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中的人性光辉

2022-07-04

第一篇:残酷中的人性光辉

残酷中闪烁的人性光辉

——《金陵十三钗》影评

作者:张丽贝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一班

摘要:南京大屠杀时期,战火纷飞,满目疮痍,但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一名在南京谋生的美国殡葬化妆师约翰、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学生、14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风尘女子,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时间在恐惧与反抗中度过,人性的光辉却未曾泯灭。噩耗传来,女学生将面临日军的侵害。而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只为守护女学生洁净美丽的身躯与灵魂„„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 女学生 假神父 妓女 金陵十三钗 人性的光辉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一个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残酷又温情的故事,影片中有日军的残忍卑鄙、毫无人性,更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奉献。短短145分钟的电影,融汇了悲欢离合、生离死别,讲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囊括了爱情、友情和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关爱。整部影片虽残忍却充满温暖,虽无望却充满希望,虽痛苦却含泪微笑,虽仇恨却又无比渴望和平。人性的光辉,不论在任何时期、任何地点,都会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哪怕在狂轰滥炸的炮火中、在鲜血淋淋的屠刀前、在日军最残忍的压迫下,人们的奉献、怜悯、爱和对和平的无限渴望,都不会因此褪色。影片中最让人震撼的不是日军残暴的行径和战火纷飞的场面,而是影片中各个主人公之间的动人感情。原来,只有爱与美,才是敲击人类心灵的最强音,只有奉献与正义,才能永垂不朽。

《金陵十三钗》由严歌苓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导演张艺谋。美国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给张艺谋推荐了男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好莱坞顶尖的乔斯•威廉姆斯战争特效团队,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该片代表中国参加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评选,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并获得第三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一项提名、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六项提名、第五十九届美国金卷轴奖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奖。影片筹备4年,投资6亿元人民币,可谓鸿篇巨制。

1937年的南京,战火纷飞,满目疮痍,但由国际友人主持的一个教堂暂时还是一方净土。一名正在南京谋生的嗜酒的美国殡葬化妆师约翰•米勒、一名负责照顾女学生的男学生陈乔治、一群躲在教堂里的金陵女大学生、14个躲避战火的秦淮河风尘女子,以及6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誓死守护女学生的安全的国军伤兵,共同面对有史以来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最可怕、最没有人性的残酷施暴,却产生了各种各样动人的感情„„不出意外,这些风尘女子第一个晚上就放浪形骸的笑闹,其中最美丽也最充满诱惑的玉墨马上引起了约翰的注意。纯洁的像白纸一样的女学生自然不会接受这一群放浪的女人,争吵就发生在第二天的清晨,还在为女人们能否进卫生间洗漱争吵不休的她们,却毫无准备的遭到日军残酷的袭击。女人们躲进地窖,而书娟为不使她们免受日军侵害,领大家跑上了楼。日军残忍的施暴,女孩们痛苦的声嘶力竭的哭喊,拼命反抗却不能阻止日军残忍的暴行„„一切一切,深深触痛了约翰善良的心。此时,约翰毅然决然承担保护女学生的重任,不惜牺牲生命,想尽一切办法救人,然而却不能阻止日军变态的行径。此时,守护女学生的李教官解救了所有的人,他智慧杰出的利用手榴弹歼灭了所有敌人,保护了他付出一切守护的女学生,自己却与日军同归于尽。正在大家惊魂未定之时,日军的部队包围了教堂,虽然这次前来的日本军人承诺不再伤害女学生,大家却仍十分恐惧与痛苦。接下来的几天中,妓女中的豆蔻和红菱逃出教堂,一个只为拿琴弦给将死的少年浦生弹奏一曲,另一个只为取一副翡翠耳环,结果却惨死在日军的凌辱之下。约翰为救大家开始修卡车,却苦于没有出去的通行证。时间在恐惧与抗争中流逝,这几个人之间却产生了互相的感情与关爱,约翰也深深意识到了他身上的巨大责任。而他也和沦落风尘却美丽善良的玉墨产生的美好的爱情。然而,教堂不是永远的净土,噩耗传来,日军要去女学生参加宴会,为他们演出,可是所有人都清楚这条路一去不返。纯洁的女孩们一定会被玷污、会失去美好的一切甚至生命。约翰心急如焚、心痛难忍,却毫无办法。女学生们为免受其辱,决定自杀。在这个时刻,这些风尘女子却决定代替女学生,为她们赴死。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参加日本人的圣诞庆祝会,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只为守护女学生洁净美丽的身躯与灵魂„„

在我看来,这部由张艺谋导演的影片有四个最大亮点。

其一是影片中的语言:整部影片,由南京话、英语、日语组成,没有一句常规应有的普通话。为了达到真实感人的效果,也为了展现秦淮女子的温婉,张艺谋坚持每一句中文台词必须用南京话讲述。为此,真可谓大费周折,会说南京方言又符合影片角色的演员少之又少,可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经过无数次全国各地的寻找,终于实现了整部影片的中文台词皆是秦淮方言。这一切,都是为了扑捉那个时代的特点,为了献给观众一份真实与感动。而这正给影片带来了细致与精彩,引发了中国观众的深深共鸣,更为电影注入了秦淮水乡的温柔与婉约。

其二是影片结构上的亮点。整部影片的故事叙述是由女学生孟书娟的旁白讲述为口吻,以书娟的观看凝视为视角,而这正是导演的精明所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拥有纯洁无暇的心灵,经历了最暴力残忍的战争,没有记住残酷,却记住了美丽。她看到了军人的气节与无畏、殡葬化妆师的关爱与怜悯、男同学的负责与无私,甚至那些秦淮烟花女子的勇敢与美丽。我们通过女孩纯洁的双眼,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看到的是美丽与温暖。我们愿意忘却痛苦,记住美丽,这似乎是人类的本能。所以我相信如果活到今天的九十多岁的孟书娟,最后的记忆应该还是美好温暖的,因为只有美好与感动,才会永存心中。

第三个亮点是影片对细节的描绘。导演对一些微小的细节进行的细腻感人的描绘,是这部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地方。比如为保护女学生的军人藏身纸店,最后和日军同归于尽,巨大的爆炸声中飞出五颜六色的纸。而孟书娟透过玻璃看到这个爆炸,像天空中开了一朵美丽的花。这种写意在战争片中很少见,却无比感人。比如在日军残忍的在教堂侵犯女学生,假神父约翰被打倒在地,正天旋地转之际,一个女孩就坠落在他的眼前,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他近在咫尺的地方毁灭,鲜血从女孩的头上流出,约翰痛苦、无奈、仇恨和深深悲哀的眼神,和忍不住落下的眼泪,像一把利剑直插观众内心。再比如一名妓女红菱逃出教堂,只为寻找一副翡翠耳环。当她在危险的境地中竟然还戴上耳环在镜中欣赏自己的美丽容颜,露出娇艳的笑容时,那一刻觉得她真的美到了骨子里。她的容颜、身体、灵魂都为了美丽存在,她活着一天,就要美丽一天。虽然最后惨死在日军的凌辱下,虽然她只是沦落风尘的秦淮河女人,谁又能说她不是美丽的、不是美好的呢?„„动人的细节太多太多,正是因为这些细腻用心的细节描写,使得整部作品丰满动人、感人至深。 第四个亮点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是整部影片的立意。该影片的意义不是为了痛诉日本侵略者的残忍暴行,也不仅仅是为了反映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而是为了从残酷中看到人性光辉,从痛苦中升华爱与美好。的确,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日军的残忍与罪恶,那些令人不忍目睹的残酷场面和那些毫无人性的变态罪行,让我们愤恨与心痛,但是让我们记住的、令我们感动的,是女学生、陈乔治、李教官、假神父约翰与秦淮河女子这些美好的人,是他们之间互相的帮助、互相的付出、互相的爱。李教官为救女学生英勇就义,女孩为使避难妓女免于暴行而不进入地窖躲避,约翰为了这些美好的女子不惜付出生命,妓女们为了女学生而代女学生赴死„太多太多,正是这些闪烁的人性光辉深深打动观众的心灵。我们痛恨战争,战争会使人变成魔鬼,世界会因战争充满残酷与痛苦。但是,即使如此,残酷中依然闪烁人性光辉,痛苦中依然拥有爱与美好。残忍的恶行戳痛我们的心灵,美好的品质抚慰我们的灵魂。所以我们不要战争、我们渴望和平;所以我们明白:罪恶不能掩藏美好,残酷不能阻挡正义,只有人性的光辉才能解救这个世界,只有和平、美丽、奉献与爱才能永存。 张艺谋的超越还表现在他对光和色彩的运用。本身就是摄影师出生的他,多光影有极强的把握力。灰暗的整体色调带有明显的历史质感与那段特殊的日子的黑色记忆,艳丽的教堂玻璃,华美的丝绸旗袍,在一片废墟中闪现的明亮色调养象征希望与光明,战争中最美丽的人性闪光点就在那些曼妙身姿中一点一点显露出来。让人难忘的还有女学生和和妓女们在发型、服装颜色等方面的强烈反差和对比。那张女学生冷眼看着妖艳扭捏的妓女背影的照片给人印象太深刻了。不用言语废话,看照片就知道她们的身份了。蓝色大褂的单纯和华丽旗袍的艳丽暗示这这两群人的身份和经历。这两群在服饰和外形上强烈对撞的女性群体却被命运之神安排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反差和矛盾,却在灭顶之灾面前互相融合、彼此付出,甚至为他人慷慨赴死,真的不得不感慨人性的伟大。

然而几次优秀的场面也让人心灵震撼。首先是巷战。短短一段巷战场面,惨烈、细腻,点面结合,窄巷残垣断壁形成的拥挤和压迫感,与惨烈的爆炸枪战场面,在视觉上形成很强的爆裂感。其次是几次出现的彩色玻璃被击穿、破碎。这些彩色玻璃在阳光穿透、被枪弹击穿以及被摔碎在地时那几个特写镜头,所产生的美感、视觉刺激几乎让人瞬间窒息。日本人到达教堂外射出的第一枪正好击穿彩色玻璃,枪子打在一个女学生脖子上。随着彩色玻璃的破碎,阳光霎时从破碎的玻璃口穿透进来,照在被枪击身亡、身上流着血的女学生身上,这种瞬间产生的声效和视效,给了观众一个猝不及防。日本兵击穿彩色玻璃打死女学生,营造了一个紧张不安的气氛,牵动着观众的心跳,直到鬼子进了教堂,欲对女学生进行非礼时,视觉又移到了彩色玻璃那儿,这次,李教官借助日本鬼子击开的玻璃空隙,一枪击毙非礼女学生的鬼子,这是彩色玻璃导出来的第二个高潮。最后,十三钗青楼女子被日本兵拉走前,摔碎彩色玻璃,慢镜头下的玻璃撞地,玻璃碎片四溅,画面视觉非常唯美给力,让人从这些碎片中感受到了十三钗内心的那股强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钗们把玻璃当做匕首藏入衣内时,彩色玻璃完成了它神圣的使命。彩色玻璃所隐含的语言和情感要比任何口号和说教抓人得多。这个道具的运用,不但体现了张艺谋一贯的画面长处,更是一个堪称经典的点睛之作。这些彩色玻璃诗意地存在,艺术地毁灭,绝妙又感人。

除了发生在教堂中的故事,影片还采用了大量的平移镜头与慢镜头去展示战争的残酷,溃退的国军战士为了几十个女学生放弃了出城的机会,毅然决然留下守护女孩们的安危。特别是那个用自己身体掩护爆破手冲向装甲车的情节,年轻的战士一个一个的倒下,纷飞的热血和坚定的眼神,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武器装备不如日本人,军队素质不如日本人,可是我们还有血性,还有一条命可以去拼,可以筑起一道道血肉长城去阻挡外来入侵者,去守护自己的家园,去守护自己的亲人!

在故事的主线外,影片另一个更深刻的命题是:妓女和女学生是否不同?如果没有,怎么能用妓女的命去换女学生的命?影片中,约翰提出了这一令人纠结的问题,但仅仅是以陈乔治的一句“没有别的办法”就轻易带过。电影本身没有给出更多的思考和解释,是因为无论是张艺谋自己,还是整部电影,都无法对这一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样的问题必须留给每一位观众自己去思考。但在留给观众之前,影片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实在太过短暂且不够深刻,因而是这一厚重的命题就这么轻易的从观众眼前滑过,并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在我看来,这是影片的一个稍显不足之处。

当然,影片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情节,令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这群秦淮河女子最后演唱的那首温婉动听的秦淮。一首《秦淮景》,唱的是九曲回肠、妩媚动人,看着十二位即将赴死的美丽女子,听着婉转温柔的秦淮名曲,那一刻,真的被这群奇女子深深折服。谁说她们无情无义,我眼中的她们善良勇敢;谁说她们浮躁浪荡,我眼中的她们温柔美好。她们都是美丽的鲜花,绽放在战火纷飞的土壤,却仍旧难掩其美好灿烂。妓女也是人,都是苦命的人,每一个妓女背后都有一个凄凉的故事,每一个妓女心里都有一道永不磨灭的伤痕。可是,她们从来都缺乏理解与悲悯,总被人鄙视、唾弃。为什么有人要冒死去找琴弦,为什么有人冒死去找耳环,为什么有人赴死不忘小猫,为什么有人愿意为解救女学生而踏上死亡之旅?谁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历来被中国人蔑视的,看似最市侩、最自私、最软弱、最卑微的妓女,在杀戮战争的硝烟里、在血流成河的废墟中,绽放出了了最动人炽热的光辉和充满了救赎与反抗的人性光芒!还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影片中,对于一般是最丑陋的角色的日本翻译官,都给予了一分为二的看待。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卖国与无耻,也看到了他的无奈与痛苦,给予了他难得的尊严与温情。这更切合了本部影片的主旨——战火中闪烁的人性光辉。而从日军灭绝人性的残酷行径中,我们看到的是战争的残酷与罪恶,引起的是深深的感触和反思。战争让人变成了魔鬼,所以我们呼唤和平,反对战争;所有我们顽强抵抗,誓死捍卫我们的家园!

在影片的结局,约翰带着女学生走出了南京,卡车行驶在大路上,前方似乎没有任何阻碍。我们愿意想象她们一定去了安全的地方,躲过了日军的侵害。而,女人们呢?她们的命运呢?她们面对的一定是残酷的侵犯甚至死亡。但是谁又愿意这么想,我们无比希望她们同样能获得安全与幸福。也许就像玉墨说的:“有时我们反而不想知道真相。”感谢张艺谋,感谢他在这里结束了故事,没有往下叙述,也没有以字幕的形式给出每个人的命运和结局。于是,观众们祝福与担忧中反复回味这个故事,更加意蕴深长。影片最后镜头中,贝尔神父眼眶中如释重负却又百感交集的泪珠,已滴在了每一位观众心中„„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么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待地下的火燃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都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并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的很高很高„„”

女孩们是美的,她们纯洁善良,像洁白的百合,冰清玉洁;秦淮河女人是美的,她们美丽动人,像鲜红的玫瑰,温柔妖娆;化妆师约翰、男学生陈乔治、军人李教官,都是美的,他们都是勇敢的战士,守护世界上的美丽与温暖。他们也许已经死去,但是他们却从未离开!看完整部影片,我们记住了爱与美,体会了温暖与希望,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理解了奉献的伟大,我想,这才是这部影片的最大成就。

第二篇:《电锯惊魂》残酷至极的人性拷问

作者:BlackJac…

文章来源:电影与DVD影碟

喜欢看《七宗罪》?

喜欢啊!

《人骨拼图》呢?

跟风之作,无所谓啦。。。

[没事不要用人骨拼图和Se7en比:)]

好了,下面这部影片你一定会喜欢的!

千万不要被血腥的海报所迷惑,就如先前我对该片的判断那样(误认为会是一个BT,手拿电锯大肆破坏老美的和谐社会。。。扯远了)

实际上,本片根本就没有电锯,手锯倒是有两把。。。

好了,言归正传吧!

先问看官一个问题(就是先前海报上问的):为了活命,你愿付出多少鲜血?! 你还不确定?OK,影片给了你参考......

(以下部分会涉及一些剧情,但是决不会影响你第一次收看影片):

亚当(无业青年扮相)猛然惊醒,确发现自己单脚被铐在了一个废弃的卫生间里...

[影片一开始便使我进入了角色,没有过渡,没有前奏,直接而又震撼!]

四下漆黑,呼救,只剩下了呼救,徒劳,绝望。突然,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别费力挣扎了,你我都已无路可走...

灯光瞬间开启,在亚当对面原来也铐着另一个男子:劳伦斯(浅蓝色衬衫,俨然身为中产一层)镜头跳跃式拉伸,原来两人身处在卫生间两端,在二人之间面朝地板躺着一具死尸!死尸的右手和亚当很近,手里有一个录音机。左手离劳伦斯很近,是一把手枪。死尸头部开花,鲜血流了一地。

[为什么他们会被困于此?为何会有死尸?出路何在?谁在幕后掌控一切?头脑中一连串的疑问来**串,心跳已和当事人同步...]

亚当从裤兜里找到一盘磁带,劳伦斯则找到了一盘磁带,一发子弹,和一把钥匙。但是钥匙并不能打开他们脚上的锁。亚当取到录音机听录音带,一个低沉的声音

要求劳伦斯在8个小时以内杀死亚当,否则他们两个都会死,甚至包括劳伦斯家人(这是后来在劳伦斯钱包发现的威胁信息...)

显然,相同的处境已经使两个可怜人走到了一起,良心告诉劳伦斯,杀亚当来获得自己的生命是不正当的。他们必须要找到其他的办法,逃离这个恐惧斗室。。。

此时,随着二人的冷静,被困的细节也慢慢回忆起来...

好了,关于影片本身的描述,我就此收笔,因为只可意会,不可尽谈啊! 下面是谈一些观后感,看过片子的朋友可以玩味一下:

1.导演印象(詹姆斯·温James Wan)

首先,不认识,没印象,后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这是他的处女作!不禁佩服得竖起大拇指!

引用一段话:编导詹姆斯·温认为自己的处女作最成功的地方是:“剧情的设置可以引起观众想象,想象如果自己处在角色的处境会发生什么事。这种未知的元素会激起观众的观看兴趣,你不知道身处何方,将会发生什么,一切都失去控制,这才是最恐怖的。”

的确,本片应该算是一个突破,较之传统的悬疑恐怖片,他更会调动观众的互动性,参与性;内心的恐惧+人性的无情嘲讽揭示 =〉观众自己内心的拷问=〉发自心底的寒意!

2.叙事手法(Memento+Se7en+Identity)

在下学浅,看片至今感觉也就Memento(记忆碎片)的倒叙感觉最“爽”(抱歉没有其他词来形容了)那种倒叙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巧妙,与正叙的结合也是完美无缝。而《SAW》也用到了倒叙这种手法,将警察,“罪犯”,主角的时空巧妙的进行了轮回式叙述,使得情节更加紧凑,步步紧逼!

与Se7en类似,警察,“罪犯”斗智斗勇,现场-〉线索-〉推理-〉验证。。。 只不过,这次参加推理的还有当事人(受害者)自身,临场感陡增!

与Identity(致命ID)相类似的就是各个人物在日常看似毫不相干,但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他们竟然如此相似!谜底揭开时,正在接受的心灵拷问的究竟是剧中人还是自己呢?这也正是我在标题中所写的:残酷至极的人性拷问

3.选择

人生会有很多选择,学校,专业,工作,爱人...

但面对生死,你的选择是什么?生还是死?问得真的很多余,但是,如果附加额外的条件呢?如果是你死我活呢?人类自私的丑恶在这一刻瓦解了,也许真的只有BT才能想出如此震撼心灵的题材~~但,这部影片做到了!

4.结尾

看惯了恐怖片的我们,早已习惯了异形复活,哥斯拉剩蛋,鬼娃生子等等这些意料之中的最后惊吓,但是,请放心,本片的结尾,其出乎意料程度不亚于《第六感》,以至于,在下不忍心在此赎犊导演的良苦用心,还请各位自行观赏那最精心(惊心)的一刻吧!

5.瑕疵

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我们还苛求什么?!

但是,瑕不掩瑜,我还是要提一些我认为的缺憾:

a.另外两起案件的被害人背景应该表述的再详细些,有助于观众对结尾的理解。

b.结尾尽管出人意料,情理上也可讲通,但是还欠有力的铺垫,底牌亮得稍显仓促。

c.开头的发荧光的东西有什么作用,我还没看出来,在此一并指出。

d.情节过于紧凑,以至我忘记吃水果,女友都害怕去厕所了,在此特别B4一下...哈哈

第三篇:人性的光辉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思绪穿过历史的星空,去见证那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悲壮,去触摸那一个真实而高贵的灵魂,为心灵寻找正确的方向,去感受人性的光辉。

很多时候,我们都轻易地忽视了阳光的温暖,或许是习惯了岁月的冰冷,但我们必须坚信温暖依旧是青春的主流,人性的光辉永远在黑夜里散发出熠

熠光亮,为我们照亮远方的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工作,人可以通过工作获取知识,得到自信。”这是一位默默奉献者的真实写照。

一滴水可以诠释老井的甜美,一抹绿可以证明生命的存在。王静正是从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才构筑了一个爱岗敬业,工作踏实的好榜样。

试想如果一个城市众生皆为利来,公共机构缺乏人文关怀,城市就不是人居的港湾,乃是流动着冷漠和吞噬弱者的围城黑洞。我们不习惯这种人世的冰冷,我们坚信温暖依旧是主流,奉献依旧是时代前进的主旋律。因为我们期待有更多的王静涌现在我们身边。

在这个节能减排迫在眉睫的时代,王静积极举起节能减耗的旗帜,从工作上践行了这一宗旨,节油4万余升,被誉为“节油王”,为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以人文关怀为主色调的今天,王静以自己最优质的服务打动着每一位乘客的心。她总是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放在心中最神圣的位置,“安全至上”是她对每一位乘客的庄严承诺。

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工作着并快乐着。是她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感动着我们。我们也应该总结六点:微笑多一点,语气柔一点,度量大一点,仪表美一点,服务好一点。我们也该将王静的精神贯穿到我们工作的每一天,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提倡勤俭节约。对电灯,电脑,电话的使用以及空调、复印纸的使用都应该响应节约的号召。

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业绩,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欣赏并学习。。

历史不会忘记这些最可爱的人,昔日的繁华早已被历史的风霜雪雨磨洗得只剩下痕迹了。唯有这些最可爱的人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我们竖起了不朽的丰碑。

我顺着时间的长廊往前走,看见了雪灾中抗冰保电三英雄:周景华,罗海文,罗长明。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是他们用自己朴实的手筑成一条光明通道,在黑暗的夜里给人民送来光明。那城市的灯火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在任务面前,他们谁也没有斤斤计较;在危险面前,他们谁也没有退缩,没有哪一种力量能让人如此震撼。冰冷的铁架无情地倒下,他们的生命竟如此迅速地伤逝在这一片苍茫的雪色中。那三顶工作帽永远地留在了雪地里,他们的鲜血把雪地染成一片殷红,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三位抗灾英雄,为所有人树立一座丰碑。是他们,温暖了整个冬季;是他们,燃烧了生命,虽然缩短了生命的长度,但却拓展了生命的宽度。一国总理一鞠躬的方式表示了对英雄家属的慰问,而我们更应该铭记他们,记住他们人性的光辉。

令我们感动的不只是这些。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所有中国人的心。家园破碎,同胞罹难,没有合适的语言,没有恰当的表情,任何形式都不能哀伤,任何哀伤都不够沉重。在这次地震中,所彰显的组织意识和推己及人的普世情怀令人感念。于慌乱中的坚毅,于悲痛中的自持,于行动中的凛然向前。在这场灾难中,正因为有了这样行动积极的公民而无惧世事无常。

大爱无言,是温暖是扶助是奉献,她也许无声却动情。他们人性的光辉如正在传递的奥运火炬,点亮了途经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心灵。

历史不会遗忘他们,他们的一片丹心已谱写在汗青之上,我们为之动容。我们所铭记的还有霞蔚长空警魂不朽的任长霞,大山深处的支教者徐本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牛玉儒,马班邮路的坚首者王顺友,蹬三轮助学的白芳礼。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人民,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他们用自己的人生谱写了最壮丽的生命之歌,他们人性的光辉将永远闪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作为一个国人,作为工作在随岳高速公路的同志,我们要见贤思齐,做好自己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共同奏响为人民服务的赞歌,更当砺精图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人性的光辉

——《辛德勒名单》影评

人性的光辉

——《辛德勒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一片将作为电影史上永恒的光辉而存在,它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作品。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1993年,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带领《辛德勒的名单》一片摄制组初抵波兰,就在他们跨进二战期间克拉科夫中营准备安营扎寨之时,突然收到全美犹太人协会从纽约发来的一封急电:"请勿惊扰亡魂,让他们安息吧。"斯皮尔伯格读完这聊聊数语的电文,一言不发。他当即下令摄制组全体人员撤离克拉科夫集中营,转移到几十公里以外,搭置布景拍摄。与此同时,他独自一人离开了摄制组,乘飞机直接飞往纽约。斯皮尔伯格不派代表,不借助电话、电报、电传等迅速方便的现代化通讯工具而横跨大西洋,亲赴纽约向"犹协"致歉,他的谦逊和诚意令"犹协"全体成员无不动容。难怪后来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影片,其思想的严肃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气质都达到了几乎令人难以超越的深度。描写犹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遭受集体屠杀的影片过去也拍过不少,但是以德国人良知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营救犹太人的真实故事片,这还是第一部。影片中,辛德勒开始时并不是位英雄,为什么最后他成了一名英雄,影片并未作出解答--所表现的只是他的行为。斯皮尔伯格动用了一个小小的具有象征含义的效果陪衬:在“清洗”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时,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这情景使辛德勒受到极大的震动。斯皮尔伯格将女孩处理成全片转变的关键人物,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这小女孩用红色。在辛德勒眼里,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这一画面成为经典之笔它的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电影作品。从影片开头到纳粹宣布投降,都是用黑白摄影,目的在于加强真实感,也象征了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后来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时,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

影片在种族灭绝政策下的犹太人被驱赶、屠戮这一悲怆的背景下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狼烟乍起之时,希特勒就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种族灭绝政策,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遭受迫害。奥斯卡·辛德勒,一个沉迷于纸醉金迷的德国商人,凭借在占领区的德国人的优越身份和敏锐的商人智慧,借助战争的机会向犹太人募集资金,开设工厂,大发战争横财。他的合作者犹太人斯泰恩则利用招募犹太工人的机会暗中救助犹太人。因为在多灾多难的占领区内,辛德勒工厂的工人可以尽量避免遭受白天纳粹党卫军的屠杀,还能获得一部分微薄的报酬来维持生计。但是辛德勒工厂之外的犹太人却没有那么幸运。到了1942年,纳粹德国大规模集体屠杀犹太人的暴行愈演愈烈,克拉科夫犹太人区也未能幸免,遭到血腥暴虐的屠杀,影片通过一个个随意屠杀犹太人的场景,将人类道德体系钝化成凶残的状态揭示出来,同时也向观众发出了人性扭曲病因的追问与反思。

迷恋浮华生活的辛德勒见到纳粹对犹太人的残暴“清理”后,心灵受到彻底的震撼,原有的价值观随之坍塌,开始全力拯救1100多名犹太工人,同时也开始了布满荆棘的心灵救赎之路。当战争的浓烟散去,斯泰恩送上所有被他拯救的犹太人签名的证明信和刻有“当你挽救了一个生命,你就等于挽救了世界”的金戒指时,辛德勒猛然明白受同情和良知所驱动的救助行为与这崇高的境界之间的差别,此时的他完全陷入了内疚之中,并跪倒在斯泰恩身边。辛德勒的拯救源于他心中残留的一丝同情与良知,而他的内疚与羞愧更突显了人性的可贵与伟大。影片真实再现了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恐怖行径,让我们重新回忆和审视那段悲苦的历史,共同思考心灵救赎的人性光辉。

深知好莱坞商业规则的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没有采用好莱坞惯用的视觉技巧,没有采用绚丽多彩的色彩特效,而是采用黑白影调、手持摄影,真实还原大屠杀的悲凉、惊恐气氛,用少量色彩突显人性和善的力量,通过音乐触动人的灵魂。

在影片胶片的选择上,斯皮尔伯格坚持用黑白胶片拍摄。这样做首先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感 。犹太人生活在血腥暴力的种族灭绝政策之下,在这种环境的重压下,他们眼中再绚丽多彩的世界也是灰暗的、无光无色的,而这也是命运多舛的犹太人对那段历史的真实感触。其次,采用黑白胶片也在向观众表现一种阴暗恐怖的心灵。无辜的犹太人肆意的残杀,使观众感受到了生命的转瞬即逝,从而产生悲凉、颓靡之感,这正应和了影片阴森、灰暗的色调。黑白胶片营造了苍白、凄凉的历史时代气息,切合了故事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同时影片有近半数的镜头是采用手持摄像机拍摄的,不仅在视觉上带给观众缭乱不安之感,也使观众跟随着移动的镜头进入导演精心建构的历史杀戮的之中。特别是在克拉科夫犹太人区的大屠杀一段,手持摄像机将德国士兵屠杀行动的凶悍与残暴和犹太人的惊恐不安逼真的展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在向观众呈现这一历史罪行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深思。

影片中色彩虽然运用的不多,但却是影片中的点睛之笔。在整部影片中绝大部分都是黑白影像,只有影片中小女孩的红色和开始结尾的彩色。虽然影片以黑白作为主调,但并不妨碍暖色调的出现。纵观整部电影,谁也不会忘记辛德勒眼中那身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在人群中走动的影像。红色是生命,热情的象征,身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在枪杀的人群中忽闪而过,随后淹没于浓重的黑暗之中。这里的色彩不仅象征着对辛德勒的心灵触动,也象征着代表生命的红色被黑暗吞噬,这种视觉冲击力带给人的心灵震撼是其他艺术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电影结尾的色彩也是很浓重的一笔,在经历几年的非人生活后,战争的梦魇已经消逝。恢复自由的犹太人连成一排,迎着温暖的曙光走向和平,这时影片的色彩转为柔和、明亮的温馨色彩。导演的色彩转化在心理层面上是为了减缓苍白的黑白影调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心理冲击,为观众因为凶残的屠戮而受创伤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在这里,色彩已经成为善的象征,与黑白的恶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电影配乐与电影宏大的主题十分契合,影片的主题音乐以哀怨的独奏圆号开场,伴随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涌入克拉科夫,把观众带入了黑暗阴冷的历史空间,似乎让观众同影片一起慢慢拉开那不堪回首的历史大幕。影片结尾处,沦为战犯的辛德勒在与犹太人告别时,音乐深沉、凄凉,营造出浓厚的惜别之情,将观众通过影片所产生的关于战争灾难、民族灭绝、人性道德的思考和追问融入音乐之中。当纳粹屠杀克拉科夫集中营的犹太人时,屠杀的混乱场面与一首犹太民谣衔接在一起,孩子们天真的童声唱出了他们对生的渴望和对美好、和平的向往,这与血腥的屠杀场面形成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强化了观众对影片的情感立场。同时,这时候屠杀场景是借助辛德勒的视点展开的,从而唤醒了他内心的良知。在夜晚寻找屠杀隐藏犹太人的场景中,一位藏在钢琴中的犹太人不小心触动了琴键,德国士兵立即寻声而至,紧接着是脚步声、喊话声、冲锋枪的扫射声和一段德国军官的钢琴声。这段古典优雅的钢琴曲在此时的冲锋枪扫射声中失去了美的情感,带给人的是粗鄙和无法忍受。这种“美”、“丑”置换的强烈反差,不仅是对刽子手的反讽,同时也隐喻着人性的扭曲。

第五篇:Titanic 人性光辉

浅析电影《泰坦尼克号》展现的人性光辉

15年前,一部名为《泰坦尼克号》的影片像狂飙突进的飓风席卷全球,紧紧攫住了各国观众的心,赢得了无数喝彩与泪水。该片似一曲恢宏壮丽的惊天交响,不仅囊括了当年11项奥斯卡大奖,还长期雄踞“最卖座电影”的宝座,直到2009年才被《阿凡达》超越,真可谓所向披靡,罕逢敌手。

2012年是泰坦尼克号遇难100周年。《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透露:已将该片制成3D版,将于近期推出。消息一出,万众欢欣。不少铁杆粉丝在网上发帖力挺,并信誓旦旦一定会不惜票价,到影院捧场。

在享受刺激新奇、寻求“震惊经验”的今天,为何还会有那么多早已将《泰坦尼克号》剧情烂熟于心的人愿意再花时间和金钱去影院彰显对它的赤诚?《泰坦尼克号》的持久魅力究竟来自哪里?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精致华美的梦幻场景、绕梁三日的音乐特效,都是《泰坦尼克号》撼人心魄的原因。但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最让人一咏三叹、感喟无穷的,是片中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人性光辉。

它所展现的人性光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命的执着热爱

男主角杰克是影片中最为光彩夺目的角色。俊朗、帅气、乐观、善良的他,总是活力四射,朝气无限。虽然只是一个身无长物、靠四处打工维生的流浪汉,但他并未因此而陷入自怨自艾、愤世嫉俗的泥潭,反而积极拥抱每一天,做精神上的强者。他可以站在泰坦尼克号的船头高呼“我是宇宙之王”;可以面对头等舱贵族轻蔑不屑的诘责侃侃而谈;也可以在船沉后,在冰冷的海水中开玩笑说要写信抗议这家轮船公司;还可以在女主角露丝倍感无助、准备赴死时鼓励她勇敢地生存下去,并牺牲自己去换取爱人的生命,以极其高贵的方式给自己无限热爱的生命画上句号。他身上涌动着澎湃的生命激情。他用自己的行动,热爱生命的每一分钟,努力让每一分钟都活得生动而充满意义。 “身为下贱,心比天高”,《红楼梦》里贾宝玉写给晴雯的这句悼词,未尝不是对杰克品性的最佳阐释。

当巨轮触撞冰山,裂为两半,正摇摇晃晃逐渐沉入海洋时,甲板上的人们惊恐万状,声嘶力竭地挣扎着,紧紧抓住周围一切可攀附的东西,希望延缓进入死亡之穴的过程。杰克和露丝却依旧穿梭于嘈杂的人群,直奔最后沉进海里的船尾。杰克告诉露丝:我们要坚持到最后!这句话让我深深震撼,久久回味。毁灭似乎难以避免,消陨已然近在咫尺,可他们仍能够 “不抛弃,不放弃”,冷静地与死神周旋。这是怎样的执著和坚忍啊?在现实生活中,眼见胜利无望便中途放弃是我们很多人的通病,感到败局已定就敷衍着比赛的运动员不也是屡见不鲜吗?明知必然惨败,也要心无旁骛地努力到最后,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完满。这种虔诚对待生命的气度,几人能有?

获救后最终抵达纽约的露丝站在濛濛细雨中,抬头瞻仰那尊象征着美利坚“光荣与梦想”的雕塑——自由女神像。绝处逢生、痛失爱人的她,此刻既没有为杰克的死亡而嚎啕不止,也没有因未来的毫无着落而愁眉紧蹙。她只是静静地仰望着,脸上一派安详,透露出九死一生后的超然。当海关工作人员询问她姓名时,她微微侧身回答说“Rose Dawson”(Dawson是杰克的姓),转而又看向神像,眼睛里投射出一股坚毅的光。她将姓氏改为Dawson,就是为了把杰克那种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铭刻心间,让他短暂却非比寻常的生命由自己来延续。她的确做到了!当百岁高龄的露丝向后辈娓娓讲述杰克的种种事迹时,杰克那鲜活纯洁的生命便又苏醒。可以说,杰克的生命一直在她身上延续。

二、对职责的恪守不渝

基督徒将工作称为“calling”,意为受上帝召唤而必须履行的职责,不可懈怠。影片中有很多人在危难关头依旧奉行此道。

大家应该都记得那四位一直演奏到轮船沉没的音乐家。在一片喧哗惊悚的呼救声中,他们镇定自若用轻柔舒缓的乐音抚慰人们。那音乐像一曲凄婉的《安魂曲》,既为生命的不幸陨落而哀悼,又为豪华游轮的毁灭而叹息。演奏结束,领队向大家告别时说:“今晚能和你们一起演奏是我的荣幸!”在面对死神的时候,他们没有慌乱怯懦,而是为自己能将职责进行到底而感到荣耀。

当仆人将救生衣递给一位绅士时,这位两鬓斑白却体格健硕、衣冠齐整的老先生很不屑地拒绝了,他傲骨铮铮地说:“我们穿着盛装,要走得像个绅士。”他又戏谑地补充一句:“要是来点白兰地就好了!”说罢,他便坦然地端坐于椅子上,静等死亡的降临。他的行为,和子路毅然系好帽缨后从容就义的举止异曲同工。他们都牢牢谨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即使在死神马上就要降临时依然如此。 “天,你可以消灭我,但你无法打败我!”他们不仅活得有价值,而且死得有尊严。

船长史密斯看到四周绝望呐喊的人们,为自己因贪图速度而致使“泰坦尼克号”触撞冰山感到懊悔不已。他把自己关入驾驶舱,双手抓紧方向盘,任凭肆虐刺骨的海水将自己淹没。设计师安德鲁,无限愧疚地对露丝忏悔说:“船造得不够结实!”也不采取任何逃生措施,平静地等待死神降临。还有许多船员,都是在危急关头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从容引导乘客逃生,平静地放弃自己活命的机会。作为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建造者、指挥者与操作者,他们的确该为这场灾难负责,但他们没有推脱搪塞,而是选择以身殉职,既要给死难者一个交代,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职业道德。这份对工作的虔诚、对职责的坚守、对责任的担当,不论任何时候,都令人肃然起敬、耸然动容。

三、对爱人的充分信赖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杰克将“Do you trust me?”(你相信我吗?)这句话反复问了露丝三次。两人初次相逢于船尾,露丝从栏杆上滑倒,险些坠海,杰克紧紧拉住她时第一次问了这句话;第二次,在晚霞满天的黄昏里,两人已情投意合,杰克和露丝闭上眼站在栏杆上,做那个有点危险却颇为经典的“飞翔”动作时又问了这名话;当轮船即将沉没,杰克教露丝如何应对坠海后的局面时再一次问了这句话。而露丝每次的回答都是完全一致的:“I trust you!”(我相信你!)

在杰克被卡尔(露丝的未婚夫)诬陷犯了盗窃罪后,一时迷糊的露丝,很愧疚地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尽管并无确凿证据能为杰克开脱,但露丝依然为自己曾怀疑过杰克而连连道歉。

当露丝举起斧头要砸断杰克手上的镣铐时,明知毫无经验的露丝很可能将他砍伤,杰克还是很坚定地说:“I trust you!”

这种心心相印的彼此信任,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那种俊男靓女仅凭外貌相互吸引的肤浅爱情,而是一种相互信赖、相互依靠,连死亡也难以离间的“山盟海誓”。

人需要彼此信任,爱人之间尤其如此。没有信任,怎么配称作爱?没有信任,又怎么爱?

四、对承诺的誓死坚守

趴在木板上的露丝不住地战栗,冰冷的海水已使她周身麻痹。绝望之余,她想用一句“I love you”与杰克做临终告白,但浸在海水中的杰克却颤抖着劝慰她:“你一定会活下去„„你会长命百岁,寿终正寝„„你会有一堆孩子„„而不是死在这里。”他要求露丝一定答应自己。

露丝说:“I promise! ” (我答应你!)

救生船划向他们时,发现杰克已冻死,露丝也悲伤地合上双眼,准备随杰克而去。可她猛然记起了自己的承诺,想到是杰克把生的机会让给了自己,便不顾一切地发出求救信号,从而幸免于难。

84年后,已是101岁高龄的露丝,尽管皱纹满面,一头银发,孙女都已年近半百,却依然带着闪亮的吊坠耳环,染着红色指甲油,并能够娴熟地做陶艺,清晰地讲述过去。在她床头摆放着一系列照片,上面记录着她的青春年华。每张照片上的她总是有着如花笑靥。这些说明,露丝一直热爱生活,努力生活,践行自己对杰克的承诺,忠诚不渝。

泰坦尼克号沉没了,但《泰坦尼克号》又使它奇迹般地“复活”,并将永远在影迷心中航行。特别是片中角色身上展现的种种人性光辉,形象地向人们昭告:人应该热爱生命、忠于职守、彼此信任、坚守承诺。一句话,人应该像人那样活着,而不应该活得不像个人!

而如何面对死亡,也是一种重要的活法。

正因为精采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泰坦尼克号》才超越了那些单纯以曲折剧情和精彩特技取胜的“大片”,成为电影史上的不朽神话,让我们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车辆工程专业分析下一篇:材料型选择题做法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