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形象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2022-09-18

文学翻译形象思维参考文献

[1]张珍珍.施蛰存旧体诗词创作论[D].导师:李遇春.华中师范大学,2021.

[2]雷贵旺.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语文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导师:余祖坤.华中师范大学,2020.

[3]郭晓宇.《阳光下的夜》(1-7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导师:张利萍.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4]孙宇.文学图像论视域下莫言小说英译本封面图像内涵解析[J].当代作家评论,2020,(01):182-190.

[5]何维克.张友松的翻译观[J].长江丛刊,2019,(23):47-48.

[6]舒琴.《青铜葵花》中儿童语言特征的英译研究[D].导师:舒奇志.湘潭大学,2019.

[7]杨琴,李梓.文学作品翻译中译者的形象思维运用——以查尔斯·弗雷泽的小说《夜树林》译文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23):161-162+165.

[8]周频.语言与思维(语言哲学专题)微论坛纪实[J].当代外语研究,2016,(04):8-15.

[9]黄亚星.文学翻译中应该注意的若干点——林译与我译之我观[J].明日风尚,2016,(12):255-256.

[10]魏慧.《单手掌声》(27-38章)翻译报告[D].导师:颜方明.暨南大学,2017.

[11]李婧妍,于玲玲.从体裁角度谈文学语体翻译[J].林区教学,2016,(03):60-61.

[12]张振波.穆丽尔·斯帕克小说《简·布罗迪老师的青春》的翻译报告[D].导师:杨成虎.宁波大学,2017.

[13]邵春美.译者主体性思维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06):53-56+102.

[14]王优.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D].导师:汪国胜.华中师范大学,2015.

[15]旷新年.从写实主义到现实主义——中国新文学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接受与阐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70-83.

[16]刘晓玲.翻译美学视角下的《道德经》英译研究[D].导师:徐良.青岛大学,2014.

[17]兰兰.解构主义视角下英汉翻译中的再创造[D].导师:范武邱.中南大学,2014.

[18]刘翠娟.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及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4):92-93.

[19]韦祖安.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分析[J].芒种,2013,(18):153-154.

[20]严欢.《神马东西》的儿童文学特征及汉译[D].导师:曹波.湖南师范大学,2013.

文学翻译形象思维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张鑫怡.入乎其内,出乎其外[D].导师:高宁.华东师范大学,2014.

[22]曹春梅.高中现代诗教学中的文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导师:潘庆玉.山东师范大学,2013.

[23]王亚美.从认知语言学看视觉化翻译——以诗歌翻译探析[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10):18-22.

[24]倪捷鸣,钱志富.翻译思维观照下的诗歌翻译[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07):129-131.

[25]李茂.接受理论视角下儿童文学英汉翻译的研究[D].导师:李玉英.江西师范大学,2012.

[26]杨倩.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D].导师:谭好哲.山东大学,2012.

[27]黄圆圆.“但闻其声,如见其人”[D].导师:高宁.华东师范大学,2012.

[28]宋蕾.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传记文学翻译的影响[J].东南传播,2012,(02):137-138.

[29]安新奎.文学翻译中译者形象思维的认知心理学透析[J].中国俄语教学,2011,(04):65-70.

[30]樊慧敏.浅谈文学翻译中的言外之力[J].文学界(理论版),2011,(08):69-70.

[31]卢会会.论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情感移植[J].电影文学,2011,(13):150-151.

[32]杨红艳,王甜丽.从《苔丝》中译本情感的传递谈直译和意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3):88-90.

[33]旷爱梅.文学翻译中的“视觉化”思维过程[D].导师:蒋洪新.湖南师范大学,2011.

[34]卢忠雷.翻译中美感的再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75-77.

[35]李佩瑾.翻译美学视角下小说汉译中译者的形象思维探究[D].导师:杨全红.四川外语学院,2011.

[36]卢忠雷.译美——翻译之难也,翻译之重也[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2):173-174.

[37]安新奎.文学翻译中形象的再现[J].俄语学习,2011,(02):42-49.

[38]郑亚敏.解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语言模糊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31-132+135.

[39]马志波.从翻译美学理论看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译者的形象思维[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7):76-78.

[40]麦合木提·麦麦提.文学翻译中的两种问题[J].民族翻译,2010,(02):43-45+83.

文学翻译形象思维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徐静晶.论非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导师:姚锦清.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2]肖跃田.文学翻译中灵感思维的认识与体现[J].外语教学,2010,(03):106-109.

[43]高宁.高慧勤翻译艺术研究——兼论文学翻译与形象思维的关系[J].东方翻译,2009,(02):63-68.

[44]孙雪梅,孙易君.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影视翻译策略[J].电影文学,2009,(20):143-144.

[45]吴振兰.浅谈文学翻译中形象思维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7):124-125+127.

[46]陈娟.论陌生化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的实现[D].导师:汪小玲.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47]孙婷,申志勇.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105-108.

[48]黄信.翻译思维中的形象思维[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2):18-20.

[49]张海燕.译者素质与翻译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5):130-132.

[50]房春红.形象思维——文学翻译的关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68-69.

[51]云虹.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审美[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06):71-72.

[52]朱燕.关联性与文学翻译中的意境美保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3):14-18.

[53]高攀.英汉翻译中的“再创造”:翻译研究中一个久远而又新生的话题[D].导师:范武邱.中南大学,2007.

[54]杨剑.奈达翻译理论在古典和歌汉译中的接受与应用研究[D].导师:王蜀豫.四川大学,2007.

[55]宋晓春.论文学翻译中情感移植实现的心理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7,(02):200-203.

[56]刘彦.文学翻译中的艺术要求[J].理论界,2006,(S1):98-99.

[57]金秀敏,许婺.模糊性在《诗经》翻译中的运用[J].沈阳大学学报,2006,(06):106-110.

[58]叶宬.文学翻译的创造性[D].导师:张春柏.华东师范大学,2006.

[59]蔡立胜.小说翻译创造性研究[D].导师:傅惠生.华东师范大学,2006.

[60]韦佳.形象思维在翻译中的作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102-104.

[61]王少飞.文学翻译的“归化”和“异化”[D].导师:刘宝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62]何明珠,李海军.英译汉与形象思维[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04):111-116.

[63]胡春晓.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D].导师:姜治文.重庆大学,2005.

[64]郭玉梅.从文学作品翻译者的角色看翻译再创造的必然性与局限性——读《包法利夫人》三个译本有感[A].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天津外国语学院.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天津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化编辑部,2004:99-102.

[65]高建平.现代文艺学几个关键词的翻译和接受[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16-25.

[66]刘建华.古诗意境英译分析[D].导师:卜玉坤.吉林大学,2004.

[67]刘立胜.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文学翻译对等[D].导师:文军.重庆大学,2004.

[68]李倩.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D].导师:王顺东.西南石油学院,2004.

[69]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导师:朱栋霖.苏州大学,2004.

[70]张琼.文学翻译中文化"传真"的制约因素与形象转换[J].湘南学院学报,2004,(01):75-78.

[71]李海军

,吴迪龙.科技翻译与形象思维[J].科技英语学习,2003,(12):31-32.

[72]陈晓勇,蒋小元.形象思维与文学翻译[J].零陵学院学报,2003,(02):160-162.

[73]龚光明.形象思维与翻译[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4):93-96.

[74]龚光明.意象翻译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02):23-27.

[75]龚光明.形象思维与翻译[J].理工高教研究,2002,(02):103-104.

[76]王瑞祥. 文学语言儿语化问题辨析[J].幼儿教育,2002,(03):10-11.

[77]邓涛.译者的阅读行为[D].导师:辛献云.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

[78]范勇.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外语学刊,2001,(02):85-89.

[79]谢云才.义理寓于形象 言传重在意会——谈文学翻译的形象思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29-32.

[80]李智.漫谈文学翻译中的形象思维[J].山东外语教学,2000,(03):39-41.

[81]陈许.论文学翻译的艺术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58-62.

[82]左自鸣.试论文学翻译的感情移植[J].广西师院学报,1999,(04):66-69.

[83]蔡耀坤.文学翻译的审美和再现──兼谈文化对比[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41-45.

[84]蔡耀坤.文学翻译的审美和再现——兼谈文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1996:369-377.

[85]孟国华.从信息论角度研究文学翻译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106-111.

[86]许钧.形象与翻译——评《追忆似水年华》汉译隐喻的再现[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3,(01):86-94.

[87]陆云.拟声译法在英译汉中的运用[J].广西师院学报,1993,(01):92-95.

[88]穆雷.用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进一步探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02):68-71+45.

[89]袁洪庚.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概念[J].兰州大学学报,1990,(01):144-150.

[90]张成柱.模糊学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1988,(Z1):8-11.

[91]罗山川.形象思维与信达雅[J].中国翻译,1988,(05):9-10.

[92]蔡耀坤.文学翻译与形象思维[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2):88-92+102.

[93]王秉钦.文学翻译与逻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8,(03):29-35.

[94]陈殿兴.试论笔译中的思维问题[J].外语教学,1988,(01):90-91.

[95]徐育才.论思维与翻译[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1):100-102.

[96]陈锌.阅读心理转换是文艺翻译再创作的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05):63-65.

[97]徐育才.论思维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987,(03):41-45.

[98]展凡.文学翻译的指导原则与主要方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7,(01):61-64.

[99]达韧.自动化仪表专业英译汉讲座——第七讲 从抓好词语的翻译入手[J].自动化仪表,1984,(02):38-39+28+33.

[100]肖时占.阅读我国古诗英译的几点体会[J].教学研究(社会科学版),1982,(02):70-73+8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本构关系设计建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差异化经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