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工作的意义与对策

2023-05-23

第一篇:营林工作的意义与对策

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从营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营林生产生的目的。

关键词:营林生产;问题;对策

1 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

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1.2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

1.3 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及优良天然苗木的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和工作上的失误。

1.4 人工林的营造与市场需要失调。人工林缺乏定向培育的长远打算,造用结合不紧密,在营造上缺乏商业考虑,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将面临危机。

1.5 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及部分常规造林小班在经营管理措施上表现为短期行为,集约化管理措施不到位。

2 营林生产的对策

2.1 加强种苗基地建设。①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而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代发展。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②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可以用现有基本符合母树林条件的中龄林或近熟林逐步更替已老龄化的天然母树林,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2.2 搞活苗圃运营机制。森工企业应推进苗圃走向市场进程,对苗圃实行竞争机制及多种经营机制,可以采取适当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经营方式,搞活苗圃。为保证造林用苗,企业可以采取签定回收合同的形式,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按苗木等级制定苗木单价,做到以质论价。为保证苗木质量及造林质量,降低育苗及造林成本,激活苗圃竞争机制,可将苗圃作为种苗市场,在保证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林场按造林设计要求在苗圃中有权自由选择其所需苗木。

企业允许苗圃在满足本单位用苗的前提下,到企业以外的单位寻找客户,采取订单育苗的形式拓宽育苗市场。苗圃不应局限于培育造林苗,还应该培育花卉、绿化苗、经济植物及野生植物的驯化等,对闲置的苗圃地可以对内承包发展种植业,既提高职工的经济收入,又降低育苗生产的投入。

2.3 加强更新造林管理、降低生产投入。

1、改革开放以来,森工企业在营林生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更新造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稳步上升。而造林初植株数仍保留10年前以加大初植株数来保“两率”验收的传统做法,造林单位面积保存树木过多,既浪费了苗木,又加大了造林、抚育等工作量。此外,对林冠下造林要适地适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木,降低人工苗木的投入量。对近几年可能回头采伐作业的择伐林,应采取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以免回头作业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及浪费。

2、 降低造林成本关键在于降低苗木成本。一方面,降低单位面积造林的苗木成本,通过合理降低造林苗木的投入量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苗木单株成本,可以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的成苗产量及缩短苗木的培育周期来实现。

3、 更新造林用苗应打破仅靠苗圃培育人工苗木的局限,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天然苗,如大青杨、椴树、核桃楸、水曲柳、黄菠萝等天然苗经过大自然的筛选,具有良好的遗传及抗逆特性,可以就地就近进行移植,既符合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又可以降低造林投入 真正将适地适树落到实处,改变同一造林小班只造一个树种的错误做法。2.4 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对用材林分,要对用材林资源的树种质量从林产工业现在发展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由实木利用到单板型人造板的制造,再到非单板型人造板的市场开拓。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所谓的木材资源质量差、数量不足,主要针对实木或单板型人造板而言,如锯材、胶合板等对树种、材质、径级、长度都有特定的要求,原料缺陷决定着产品等级和出材率。若考虑非单板型人造板,数量与质量问题就得重新认识,这类产品对树种、径级、长度、木材缺陷无严格要求,有原料供应的广泛性和便利性。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本着培育小径材丰产林的原则,杨树在幼龄期对土壤的肥力、土壤的水分及土壤的通透性要求比较强烈。对杨树造林地每年至少施肥两次,以施生物有机肥为佳,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全面松土,争取做到涝排旱灌,造林地内绝对不允许积水,在杨树高生长期,根据杨树对水分的需求,有条件的地块可以进行适时灌溉,同时要做好杨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杨树病虫害角度来讲不易重茬作业,根据对木材原料需要及杨树的生长情况,可逐步进行株间、行间或带状间伐,然后采取林粮或林药间作对其进行土壤改良,形成短周期小径材速生丰产林,或者间伐后直接引入针叶树或其它珍贵阔叶树将其培育成复层混交林。

2.5 加强集约经营管理。

目前对集约经营丰产林、幼培丰产林采取集约化管理措施实际上最多投资2年,对造林苗木采取集约经营措施仅仅是单纯的施肥或修枝而已,虽然集约经营林的面积很多,但林木的生长未达到丰产林的标准。要想获取最大的林木生长量,应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根据林木的长势进行定期施肥、打药和适时的抚育管护,直到林木收获为止。要像农民种地那样从播种到秋收进行不停的管护,尤其对短周期杨树速生丰产林要想缩短其培育周期,必须采取长期集约经营管理的手段。以确保幼林健康稳定的生长,达到成林成材的目的。

第二篇: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意义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意义与对策

作者:黄劼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新职工岗前培训是医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途径,做好新职工岗前培训对于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医院开展新职工岗前培训的作用和意义,并就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开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医院 新职工 岗前培训 意义 对策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医院对医护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从专业性向综合型、智能型、创新型的转化,强化医院人才建设势在必行。新职工岗前培训使新员工尽快了解医院、融入医院、适应工作和实现良好的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做好新职工岗前培训对于提升医院人力资源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意义

首先,岗前培训使新员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医院,融入医院,同时尽快了解自身职位的作用和任务,使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高校应届毕业生是医院新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他们尽快适应由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转变,尽快了解医院各项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为正式投入医院工作做好心理准备。

当今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支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强化人才建设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新职工的加入为医院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新员工的入职是带动新老员工共同进步的良好契机。新职工培训是新职工融入医院的开端,也是医院新一轮人才建设工作的开端,对于持续提升医院人力资源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岗前培训是新职工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岗前培训使新职工迅速地将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训练,动手操作能力迅速提升,对于尽快适应医院工作,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极其重要。

岗前培训使新职工感受了医院工作氛围,医院文化,以及感受到医院领导及老员工对自身的关心和重视。这一方面使新职工快速融入医院,建立对医院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时新员工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愿意为医院的发展而奋斗。

二、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岗前培训的导向作用,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引导新员工认识自我,规划好未来职业生涯

首先,要引导新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医护工作是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医护工作人员只有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学习才能灵活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因而,医护人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其次,要引导新职工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自我定位。现代医疗机构需要的是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较强的创新能力、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临床医护工作能力的综合型医护人才。医院新职工也应以此标准来对自己进行定位;再次,为了帮助新职工尽快认清医院工作氛围和自身岗位责任,同时建立起对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在新职工培训过程中应引导新员工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并依据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合理的措施,使其勇于接受挑战,向着目标不断努力。

(二)培养新职工风险防范能力

医护工作是一项高风险工作,一方面,医疗诊断是否正确、用药是否合理、手术是否严谨顺利、护理工作是否到位有效直接关系着每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医疗服务质量与医院的未来发展直接挂钩,医疗事故和医疗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医院大局,因而新职工培训中,提升新职工的风险防范能力尤为重要。首先,要向新职工讲解医疗风险的内容、成因以及防范措施,另外,要强化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介绍,强调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化的操作是减少医疗安全问题和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其次,应要求各位新职工认真学习、不断积累,从而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在工作中要遵循严谨、严肃的工作原则,时刻保持警惕,从根本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培养新职工团队合作精神

医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及其他各个岗位的工作者协调配合才能使医院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因而医院的职工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医院新职工大多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应届毕业生,虽然经过了正统的高校教育,具备了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但距离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人员还远远不足。专业的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严谨、严肃的专业精神和极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其他工作人员实现良好的协调合作的医护人员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服务质量。

因而,岗前培训中,应向新员工展示医院发展目标、组织愿景和医院文化,使新员工对医院有一个全面的、积极的认识,使新职工对未来职业生涯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对医院的发展和自身的工作充满热情;其次,要使新职工喜爱自身岗位、融入医院这个大集体,鼓励他们积极与新老职工交流,建立协调友好的工作关系,从而提升新职工团队合作意识,使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更为高效。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职工培训是医院新职工融入医院工作的第一步,是新职工医护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同时也是医院强化人才建设的重要途径。新职工培训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做好新职工的岗前培训,提升医院人才优势,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参考文献:

[1]邵娜.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探讨与实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8):145-146

[2]王继红.加强上岗前培训提升新职工素质[J].医药前沿.2011,1(10):34

[3]李丽娟、唐蔚蔚、叶玉琴,等.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0

(8):32-34

[4]黄晶、凌云霞、商艳霞,等.医院文化教育在新聘任护理人员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14):1105-1106

第三篇:营林技巧与管理措施的方法探讨

摘 要:营林技巧与管理工作是营林工作开展的重要工作,它关系到营林工作是否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营林技术介绍、营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营林工作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营林技巧;管理措施;问题;探讨;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在理性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开始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营林工作的开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营林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极大限制了林业的发展,需要人们对营林技巧与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来保证我国林业的良好发展。

一、营林技术活动介绍

在营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营林生产技术活动。

(一)营林合理规划

在营林活动的开展过程前,需要对林区建设进行合理规划。营林建设中,需要注意水土流失的问题,可以采用植被防护带来防止水土流失;营林建设中,需要注意土壤养分的流失问题,可以采取对林地的施肥措施,包括人工施肥和自然施肥,在保护养分的同时也需要控制养分的平衡度,达到土壤养分浓度的平衡状态;营林建设中,需要考虑火灾问题,可以建立火灾防护带,在火灾发生后,来控制火势的蔓延。

(二)清整造林地

在开展造林工作前,需要对造林地进行清理整治。对于杂草、灌木丛,可以使用割除、火烧、化学清理等方式,对造林地进行清理;对于砍伐过后残留的树根,需要使用机械进行有效的铲除,防止其对林业的幼苗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林地清理过后,还需要有效的对林地进行整治,林业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整改方法,对林地进行整治,为后期林业的生长发展提供保障。

(三)合理选种

在营林工作中,选种是一项重要的初始工作。在选种时,应该选择品质优良的,生命力顽强的树种,这样有利于保证种子的存活率,增强林区树木的生命力;在选种时,应该遵从生物的多样性规律。在大自然,野生的树林里,物种是丰富多样的,丰富多样的物种,有利于维持树林的生命力,稳定性。因此,在种子的选择上,要注意种子品种的多样性。

(四)播种技巧

在对林地播种时,应该注重树林空间的多层次布局。在野生环境,树林的覆盖都是有层次感的,层次主要分为高层、中层、低层。高大树木覆盖着高层空间,低矮树木覆盖着中层空间,灌木丛覆盖着低层地面空间,最大化的节约了土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在林区播种时,也应该按这种生长规律来播种不同种类的种子。

(五)林地播种方式

1 飞机播种

对于播种面积大、不利于地面机械播种的林区,人们经常会采用飞机播种的形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省时省力,加快了营林建设工作的步伐。缺点是种子的成活率普遍较低,极大浪费了种子,同时很难保证林业的质量。

2 条播

所谓条播,就是人们根据实际情况,在整治好的林地,按照单行或者双行的方式进行的播种。种植高大的树木,需要进行单行的播种;种植像灌木林之类的矮树林时,需要进行双行的播种。

二、营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营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 选种不合理

在营林建设中,选种不合理的现象十分突出,主要体现在:选种质量不高,导致种子的存活率较低,树木的生命力较弱;选种单一,即一片林区,种植同样的树木,缺乏多样性;选种不科学,在选种时忽视了因地制宜的思想,比如在热带种植针叶类树木,在寒带种植阔叶类的树木,都是没有考虑环境地域带来的结果。

2 员工综合素质低

营林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主要是由于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管理机制,员工很容易产生思想的懈怠,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缺乏责任意识。很多员工只图完成工作任务,不求工作质量,更有甚者,把营林工作当做了一种不干实事的享乐工作。除此之外,员工业务能力也较差,不能满足现代林业管理工作的要求。

3 林区经济效益差

我国目前在营林管理中,只认识到林区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对于林区的经济价值的开发迟缓。相比我国,西方在林业资源方面的发展更成熟,在最大化的开发林业资源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与改善。

(二)营林管理对策

1 科学选种

选种的科学与否关系到林区的生长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选种方式。首先,在选种时应选择品种优良的种子,注重种子的质量;其次,在选种时需要保证种子的多样性,选择种类不同的种子来配合施种;最后,在选种时,应该注意种子的生长条件,需要的生长环境,针对不同的土质,不同的气候等环境因素,合理的选种。

2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人在林业开发过程中起到了主导决定性作用,员工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业务能力和道德思想素质。首先,在林业部门有必要引进岗位竞争机制,人才激励机制,更好的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保证营林工作的整体质量;其次,应该组织业务技能培训班,有针对性的加强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最后,应该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对员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能左右员工的行为,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等,有必要对员工进行思想的再教育。通过诸多方面的举措,来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3 开发林区的经济效益

林业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许多的价值。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恶劣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发展,日常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林区土壤、环境的具体情况,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比如药材种植、水果种植等。还可以发展经济林木,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进行林木的栽培、采伐、利用。

结语

现阶段,大力发展林业资源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要事情,也是势在必行的任务。营林工作对于发展林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营林工作,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林业资源,是林业人员、国家、社会都需要探索实践的道路。本文从营林技术介绍、营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开发提供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宋庆豪.对营林技术中的管理创新工作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3(06):57-58.

[2]石美玉,高文革.推进营林工作的意义与对策措施[J].吉林蔬菜,2013(11):60-61.

第四篇:当前我国林业营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摘 要: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人民群众满足于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绿色生活环境的追求也日益迫切。为了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围绕科学发展观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而加强林业发展正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林业;营林绿化;解决措施;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62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绿色环境理念逐渐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活日益增多的需求,国家在林业营林绿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正因如此,国家资源的投入为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国内林业营林绿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重视工业发展,破坏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森林面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有关部门需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1 中国林业营林绿化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林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使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然性。正因如此,有关部门正逐渐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林业发展中,国家针对林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扶持[1]。

在新形势下,国家为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所以,现阶段国家森林树木增长数量已经超过其损耗的数量,森林覆盖面积逐年翻倍增长,森林资源得以有效修复,林业的发展正逐步扭转“森林少,污染多”的窘迫局势。

当前,虽然国家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持,并且得到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发展工业与环境保护仍然存在矛盾,工业发展与林业发展的激烈碰撞为林业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适应时代的林业发展对林业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国内林业营林绿化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营林绿化工作是中国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营林工作不仅有利于保持水土平衡,而且对防治土地沙漠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现阶段在国内某些植物覆盖面积小的地区,当地的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例如:植被覆盖面积小的地区,土壤沙漠化问题严重,因为植物覆盖面积小,对土壤的保水造成巨大阻碍,在大风环境或者暴雨天气下,土壤颗粒就会随风飘散到空气中或者遇水成泥流入河水中,这样不仅对河流造成污染,而且还加重了空气污染[2]。

2.1 林业营林绿化工作中工作强度与人员配置难以均衡

在上述情况下,营林绿化工作间接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加大营林绿化工作力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水分,而且还避免土壤沙漠化,利于农田的建设;营林绿化工作的开展有效避免土壤颗粒遇水成泥汇入河流,减少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果河流中泥沙含量过多,在河海交界处容易形成堵塞,就会导致洪涝等灾害的发生。

但在现阶段,国内林业营林绿化工作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由于其工作强度较大,工作要求较高,使得人员配置方面难以均衡,营林绿化队伍的规模有待扩大。

2.2 林业营林绿化工作中林木管理严重缺乏

相较于国际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在当前国内营林绿化工作中,林木培育基地的建设较为落后,基地工作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林木培育方法,只有在研究新物种时,才会使用一些先进园艺技术,如苗木嫁接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工作人员没有应用先进园艺技术培养林木的意识,他们通常认为用来防土固水的林木并不需要特别美观,从而忽视了先进技术的应用,导致林木培育基地建设的落后[3]。

在建造林木种子园时,林业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对园内最初的母树进行更换,只有在植树造林的旺季才会想起林业种子园,导致林业种子园内的管理十分混乱,管理员的管理水平明显不足。

2.3 林业营林绿化工作中林木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城市绿化工作中,应用的林木幼苗中大多数还处于生长阶段,林木培育基地的落后直接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缺乏管理的林业园苗木产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林木的需求。

营林绿化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沙尘暴的产生概率,沙尘暴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要想减少沙尘暴的形成或者抵御沙尘暴的袭击,就要合理的进行营林绿化工作。林木不仅可以用于园林景观的建设,同时还可以用于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净化城市空气环境。

3 中国林业营林绿化长远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发展国民经济带动林业营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林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城市当地的旅游行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不再只是满足于丰富的物质生活,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出行游玩成为他们的首要选择,所以,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会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去游玩,从而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4]。

林木不仅可以用于植树造林中,还可以用于制造药材,生产水果等。例如:茶树可以产茶,橡胶树可以产橡胶原料,各种各样的果树为人们提供水果,银杏等树木可以提供相应的中药材。人们可以通过营林绿化获取额外的经济收入,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国民经济不仅激发了人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还为当地带来大量的投资。巨额的经济收入使人们主动进行植树造林,这样既可以实现绿色环境的创建,又可以获得额外的经济收入,这样对国家和个人都有益的事情,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3.2 完善林业产权制度,确保各主体的利益

国家有关部门要对林业产权制度进行深化革新,将林业产权制度积极普及到国内每个城市,在国土所有权不变的基础上,将林地与作物栽培用地清晰的划分出来,让林业管理机构对林业用地进行妥善管理,将作物栽培用地交给有关部门去管理,确保各主体的利益不受对方侵犯,保证其利益的完整性和独立性[5]。

3.3 与时俱进,加强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职业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效率,林业营林绿化的水平也要随之提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林业营林绿化管理者要充分利用现代园艺技术对林木进行培育,提高林木的产量和效益。例如:面对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林业管理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努力降低自然灾害对林业产率的影响,可以对林木及时进行清理和更换,尽最大的可能减少经济效益的损耗。

政府相关部门要实现自身的行政职能,对林业营林绿化工作人员的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行阶段性的培训,及时更新传统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加强国内外的园艺技术的交流[6],扬长避短,提高国内营林绿化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例如:在林业营林绿化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将自由发展的林业转变为产业化发展的事业,政府可以对那些发展较好的林业企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充分激发林业企业的积极性,为林业行业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环境,促进国内林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4 结束语

营林绿化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还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变革,林业营林绿化工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环境日益增强的需求,对林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任务。在林木培育基地中,工作人员要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对林木进行管理,为林业营林绿化工作提供林木资源支持。

参考文献

[1]谭淑鸾.我国林业营林绿化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家顾问,2015(4):160-161.

[2]马里江.我国城市绿化苗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J].华章,2011(16):295.

[3]于飞飞.提高营林建设中苗木成活率的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176-176.

[4]贾凯.浅谈营林建设技术及灾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187-187.

[5]黄建红.浅谈如何加强森林经营管理[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12):155-155.

[6]张军.策论苗圃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作者简介:刘代勇(1976-),汉族,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营造林工作。

第五篇: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意义及对策

阐述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针对现阶段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的状况,提出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科技素质;意义;现状;提高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有效发挥,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且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实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3]。现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意义及对策作一探讨。

1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意义

1.1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农业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以及促使农村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农业生产链向产前产后延伸,这样就形成比较好的整体式的产业链条,从而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走向生

产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科学化的轨道。因此,需要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方式来组织生产。而且,现代农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本质特点。

我国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正在不断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需要通过农民吸收消化才能更好地运用于生产建设之中,从而有效地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快速提升。因此,必然需要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具备掌握大量的科技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民;需要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民,进而提高我国农业以及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建设现代农业需要较高素质的农民。

1.2实现农村“三化”的需要

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状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变;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社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必将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为第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就业的空间。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因此,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有效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1.3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能较好地掌握科技知识和技能且运用于生产之中,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直接与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有关,其掌握和运用科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水平。科技素质较高、具备职业技能的农民,具有顺利转岗就业的优势,在转岗就业中比较容易实现从事高层次产业且收入较高的工作。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强他们创业和就业的能力,这是有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1.4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参与者和受益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实践,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载体,农业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终是靠农民的掌握而且运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因此,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严重制约着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2农民科技素质的现状

农民科技素质,主要指农民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

经验﹑生产技能等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农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因此,科技素质是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基础高低影响着科技素质的提高效果。

现阶段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与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整体的科技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6.65%,小学文化程度占26.37%,初中文化程度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占10.52%,中专文化程度占2.40%,大专以上占1.25%。据对2006年全国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情况调查统计显示,曾受过技能培训劳动力比重为21.3%[4,5]。很显然,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比较低,整体科技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他们学习和接受新的科技知识﹑新的信息﹑新的技术以及掌握和运用科技能力的提高。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较低,没有经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教育学习和培训,因此学习和接受以及运用新的科技知识﹑新的技术的能力比较弱。大多数农民主要是通过长辈的经验传授等方式来掌握和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不能自主地学习﹑掌握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当前,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在70%以上,而我国的转化率尚不到40%。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民接受职业技能的教育学习和培训还是比较少,缺乏职业专业技能,对于转岗就业,是难以从事技术含量高和复杂且经济效益较高的岗位的工作。因此,文化水平较低、没经过技术教育学习和培训、缺少一

技之长的农民,无法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就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严重影响了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另外,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农民存在着认为进行教育学习的投资是消费性的投资,而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技素质,是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快速提升﹑转变农业增长的方式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投资,所以农民对农业科技教育的学习要求显得不是很主动和强烈。因此,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导致对科技转化能力比较差,增收水平低﹑致富速度慢,从而制约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3对策

3.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基础工程,必须加强基础教育。

文化素质是基础,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难以进一步提高科技素质。因此,要大力普

及和巩固以及发展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且,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确保农村普九教育的有效性实施。同时,加强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发挥建立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远程教育的优势,开展农业现代远程教育以及电化教育,提供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平台,适应多层次的教育学习的需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游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下一篇:音乐教师年度述职报告

热门文章

营林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