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2022-09-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三学段规定:“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根据不同文体, 还给出了具体的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阅读诗歌, 大体把握诗意。”站在整体的角度看小学各阶段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的培养, 不难发现, 小学中高年级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

一、由简到难,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小学进入到三年级后, 语文课文篇幅有所增长,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 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难免胆怯, 磕磕巴巴, 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 老师不能操之过急,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 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然后, 引导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蹲下来”, 和学生一起学习, 共同探索“怎么样去概括一个段或一篇文章?”在引领的过程中, 师生一起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遵循规律。同时, 要注意点拨、帮助学生总结概括的技巧。比如: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抓关键词;要把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概括进去, 否则就不全面;不同的课文体裁着眼点不同;语言要简练……这些总结出的技巧能让学生比较快地体会到能力的提高, 从而享受到“我学会了概括”“我能概括”的学习乐趣。要想切实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就要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工作。第一, 要有一定的“量”。概况能力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书本的训练和渗透, 教师要选取课本外的段落、短文章, 进行大量的练习, 学生见得多才能练得全面。第二, 要体现“梯度”。当“量”的学习到一定阶段后, 要进行增加难度的训练。如在一定时间内对一篇或几篇文章进行概况。第三, 方式要“活泼”。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单调的训练方式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 教师可以将概括能力训练与班里开展的各种活动结合起来。如办墙报、举行小比赛、小评论等,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教给方法, 提高学生语文概括能力

(一) 题目扩充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情感等关于课文的很多信息。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借助课题。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 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 逐步进行丰满, 使表达更加完整, 更加全面。通过这样的训练,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更明确, 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 要素串连法

不同的文体类型, 文章的要素不同。例如,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文章, 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等基本要素, 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 并加以概括, 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了。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 先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信息筛选出来:时间是有一年, 地点是美国洛杉矶, 人物是父亲, 事件是围绕父亲救儿子这一中心事件来写的。经过串联、补充, 学生很快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 一位父亲冒着危险, 抱着坚定信念, 不顾劝阻, 历尽艰辛, 经过38小时的挖掘, 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这样的串连, 学生的概括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三) 段意相加法

一篇文章是由很多段落组成的, 因为文章的段落和段落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逻辑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概括出每段段意, 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舍掉次要的和重复的, 把主要的段意连起来, 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 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学生只要把各段段意综合起来, 会容易就能概括出主要内容来。

(四) 摘录中心句、过渡句法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物的主要部分或者在某一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虽然中心句不是城市也不是地区, 但我们可以把文章看做一个城市, 而中心句就是这座城市中的一个重要地区, 既是事物的主要部分, 也占有其重要地位。像《迷人的张家界》一课, 作者就是抓住“迷人的张家界, 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这个中心句, 描绘张家界的美丽迷人。可见, 中心句在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抓住了中心句也就抓住了文本的主要内容。

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连接上文引起下文。这样的句子细细读来, 就会发现它揭示着文章主要内容。教学时也可引导学生利用过渡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 概括能力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 是很好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形式, 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概括训练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 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积极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 认真投入文本阅读, 体会文本内容, 由易到难, 由扶到放, 循序渐进, 坚持不懈,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摘要:学生的概括能力, 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王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本文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概括能力是要通过训练才能得到发展的, 要教给学生浓缩文本的方法, 要给提供学生能力发展的训练平台, 学生才会逐渐浓缩出文本的精华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概括能力,培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经济法的人本主义理念下一篇:浅析绥棱黑陶在现代灯饰艺术表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