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治理金融论文参考文献

2022-10-07

国际金融治理金融参考文献

[1]周帅,付争.金融科技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变革:基于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理论的再探索[J].东北亚论坛,2022,(06):105-121+126.

[2]徐浩宇.逆全球化下国际金融治理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辽宁经济,2022,(08):59-65.

[3]张康乐.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私人规制及其权能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67-176.

[4]耿小烬.新发展格局下西部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0):89-98.

[5]刘翔峰.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策略选择[J].开放导报,2022,(02):71-77.

[6]戴金平,甄筱宇,曹方舟.货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治理地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外汇,2022,(03):46-52.

[7]杨玉燕.新冠疫情下的国际金融体系重构[J].北方金融,2022,(01):23-28.

[8]姚远.国际金融公共产品类型化与中美错位供给[J].当代亚太,2021,(06):131-166+168.

[9]李学兵,李健,钟文娜.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法国劳工社会抗议事件研究及其对中国社会治理之启示[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21,(06):63-77.

[10]张发林,姚远.国际金融安全观的演进与评估[J].国际安全研究,2021,(06):28-58+153-154.

[11]房飞,王大树.构建“一带一路”国际金融新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J].财会月刊,2021,(20):129-134.

[12]周茂清,王雁飞.市场失灵、政府介入与金融秩序优化——G20视域下的国际金融治理[J].学术交流,2021,(05):93-102.

[13]李仁真,杨凌.国际金融领域市场分割现象及其治理路径研究[J].武大国际法评论,2020,(05):66-86.

[14]郑丁灏.相互依赖、机制变迁与全球金融治理——基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关系的交叉视角[J].国际经济法学刊,2021,(01):69-86.

[15]张发林.国际金融权力:理论框架与中国策略[J].当代亚太,2020,(06):124-152+156-157.

[16]刘力臻.全球金融治理的困境、变革及中国参与方式[J].社会科学战线,2020,(11):56-64.

[17]刘义圣.国际金融体系稳定与治理[J].大众标准化,2020,(18):133-134.

[18]李琦.浅析国际金融软法“硬化”问题[J].文化学刊,2020,(07):155-157.

[19]张中元.金融体系中的机制复合体与国际金融治理[J].当代亚太,2020,(03):119-140+168.

[20]张发林.全球金融治理议程设置与中国国际话语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06):106-131+159.

国际金融治理金融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付庆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研究[D].导师:郭振.哈尔滨商业大学,2020.

[22]杨天宇.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机制变革的进展及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2020,(03):40-48.

[23]郭周明,田云华,王凌峰.“逆全球化”下建设国际金融新体制的中国方案——基于“一带一路”研究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20,(01):44-53.

[24]曾康霖.试论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其制度安排[J].征信,2019,(11):1-8.

[25]谭小芬,李兴申.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与全球金融治理[J].国际经济评论,2019,(05):57-79+6.

[26]齐明杰.论国际金融危机对西方人权状况的冲击及其影响[D].导师:高祖贵.中共中央党校,2019.

[27]宋国友.国际金融治理的当前困境、改革取向与中国政策[J].天津社会科学,2019,(03):100-105+112.

[28]姚远.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演变逻辑[D].导师:赵光锐.南京大学,2019.

[29]单毅鹏.国际金融软法“硬化”问题研究[D].导师:葛壮志.辽宁大学,2019.

[30]肖远企.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9,(04):3-13.

[31]吴诺天.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变革及中国的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19,(01):341+343.

[32]白玉.“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金融治理风险与方案[J].中国外资,2018,(17):82-83.

[33]陈威仪.本体与维度: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治理中的选择[J].黑河学刊,2018,(03):4-6.

[34]谢军.上海金融法院开启国际金融治理“中国规则”新时代[J].人民法治,2018,(09):63.

[35]王立荣,刘力臻.增强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战略路径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8,(05):246-250.

[36]王建雄.新型全球金融治理理念的建构与创新研究[J].国际经济法学刊,2018,(02):102-115.

[37]沈伟.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和国际经济秩序新近演化——以二十国集团和“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J].当代法学,2018,(01):32-49.

[38]程锐.“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金融治理风险与方案[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8,(01):43-47+56.

[39]姚玉洁.清算行业“外滩标准”标志我国深度参与国际金融治理[J].金融世界,2018,(01):88-89.

[40]涂永红.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重点和抓手[J].理论视野,2017,(11):33-35.

国际金融治理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杨松.全球金融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J].当代法学,2017,(06):106-115.

[42]高浩然.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变革及中国的选择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7):11-12.

[43]王飞.国际金融治理:金砖国家的角色[J].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04):3-7.

[44]曹军彬.浅谈亚投行对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影响机制[J].经贸实践,2017,(14):81+88.

[45]杨松,李姝娟.丝路基金组织对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法律影响分析[J].盛京法律评论,2017,(01):48-68.

[46]胡海峰,王爱萍.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思路和策略——基于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的视角[J].天津社会科学,2017,(03):92-98.

[47]周帅.国际金融公共产品视角下的全球金融体系治理变革研究[D].导师:刘洪钟.辽宁大学,2017.

[48]张晓静.全球治理视野下国际金融立法的公众参与及中国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7,(01):195-202.

[49]杨紫茉.亚投行的治理结构及其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比较研究[J].金融经济,2016,(24):131-132.

[50]任志宏.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变革与广东绿色金融发展[J].新经济,2016,(34):33-35.

[51]易波.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路径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6,(12):126-130.

[52]张伟.亚投行对国际金融治理的贡献、挑战与发展建议[J].国外理论动态,2016,(11):94-104.

[53]张红力.国际金融的全球治理与中国贡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09):1065-1073.

[54]高杰英,王婉婷.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变革及中国的选择[J].经济学家,2016,(08):65-71.

[55]魏雅洁.国际金融机构公众问责机制的法律性质分析[D].导师:金永明.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56]张金矜.全球金融治理视野下国际金融立法模式的新发展[D].导师:张晓静.辽宁大学,2016.

[57]朱海丽.国际金融治理中的软法问题研究[D].导师:唐青阳.西南政法大学,2016.

[58]张婧.亚投行: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新主角[N].中国经济导报,2016-01-19(A01).

[59]羌建新.金融全球化、全球金融治理改革与国际金融安全——基于信息科技革命的视角[J].国际安全研究,2015,(06):24-54+152-153.

[60]孙忆,李巍.国际金融安全治理中的金砖路径[J].国际安全研究,2015,(06):55-80+153-154.

[61]王文.金融智库与国际金融治理[J].中国金融,2015,(11):54-55.

[62].“亚投行治理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与国际金融机构关系”研讨会举行[J].国际关系研究,2015,(02):161.

[63]王同娟,徐芳.全球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与国际金融治理[J].商业经济,2015,(04):141-142.

[64]鄢莉.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分析[J].价值工程,2015,(02):125-127.

[65]艾尚乐.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经济效应、利益诉求与路径建构[J].理论探讨,2015,(01):87-90.

[66]姜天鹰.政企分开: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执行副院长访谈[J].上海金融,2014,(10):5-7.

[67]谭莎.全球经济治理背景下中国争取国际金融资源的战略研究[D].导师:范洪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

[68]王兆星.金融稳定之基石:有效公司治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系列谈之八[J].中国金融,2013,(19):12-15.

[69]洪小芝.从多角度看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重要性[J].武汉金融,2013,(05):17-19.

[70]扈剑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治理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118-120.

[71]宋国友.全球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与国际金融治理[J].国际观察,2013,(02):73-79.

[72]李巍.金砖机制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J].国际观察,2013,(01):33-40.

[73]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战略思考[J].开放导报,2012,(04):63-66.

[74]艾尚乐.浅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的角色定位[J].中国商贸,2012,(03):212-213.

[75]艾尚乐.国际金融治理的新趋向——中国参与G20机制的改革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2,(01):73-75+113.

[76]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与西方危机治理模式的比较[J].特区经济,2011,(12):13-15.

[77]艾尚乐.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危机治理的路径选择研究[D].导师:邱丹阳.暨南大学,2011.

[78]刘天姿.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软法问题研究[D].导师:张庆麟.武汉大学,2011.

[79]谢之杰.政府治理国际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与启示[D].导师:刘厚金.华东政法大学,2011.

[80]陈彤.从国际金融危机看新加坡的国家治理[J].亚太经济,2011,(02):65-68.

[81]高明华,赵峰.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新视角:治理风险的累积[J].经济学家,2011,(03):91-98.

[82]王信.金砖四国国际金融实力提升对国际金融及其治理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01):94-108+5.

[83]崔志楠,邢悦.从“G7时代”到“G20时代”——国际金融治理机制的变迁[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01):134-154+159.

[84]万国华,刘晓逾.从公司治理视角看IMF机制改革——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J].公司治理评论,2010,(03):60-72.

[85]廖岷.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05):61-68.

[86]万国华,刘晓逾.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IMF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金融法学家(第一辑)[C].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2009:126-135.

[87]肖文涛,林辉.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04):5-10+16.

[88]宋宪伟.国际金融监管的多边治理机制——一个多层次的构想框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03):93-97+108.

[89]谭燕芝.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从监管到治理的演进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03):43-47.

[90]胡峥艳.国际金融衍生交易的东道国治理机制研究[D].导师:谭燕芝.湘潭大学,2009.

[91]谭燕芝.论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多边治理机制[J].广东社会科学,2009,(03):38-42.

[92]胡峥艳,李冰.国际金融衍生交易的治理机制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56-60.

[93]宋宪伟.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多边治理机制[D].导师:刘长庚;朱开悉.湘潭大学,2008.

[94]熊慧.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机构投资者内部治理机制研究[D].导师:谭燕芝.湘潭大学,2008.

[95]彭菲娅.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场失灵及其数字化治理研究[D].导师:谭燕芝.湘潭大学,2008.

[96]毛军民.基于非完全契约理论的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治理机制研究[D].导师:刘长庚;欧阳峣.湘潭大学,2008.

[97]唐燕.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4):77-78.

[98]谭燕芝,熊慧,颜霁.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机构投资者的内部治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76-80+91.

[99]欧阳永,郭红霞.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权力、困境及其治理[J].长江论坛,2007,(02):50-54.

[100]王霞.国际金融监管治理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6):67-6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航空电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科技创新财务管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