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品德测评论文参考文献

2022-10-20

学生德育品德测评论文参考文献

[1]冯建军.测量时代的德育评价:难为与能为[J].中国电化教育,2022,(01):1-8.

[2]万昌福.基于云平台开展OSL品德测评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S1):153-157.

[3]张茜,唐云,谷传华.在中小学生品德评价中引入他评方法的利弊[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04):92-96.

[4]田海霞,李晓梅.品德测评和活动分析为学校德育把脉[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8):55-56.

[5]文军庆,毕海滨.中小学生品德发展测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9,(04):100-103.

[6]钱靖,张晗.高职院校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山西青年,2019,(05):44.

[7]井影,赵志远.基于大学新生思想品德测评的高校德育管理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267-268+274.

[8]李婧娟.中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评价研究[D].导师:蒋国海.湖南师范大学,2015.

[9]熊丽华.浅谈高职学生德育测评[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66-167.

[10]鲍金琳.我国台湾地区小学品德测评实践与启示[J].中国德育,2013,(16):6-9.

[11]李顺锁,黄小林.浅谈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使用乘法的必要性[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36-37.

[12]卢晓晓.初中生尊重他人态度测评研究[D].导师:沈晓敏.华东师范大学,2013.

[13]夏静.基于民主管理的德育考量设计[J].青年与社会,2013,(03):248-249.

[14]周荣华,邹玉玲,李立,余光忠,欧阳效兴,李娜,冯丽荣.卫生类中职学校“X+1”德育模式调研[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2,(06):93-96.

[15]王鹏,孙伟.学生品德测评的国际比较[J].中国德育,2012,(18):26-30.

[16]方黛春.高职学生品德测评体系实践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9,(04):139-141.

[17]毛利丹.学生品德测评的反思与重构——档案袋评价理念的解读与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07):45-48.

[18]高国平.生活叙事,让品德评价无痕[J].小学德育,2008,(05):11-13.

[19]易瑞洁.教育统计与德育评价[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1):207-209.

[20]李启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优化学校德育环境[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6,(06):50-51.

[21]黄旭.形成性小学德育评价研究[D].导师:易连云.西南大学,2006.

[22]李荆.浅析品德测评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基本问题[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3):56-59.

[23]骆光荣.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教师版),2005,(05):4.

[24]陈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研究[D].导师:佘双好.武汉大学,2005.

[25]张体松.浅论学校德育规范建立的原则[J].班主任,2004,(07):7-8.

[26]杨菁.职校学生品德综合测评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4,(10):5-7.

[27]廖英,檀传宝.中小学思想品德测评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5):79-82.

[28]周玉云.当代高中生品德测评研究[D].导师:万文涛.江西师范大学,2003.

[29]徐明华.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D].导师:宋鲁闽.福建师范大学,2003.

[30]王健敏.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2,(01):39-43.

[31]蔡爱卿.加强综合素质测评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1,(06):51-53.

[32]杨峰.初中生品德发展测评量表的研制[D].导师:白先同.广西师范大学,2000.

[33]郭睿,苗元.论心理技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科研,1999,(01):30-31+56.

[34]王德峙.指导学生用好《品德测评手册》和《品行实录卡》[J].上海教育,1996,(03):21.

[35]汤萌.当前学校品德测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02):59-60.

[36]张巍.学生品德评价方法比较研究[J].阴山学刊,1995,(04):91-94.

[37]肖先绪.思想品德特点与品德测评刍议[J].教育科学,1995,(03):23-25.

[38]陈旭.品德情境测评法在学生品德测评中的应用[J].学科教育,1995,(06):41-45.

[39]肖鸣政.当前品德测评方法改革趋向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5,(01):87-93.

[40]宋浩杰.注重品德测评工作的科学性、教育性[J].上海教育,1995,(02):20.

[41]李亚东.现行学生品德测评刍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1):56-59.

[42].高等院校学生品德测评及其结果评介[J].中国林业教育,1994,(S1):27-29.

[43]王纬虹.综合测评 以评促教[J].中小学管理,1994,(11):38-40.

[44]刘福安.德育工作的量化管理[J].渤海学刊,1994,(03):67-69.

[45]肖鸣政.OSL品德测评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实验[J].江西教育科研,1994,(02):29-32.

[46]朱洪祥.试论中小学学生操行评定的新特点[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4):37-42.

[47]张静.历史教学中学生品德发展心理测评问题初探[J].历史教学,1993,(10):33-38.

[48]肖鸣政.关于思想品德测评目标分类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03):49-55.

[49]胡桂兰

,潘亚青.大学生德育成绩综合测评新探[J].丽水师专学报,1986,(03):70-7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山区农村中学教育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动画艺术语言多元化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