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地理论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中国文化地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高考中,中国地理知识包括初中和高中两部分。初中地理侧重基础知识,如中国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文知识中的农业,工业,交通与运输,商业旅游,人口与城市,中国分区等。高中地理则侧重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即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

第一篇:中国文化地理论文

地理环境对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美食大国,并且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导致饮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饮食文化为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各色的美食结合浓郁的地域风情为旅游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本文从地理环境因素对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入手,并对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希望可以促进相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弘扬我国美食文化。

我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并且一些地区以美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分析,可以更好的领会当地的饮食文化和习俗,吸引国内外的游客一品美食,一览风景。

一、地理因素对我国饮食文化的影响

(一)地形的影响

我国领土面积广阔,地势复杂多样,东部平原地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和多种蔬菜,可以饲养多种畜禽,养殖淡水鱼类。中部丘陵地区是我国茶叶种植的主要区域,茶文化盛行。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高寒畜牧业发达,当地居民喜食糌粑和羊肉,酥油茶更是藏族同胞的最佳饮品。“天府之国”孕育在四川盆地当中,周围被海拔高山和高原环绕,大洋暖流可以从南部地区长驱直入,暖湿气流进入盆地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可以长期滞留,而北面高耸的山峰可以在冬季抵挡韩流,使得四川盆地四季温暖如春,该气候有利于农作物和果蔬的生长。当地人素以吃辣闻名,因此四川火锅和重庆火锅享誉全国。在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有大片的荒漠,但是由于日照充足,盛产很多高糖分的水果,此外该地区也是甜菜的主要产地之一。

(二)海陆位置的影响

我国土地面积幅员辽阔,同时也是海陆兼备的国家,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也导致内陆地区和近海地区饮食文化存在这差异。在沿海地区,大量的海产品得以在海洋中生长,因此诸如大连、青岛、浙江等城市海鲜产品畅销,烹饪海鲜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的因素之一。在水网密布的平原地区,河道密布,肉质鲜美的淡水鱼类时常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在内陆地区,我国有着面积广阔的山区和牧区,可以饲养家禽家畜,常以禽肉、和一些野味为美食特色。

(三)气候的影响

我国的气候带分布也影响了饮食文化,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南大都为湿润地区,作种植大米且生长周期较短,以菜籽油为食用油:秦岭淮河一线的北方地区是半干旱和干旱气候,肥沃的土地上适宜生长大豆和玉米,以豆油、花生油作为主要食用油。此外,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素有“南甜北咸”之说,这也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不无关系。“南甜”因为南方地区温度较高并且多雨,为甘蔗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北咸”是由于进入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为了能享用到蔬菜,就把蔬菜腌制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在冬天北方地区经常享用炖菜。此外,因为北方的冬季寒冷,很多人喜食辣椒,通过这种饮食喜好去湿驱寒。而湖南、四川等地嗜辣,是因为日照不足,且气候潮湿,很多人通过食用辣椒来加快排汗。为了避暑,在福建地区还孕育出广东凉茶,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草原的高寒气候,需要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因此乳制品和牛羊肉成为了主要的饮食,此外,由于冬季气候干旱、寒冷,人们喜爱喝香醇的奶茶和浓烈的马奶酒来防寒。

二、地理环境因素对我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一)地方和民族特色问题

随着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并且为了迎合游客多变的口味需求,各地开始引进外地菜品,因此满足不同的消费需要,增进地方的经济收入,然而也因为美食的不断融合,导致菜品引入地区美食的口味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菜品失去了纯正的味道。此外,一些地区大力发展外来美食,也造成了对地方特色美食挖掘的停滞,甚至一些地方特色菜系和制作工艺逐渐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就目前的美食文化来看,对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开发还需要加强,有些地方美食也没有进入旅游餐饮市场,如果任由这种状态发展下去,一些独特的美食文化就会消亡。

(二)文化内涵问题

当前的旅游市场中普遍缺乏文化精髓,就饮食文化来看,很多地区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都以品尝为主,满足游客和消费者的品尝需要,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美食文化绝对不仅于此,中华几千年来的饮食文化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扬,游客没有思考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如何流传,也没有对饮食文化内涵的进行提炼,因此不利于饮食文化的发展。此外,在品尝特色美食的过程中,也需要相关人员对美食的由来、制作过程进行讲解,这样游客不仅可以一饱口福,还能聆听和发扬美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三)环境保护问题

在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和美食文化的同时,人们开展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在食品原料的采集过程中,部门地区没有对当地的自然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盲目取材,造成食材的严重缺乏,比如发菜曾经广泛生长于内蒙和宁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和“发财”谐音,导致近年来人们大量采集,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容易造成该类菜肴的消亡。部分地區为了大面积种植食材,甚至开垦荒地,导致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更严重的破坏.进而产生水土流失等灾害。此外,还有部分地区打着山庄的旗号,以珍稀野生动物为噱头,这种做法也严重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更是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我国幅员辽阔的领土上不乏各色美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形成了多种旅游资源,在进行饮食文化的宣扬和旅游资源开发时,需要结合地理环境特点,使饮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突出区域文化特色。但是我们更加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发展资源的同时,不以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

作者:程雷

第二篇:中国地理复习策略

在高考中,中国地理知识包括初中和高中两部分。初中地理侧重基础知识,如中国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文知识中的农业,工业,交通与运输,商业旅游,人口与城市,中国分区等。高中地理则侧重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即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因此对中国地理进行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出地图,建立地图网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高考中对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因此记忆不同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在头脑中建立中国地图网是非常必要的。

1.用《中国政区图》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分布,特殊经线或纬线穿过的行政区(如回归线穿过的省份),中国的边界、邻国、领海,中国的民族分布与民族政策。

2.记忆相关地形图中的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山脉的地理特征,个别山脉的经纬度。如:东西走向的天山,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与草原、种植业与牧业的分界线。我们还可以记忆昆仑山—秦岭(34°N)、南岭(26°N)、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贺兰山、祁连山、武夷山、横断山(100°E)、喜马拉雅山等主要山脉的地理特征与经纬度。

3.记忆重要经纬度上突出的地理事物。如110°E与34°N交点为华山,与30°N交点接近巫山,与20°N交点为海口市;30°N与120°E交点为杭州市,与105°E交点为四川盆地,与90°E交点为拉萨。

4.记忆主要地形区的分界线或经纬度。如青藏高原(80°E~100°E,30°N~40°N)、云贵高原(100°E~110°E,23°N ~28°N)、塔里木盆地(85°E,40°N)、准噶尔盆地(85°E,45°N)、四川盆地(105°E,30°N)、柴达木盆地(95°E,38°N)。又如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与东北平原相邻,西部连接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南部以长城为界与黄土高原相邻;黄土高原南到秦岭(34°N),北到长城,东到太行山,西到乌鞘岭;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淮河以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长江南北两侧。

二、重视知识重组,简化复习环节

初、高中知识中有很多知识重复点,或对某一地区知识在初高中均有分布。为简化复习环节,节省时间,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有必要对知识进行重组。

1.地形区的知识重组:在历年高考中,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图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把初中、高中地形区知识进行总结与整合,以地形区为单元,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与土壤、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民族、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为切入点,综合复习某一地形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例如:青藏高原:①地形特征: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高原起伏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②气候: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寒夏凉,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气温的日较差大,年温差小;气温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4~9月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③植被与河流:从东南向西北植被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多河流源头,多咸水湖,冻土广布。④资源:青藏高原资源丰富,多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多钾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已建成羊八井地热电站,察尔汗盐湖附近有我国最大钾肥厂。⑤经济:是我国高寒牧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河谷农业区;牦牛是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不便,以公路为主,现青藏铁路已通车;拉萨和西宁是高原上的重要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宗教城”、“旅游城”、“高原城”。⑥环境:高寒、冻土、缺氧;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严重的荒漠化是青藏高原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其他地形区仍可进行知识重组。如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可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的东西差异进行复习,东北平原可结合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华北平原可结合农业低产区的治理,黄土高原可结合水土流失的治理等。

2.中国气候的复习与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相结合,综合复习中国的气候总体特征及内部差异。

3.中国的河流湖泊与河流治理相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资源跨区域调配相结合。

三、区域地理系统化,重现区域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生要以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为切入点,以区域为基础,以地形区为主体,自主复习各区域的相关知识,加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知识复习。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结合复习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结合复习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结合复习荒漠化的防治。青藏高原区主要复习青藏高原知识点。

四、做最后总结,画圆满句号

最后,由学生总结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综观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复习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中国地理复习的关键在于把中国地理知识链接为一个整体,记忆重要地理事物的绝对位置及相对位置;记忆各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刘 锐

第三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中国地理”教学探讨

[摘 要] “中国地理”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深受高校重视。基于此,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解读,以此界定“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分析当前“中国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国地理”课程的“两个结合”和“五个融合”的教学模式,最后对“中国地理”教学的边界进行讨论,以期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中国地理;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山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7000-31911130)

[作者简介] 梁育填(1982—),男,广东揭阳人,博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

一、引言

自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本科专业以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已成立九年。该专业设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综合型人才[1] (P144-150)。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市化、乡村振兴及国土空间规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实施,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该专业应当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掌握我国基本国情,在充分考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所学技能为国家贡献力量[2]。“中国地理”的课程定位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确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中国区域地理研究奠定基础[3] (P1-2)。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可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提升综合分析的能力,提升“中国地理”的教学质量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任务之一[4]。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中国地理”课程定位

课程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息息相关,不同目的所要培养的专业人才也有所不同。“中国地理”课程不仅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当中开设,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及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当中也有开设。中学虽未直接开设“中国地理”课程,但在整个教学当中都渗透“中国地理”的课程内容;因此,把握“中国地理”课程定位,更利于提出契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中国地理”教学模式[5]。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比较

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和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中,无论是学时还是考查方式,后者比前两者更重视“中国地理”课程。对多所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后发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培养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了解专业相关政策法规及前沿问题,在科研部门、党政机关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培养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能够承担国土整治、环境变化研究、自然保护与资源管理等任务的高级人才[6];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是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胜任中学教学工作的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对于“中国地理”的授课模式及课程标准便也有所不同。

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说,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其区域分析的能力。“中国地理”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学课程,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考查形式当中作图技巧是主要考查方向之一。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生相比,二者主要差距在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以人文地理为导向,解决人口、城市、經济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生是解决以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利用、环境变化等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复杂性问题。二者授课目标的着力点不同,课程培养的技术应用方向也不同。对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后大多走向教师岗位,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涉及“中国地理”的内容十分广泛[7],因此,对“中国地理”课程的学习要求更高,教师为了训练学生的授课能力,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讲课,通过试讲的方式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同时教学能力也是考查方式中的一部分。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中学地理的比较

中学地理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改革当中,但分数至上仍然是现在教育的主流形式,地理核心素养并不能通过分数表达出来,也无法计入分数当中[8] (P3-4)。即使目前日益强调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学思维,但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以通过考试为目的,对学生地理学思维的掌握并未做出太多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已经步入大学的校门,大学的授课模式主要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主、教师为辅,与中学唯分数论的教学有根本的区别,同时要求学生能对知识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分析运用。因此,在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授课过程中,强调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方法,能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实践分析,使学生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中国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上文采取对比的形式,明确了“中国地理”在该专业中的课程定位,在此则对“中国地理”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出契合本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教材问题

关于“中国地理”课程的教材不多且更新较慢。目前“中国地理”课程所采用的教材以赵济教授主编的《中国地理》为主,该书更新跨度时间长,数据资料较为陈旧。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需要对我国国情十分了解,同时需掌握国家当前战略,因此,课程教材不能满足专业所需。

(二)师资问题

目前该课程的授課形式以单一授课为主,而“中国地理”课程内容繁多,因此,对授课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由于授课教师擅长领域不一,难以面面俱到,易产生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若是采用多位教师进行教学,教师之间的课程衔接又是新的问题。

(三)教学问题

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主,自己被动的吸收知识。而到了大学阶段,教学方式有所改变,主要是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教师起到引导及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的作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学习“中国地理”主要是为了全面提升其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需要改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满足专业培养的需要。

四、“两个结合”“五个融合”的教学模式

“中国地理”涉及知识广泛,对教学、教师的要求较高。针对“中国地理”的课程定位及现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两个结合”“五个融合”的教学模式(图1),以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改革思路。

(一)教学方法的“两个结合”

1.区域认知与技术方法相结合。“中国地理”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是课程需要培养的基本能力,也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地理学核心素养;同时,该专业学生在其他课程当中学习了较多的技术方法[9]。因此,“中国地理”的授课可以采用将区域认知与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充分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落实在实践当中,就是在授课时要求学生课后制作相应的图表。如在讲授中国自然地理要素时,要求学生绘制中国地图、地形图、土地利用图等;在讲授中国人文地理要素时,要求学生绘制产业布局图、城镇与交通图。通过作图与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及中国人文地理要素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方法熟练度,培养学生将技术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10 ]。

2.应用研究与知识迁移相结合。“中国地理”课程的学习是对“中国地理”结构与其形成过程的特征、机制和地域差异的学习,为中国区域地理研究奠定基础。因此,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核心目标是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在区域发展和规划中综合应用。“中国地理”第二篇以介绍我国八大片区为主,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对我国的八大片区自行进行分析,要求包含观点、图表、分析等内容,以此提高学生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是大学教育的本底要求。因此,让学生在全球中选择一个国家,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该国的区域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经济活动特点,阐明该国的地理结构和过程的特征、机制和地域差异,达到知识迁移和触类旁通的目的。

(二)教学理念的“五个融合”

1.地理关联与逻辑链条相融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是地理学特征和地理思维之一。在“中国地理”授课过程中揭示地理关联和地理关联的逻辑链条,对学生理解人地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好的帮助。如在进行中国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的介绍时,从表象上来看,该线分布与中国地形图、中国等降水量线、中国夜间灯光图等具有高度重合性;从深层次影响来看,“胡焕庸线”的空间分异受到中国三大阶梯、三大气候区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由此培养学生将地形、气候、降水等地理要素相联系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引出“总理之问”——“胡焕庸线”能不能破的实现问题。因此,将地理要素层层相连,并与社会现实问题相联系,这种地理关联与逻辑链条相融合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地理素养与科学常识相融合。“中国地理”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理解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以及相应的科学常识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在教学当中可通过引入现实案例讲解,强化学生对地理素养和科学常识的问题意识。如在讲解自然地理结构内容时,引入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地方决策和行动存在的地理认识盲区,让学生理解地理差异背后科学决策的重要性。例如,东南沿海某地市派消防官兵支援灾区,不久后因严重高原反应全部撤离;玉树地震重建过程中,住房重建竣工率不高等。让学生通过玉树灾后重建的案例,思考地理要素对科学决策的影响,从而得出高原作业、可施工期中存在雨季、土地权益等因素对灾后重建产生影响的结论。

3.地理思维与学科发展相融合。地理思维培养的核心是对区域差异性和综合性的认知和应用,在“中国地理”的授课过程中需要将这种地理思维贯彻到各个部分。如讲解自然地理结构和人文地理结构的内容时,让学生理解各个自然和人文要素在不同区域的综合集成,从而形成不同的类型区。同时,融入学科发展的战略方向,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如结合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出版的《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提出围绕“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空间重组、社会和技术的变革”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科发展面临的科学问题,如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社会不平等,人口流动、物资交流及思想传播如何改造世界等。

4.地理基础与规划实践相融合。地理空间是空间规划的载体,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格局、过程和机制的认知与理解是空间规划的基础。因此,授课过程中将“中国地理”的知识点与规划实践有机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在知识点“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转化到应用层面的“怎么办”和“怎么样”。

5.区域政策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中国地理”的内容涉及国情认知和区域政策制定与实施,是天然的思想政治建设课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致力于解决区域发展和规划管理问题,对于区域政策的跟踪了解也至关重要。

五、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培养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的综合型人才,而“中国地理”的学习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区域分析的能力。因此,提升“中国地理”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楊高,周春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高教学刊,2020(17):126-128+132.

[3]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军以,苏维词,李孝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35):19-21.

[5]马仁锋,姜露露.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比较[J].教育现代化,2019,6(87):32-36.

[6]陈静,唐波,宋云.独立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29):46-47+62.

[7]李航飞,陈世发,杨林,等.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中国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观察,2019,8(24):87-88.

[8]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9]李小妹.大学“中国地理”教学融入国情认知教育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3):108-111+128.

[10]黄晓霞,黄天慧,和克俭,等.成效为本的教学实践初探——以“中国地理”课程为例[J].开放学习研究,2016(6):29-34.

Discussion on Chinese Geography Teaching in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LIANG Yu-tian1, CHENG Zhao-feng1, SHANG Yu-li2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75, China; 2. Guangdong Education Pres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75, China)

Key words: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tural planning; Chinese Geography; teaching model

作者:梁育填 程兆峰 尚于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论文下一篇:班主任班集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