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学研究论文

2022-05-08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学校心理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有效推进新课改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三个方面,但同时研究现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和不足,需要优化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学校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1:

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

摘 要:采用军人适应不良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自我韧性量表、亲子关系问卷和军营联结问卷对435名消防武警新兵进行调查,考察了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和军营联结与适应不良均显著负相关。2)韧性在核心自我评价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军营联结在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

通讯作者:张卫,E-mail:zhangwei@scnu.edu.cn。

1 引言

新兵入伍是部队建设的头等大事,其中新兵集训直接关系到军队补充“新鲜血液”的质量,进而影响其整体战斗力。新兵集训异常严格,显著的生活环境变化和沉重的训练任务使得很多新兵不能较好适应,进而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和技能训练。调查显示我军新兵中4.24%存在较严重的心理症状,而适应不良比例则更多〖1〗,但当前新兵适应和心理健康实证研究还非常缺乏。适应是指个体应对和顺应自然、社会环境的有效性〖2〗。武警是重大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或紧急救援的主干力量,他们工作量大、危险性高,其新兵集训则尤其严格。为了更好地预防新兵适应不良的发生以及对其进行适宜的心理疏导,需要明晰新兵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然而,除人口学影响因素外〖3〗,当前我国新兵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还非常缺乏。因此,本研究拟较全面系统地考察人口学变量之外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等发展系统理论指出人类发展受个体自身、家庭、工作场所等多水平因素的共同影响〖4〗。因此,本研究拟从个体自身、家庭、军营等背景水平考察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首先,就个体因素而言,人格是个体适应最重要的预测因子,核心自我评价是当前人格倾向研究的新取向、新热点,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比大五人格对个体工作满意度、工作业绩预测能力更强〖5,6〗。核心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由自尊(self-esteem)、一般自我效能(generalized self-efficacy)、神经质(neuroticism)和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四个因素构成,核心自我评价是一个整合的人格结构,应将其作为一个整合的变量进行分析。此外,研究也表明韧性(resilience)是个体适应的重要保护因子,韧性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7〗。无疑新兵体能等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但征兵时体能把关严格,新兵体能差异较小,故未将其纳入影响因素之中。其二,就家庭因素而言,家庭是个体社会化最早且最为重要的场所,家庭是个体心灵的港湾,对个体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亲子关系是主要的家庭环境指标〖8〗。其三,就军营因素而言,当前关于其与新兵适应的实证研究还非常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校联结是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且直接的保护因子〖9〗,迁移至军营,有理由相信军营联结也应是新兵适应的重要保护因子。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倾向于认为军营联结包括战友支持、教官支持和对军营的归属感程度。因此,影响因素拟选取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和军营联结,并提出假设H1: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军营联结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显著负相关。

近年来,发展心理学家和实践工作者指出仅仅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非常有必要关注其中的过程,即对其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如中介作用机制)的考察。中介作用过程是关于预测变量和结果变量潜在关系的内在作用过程,中介变量有助于阐明某一关系是如何发生或为什么发生〖10,11〗。可见,在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相关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其中的内在关联机制,即对中介作用过程的考察,对于干预研究和实践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性意义。韧性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压力时的良好适应,是促进个体适应更近端的因素;大量实证研究也表明韧性是环境与个体适应之间的中介变量,也是人格与个体适应之间的中介变量〖12〗。此外,学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校联结是学生学校适应的最直接的保护因子,有理由相信军营联结也是新兵适应的更近端保护因子。因此,本研究倾向于认为韧性和军营联结可能是核心自我评价和亲子关系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提出假设H2:韧性、军营联结在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关系间中介作用显著。

因此,本研究拟从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和军营联结角度较全面系统地考察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促进新兵适应的预防、干预疏导研究与实践提供实证性依据与支持。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被试为华南某省2010年消防武警新兵共435名,均为男性,年龄介于16.25至24.17岁,平均年龄为19.45岁。其中,独生子女112人,非独生子女323人,农村兵源355人,城市兵源80人。

2.2 研究工具

2.2.1 军人适应不良量表

由张理义等人〖13〗编制,包括行为问题适应不良、情绪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和环境适应不良四个因子,共40个项目,采用二级评分,1表示否,2表示是。对反向计分项目反转处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新兵的适应不良越严重。

2.2.2 核心自我评价量表

采用张丽华〖14〗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共8个项目,分别测量了个体的自尊、一般自我效能、神经质和控制点,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该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分半信度为0.79。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新兵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高。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

2.2.3 自我韧性量表

采用毛淑芳〖12〗研究中使用的自我复原力量表(又称自我韧性量表),共14个项目,采用四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4表示完全符合。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新兵的自我韧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3。

2.2.4 亲子关系问卷

采用王艳辉〖15〗研究中使用的亲子关系问卷,共7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从不,5表示总是。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新兵的亲子关系越好,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0.70。

2.2.5 军营联结问卷

军营联结包括战友支持、教官支持和军营归属感。战友支持项目改编自王艳辉〖15〗研究中使用的同伴支持和同伴拒绝问卷,共4个项目;教官支持和军营归属感项目改编自李锦萍〖16〗修订的学校联结量表,共6个项目。问卷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对反向计分项目反转处理后,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新兵的军营联结程度越高。本研究中总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5。

2.3 施测过程和数据处理

以连队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时间约为40分钟。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进行。

3 结果

3.1 描述统计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差异不显著,城市兵源新兵适应不良显著高于农村兵源。

表1 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是否独生子女和兵源地差异(M±SD)

3.2 影响因素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之间的相关

相关分析表明(见表2),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和军营联结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均显著负相关,这与研究假设H1一致。此外,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和韧性与军营联结均显著正相关,这为进一步检验韧性与军营联结的中介作用提供了支持。

表2 影响因素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之间的相关

3.3 韧性和军营联结的中介作用

根据Baron和Kenny〖10〗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采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进行检验。中介效应显著需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预测变量可显著预测结果变量;2)预测变量可显著预测中介变量;3)中介变量可显著预测结果变量;4)在控制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后,预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预测系数减弱或不显著。在分析过程中,对所有预测变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控制了新兵的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兵源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人口学变量,具体控制方法是将是否独生子女和兵源地虚拟化(独生子女1,非独生子女0,农村1,城市 0);父母受教育水平采用项目“你父亲/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为?”对父亲和母亲分别进行测量,1表示小学及以下,2表示初中,3表示高中或中专,4表示专科或大学本科,5表示研究生,计算二者均分表示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采用项目“你家月人均收入为__元”进行测量。

在控制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兵源地、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等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依据上述四个条件依次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核心自我评价和亲子关系均能显著负向预测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β1-0.51,β2-0.18,ps<0.001),显著正向预测军营联结(β10.46,β20.19,ps<0.001),核心自我评价能显著正向预测韧性(β 0.60,p<0.001);此外,将韧性和军营联结导入预测适应不良方程,韧性和军营联结均可显著负向预测适应不良(β1-0.13,β2-0.30,ps<0.01),而此时核心自我评价和亲子关系对适应不良的预测作用虽仍然显著,但预测作用显著减小(β1-0.30,β2-0.13,ps<0.05)。进一步进行Sobel检验发现,韧性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显著(Z-10.90,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5.29%;军营联结在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显著(Z1-10.74,Z2-3.15,ps<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27.06%、31.67%;但韧性在亲子关系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图1直观地描述了韧性和军营联结在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之间的中介效应。

表3 核心自我评价和韧性的中介作用检验

4 讨论

4.1 影响因素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军营联结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均显著负相关,这与研究假设H1一致。核心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包括自尊、一般自我效能、神经质和控制点〖5〗。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可通过减少压力感知,提升个体成就动机水平、促进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等而提高其心理健康、学业、工作业绩水平等〖5,6〗。自尊和效能感水平较高的新兵在面临压力情境时能维持长时间的应对努力,从而适应良好,但二者水平较低的新兵往往易产生无助心理,对成功应对缺乏信心,而常常选择回避〖17-20〗。神经质决定着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和注意资源的灵活分配,神经质低的个体生理唤醒水平高、注意资源调动效率高,这有助于促进个体采取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从而促进了个体适应;控制点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自身努力程度,从而动机水平较高,促进了适应〖6〗。心理韧性水平高的个体具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不仅可衰减/缓冲逆境或压力情境的不利影响,而且,尽管受到了不利影响,他们也能又快又好地恢复。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亲子关系是家庭环境好坏的指示器,亲子关系好的个体安全型情感联结水平更高,而依恋理论和社会发展模型指出安全型情感联结是个体积极发展的基石。同时,勿庸置疑,军营适应与良好地融入军营密不可分,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军营联结。军营联结是指个体获得战友支持、教官支持以及军营归属感程度。战友支持和教官支持降低了个体的应激事件,有助于提升应对能力;而对军营的情感参与(归属感)有助于促进更多的军营认知参与和行为参与,以及提升满意度,从而有利于适应。

4.2 韧性和军营联结的中介作用

在证实了各影响因素与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显著相关后,进一步检验了这一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韧性在核心自我评价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军营联结在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与研究假设H2一致。表明,相对于核心自我评价和亲子关系而言,韧性和军营联结是影响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不良的更近端更直接的因素。即核心自我评价既直接促进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也通过韧性和军营联结间接起作用;亲子关系既直接促进消防武警新兵适应,也通过军营联结间接起作用。高水平自尊和效能感、低水平神经质能促进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内控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成就动机,这是缓冲或补偿逆境或压力不利影响(韧性)的重要资源,从而促进了适应。自尊较高、神经质较低的个体具有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获得更多的战友支持,而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能力强,表现出色,教官支持水平也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亲子关系好的新兵人际交往能力强,更合群,安全型情感联结程度高,从而支持水平和军营归属感水平较高。然而,研究也表明韧性在亲子关系与适应不良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不一致〖12〗。亲子关系良好理应有助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等韧性因素的提升,得出上述结论可能是由于核心自我评价相对于亲子关系而言对于韧性更为重要,或亲子关系与韧性之间存在第三变量: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

4.3 研究启示

研究结论对消防武警新兵选拔、军营环境建设和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一,新兵选拔时可适当参考新兵的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等因素;其二,新兵集训期间,要特别关注新兵良好战友关系、官兵关系、军营归属感的建立,以促进军营适应;其三,对新兵心理干预的启示:一方面,可根据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和军营联结水平筛选适应不良易感人群;另一方面,提升核心自我评价、韧性和军营联结也是新兵适应不良心理干预与辅导的有效途径。

5 结论

5.1 核心自我评价、韧性、亲子关系和军营联结与适应不良均显著负相关。

5.2 韧性在核心自我评价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军营联结在核心自我评价、亲子关系与适应不良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兰民,甘景梨,杨春,等.2005年某部新兵适应障碍的调查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46-647.

2 张俊英,张理义,张志斌,等.军人适应不良与社会支持、家庭情感表达及相关因素研究.精神医学杂志,2008,21(2):98-100.

3 张理义,张俊英,张志斌,等.军人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研究.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3:1-4.

4 Huston A C,Bentley A C.Human development in societal contex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0,61:411-437.

5 杜建政,张翔,赵燕.核心自我评价:人格倾向研究的新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116-121.

6 黎建斌,聂衍刚.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48-1857.

7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58-665.

8 张晓,陈会昌,张桂芳,等.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心理学报,2008,40(5):571-582.

9 喻承甫,张卫,曾毅茵,等.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印刷中.

10 Baron R M,Kenny D A.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1173-1182.

11 MacKinnon D P,Fairchild A J.Current directions in mediation analysis.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9,18:16-19.

12 毛淑芳.复原力对自我复原的影响机制.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07.

13 张理义,袁国桢,姜厚璧.心理医生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78-381.

14 张丽华.青岛市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9.

15 王艳辉.累积情境风险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

16 李锦萍.亲子依恋、学校联结对青少年早期攻击行为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8.

17 周晖,张豹,郑珊珊.中学生自恋的年龄特征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5(1):41-45.

18 张川敏,王春玲,张希臣,等.武警某部新兵一般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武警医学,2007,18(6):424-426.

19 童辉杰.应对效能:问卷的编制及理论模型的建构.心理学报,2005,37(3):413-419.

20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2-32.

Mediating Model fo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aladjustment of Fire Armed Police Recruits

Yu Chengfu Cao Wenzhi Du Xiaohui Zhang Wei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Center for Studies of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2.Guangzhou Detachment,Guangdong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Fire Department,Guangzhou 510000)

Key words:fire armed police recruits;maladjustment;core self-evaluation;resilience;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作者:喻承甫 曹文植 杜晓辉 张卫

学校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2: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与分析

摘 要: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有效推进新课改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国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三个方面,但同时研究现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和不足,需要优化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收稿日期:2007—12—18

作者简介:傅成仕(1978—),男,汉族,江苏省连云港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学校心理学研究。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的进一步实施,人们更加强调教师在自身素质上的提高与发展,由此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将此纳入教师教育的专业范畴予以研究。为了揭示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成长规律及心理、行为特征,进而有效地促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新课改实施以来的教师心理健康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佳状态。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国内外都有所表述,但直至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学者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该包括: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和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①。而王文则认为教师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基本标准:了解、悦纳自己的教师身份;积极稳定的工作情感;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行为;健全且符合职业需要的人格特质;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适应和优化教育环境等。综合归纳学者的意见,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状态(林崇德,1999)。②实际上,现有的研究成果也是根据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内涵与标准来关注和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用以指导教师的正常教学行为,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二、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新课改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大多数学者认为新课改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涉及到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在教学行为上做出改变,促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者与学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在于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顾问,一位交换意义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③李建平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与人人参与,意味着教师不再是拥有知识的权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应该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④黎琼锋也认为,教师应该扮演学生、同事共同发展的个体的角色。⑤

自从英国学者斯腾豪斯(L.Stenhouse)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与研究者的角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要想使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⑥ 我国学者钟启泉认为,教师最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拥有有关学生的知识,最具有发言权。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育情景的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度的加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⑦同时他还指出,教师对教学活动应进行深刻地反思,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持续开发课程资源,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既利于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也利于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并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⑧周耀威与王伯康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学习的伙伴、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⑨吴支奎认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继而带来了教师权威的变化。⑩

2.新课改与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回应新课程的挑战,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品质左右着新课程改革的质量和深度,教师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教师的专业精神还是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连秀云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执教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指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师健全人格和实践性智慧的成长过程”。(11)郭祥超指出,在当代学校教育中,教师专业发展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2)叶澜认为,教师专业化使教师能够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使得教师增强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心,从而确保教师自主发展。(13)

钟启泉认为,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处于学校革新的核心;新课改可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带来持续的专业发展。(14)王晓戎指出,要重视教师发展的内在激励作用,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持续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内在动力,是保证其持续发展的源泉。同时,研究指出,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很多教师缺乏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叶澜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按照时间维度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自己过去专业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专业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意识,对自己未来专业发展的规划意识。袁玲俊强调,很多教师缺乏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目前我国在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许多教师没有把继续教育视为弥补自身素质缺乏的内在需要,而看作是对学分的证明。宋宏福批评指出,教师在继续教育内容等方面几乎没有发言权,往往成了“游离予研究过程以外的被动旁观者、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要求的执行者、各种参考资料的照搬者、教研部门提供的一些模式的盲目模仿者”。

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方面的研究可归结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促进自身角色的转换;学校要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强“校本”培训;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有效的教师培训。俞国良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教师的角色认同。同时教师要加强“自我教育”,即把自己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树立强烈的心理自我保健的意识,熟练掌握心理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技能。丁桂凤指出,从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及心理保健角度去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王松花同样指出,建立民主、平等、尊重的学校精神环境,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温暖大集体;发展积极人际关系,变教师间“相轻”为“相亲”。方方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

“校本”是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主要途径,同时学校要提供必要的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其中孙元涛等人提出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的“教育叙事、案例研究”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效地缓解新课程改革给教师造成的压力。在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教师培训方面,有人提出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自律机制。如陈芬萍提出,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说,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使教师的专业成长由外部支持转变为内部的自律,即要充分地关爱教师,信任教师,依靠教师,把外部支持内化为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建立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自律机制。方方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把心理辅导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修中提高教师水平。许多学者还提出,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各种与新课改相关的配套体系与科学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程改革,增加对新课改的投入,改善硬软件设施,同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使教师培训具有操作与可行性。

三、研究存在的主要缺憾及其优化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卓有成效,获得一些极具意义的理论结论,加深了人们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理解。但是从中也可以发现一些主要缺憾。

1.过于强调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教师也是社会中的正常群体,有着社会群体的正常要求,在社会期望与常人属性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社会期待的那样去转变角色。因此,以理性化的社会期待的角色来确定教师的角色,是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源泉之一。社会应当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以促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角色转换。

2.偏重基础性理论研究

对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造成的压力的原因多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探讨,而从实践的角度去研究缓解教师压力的干预措施相对偏少。应该探索有效的、易于操作的缓解教师压力的干预性手段,使教师能从主观上感受到社会支持系统对他们的实质性帮助,从而有效地缓解新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减少对新课改的阻力。

3.缺乏实证性研究

现存的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多是理论上进行论述,而很少从实证性方面去加以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大规模地抽取样本来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实例还比较少见。应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实证性研究,不断拓展研究范围,以寻求新的研究突破口。

4.研究角度比较单一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研究者从新课程对教师造成的挑战这一单纯的角度去分析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教师的心理健康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独立的特质,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引起教师心理压力的问题更是多边性、复杂化。

5.研究范围比较狭窄

现存关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名师”的研究上,忽视对多数的普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这种“典型”的研究可以说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普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行为轨迹。要加大对普通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的研究力度,因为新课改的成功推进需要依靠千百万的普通教师的集体力量。

注释:

①俞国良.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1)20~27.

②王文.教师心理健康读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37~38.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④李建平.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0,(1)16~20.

⑤黎琼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4)44~46.

⑥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4.

⑦⑧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47,248.

⑨周耀威,王伯康.教师角色新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2,(4)57~60.

⑩吴支奎.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权威的重新审视[J].教学与管理,2003,(3) 3~5.

(11)连秀云.教师专业化发展——一个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中国教育学会第15次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3,(2)48~51.

(12)郭祥超.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知识分子意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7,(3)1~5.

(13)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8.

(14)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51.

作者:傅成仕 朱春阳 赵 冬

学校心理学研究论文 篇3:

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

摘要: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教学目标理清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按照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生成的角度,以科学研究过程作为组织教学内容的线索;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方向,以及学生成长的需要,适度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现状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指收集与分析心理学资料的方式或手段[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心理学研究离不开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基础导论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延伸性[2]。这门课程对《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系列方法课程具有总括性、引领性的作用。

正是因为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国内外的学者都大力编著《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材。但是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加之学者们研究和思考的视角有所不同,使得课程内容尽管非常丰富但颇为杂乱。不少学者都尝试对其内容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但从已出版的国内外教材来看,学者们的认识不甚一致。比如,有的教材从研究过程的视角组织教学内容,有的教材以心理学研究变量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有的教材通过逐一介绍具体研究的基本流程来组织教学内容,有的教材从数据分析的视角组织教学内容。

另外,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也需要理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体系,以便有助于“学”与“教”。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实践操作的难度大,理论性知识太多,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培养的误区[3];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们也普遍反映,课程的学科体系不够明确且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不容易见到成效。从实际效果来看,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普遍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研究素养较差,缺乏必要科研技能训练。有的学生甚至搞不清楚具体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论文结构不完整,且写作不规范,对结果的解释主观性较突出。

教学本质上是主体间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指导性学习[4],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主动的发展[5]。开展有效的教学需要精心地組织与设计教学内容,这是开展教学的基本条件。鉴于以上因素,需要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改革。

二、构建《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几点思考

1.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重构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框架。《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主要是回答“how(如何做)”的科研,突出培养学生实施科学研究的基本操作能力,并将其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科学地解释某种社会心理现象。在知识层面,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和规范,形成方法的“产生式”知识,而且能够结合心理学研究的特点,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技能层面,学生能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设计科学的研究方案,并根据具体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与要求,实施研究;在科学素养方面,学生自觉地认清自身在科研活动中的价值立场、研究偏见,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升科研素养。

同时,《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基础性”是指学生需要掌握有关研究方法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学生专业水准的重要指标;“应用性”则突出强调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能将基本科研技能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科学地解释某种社会心理现象;“综合性”突出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广,在知识体系上不仅包含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具体流程,还吸纳了《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系列方法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研究方法。

鉴于此,在构建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框架时,应突出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与脉络:哲学方法论、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

2.按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促进学生知识生成的角度,以心理学研究过程作为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的线索。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领域从事和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6],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和迁移能力。

从现有国内外教材来看,尽管研究的视角不同,但都是围绕着“如何做心理学研究”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的重心集中在数据或资料收集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等)及其基本流程上。对于本科生而言,这种教学内容的安排并不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生成。从促进方法技能掌握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应凸显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与资料的收集方法、数据与资料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的解释、论文撰写),并加强各部分内容的实践教学。以理论学习促进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在“做”中提升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3.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方向,以及学生成长的需要,适度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7]。这要求学生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和迁移能力,能够将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社会现实生活中。《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现技能迁移、能力提升的关键性课程,也是实现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办学质量要求的关键所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需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进行调整,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能体现出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方向。我校以轨道交通作为办学特色,结合多年来应用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实践,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交通心理学、灾难教育心理学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在教學中,补充诸如日常经验法、现场研究法等。

其次,考虑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需求。从近3年学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学生主要在轨道交通部门、学校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科研工作。在教学中增加个案法、行动研究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最后,还要考虑到学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其他需要。我校不仅设立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还开设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大学生课外创新实验竞赛活动。我系专门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项目。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课题选择、文献的查阅与综述、研究设计、收集数据与资料的具体方法和分析方法、论文撰写等几个部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科研训练项目。

此外,还应该考虑《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方法课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重点,使得《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内容详略得当、繁简适宜。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体系的初探

综上所述,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围绕两条基本的脉络展开:一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鉴于此,《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由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论、心理学研究方法论、课题的选择、文献的查阅与综述、研究设计、数据与资料的收集方法及其基本流程、数据与资料的分析方法、结果的解释与论文撰写八个板块构成。同时,在内容的安排上还应该突出知识与技能、基础性与应用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讲授心理学研究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讲授科学主义、人文取向、后现代心理学的哲学方法论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第三部分讲授课题的选择以及学生科研项目申请书的填写;第四部分主讲文献的查阅和常用的数据库,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元分析以及综述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第五部分讲授研究设计的基本问题以及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的基本结构,跨文化研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第六部分介绍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现场研究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日常经验法)的基本流程与规范;第七部分介绍常用的统计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第八部分介绍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以及心理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引用格式。

结合每个部分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实践。第一部分要求学生分析日常经验研究与科学研究的区别;第二部分要求学生结合哲学方法论,阐释如何开展心理学研究。这两部分要求以个人的形式进行教学实践,之后的六个部分则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科研实践,切身体验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第三部分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感兴趣的课题,并填写学校SRTP项目申请书;第四部分根据选择的研究课题,小组进行量化或质性研究设计;第五部分在CNKI、万方数据库、SCI、SDOS等数据库搜索文献的基础上,小组对选定的课题开展研究综述;第六部分在选定的一种数据或资料收集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其基本流程开展研究;第七部分结合研究的目的,选择数据或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第八部分按照结果的分析与解释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对前期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按照心理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引用格式完善论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张志杰.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6):46-50.

[3]周云,刘建平.以提高专业技能为落脚点 培养应用型人才——心理学研究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24):186-187.

[4]南纪稳.教学本质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5):51-53.

[5]廖哲勋.我的教学本质观[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7):20-2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54-155.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2012-03-16).[2014-04-09].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度校级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682013BR069)

作者:雷鸣 吴顺领 陈华 张学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利局内部控制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管理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