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2022-10-20

金融专业硕士参考文献

[1]刘健,毕然.“4321”模式在高校专业型硕士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以金融专硕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22,(02):62-68.

[2]林立洪.地方院校金融硕士双导师培养模式优化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03):220-223.

[3]苏飞,周云妍,翟利利.国内外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比研究[J].高教学刊,2021,(35):26-28+32.

[4]左晓慧,刘思远.金融专业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经济师,2021,(11):185-186.

[5]杨馥,刘树枫.金融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9):129-131.

[6]陈怡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体系的构建路径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06):24-28.

[7]陈学军,刘鑫.产教融合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1,(14):68-70.

[8]牛似虎.加强金融专业硕士应用能力课程建设的思考——以“金融衍生工具”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1,(17):99-101.

[9]王景河,贾硕.基于校企全面合作的我国金融专硕培养模式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01):115-116.

[10]郭新帅,苟小菊,谭思晨雨.金融硕士业界导师制度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10):5-7.

[11]张根文,万和悦.“校企行”联合培养金融专业硕士模式创新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126-131.

[12]马丹丹.双一流背景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价值方向与实现路径研究——以XX学院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6):72-73.

[13]苗长青,王鹏程.金融专硕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发展“五力”实践模型的构建[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12-116.

[14]陈健,张镇宇.金融科技化背景下高校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研究——基于209所院校的调研分析[J].当代会计,2020,(09):136-138.

[15]吴婧,李国柱.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6):55-56.

[16]方舒,谢诗东.金融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框架与本土发展[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02):5-15.

[17].渤海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简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2.

[18]蔡洋萍,曾磾璇.高等农林院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05):86-88.

[19]王满仓,刘希章.西北大学金融学专硕“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9,(09):38-39.

[20]邓荣荣,陈鸣.校企合作培养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的模式、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9,(27):73-75.

金融专业硕士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申韬,郑炫.新时期地方院校金融专硕“双导师”队伍规范建设探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04):133-138.

[22]高汉,郑甜.金融专业硕士法商复合特色案例库构建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07):54-55.

[23].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简介[J].上海经济研究,2019,(07):2+129.

[24]陈芳.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国际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6):97-98.

[25]张建军,史文霞.“双一流”背景下专业硕士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02):35-41+49.

[26]王立荣.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公司金融》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09):174-175.

[27]申韬,李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调查与探析——以广西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8,(12):103-108.

[28]张杰,江世银,吴雪华.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的模式与运行机制——基于南京S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案例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8,(06):81-85.

[29]傅巧灵,赵睿.地方高校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基于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151-152.

[30].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高薪诚聘人才[J].管理世界,2018,(10):233.

[31]郭希智,梁琛,刘政永.金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8,(19):279.

[32].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高薪诚聘人才[J].管理世界,2018,(09):193.

[33]王俊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19):88-90.

[34]房燕.案例教学在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私募股权投资管理》课程为例[J].时代金融,2018,(14):280-281.

[35]史达.金融和会计专硕国际化特色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155-156.

[36]傅巧灵,赵睿.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J].时代金融,2018,(02):315-316.

[37]张杰,吴雪华.我国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以金融专业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06):36-40.

[38]曹源芳,蔡则祥,张杰.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09):73-75.

[39]刘骅,张婕.基于“校企协同”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7,(02):69-73.

[40]马子悦,张力玮.卓越之路:教师、学生与学科文化——访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金融硕士专业常务主任奥利维尔·博飒德[J].世界教育信息,2017,(12):3-7.

金融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叶玲君,王珺.基于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模式改革的研究——以华东地区非211、985高校为主[J].时代金融,2017,(09):55-56+61.

[42]王韧.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学理论,2017,(03):209-211.

[43]王谦,管河山.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01):98-99+105.

[44]刘健,熊文英.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特色及问题的探讨[J].科技广场,2016,(12):89-93.

[45]李治国.基于能力框架的金融专业硕士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04):68-72.

[46]谢常绿,王修华.我国金融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为例[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04):89-93.

[47]郭红玉,张运龙.高等教育功能视角下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定位[J].金融管理研究,2016,(01):1-10.

[48]罗春婵.“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转变探析[J].金融管理研究,2016,(01):11-20.

[49]张震,王周伟.新科技革命背景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研究[J].金融管理研究,2016,(01):21-33.

[50]王家华,张杰,谷瀛.校政企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效果评价研究——基于南京市某高校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调研[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05):161-166.

[51]邓建.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调查分析——以江西省内三所高校金融专硕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6,(04):7-11.

[52]王家华,王瑞.校政企研联合培养金融硕士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1):80-85.

[53]杨洁,辛灵,孙超.金融学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方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2):209.

[54]王洁.国际商务硕士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初探——基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J].考试周刊,2015,(89):158-159.

[55]杜湘红,张涛.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双师”制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187-188.

[56].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J].经济研究,2015,(06):198.

[57]姜伟.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183-184.

[58]周艳荣.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5,(02):121-123.

[59]李国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6):49-52.

[60]刘军君,唐亚晖,付琼.吉林省金融高层次人才需求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启示[J].时代教育,2015,(01):40.

[61]刘东彪.英语专业硕士金融翻译课程教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8):142-143.

[62]丁勇,陈凯.航空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4,(18):125-127.

[63]周春喜.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04):60-64.

[64]曾海舰.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公司金融》课程教学探讨[J].金融教育研究,2014,(02):70-75.

[65]尹情.巾帼智慧——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原金融学院院长朱新蓉[J].财政监督,2014,(10):13-17.

[66]孙龙建,辛清.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01):93-95.

[67]潘慧峰,丁志杰,余俊洋.国外知名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特色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9):55-58.

[68]吴晓求.发展金融专业硕士的战略思考[J].中国金融,2013,(17):69-70.

[69]吕红娟.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处理几个关系[J].商,2013,(13):225.

[70]吕红娟.全日制金融专业学位“双导师”制[J].中外企业家,2013,(10):189+191.

[7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金融硕士教育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01):2.

[72]高靓,万玉凤.专业硕士:穿新鞋走老路[J].教育,2012,(35):28-29.

[73]黄晓勇,张菀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与培养模式研究——以金融专业硕士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6):11-15.

[74].重庆大学教授、金融学专家——曹国华[J].当代经济,2012,(20):1.

[75].福州大学管理学院——蓬勃发展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2+113.

[76]阎石.全球化下的金融教育改革及专业硕士培养[J].中国证券期货,2012,(06):215-216.

[77].热烈祝贺广东金融学院获批金融专业硕士招生权[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2,(01):129.

[78]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01):48-51.

[79]李丹.河北金融学院获金融专业硕士授予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5):82.

[80]曹伟.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J].人力资源管理,2011,(04):144.

[81]李明.我国农科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导师:胡涌.北京林业大学,2011.

[82].金融学专家——朱新蓉[J].当代经济,2011,(05):1.

[83]王伟,黄晓鸥.英国金融法专业硕士课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服务法评论,2010,(01):448-458.

[84]彭建刚,周鸿卫,周行健.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2):26-28.

[85].年轻成就梦想——孙红伟[J].科技智囊,2005,(12):140-142.

[86]杨芬.我国房地产证券化模式探索[D].导师:赵秀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87]李冬梅.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研究[D].导师:赵秀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88]王圣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D].导师:王向荣.山东科技大学,2004.

[89]蒋代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监管研究[D].导师:王向荣.山东科技大学,2004.

[90]陈晓娜.中国利率市场化若干问题研究[D].导师:王向荣.山东科技大学,2003.

[91]沈传河.嵌入期权对公司债券价值的影响研究[D].导师:王向荣.山东科技大学,2003.

[92]冯建军.工商银行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导师:吴国华.山东科技大学,2003.

[93]杨晓宁.云南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推行研究[D].导师:顾幼瑾.昆明理工大学,2002.

[94]田灿明.中国商业银行投资理念研究[D].导师:李毅.昆明理工大学,2002.

[95]王彦斌.金融全球化下我国利用外资及对外投资战略研究[D].导师:邹平.昆明理工大学,2001.

[96].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各系、所1994-199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J].南开经济研究,1996,(01):81-82.

[97]孟汇丽,徐伯良.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质量检查和评价的工作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7,(05):47-51.

[98].陕西财经学院198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试题(金融专业用) [J].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04):80.

[99].陕西财经学院198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试题(金融专业用)[J].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2,(04):85-86.

[100].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录取1982年度硕士研究生[J].金融研究,1982,(08):2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地理生态课堂生态理论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初级中学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