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论文

2022-05-0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面向21世纪,全面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和改革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科学合理的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保障体系,是深化高师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论文 篇1:

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文化素质、音乐综合素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应注重培养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实施更加完备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音乐师资人才。

[关键词]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张艺迪(1967- ),男,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艺术系音乐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学及研究工作。(河南驻马店463000)

一、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的现状

学校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承担音乐教师培养任务的高师音乐专业,必须以更加完备的全面素质教育来适应现实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音乐师资人才。但是,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文化素质不高。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音乐专业学生文化课录取分数降低,一些总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被录取,导致了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素质一再降低。而且学校在新生入校后,对文化课重视不够,缺乏一定的弥补措施。

2.学生音乐综合素养不高。从专业素质上看,多数学生是在考前临时冲刺、速成,导致入校后专业偏科,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音乐理论等基础科目方面的知识缺乏。

3.学生科学素质、人文素质整体不高。大多数学生因不了解作品的深层思想和道德、艺术的内涵,不关心作品的民族时代特点,而无法正确理解、演绎作品,使音乐丧失了灵魂。

4.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处世能力和做人态度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在认识上对其有所加强。

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现状看,素质教育发展滞后,基础素质教育失衡和总体素质的偏差,是当前应着重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应加强高师音乐专业内部教育教学的管理,通过转换教育观念,变单一的专业教育为完备的职业素质教育,同时从教育教学的各个基本环节入手,发挥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作用,强化基础素质教育,强化能力培养,这样我国21世纪的音乐教育事业才能有巨大的飞跃。

二、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

近年来,素质的含义在不断扩展,已超越了心理学概念的范畴,并注入了人的质量因素。人的素质实质上就是人的质量,这种质量通过一定活动反映出整体综合能力的水平,包括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等诸多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协调补偿,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其含义为解决目前我国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传统教育中也十分强调“授人以渔”的重要性,强调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因此,学会学习是大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之一,在学校期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这样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技术信息时代的需要。对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对音乐文化课的学习,常以死记硬背作为掌握知识的方法;对技能课的学习,以巧练加勤练的机械练习来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应是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应成为各类理论课和技能课的教学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学会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

2.加大文化课比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学校应提高文化课比重,加大文化课教学改革力度。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善于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选择、获取、吸收新知识及总结新经验的方法。这样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的是中等学校的音乐教师。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中学音乐教育包括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作为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除了具备课堂教学的能力外,还应具备组织、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因此,学校应设法提供艺术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参与、竞争意识,为毕业后的独立工作奠定基础。其中,教育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师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总之,要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实践和教学实践,并且把学生在各种实践中的表现作为素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三、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

1.加强审美素质教育的意义。审美素质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审美准则。审美素质是新时期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应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从而明确了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其重要意义在于将极大地提高音乐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利于音乐教育真正地实现以审美为核心。这就要求在音乐教育的教学形式与过程中,淡化知识传递的过程,代之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对教师的审美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仅对完善人格、提高文化修养和文明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会极大地促进专业学习质量的提高。

2.审美教育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音乐专业应将审美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审美教育有意识地贯穿于专业课程之中,不断挖掘课程内容中可能潜藏的美感因素,努力将音乐专业教学中的技能、技巧与美感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充满音乐美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此外,要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综合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21世纪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以此为目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音乐教育人才。在教学活动中,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以世界艺术教育的高度,以21世纪新时代的标准,以我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出发点来培养人才,已成为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界的共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证明:面对迅猛发展的人类社会和全球性教育改革的浪潮,作为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只有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功效与作用,不断修正培养目标,更新自身的教育理论,改进陈旧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音乐师资人才只有具备高素质,才能投身到整个国民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为加快国民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永康.21世纪大学生人才标准探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勇华.论高师音乐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5).

[4]李林,容辉.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及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35).

作者:张艺迪

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论文 篇2:

论面向21世纪的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建构

摘要:面向21世纪,全面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研究和改革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科学合理的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保障体系,是深化高师音乐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面向21世纪,以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为先导,紧紧抓住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中心环节,努力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促进高素质音乐专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这是新世纪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国际高师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引发的课程综合化改革趋势,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教育人才,纷纷把高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加大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大调整,表现出了如下共同发展趋势。

1、加强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各类课程的基础,是知识体系中最稳定的内核。重视基础学科,才能为提高师范教育的科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才能为知识的转移和应用,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力的发挥打下基础。同时,加宽加厚基础理论知识课,是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一大趋势。有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能适应科技知识的更新以及专业的转换。

美国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其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放松了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计划过多地强调教学方法的训练,忽视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来的教师成为了“教书匠”,而非“学者”,使科技界与教育界深感不安,于是掀起了一场“回归教育运动”,强调数学、科学知识、外语的学习,出现了注重基础课,强化专业课和精简教育课的发展趋势。在今天的美国,高校一、二年级完全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文理科基础课程。美国的哈佛大学,在第4次课程体系改革中,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基础课教学,强化学生智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日本深受美国的影响,大学一、二年级不分院、系或专业,全部学习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日本师范教育开设大量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外语课和体育课。

俄罗斯对原苏联时代的“专家”培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修正,提出了要培养富有多种职业能力、专业面宽的专家,削减了专业课比重,增加了基础课时数,一些高师院校的基础课时数已达40%。

2、提倡知识综合化。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学科呈现出高度综合化的趋势,狭窄的专业划分已不适应信息时代科学发展的需要,因此,各国高校重视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结合,要求中学师资的培训改变过去狭窄的专业训练,实行综合教学,呈现出课程设置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课程设置综合化,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形成日本筑波大学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MIT模式,英国牛津大学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

在知识的综合化方面,以日本新型的教育大学最为典型,如开设“文科、理科、体育科、艺能科、实业科、家政科”,等等,总趋势是朝着大文科、大理科的方向发展。俄罗斯一改前苏联一贯强调专业教育的传统,提出了“人文科学科学化,自然科学人文化”的改革计划,改“处方式”师范课程为“宽型”师范课程,加强“文理渗透”,培养师范生科学的“综合意识”和“系统观念”。

3、大量开设选修课。当今国外许多高校选修课开设数量较大,范围颇广,通用性强,目的明确。不少学校的选修课占全部课程的1/3,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与发展,推动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同时更加有利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校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部门以及中等教育的变革所带来的新的挑战。

美国高校课程中,选修课比例大,任意选修课和指定选修课占全部课程的1/3,任选课开课的门类众多,供某一专业(学科)学生任意选修的课程往往达百门或数百门。就师范专业而言,美国20世纪20~30年代,“重教育课程轻专门学科”,教育科目臃肿,挤掉了专业科目。教育科目教材贫乏,内容粗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个别师范学院不惜以整个学期投入参观、实习,严重影响学科知识的学习。50年代至90年代又出现“重专门学科轻教育课程”,认为“学者即良师”,这种轻教育课程的做法,造成教师专业思想的不稳定和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下降。现在,美国普遍认为,所有的教育专业标准审定委员会通过3年研究讨论,最后达成协议,提出作为教师必须精通“教什么”和“如何教”这两方面的知识,既要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又不放弃教育专业学习,在师范生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把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起来。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大学,在改革教育计划时,开始注重学生视野的拓展,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如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实施“三科制”,废除了“五科制”,90年代进一步削减了必修课,拓宽选修课范围。1991年7月,日本修改了《大学设置标准》中有关课程设置的条目,取消大学必须开设4类课程的规定,代之以“编排大学课程时,在考虑传授各种的专门知识同时,必须适当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修养、综合的判断能力和丰富的个性”的规定。各国立大学在课程改革时,纷纷将过去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二•二分段”模式改为“四年一贯”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增强了学生职业的适应性。

法国大学本科的选修课,在本科4年课程中所占比例高达40%-60%,巴黎师范大学被喻为“生金蛋的金鸡”,十分注重课程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大量开设选修课程,充分满足师范生日益增长的广泛兴趣与要求,应对知识与信息急增的社会挑战,为师范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当前高师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高等师范院校的主要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未来教师素质的高低取决于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质量规格,具体体现在高师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自原国家教委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来,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阶段成果,但整个课程设置目前尚存在如下问题与不足。

1、课程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课程结构就是课程设置及其比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文理科课程的比例,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比例。

(1)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限定选修课多,任意选修课少。高师院校的课程分类,目前没有一个通行一致的分类标准。如果按专业的性质、任务划分,可将其课程分为普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若按课程功能划分,则又可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等等。在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实行学分制的情况下,后一种分类方法是较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然而,此类方法所设置的选修课、特别是任意选修课在目前的高师院校所占比例较少,甚至在师专类学校没有,高师院校几十万学生通用一个教学计划的情形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改观,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的特长,严重制约了高师生的全面发展。

(2)专业面窄,学科交叉、文理渗透、课程综合化趋势不突出。高师院校长期以来是按学科名称设置专业的,按该专业的有关理论、知识、技能组织相关的教学内容,编制课程计划,这样一来,尽管课程体系重视了各科内容自身独立的逻辑系统,却忽视了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横向有机联系,结果造成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难以应对现实社会,既不适应科学技术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也不适应信息时代大规模横断科学发展的需要,影响了高师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制约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高师的深化改革与发展。

(3)公共必修课比重大,占用课时较多。教育行政部门对各归口公共课程缺乏统一的协调,各自强调所辖课程的重要性,使得公共课程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目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4)课程形式单一,课程设计不协调。课程设计是关于各科课程的组织和编排,一般基于理论基础——学科、学生、社会和方法技术——依照理论基础对课程目标、内容、策略、评价等要素作出安排两个层面。高师院校一般重视理论课程,忽视实践课程,大凡实践类训练课程则认为是第二课堂的任务,应由班主任、辅导员来组织进行。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便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过程的终结。重视课程设计的学科、社会因素,忽视学生主体因素,其结果是课表排得满满的,从不考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2、课程内容老化,课时膨胀。教学内容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我国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长期以来,超脱不了原苏联模式的桎梏,在进入新世纪,面临知识经济浪潮冲击的新形势面前,问题与矛盾愈来愈突出。

(1)课程目标滞后时代发展需要,脱离实际现象严重。高师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忽视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多数师范生眼界不够开阔,锐意进取精神欠缺,不善于科学研究,到中学后从师的后劲不足,发展潜力不大。

(2)课程内容口径狭窄,陈旧老化。教学计划为师范生设计的知识范围较为狭窄,普通科学文化方面的通识教育薄弱,学科专业教育的比重过大,即使进入90年代,高师的大量课程更新知识的速度仍旧缓慢,有些内容非常陈旧,严重脱离实际,由于不能科学处理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现代科技成果和学科前沿、跨学科、边缘学科、实际应用性强的内容难以适时增补,有关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内容得不到传播。

(3)课程门类庞杂,课时膨胀。信息激增与课时有限的矛盾,导致课程门类庞杂,部分内容重复,课时膨胀。有的选修课的开设因人设庙现象严重,缺乏严格的审核和必要的准备,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学生压力大,教师担子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3、师范特色不鲜明,学生从师后劲不足。高等师范教育的特点决定于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高师如能培养出胜任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则既满足了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也确立了自身在社会上的专业形象。然而,目前不少高师的师范性不突出,没有把根基扎到中等学校当中去,师范专业应有的特点,没有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显示其较强的专业优势和发展后劲。

(1)职业意识教育未引起重视。教师职业,需要师范生自觉地为师从教,然而,在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大潮中,并非是素质最好的学生选择了师范,高师院校亦未能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在培养过程的始终和各个方面,把远大理想的教育与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职业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道德品质教育与为人师表的师德教育结合起来,把一般的心理素质训练与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结合起来,师范生的职业意识不稳定。

(2)教育理论课程贫乏。教育理论课一般只开设传统3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课时仅占总学时的5-6%左右,而且3门课当作公共基础课开设,一般由教育系统公共课教师与各专业学科教学法教师主讲,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满堂灌,学生普遍不感兴趣,只是疲于应付,难以系统掌握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用以日后对教育工作的指导,影响了师范生走向社会后的发展后劲。而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法规”、“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中学教育心理”、“课堂管理学”、“教师礼仪”、“学校教育评价与教育科研”等现实性、针对性较强的课程没有开设,既影响了高师与中学的密切联系,又影响了师范毕业生为教师职业技能的养成扎下坚定的根基。

(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薄弱。教师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它客观要求必须强化教育职业技能训练。所谓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专门从事教师职业、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本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的口语表达技能、三笔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然而,长期以来高师院校3门教育理论课加教育实习,只有学科课程,缺少活动课程;只有分科课程,缺少综合课程;学生教育实践活动,时间短,师范技能训练不足。同时,对教育科学也缺乏研究。学术水准和师范特色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高师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三、高师音乐学专业课程发展的总体状况

伴随高师院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体系也不断地得到改进和完善。20世纪50年代音乐专业设置至今,音乐学专业课程建设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发展道路。

1、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亲切关怀和指导下,音乐教育专业处于萌芽和发展状态。1951年8月21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在上海创办华东师范大学,共设11个系,其中包括音乐系。这样在有了新中国音乐教育专业的第一个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这个大纲和教学计划是学习苏联音乐教育专业计划大纲而制定的,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奠定了基础。以后教育部和一些省属重点师范大学陆续开办音乐专业,招收了部分音乐教育学生,培养了不少师范音乐大学毕业生,但这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1953年,政务院颁发高校院系调整方案,经过调整,全国音乐院校设有音乐系科的有中央音乐学院等7所(高等师范院校设有音乐系科未统计在内)。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音乐教育受到摧残,音乐教师受到迫害,音乐教育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音乐的春天到来了,各高等师范院校陆续恢复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全国师范院校新增了许多音系和音乐教育专业,人数不断扩大,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音乐教育人才。1979年2月,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艺术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发展艺术教育事业八年规划纲要》(草案)和教材编写计划。会议期间来自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昆明高师艺术系6名代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联名发出《不能忽视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的呼吁。1979年5月31日,教育部发出试行《全日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草案)的通知。1979年12月,教育部在郑州召开全国高师艺术专业教学座谈会,参加会议的31所高师艺术教育工作者和有关代表66人,会议制定了高师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及各科教学大纲,教材的编写计划和师资培训计划。1980年5月,教育部委托山东师范学院在济南主持召开的“高师音乐专业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讨论会,来自全国8省市的10所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人员参加,制定出《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音乐史教学大纲》草案。1985年5月,参加第4次音代会的37位音乐教育界代表,就采取措施尽快改变当前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落后的局面,联名向党中央、全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发出呼吁。呼吁书《关于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建议》在音乐界产生较大反响。1986年12月,为了贯彻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国家教委在北京成立艺术教育委员会。这些措施对于推动音乐教育发展改革高师音乐课程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2、课程体系。改革开放后,不断完善的高师音乐课程体系基本上符合我国面向中等教育的需要。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大体可以分为6大板块,课程体系基本框架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公共基础课19门,主要为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学课程,师范技能课程,工具类课程(外语、计算机),共计学时1037,占总学时数2816的36.8%;第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16门,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知识,共计学时1059,占总学时数的37.6%;第三,专业选修课16门共计25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8.9%;第四,艺术实践课程220学时,占总学时课程25学分,占总学分175分的3.3%。如果能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开出上述所有课程,严格按课时上课,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不断实践,是能够实现我国音乐教育培养目标,达到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学生毕业后完全能够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音乐教师的要求,凸现了这一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表现为政治理论课学时太多,专业口径窄,缺乏专业特色,师范技能课和人文课程不足,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训练不够等等。只有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努力实践,才能建立起与未来社会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在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改革重点。”“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革培养模式,调整课程结构,用现代文化、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逐步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师资。”近10年来,一些高师音乐系科针对专业适应面窄、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能充分体现师范特色和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等弊端,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一些高师院校音乐系根据未来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调整了课程结构,增加了选修课程,开设了计算机音乐、音乐心理学、音乐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与利用、世界民族音乐概论、音乐表演艺术欣赏等课程。近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制作电子音乐的MIDI系统的问世,为高师音乐教育技术提供了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目前,首都师大音乐系、湖南师大音乐系等全国各高师音乐系科都先后建立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开设了计算机音乐、MIDI作曲等选修课。一些高师音乐系科在探讨钢琴集体课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首都师大、湖南师大、南京师大等院校相继建立了电钢琴集体课教室,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解决了师资不足的矛盾。

为适应新时期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音乐师资,20世纪90年代之后,全国许多高师音乐系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了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譬如,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电脑音乐制作”、“钢琴文献与教学法”、“声乐文献与教学法”等课程。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电脑作曲基础”、“课堂乐器(竖笛)”等课程。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增设“音乐心理学”、“中外现代音乐欣赏”等课程。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增设“音乐论文阅读分析与写作”、“专业英语”等课程;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世界民族音乐概论”、“音乐表演艺术欣赏”等课程。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音乐文学概论”、“音乐论文写作”等课程。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音乐修养专题”、“电声配器”等课程。江西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戏剧影视欣赏”、“诗词赏析”等课程。四川音乐学院音教系增设“文献检索与利用”、“师范技能”等课程。徐州师范大学音乐系增设“钢琴调律”、“音响技术”等课程。

4、存在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着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滞后现象。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全国绝大多数高师开设的《中学音乐教学法》课所使用的教材是198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王克、杜光主编),由于时代的局限,该书作者没有将外国音乐教学法的内容编入教材,这就造成教学内容与中学音乐教育改革实践相脱节的弊端。90年代之后,为适应中学音乐教学发展的需要和未来教育的需要,一些高师音乐系科尽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但总体看来,这些改革只涉及小部分课程和内容,没有根本性的变革,如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等素质方面的教育的探索还只是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体系性的结论。高师音乐教育的滞后现象是阻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4年本科教学计划,有许多地方已不适应现在教育教学的需要,应做适当的调整和修订。例如,在课程设置中应增加音乐教育学、钢琴伴奏、计算机音乐、世界民族音乐概论、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等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的门数,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并重视实践课程,教学要求应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未来音乐教师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光和胸怀,同时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能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未来音乐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音乐学科方面的素养,掌握艺术的音乐教育方式和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的实用技能。还应当具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的能力和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此为基点,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要。

四、高师音乐学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建设

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宽厚的音乐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够在中等学校和高等院校进行音乐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师资、教学研究人员及其教育工作者。根据高师音乐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和高师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改革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课程创新体系,必须体现“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努力推动高师音乐学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简称为“两课”。 “两课”要贯彻“少而精,管用”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个人实际相结合,理论与改革开放相结合的要求,解决音乐专业学生政治信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遵纪守法等问题,把减下来的课时数用在“社会大课堂”中去,带领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解决学生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学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解决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势与政策”每学期可开1至2次讲座,介绍当今国内上述课程体系建设目标。“两课”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改变考试制度,采取“灵活务实”教学方法、考试办法。否则,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现象将继续存在,不能实现教学计划对“两课”的基本要求。

2、基础知识课程。基础知识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根据高师院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一般设置16门,即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钢琴、声乐、器乐、和声学、民族民间音乐概论、音乐名著欣赏、中国音乐史、欧州音乐史、合唱与指挥、歌曲作法、音乐教学法、形体与舞蹈、艺术概论、大学语文等。专业选修课16门,即钢琴、声乐、器乐、和声学、曲式常识、复调常识、配器常识、歌曲伴奏写作、声乐教学、钢琴教学法、音乐论文阅读分析与写作、意大利语、声乐发展史概述、音乐美学简述、电声乐队配器常识。这部分知识是音乐专业学生知识基础的基础,是“金字塔”知识和能力结构的最底层部分。学生如能学好这些课程,就具备了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为了突出师范性,笔都认为,可将“音乐教学法、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划入“教育运用课程”。

3、教育运用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班主任工作与德育艺术共7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懂得教育规律,研究中等学校音乐教育的规律,探讨音乐教育性质、任务、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懂得学生生理发展规律,为在今后教学工作“因人施教”,为独立从事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工作和组织课外活动打基础。这类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区别于音乐院校课程的一个显著标志,是高师性的重要体现。

4、师范技能课程。师范技能课程主要有美术、书法、普通话、演讲与口才、音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共5门课程,这些课程课时时数不宜多,讲解要精,重点应放在实际运用和训练上,主要是培养学生教书从教的能力。教师的师范技能是知识传播的中介,只有师范技能强的教师才能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这些课程的教学要尽量往课外活动延伸,贯穿于大学阶段的始。有的高师院校音乐系提倡课前5分钟的普通话训练,寝室普通话训练,课堂发言普通话训练,班团活动普通话训练,每天练习一篇毛笔字、钢笔字,举行师范技能大赛等收到了明显效果,值得提倡。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的有益探索。

5、人文知识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文学作品赏析、自然科学基础、中国和世界历史知识等。这些课程主要介绍人文知识中最精华的部分。因为人文知识和音乐艺术息息相关,特别是文学更是和声乐艺术密不可分,声乐艺术就是文学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体。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功底决定音乐知识基础,决定着大学生的发展后劲。音乐教师文化知识的修养对今后的音乐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6、工具运用课程。该类课程主要是外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运用3门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每学年开设,加重课时。这些课程是面向21世纪的“金钥匙”,不仅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中,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是工具类课程,因此,应当特别重视和加强。除了外语、计算机过级外,根据音乐学专业特点,3门课程重点应放在运用上。外语主要加强口语的训练,计算机知识重点应放在操作运用上,多媒体教学重点应放在使用和方法上。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知识的运用和训练,就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对新教师的需要。

7、实践教学课程。此类课程主要是包括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教育学习、教育见习、年级音乐会、个人音乐会、毕业音乐会、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等。这些课程不一定要有硬性的课时数,但要规定具体时间,制定一套考核检验的办法,收到实效。课程应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周末、寒暑假。这些实践课程要精心组织,总体安排,分步实施。要和“小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锻炼技能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决不能忽视。

8、拓展知识课程。主要是课外阅读书目,拓宽基础知识,扩大视野,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课程。目前许多高师音乐系开出了学生阅读书目,是件好事。但怎样检查课外阅读书目的效果,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以为平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写一些读书心得体会,布置一些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中应占考试成绩的15%。只有通过一些办法来加强考核制度,才能使学生课外阅读收到实效。

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只是一本美好的蓝图。要实现美好的蓝图,需要经过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师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构建,是在不断探索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李化树. 21世纪大学的发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钟秉林. 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1).

[3]赵小雅.不能因“综合”丢掉“以音乐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7,27(4).

作者:黄小惠

音乐专业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自素质教育被提出以来,大学生素质教育始终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以音乐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音乐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现状,并从多方面提出个人的建议与对策,以期大学生素质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发展  创新  能力

20世纪80年代,素质教育在我国就已被提出,此后,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相关文件相继推出。直至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大学生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高度重视。199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家“十五计划”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这些政策都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几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展开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素质教育”一词被人们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记在心里,随处可见。素质教育经历了从被提出、被运用、被探索等一系列发展过程,期间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形式与意义,无形之中,素质教育渗透在人们的举手投足间,贯穿于每一堂课,呈现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纵观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可谓喜忧参半,其中,不乏对素质教育存在片面性的理解,在实践中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实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任务,教育内容应涉及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形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方面面。

为落实笔者所在学院的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现状,笔者对部分音乐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对其学习、生活及心理等多方面情况进行了解。经调查,多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如钢琴即兴伴奏与和声学等理论知识,多数学生处于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状态);2.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率低,缺乏自信心及舞台基本表演素养,专业技能有待提高;3.对于课外文化知识学习时间短、数量少,去图书馆的次数相对较少;4.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练习专业所占用的时间较少,专业基本功不扎实;5.个别理论课程的设置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对实践没有太大的意义;6.就业现状令人堪忧,毕业生就业呈现“转行”趋势。以上不良现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悖于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意义。

为改变素质教育不良现状,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音乐学院也在积极探索中,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行动上。

学院在课程体系设置、基础设施建设及毕业生实习方案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整改措施。具体如下:1.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学院课程设置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更新,具体体现在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形式的变动上。本科音乐专业学生除了专业,需选修另一门专业,学工组将选修课学生分成组,并分别由专业老师进行教授。研究生课程除了增加了几门专业课程外,还增加了《中外文学名著专题研究》等文化类课程。由此可见,课程类型与内容愈加丰富,大学生所接受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失为践行素质教育内涵的一种有益途径与方式。2.学校对准毕业生实习方案也作出了调整,由大四阶段实习调至大三阶段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前毕业生实习方案所带来的弊端,学生在结束实习后还有大四一学年的学习时间,学生在实习阶段所总结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未来的种种规划,在往后一年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完善基础服务设施,为学生提供打印歌谱等资料的设备;进一步完善学院琴房使用制度,保证学生能够充分享用公共资源等,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素质教育发展中,教师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优秀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将素质教育带入幼儿园,倡导音乐系学生精心准备一堂音乐课,并定期展示给幼儿们。课堂内容不仅包含基础音乐知识,还包括一些课外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一实践活动是非常好的锻炼自身的机会,是对学生专业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学生对自身的专业学习计划与目标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这样不断的学习与运用的循环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2.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力量不容忽视。为此,大学生在教师的呼吁下,组团去慰问养老院,为老人们献唱、送爱心礼物等。大学生送去的不仅是祝福与问候,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与青春活力,将温暖带到养老院。

此外,音乐专业学生自发组建了乐队、院方举办周末音乐会等,对本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全面发挥素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为培养新一代优秀大学生,需要借助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力量。

学校应做到:1.完善學生学业考评机制,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管理与监督;2.完善教师管理与考核机制,加大对教师职业纪律作风的监督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校课程内容与形式,形成独特的教育发展模式。

教师应做到:1.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此外要注重自身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2.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充分掌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以身作则,因材施教,耐心教导,注重学生专业水平与其他能力的同步提升;3.鼓励学生多参加课余活动,引导学生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及时了解学生专业学习情况,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疑惑等。

学生要做到:1.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文化知识,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与文化素养,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2.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在实践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虚心学习,学以致用;3.积极主动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实践能力与社交能力,培养创新精神;4.积极接受优秀、先进的文化与思想,与时俱进,传递正能量,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素质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智育、美育、德育、身心健康教育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没有一种教育只涉及其中的一个方面,无论是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亦或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等各个方面。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素质的竞争。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素质状况紧系祖国的未来,因此,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当下各大高校不容推卸的使命与任务。再者,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体性的价值倾向教育模式,要求每个家庭、每所学校以及全社会都参与进来,共同促进素质教育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全民族素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是所有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高桂云,孙义兰.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J].社科纵横,2008,(12).

[2]郭杨阳.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08).

[3]汤佳乐.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1).

[4]刘道玉.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54(03).

[5]李超.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价值工程,2017,(33).

[6]王丹,郑子杉.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J].现代交际,2017,(33).

作者:成燕 郝若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创业教育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