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2022-11-09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参考文献

[1]孟琢.游观:范畴之外的中国哲学风景[J].哲学动态,2022,(10):46-48+127.

[2]杜保瑞,张雅迪.中国传统知识论问题意识之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0):57-64.

[3]强以华.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庄子哲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538-544.

[4]杨国荣.走进历史的深层——关于重写中国哲学史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22,(06):5-19+204.

[5]叶晴.中西双重视域下比较哲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西部学刊,2022,(10):173-176.

[6]苏德超.哲学的标准与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合法性——现代中国哲学探索的一个核心问题[J].社会科学文摘,2022,(04):33-35.

[7]苏德超.哲学的标准与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合法性——现代中国哲学探索的一个核心问题[J].中州学刊,2022,(02):101-110.

[8]杨国荣.何为哲学与如何做哲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37-43.

[9]陈来.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J].文史哲,2022,(01):35-47+165-166.

[10]徐久琳.贺麟的中西哲学观及其当代价值[J].华夏文化,2021,(04):27-30.

[11]方松华,熊务丰.中西哲学比较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构建[J].学术月刊,2021,(12):5-12.

[12].中国哲学的分析化与分析哲学的中国化[J].哲学分析,2021,(05):3.

[13]俞宣孟.结束依傍,探根寻源[J].哲学分析,2021,(05):40-57+197.

[14]田芳,邹晓东.“本土化”转向的活例:《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J].孔子研究,2021,(03):33-50+157.

[15]蒋伟胜,郝颖颖.把工夫论作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新范畴[J].哲学家,2020,(01):78-86+230.

[16]张小星.从西方“哲学诠释学”到中国“哲学训诂学”建构[J].浙江社会科学,2020,(12):102-106+137.

[17]王齐.作为“学问”和“思想”的西方哲学研究——从《中国哲学的矸菀砂浮芬晃奶钙餥J].哲学研究,2020,(11):48-55+128-129.

[18]赖晓彪.非洲哲学的“普遍性”难题与出路[D].导师:林子赛.浙江师范大学,2020.

[19]耿慧.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探析[D].导师:李凯.西南大学,2020.

[20]乔清举,马啸东.当代中国哲学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元理论变换的视角[J].河北学刊,2020,(01):1-10.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张东辉.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J].学术界,2019,(11):26-38.

[22]陳立驤.理解、詮釋與分判中國哲學的一組參照系——「分解的思路」以及「全體論與整體實存的思路」[A].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生命哲学的新发展”项目组、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老子书院·抱朴讲堂.2019第二届中国哲学真理观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洲生命哲学的新发展”项目组、人民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老子书院·抱朴讲堂: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2019:59-71.

[23]张允熠.利玛窦与西方哲学的中传及对中国哲学的发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05):121-128.

[24]丁今博.中西哲学差异的起源探究[J].时代报告,2019,(06):100-101.

[25]朱舒然.论《庄子》的哲学翻译[D].导师:乔清举.中共中央党校,2019.

[26]乐晓旭.二程“理”与柏拉图“理念”比较研究[D].导师:沈顺福.山东大学,2019.

[27]吴秀怡.从理雅各《中庸》英译本偏差看中西哲学传统差异[D].导师:叶苗.温州大学,2019.

[28]张志伟.何谓“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从西方哲学的视角看[J].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8,(01):3-22.

[29]蔡禹僧.复,见天地之心——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对西方哲学“上帝存在的证明”的超越[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82-89.

[30]刘妍彤.中国哲学的土腥气魅力——从中西方哲学的大同小异说起[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6):70-71.

[31]乔清举.“哲学”的期待:“中国哲学”学科研究反思[A].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哲学与中国(2016年春季号)[C].: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2017:46-69.

[32]唐卓.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及经验教训研究[D].导师:韩秋红.东北师范大学,2016.

[33]林正萍.董仲舒道德本体思想研究[D].导师:张怀承.湖南师范大学,2016.

[34]梅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浅析——以老子和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为例[J].青春岁月,2015,(21):222+221.

[35]李承贵.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研究——探寻20世纪中国哲学复杂生成的一种视角[J].哲学动态,2015,(05):36-42.

[36]朱维毅.论唐君毅对黑格尔哲学的诠释与消化[D].导师:李清良.湖南大学,2015.

[37]方杨.李石岑中国哲学史辨析[D].导师:李伏清.湘潭大学,2015.

[38]张添发.冯友兰境界论研究[D].导师:范鹏.西北师范大学,2015.

[39]夏晓牧.从“智的直觉”看牟宗三的哲学贡献[D].导师:赵士林.中央民族大学,2015.

[40]黄勇,陈乔见.如何在西方哲学语境中做中国哲学:以儒学研究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3-25+46.

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黄玉兰.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D].导师:王向清.湘潭大学,2014.

[42]杨凯.后殖民视域下的陈荣捷哲学典籍英译研究[D].导师:唐艳芳.浙江师范大学,2014.

[43]曾维术.哲学还是道学?——从西方哲学的困境看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96-103.

[44]朱光亚.中国哲学的以人为镜和西方哲学的以自然为镜[J].理论月刊,2014,(01):59-61.

[45]汪信砚.中国哲学传统的三重变奏[J].学术月刊,2013,(09):43-50.

[46]龚晓珺.哲学的民族性研究[D].导师:贺金瑞.中央民族大学,2013.

[47]王瑜.冯友兰哲学观研究[D].导师:史鸿文.郑州大学,2013.

[48]高梦娇.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王船山的有无之辨[D].导师:高新民.华中师范大学,2013.

[49]解原.“道”与“水”[D].导师:潘忠宇.宁夏大学,2013.

[50]唐嘉励,张瑶.中国哲学学会西方哲学分会第五届“古希腊哲学论坛”会议综述[J].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2,(02):169-171.

[51]吉钰佩.现代中国哲学构建的语言学反思[D].导师:邓辉.湘潭大学,2012.

[52]张蓬.“在”与“在者”的分别——从中国哲学语境看西方哲学把握“存在”问题的方式[J].学术研究,2012,(04):7-13.

[53]张东鹏.中国哲学与围棋之道[D].导师:颜炳罡.山东大学,2012.

[54]吴晓明.《精神现象学》的劳动主题与马克思的哲学奠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4-21.

[55]陈章.“Being”、“Ontology”、“Metaphysics”的内涵及关系[D].导师:辛景亮.淮北师范大学,2010.

[56]赵涛.朱谦之的哲学与哲学史研究[D].导师:徐水生.武汉大学,2010.

[57]冀志强.美学沉思与中国哲学观论[D].导师:吴家荣.安徽大学,2010.

[58]周可真.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观上的会通——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元哲学及方法论思考(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03):189-200.

[59]黄玉顺.当代性:“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的共同场域(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03):176-188.

[60]贺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03):127-138.

[61]袁祖社.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话:问题视域、主题向度与价值真蕴(英文)[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03):151-162.

[62]李淑敏.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中的中国哲学观研究[D].导师:程恭让.首都师范大学,2009.

[63]王春梅.简论西方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关系[J].黑龙江史志,2009,(02):109-110.

[64]王欣欣.当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突破口——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互动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06):63-66.

[65]岑孝清.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解构与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J].桂海论丛,2008,(06):50-52.

[66]贺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J].中国社会科学,2008,(05):42-47+204-205.

[67]彭国翔.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的再反思——“援西入中”及其两种模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04):77-87.

[68]王光明.中国哲学可补西方哲学之短[N].深圳商报,2007-05-27(A12).

[69]石书蔚.安乐哲孔子哲学研究与中西哲学会通[D].导师:张连良.吉林大学,2007.

[70]何柳.中国哲学世界化的典范——冯友兰早期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的融摄[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13-15.

[71]张耀南.新大人论:西方哲学之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环节[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04):72-76.

[72]雷敦和.定义与系统: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别与结合的可能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27-34.

[73]余卫国.西方哲学主题的历史转换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性问题[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33-38.

[74]宋宽锋.学院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西方哲学参照系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05):55-59.

[75]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汇通的基础[A].《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2005:147-152.

[76]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3):16-21.

[77]刘军平.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D].导师:郭齐勇.武汉大学,2005.

[78]杨永庚.全球化视野下关于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关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8-21+25.

[79]张汝伦.他者的镜像:西方哲学对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影响[J].哲学研究,2005,(02):55-60.

[80]李翔海.重写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向度与方法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4,(06):82-89+205-206.

[81]张世保.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互动──以现代性为中心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87-92.

[82]陈卫平.西方哲学的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J].学术月刊,2004,(07):8-11.

[83]周璇.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代化时代[D].导师:柴文华.黑龙江大学,2004.

[84]陈爱梅.论批判的思维方式[D].导师:韩秋红.东北师范大学,2004.

[85]赵敦华.BEING: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从《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说起[J].江海学刊,2004,(01):18-24.

[86]陶德麟.也谈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对李廉《中国哲学与希腊哲学》一书的简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37-38.

[87].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05-08(002).

[88]柯雄文,施忠连,李武进.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影响[J].时代与思潮,2000,(00):173-199.

[89]柯雄文,施忠连,李武进.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史发展的影响[A].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2000:179-205.

[90]刘学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断想[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2):31-36+175.

[91]刘放桐.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1996,(03):10-16.

[92]高清海,孙利天.论20世纪西方哲学变革的主题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走向──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哲学变革[J].江海学刊,1994,(01):97-104.

[93]刘恒健.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兼与张世英先生商榷[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3):40-46.

[94]潘德荣.在西方哲学的核心中重建中国哲学——美国华裔学者成中英评传[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2):84-90.

[95]潘德荣.在西方哲学的核心中重建中国哲学——美国华裔学者成中英评传[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2):84-90.

[96]李志林.成中英教授谈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哲学世界化[J].探索与争鸣,1987,(06):66-67.

[97]A.-T.蒂米尼卡,高地.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对话[J].哲学译丛,1987,(05):67-71.

[98]程星.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反思——王浩教授讲学纪略[J].国内哲学动态,1986,(11):7-9.

[99]许思园.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面貌之不同[J].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02):83-89+63.

[100]郭云鹏,曹锡仁.从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中看中国哲学史的特点[A].陕西省哲学学会.论文选集——陕西省哲学学会一九八〇年年会[C].陕西省哲学学会:陕西省哲学学会,1980:303-3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乡镇农田水利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西方现代艺术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