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2022-10-05

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1]姚佳.高职工科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5):123-125+130.

[2]张斌.基于MCGS和PLC控制的五节传送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15-18.

[3]李贞,黄颖辉.面向职业素质培养的高职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12):196-198.

[4]关鸿耀,高海涛,郝飞,韩亚丽.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9):108-110.

[5]赵东平,郭温.《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5):158-159.

[6]解丹婷,王茜,成洋.基于成果导向的矿山机电专业“3P模型”纵向课程群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88):104-106.

[7]殷永生.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项目式改革的探索——基于“工程仿真与实践”的学生能力培养[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80-83.

[8]董志玮.关于电子技术课程的模拟生产实训模式设计[J].才智,2018,(28):135.

[9]张萃,朱航,黄海东.机电类本科毕业设计“教师联合”培养模式[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0):55-56.

[10]钟小华,曹玉华,李林,武威,吕偿.民办高校机械专业“3+1”校企“协同育人”范式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9):23-25+30.

[11]马新.工学结合下技工院校机电专业高技班毕业设计的思考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220-221.

[12]史明亮.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与实践[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7,(04):184-185+173.

[13]雷鸣.浅谈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读书文摘,2017,(12):26.

[14]胡月明.机电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思考[J].科技展望,2016,(31):352.

[15]边兵兵,刘东晓.《煤矿机械液压传动》课程设计[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05):104+138.

[16]张大鹏.提高本科院校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2):136-139.

[17]刘萍,王民权,耿金良.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电类学生毕业设计范式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02):31-33.

[18]许向荣,于复生,李彦凤.机电专业《测控电路》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01):96-101.

[19]黄浩,金晓宏,蒋林.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相关研究[J].价值工程,2015,(01):219-220.

[20]刘树.高职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5,(01):271.

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吴继华.机电专业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工作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4,(04):77-80.

[22]张伟,侯克青.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长治学院学报,2014,(05):116-118.

[23]卢美鸿.以“工学结合”为载体的专班学生毕业设计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9):268-269.

[24]谢英星.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毕业设计研究——以机电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为例[J].职业技术,2014,(04):31-32.

[25]刘昭琴,汤平.科研项目转化为高职毕业设计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4):293-294.

[26]王玉林,朱慧玲,袁锋伟,蒋彦,谢静.机电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3):53-55.

[27]郝昕玉,袁健,王福元.浅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4,(03):157-158.

[28]高羽.对常州市职业学校机电类学生职业体能锻炼课程的研究[D].导师:仲云才.苏州大学,2013.

[29]黄立文.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思考[J].大众科技,2013,(08):103-104.

[30]黄保华,宋继祥.浅析煤矿机电类高职学生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3,(02):142+144-145+140.

[31]李西兵,王健佳,王世刚,夏金海.四创在机械/机电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2):109-111+139.

[32]罗烽.基于任务驱动的专业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16-19.

[33]潘晨聪.卓越工程师之路二工大十年探路应用型人才培养[J].上海教育,2012,(13):8-11.

[34]于立影.高职“2+1”模式下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2,(01):85-86.

[35]张英.《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课程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1):213.

[36]王燕.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1):262.

[37]张国祥,孙健,朱敏红.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8):52-53.

[38]马薇.研讨式教学法在机电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05):86-88.

[39]曾文健.基于高等职业学院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04):125-126.

[40].北京科技大学.工业机器人教学实验工作站[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鉴定日期:

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车光书.谈机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与指导[J].职大学报,2008,(04):131-132.

[42]于恩.高职机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4):31.

[43].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百个重点专业介绍[J].成才与就业,2008,(07):16-20.

[44]王建庄.企业需求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选择的差异及相关对策[J].企业活力,2008,(03):57-59.

[45]黄崇莉.强化毕业设计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1):207+221.

[46]丁云峰.从毕业设计教学透视职中机电专业学生自主发展教学模式[J].职业,2007,(24):95-97.

[47]朱跃峰,袁建新.“5+1”模式下对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J].开封大学学报,2007,(03):49-50.

[48]董肇平.“模块与过程监控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J].中国冶金教育,2007,(03):47-49.

[49]周嵘.浅谈中职机电专业《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A].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C].:中国教育教学丛书编委会,2007:830-831.

[50]谢健.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形式和内容[J].职业时空,2006,(23):21.

[51]陈完成,赵晓平.高职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强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63-64.

[52]韩玉娟.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930-934.

[53]韩建海,田军营,赵书尚,李济顺.机电专业开展课外机器人制作的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6,(02):73-74.

[54]吴晓.虚拟仪器综合实验室的研制[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06,(01):27-31.

[55]王寿斌.五年制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性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117-120.

[56]吴晓,江雪梅.虚拟仪器综合实验室的研制[J].电测与仪表,2005,(11):18-23+30.

[57].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系统教学实验台[Z].项目立项编号.鉴定单位.鉴定日期:

[58]高文中,郭文武,王满增.综合测试创新实验教学系统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09):63-65.

[59]张春雨,刘蓓,倪谨.引入三维设计理念,提高毕业设计水平[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04):344-347.

[60]林旭群.中专机电专业毕业实习之探讨[J].广东农机,1998,(04):29-30.

[61]金翔.学生毕业设计中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1997,(02):66-68.

[62].开拓前进中的市农场工业学校[J].上海成人教育,1994,(11):30-31.

[63]胡永权,吴佳言,马金兴.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 主动适应经济建设 办出具有高专特色的实践体系[J].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00):21-24+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司法改革试析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