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教育模式与实践论文

2022-04-2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机械工程教育模式与实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采用董事会制及政府企业共同建设特色高校、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同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机械工程教育模式与实践论文 篇1:

基于多目标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摘要:针对机械类专业普通班、基地班、卓越工程师班、国防生班和2+2国际班的不同培养模式及目标,整体按基础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与创新实践三个层次,构建通识教育实践模块、专业大类教育实践模块、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模块四大实践模块。通过探讨多目标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创新实践体系平台的层次性、先进性、灵活性和侧重性,从而满足多目标培养模式下工科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目标;创新;实践教学

0引言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学科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践行实践教学思想且产生诸多颇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能力本位思想,包括国内目前流行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均映射出实践教学思想的光辉。模拟公司、项目教学、行动导向教学、引导探究教学等先进的教学体系都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13:。

目前,我国的实践教学主要以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综合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式贯穿于理论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经费、实习基地、实践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实践环节只能走马观花,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既需要适应不同岗位的专业型人才,也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需要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型人才,也需要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国外高等教育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广博,加强基础性课程;注重文理渗透和跨学科教育;加强国际化教育,同时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大学生除了个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和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创新精神,强化了实践能力,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来发挥自己的最大特长46:。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目前设置有普通班、基地班、卓越工程师班、国防生班和2+2国际班,这样的五类班级存在不同的培养模式和目标。笔者详细分析和调研了五类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以及对于创新实践教学的不同需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模式和体系,提出了多目标培养模式(即学术型、复合型、工程应用型三类人才)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以工程基础实践训练、机械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综合创新与科学研究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教学平台为支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多目标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思想上的革命,这意味着除了获得充分的理论研究支撑外,更迫切需要进行思维方式的变革78:。

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以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实验)课程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组织合一,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加大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比例,构建“4+1”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即由工程基础实践训练教学平台、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综合创新与科学研究实践平台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组成。

四大实践教学平台由工程基础实践训练教学平台、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综合创新与科学研究实践平台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五大教学层次构成。

1) 工程基础认识和实践层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别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训练模块。在现有金工训练模式的基础上,面向学校新增培养点,包括国防生、基地班、卓越班、国际班等,依据培养目标及侧重点,设置不同模块的机械加工基础训练和与先进制造技术相关的认知实习,主要包含对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结构原理的认识、熟练使用和操作各类机床;通过观看视频、教师讲解以及各种实物的参观和操作,初步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及发展。

2) 机械基础综合实践层次:在完成机械基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针对一般的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由数学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到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依次完成三个阶段的综合实践,通过数学建模、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和优化、机构创新、机电综合和实验调试等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专业综合技术层次:加强学生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机械类专业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以及国防生、基地班、卓越班等,开设2周从设计到制造的CAD/CAM的综合训练;开展2周的数控机床与加工中心的拆装、控制与数控技术的综合训练;3周的专业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比和优化从而设计出简单且经济合理的零部件;2周的专业方向训练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能力培养。整个的专业综合技术层次集信息与制造于一体;集知识与技能于一体;集设计与工艺于一体。

4) 创新实践训练层次:强化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机械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以及国防生、基地班、卓越班等开展机电一体化柔性生产综合训练、机器人综合训练与创新、机电一体化嵌入式运动控制创新实验等,并为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的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课程,并将创新实践贯穿于学生整个四年的本科教育教学过程,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类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创新需求,因材施教。

5) 科学研究层次:开展虚拟现实技术、反求工程、机器人视觉与远程控制等相关实验课程;并借助于中心的资源条件和教师科研项目,对本科生以及国防生、基地班、卓越班等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和研究生课题研究,有将近25%的同学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各种层次的科研项目,年平均指导科学研究层次的创新训练达600余人次,吸纳了一批对研究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各种科研开发项目中。

为满足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时充分考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构建多维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实践环节组成,实践层次和类型通过不同的形式交叉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在实施时,要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工程实践性、研究探索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科知识竞赛、科技活动和创造发明。学院通过建立相应的创新设计实验平台、设立学生辅助实验岗等形式,保证实验室全天开放,让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有一个实现自己创意的场所,从而满足不同类型班级的培养模式和目标。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充分利用学生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训练的层次和内容。多渠道筹资经费,以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和科技兴趣培养为重点,紧密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各类大学生创新基金,以及科技竞赛,引导学生自主选题、竞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的软硬件平台与技术指导服务。突出因材施教的创新教育,鼓励个性化、探索性科技创新活动。普通班主要以综合素质为目标;基地班主要以学术研究为目标;卓越工程师班主要以创新实践为目标;国防生班主要以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2+2国际班主要以开拓国际视野和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及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另外,学院对国防生班、基地班、卓越工程师班和2+2国际班的管理和教育实行“学术导师”制,大学生入校即选择学术导师,学院按照个人意向和导师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学术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科创教育、学术管理等,实现四年创新实践教学不断线。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重在强调“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我思考进行实验结果分析”的过程,重点在于通过实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考虑实验时间因素,容许学生的实验失败(没有做出预想的结果),但必须如实完整地撰写实验报告,对失败的内容进行详尽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培养学生针对工程实际问题,独立或协作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搭接的操作能力以及独立进行实验结果分析的思考能力。针对国防生班,学院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布置毕业设计课题,毕业设计课题以解决企业问题为导向,配备的导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设计能手,这样在3年半的学校学习结束时能高质量的完成设计课题;针对基地班,学院配备学术能力强的导师不定期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详细的了解学术前沿,接触并树立先进的设计和制造理念,引导学生更好的选择自己今后的学术方向;针对卓越工程师班,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工程实践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并配备有企业工作背景和经验的导师进行指导,前往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建立基本的工程理念,在整个大学期间实践训练和理论学习不断线,让两者能够相辅相成,达到最佳的效果;针对国际班,学院配备有出国经历的学术骨干进行跟踪辅导,让学生了解国外大学的情况,熟悉国外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为出国学习先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心理准备;针对专业普通班,学院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挖掘个人潜在能力,尽力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创新平台,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中都能人尽其才,发挥所长。

2[2]基于多目标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针对多目标培养模式和目标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络化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科研探索模式,最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2]多种培养模式融合,实行“层次化、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学校目前现有的普通本科生、国防生、基地班、卓越班、国际班等培养点,构建多种培养模式,并实行从工程基础认识和实践、专业基础实验、先进制造技术实验、综合创新实验到科学研究等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各种培养模式以机械工程为背景,通过中心的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既体现各自培养特点与侧重点的不同,又形成了各培养模式的相互融合与统一、特色鲜明。通过工程基础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有效融入科研探究内容,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持续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BT(2+2]2.2[2]以实际工程技术对象和工业现场为原型,构建跨学科专业实验平台,加强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管理意识

以国家、省、市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科研成果或综合实验平台为实际工程对象,构建跨学科专业实验平台,在加强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基础上,将工程管理内容融入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中,以项目形式组织学生完成相关机构设计、工艺分析等实验教学内容。并针对实际工程问题,让学生由数学建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优化设计到机电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依次完成三个阶段的综合实践,加强学生对机械系统的综合训练、加强解析法实践的系列实验和综合训练。培养过程突出计算机应用,由手工设计计算向计算机分析计算转变,加强学生机构方案构思和综合应用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科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BT(2+3]2.3[2]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现代制造技术特征与技术发展为牵引,开展数字化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的专业综合训练和创新实践

充分利用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前沿技术的发展成果,着力培养满足现代企业需要的机械类高素质专门人才。结合工业现场原型,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提高专业综合与综合创新能力。依托先进制造技术平台,以数控技术为主线,注重机、电、液压和测试等知识的融合,并以实际柔性生产线为对象,进行应用实践;通过CAD/CAE/CAM综合实训,实现从零件的数字化设计、三维造型、仿真分析、数控编程、虚拟加工、刀具轨迹验证、网络传输程序、数控零件加工一体化的综合实践训练;依托机器人综合创新平台,以机电控制技术为主线,促进机械设计、计算机、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反求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CAM及快速成型的相互融合与实践,进一步将学生专业综合训练与创新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2.4[2]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与融合

让优秀专业师资有效融入到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指导工作中,促进师资与教学内容的共同进步。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能提升和发展实践教学,也有利于本科生、国防生、基地班、卓越班和国际班等多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及相互融合,以专业建设、学科与专业教学的发展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来推动专业建设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扩大集成与示范效益。另外,这种建设与管理运行模式实现了5个统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统一、实验指导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融合统一、研究生与本科生教育的衔接统一、多模式培养计划的协调统一。

[BT(1+1]3[2]基于多目标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JP+1]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模块化、开放式的科技创新训练模式,并与各类科技竞赛有机结合,实现了不同类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近5年来,举办了兰州理工大学“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志杯”三维CAD创新设计大赛、“宜海飞舟”船模大赛、钳工设计制作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学生完成的科创作品申报专利3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40余项,学生在科技创新训练基地共完成实物作品100余件,多项成果已转化为产品并获甘肃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奖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了“甘肃三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创业公司。2012年,学院的“机械设计科技创新基地”、“机器人科技创新基地”被评为校级科技创新基地。经过层次化、系统化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因“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工作认真踏实”而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五年来,机械类学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名列学校及甘肃省前茅;另外,学院组织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大的激发作用,绝大多数参与过科技创新训练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均排在年级或班级前面,因而考研率较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创新意识强、创新成果多”,在保研和研究生复试过程中深得其他高校好评。近五年来,有40多名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研究生。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将教师的多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引导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科研探究;实现学生从“专利申请[CD*4/5]产品研发[CD*4/5]创业大赛[CD*4/5]市场化推广”的工程创新教育模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获取从设计到实现“设计思想”的知识和能力。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多目标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高素质综合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人才培养目标。多目标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学科老师的配合来推进。同时,不同学校也有不同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李光荣.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7,24:317318.

[2]谢骐,彭浩舸,邓奕,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8,18([KG-*6]1):8284.

[3]张铮,姜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KG-*6]23):131133.

[4]丁新泉,闫翠香,陈方,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35([KG-*6]6):2628.

[5]张宝魁,马清珍.高校教师创新的三个阶段J:.教学研究,2013,36([KG-*6]1):2425.

[6]余新科,蔡敏,张建功,等.适应开放式教学需要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6264.

[7]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KG-*6]3):711.

[8]理查德[WW)]·莱特.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彭斌等

机械工程教育模式与实践论文 篇2:

行业特色省属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采用董事会制及政府企业共同建设特色高校、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同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行业特色;省属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

具有深厚石化行业背景以及具有鲜明石化特色办学的地方省属本科院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地处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广东省茂名市,全市共有石化企业700多家,其中有1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且茂名市还具有省级石化产业园——茂名石化工业区[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院校,自2000年升本以来,学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协同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引擎。我校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建特色高校、多方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

我校具有悠久行业背景及行业特色办学历史,与众多石化企业合作关系良好,且我校地处中国南部沿海巨大的石化产业带的核心位置,如茂名石化2000万吨/年炼油及乙烯100万吨/年、广州石化1300万吨/年炼油、惠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揭阳2000万吨/年炼油、湛江东兴800万吨/年炼油、湛江中科1500万吨/年炼油、北海炼化800万吨/年炼油、钦州炼化1000万吨/年炼油、海南炼化800万吨/年炼油等[2,3]。我校产学研项目多与这些石化企业签订,并与其中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等国家特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009年,我校与茂名石化合作建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产学研基地”,建设包括科研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及成果转化为合作内容的“四个中心”和“三个基地”共7个项目建设。2011年,由我校与茂名石化、湛江东兴石化和广州石化三大公司共同组建的广东省石化装备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获得省教育厅的立项,这标志着我校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我校与近40家企业(多为石化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科研、人才培养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学校有3个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即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石油化工装备故障诊断与信息化控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高校果蔬加工与贮藏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

二、学科建设突出行业特色

我校自2000年升本后的第三年,即2003年就启动了首轮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此为之后学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1月,学校明确提出“吹响学科建设的冲锋号”,掀开学校新一轮学科建设工作高潮。2012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三大学科同时跻身第九轮广东省重点学科行列,这三个重点学科的建设均体现了鲜明的石化行业特色,在学科建设良性带动作用下,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学校承担了50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茂名市重大科技专项等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近200项。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茂名市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78项,专利授权80多项。我校学科建设的五个方向:一是调整优化,彰显特色优势;二是引培结合,打造高水平团队;三是提升科研质量,培育标志性科研成果;四是深化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五是以学科建设“龙头”,进一步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我校还积极参与和承办高层次国际会议。2014年8月14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功承办了第九届中国通信与网络国际会议。另外,每年学校均有众多教师出席国内外会议,进行科学研究的交流与学习。通过举办和参与高水平会议,加强了与会者彼此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我校知名度,促进了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

(一)政府、企业及学校共同建设行业特色高校

2014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大石油公司”)签订四方共建我校协议。据协议,广东省将支持我校根据国家石油石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强化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高层次师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对学校予以扶持,大力支持学校新校区建设,使学校成为培养石油石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三大石油公司支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积极参与公司科技攻关以及国家和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的申报,支持我校建立公司科技研发基地和在职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支持我校建设发展,在石油石化主干学科、专业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科研平台和在职培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优秀毕业生献身石油石化事业。学校将紧抓四方共建的重大发展机遇,主动服务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与科研能力,加快学校建设国内知名石化品牌高校的步伐,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尤其是广东省打造世界级石油化工产业带做出积极贡献。

(二)采用董事会制建设特色高校

坚持面向国内外社会办学,学校建立董事会制,鼓励行业主管部门和产业以不同形式参与大学建设与管理,共同推进行业特色型大学改革与发展。2010年9月,学校建立董事会,成立了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63家董事单位组成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董事会,开启了政府、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新篇章。我校董事会的成立,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与社会各界友人、合作伙伴开展交流与协作,更好地吸纳各界精英智慧丰富学校办学理念,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董事会是学校办学的参谋,是开展合作的桥梁,对进一步加强广大会员与学校的联系,促进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进一步扩展学校与外界开展产学研合作,逐步构建我校开放式发展格局,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行业特色人才

(一)校企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培养石化行业特色人才

我校现有三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分别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化湛江东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三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石化企业将参与我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提供意见和建议;选派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有关专家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开展学术讲座,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包括企业课程、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为学校的青年教师和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并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深入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和学习的学生进行辅导和管理。学校根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岗位需求、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按照企业的用人需求,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并协助公司完成员工的继续教育;实现协同培养,合作共赢。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将对我校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校外实践教育模式起到示范作用。

另外,我校还建立了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石油化工工程教育中心、现代通信与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现代机械工程训练中心、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石油化工实验与实践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茂名石油化工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茂名绿园食品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等。这些中心及实习基地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我校特色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高级技能型创新人才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响应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的通知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我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友好协商,决定就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创新型人才进行合作,共同向广东省教育厅申请试点,并于2013年2月,我校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合作协议,后经广东省教育厅同意我校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培养方案。

举办本科与高职院校试点班的优势:一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半年的企业实习,可以使学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毕业后实现无缝对接;三是两校的师资和教学各取其长,实现互惠共赢;四是学生在广州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和实习,可以为在珠三角地区实现就业提供极大便利。学生通过试点班的学习,可以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拓展眼界,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自己的才华。

(三)与同行高校等联合培养高层次特色人才

我校与太原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学者互访和师生交流等,选拔学生以“3+1”或“3+2”模式到境外合作院校留学。并分批选派部分教师、学生前往交流、学习。

(四)举行高端论坛,研讨联合培养国际化石化高端人才

2008年9月18日,我校隆重举行办学特色战略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同行高校、中石化相关部门、出版社以及茂名市政府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学者,共同探讨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等事关学校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规划我校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本次办学特色战略研讨会举办目的:能够用战略的思维、以广阔的视野、集专家的智慧、采众校之经验,寻校企之合作,探讨和研究我校今后办学特色的发展思路和良策。

2012年8月7日,我校召开了“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石油化工高端专业工程人才研讨会”,研讨会由我校、英国阿斯顿大学、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湛江东兴石化公司、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两高校专家学者和六企业人力资源部正(副)部长共2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深入探讨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细节,并初步达成一致。本次研讨会加深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认识,加强了校企合作伙伴关系,有望以此为契机在石油化工人才培养领域建立新型合作培养机制,共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石油化工专业工程人才。

(五)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养特色人才

2013年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关于公布2012年度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8号),我校获批2012年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31项、创业训练项目13项、创业实践项目6项。这是我校首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我校自2008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生通过参加创新性实验项目,深入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特色,将创新创业教育以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纳入本科教育体系,通过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并创新相关管理机制与体制,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适应各行各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特色人才

2011年7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按照“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邀请石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加强工程教育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提高实施工程教育的素质和能力,聘请石化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不断强化办学条件保障,在办学条件和资源方面向“卓越计划”班级倾斜;让学生参加实践项目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另外,我校还建立了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此专业建设点和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等专业的建设,为我校协同创新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五、总结

作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省属地方高校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特色,我校自始至终都走的行业特色办学之路。协同创新是加速我校发展的一个契机,自我校2000年升本以来,我校主要从立足于行业特色的产学研、学科建设体现行业特色、采用董事会制共同建设特色高校、行业企业及同类高校共同培养特色人才、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培养行业特色人才等几个方面开展了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根.基于石化行业特色的营销专业人才培育探讨[J].克拉玛依学刊,2013,(4).

[2]刘雁,郭福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

[3]程丽华,谢颖,周锡堂,等.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40(10).

[4]王涛,刘美,张翼成.“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作者:田红

机械工程教育模式与实践论文 篇3: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思考

[摘 要] 专业课程思政是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它同时兼顾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多方面思考,认为要想取得良好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营造课程思政氛围,彻底转变专业教师的育人观念,打造强有力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师团队,通过科学客观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评价,不断改进和完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细则。通过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促进“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对实现课程育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材料成型;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育人观念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湖南省重点教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2019-250)

[作者简介] 龙春光(1965—),男,湖南溆浦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和摩擦学研究;张 健(1980—),男,山西霍州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车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研究;周小杰(1990—),男,湖南邵东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最终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使后者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2]。所以,“课程思政”不是特定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其本质是为了推动大学院校所有开设的课程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从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其基本要求是变革原来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相对独立的、碎片化的育人模式,整合包括专业课、思想政治课、公选课在内的各类课程资源,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加强育人效果。因此,“课程思政”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必然要求。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科下属本科专业之一,是材料科学、成型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塑料成型原理与工艺”“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大多属于典型的“知识性学科”范畴,如果在这些课程的专业知识教学中有机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伦理、学习伦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等相关德育元素,就可以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有利于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价值的课程教学目标[3]。因此,开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意义重大。

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立足和倡导立德树人,高度重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湖南省教育厅和长沙理工大学都设立了课程思政教研课题,开展了专项研究。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更是率先垂范,要求广大专业教师务必重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动员所有专业教学人员针对所授课程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还在教研课题申报、教学绩效甚至职称申报与评聘方面都有所倾斜。到目前为止,学院各专业都已经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教学文件,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其中,院教学督导团成员也加强了课程思政教学督导,学院还组织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高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专业负责人,笔者亲历了学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各项工作,结合学院的工作实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注重顶层设计,营造思想政治氛围

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課程思政要基于专业教学角度,就必须以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为出发点,建设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统筹规划,同时需要社会各界相关团体给予支持与配合。教育管理部门需要主动为课程思政建设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建立完善领导、管理、监督、践行与评价等制度和体系,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改革机制。同时,应当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推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

2018年初开始,学院院长亲自部署策划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院班子成员出谋划策,教学院长亲自安排布置,各系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营造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统一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氛围。此外,我们还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顶层设计出发,拟定了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并落实到各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从而促使教师自发地挖掘教学内容,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同时,学院的顶层设计注重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与教学日历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上的高度统一性,以及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

二、转变育人观念,实施课程思政

观念是行为的引领与指导,人的观念直接决定其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长期以来,大多专业教师的育人观念较为陈旧,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只要把专业课程内容讲好就行了,因此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更加重视专业知识内容本身及其内容逻辑。殊不知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直接走上社会承载社会责任的接班人。因此,高校教师的育人理念直接关系到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专业教育是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专业课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从思想上转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育人理念,从行为上提升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素质能力,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中之重。

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是区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最大优势,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与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素材能够更好地将文化自信、理念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理念传达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4]。贯彻落实课程思政,需要树立新时期课程教育观,通过不同学科的各门课程教学过程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师在年龄分布方面,60后和70后教师占比不到百分三十,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新进博士,年轻教师多,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可快速吸收新的观念与理念,容易与青年学生产生情绪共鸣与感情碰撞,更加有利于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合,这对于育人观念的转变非常有利。

三、培养思想政治团队,确保思想政治质量

教育之重,教师为本。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思想政治教学推进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建成一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材料类专业教师队伍。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本专业理论及操作知识的传授为目的,教学内容单一,容易限制教育全面性功能的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讲授能力,又要担负起课程育人的责任与使命。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教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更多地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注,用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知识学习、情感体验中同教师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注重培养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意识,提升教师队伍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把握。学院规定专业教师除了本身要加强政治学习与道德修养,关心国家大事,富有家国情怀外,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师互动,相互借鉴思想政治教学经验。如利用相互听课、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活动引导使专任教师转变教育思路、拓展教育方法、提升素質能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带头人,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实施。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每周二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从2018年下学期开始,学习内容之一就是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讨,轮流由不同课程授课教师进行讲解,相互就课程思政案例和教学技巧进行探讨;同时,每门专业主干课程都编写了大家讨论通过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目前为止,共编写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50余件。

对应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金属材料方向和高分子材料方向,本系教师也分为两个大组,形成两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每个团队均由教授领衔,包括副教授和讲师,人数分别为金属材料团队7人,高分子材料团队6人,是两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合理的优秀团队,为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打下了人才基础。

四、强化过程评价,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否有效果与效果好坏也必须通过教学实践进行检验,这种检验在此就是教学过程评价[5,6],而要使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公正,就必须设立较为科学的评价标准并采取相对客观且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方式。

第一,评价的原则。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评价应该是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同时,由于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应该更注重过程而不应该唯结果,注重描述性评价而不是区分性评价。此外,在评价中应该遵循发展的原则,要关注学生纵向的自我发展,而减少横向比较。因此,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成为课程思政评价的三大原则。

第二,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专业课程思政的落脚点要落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上,其评价标准应该是通过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对本专业有了更加深厚的情感,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对专业更有兴趣,愿意终身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并立志将来在该专业领域内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院采取多层次加权的评价方式,参与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督导组、线上学员、专家等多个层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思政内容的评价;通过与教学督导组的座谈,了解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评价;通过网络发起本课程线上学员的讨论帖,了解社会学习者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同时,还聘请了校内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政治教师、学工书记组成的专家组,深入课堂听课,对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进行实地考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在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方面采用了下表所示的加权评价方式。

第三,评价的运用。评价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结果的运用。而对于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评价结果的运用在某种意义上要远大于评价结果本身,因为评价结果最直接的运用就是改进教学、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运用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改进、评价标准的改进及制度的完善等方方面面。

五、重视沟通交流,优化思想政治教学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专业任课教师注重交流与沟通,在学习交流中得以提高。

早在2018年初,学院就动员所有专业教师根据所授课程教学内容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将所编案例汇集成册,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认真审阅,然后通过全院大会请专家进行讲评,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格式、内容进行固化,形成统一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格式,这对于全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是一次升华;2018年12月,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进行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工作,遴选了十余门课程思政专业示范课程;2019年初,学院还组织了全院职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竞赛,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和专业教师参与讲评,使学院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遴选2019年湖南省教改项目申报对象时,学院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各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讲评。

綜上所述,要取得良好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就必须注重顶层设计,营造课程思政氛围,转变专业任课教师育人观念,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提高其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从而打造强有力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最后通过科学客观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不断完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曾茜,喻浩.从习近平系列讲话发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育人元素[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3):24-26.

[2]田鸿芬,付洪.课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99-103.

[3]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7(1):112-120.

[4]董勇.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5):90-92.

[5]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38-140.

[6]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Though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Based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LONG Chun-guang,ZHANG Jian,ZHOU Xiao-jie,YU Xiao-feng,LU Xian-zheng

(College of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114,China)

Key words:  material molding;professional cours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ducational concept

作者:龙春光 张健 周小杰 余小峰 卢先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学生厌学新知识经济论文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因素分析管理论文