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2022-04-14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图书馆就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问题。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建设特色资源图书馆具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就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特色资源图书馆的建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篇1:

新疆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新疆中等职业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有的问题探索人文素养教育的具体措施,形成合理的课程配置、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使人文素养教育这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收到实际的效果。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人文素养

一、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现状

为获取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本论文进行了实证调研,共在南北疆中职院校,发放调查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2%。问卷从人文知识、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中职学校人文教育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其中,在人文知识方面主要涉及文学、历史、艺术、和宗教等;在人文理念方面主要涉及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人文精神方面涉及对各种人文知识的渴求,对前途、命运和价值的密切关注,对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关系的认识等方面;中职学校人文教育情况涉及到学生对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方法、校园氛围等方面的看法。

(一)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现状

1.人文知识方面调查显示,部分学生人文素养知识匮乏。比如,有80%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有40%的学生不知道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人文精神方面的调查显示,部分学生看重专业知识技能,对人文素养的重视不够。当被问及对“人才”的理解时,41%的被调查者选择的“德才兼备”,有37%选择“有专业知识技能”,仅有13%选择“丰富的人文知识”。

3.人文理念方面的调查显示,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是非观不明确,人云亦云。当被问及“你在学校看到遗失的钱包会如何处理”时有11%的学生选择把钱花掉,把证件秘密归还失主。有11%的学生认为在食堂打饭的时候“别的同学排队,我就排队,别人不排队我也不排队。人云亦云,立场不够坚定。

(1)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38%的学生认为成功与信念无关,有18%的学生认为“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信念有时很空洞”,说明部分少数民族中职生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

(2)部分少数民族中职生没有明确的人生价值观。当被问及“人生价值的标准时”,只有56%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有20%的学生选择“社会地位的高低”,8%的学生选择“金钱的多少”,仍有16%的学生表示“说不清”。

(二)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现状

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你认为学校应该加强什么工作?”调查显示,30%的学生表示“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

(三)新疆中职学校教师人文素养现状

1.高素质人文教师成为诉求。有27%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素质教师讲课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

2.中职生人文素养的队伍建设不健全。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无法实现提升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目标,而在新疆中职学校缺少人文素养方面的专业教师,教师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

(四)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氛围

部分学校不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或人文素养教育缺乏吸引力。有28%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没有开展过全校范围的《弟子规》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或者《舞台剧》等人文素养教育活动。有67%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开展的人文素养活动少且覆盖领域狭窄,有13%的学生表示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不具有吸引力,有19%的学生认为宣传力度不够,5%的学生表示内容不深刻没收获。

二、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现状成因分析

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就调查的情况来看,对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分析。

1.少数民族中职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所学的人文素养知识普遍较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文理念。

2.对宗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一定成度上影响了部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

3.学校缺乏统一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新疆中职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礼仪指导课、心理健康课、文学、艺术类鉴赏课、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等人文素质类课程设置中的所占比重仍然很低。

4.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对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不予重视。由于没有统一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造成有些教师对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三、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教育对策研究

针对新疆中职学校人文素养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问题产生的初步原因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结合少数民族中职生特点,加强人文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理念及人文精神的错位。在第一学年可以及时开设人文知识的普及课程,比如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类课程,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类课程。另可充分利用开学前后的集中教育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比如集中学习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观看科教片辅助教育,使少数民族中职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在第二学年,可开展一些文学知识与文学、艺术鉴赏类课程。加强少数民族中职生中华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艺术鉴赏分析能力,增强其文化艺术修养。

第三学年开设实践类人文素养课程。比如开设礼仪类、就业指导类及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在前期已形成的人文知识以及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培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运用于实践,注重人文素养与实践的结合,结合工作特点及职业特点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二)加强教育资源开发,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职人文素质教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在这里聚集、交流、交融的地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灿烂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可充分挖掘新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课程资源与教学素材,提高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结合课程体系建设,我们可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作为文学、艺术类鉴赏课程资源。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有不少少数民族学生会说唱,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唱,教师及时点评与讲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可以促进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另大型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优秀的哲学伦理学著作《福乐智慧》都可以融入对少数民族中职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审美的培养、道德的提升、价值观的形成和情感的升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三个一百”教育活动,提升少数民族中职生的人文素养。定期开展一百首古诗词,一百首歌曲和一百幅名画鉴赏学习与竞赛。另针对被调查者的愿望,可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人文素养类知识讲座。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宣传活动的主题、意义,形成良好的氛围。

2.加强校园人文建设。修建一些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景观,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认知、陶冶他们的情操,在校园硬件设施方面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支持。比如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可充分融入人文素养类知识。学校的宣传栏、墙体、教学楼走廊里的宣传板等都可以作为人文素养宣传的平台。

(四)全面提升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1.提升人文学科教师的人文素质。人文学科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文素养教育的实施与效果。首先人文学科教师要有扎实的人文知识,并在其言传身教中充分体现他的人文理念与人文精神。对已有的丰富人文知识的掌握以及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并让自己的人文理念与人文精神符合时代主题。在教育与教学中结合时代的要求结合少数民族中职生的现状与专业,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其次,人文学科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及时关注国内外人文素养教育的最新动态,参加人文素养类培训,听取业内专家讲座,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再次,学校要注重对人文学科教师的培养,为其提供不断发展的平台,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人文教师团队。

2.提升人文学科教师开发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新疆的文化异彩纷呈,可利用和可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怎样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中职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这就需要人文学科教师具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通过实地考察以及与少数民族学生的交流掌握更多资源。融合“新疆三史”、地方特色文化和中华文化开展知识类教育。将新疆人物传记、考古、名胜古迹等资源融入教学内容,通过互学语言、文化,共唱歌曲、咏诗歌、鉴赏名画、欣赏名迹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形成教学案本,并通过不断的发掘完善教本。

(作者单位:新疆水利水电学校)

作者:王晓燕 唐志全

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篇2:

艺术高职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研究

【摘 要】图书馆就艺术类高职院校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问题。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建设特色资源图书馆具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本文就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对特色资源图书馆的建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课题“艺术高职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编号:HY15120501)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新时期,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形式在不断扩大,图书馆建设的规模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由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价值通常都是由特色资源来体现的,因而图书馆资源建设“特色化”已经成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一大趋势。为适应这种变化,艺术类高职院校现如今将图书馆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期望建设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艺术类高职院校特色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具有其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如何能够将单一的图书馆资源转变成具有特色的资源,使其更能够适应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的成长,这是很多有识之士所关注的焦点。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从上个世纪初、中期开始,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直至十年前,以本科院校为基础的大学图书馆资源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在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馆内纸质藏书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建设。但是,从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历程来看,图书馆的建设具有发展基础薄弱、现实条件不足等状况。更重要的是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图书,不能适应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从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情况来看,其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笔者认为,影响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

由于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艺术专业高职院校建设的规模有限,其所建成的图书馆规模必然受到相应影响,图书馆只能适应低层次水平的需要——虽然艺术院校图书馆的内容有一定的特色,但是仅限于舞蹈普及读物以及一些油印的小册子。艺术院校在办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当时经济状况的限制,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很少。保存在图书馆内的读物通常以文学读物为主,并没有依据艺术院校培养艺术学生素质相应的书籍。因此,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相关书籍非常少,不仅没有所谓的特色资源,更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特色资源建设并未落到实处。

2. 特色资源建设处于次要位置

艺术类高职院校并没有进行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现如今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建设处于中小学水平,所需要的建设与特色并没有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特色资源建设在艺术院校各项建设的过程中处于次要地位,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图书馆内的书籍没有相应的文献与特色标示相互匹配,进而造成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没有很好的实施,不能满足艺术类学生专业的需求。

3. 高职院校对特色资源建设的认识不够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升为大学后,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特色化”已提升到艺术类高职院校办学的认识层面上。但是,很多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并不是非常清楚。不少图书馆的建设,自学校开办以来就未受到相关领导人的足够重视,大多数专业老师也没有客观理解文献书籍对学生成才的重要性,只一味追求学生艺术表演技能的优秀。在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与教师艺术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参照考量,没有考虑采取相应的手段培养“未来艺术家”的综合素养。由此可见,艺术类高职院校特色资源建设的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在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缺乏远见卓识。

4. 文化与艺术失衡

在艺术院校内,相较于文化课程的学习,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音乐、舞蹈,还是戏曲、影视表演,表演者都是通过肢体语言将表演的训练模式展示出来,观众也是透过表演人员的舞台展示来感受演员艺术素养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学生存在不同之处,艺术学生每天都需要将大半的时间应用于表演与训练。但是,由于艺术院校学生文化之水平较低,所学的表演理论知识及文化水平存在较为严重的低下状况。这使得学生文化与艺术风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失衡。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这两方面的失衡,可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平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就能够有力地解决这种问题。但是,从当前图书馆建设的现状来看,艺术类图书馆并没有建立这种平台。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各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办学特色、行业背景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因素,其图书馆的收藏必然大不相同。正因为其不同,就可以形成各艺术类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基础。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是吸引用户、提高其社会影响力的资源。特色资源能够凸显图书馆的自身特性,同时也可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竞争力。由此可见,特色资源图书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特色资源建设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要素

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文献信息作用,建设具有针对性的特色资源。近年来在高职院校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却有所下降,导致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购买能力下降,图书馆收藏不够,文献的采购量逐渐减小。购买力下降在图书馆建设面对的各种问题中最为突出。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当集中资金,将特色资源作为图书馆发展的重点,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合理的地方,努力收集具有艺术特色的各类资源与文献。唯有这样,艺术类高职院校才能在信息竞争环境下,提升整体的竞争力。

2. 特色资源建设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

专业建设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心。通过专业建设能够显现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教学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艺术类高职院校本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特色的专业与品牌专业对艺术类高职院校实施特色办学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建设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高水平的教研人员以及良好的实践条件,还需要相应地支撑特色与品牌专业的文献信息。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将特色资源建设放在第一位,以此来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3. 特色资源建设是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

现如今,特色不仅是优势的体现,也是资本的表现。无论是哪所高校的图书馆都不可能收集所有新的文献与资料。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其中特色资源共享体系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图书馆想要做到信息共享,其前提条件就是共建,共建就应当充分体现艺术院校图书馆的特色。所谓共享,并非单纯地指共享相同文献,而是共享所缺少的文献资源。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建设具有个性化的图书馆,才能够在资源共享方面体现出自己的竞争力与优势,才能够满足师生的需要,为师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服务。由此可见,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的前提条件就是特色资源的建设。

四、发展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有效措施

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在整个文献资源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色资源已经成为衡量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标准。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办学与人才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特色资源建设需要依据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笔者认为发展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措施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 搭建社科人文平台

近年来在社会各项基础建设不断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与图书馆的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得较为迅速。特别是在对本科院校进行评估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以来,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任务就是助力艺术教学研究,以人文社科文献为基础,在以艺术类文献为主的基础上,将艺术类专业学科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应重点把握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平台的建设。

首先,利用地方文献特色资源。艺术类图书馆的建设应当以文献资源的建设作为其发展的任务,以此作为特色资源图书馆建设的契机。因此,需要花大力气,尽可能搜集各种艺术文献。在收集艺术文献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我国艺术文献资源本就非常的匮乏,全国每年艺术文献出版物相对较少。在特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到各地的出版社去,搜集较多的文献资源。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丰富艺术类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而建设具有特色资源的图书馆。其次,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明确特色资源建设的具体手段。通常情况下,具体手段包括了征订、现购、缴送、索取、复制、析出、交换、捐赠以及代集。

2. 建设具有特色资源数据库

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当建立相应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建立特色信息资源指引库。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特色数据库以图书馆收藏的信息资源为基础,针对用户的信息需要,对艺术类专业具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储存以及评价,并按照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标准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通过这种方式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在此过程中选择和收集能够充分反映图书馆资源特色的信息,因而有效保证图书馆建设的数据库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建设特色资源的过程中,建立本校教学课件数据库也极为重要。这有助于本校学生依据自己的专业需要选择有效的信息资源,使得特色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校企合作,提高特色资源共享效率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特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建立校企合作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对发展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献资源与相关行业相互共享,不仅可以提高艺术类高职院校文献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加强艺术类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的紧密联系。在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文献资源不仅可以不断丰富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文献资源,促使学生与企业进行零距离接触,还可以让企业的员工接受继续教育,在提升职业素质及创造能力方面有所裨益。这在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的同时,也无形搭建了相关企业的文化建设平台,促进企业员工更好地发展。

由此可见,艺术类高职院校特色资源图书馆能够发挥的作用远比我们目前认知的更大。因而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注重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加快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在培养相关人才的过程中,可以更明了特色资源图书馆建设的重点、难点,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特色资源建设的进度。艺术人才不仅是企业所需要的,同样还是特色资源建设过程中所具备的一项要求。校企合作,培养有效的人才,必然要求促进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建设。

五、结语

艺术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建设特色资源图书馆具有其必要性与紧迫性。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当从多方面着手,推进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 胡葛福.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以收藏和构建廊桥资源数字博物馆为例[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9,(6):23-26,54.

[2] 马新艳.省域内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共建共享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4):120-122.

[3] 胡绍军.浙江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1,(20):45-49,64.

[4] 舒和新.安徽省主要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状况调查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0,(5):22-24,104.

[5] 陈润平.高校图书馆产学研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1):233-235.

[6] 张丽丽.高校图书馆数据库采购的新模式——以河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6):50-52.

[7] 李英兰,姜莉,姜振儒.谈高校图书馆对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优势[J].河北科技图苑,2001,14(3):77-78.

(编辑:王春兰)

作者:张媞

艺术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论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摘 要:近年来,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发文,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本文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提出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人文素养

课 题:本文系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研究——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14SKA018),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时代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评价”(项目编号:201914SKA012)研究成果。

一、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高质素就意味着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凸显。

1.什么是人文素养及人文素养教育

关于人文,我国古书中早有提及。《易经》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我们现在所讲的“人文”,可以理解为各种人文知识,包含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等。关于素养,汉语字典的解释为修习涵养,也就是说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形成自己本身的涵养、素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文素养首先体现在一个人对各种人文知识的习得,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获得的人文知识内外为一种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并能够引导着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教育就是指学校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活动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2.人文素养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

高等教育的精神是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文素养教育这一环必不可少。随着应试教育及专业分科过细过窄等弊端的逐步显现,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1999年和2005年,教育部分两批建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62个。以杨叔子和甘阳等为代表的学者也在高校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但这大多集中在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的文化底蕴本来就比较薄弱。若仍然延续“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模式,忽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很可能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3.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培养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更倾向于道德的培养,如孔子的教育内容,基本属于道德范畴。《论语》有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教育学生,有四个方面的要点,分别是: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于职守、言而有信。孔子认为,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其修养品行进行重塑则更为重要。学生们只有学习了文化知识,懂得了道理,才会遵照这些道理约束自己的言行,最终内化为精神品质。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教育精神与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所以,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他们的人文素养不仅可取,而且大有可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有不少高校对此进行了实践,并初见成效。如首都师大为学生们开设的中华伦理、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生等课程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了反映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笔者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网络发布调查问卷的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523份。调查内容由人文态度、人文知识、行为表现、所在学校的人文教育现状四部分构成。

问卷结果显示,从人文态度上来说,86.2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92.7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多数学生表示喜欢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从人文知识上来说,70.17%的学生认为自身人文素养水平有待提高,近半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应该由课程来承担。

从行为表现上来说,大部分同学会遵守基本社会道德规范。从所在学校的人文教育现状来说,大部分学生对学校人文课程设置基本满意,同时更欢迎人文素养好的老师上课,更喜欢艺术类的校园活动。

2.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学生普遍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自身人文素养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认为课堂承担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责任。第二,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学生欢迎。第三,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重要阶段,快节奏、提前消费的社会潮流剧烈冲击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学校尤其要注意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第四,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多开展艺术类的校园活动。第五,人文素养高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所以要加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及策略

根据上文分析,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不仅是教育精神的体现,更是学生自身的需要。深度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契合学生的兴趣点,也能将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1.适当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通识课、人文讲座等,丰富学生文化底蕴

人文素养教育是不分学科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打破文理分科的藩篱,对学生实施普遍的人文教育。如很多高职院的理科生不开大学语文这门课,甚至有的高职院校直接将其停掉。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曾停开大学语文长达10年,于2017年恢复了大学语文,并改革教材,注重唐诗宋词等传统经典的教学,大受学生欢迎。又如,清华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学校开设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文讲座”,每每座无虚席。以此为启示,高职院校应该适当开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通识课程和知识讲座等,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2.提升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不仅是传授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更是通过自己言行举止、品格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熏陶学生,以教书的实际行为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显示,人文素养高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水平,提高其文化素养,并以此影响学生,改变学生。试想一下,哪个学生不喜欢出口成章、才华横溢的老师呢?

3.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丰富校园生活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深受大众喜爱,并引发全民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只要形式得当,就能激起人们的热爱之情。高职院校应该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多举办类似的文艺节目,如诗词比赛、书画展等,营造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达到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其中蕴含的浓厚的家国情怀,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都是滋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丰富源泉。高职院校应深度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培养出有文化、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石径,顾肃.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思考与探索——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5(6).

[2]郭小林,黄钢威.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

(作者单位: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金玲 吴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家政服务业人员社会保险论文下一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