9324.

[61]苏艳霞,冯冬霞,徐冠君,唐晶晶,李阁.农田生态系统氨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以开封市某区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5):505-512.

[62]范志浩,周湘红.海口市农田生态系统优化提升策略[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9,(03):67-70.

[63]胡静懿,刘朵,邓志欣,王灏,闫豪杰,邹鹏飞,苏艳霞.开封市某县农田生态系统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及特征[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04):342-346.

[64]李帅,任奚娴.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青海农林科技,2019,(02):54-59+108.

[65]朱燕茹.山东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碳汇时空格局演变[D].导师:王梁;齐善忠.山东师范大学,2019.

[66]刘旭艳,张心昱,袁国富,朱治林,唐新斋,孙晓敏.近10年中国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体pH和矿化度变化特征[J].环境化学,2019,(06):1214-1222.

[67]余漫.土地整治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导师:陈浮.中国矿业大学,2019.

[68]李丹丹.喀斯特山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导师:周成虎;周忠发.贵州师范大学,2019.

[69]陈玮.唐汪川农田生态系统利用与保护的法律问题[D].导师:李忆春.兰州大学,2019.

[70]朱君.基于能值分析的广河县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D].导师:王平.甘肃农业大学,2018.

[71]王进.玛纳斯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导师:王绍明.石河子大学,2017.

[72]李燕.基于农户的农田生态系统能流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导师:李首成.四川农业大学,2016.

[73]高永生.不同经营模式下淠河生态经济带农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D].导师:何方.安徽农业大学,2016.

[74]张永杰.基于能值分析的定西市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D].导师:王平.甘肃农业大学,2016.

[75]郭贝贝.多尺度农用地整治对区域农田生态系统功能影响研究[D].导师:周寅康.南京大学,2016.

[76]杨皓然.潍坊市农田生态系统碳源和碳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导师:宋戈.东北农业大学,2015.

[77]张健.图们江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D].导师:朱卫红.延边大学,2016.

[78]李胜男.迁西县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研究[D].导师:张建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79]时元智.两种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水碳通量变异特征与环境响应[D].导师:崔远来.武汉大学,2015.

[80]黄铃凌.基于能值分析的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D].导师:王平.甘肃农业大学,2013.

[81]刘芬芬.吉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导师:王继红.吉林农业大学,2013.

[82]张微微.关中—天水经济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导师:李晶.陕西师范大学,2013.

[83]张京京.河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时空变化及其效益研究[D].导师:袁再健.河北科技大学,2012.

[84]李美荣.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导师:郑钦玉.西南大学,2012.

[85]申洙林.长沙市农田生态系统战略调整研究[D].导师:邹冬生.湖南农业大学,2011.

[86]曹兴进.农田生态系统多功能价值评估[D].导师:周曙东.南京农业大学,2011.

[87]杨雪梅.江苏省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导师:卞新民.南京农业大学,2011.

[88]张文龙.镇域尺度农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及地表有机碳储量研究[D].导师:李玉环.山东农业大学,2011.

[89]闫鹏.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D].导师:卞新民.南京农业大学,2011.

[90]降同昌.西北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D].导师:巩杰.兰州大学,2010.

[91]付静尘.丹江口库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影响因素的情景模拟研究[D].导师:韩烈保.北京林业大学,2010.

[92]颉鹏.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时空演变研究[D].导师:蔺海明.甘肃农业大学,2009.

[93]张雪松.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特征及冠层上方碳通量的模拟[D].导师:申双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

[94]王静.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问题分析[D].导师:杨改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95]曲奕威.豫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研究[D].导师:林同保.河南农业大学,2008.

[96]李晶.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稳定性评价[D].导师:许皞;门明新.河北农业大学,2007.

[97]赵九红.句容市五种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研究[D].导师:刘德辉.南京农业大学,2006.

[98]杨志新.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价研究[D].导师:郑大玮;文化.中国农业大学,2006.

[99]赵荣钦.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及增汇技术研究[D].导师:秦明周.河南大学,2004.

[100]庞庆.四川农田生态环境问题及川中紫色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导师:王益谦.四川大学,200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审计失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发表教研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