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2022-09-27

地质学专业参考文献

[1]王晔,陶霓,李荣西,吴浩.地质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元素内涵与实践路径[J].中国地质教育,2022,(03):11-16.

[2]张明明.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22,(04):102-105.

[3]罗超,尹楠鑫,陈岑,王玉梅,谭静瑶.地质学专业英语教学改进措施浅析[J].科教导刊,2021,(32):124-126.

[4]陈鹏宇.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调查与反思[J].绿色科技,2021,(11):228-230.

[5]王智琳,张德贤,王文卉,胡斌.地质学专业课程《宝玉石概论》中思政融合点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1,(13):181-184.

[6]邱隆伟,操应长,陈勇,鄢继华,杨勇强,曲希玉.工科背景下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21,(01):23-26.

[7]梁美艳,肖国桥,彭红霞.面向工程地质专业的《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线上教学实践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34):131-133.

[8]李亚林,王根厚,颜丹平,陈家玮.地质学专业“四层次、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20,(03):81-84.

[9]冯阵东,史淑珍,魏国营,钟福平.安全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与探索——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229-230.

[10]李晓波,郑常青,梁琛岳,王旖旎,刘正宏.燕辽构造带地质学专业实习资源开发与课程建设[J].科技风,2020,(25):24-25+28.

[11]吕奇奇,龚文平,罗顺社,刘忠保,李强.地质学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7):207-208.

[12]聂爱国.普通地质学课程教学对培养高校地质类专业学生“双创”能力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37):312-313.

[13]王珩.“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20,(08):148-153.

[14]焦轩凯,沈军,戴训也,于晓辉,林玲玲.师生协同在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280-281.

[15]王瑞,李方红,燕良东,周亚红.非水文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存在问题与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7):140-141.

[16]刘永林,杨前进.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科技视界,2020,(18):33-34.

[17]石红才,谢辉,蒲晓强.海洋科学专业下的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尝试[J].大学教育,2020,(07):51-53.

[18]邱昆峰,王根厚,张宏睿,孙宁岳,田亚妹,符雨枫,赵天宇,余晨旻.地质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2020,(02):79-82.

[19]张元芳.地质学英语名词的翻译研究——评《地质学专业英语》[J].新疆地质,2020,(02):275-276.

[20]马文洁,章艳红,张卫民,王健,葛勤.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44):75-77.

地质学专业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姜春露,郑刘根,张文媛,程桦.地质学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0,(13):30-33+38.

[22]范小露,张新毅.师范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研究[J].高教学刊,2019,(26):143-144+147.

[23]陶霓,张伟,焦建刚,张贵山,符超峰,李荣西.“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留学生应用地质学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9,(03):36-40.

[24]张文媛,姜春露,何情,向必伟.高校新办本科专业评估的实践与思考——以安徽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201-202.

[25]顾成军.给排水专业水文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2):192-193.

[26]王茜茜,王路,朱雪峰,郑有伟,何滔,葛健.地质类专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教改探索[J].高教学刊,2019,(08):142-144.

[27]孙柏年,闫德飞,解三平,吴靖宇,杜宝霞,熊聪慧.地质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兰州大学地质学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9,(01):24-27.

[28]方乙,郗爱华,范翔宇,葛玉辉,王挽琼.国内外地质学专业实习教材对比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19,(01):90-93.

[29]邱昆峰.地质学专业联合野外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9,(01):76-79.

[30]马福军,刘松,王秋军.师范院校“地质学基础”教学的困境与对策——以贵州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9,(06):124-125+162.

[31]曲希玉,邱隆伟.高校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讨——从地质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对比中得到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80-84.

[32]孟俊.研究生专业英语的教学探索——以地质学专业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8,(02):50-53.

[33]邹灏,张刚阳,米博文,施泽明,丁枫,陈翠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地质教育,2018,(02):84-89.

[34]吕佩琳.多媒体技术在地质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8,(04):15.

[35]金昌宁.“宝石学概论”非专业教育中的“地质学基础”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8,(09):116-117.

[36]赵晓波,张文,李青.“互联网+”背景下地质学专业教师教学要求与考核[J].中国地质教育,2018,(01):14-16.

[37]董福湘,迟唤昭.以产教融合为引导的地质学专业建设[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118-120+123.

[38]赖绍聪.坚持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突出本科专业办学特色——“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8,(03):30-32.

[39]王明,彭帅英.地质工程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视界,2018,(06):133-134.

[40]王佳,谭先锋,陈青.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刍议[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2):12-13.

地质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谭先锋,王佳,况昊,陈岑,赵东升.应用技术型高校地质学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基地实践学办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01):220-221.

[42]童金南.地质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认识和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17,(04):82-86.

[43]陈陵康,陈飞,孙涛,刘卫明,吴开兴.采矿工程专业地质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52):103-104+111.

[44]时毓,欧阳菲,刘希军,王葆华,贾志强,刘磊.“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方法探索——以《地质学类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37):155-156.

[45]郭大勇,周文利,徐晓峰.农业资源环境类专业普通地质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7):43-45.

[46]刘丙祥,李玉成,孙丙华,安燕飞,张学胜,郑刘根.“大地质”背景下高校地质学专业生态地质学课程教学探讨[J].生物学杂志,2017,(02):124-127.

[47]张金阳.地质学专业学生野外生产实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建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8):44-45.

[48]王雅宁,马蕾.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在地质学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6,(01):87-88.

[49]王东东,刘海燕,吕大炜,王平丽,李增学.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探讨——以“煤地质学”课程考试改革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5,(04):116-119.

[50]姜春露,郑刘根,程桦,向必伟.地质学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1):146-147+158.

[51]冯明友,刘小洪.乐育新苗勤耕耘 桃李相映更争春——浅析石油高校地质学专业现状及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43):207-208.

[52]任志扬,蒙淑翠,杜忠文.当前形势下三本院校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2015,(13):70-71.

[53]李强,肖传桃,罗顺社,孟宪富.大冶矿山地质实习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与实习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13):79-81.

[54]朱传庆,常健,邱楠生.基于学生自主的地质学专业实践训练[J].中国地质教育,2015,(01):106-109.

[55]张良,刘小满.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4,(18):172-173.

[56]赖绍聪.建立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解读“地质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56-61.

[57]梁金龙,倪师军.地质学专业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的辩证关系[J].中国地质教育,2014,(03):59-62.

[58]肖传桃,龚文平,李强,王雪梅,陈俊.国内6所高校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9):102-105.

[59]刘显凤,龚文平,王振奇,林小云.对于非地质专业“石油地质学”本科分级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3):56+65.

[60]邱隆伟,杨勇强,王冠民,任拥军.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调研[J].中国地质教育,2014,(01):89-92.

[61]朱增锋,魏向辉,史继忠.独立学院地质学专业测量学课程优化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4,(01):58.

[62]陈勇.浅议地质学专业大学生地球化学创新思维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3,(03):48-51.

[63]韩国栋.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课程教学计划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4):76-79.

[64]陈莉莉,何春霞.浅谈水文地质学专业文献的汉英翻译[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220-222.

[65]刘汉湖,杨武年.高校地学专业遥感地质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J].测绘科学,2013,(06):195-197+203.

[66]高迪,孙凤余,郭变青.非煤矿主体专业的“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3,(05):77-78.

[67]张雷,张学娟,柳波.石油特色专业《遥感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浅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232-233.

[68]黄德志.构造地质学实践教学与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04):65-67.

[69]陶专.提高地质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43+45.

[70]常华进.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2,(01):60-63.

[71]谭先锋.应用型本科院校地质学专业《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254-256.

[72]冀倩,翁望飞.地质学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及构词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04):116-121.

[73]彭红霞,王新君,林晓,张利华,张先进,李长安.第四纪地质学专业研究生三峡野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11,(02):44-47.

[74]宋燕.我国地质学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导师:王运来.南京大学,2011.

[75]肖传桃,龚文平,江万哲.地质学专业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22-23.

[76]高卫,耿英英.我国构造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讨论——“第三届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学术研讨会”研究生论文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0,(03):27-31.

[77]冯有利,于立竟.地质学专业岩石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0,(19):168-169.

[78]郑伟,白万备,刘顺喜.地矿类高校非地质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0,(02):95-99.

[79]徐九华,谢玉玲,李克庆,李建平.矿业类专业地质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A].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工作研究会.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10:137-140.

[80]冀倩,翁望飞.地质学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及构词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9,(06):103-106.

[81]赵俊明,林文姣,杜远生.关于高校地质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分析与对策——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09,(02):152-155.

[82]张树明,郭福生,蒋振频,罗能辉,李建波.东华理工大学非地质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267-269.

[83]陈勇,周瑶琪,陈世悦.谈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地质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地质教育,2008,(03):23-25.

[84]张致付,孟小红,郭良辉.“地球物理学”课程在地质学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03):79-81.

[85]赖绍聪.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J].中国大学教学,2008,(03):96.

[86]叶新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创新[J].中国地质教育,2007,(04):123-126.

[87]杨坤光,尹翠芬,王德珲,张哲.对创建地质学品牌专业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06):144-147.

[88]龙永珍,邹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地质学原理”课程教学体会[J].中国地质教育,2007,(03):93-95.

[89]张传恒,王根厚.地质学理科基地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高等理科教育,2006,(04):52-55.

[90]栾光忠,曹立华,倪开刚.地质学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及其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4,(02):39-41.

[91]张树明,郭福生,余修日,董永杰.我院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设想与实现[J].中国地质教育,2004,(01):67-69.

[92]黄文辉.德国地质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03,(04):78-80.

[93]陈国能.培养地质学IT人才 加速地球科学信息化——关于设置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建议[J].中国地质教育,2003,(01):15-16.

[94]俞鸣同.编写地理专业基础地质学教材的商榷——评宋春青主编《地质学基础》[J].福建地理,2002,(02):10-11.

[95]李昌年,杜远生,欧阳建平,金振民,刘世勇.国家理科基地地质学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2,(02):25-27.

[96]郭富根,王家林,张茂林.创建一流学科 培养创新人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纪实[J].中国地质教育,1999,(03):64-68.

[97]王官勇.地理专业地质学课程CAI初探[J].宿州师专学报,1999,(02):35-36+39.

[98]周萃英.综合性大学地质学专业方向课教学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8,(02):144-147.

[99]钱祥麟.关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专业的一级学科归属的意见与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1998,(01):59-62.

[100].国际地科联构造地质学专业委员会的下一个五年计划[J].地质科技情报,1988,(03):10-1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财务管理会计制度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特点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