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与自尊关系述评

2022-09-12

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B a r o n&Richardson, 1994) 。影响攻击的人格因素包括很多方面, 自尊就是其中之一。自尊是指任一个体对自己的重要感和悦纳感。James认为自尊=成功 (s u c c e s s) /抱负水平 (pretension) , 即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的比值。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传统观点认为低自尊者由于有较多负面的自我评价, 因此容易有更多的攻击行为 (Bargh&Tota, 1988;Gotlib&Olson, 1983) 。但随着各种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假设提出质疑, 如Baumeister等人认为, 攻击行为 (aggression acts) 与自尊 (self-esteem) 可能无相关, 但被威胁的自我中心 (threatenedegotism) 与攻击相关。Bushman等人认为自恋与被侵犯可能导致高水平的攻击。因此可以发现, 攻击与自尊的关系变得复杂和不确定。本文试图在前人基础上对攻击和自尊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目的在于对两者关系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和比较,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已有研究的疑问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 传统观点

长期以来, 低自尊导致攻击行为的假设被广泛接受。一种观点认为高自我价值感者有着关于自己的一系列正面看法, 普遍认为自己是比较出色的、有能力的、受人喜欢的, 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B a u m g a r d n e r, 1 9 9 0;B r o w n, 1986l;Marsh, 1986;Pelham&Swann, 1989) ;而低自我价值感者则有较多负面的自我评价, 且有更多的攻击行为 (B a r g h&T o t a, 1988;Gotlib&Olson, 1983) 。这些人之所以惹是生非, 挑起事端, 目的是用攻击行为以激起社会和他人对他们的关注。

Toch提出了一种“低自尊与暴力之间的补偿性关系”, 即低自尊的人使用暴力作为一种获得自尊的方式。这种观点与上文提到的假设类似, 这种假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当作毫无疑问的结论而被引用在各种文献资料中, 即缺少自尊的人希望通过暴力方式来获取自尊, 比如采用攻击行为以控制他人, 且暴力与自尊水平呈此消彼长的关系。

另外, 亚文化理论 (subculture theory) 认为少数民族的人们由于受到社会不公平的待遇, 其自尊难以维护, 导致自尊水平较低, 因此其生活中的攻击行为盛行。限定论 (1imitmiontheory) 认为, 个体的攻击性与童年环境和父母的教养风格有关。冷漠型的父母其孩子自尊心低于平均水平, 而且很可能会有攻击行为。这种情况也存在于遭受父母情感冷漠对待并且被体罚的孩子中 (Eron等, 1991) 。

2 讨论

由上文可知, 传统的低自尊引发攻击的观点缺少确切的实证依据。有些学者认为自尊水平与攻击之间无相关, 而是自尊的稳定性与攻击相关:不稳定的高自尊引起攻击, 而稳定的高自尊者则很少攻击别人。有些学者认为自恋无论是作为一种与不稳定高自尊相关的特质还是作为高自尊的一个子集, 都与攻击和敌意相关, 尤其面临自我中心受到威胁的时候更是如此, 这是不利他评和有利自评矛盾冲突的结果。

自恋的显隐性也会影响攻击。显性自恋者在面临如同伴拒绝等威胁时更容易付诸攻击的实践;而隐性自恋者由于实际上具有低自尊水平, 因而更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 而非攻击行为。

不稳定的高自尊 (如自恋) 同一种缺乏自控性联系在一起, 因而这样的个体不能抑制自己的愤怒而产生攻击行为。国内的一些研究曾证明了这一点, 王俊、余毅震等通过分析攻击行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发现, 这些学生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上的精神质 (P) 和神经质 (N) 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具有攻击性的人往往缺乏同情心、多敌意、残酷、固执、易冲动、内控力差、不关心他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自尊很有可能是与高精神质或高神经质相结合而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或许攻击性的最佳强弱预测项并不是自尊水平, 而是精神质等其他一些因素, 这也是高自尊异质性学说的另一种比较有利的解释。

A n d e r s o n的攻击行为一般模式 (T h e GeneralAggressionModel, GAM) 也可以解释自尊在攻击行为中的作用。该模式提出, 攻击行为受到人的因素和情境因素双方面的影响。人的因素包括特质、信念等, 即某些特质使个体具有高攻击性。不稳定高自尊的人或显性自恋的人正是具有这种特质, 他们很容易受敌意性归因、知觉和预期偏向的影响。另外情境因素中的挫折, 包括侮辱、轻视、身体攻击或对达成重要目标的妨碍等, 这些因素对高自尊的人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的威胁。这双重的因素构成起来就可能使一个不稳定高自尊者产生攻击的意向。

3 疑问与展望

当前有关自尊的研究多采用问卷法或自我报告法, 但这种研究方法难以避免“社会期望效应”, 即被试到底是真的具有高自尊还是由于社会期望认为自己应该具有高自尊, 因此应寻求采用多种方法来对自尊的水平进行测量, 比如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 (ERP, FMRI等) 、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另外大部分关于自尊和攻击关系的研究都是相关研究, 因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一些高自尊的人具有高攻击性, 而另一些却并不具有攻击性, 这也许说明并非自尊水平影响攻击性, 而是攻击性影响自尊水平。建立自尊与攻击的递归模型以探究其因果联系, 是将来研究两者关系的一大趋势。

摘要:攻击与自尊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传统的研究观点认为低自尊与攻击性相关, 但近期国内外学者们的一系列研究对此假设进行了反驳和质疑, 又出现了自尊稳定性与攻击相关说、自我中心被威胁说以及高自尊异质性学说。本文整理了前人对于攻击与自尊两者关系的研究和探讨, 阐述了攻击与自尊之间复杂多样的联系, 进而提出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疑问, 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攻击,低自尊,高自尊,自恋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 529.

[2] 魏运华.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3:29~36.

[3] 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M.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violence and aggression:The dark sideof high self-esteem[M].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 (103) :5~33.

[4] 江雅.隐性与显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下的攻击行为差异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Mynard H, Joseph S, Bully victim prob-lem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Eysenck’s personality dimensions in 8to 13 year-olds British[M].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7 (67) :51~5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心理行为干预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效果分析下一篇: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关键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