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从万人迷到万人嫌

2022-09-12

1 拼多多的兴起

1.1 国民经济现状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017年我国GDP总量排名世界第2, 人均GDP排名世界第74。所以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仍处于贫穷的状态。拼多多抓住尚不算富裕的国民对绝对低价商品的刚性需求, 打着“爆款低价”、“便宜好货”的口号, 撬动了数亿人的购买欲望, 吸引他们拼单凑单, 为拼多多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用户。

1.2 小商品卖家在大平台难以立足

大部分名气大的品牌, 天然自带流量, 对平台的依赖程度并不大, 也不需要很多的广告费去引流量。但对于千千万万个小商品卖家而言, 他们没有品牌, 没有知名度, 要想在淘宝那种大平台上生存, 必须要付出极大的成本, 他们要花钱买点击量, 买广告位, 买粉丝, 找人刷单等大量费用, 以及大平台的高抽成率, 使得这些小商家无法生存。拼多多带着低价的“光环”适时出现, 给小商家带来了生机。他们不需要高额的保证金, 只需要交纳低额的交易手续费, 这吸引了大量的小商家入驻拼多多。

1.3 大树底下好乘凉

拼多多的崛起背后的因素, 在其背后除了淘宝前CEO孙彤宇、网易丁磊甚至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这些贵人之外, 最核心的还是背靠腾讯这么一棵大树。腾讯不断为拼多多融资, 并对其在微信上的拼团和裂变一路大开绿灯。微信是目前我国第一大社交平台, 2017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 它为拼多多导流, 实现流量变现。依靠这么庞大的用户量, 拼多多通过一个用户的使用和推广获得成百上千个用户信息, 在用这成百上千个用户去捕获成千上万个潜在客户, 借用户发展用户, 不需要任何广告成本, 只是利用现有的社交媒体渠道, 就这样不断实现用户的裂变, 使得它成为三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

2 拼多多的拼团模式

参团:进入拼多多APP后点击“搜索”按钮输入关键词搜索你想要的商品, 找到后点击详情页, 若有在拼单的人员就点击“去拼单”与此人一起拼团, 然后选择收货地址付款即可。

开团:如果你不想其他人拼团或当前没有正式拼团的订单, 就可以点击“一键拼单”来自己创建拼团, 其他人都可以加入, 也可以将其分享到微信好友、微信群或朋友圈, 吸引朋友前来拼团, 增加成功概率。

优势:拼多多通过组团邀请好友成团的形式, 用便宜的商品来获得用户, 通过多次分享让产品的知名度打出去, 就算很多用户不堪其扰, 还是会因为多次转发和低价诱惑注册账号。

3 拼多多面临的挑战

尽管拼多多自诞生以来出现了令人惊讶的野蛮生长, 但是快速增长的背后也意味自身内功的不足。当前网上对于拼多多可以称得上是恶评如潮。

其中, 呼声最大的就是消费者。拼多多虽然有低价这一优势, 但价格永远不会低于成本。质量价格难两全, 拼多多要高举“爆款低价”的旗帜, 就必然会出现商品质量不过关的问题。在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上, 载有数百条来自拼多多用户的投诉, 主要涉及货不对版、退款难等情况, 类似的抱怨在微博、知乎、豆瓣等社交网络上也屡屡出现。许多消费者对拼多多都是一次性消费, 一次不满意的购买行为使得他们不想再光顾这款APP。

其次, 入驻拼多多的商家也对拼多多气恨难消。《“拼多多”随意冻结商家资金并罚款》、《“拼多多”乱开罚单罚款不合理》等新闻屡见不鲜, 拼多多不提供任何商家违规证据, 就判定其违规, 随意冻结商家的资金并乱开罚单, 随意罚款。许多商家表示交的罚款比他们挣的还多, 这使他们不堪重负。

4 对拼多多未来方向的思考

纵观拼多多的现状, 它要想在未来的市场里面异军突起, 还需要一大段时间的改革和成长期。拼多多需要围绕其核心功能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更个性化的服务、更完善的拼团规则和评价信息体系以及更到位的售后服务去吸引更多的新用户留住老客户。拼多多应该加强其质量的监管力度, 严厉并且有依据让人信服地打假打劣, 对于用户和商家投诉, 要及时合理地处理, 提高用户体验, 改善公司口碑。如果在未来拼多多自身不能实现有效的转换, 之前所创造的电商奇迹也将无以为继。

摘要: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 电商行业高速发展, 出现了很多创新模式。比如说拼多多的社交电商, 这种模式基于社交平台产生交易, 走出了和传统电商不同的道路。拼多多的出现, 就像是一场稀稀拉拉的小雨, 不断扰乱已经形成固态的电商格局这片湖泊。拼多多紧抓现代人对社交和购物的需求, 采用“拼团”的方式, 将两者有机结合, 又打着“爆款低价”的口号使得大量用户接踵而至。但“质量价格难两全”, 拼多多低价烂货使得它的口碑每况愈下。面对众多机遇和挑战, 拼多多应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拼多多,社交电商,拼团,机遇,挑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浅议“保险姓保”下一篇:关于中小企业强化审计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