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参考文献范文

2022-06-14

第一篇:博弈论参考文献范文

博弈论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博弈论参考文献

1、 虞斐.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J].时代金融(上旬).2010(11):43-45.(6篇参考文献)

陈文斌,钱苹一.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研究---采自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证据.中国会计评论2007.3(2):343-354. 曾芒,叶红雨.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4):11-14. 朱武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决策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8,4月号:49-53.

2、 黄晓磊. IPO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6):22-24.(5篇参考文献)

黄玉启.IPO抑价理论综述.浙江社会科学. 2006(3):196-203.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金融研究.2006(8):1-12.

3、 谢宏标,李家伟.博弈论在IPO市场上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4):128-130.(4篇参考文献)

刘江会.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定价偏低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04):47-50. 陈海明,李冬.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假说的实证研究.华南金融研究 .2003(05):33-46.

4、 李喆. 基于行为金融的IPO抑价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57页(21篇参考文献)

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与中国IPO抑价.经济研究.2005(5):55-59.

5、 王鸿.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08(35):85-87.(5篇参考文献) 邦雪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企业技术开发. 2005(10):99-102.

6、 周静. 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博弈分析.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2.59页.(69篇参考文献) 李广存,陈海明.中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商业研究.2004(16):35-39.

顾昱,郑淑华,刘嘉炜.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 (2):52-56.

张新杨.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动态分析.商业时代.2008 (26):22-26.

崔涛,李昆,武婷婷.中小板块与主板IPO抑价度和短期走势比较.现代商业.2008 (4):49-53.

7、 江永众. 我国A股市场IPO长期收益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1.73页(45篇参考文献) 宋逢明,梁洪昀.发行市盈率放开后的A股市场初始回报率研究.金融研究.2001(2):94-100. 刘力,李文德.中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长期绩效研究.经济科学.2003(6):33-44.

8、罗曦.IPO抑价----一个行为金融学视角.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67页.(41篇参考文献)

9、李攀艺, 蒲勇健.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软科学.2007.21(2):138-141.(18篇参考文献)

10、贺薇. 我国IPO定价机制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01.67页.(20篇参考文献)

于栋.股票1PO理论研究新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4):36-41.

11、黄春铃. 证券监管和承销商声誉:基于中国IPO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03.155页.(157篇参考文献)

谢建国,唐建平.中国股票上市发行监管制度变迁.世界经济.2005(2):45-49.

12、徐宝林. 赴美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博弈论模型研究[J].特区经济.2006(4):62-64.(4篇参考文献)

13、毛立军. 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12.01.137页.(86篇参考文献)

毛立军,李一智.我国IP0定价、抑价及长期表现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75-380. 毛立军,李一智.新股公开发行定价方式的探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31-336.

14、沈志军. 对我国IPO机制的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5):42-44.6篇参考文献)

韩德忠,陈静.中国IPO定价偏低的实证研究.统计研.2001(4):29-35.

区域经济学 究

白金伟

第二篇: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张伟征(109987)

摘要: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也越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国来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 大致分为四类: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在出口贸易中的 应用、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环境下的应用。 关键词:国际贸易;博弈论;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通俗地讲,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其准确的定义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随着博弈论的盛行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国内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

一、博弈论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应用

董琴(2007)通过论述在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的博弈现象、以及贸易各方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其中重点分析了在贸易标准制定中存在的先行者优势现象,首次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先行者优势观点来分析在贸易标准制定中谁先制定谁获益的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技术标准竞争成为国际贸易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当我们正确认识技术标准,认清在现行经济条件下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和它的特点,即先行者优势,并掌握在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进行博弈,立足国情, 面向国际市场,创新和建设我们自己的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标准体系,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才有力量和发达国家一较高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标准领域中我们被动挨打的境地,国家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博弈论在外贸谈判中的应用

毅冰(2012)通过论述3个供应商在外贸中的报价博弈的案例,结果出现了另一个“囚徒困境”,即很多时候明明大家面前都有一个好的方案,但由于处于博弈中,往往就只能做出相对坏的结果。他建议供应商在懂得和理解博弈论的基础上,学会如何跳出这个囚笼,以求在谈判和竞争中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可以运用“附加值”的方式,努力体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差异化,弥补短板,转移客人的注意力,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博弈论在出口贸易中的应用

宋杰鲲、张宇(2008)通过建立“自给自足”、“单一出口”、“相互出口”、和“补贴”(包括单一补贴和同时补贴)四个博弈模型,对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中相互出口及政府实施补贴的政策进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

(1)在规模经济下,出口有利于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增加,政府应该鼓励出口,一方面可以积极的应对外企的“入侵”,弥补带来的利润损失;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就业,提高整个国家的社会福利。

(2)各国实行出口补贴虽然有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扩大出口,但是实际上并不利于政府收益的增加,相反会减少各国政府实得收益,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可信约束机制(如WTO 规则),使大家共同遵守,合作取得最优值。

(3)必须确保WTO 规则的可信性,否则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可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成员国必须承担义务,积极合作、减少出口补贴、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公平交易等等;二是使每一个成员国都能享受入世后带来的利益,拥有平等的权利。

四、博弈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环境下的应用

陈仙丽(2011)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原因,她认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强与弱程度与经济的整体情况和这个国家的经济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贸易保护的产生也正来自与各国政府之间的博弈。在国际贸易中,参与博弈的主体是复合博弈主体——国家,国内贸易集团利益整合的结果决定国家行为。国内的利益集团对国家的国际贸易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并影响这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国际贸易作为一种特殊的博弈现象,属于非合作性重复博弈,具有非合作性博弈的结构。

刘冰(2010)通过建立静态博弈中的典型模式——“囚徒困境”和动态博弈中的典型模式——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解,根据博弈各方是同时还是先后作出决策,不论是静态博弈还是动态博弈都可以说明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最优的选择是合作而非对抗。

赵西英、张艳霞(2010)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损益情况。她们认为无论是从一次博弈还是重复博弈来看,国家之间的博弈是产生贸易保护倾向的原因。从贸易保护主义的损益结果来看,“不合作”博弈的策略,结果是使双方都因贸易战而受到损害。如果两国能达成合作性均衡,即从互惠互利的原则出发,双方都减少贸易限制,结果大家都从贸易自由中获得了最大利益,而且全球贸易的总收益也增加了。因此国际贸易中最有效的是合作性博弈,两国都从对方角度着眼,按照“己所欲施于人”的方式制定策略,看似惠及对方,实则有利于各方。

段力宇(2010)通过博弈理论对贸易保护主义存在的必然性以及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现有经济环境和国际贸易框架下, 根除新型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可行的观点。从而进一步提出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如何把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有针对性地扩大内需、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 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贸易协议的合作, 抓住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弱项开展贸易合作。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比较多,但研究方向处于一个相对狭窄的层面,大多集中在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分析。另外,对于博弈模型中数值的设定容易引起读者的质疑。以陈仙丽的《从博弈论角度解读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为例,文中假设两国都不采取贸易壁垒,两国面临的收益为(-1,-1);假设两国都选择采取贸易壁垒,收益为(-8,-8);假设A 国选择采取贸易壁垒,B 国不采取贸易壁垒,则收益为(0,-10);反之为(-10,0)。为何如此设值,其合理性在哪?所以,后续的关于博弈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的研究应当进一步冲破现有的研究范围,并在博弈模型中的数值设定的合理性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 董琴,论国际贸易标准制定中博弈现象及先行者优势[J].北方经贸,2007,7 [2] 毅冰,外贸谈判有博弈[J].中国海关,2012,4 [3]宋杰鲲,张宇,规模经济下贸易出口的博弈论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10 [4]陈仙丽,从博弈论角度解读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J].江苏商论,2011.4 [5]刘冰,博弈论视野下的贸易保护主义——以中美贸易关系为例[J]. 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6]赵西英,张艳霞,金融危机下我国面临的贸易保护博弈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6 [7]段力宇,新型贸易保护主义的博弈论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7

第三篇:博弈论

博弈之囚徒困境论

打破囚徒僵局,走出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理论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诸多面临决策,进退两难的问题,那么如何决策呢?不同的策略带来不同的损益,有时当博弈双方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策略博弈时,结果相反,时双方都陷入自己所要逃避的困境,这便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经典案例①: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1年。 甲乙背板(指证乙犯罪)默认 背叛(指证甲犯罪)(-5,-5)(0,-10) 默认(-10,0)(-1,-1)

数字代表双方在不同情况下服刑年限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相关术语称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 嫌疑人甲、乙双方均不知对方的策略,且都是自私利己之人。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口。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 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

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5年。

(二)生活中的囚徒困境 博弈在现实生活中不出不在。博弈双方大到国际贸易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经济交易;动物之间同样也存在博弈,甚至植物在阳关下吸收养分也存在博弈。有竞争就有博弈,有交易就有博弈,博弈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参与博弈的双方或多方如何采取策略,保障自己最大的利益和最小的损失;往往利益最大的也是风险最大的,一旦失败,损失也是最大的,如何决策,这便使得博弈人陷入“囚徒困境”。 博弈的囚徒困境覆盖面极广,涉及军事决策,政治手段,企业经营,市场策略,生活理财等诸多方面。

企业在市场经营决策中,和竞争对手既是博弈的双方,也是囚徒双方,利益最大的选择是双方共有的,同时也是损失最大的,如何决策,使自己受益最大,合作求双赢,殊死博弈,两败俱伤,一场空。

在个体之间存在行为和利益相互制约的博弈结构中,以个体理性和个体选择为基础的分散决策方式,无法有效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并实现整体、个体利益共同的最优。简单地说,“囚徒的困境”问题都是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引起的;这便是囚徒困境的内在根源。

(三)囚徒困境现实意义及启示

“囚徒的两难选择”有着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他们两人都是在坦白与抵赖策略上首先想到自己,这样他们必然要服长的刑期。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相互合谋(串供)时,才可以得到最短时间的监禁的结果。

“纳什均衡”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国富论》中有这样一句名言:“通过追求(个人的)自身利益,他常常会比其实际上想做的那样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从“纳什均衡”我们引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因此,从“纳什均衡”中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定律:按照你愿意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别人,但只有他们也按同样方式行事才行。也就是中国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囚徒困境的现实意义就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 在囚徒博弈的模型中,只存在一个纳什均衡,即:在参与者理性的情况下,坦白为最优策略。这同时导致了集体利益的最小化。 事实上,在囚徒困境中的最佳策略取决于对方采用的策略,特别是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而这个原则的基础是:以后对于现在的权重足够大,即:未来是重要的。 如果未来是重要的,那么就要选择合作,而合作的策略取决于对方的策略。于是结论是:没有最优策略! 那么,如何使得博弈双方走出“囚徒的困境”呢?

(四)打破囚徒僵局,走出囚徒困境②

要破解囚徒困境,就要跳出囚徒困境模型本身,打破囚徒困境博弈的死局,从更高的层面上给以制度性的约束,或让大家都明白合作的好处。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1.报复与惩罚(株连制):假如每一个拒供的囚徒都可以在刑满释放后对供认的囚徒实施报复,那么每个囚徒就可能因担心未来的报复而在现实选择拒供,使得出现(默认,默认)的均衡结果。合作就自然达成了。现实中,的确有很多犯罪团伙的成员,被捕后拒不坦白,很大程度上与一个由第三方实施的惩罚机制有关。因为在犯罪团伙中,如果出卖“兄弟”,将永远无法在“江湖”立足,并且其家人也将受到黑社会的追杀。正是这样的第三方惩罚机制,使得报复和惩罚是可信的,从而促成了囚徒的合作。

2. “人质”方案:在囚徒困境中,两个囚徒当然也清楚自利行为的后果是集体失利,每个人的状况都将更糟糕。因此,如果每个人都相信对方不会招供,那么合作拒供的结果也将可以出现。也就是说,如果可以克服信任问题,那么合作达成也是可能的。顺理成章,促进信任的“人质”方案,常常也会促进合作,走出囚徒困境。

3.长期关系和重复博弈:建立长期关系,使得囚徒困境可以多次重复,如果这个“多次”足够长,那么人们就有可能为了长远的将来利益而牺牲眼前,合作也是可以达成的。

参考文献:①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 ②打破“囚徒格局”参考:郑也夫·《走出囚徒困境》·“寻找均衡”与“和平之门”。

第四篇:博弈论

智猪博弈的启示:生活中好些情况的发生,是和规则联系在一起的。规则发生变化,情况也会变得不一样,结果会不同。对于决策者来说,想要得到不同的结果必须采取不同的规则。规则的制定直接影响到能否实现预期的结果。其一,“搭便车”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虽然政府,社会,公司尽量避免这类想象的发生,但是,由于制度制定不合理,这类现象就不可避免。对于这种规则虽然合理性太差,但是想要改变却极为困难,多是由于涉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其二,“人浮于事”现象在工作中的出现就是由于规则的制定,没有调动工作的积极性,自己的劳动是为他人提供便利,大家没有竞争意识。除非大家都去贡献才能让大家都得利。其三,

囚徒困境的启示:在信息得不到完全沟通的情况下,单个的选择人会从利己的角度出发做出选择,其结果是个人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但却使整体利益得到损害。在现实的生活中,常用来解释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矛盾及从现实的利益出发合作的必要性。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只有当他们都首先替对方着想时,或者从全局利益出发作出选择时才会使群体获得最大利益。合作的必要性:是否选择合作,不仅要从自身出发,还要看合作者的态度及其可能做出的选择出发。如果双方有共同的利益追求,而合作本身又可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的话,合作是双方利益的共同选择。但是,当合作的一方选择背叛时,被合作方如果继续选择合作,无疑是得不偿失的。最好的选择是“一报还一报”自身在多次博弈时选不选择合作,要看对方的选择。同时,合作的必要性的博弈得出的结论是生活中总有些人在生活中选择背叛,而制度就是对背叛者必要的约束,这样社会才能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才能推动社会的长久进步!

第五篇:博弈论论文

身边的博弈现象

“博弈”这个词在没上我们的<<策略性行为与谈判技巧>>这门课之前对我来说很陌生,通过逐步的学习,渐渐的我知道了博弈的含义并发现身边有很多博弈的现象!

比如说一个工薪族要懂得与老板讨价还价,要老板给自己加薪,那么这个工薪族与老板之间所进行的最为惊心动魄的博弈一定是围绕薪水展开的。一方要让收入更适合自己的付出,而另一方则要支出更适合自己的赢利目标。

首先,作为员工,如果想要老板给你加薪,那么就必须主动提出来。你不提,不管用什么博弈招数都没用。在向老板要求加工资时,除了把加工资的理由一条一条摆出来,详细说明你为公司做了什么贡献而应该提高报酬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确定自己提出的加薪数额。你提出的数额,应该超出你自己觉得应该得到的数额。注意,关键是“超过”。鉴于你与老板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这就是需要勇气,事先一定要对着镜子,好好练习一下这个“超过”的数额。这样见了老板就不会欲言又止,吞吞吐吐了。一般人向老板提工资,提的数额都不多。但是这种低数额的要求对他们有害无益。提的数额越低,在老板眼里的身价也就越低。这大概是人性的怪诞之处吧。同样的道理,标价过低的东西,比标价过高的东西更容易把买主吓跑。反过来,如果提的数额合理而且略高一些,会促使老板重新考虑你的价值,对你的工作和贡献做更公正的评价。你就是得不到要求的数额,老板也可能对你更好,比如会改变你的工作条件等。他改变了看你的视角,了解的更清楚,所以会对你刮目相看。

你如果不在乎别人小看,就别要求提工资,就是要求也是很小的幅度。那样,你会发现分配的工作是最苦最累的,办公条件最差的,工作时间最长的。总之,你要是不重视自己,也别指望老板会看重你。要求的数额低,就是小看自己。其实,在你和老板之间形成的博弈对局中,老板会综合对你的能力和价值的了解,判断出该给你加薪的幅度,并以此作为讨价还加的依据。如果你的理由充分,又有事实根据,可能跟老板对你的看法有出入,发生心理学的所谓“认知不一致”。老板会设法协调一下这种不一致。但是,如果你把这种“认知不一致”暴露出来,在加薪的博弈中你就会处于下风,因为他一直抱着成见。你提供了不同的看法,就迫使他重新评价你,以新的眼光看待你,最后达成有利于你的和解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还有一个现象也很常见,那就是大学里的恋爱现象!其实爱情里也存在着博弈。依据博弈效益原理:最好的结果=我们每个人做对自己和和对朋友最有利的事,那么放到恋人的“二人圈中”,完美的爱情=你和她或他作出对彼此都体贴的事。“体贴”包括:善意、理解、宽容、忠贞。这些是爱情博奕中的主要博奕策略。爱情其实是揣摩对方心理的过程。所有的恋人,恋爱中双方都无法看到对方的心思,他们的爱情结果有三种情况:一方判变;双方判变;双方比翼双飞。很显然,最好的结果是后一种,最坏的结果是一方判变。双方变心,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没有任何一方受到伤害。彼此都能洒脱的放开包袱。假如一方变心,另外一方还傻呼呼的坚守那份已经不属于彼此的幸福,这种结果无疑过于残酷。按照边际效用理论,博弈论的要求是双方得到最好的效果——彼此不变心,要取得边际效益最大化!

要取得边际效益最大化,我们可以这样做|善意而不是恶意地对待恋人。宽容而不是尖刻地对待恋人。幸福的恋人可能并不是忠贞不二的,当然也肯定不是见异思迁的,他们能够生活得愉快,关键是能够彼此宽容,既宽容对方的缺点,甚至也宽容他偶尔的不忠贞。而尖刻地对待恋人的人,对恋人的偶尔不忠贞总是不肯迁就的人,往往也都不会幸福强硬而不是软弱地对待恋人。就是要在我永远爱你的善意的前提下,做到有爱必报,有恨也必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其中,当然是要有限度和分寸的。比如对恋人与其他异性的亲热行为,要有极其强烈的敏感与斩钉截铁地回报,当然,每次发脾气都是有限度的,而且还要能宽容对方。简单明了而不是山环水绕地对待恋人。因为不简单明了地对待恋人最终导致误会而分手的爱情悲剧并不少啊。所以,爱情的手段,还是简单一点好,让恋人一看就明白,免去了很多猜谜的时间。 。

只要我们对爱情现象稍作一些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一.爱情是男女之间的一种愉悦情感,其本质是快乐之美,人们从爱情中能够获得甜蜜与快乐;二.爱情的享受,是人们用约会时间、甜言蜜语等主要投入,辅以花前月下楼台馆所等要素投入而生产出来的,另外同时他们也有可能因为遇到你,而失去了更好的缘分所付出的“机会成本”;三.生产爱情的收益,取决于当事人在这方面的天赋和人力资本投资,如语言天赋以及得自文艺作品的爱情观念。在这三个判断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爱情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对称均衡博奕。

其实我们身边的博弈现象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稍微用心的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事情中都存在博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并,同时也在博弈中学到很多!

身 边

院系 | 姓名 | 学号 | 100101218

机电工程学院张雪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班级文化三句半范文下一篇:保密案例小故事范文

热门文章

博弈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